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0987B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0987B
CN111950987B CN202010829640.9A CN202010829640A CN111950987B CN 111950987 B CN111950987 B CN 111950987B CN 202010829640 A CN202010829640 A CN 202010829640A CN 111950987 B CN111950987 B CN 111950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course
obtaining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96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0987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96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0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0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0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0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0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06Q50/2053Education institution selection, admissions, or financial ai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应用于一教育应用平台,且所述教育应用平台与第一应用平台连接:根据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获得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达到实时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教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线教育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更加便利、更加灵活的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与局限,为更广泛的受众群提供教学服务。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变动课程学习安排,导致用户的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变动课程学习安排,导致用户的学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多平台融合,实时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应用于一教育应用平台,且所述教育应用平台与第一应用平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得第一用户的上课时长信息与第一用户的行程安排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的影响度来调整所述第一课程为第二课程,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当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课程的掌握程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为第二用户匹配练习作业的方式,对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需求信息动态调整,达到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获得更加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对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进一步的对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中获得第一指令信息之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一判断单元15,第五获得单元16,第六获得单元17,第二判断单元18,第七获得单元19,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变动课程学习安排,导致用户的学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多平台融合,实时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在线教育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更加便利、更加灵活的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与局限,为更广泛的受众群提供教学服务。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变动课程学习安排,导致用户的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应用于一教育应用平台,且所述教育应用平台与第一应用平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应用于一教育应用平台,且所述教育应用平台与第一应用平台连接,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教育应用平台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使用的教育培训课程软件或小程序等,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具体为微信、美团、携程旅行、去哪旅行等应用软件,所述第一用户为通过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进行学习的学习者,第一登录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进入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通常是在远程计算机上)的过程中所述操作系统识别的所述第一用户独有的用户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课程信息为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的相关的安排信息,通过对所述课程安排信息的获得,为后续根据课程安排和行程安排调整课程信息奠定了基础。
步骤S300: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上课时长信息为第一课程的持续的时长,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课程信息获得第一上课时长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上课时长信息为后续判断行程安排,对所述第一课程进行调整奠定了基础。
步骤S400: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行程安排信息为第一用户当天的衣食住行的安排,所述第一行程安排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记事本、微信、美团、去哪儿旅行)获得的第一用户在什么时间有什么样的行程的安排信息。通过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行程安排的获得,进而为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课程的相关安排与第一行程的安排是否相互影响奠定了基础,达到实时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影响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动态更新的影响度信息,举例而言,当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为1小时,当所述第一用户的行程安排为在课程还有3分钟结束时要出门,则认为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不具备第一影响度,通过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的判断,获得更加准确的第一课程的调整信息,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调整信息是指改变原有的情况,使其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发挥更大的作用的信息。当所述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影响到所述第一上课时长,且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如第一课程本来时长为60分钟,而受第一行程安排的影响,本次学习只能学习30分钟,则根据所述影响,获得第一调整信息,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与第一课程已经学习的30分钟具有某一衔接度的第二课程信息,且所述第二课程信息还包含第一课程余下的未学习的内容。通过当所述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上课时长具有第一影响度时,为所述第一用户调整第一课程的方式,使得第一用户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信息,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步骤S700: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具体而言,第一掌握度为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学习后的掌握的情况,通过第一用户的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情况,进而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进而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所述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步骤S720: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步骤S730: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
步骤S740: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课评信息;
步骤S75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信息,如所述第一用户的情绪及健康状态等,获得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是否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等,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输入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输出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及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课程评价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训练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即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习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是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描述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对人类大脑系统的一阶特性的一种描述。简单地讲,它是一个数学模型。基于大量的训练数据的训练,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不断地自我的修正,进而更加准确的处理所述输入数据。
进一步而言,所述训练数据训练的过程本质为监督学习的过程,每一组监督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判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与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是否一致,如一致,进行下一组数据的监督学习;如果所述输出信息与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不一致,则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自我修正、调整,直至获得的输出信息与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一致,则结束本组数据监督学习,进行下一组数据监督学习;当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信息达到预定的准确率/达到收敛状态时,则监督学习过程结束。通过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监督学习,进而使得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处理所述输入数据更加准确,进而使得获得的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更加准确,进而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进而达到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步骤S800: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而言,第一预设阈值为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预期目标或是根据课程为用户提供的学习课程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某一掌握要求标准的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阈值。
步骤S900: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课程的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阈值时,则获得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用于将课后练习题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多角度跟进第一用户的学习,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达到进一步提升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为了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S710还包括:
