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0031A -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0031A
CN111950031A CN202010905939.8A CN202010905939A CN111950031A CN 111950031 A CN111950031 A CN 111950031A CN 202010905939 A CN202010905939 A CN 202010905939A CN 111950031 A CN111950031 A CN 11195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age
target
target data
stor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59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59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0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00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基于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这种方法基于区块链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根据数据摘要查找数据存储信息,根据数据存储信息查找数据,无需直接暴露数据的信息,提高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存储数据的隐私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区块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的优势以及密码学支持对传统的信任体系发起挑战,促进了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协议,通过利用传统的基于密钥的数据加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中的共识问题,实现了在无需相互信任的网络中节点依然可以进行安全地交易,从而有效降低了现实经济的信任成本。目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主要通过数据匹配、加密数据匹配等方式进行数据查找、存储、去重、验证完整性等处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仍然存在下面的技术问题:
第一,依托区块链实现分布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根据数据或加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匹配。在数据规模较大或者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存储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业务处理需要。
第二,基于传统的公钥、私钥等数据加密的方式在区块链中无法有效保证数据存储安全。在基于区块链的存储系统中反复利用加密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加大了数据暴露被篡改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至少一个存储节点组成存储单元组,存储单元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表,该方法包括: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摘要;基于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存储信息;基于存储信息,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原始数据存储请求,其中,请求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原始数据块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原始数据摘要用于表征原始数据块集合;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存储容量集合{si;i∈[1,q]},其中,存储单元组包括第二数目个存储单元,q为第二数目,s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处理频率集合{C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C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内存大小集合{M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M表示内存大小,i为存储单元计数,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确定存储单元组的网络带宽集合{W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利用下式,生成存储单元组的性能指标集合:
{k1×si+k2×Ci+k3×Mi+k4×Wi;i∈[1,q]},
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s表示存储容量,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M表示内存大小,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C表示存储容量,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k1、k2、k3、k4分别为控制参数,k1、k2、k3、k4可以是任意整数;对性能指标集合中的各个性能指标,按照数值从大到小重新排序,生成性能指标序列;将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分别存储于性能指标序列中的前第一数目个性能指标对应的存储单元中;确定存储关系集合,其中,存储关系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存储关系;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数据摘要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摘要表记录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存储关系集合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对应的原始数据块集合的存储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存储信息,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包括:基于存储信息,确定存储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从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中抽取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响应于目标摘要与数据摘要一致,查找到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包括:基于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过程数据;随机生成初值集合;基于初值集合和过程数据,利用哈希函数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摘要;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存储信息;查询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存储信息,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基于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存储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数据摘要表。响应于用户查询目标数据的需求,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查询过程不需要获取数据信息,只需要根据数据摘要表完成。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区块链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根据数据摘要查找数据存储信息,根据数据存储信息查找数据,无需直接暴露数据的信息,提高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存储数据的隐私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数据存储应用、数据分析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终端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目标数据摘要输入等),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输入的目标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的服务器等。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目标数据摘要进行查询,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5,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服务器105的本地也可以直接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服务器105可以直接提取本地的数据摘要进行查询,此时,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可以不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和网络104。
还需要指出的是,终端设备101、102、103中也可以安装有数据存储类应用,此时,查询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此时,示例性系统架构100也可以不包括服务器105和网络104。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105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105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查询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200。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原始数据存储请求。其中,请求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具体的,第二终端发送的待存储的原始数据可以是一个原始数据块集合。原始数据块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原始数据摘要用于表征原始数据块集合。具体的,第二终端生成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将长度不固定的数据或数据块集合作为输入参数,运行特定的哈希函数,生成的固定长度的输出是数据或数据块的数据摘要。具体的,第二终端将原始数据块集合作为输入参数,运行特定的哈希函数,生成的固定长度的输出是原始数据块集合的原始数据摘要。
