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8727B - 一种地质透视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透视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8727B
CN111948727B CN202010733000.8A CN202010733000A CN111948727B CN 111948727 B CN111948727 B CN 111948727B CN 202010733000 A CN202010733000 A CN 202010733000A CN 111948727 B CN111948727 B CN 111948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achine body
worm
movable shaft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30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8727A (zh
Inventor
周晋
欧阳武
李磊
朱艺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ngineering Surve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ngineering Surve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ngineering Surve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ngineering Surve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30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48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48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8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8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质透视仪,包括机体,机体一表面设置有按钮,机体中部设置有容腔,机体对应容腔一侧设置有滑盖;机体上转动连接有对丝螺杆一,两滑盖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一,对丝螺杆一固接有蜗轮一,机体内转动连接有啮合于蜗轮一的蜗杆,蜗杆插设有活动轴,容腔内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两侧均固接有转动柱,转动柱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一,蜗杆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二;活动轴的下端固设有随其趋向转动柱方向滑移能够插设于定位槽一内且随其趋向蜗杆方向滑移能够插设于定位槽二内的定位柱。本申请具有在地质透视仪非使用状态下保护显示屏,减少地质透视仪损坏的几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透视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透视仪。
背景技术
地质透视仪主要用于地质露头探测研究,探测岩石露头内部的沉积结构特征,具体包括储层构型研究中的露头原型模型探测研究、地震沉积学研究等,解决储层地质学研究中的原型模型建立和不同沉积构型单元地震反射特征两大难题。
目前的地质透视仪一般包括矩形的机体,机体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机体对应显示屏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按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显示屏一直保持裸露状态,极易损伤、磨损以及碎屏等情况的产生,进而容易导致地质透视仪损坏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在地质透视仪非使用状态下保护显示屏,减少地质透视仪损坏的几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质透视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质透视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质透视仪,包括矩形的机体,所述机体一表面两端均设置有按钮,所述机体中部设置有贯穿机体的容腔,所述机体远离按钮的一表面设置有趋向相互靠近方向运动能够封闭容腔一侧的滑盖;所述机体上转动连接有轴线方向与滑盖滑移方向相同的对丝螺杆一,两所述滑盖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一的两螺纹段,所述对丝螺杆一的中部固接有蜗轮一,所述机体内转动连接有啮合于蜗轮一的蜗杆,所述蜗杆的轴线位置处插设有活动轴,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两侧均固接有与活动轴同轴线且转动连接于机体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靠近活动轴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一,所述蜗杆的靠近转动柱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二;所述活动轴的下端固设有随其趋向转动柱方向滑移能够插设于定位槽一内且随其趋向蜗杆方向滑移能够插设于定位槽二内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使显示屏的屏幕朝上容腔一侧的滑盖,通过滑盖保护显示屏的屏幕,在使用时,首先拉拔活动轴,使活动轴的一端的定位柱插设于蜗杆的定位槽二内,此时,转动活动轴能够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一转动,进而带动对丝螺杆一转动,带动两滑盖趋向相互远离方向滑移打开容腔;然后,下压活动轴,使活动轴下端的定位柱插设于转动柱的定位槽一内,继续转动活动轴,能够带动转动柱转动,从而带动显示屏的屏幕转动至机体上设置有按钮的一侧,此时进行操作即可,使用结束后,通过活动轴带动转动柱反转,使显示屏的屏幕复位,再通过活动轴带动蜗杆反转,通过蜗轮一带动对丝螺杆一反转,即可带动两滑盖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遮挡住显示屏的屏幕,即可实现屏幕的保护,减少显示屏损坏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上套设有常态能够推动定位柱插设于转动柱定位槽一内的推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推簧推动定位柱插设于定位槽一内,在未通过滑盖打开空腔的情况下,无法直接转动活动轴,避免了误碰触,而蜗轮一与蜗杆的自锁配合避免了滑盖的自动滑移。
