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9584A - 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9584A
CN111949584A CN201910510496.XA CN201910510496A CN111949584A CN 111949584 A CN111949584 A CN 111949584A CN 201910510496 A CN201910510496 A CN 201910510496A CN 111949584 A CN111949584 A CN 111949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host
input operation
display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04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9584B (zh
Inventor
吴翔家
潘冠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4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9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9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9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7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e.g. protocol converters for incompatible systems, open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5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put/output emulation function
    • G06F13/107Terminal e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7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集线器装置,包括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上游端口、第一网桥、第一下游端口与第二下游端口。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第一网桥连接第二上游端口。第一下游端口连接第一网桥与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下游端口连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产生第一操作结果。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第二主机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产生第二操作结果。如此一来,可使多个主机共享同一输入设备,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显示器的功能也趋于多样化。其中,并排画面(Picture byPicture,PBP)是一种可以将不同讯号源的影像并列地显示在同一个显示器上的显示模式,例如将两台计算机的影像显示在同一显示器上。
然而,两台计算机的输入操作(例如键盘或鼠标)仍是分开的。在使用上,使用者仍需通过对设备的键盘和鼠标进行切换,以对不同的计算机进行操作,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上述架构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藉以使多个主机共享同一输入设备,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线器装置,包括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上游端口、第一网桥、第一下游端口与第二下游端口。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其中第一主机对应第一显示区域。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其中第二主机对应第二显示区域。第一网桥连接第二上游端口。第一下游端口连接第一网桥与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下游端口连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且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第二主机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集线器装置、控制装置与显示面板。集线器装置包括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上游端口、第一网桥、第一下游端口与第二下游端口。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第一网桥连接第二上游端口。第一下游端口连接第一网桥与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下游端口连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控制装置连接显示面板、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控制装置设定对应第一主机的第一显示区域与对应第二主机的第二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显示面板连接控制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第一主机通过控制装置接收设定信息,以取得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且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第二主机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网桥连接第二上游端口。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下游端口连接第一网桥与第一上游端口。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二下游端口连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且控制装置设定对应第一主机的第一显示区域与对应第二主机的第二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通过显示面板连接控制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通过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接收设定信息,以取得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产生对应输入操作的第一操作结果。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第二主机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通过第一主机与输入设备连接,且第二主机通过第一网桥与第一主机连接,使得第一主机可以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产生第一操作结果,或是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得第二主机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如此一来,可以使多个主机共享同一输入设备,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4B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接续图5的步骤S518及S520的流程图。
图7A与图7B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接续图7B的步骤S518及S714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或组件。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显示设备100包括集线器装置110、控制装置120与显示面板130。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0可以是宽带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或其它种类的显示器。另外,显示面板130可以是宽带显示面板,例如32:9或21:9。此外,显示设备100可以是独立的显示器或监视器,或是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显示器。
集线器装置110包括第一上游端口111、第二上游端口112、第一网桥113、第一下游端口114与第二下游端口115。第一上游端口111连接第一主机150。第二上游端口112连接第二主机160。第一网桥113连接第二上游端口112。第一下游端口114连接第一网桥113与第一上游端口111。第二下游端口115连接第一上游端口111与输入设备17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例如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或服务器主机等。另外,输入设备170例如包括键盘(有线或无线键盘)、鼠标(有线或无线鼠标)、触摸板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在图1中,输入设备170与第二下游端口115的数量以1个为例,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当输入设备170包括键盘、鼠标、触摸板其中的二个时,第二下游端口115的数量为2个。当输入设备170包括键盘、鼠标与触摸板时,第二下游端口115的数量为3个。
另外,集线器装置110例如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集线器。第一上游端口111、第二上游端口112、第一下游端口114与第二下游端口115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进一步来说,第一上游端口111与第二上游端口112例如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上行数据流端口(Upstream Facing Port,UFP),且第一上游端口111与第二上游端口112可以是USB 2.0或3.0连接器且为USB-B或USB-C接头。第一下游端口114与第二下游端口115例如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下行数据流端口(Downstream Facing Port,DFP),且第二下游端口115可以是USB-A接头。
控制装置120连接集线器装置110、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20例如是具有画面缩放功能的缩放控制器(Scaler)、微控制器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他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硬件装置。
