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9474A -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9474A
CN111949474A CN202010644469.4A CN202010644469A CN111949474A CN 111949474 A CN111949474 A CN 111949474A CN 202010644469 A CN202010644469 A CN 202010644469A CN 111949474 A CN111949474 A CN 111949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data
span
life cycle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44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鹏
刘帅英
黄微
王连光
李海荣
陈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uanwu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44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9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9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9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software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6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reporting the monitored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89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sensing the monitored data, e.g. interfaces, connectors, sensors, probes, agents
    • G06F11/3093Configuration details thereof, e.g. installation, enabling,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pro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7Alarm or error message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65Monitoring of soft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消息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将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上报所述SPAN标签,能够实现对消息生命周期内进行监控,根据需要采集的数据进行不同数据的监控,同时实现监控与应用解耦,不会入侵应用,降低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送通知或推广消息正成为企业与用户间重要的沟通方式。由于消息的发送需要使用消息发送平台,经过多个应用模块最终发送至运营商或第三方渠道。在发送过程中涉及多个中间过程及分布式系统,需要对消息的发送情况进行监控。
目前,消息监控的方式是在应用中进行监控,采集缓存数据并进行周期性上报。由于监控是在应用中进行,采集到的数据是特定维度的数据,无法实现精确化监控。同时,在应用中进行监控会对应用造成入侵,无法实现应用与监控分离,会提高后期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消息生命周期内进行监控,根据需要采集的数据进行不同数据的监控,同时实现监控与应用解耦,不会入侵应用,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息监控方法,包括:获取来自应用的第一消息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将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上报所述SPAN标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获取企业消息发送平台内的消息数据,根据消息的类别和需要获取的数据与原消息封装形成新的消息数据,简化了消息监控过程,实现了无监控代码入侵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SPAN标签根据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在应用运行时生成,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用于在消息传输时采集指标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报所述SPAN标签还包括:异步上报所述SPAN标签至缓冲区;所述缓冲区设置有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所述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包括至少以下丢弃策略和阻塞策略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丢弃策略包括在所述缓冲区溢出后,丢弃所述SPAN标签;所述阻塞策略包括在所述缓冲区溢出后,继续上报所述SPAN标签数据至缓冲区,直至处理完成所述SPAN标签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告警方法,包括:获取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上报的SPAN标签;根据所述SPAN标签获取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判断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是否超过告警阈值;若未超过告警阈值,则结束阈值告警;若超过告警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是否聚合;若聚合,则获取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根据所述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时间范围内数据做聚合计算,并进入参数校验流程;若不聚合,则进入参数校验流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获取的消息数据获取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对告警信息进行处理可以保证告警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因为数据本身的错误造成AMS服务器的过载。提升了运维平台内接收到的告警数据的真实性,降低了对运维平台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参数校验流程包括:判断参数校验是否通过,若参数校验不通过,则结束阈值告警;若参数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参数计算表达式;判断所述表达式是否为真,若所述表达式不为真,则结束阈值告警;若所述表达式为真,则进行告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消息监控系统,消息获取模块,所述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消息数据;解析模块,所述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模块,所述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上报模块,所述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SPAN标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对每条消息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实现对消息状态的精确追踪,根据应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消息指标采集数据,实现了对消息数据的精细化监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告警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对企业消息发送平台发送的消息的生命周期进行监控,通过定时上报的方式,实现运维平台对消息的多维度监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告警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实现根据不同应用对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进行监控,不需要入侵应用代码,降低消息监控了对应用的影响。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监控方法;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监控方法;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告警方法;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告警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第一消息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使用应用性能监控系统Skywalking,Skywalking架构内包含Skywalking Agent,Skywalking Agent内封装有JavaAgent。Java Agent在JVM加载类和类之中的方法时,修改加载的类文件。Java Agent用于协助监测、运行其他JVM上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数据包括企业消息发送平台发送的消息。
S200:根据第一消息数据获取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Java Agent在虚拟机启动加载类时获取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和类中的方法。