优选的,所述机体对应按钮的一表面两端均设置有趋向相互靠近方向滑移能够遮挡按钮的挡盖,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与对丝螺杆一同轴线设置的对丝螺杆二,两所述挡盖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二的两螺纹段,所述对丝螺杆二的中部固接有啮合于蜗杆的蜗轮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蜗杆转动,带动蜗轮一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蜗轮二转动,即可带动对丝螺杆二转动,从而带动两挡盖滑移,从而使滑盖打开容腔的同时,两挡盖也能够打开,裸露出按钮,便于使用,同时在结束使用后,通过两挡盖滑移,也能够遮挡住按钮,对按钮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机体远离按钮的一侧沿机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机体的滑槽,两所述滑盖均滑移连接于滑槽,所述滑盖相互远离一侧随滑移均能够延伸出滑槽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通过滑槽对滑盖进行限位,且滑盖滑移时,滑盖的两端能够直接滑移出滑槽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机体远离按钮的一侧两端均固接有磁吸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采用的磁吸板,可以直接将机体吸附于金属材质的架体上进行存放,使用方便。
优选的,两所述滑盖均包括固定板,两固定板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一,两所述固定板的相互远离一侧均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随固定板的滑移能够延伸出滑槽两端,所述活动板均为能够被磁吸板吸附的吸附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趋向相互远离方向滑移两固定板,使两活动板延伸出滑槽两端后,趋向机体远离按钮的一表面弯折活动板,可以通过磁吸板的吸附,实现活动板的固定,进而形成支架,便于机体的放置使用。
优选的,所述滑盖靠近显示屏的一侧固接有弹性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弹性保护层能够进一步的对显示屏的屏幕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各拐角位置处均固接有弹性保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弹性保护套能够对机体进一步的保护,减少机体掉落时与接触面的碰撞。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常态下,使显示屏的屏幕朝上容腔一侧的滑盖,通过滑盖保护显示屏的屏幕,在使用时,首先拉拔活动轴,使活动轴的一端的定位柱插设于蜗杆的定位槽二内,此时,转动活动轴能够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一转动,进而带动对丝螺杆一转动,带动两滑盖趋向相互远离方向滑移打开容腔;然后,下压活动轴,使活动轴下端的定位柱插设于转动柱的定位槽一内,继续转动活动轴,能够带动转动柱转动,从而带动显示屏的屏幕转动至机体上设置有按钮的一侧,此时进行操作即可,使用结束后,通过活动轴带动转动柱反转,使显示屏的屏幕复位,再通过活动轴带动蜗杆反转,通过蜗轮一带动对丝螺杆一反转,即可带动两滑盖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遮挡住显示屏的屏幕,即可实现屏幕的保护,减少显示屏损坏的几率;
2.常态下,推簧推动定位柱插设于定位槽一内,在未通过滑盖打开空腔的情况下,无法直接转动活动轴,避免了误碰触,而蜗轮一与蜗杆的自锁配合避免了滑盖的自动滑移;
3.工作时,蜗杆转动,带动蜗轮一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蜗轮二转动,即可带动对丝螺杆二转动,从而带动两挡盖滑移,从而使滑盖打开容腔的同时,两挡盖也能够打开,裸露出按钮,便于使用,同时在结束使用后,通过两挡盖滑移,也能够遮挡住按钮,对按钮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地质透视仪的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地质透视仪的滑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地质透视仪的蜗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地质透视仪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地质透视仪的活动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按钮;12、弹性保护套;13、容腔;14、滑槽;15、磁吸板;16、蜗杆;161、插孔;162、定位槽二;17、活动轴;171、旋钮;172、定位柱;173、推簧;174、挡环;2、滑盖;21、固定板;211、凸块;22、活动板;3、对丝螺杆一;31、蜗轮一;4、显示屏;41、转动柱;411、定位槽一;5、挡盖;6、对丝螺杆二;61、蜗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质透视仪。
参照图1,一种地质透视仪,包括矩形的机体1,机体1的一表面两端均设置按钮11。机体1的各拐角处均固接有弹性保护套12。机体1的中部开设有容腔13,容腔13贯穿机体1表面,容腔13的长度方向与机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