另外,控制装置120可以设定于显示面板130上对应第一主机150的第一显示区域与对应第二主机160的第二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设定方式例如为并排显示(Picture by Picture,PBP)、子母画面(Picture in Picture,PIP)等。也就是说,控制装置120接收第一主机150的第一画面信号与第二主机160的第二画面信号,并对第一画面信号与第二画面信号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设置。
例如,对应第一主机150的第一显示区域202由坐标(100,1)、坐标(200,1)、坐标(100,100)、坐标(200,100)所定义,而对应第二主机150的第二显示区域204由坐标(1,1)、坐标(100,1)、坐标(1,100)、坐标(100,100)所定义,如图2A所示。如此,对应第一画面信号的画面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显示,而对应第二画面信号的画面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204上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也可如图2B所示。
另外,控制装置120也会产生如上显示设置的设定信息,亦即设定信息例如包括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控制装置120可以通过视讯端口连接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上述视讯端口可以但不限于是视讯图形数组(Video GraphicArray,VGA)端口、数字视频界面(Digital Video Interface,DVI)端口、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端口等。此外,控制装置120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与集线器装置110连接。
显示面板130连接控制装置120,将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的画面信号分别显示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30根据控制装置120的设定信息,对应地将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的画面信号与操作结果分别显示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上。
第一主机150通过控制装置120接收设定信息,以取得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也就是说,第一主机150通过集线器装置110向控制装置120取得设定信息,并依据设定信息,取得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机150设定为主(Master)装置,而第二主机160设定为从(Slave)装置。另外,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上分别安装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驱动程序(例如WinUSB或LibUSB),并通过第一网桥113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第一主机150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及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113传送至第二主机160,使得第二主机160可以执行后续的操作。
第一主机150根据输入设备170于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产生第一操作结果。此时,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可以是点击操作、拖曳操作等。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操作输入设备170并于第一显示区域202的坐标(105,7)上产生输入操作时,第一主机150会接收到输入操作,并根据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判断对应坐标(105,7)上的输入操作产生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则第一主机150会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产生及/或显示对应输入操作的第一操作结果。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202上看到此第一操作结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操作结果可为主机根据对应输入操作所产生且显示于显示设备上的画面。
另外,第一主机150根据输入设备170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通过第一网桥113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第二主机160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产生第二操作结果。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操作输入设备170并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坐标(5,7)上产生输入操作时,第一主机150会接收到此输入操作,并根据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判断对应坐标(5,7)的输入操作产生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上。此时,第一主机150不会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产生及/或显示对应的操作结果。
接着,第一主机150会根据上述操作输入,通过第一网桥113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160,亦即将包含对应坐标(5,7)的操作输入的第一指示信号传送至第二主机160。之后,第二主机160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坐标(5,7)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产生第二操作结果。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204上看到此第二操作结果。如此一来,可以使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共享同一输入设备170,亦即使用者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70对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进行操作,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进一步来说,第一主机150还判断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204。也就是说,第一主机150判断输入设备170的鼠标指针的位置是否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204。例如,判断鼠标指针的位置是否由X坐标“101”移动至X坐标“99”。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204时,表示输入操作仍在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204,第一主机150维持根据于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产生第一操作结果。
另外,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204时,表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204,第一主机150不会产生第一操作结果,并产生第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上执行。接着,第一主机150通过第一网桥113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160,使得第二主机160可以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之后,第二主机160更可判断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也就是说,第一主机150判断输入设备170的鼠标指针的位置是否由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例如,判断鼠标指针的位置是否由X坐标“99”移动至X坐标“101”。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时,表示输入操作仍在第二显示区域204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主机160维持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204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另外,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时,表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二显示区域204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主机160不会产生第二操作结果,并产生通知信号,以指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执行。接着,第二主机160通过第一网桥113传送通知信号至第一主机150,使得第一主机150根据于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产生第一操作结果。
在图1的实施例中,集线器装置110是设置于显示设备100内。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集线器装置110可以独立于显示设备100外,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另外,显示设备100还可包括屏幕选单(on screen display,OSD)装置、电源装置与背光驱动装置。屏幕选单(on screen display,OSD)装置、电源装置与背光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120。屏幕选单装置可以于显示面板130上显示出屏幕选单画面,以供用户对屏幕选单进行操作。电源装置用于提供显示设备100所需的电力。背光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显示面板130所需的光源。
