CN111951351A -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1351A
CN111951351A CN202010808262.6A CN202010808262A CN111951351A CN 111951351 A CN111951351 A CN 111951351A CN 202010808262 A CN202010808262 A CN 202010808262A CN 111951351 A CN111951351 A CN 111951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arget
user
time perio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82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1351B (zh
Inventor
刘祖军
陶周天
张岩
李振军
邹炎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steps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steps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steps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steps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82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1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1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1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1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1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生成方法包括: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本申请能够提高确定用户在访问路径内疏密程度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需要分析到访某些功能性建筑物的人群的分布情况,比如,分析求医人群的位置分布情况以及密度分布情况。
现阶段,在分析求医人群的位置分布情况以及密度分布情况时,通常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每个求医者从出发地行驶至目标医院的路径,以及每段路径所耗费的时间,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求医人群在多个的指定时间区间内的位置分布情况以及密度分布情况。
但是,采用该种人群分布情况的分析方式,需要派遣多个发放调查问卷的工作人员,以及多个整理调查问卷内容的工作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导致分析效率低,并且,无法保证被调查者所填写的调查内容是否符合真实情况,也使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基于用户终端设备的基站切换顺序,确定用户前往目标建筑物的访问路径,进而生成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所述生成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
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唯一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并从本地预存的多个第一基站集合中选取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基站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基站;
判断所述第二基站集合中包括的基站是否全部为所述目标基站,若是,则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若否,则将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基站的类别为室分基站;通过如下方法获取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基于室分基站的类别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并将所述访问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室分基站确定为第一室分基站对;其中,所述访问序列中至少包括两个室分基站;
从多组第一室分基站对中选取互异的第二室分基站对,并确定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
基于多组第二室分基站对,以及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对所述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中包括的室分基站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有多个相邻的候选建筑物,在每个所述候选建筑物内均安装有候选基站;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还包括:
基于所述候选基站的第二标识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候选访问用户,并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获取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每个候选建筑物的第三位置,确定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
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根据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以及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确定该候选访问用户到访所述目标建筑物的到访概率;
若所述候选访问用户对应的到访概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候选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包括:
从所述第二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目标用户访问的多个基站,以及每个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
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一路径基站;
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若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所述第一路径基站不同,则将所述第二路径基站确定为新的第一路径基站,返回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新的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任一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相同;
将每个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确定为所述路径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候选建筑物: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预设的访问半径,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区域;
基于每个建筑物的第三位置,将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访问区域内且安装有室分基站的建筑物,确定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临近的候选建筑物。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所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能够基于用户终端设备的基站切换顺序,确定用户前往目标建筑物的访问路径,进而生成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阶段在分析求医人群的位置分布情况以及密度分布情况时,通常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每个求医者从出发地行驶至目标医院的路径,以及每段路径所耗费的时间,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求医人群在多个的指定时间区间内的位置分布情况以及密度分布情况。
但是,采用该种人群分布情况的分析方式,需要派遣多个发放调查问卷的工作人员,以及多个整理调查问卷内容的工作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导致分析效率低,并且,无法保证被调查者所填写的调查内容是否符合真实情况,也使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差。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能够基于用户终端设备的基站切换顺序,确定用户前往目标建筑物的访问路径,进而生成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持有终端设备移动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访问不同的基站,若终端设备访问了建筑物内安装的室分基站,则确定用户到访了该建筑物。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多个基站的标识信息,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已访问的每个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每个基站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已连接的每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每个终端设备访问每个基站持续的时间段,这里,默认终端设备与用户一一对应,每个终端设备对应唯一的用户。
目标建筑物为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任意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建筑物,目标用户为在指定时间段内到访过目标建筑物的用户,比如,指定北京市内每个医院所在的建筑物为目标建筑物,将2020年8月6日00:00~2020年8月7日00:00到访北京市内任意一家医院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访问基站的情况,进而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每个目标用户驻留在目标建筑物内的时间长度,即第一时间段。
S102、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第二信令信息包括每个目标用户持有的目标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每个目标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已访问的每个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目标终端设备访问每个基站持续的时间段。
针对每个目标用户,基于该目标用户持有的目标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从第二信令信息中选取目标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基站,作为目标用户对应的路径基站,并获取目标终端设备访问每个路径基站的时间长度,即第二时间段。