S300:将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Protocol Buffers即Protobuf对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及SPAN标签进行处理,将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以key-value格式存储在SPAN标签中。使用Protobuf可以对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将数据转换成能够被存储和传输的格式,同时这个序列化结果能够被重建回原来的数据。使用Protobuf进行数据处理可以支持跨平台和语言的数据处理,使数据可以在分布式平台进行传输,并能够进行解码。使用Protobuf可以将数据序列化为二进制编码,这会大幅减少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减少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使用Protobuf可以降低对应用的影响,提升企业消息平台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Java Agent在方法执行前后增加生命周期指标采集逻辑。
S400:上报SPAN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报SPAN标签时的通信框架包括使用gRPC框架进行数据传输。gRPC框架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使用gRPC框架进行通信可以协同Protobuf,在实现大量数据传输的同时,不影响应用性能。使用gPRC可以实现不同平台和语言之间的数据传输,满足分布式系统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SPAN标签上报至AMS运维监控平台,AMS运维监控平台可以根据SPAN标签内封装的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进行对消息的生命周期内进行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SPAN标签根据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Java Agent在方法执行前后增加消息生命周期指标采集逻辑。应用运行驱动消息生命周期指标的产生,根据采集逻辑采集到的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进行上报。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应用模块编写监控插件,监控插件基于Skywalking Agent,可以实现对应用的无代码入侵。同时,基于不同的应用设置不同的监控插件,可以实现对消息的差异化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包括用户ID、消息类型、产品类型ID、发送时间、频道ID、状态、产品形式、消息数量、定时、原始结果、审核结果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可以根据应用的不同进行设置,实现对消息指标的灵活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数据根据开放分布式追踪OpenTrace规范进行封装,开放分布式追踪OpenTrace用于在不同的平台和系统进行数据追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在应用运行时生成,消息生命周期指标用于在消息传输时采集指标数据。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401:异步上报SPAN标签至缓冲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本地设置有缓冲区,将封装有SPAN标签的SPAN标签优先存储在缓冲区中,实现对SPAN标签的异步上报。
S402:判断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应用不同的场景需求,设置丢弃或阻塞策略。
S403:丢弃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选择丢弃策略,则根据丢弃策略对SPAN标签进行处理。
S404:丢弃SPAN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丢弃策略,丢弃新的SPAN标签,避免对应用内的业务线程造成影响,可以降低消息监控对应用本身的影响。
S405:阻塞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选择阻塞策略,则根据阻塞策略对SPAN标签进行处理。
S406:继续上报SPAN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阻塞策略,阻塞应用内的业务线程,直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上报线程消费掉缓冲区数据,可以实现对消息生命周期指标的全面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报SPAN标签还包括:异步上报SPAN标签至缓冲区;缓冲区设置有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至少包括丢弃策略和阻塞策略之一;丢弃策略包括在缓冲区溢出后,丢弃SPAN标签;阻塞策略包括在缓冲区溢出后,继续上报SPAN标签至缓冲区,直至处理完成SPAN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应用的状态及AMS运维系统的状态实时设置丢弃策略和阻塞策略,可以实现对消息的灵活监控。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501:获取SPAN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封装的SPAN标签。SPAN标签根据开放分布式追踪OpenTrace规范进行封装,因此可以在不同的平台进行解析。
S502:根据SPAN标签获取消息生命周期指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SPAN标签的内容获取消息生命周期指标,生命周期指标根据应用的不同进行设置,并在应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和上报。
S503:判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是否超过告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中的数值是否超过告警阈值,告警阈值可以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指标进行设置,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的不同和需求进行设置。
S504:判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是否聚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是否聚合,若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聚合则进行聚合计算,若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不聚合,则对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进行参数校验流程,避免AMS运维平台因获取错误的数据而发出错误告警。
S505:获取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以进行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的聚合。
S506: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时间范围内数据做聚合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时间范围内数据做聚合计算,以获取校验参数。
S507:结束阈值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消息生命周期指标中的数值是否超过告警阈值未超过告警阈值,则结束阈值告警流程。避免因频繁的告警而影响运维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S600:参数校验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聚合,或者经过处理后时间聚合,则进行参数校验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息监控方法还包括:获取SPAN标签;根据SPAN标签获取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判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是否超过告警阈值;若未超过告警阈值,则结束阈值告警;若超过告警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是否聚合;若聚合,则获取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根据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时间范围内数据做聚合计算,并进入参数校验流程;若不聚合,则进入参数校验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计算逻辑可言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置。业务需求包括:账号、渠道、渠道商、消息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告警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601:判断参数校验是否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参数校验是否通过包括当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聚合时对聚合计算后的结果校验和当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不聚合时对参数进行校验。
S602:根据参数计算表达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达式根据Avaitor进行计算。
S603: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由Avaitor计算得出的表达式是否为真,若未真,则判定需要告警,若不为真,则判定不需要告警。
S604:进行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表达式为真,则进行告警,由于告警前经过数据校验,告警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可以降低AMS运维平台的运行压力。