可选的,第二终端和上述执行主体都是区块链上的节点。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包括存储单元组,存储单元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表。具体的,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是区块链中的存储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的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存储容量集合{si;i∈[1,q]}。其中,存储单元组包括第二数目个存储单元,q为第二数目。s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具体的,上述执行主体中划定了专门的区域用于数据存储,专门的区域由存储单元组成。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处理频率集合{C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C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内存大小集合{M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M表示内存大小,i为存储单元计数,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确定存储单元组的网络带宽集合{W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
可选的,利用下式,生成存储单元组的性能指标集合:
{k1×si+k2×Ci+k3×Mi+k4×Wi;i∈[1,q]},
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s表示存储容量,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M表示内存大小,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C表示存储容量,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k1、k2、k3、k4分别为控制参数,k1、k2、k3、k4可以是任意整数。
可选的,对性能指标集合中的各个性能指标,按照数值从大到小重新排序,生成性能指标序列。将原始数据块集合中的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分别存储于性能指标序列中的前第一数目个性能指标对应的存储单元中。确定存储关系集合,其中,存储关系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存储关系。存储关系集合包括所述原始数据摘要对应的原始数据块集合的存储地址集合。
可选的,上述执行主体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数据摘要表。上述执行主体存储原始数据块集合,同时存储了包含原始数据块集合对应的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信息的数据摘要表。数据摘要表不会暴露原始数据块集合中的数据信息。数据摘要表记录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
可选的,上述执行主体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是区块链上的节点,第一终端请求访问目标数据。第一终端可以是管理节点。
步骤202,基于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根据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具体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中包含了目标数据摘要对应的存储地址集合。
步骤203,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确定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从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中抽取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具体的,填充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过程数据。具体的,对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进行填充,使其长度满足512位的倍数。首先,将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中的全部目标原始数据块顺序排列,在末位后添加一个“1”,之后补“0”,直到长度满足对512取模结果为448。接下来,将长度值继续填充作为后续64位。具体的,填充完毕后的长度为512位的倍数。将填充完毕后的数据作为过程数据。
可选的,随机生成初值集合,其中,初值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初值。具体的,第一数目可以是5。初值集合可以是{A,B,C,D,E}。其中,A=“0x67452301”,B=“0xEFCDAB89”,C=“0x98BADCFE”,D=“0x10325476”,E=“0xC3D2E1F0”。
可选的,基于初值集合和过程数据,利用哈希函数生成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将过程数据切分为长度为512位的数据块,将每个数据块与随机选择的初值集合中的初值输入哈希函数,生成该数据块的子目标摘要,得到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
响应于目标摘要与目标数据摘要一致,查找到目标数据。将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中的全部目标原始数据块顺序排列,以得到目标数据。
上述执行主体基于数据摘要查询数据,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发明点,由此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一和技术问题二。首先,根据性能指标确定存储单元集合,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存储在选定的存储单元集合中。接收第一终端发出的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请求携带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利用哈希函数生成目标数据摘要。针对技术问题一,在区块链中基于数据摘要进行数据查询,在数据规模较大或者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无需基于目标数据或加密数据进行操作,提升了存储和查询的效率。针对技术问题二,首先针对目标数据进行填充处理得到过程数据,再将过程数据输入哈希函数后得到目标数据的数据摘要。通过生成数据摘要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公钥、私钥等数据加密方法,无需直接暴露数据的信息,能够在区块链中有效保证数据存储安全。
步骤204,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将查找到的目标数据返回第一终端。完成数据查找的过程。
图2给出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存储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摘要和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数据摘要表。响应于用户查询目标数据的需求,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查询过程不需要获取数据信息,只需要根据数据摘要表完成。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区块链进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针对目标数据进行填充处理得到过程数据,再将过程数据输入哈希函数后得到目标数据的数据摘要。通过生成数据摘要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公钥、私钥等数据加密方法,无需直接暴露数据的信息,能够在区块链中有效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根据数据摘要查找数据存储信息,根据数据存储信息查找数据,提高了分布式存储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在数据规模较大或者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无需基于目标数据或加密数据进行操作,提升了存储和查询的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终端设备中。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300包括:接收单元301、生成单元302、查询单元303、输出单元304。其中,接收单元301,被配置成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生成单元302,被配置成基于目标数据摘要,在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查询单元303,被配置成基于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输出单元304,被配置成向第一终端返回目标数据。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根据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利用生成单元确定目标存储关系集合。通过查询单元在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目标数据。输出单元将查找到的目标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整个过程无需暴露数据信息,能够在保证数据隐私的情况下查找到存储关系集合,从而查找到目标数据。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系统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系统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401、ROM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406;以及包括诸如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407。通信部分407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408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405。可拆卸介质409,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408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406。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407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409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区块链包括至少一个管理节点和至少一个存储节点,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节点包括存储单元组,所述存储单元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数据摘要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所述请求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摘要,在所述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