S103、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目标用户,根据该目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访问的每个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和访问该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以及访问的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和访问该目标建筑物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目标用户对应的访问路径,进而根据每个目标用户对应的访问路径,生成目标用户访问目标建筑物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具体的,可以生成不同时间段内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比如,2020年8月6日08:00~2020年8月6日09:00到访北京市内任意一家医院的目标用户的位置热力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能够基于用户终端设备的基站切换顺序,确定用户前往目标建筑物的访问路径,进而生成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进一步的,目标建筑物内可能安装有室分基站,也可能没有安装室分基站,当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室分基站时,室分基站可能只对应目标建筑物,也可能对应其他的建筑物,不同类型的目标建筑物,确定目标用户的方式不同,下面对目标用户的多种确定方式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唯一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目标基站对应唯一的目标建筑物,若终端设备访问了目标基站,则确定持有该终端设备的用户驻留于目标建筑物内,该用户为目标用户。目标建筑物内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目标基站,根据每个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访问了目标基站的终端设备,即访问了目标基站的访问用户,将每个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并将终端设备访问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确定为目标用户访问目标基站的第一时间段。
第二、参见图2所示,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还包括:
S201、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并从本地预存的多个第一基站集合中选取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基站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目标基站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筑物,若终端设备访问了目标基站,无法确定持有该终端设备的用户是否驻留于目标建筑物内,该用户可能不是目标用户,比如,医院和学校相邻,医院和学校共用一个停车场,停车场是医院的地下通道,学校的老师在停车场内可以连接安装在医院内的目标基站,但是老师的目的地是学校而不是医院,此时,老师不是目标用户。针对这种情况,在选取出访问了目标基站的访问用户之后,基于目标基站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从多个第一基站集合中选取包括目标基站的第二基站集合,比如,第一基站集合为{基站1,基站2,基站3},如果基站2为目标基站,将该第一基站集合确定为第二基站集合。
这里,第一基站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第一基站集合中的基站是关联度很高的基站,比如,超过100个终端设备将基站1切换为基站2,或者将基站2切换为基站1。
S202、判断所述第二基站集合中包括的基站是否全部为所述目标基站,若是,则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判断第二基站集合中包括的基站是否全部为目标基站,如果第二基站集合中包括的都是目标基站,将目标基站的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将目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访问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第一时间段,比如,第一基站集合为{基站1,基站2},基站1和基站2均为目标基站,将访问基站1或基站2的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S203、若否,则将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基站集合中除了目标基站还有其他的基站,此时,访问目标基站的访问用户不一定是目标用户,需要根据访问用户访问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进一步判断访问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如果访问用户访问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将该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比如,将访问时长大于30分钟的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进而将目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访问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第一时间段。
采用该种确定目标用户的方式,无需将每个目标基站的用户访问时长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基于第二基站集合,筛选出需要进行比较的部分目标基站,仅对部分目标基站的用户访问时长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提高了确定目标用户的效率。
其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目标基站的类别为室分基站;通过如下方法获取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S301、基于室分基站的类别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并将所述访问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室分基站确定为第一室分基站对;其中,所述访问序列中至少包括两个室分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直放站、室分基站等。安装在目标建筑物内的目标基站是室分基站,根据室分基站的类别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比如,终端设备对应的基站访问顺序为基站1(宏基站)→基站2(室分基站)→基站3(室分基站)→基站4(室分基站)→基站5(室分基站)→基站6(微基站),对应的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为:基站2→基站3→基站4→基站5,将访问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室分基站确定为第一室分基站对,比如,将基站2和基站3站确定为第一室分基站对。
S302、从多组第一室分基站对中选取互异的第二室分基站对,并确定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互异的第一室分基站对确定为第二室分基站对,并确定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
S303、基于多组第二室分基站对,以及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对所述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中包括的室分基站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多组第二室分基站对中的每个室分基站作为点,将室分基站与室分基站的切换次数作为边,生成无向图,其中,室分基站与室分基站的切换次数为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比如,第二室分基站对基站1与基站2出现的次数为5次,点1(基站1)和点2(基站2)之间的边为“5次”。使用DFS(Depth First Search,深度优先搜索)方法计算最小连通图,得到多个第一基站集合。
第三、参见图4所示,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有多个相邻的候选建筑物,在每个所述候选建筑物内均安装有候选基站;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还包括:
S401、基于所述候选基站的第二标识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候选访问用户,并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获取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建筑物中没有安装目标基站,目标建筑物的多个相邻的候选建筑物中分别安装有候选基站,针对每个目标建筑物,获取与该目标建筑物相邻的多个候选建筑物,并根据每个候选建筑物的候选基站的第二标识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访问候选基站的终端设备,即访问候选基站的多个候选访问用户,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确定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比如,候选基站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按照访问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基站对应有访问用户A、B、C、B、A、D,第二基站对应有访问用户B、A、C、A、D,访问用户A访问第一基站2次,第二基站2次;访问用户B访问第一基站2次,第二基站1次;访问用户C访问第一基站1次,第二基站1次;访问用户D访问第一基站1次,第二基站0次。
S402、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每个候选建筑物的第三位置,确定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每个候选建筑物的第三位置,确定每个候选建筑物与目标建筑物的距离dis(Ci),具体的,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PCi
Figure BDA0002629959920000141
其中,C为每个候选建筑物与目标建筑物的距离dis(Ci)的集合,dis(Cj)、dis(Ck)为集合C中的任一个元素。
S403、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根据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以及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确定该候选访问用户到访所述目标建筑物的到访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候选访问用户到访所述目标建筑物的到访概率Pu
Figure BDA0002629959920000142
其中,uCi每个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
S404、若所述候选访问用户对应的到访概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候选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到访概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候选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进而将目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访问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第一时间段。
其中,通过如下方法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候选建筑物: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预设的访问半径,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区域;基于每个建筑物的第三位置,将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访问区域内且安装有室分基站的建筑物,确定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临近的候选建筑物。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为圆心,预设的访问半径范围内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区域,将位于访问区域内的,且内部安装有室分基站的建筑物,确定为与目标建筑物邻近的候选建筑物,候选建筑物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示,所述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包括:
S501、从所述第二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目标用户访问的多个基站,以及每个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
S502、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一路径基站。
S503、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若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所述第一路径基站不同,则将所述第二路径基站确定为新的第一路径基站,返回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新的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任一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相同。