参照图2,机体1远离按钮11的一表面内部沿机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穿过容腔13且滑槽14的两端均延伸出机体1两端。滑槽14内滑移连接有两滑盖2,两滑盖2的宽度方向与滑槽14的长度方向相同,两滑盖2均包括固定板21以及铰接于固定板21的活动板22,固定板21位于两滑盖2的相互靠近一侧且活动板22位于两滑盖2的相互远离一侧,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移滑盖2,能够使滑盖2遮挡住容腔13,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移滑盖2,能够打开容腔13,且随固定板21趋向相互远离方向滑移至打开容腔13时,两活动板22均能够延伸出滑槽14的两端。
机体1远离按钮11的一表面固接有磁吸板15,两活动板22均为能够被磁吸板15吸附的吸附板。当滑移滑盖2至两活动板22延伸出滑槽14两端后,趋向磁吸板15的一侧转动活动板22,能够通过磁吸板15的吸附,实现两活动板22的固定,进而形成支架,便于机体1的放置。
参照图3,机体1的一侧边内转动连接有与机体1长度方向相同的对丝螺杆一3,两固定板21的一侧均固接有凸块211,两凸块211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一3的两螺纹段,对丝螺杆一3的长度方向中部固接有蜗轮一31,蜗轮一31与对丝螺杆一3同轴线设置,机体1的侧边内中部转动连接有蜗杆16,蜗杆16的轴线方向与机体1的宽度方向相同,且蜗杆16啮合于蜗轮一31。转动蜗杆16能够带动蜗轮一31转动,从而带动对丝螺杆一3转动,进而能够通过凸块211带动两固定板21趋向相互靠近方向运动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4和图5,容腔13内设置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长度方向与容腔13的长度方向相同,显示屏4的两侧边位置均固接有转动柱41,转动柱41均转动连接于机体1,且两转动柱41的轴线与蜗杆16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常态下,显示屏4的屏幕一侧朝向两滑盖2,两滑盖2的朝向显示屏4的一侧固接有弹性保护层。非使用状态下,显示屏4通过两滑盖2遮挡进行保护,使用时,打开滑盖2,转动显示屏4,使显示屏4的屏幕与按钮11处于同一表面即可,使用结束后,将显示屏4与滑盖2复位即可。
蜗杆16的轴线位置处开设有贯穿蜗杆16的插孔161,插孔161内插设有与蜗杆16同轴线的活动轴17,活动轴17的一端延伸出机体1的侧边并固接有旋钮171,活动轴17另一端延伸出蜗杆16的靠近转动柱41的一端,一转动柱41靠近蜗杆16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一411,且活动轴17靠近定位槽一411的一端固接有定位柱172,定位柱172的截面与定位槽一411的截面相同,且定位柱172截面非圆形。趋向转动柱41方向滑移活动轴17,能够使活动轴17一端的定位柱172插设于定位槽一411内,此时,转动活动轴17能够带动转动柱41转动,实现显示屏4的转动。
蜗杆16靠近转动柱4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槽二162,定位槽二162的截面与定位柱172的截面相同。趋向远离转动柱41方向滑移活动轴17,能够带动活动轴17的定位柱172插设于蜗杆16的定位槽一411内,此时,转动活动轴17能够带动蜗杆16转动,进而带动蜗轮一31的转动。
参照图5和图6,活动轴17上套设有推簧173,活动轴17对应蜗杆16远离转动柱41的一端固接有挡环174,推簧173的一端抵接于挡环174且其另一端抵接于机体1内壁,常态下,推簧173推动定位柱172插设于定位槽一411内,在未通过滑盖2打开空腔的情况下,无法直接转动活动轴17,避免了误碰触,而蜗轮一31与蜗杆16的自锁配合避免了滑盖2的自动滑移。
回看图3和图5,机体1对应按钮11的一表面两端均沿机体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挡盖5,两挡盖5趋向相互靠近方向滑移能够遮挡按钮11,机体1内靠近对丝螺杆一3的一侧边还转动连接有对丝螺杆二6,对丝螺杆一3与对丝螺杆二6的轴线方向相同,两挡盖5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二6的两螺纹段;对丝螺杆二6的轴线方向中部固接有蜗轮二61,蜗轮二61啮合于蜗杆16。工作时,蜗杆16转动,带动蜗轮一31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蜗轮二61转动,即可带动对丝螺杆二6转动,从而带动两挡盖5滑移,从而使滑盖2打开容腔13的同时,两挡盖5也能够打开,裸露出按钮11,便于使用,同时在结束使用后,通过两挡盖5滑移,也能够遮挡住按钮11,对按钮11起到保护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质透视仪的实施原理为:常态下,使显示屏4的屏幕朝上容腔13一侧的滑盖2,通过滑盖2保护显示屏4的屏幕,在使用时,首先拉拔活动轴17,使活动轴17的一端的定位柱172插设于蜗杆16的定位槽二162内,此时,转动活动轴17能够带动蜗杆16转动,从而带动蜗轮一31转动,进而带动对丝螺杆一3转动,带动两滑盖2趋向相互远离方向滑移打开容腔13;然后,下压活动轴17,使活动轴17下端的定位柱172插设于转动柱41的定位槽一411内,继续转动活动轴17,能够带动转动柱41转动,从而带动显示屏4的屏幕转动至机体1上设置有按钮11的一侧,此时进行操作即可,使用结束后,通过活动轴17带动转动柱41反转,使显示屏4的屏幕复位,再通过活动轴17带动蜗杆16反转,通过蜗轮一31带动对丝螺杆一3反转,即可带动两滑盖2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遮挡住显示屏4的屏幕,即可实现屏幕的保护,减少显示屏4损坏的几率。
此外,蜗杆16转动,带动蜗轮一31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蜗轮二61转动,即可带动对丝螺杆二6转动,从而带动两挡盖5滑移,从而使滑盖2打开容腔13的同时,两挡盖5也能够打开,裸露出按钮11,便于使用,同时在结束使用后,通过两挡盖5滑移,也能够遮挡住按钮11,对按钮11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地质透视仪,包括矩形的机体(1),所述机体(1)一表面两端均设置有按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中部设置有贯穿机体(1)的容腔(13),所述机体(1)远离按钮(11)的一表面设置有趋向相互靠近方向运动能够封闭容腔(13)一侧的滑盖(2);所述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轴线方向与滑盖(2)滑移方向相同的对丝螺杆一(3),两所述滑盖(2)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一(3)的两螺纹段,所述对丝螺杆一(3)的中部固接有蜗轮一(31),所述机体(1)内转动连接有啮合于蜗轮一(31)的蜗杆(16),所述蜗杆(16)的轴线位置处插设有活动轴(17),所述容腔(13)内设置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两侧均固接有与活动轴(17)同轴线且转动连接于机体(1)的转动柱(41),所述转动柱(41)靠近活动轴(17)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一(411),所述蜗杆(16)的靠近转动柱(41)一端开设有定位槽二(162);所述活动轴(17)的下端固设有随其趋向转动柱(41)方向滑移能够插设于定位槽一(411)内且随其趋向蜗杆(16)方向滑移能够插设于定位槽二(162)内的定位柱(173);