图3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显示设备300包括集线器装置310、控制装置120与显示面板13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20与显示面板130与图1的控制装置120与显示面板130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1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集线器装置310包括第一上游端口111、第二上游端口112、第一网桥113、第一下游端口114、第二下游端口115、第三上游端口320、第二网桥330与第三下游端口3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游端口111、第二上游端口112、第一网桥113、第一下游端口114、第二下游端口115与图1的第一上游端口111、第二上游端口112、第一网桥113、第一下游端口114、第二下游端口115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1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第一主机150与第二主机160的操作也可参考图1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上游端口320连接第三主机350。第二网桥330连接第三上游端口320。第三下游端口340连接第二网桥330与第一上游端口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上游端口320与第三下游端口340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进一步来说,第三上游端口320例如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上行数据流端口,且第三上游端口320可以是USB 2.0或3.0连接器且为USB-B或USB-C接头。第三下游端口340例如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下行数据流端口。
控制装置120还连接第三主机350,且控制装置120可以设定对应第一主机150的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第二主机160的第二显示区域与对应第三主机350的第三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也就是说,控制装置120接收第一主机150的第一画面信号、第二主机160的第二画面信号与第三主机350的第三画面信号,并对第一画面信号、第二画面信号与第三画面信号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设置。
例如,对应第一主机150的第一显示区域202由坐标(100,1)、坐标(200,1)、坐标(100,100)、坐标(200,100)所定义,对应第二主机160的第二显示区域204由坐标(1,1)、坐标(100,1)、坐标(1,100)、坐标(100,100)所定义,而对应第三主机350的第三显示区域402由坐标(200,1)、坐标(300,1)、坐标(200,100)、坐标(300,100)所定义,如图4A所示。
如此,第一画面信号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显示,第二画面信号可以在第二显示区域204上显示,而第三画面讯号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域402上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显示区域204与第三显示区域402也可如图4B所示。另外,控制装置120也会产生如上显示设置的设定信息,亦即设定信息例如包括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显示区域204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显示设置关系。
显示面板130更显示将第一主机150、第二主机160与第三主机350的画面信号分别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显示区域204与第三显示区域402。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30根据控制装置120的设定信息,对应地将第一主机150、第二主机160与第三主机350的画面信号与操作结果分别显示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显示区域204与第三显示区域402。
第一主机150通过控制装置120接收设定信息,以取得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二显示区域204与第三显示区域402。也就是说,第一主机150通过集线器装置310向控制装置120取得设定信息,并依据设定信息,取得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以及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显示设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机150设定为主(Master)装置,而第二主机160与第三主机350设定为从(Slave)装置。另外,第一主机150、第二主机160与第三主机350上分别安装有应用程序的驱动程序(例如WinUSB或LibUSB),并通过第一网桥113与第二网桥330进行数据传输。例如,第一主机150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二显示区域204的显示设置关系及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113传送至第二主机160,使得第二主机160可以执行后续的操作。第一主机150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显示设置关系及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二网桥330传送至第三主机350,使得第三主机350可以执行后续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机150更根据输入设备170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通过第二网桥330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第三主机350,使第三主机350仿真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产生第三操作结果。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操作输入设备170并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坐标(205,7)上产生输入操作时,第一主机150会接收到此输入操作,并根据第一显示区域202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显示设置关系判断对应坐标(205,7)输入操作产生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上。此时,第一主机150不会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产生对应的操作结果。
接着,第一主机150会根据上述操作输入,通过第二网桥330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第三主机350,亦即将包含对应坐标(205,7)的操作输入的第二指示信号传送至第三主机350。之后,第三主机350根据第二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坐标(205,7)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产生第三操作结果。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域402上看到此第三操作结果。如此一来,可以使第一主机150、第二主机160与第三主机350共享同一输入设备170,亦即使用者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70对第一主机150、第二主机160与第三主机350进行操作,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进一步来说,第一主机150还判断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402。也就是说,第一主机150判断输入设备170的鼠标指针是否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402。例如,判断鼠标指针是否由X坐标“199”移动至X坐标“201”。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402时,表示输入操作仍在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402,第一主机150维持根据于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产生第一操作结果。
另外,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402时,表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402,第一主机150不会产生第一操作结果,并产生第一指示信号,以指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上执行。接着,第一主机150通过第二网桥330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第三主机350,使得第三主机350可以仿真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产生第三操作结果。
之后,第三主机350更可判断输入设备170的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也就是说,第一主机150判断输入设备170的鼠标指针的位置是否由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例如,判断鼠标指针的位置是否由X坐标“201”移动至X坐标“199”。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时,表示输入操作仍在第三显示区域402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三主机350维持根据第二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402产生第三操作结果。
另外,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时,表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执行。此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三显示区域402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202,第三主机350不会产生第三操作结果,并产生通知信号,以指示输入操作将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上执行。接着,第三主机350通过第二网桥330传送通知信号至第一主机150,使得第一主机150根据于第一显示区域202的输入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或拖曳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202产生第一操作结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图5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502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在步骤S504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在步骤S506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网桥连接第二上游端口。在步骤S508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下游端口连接第一网桥与第一上游端口。