基于所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所述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
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原始数据存储请求,其中,所述请求包括原始数据摘要和原始数据块集合,所述原始数据块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所述原始数据摘要用于表征所述原始数据块集合;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存储容量集合{si;i∈[1,q]},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组包括第二数目个存储单元,q为第二数目,s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处理频率集合{C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C表示存储容量,i为存储单元计数,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内存大小集合{M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M表示内存大小,i为存储单元计数,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
确定存储单元组的网络带宽集合{Wi;i∈[1,q]},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
利用下式,生成存储单元组的性能指标集合:
{k1×si+k2×Ci+k3×Mi+k4×Wi;i∈[1,q]},
其中,q为第二数目,W表示网络带宽,i为存储单元计数,W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网络带宽,s表示存储容量,s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容量,M表示内存大小,M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内存大小,C表示存储容量,Ci表示第i个存储单元的处理频率,k1、k2、k3、k4分别为控制参数,k1、k2、k3、k4可以是任意整数;
对所述性能指标集合中的各个性能指标,按照数值从大到小重新排序,生成性能指标序列;
将所述第一数目个原始数据块分别存储于所述性能指标序列中的前第一数目个性能指标对应的存储单元中;
确定存储关系集合,其中,所述存储关系集合包括第一数目个存储关系;
将所述原始数据摘要和所述存储关系集合写入所述数据摘要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摘要表记录所述原始数据摘要和所述存储关系集合,所述存储关系集合包括所述原始数据摘要对应的原始数据块集合的存储地址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所述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确定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单元集合;
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集合中抽取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
生成所述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
响应于所述目标摘要与所述目标数据摘要一致,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所述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生成过程数据;
随机生成初值集合;
基于所述初值集合和所述过程数据,利用哈希函数生成所述目标原始数据块集合的目标摘要。
6.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访问目标数据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是由第一终端发出的,所述请求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摘要;
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摘要,在所述数据摘要表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关系集合;
查询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目标存储关系集合,在所述存储单元组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
输出单元,被配置成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所述目标数据。
7.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05939.8A 2020-09-01 2020-09-01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1950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5939.8A CN111950031A (zh) 2020-09-01 2020-09-01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5939.8A CN111950031A (zh) 2020-09-01 2020-09-01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0031A true CN111950031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6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5939.8A Withdrawn CN111950031A (zh) 2020-09-01 2020-09-01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00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1255A (zh) * 2023-08-16 2023-09-12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生成目标组合存储器的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1255A (zh) * 2023-08-16 2023-09-12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生成目标组合存储器的系统
CN116741255B (zh) * 2023-08-16 2023-11-24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生成目标组合存储器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1176B2 (en) Service flow system and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6404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database
CN107657438B (zh) 一种区块链生成方法、数据验证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10689349B (zh) 一种区块链中的交易哈希值存储和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1274268B (zh)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11621A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加密存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489742B (zh) 一种处方流转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10311925A1 (en) Blockcha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611249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210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编码存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629063A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文件下载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434906B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0031A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31204A (zh) 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加密去重存储方法、终端设备
CN111984615B (zh) 一种共享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10938B (zh) 分布式数据编码存储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8210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更新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858586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6842012A (zh) 一种Redis集群的分片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2783B (zh) 区块链云架构的数字化paas开放平台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0705935B (zh) 一种物流单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3278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949738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去重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52715A (zh) 用户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2182603A (zh) 反爬虫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