S507:结束阈值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表达式不为真或参数校验未通过,则结束阈值告警,避免因参数错误而造成错误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校验流程包括:判断参数校验是否通过,若参数校验不通过,则结束阈值告警;若参数校验通过,则根据参数计算表达式;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若表达式不为真,则结束阈值告警;若表达式为真,则进行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参数校验流程可以保证告警数据的真实性,避免因为数据本身的错误造成AMS服务器的过载。提升了运维平台内接收到的告警数据的真实性,降低了对运维平台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监控系统,包括:消息获取模块,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消息数据;解析模块,解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消息数据获取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模块,封装模块用于将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上报模块,上报模块用于上报SPAN标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消息监控方法;或者,如上述的告警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上述消息监控系统的管理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消息监控系统的管理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述的消息监控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的告警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消息监控方法,用于消息发送平台,包括:
获取来自应用的第一消息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
将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
上报所述SPAN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根据消息生命周期指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在应用运行时生成,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用于在消息传输时采集指标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所述SPAN标签还包括:
异步上报所述SPAN标签至缓冲区;
所述缓冲区设置有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所述缓冲区溢出处理方法包括至少以下丢弃策略和阻塞策略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丢弃策略包括在所述缓冲区溢出后,丢弃所述SPAN标签;
所述阻塞策略包括在所述缓冲区溢出后,继续上报所述SPAN标签至缓冲区,直至处理完成所述SPAN标签。
6.一种告警方法,包括:
获取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上报的SPAN标签;
根据所述SPAN标签获取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
判断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是否超过告警阈值;若未超过告警阈值,则结束阈值告警;若超过告警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所述消息生命周期指标时间是否聚合;若聚合,则获取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根据所述当前生命周期指标数据时间范围内数据做聚合计算,并进入参数校验流程;若不聚合,则进入参数校验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校验流程包括:
判断参数校验是否通过,若参数校验不通过,则结束阈值告警;
若参数校验通过,则根据所述参数计算表达式;判断所述表达式是否为真,若所述表达式不为真,则结束阈值告警;若所述表达式为真,则进行告警。
8.一种消息监控系统,包括:
消息获取模块,所述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消息数据;
解析模块,所述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
封装模块,所述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数据的类别封装进SPAN标签;
上报模块,所述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SPAN标签。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
或者,如权利要求6至7所述的告警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
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消息监控方法;
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7所述的告警方法。
CN202010644469.4A 2020-07-07 2020-07-07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949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469.4A CN111949474A (zh) 2020-07-07 2020-07-07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469.4A CN111949474A (zh) 2020-07-07 2020-07-07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9474A true CN111949474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41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4469.4A Pending CN111949474A (zh) 2020-07-07 2020-07-07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94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8431A (zh) * 2023-10-25 2024-02-06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平台的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778A (zh) * 2018-11-19 2019-03-1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91000A (zh) * 2019-06-10 2019-08-30 中汇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消息追踪监控方法和分布式系统
CN111176937A (zh) * 2019-12-19 2020-05-19 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中间件监控告警系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778A (zh) * 2018-11-19 2019-03-1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电力系统的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91000A (zh) * 2019-06-10 2019-08-30 中汇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消息追踪监控方法和分布式系统
CN111176937A (zh) * 2019-12-19 2020-05-19 深圳猛犸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中间件监控告警系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8431A (zh) * 2023-10-25 2024-02-06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平台的数据监控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1590B (zh) 链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12241A (zh) 异常告警的方法、生成访问日志的方法以及运维系统
US10896073B1 (en) Actionability metric generation for events
CN112054915B (zh) 客户端异常预警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设备
EP3552107B1 (en) Device driver telemetry
CN111459782A (zh) 监控业务系统的方法、装置、云平台系统和服务器
CN113452607A (zh) 分布式链路采集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10138270A1 (en) System of Enabling Efficient XML Compression with Streaming Support
US11934972B2 (en) Configuration assessment based on inventory
CN112559285A (zh) 基于分布式服务架构的微服务监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949474A (zh) 消息监控方法、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97694A (zh) 一种监控前端页面的方法及终端
CN109818808B (zh) 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81989A (zh) 微服务链路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39466A (zh) 接口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11328B (zh)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20522A (zh) 服务异常自动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2257065A (zh) 一种进程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722183A (zh) 日志告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467082B2 (en) Device driver verification
CN110852537A (zh) 服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26954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68773B (zh) 一种异常服务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86381B (zh) 存储集群运行状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7931576A (zh) 前端数据收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