在步骤S510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二下游端口连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在步骤S512中,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且控制装置设定对应第一主机的第一显示区域与对应第二主机的第二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在步骤S514中,通过显示设备连接控制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在步骤S516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接收设定信息,以取得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设置关系。
在步骤S518中,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在步骤S520中,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第二主机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或触摸板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另外,集线器装置为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上游端口、第一下游端口与第二下游端口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图6为接续图5的步骤S518及S520的流程图。在步骤S602中,判断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518,第一主机维持根据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
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二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604,第一主机不会产生第一操作结果。接着,执行步骤S520。
在步骤S606,判断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时,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520,第二主机维持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608,第二主机不会产生第二操作结果,且第二主机通过第一网桥传送通知信号给第一主机。接着,执行步骤S518。
图7A与图7B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02~S520与图5的步骤S502~S510、S518~S520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5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702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三上游端口连接第三主机。在步骤S704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二网桥连接第三上游端口。在步骤S706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三下游端口连接第二网桥与第一上游端口。
在步骤S708中,通过控制装置连接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第二主机与第三主机,且控制装置设定对应第一主机的第一显示区域、对应第二主机的第二显示区域与对应第三主机的第三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在步骤S710中,通过显示设备连接控制装置,显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
在步骤S712中,通过集线器装置,第一主机接收设定信息,以取得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三显示区域的显示设置关系。在步骤S714中,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三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二网桥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第三主机根据第二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三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产生第三操作结果。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或触摸板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另外,集线器装置为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第一上游端口、第二上游端口、第一下游端口、第二下游端口、第三上游端口与第三下游端口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图8为接续图7B的步骤S518及S714的流程图。在步骤S802中,判断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518,第一主机维持根据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
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三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804,第一主机不会产生第一操作结果。接着,执行步骤S714。
在步骤S806中,判断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当判断输入操作未由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时,因应于输入操作未由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714,第三主机维持仿真第三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产生第三操作结果。
当判断输入操作由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时,因应于输入操作由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第一显示区域,则进入步骤S808,第三主机停止产生第三操作结果,且第三主机通过第二网桥传送通知信号至第一主机。接着,执行步骤S518。
值得注意的是,图5、图6、图7A、图7B及8图的步骤的顺序仅用以作为说明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的顺序,且上述步骤的顺序可由用户视其需求而改变。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内,上述流程图可增加额外的步骤或者使用更少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通过第一主机与输入设备连接,且第二主机通过第一网桥与第一主机连接,使得第一主机可以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产生第一操作结果,或是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第二主机,使得第二主机根据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二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将第三主机通过第二网桥与第一主机连接,使得第一主机根据输入设备于第三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第二网桥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第三主机,使得第二主机根据第二指示信号仿真于第三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第三显示区域产生第三操作结果。如此一来,可以使多个主机共享同一输入设备,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发明虽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00、300:显示设备
110、310:集线器装置
111:第一上游端口
112:第二上游端口
113:第一网桥
114:第一下游端口
115:第二下游端口
120:控制装置
130:显示面板
150:第一主机
160:第二主机
170:输入设备
202:第一显示区域
204:第二显示区域
320:第三上游端口
330:第二网桥
340:第三下游端口
350:第三主机
402:第三显示区域
S502~S520、S602~S608、S702~S714、S802~S808:步骤

Claims (20)

1.一种集线器装置,包括:
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其中该第一主机对应第一显示区域;
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其中该第二主机对应第二显示区域;
第一网桥,连接该第二上游端口;
第一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一网桥与该第一上游端口;以及
第二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
其中,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且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该第二主机,使该第二主机仿真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装置,其中该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或触摸板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装置,其中该集线器装置为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该第一上游端口、该第二上游端口、该第一下游端口与该第二下游端口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装置,还包括:
第三上游端口,连接第三主机,其中该第三主机对应第三显示区域;
第二网桥,连接该第三上游端口;以及
第三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二网桥与该第一上游端口;
其中,该第一主机更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该第三主机,使该第三主机仿真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三显示区域产生第三操作结果。
5.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集线器装置,包括:
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
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
第一网桥,连接该第二上游端口;
第一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一网桥与该第一上游端口;以及
第二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
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以及
控制装置,连接该显示面板、该集线器装置、该第一主机与该第二主机,该控制装置设定对应该第一主机的该第一显示区域与对应该第二主机的该第二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
其中,该第一主机通过该控制装置接收该设定信息,以取得该第一显示区域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设置关系,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且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该第二主机,使该第二主机仿真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二显示区域产生第二操作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或触摸板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集线器装置为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该第一上游端口、该第二上游端口、该第一下游端口与该第二下游端口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一主机还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二显示区域,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二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维持根据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并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二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停止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且该第一主机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该第一指示信号至该第二主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二主机还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二主机维持仿真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二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二操作结果,并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二主机停止产生该第二操作结果,且该第二主机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通知信号至该第一主机。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集线器装置还包括:
第三上游端口,连接第三主机;
第二网桥,连接该第三上游端口;
第三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二网桥与该第一上游端口;
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具有第三显示区域;
其中,该控制装置还连接该第三主机,该控制装置还设定对应该第三主机的该第三显示区域;
其中,该第一主机更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该第三主机,使该第三主机仿真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三显示区域产生第三操作结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一主机还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三显示区域,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三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维持根据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并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三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停止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且该第一主机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该第二指示信号至该第三主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三主机还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三主机维持仿真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三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三操作结果,并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三主机停止产生该第三操作结果,且该第三主机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通知信号至该第一主机。
13.一种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
通过集线器装置的第一上游端口连接第一主机;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二上游端口连接第二主机;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一网桥连接该第二上游端口;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一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一网桥与该第一上游端口;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二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一上游端口与输入设备;
通过控制装置连接该集线器装置、该第一主机与该第二主机,且该控制装置设定对应该第一主机的第一显示区域与对应该第二主机的第二显示区域,以产生设定信息;
通过显示面板连接该控制装置,显示该第一显示区域与该第二显示区域;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该第一主机接收该设定信息,以取得该第一显示区域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设置关系;
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第一操作结果;以及
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第一指示信号至该第二主机,使该第二主机根据该第一指示信号仿真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二显示区域产生一第二操作结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中该输入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或触摸板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其中该集线器装置为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该第一上游端口、该第二上游端口、该第一下游端口与该第二下游端口分别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二显示区域;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二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维持根据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以及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二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停止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且该第一主机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该第一指示信号至该第二主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二主机维持仿真于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二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二操作结果;以及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二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二主机停止产生该第二操作结果,且该第二主机通过该第一网桥传送通知信号给该第一主机。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三上游端口连接第三主机;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二网桥连接该第三上游端口;
通过该集线器装置的第三下游端口连接该第二网桥与该第一上游端口;
通过该控制装置设定对应该第三主机的第三显示区域;以及