S504、将每个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确定为所述路径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综合步骤501~步骤504,针对每个目标用户,从第二信令信息中选取该目标用户访问的多个基站,以及访问每个基站的访问时间段,将访问时间段早于目标用户访问目标基站的第一时间段,且最接近第一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一路径基站;进而将访问时间段早于第一时间段,且访问时间段最接近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如果第二路径基站与第一路径基站不是同一个基站,则将第二路径基站确定为新的第一路径基站,重复选取第二路径基站的步骤,直至第二路径基站与任一第一路径基站是同一个基站,停止选取第二路径基站,将每一个第一路径基站确定为路径基站。比如,按照访问时间的先后顺序,目标用户访问的基站分别为:……,基站2,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4,目标基站,基站5,……,将基站1,基站2,基站3确定为路径基站。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对应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
第二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
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唯一的建筑物;第一确定模块601,在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时,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筑物;第一确定模块601,在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时,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并从本地预存的多个第一基站集合中选取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基站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基站;
判断所述第二基站集合中包括的基站是否全部为所述目标基站,若是,则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若否,则将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基站的类别为室分基站;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还包括:
第一选取模块,用于基于室分基站的类别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其中,所述访问序列中至少包括两个室分基站;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室分基站确定为第一室分基站对;
第二选取模块,用于从多组第一室分基站对中选取互异的第二室分基站对,并确定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
分组模块,用于基于多组第二室分基站对,以及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对所述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中包括的室分基站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有多个相邻的候选建筑物,在每个所述候选建筑物内均安装有候选基站;第一确定模块601,在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时,还包括:
基于所述候选基站的第二标识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候选访问用户,并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获取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每个候选建筑物的第三位置,确定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
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根据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以及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确定该候选访问用户到访所述目标建筑物的到访概率;
若所述候选访问用户对应的到访概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候选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602,在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时,包括:
从所述第二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目标用户访问的多个基站,以及每个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
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一路径基站;
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若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所述第一路径基站不同,则将所述第二路径基站确定为新的第一路径基站,返回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新的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任一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相同;
将每个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确定为所述路径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预设的访问半径,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区域;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建筑物的第三位置,将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访问区域内且安装有室分基站的建筑物,确定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临近的候选建筑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能够基于用户终端设备的基站切换顺序,确定用户前往目标建筑物的访问路径,进而生成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700,该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总线,所述存储器702存储有所述处理器70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01与所述存储器702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701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上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存储器702和处理器701能够为通用的存储器和处理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处理器701运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
对应于上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访问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访问,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
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唯一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安装有目标基站,且所述目标基站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访问用户,并从本地预存的多个第一基站集合中选取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基站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基站;
判断所述第二基站集合中包括的基站是否全部为所述目标基站,若是,则将每个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若否,则将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长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所述访问用户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目标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的类别为室分基站;通过如下方法获取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基于室分基站的类别信息,从所述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并将所述访问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室分基站确定为第一室分基站对;其中,所述访问序列中至少包括两个室分基站;
从多组第一室分基站对中选取互异的第二室分基站对,并确定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
基于多组第二室分基站对,以及每组第二室分基站对出现的次数,对所述室分基站的访问序列中包括的室分基站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基站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有多个相邻的候选建筑物,在每个所述候选建筑物内均安装有候选基站;所述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还包括:
基于所述候选基站的第二标识信息,从第一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多个候选访问用户,并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获取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每个候选建筑物的第三位置,确定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
针对每个候选访问用户,根据每个候选建筑物对应的访问概率,以及该候选访问用户访问每个所述候选基站的访问次数,确定该候选访问用户到访所述目标建筑物的到访概率;
若所述候选访问用户对应的到访概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该候选访问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并将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所述候选基站的时间段,确定为所述第一时间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包括:
从所述第二信令信息中选取所述目标用户访问的多个基站,以及每个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
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一路径基站;
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所述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若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所述第一路径基站不同,则将所述第二路径基站确定为新的第一路径基站,返回将所述访问时间段早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且所述访问时间段最接近新的第一路径基站对应的访问时间段的基站,确定为第二路径基站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路径基站与任一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相同;
将每个所述第一路径基站确定为所述路径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候选建筑物: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以及预设的访问半径,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区域;