步骤S711: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
步骤S712: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情绪信息;
步骤S713: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
步骤S714: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
步骤S715: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情绪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用户的情绪信息具体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信息,通过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图像信息,进而获得第一用户的情绪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为第一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状况,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如所述第一用户感冒了并吃了感冒药,则所述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可能会很差,影响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率,综合对第一用户的情绪信息及第一睡眠信息进行考量,获得更加准确的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信息,进而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如图4所示,为了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20还包括:
步骤S721:获得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信息;
步骤S722:判断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
步骤S723:当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步骤S724:根据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难度系数信息为反应第二课程的难易程度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根据第二课程的难度系数设定的某一难度阈值,当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对比所述难度系数与所述第一用户的专业背景从业信息等,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需求程度与已掌握相关知识层面的不同,获得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进而达到获得准确的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进而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训练模型的准确性,对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10还包括:
步骤S716: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
步骤S717: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二验证码与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
步骤S718: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N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与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所述第N验证码与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且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S719:将所有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具体而言,为了保证第一用户上课状态信息的安全性,达到获得准确的训练模型进而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对第一用户上课状态信息进行基于区块链逻辑的加密处理。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根据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根据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根据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一验证码作为第一区块;将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码作为第二区块;···将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和所述第N验证码作为第N区块;将所述第一区块、所述第二区块···第N区块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当需要调用所述上课状态信息时,每后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存储的数据后,通过“共识机制”进行校验后保存,通过哈希函数对于每一区块进行串接,使得所述上课状态信息不易丢失和遭到破坏,进而保证通过所述训练数据训练获得的训练模型的准确性,进而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的保证训练模型的准确性,对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19还包括:
步骤S7191: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一验证码作为第一区块,获得所述第一区块的记账时间,其中,所述第一区块的记账时间表示所述第一区块需要记录的时间;
步骤S7192:根据所述第一区块的记账时间,获得所述M台设备中运力最快的第一设备;
步骤S7193:将所述第一区块的记账权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区块的记账权限;
具体而言,获得所述第一区块需要的预定记录时间,将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记录所述第一区块的设备排除,获得M台设备中记录第一存储单位运力最快的设备,将所述第一存储单位的记录权给所述设备。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区块、第三区块、···第N区块均采用如第一区块的记录方法,进而保证了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有效和稳定运行,能够保证所述区块能够被快速准确的记录在设备中,进而保证了上课状态信息的安全性,进而保证通过所述训练数据训练获得的训练模型的准确性,进而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如图7所示,为了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所述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给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第一推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推送信息为提醒所述第一用户学习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
步骤S520:根据所述第一推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答复信息;
步骤S530:根据所述第一答复信息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为打开所述第一课程。
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将所述课程的时长信息推行给所述第一用户,让所述第一用户根据行程安排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是否学习完第一课程。当所述第一用户回复第一答复信息时,则表明所述第一用户要坚持学习完第一课程后在继续行程安排,此时获得第二指令信息,根据第二指令信息为第一用户打开课程进行学习,降低课堂干扰度,提升课程灵活性,保障所述第一用户学习效率。
如图8所示,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之后,所述步骤S900还包括:
步骤S910:根据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练习作业信息;
步骤S920:根据所述第一练习作业信息确定第一作业时间与第一作业合格率;
步骤S930:判断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S940:如果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不满足预设条件,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为在预定时间学习所述第二课程。
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所述第一指令信息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练习作业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练习作业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完成所述练习作业信息的时间和合格率,所述预设条件为根据所述练习作业的难易程度及题目数量实时调整的完成所述练习作业的预设时间长度及准确率,当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证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课程掌握欠佳,此时获得第三指令信息,所述第三指令信息用于给所述第一用户在预定时间(所述用户的空闲时间且与所述第一课程间隔最好不超过24小时)学习所述第二课程,对所述相关知识点进一步的掌握,进而达到保障所述第一用户学习效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获得第一用户的上课时长信息与第一用户的行程安排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的影响度来调整所述第一课程为第二课程,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当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课程的掌握程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为第二用户匹配练习作业的方式,对所述第一用户的实时需求信息动态调整,达到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对所述训练模型的监督学习,进而使得所述训练模型处理所述输入数据更加准确,进而使得获得的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更加准确,获得准确的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进而达到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3、由于采用了综合对第一用户的情绪信息及第一睡眠信息进行考量,获得更加准确的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信息,进而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4、由于采用了基于区块链逻辑的加密方式对所述上课状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当需要调用所述上课状态信息时,每后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存储的数据后,通过“共识机制”进行校验后保存,通过哈希函数对于每一区块进行串接,使得所述上课状态信息不易丢失和遭到破坏,进而保证通过所述训练数据训练获得的训练模型的准确性,准确的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判断是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掌握情况再分配练习作业进而巩固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保证所述第一用户的学习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如图9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15,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5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
第五获得单元16,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6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
第六获得单元17,所述第六获得单元17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第二判断单元18,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8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
第七获得单元19,所述第七获得单元19用于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课评信息;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情绪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信息;
第三判断单元,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二验证码与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N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与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所述第N验证码与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且N为大于1的自然数;
第一保存单元,所述第一保存单元用于将所有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一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给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第一推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推送信息为提醒所述第一用户学习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
第二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推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答复信息;