该第一主机根据该输入设备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输入操作,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第二指示信号至该第二主机,使该第三主机根据该第二指示信号仿真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三显示区域产生第三操作结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三显示区域;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三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维持根据于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一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以及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三显示区域,该第一主机不会产生该第一操作结果,且该第一主机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该第二指示信号至该第三主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输入操作的位置是否由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未由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三主机维持仿真于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该输入操作以于该第三显示区域产生该第三操作结果;以及
因应于该输入操作由该第三显示区域的边缘进入该第一显示区域,该第三主机不会产生该第三操作结果,且该第三主机通过该第二网桥传送通知信号至该第一主机。
CN201910510496.XA 2019-05-15 2019-06-13 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11949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652 2019-05-15
TW108116652A TWI705369B (zh) 2019-05-15 2019-05-15 集線器裝置、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9584A true CN111949584A (zh) 2020-11-17
CN111949584B CN111949584B (zh) 2023-04-28

Family

ID=73245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0496.XA Active CN111949584B (zh) 2019-05-15 2019-06-13 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3389B2 (zh)
CN (1) CN111949584B (zh)
TW (1) TWI705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4789B (zh) * 2020-12-22 2023-06-11 創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以及集線系統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2462A1 (en) * 2002-07-18 2005-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081305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Imerj LLC Swipeable key line
CN103052050A (zh) * 2011-10-12 2013-04-17 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集线器装置与通过集线器装置自动建立起联机的方法
TWM501591U (zh) * 2014-12-01 2015-05-21 Nueteq Technology Inc 多電腦切換器及其系統
TW201810050A (zh) * 2016-09-01 2018-03-16 優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切換器
US20180225230A1 (en) * 2015-09-15 2018-08-09 Gatekeeper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connecting to a peripheral device
US20180316945A1 (en) * 2012-04-24 2018-11-01 Skreens Entertainment Technologies, Inc. Video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 selection and naviga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sources
TWM575142U (zh) * 2018-08-10 2019-03-01 鋒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電腦切換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6038A (ja) 1998-08-28 2000-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Usbハブ回路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00180055A1 (en) 2009-01-13 2010-07-15 Lyon Geoff M Monitor sharing system
KR102364674B1 (ko) 2015-04-27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2462A1 (en) * 2002-07-18 2005-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081305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Imerj LLC Swipeable key line
CN103052050A (zh) * 2011-10-12 2013-04-17 艾欧互联有限公司 集线器装置与通过集线器装置自动建立起联机的方法
US20180316945A1 (en) * 2012-04-24 2018-11-01 Skreens Entertainment Technologies, Inc. Video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 selection and naviga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sources
TWM501591U (zh) * 2014-12-01 2015-05-21 Nueteq Technology Inc 多電腦切換器及其系統
US20180225230A1 (en) * 2015-09-15 2018-08-09 Gatekeeper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connecting to a peripheral device
TW201810050A (zh) * 2016-09-01 2018-03-16 優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切換器
TWM575142U (zh) * 2018-08-10 2019-03-01 鋒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電腦切換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23389B2 (en) 2021-06-01
CN111949584B (zh) 2023-04-28
US20200364161A1 (en) 2020-11-19
TWI705369B (zh) 2020-09-21
TW202044010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26774A1 (en) Display snooping
TWI382312B (zh) 切換器及螢幕顯示系統與方法
US923969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100097357A1 (en)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xternal display device
JP605167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896611B2 (en)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22022114A (ja) 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1442592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driving personal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TW202132963A (zh) 觸碰感測裝置以及觸碰感測系統
KR100828624B1 (ko) 입출력수단의 공유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US20120144181A1 (en) Motherboard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host system parameter
US9756275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presenting method thereof
CN111949584B (zh) 集线器装置、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TWM445721U (zh) 可切換顯示螢幕之電子裝置及其電腦系統
KR100471057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및 휴대용 컴퓨터의 화면 재생 방법
TW201306566A (zh) 多媒體顯示器的控制方法與系統
CN108205429B (zh) 模拟显示画面暨支持虚拟显示设备之控制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7015935B (zh) 对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13925U (zh) 一种智能交互平板
CN208013924U (zh) 一种智能交互平板
US202203505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 display
US20240020211A1 (en) Electronic system, monitoring chip, and operation method
TW201109884A (en) Laptop computer
CN112002260A (zh) 触控式电子纸显示设备
US20090089461A1 (en) Image input/output switching method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and related notebook compu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