基于每个建筑物的第三位置,将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访问区域内且安装有室分基站的建筑物,确定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临近的候选建筑物。
8.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热力图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信令信息,确定到访目标建筑物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驻留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内的第一时间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之前访问的多个路径基站,以及所述目标用户访问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时间段;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时间段、每个所述路径基站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段,生成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访问路径内用户疏密程度的位置热力图。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08262.6A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51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8262.6A CN111951351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8262.6A CN111951351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1351A true CN111951351A (zh) 2020-11-17
CN111951351B CN111951351B (zh) 2021-06-25

Family

ID=7333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8262.6A Active CN111951351B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13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280A (zh) * 2021-05-27 2021-10-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邻居关系发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1789A (zh) * 2016-08-16 2016-11-16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信令的景区游客热力图的生成方法
CN107315824A (zh) * 2017-07-04 2017-1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US10056948B1 (en) * 2017-05-31 2018-08-21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Distribut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s streams to remov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DCS) to support configuration of interleaved MIMO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N109949395A (zh) * 2019-03-15 2019-06-28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热力图渲染方法及装置
US20190366189A1 (en) * 2018-05-31 2019-12-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game strategic insight with real-time heat map generation and historical heat maps
CN111125282A (zh) * 2019-12-13 2020-05-08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信令数据匹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72195A (zh) * 2020-01-23 2020-07-03 鹏城实验室 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7067A (zh) * 2020-03-13 2020-07-14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用户到访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1191A (zh) * 2020-04-20 2020-08-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移动电话用户移动路径地图匹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1789A (zh) * 2016-08-16 2016-11-16 杭州诚智天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信令的景区游客热力图的生成方法
US10056948B1 (en) * 2017-05-31 2018-08-21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Distributing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s streams to remove unit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DCS) to support configuration of interleaved MIMO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N107315824A (zh) * 2017-07-04 2017-1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366189A1 (en) * 2018-05-31 2019-12-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game strategic insight with real-time heat map generation and historical heat maps
CN109949395A (zh) * 2019-03-15 2019-06-28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热力图渲染方法及装置
CN111125282A (zh) * 2019-12-13 2020-05-08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信令数据匹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72195A (zh) * 2020-01-23 2020-07-03 鹏城实验室 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终端的位置追踪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7067A (zh) * 2020-03-13 2020-07-14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用户到访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1191A (zh) * 2020-04-20 2020-08-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移动电话用户移动路径地图匹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RUI LIU等: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evice Positioning in 5G Ultra-Dense Network", 《IEEE》 *
牟桐: "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与推荐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280A (zh) * 2021-05-27 2021-10-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邻居关系发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1351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9162B (zh) 基于兴趣点的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741701B (zh) 使用压缩指纹档案的设备上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19475B (zh) 一种poi推荐方法及推荐系统
US11663282B2 (en) Taxonomy-based system for discovering and annotating geofences from geo-referenced data
CN108182253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0349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arget user, and network server
CN110008414B (zh) 地理信息点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430631B (zh) 从位置报告确定语义地点名称
Jokar Arsanjani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and contributions to OpenStreetMap
Zhang et al. Assessing OSM building completeness using population data
CN111611992B (zh) 确定兴趣面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Teng et al. MA-MCL: mobile-assisted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hiode Analysis of a distribution of point events using the network‐based quadrat method
CN111951351B (zh) 一种位置热力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İlhan An Application On mobile devices with android and IOS operating systems using google maps APIs for th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Msongaleli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prawl and water demand in Dodoma Urban District, Tanzania: 1992–2029
US8738564B2 (en) Method for pollen-based geolocation
KR20230150239A (ko) 가맹점 추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0598131B (zh) 确定用户常驻区域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19090B (zh) 一种区域吸引力评估方法及设备
Huang et al. Recognizing boundari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local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Lafazani et al. Applying multipl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investigate periurban processes in Thessaloniki, Greece
Medrano-Chávez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self-similar least-action walk model
CN111125272B (zh) 一种区域特征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242723A (zh) 用户子女情况判断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