第二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答复信息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为打开所述第一课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练习作业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练习作业信息确定第一作业时间与第一作业合格率;
第四判断单元,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不满足预设条件,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为在预定时间学习所述第二课程。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10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10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系统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应用于一教育应用平台,且所述教育应用平台与第一应用平台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变动课程学习安排,导致用户的学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多平台融合,实时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增加课程灵活性,保障学习进度与效率,提升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应用于一教育应用平台,且所述教育应用平台与第一应用平台连接,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所述第一影响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动态更新的影响度信息;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所述第二课程信息包含第一课程余下的未学习的内容;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
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课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情绪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情绪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是否超过第二预设阈值;
当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难度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得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生成第一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
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其中,所述第二验证码与所述第二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
以此类推,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N上课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与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所述第N验证码与所述第N上课状态信息一一对应,且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将所有第一用户的上课状态信息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给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第一推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推送信息为提醒所述第一用户学习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
根据所述第一推送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答复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答复信息获得第二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令信息为打开所述第一课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练习作业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练习作业信息确定第一作业时间与第一作业合格率;
判断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如果所述第一作业时间与所述第一作业合格率不满足预设条件,获得第三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令信息为在预定时间学习所述第二课程。
6.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教育应用平台获得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登录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程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应用平台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是否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所述第一影响度为根据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动态更新的影响度信息;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行程安排信息对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上课时长信息具有第一影响度时,获得所述第一课程的第一调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整信息包含第二课程信息,所述第二课程信息还包含第一课程余下的未学习的内容;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掌握度是否符合第一预设阈值;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掌握度不符合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得第一指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令信息为将所述第二课程的练习作业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输入训练模型,其中,所述训练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上课状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对课程掌握度等级的标识信息;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训练模型的输出信息,其中,所述输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课评信息;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课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掌握度等级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课程的第一掌握度;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图像信息;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健康状况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情绪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睡眠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上课状态信息。
7.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29640.9A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950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9640.9A CN111950987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9640.9A CN111950987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0987A CN111950987A (zh) 2020-11-17
CN111950987B true CN111950987B (zh) 2022-03-15

Family

ID=7334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9640.9A Active CN111950987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0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5758B (zh) * 2021-01-29 2023-01-10 深圳通联金融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话机器人的智能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7854A1 (ja) * 2004-11-25 2006-08-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情報分類装置、情報分類方法、情報分類プログラム、情報分類システム
CN108171629A (zh) * 2017-12-28 2018-06-15 北京中税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课程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0309201A (zh) * 2019-06-28 2019-10-08 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 作业定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48563A (zh) * 2019-09-24 2020-01-03 苏州米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音箱的远程在线培训系统及方法
CN110992741B (zh) * 2019-11-15 2022-05-17 深圳算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课堂情绪和行为分析的学习辅助方法及系统
CN111223359A (zh) * 2019-12-04 2020-06-02 南京卓而越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动态教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0987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5560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教育方法及系统
CN106910044A (zh) 项目进度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8280785A (zh) 应用数学教学管理系统
US20230394986A1 (en) Test question gene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Hogg et al. Stochastic models of user-contributory web sites
Ivanov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CN110288878B (zh) 自适应学习方法及装置
CN109872262A (zh) 一种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12001338A (zh) 一种提升儿童健康水平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133435A (zh) 一种儿科护理幼儿意识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1950987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13205135A (zh) 课程预测模型的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4370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教育课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Sinha Short term load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CN112712264B (zh) 一种智慧社区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Su et al. Optimizing spaced repetition schedule by capturing the dynamics of memory
CN112002075B (zh) 一种提升储物柜安全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288342B (zh) 一种提高多中心协作质量控制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81548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算法分析设计教学方法及装置
CN112905758B (zh) 一种基于电话机器人的智能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58006A (zh) 科目识别训练方法、装置
Riechmann Cournot or Walras? Long-run results in oligopoly games
CN112148978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游乐园项目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2133405A (zh) 一种智慧社区的儿童营养状态评定方法及系统
CN117391541A (zh) 一种在线教育质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3

Address after: 250000 7-2506, building 7, Rongsheng Times International Plaza, No. 9, Beiyuan street, Liche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Room 102, 680 Guangxi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chixing General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