所述活动轴(17)上套设有常态能够推动定位柱(172)插设于转动柱(41)的定位槽一(411)内的推簧(173);
所述机体(1)远离按钮(11)的一侧沿机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机体(1)的滑槽(14),两所述滑盖(2)均滑移连接于滑槽(14),所述滑盖(2)相互远离一侧随滑移均能够延伸出滑槽(14)两端;
所述机体(1)远离按钮(11)的一侧两端均固接有磁吸板(15);
两所述滑盖(2)均包括固定板(21),两固定板(21)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一(3),两所述固定板(21)的相互远离一侧均铰接有活动板(22),所述活动板(22)随固定板(21)的滑移能够延伸出滑槽(14)两端,两所述活动板(22)均为能够被磁吸板(15)吸附的吸附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透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对应按钮(11)的一表面两端均设置有趋向相互靠近方向滑移能够遮挡按钮(11)的挡盖(5),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对丝螺杆一(3)同轴线设置的对丝螺杆二(6),两所述挡盖(5)分别螺纹连接于对丝螺杆二(6)的两螺纹段,所述对丝螺杆二(6)的中部固接有啮合于蜗杆(16)的蜗轮二(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透视仪,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滑盖(2)靠近显示屏(4)的一侧均固接有弹性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透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各拐角位置处均固接有弹性保护套(12)。
CN202010733000.8A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地质透视仪 Active CN111948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3000.8A CN111948727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地质透视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3000.8A CN111948727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地质透视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8727A CN111948727A (zh) 2020-11-17
CN111948727B true CN111948727B (zh) 2023-03-31

Family

ID=7333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3000.8A Active CN111948727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地质透视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872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8889A (zh) * 2012-11-08 2013-02-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体式无线电波透视勘探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4030B2 (en) * 2004-05-14 2006-10-17 Leroy Ellis Mud gas isotope logging interpretive method in oil and gas drilling operations
CN102176065B (zh) * 2010-12-17 2012-10-03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卫星遥感找煤的方法
CN211205120U (zh) * 2020-02-25 2020-08-07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一种水工环地质裂缝测量装置
CN113718702B (zh) * 2021-09-28 2023-02-17 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开挖卸荷对既有隧道保护施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8889A (zh) * 2012-11-08 2013-02-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体式无线电波透视勘探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8727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8727B (zh) 一种地质透视仪
CN214476084U (zh) 智能党建显示装置
EP0110998A1 (en) Rotary shaft operated framework-inverting window
CN209359835U (zh) 一种可变容积家庭药箱
CN212995350U (zh) 一种用于文件柜的防火密封装置
CN207470078U (zh) 一种适用于银行的双保险卷帘门
CN206638684U (zh) 样本托架
JPS5919107Y2 (ja) ドア開閉装置
CN214153272U (zh) 一种防误触式插座
CN219481547U (zh) 一种防摔性能好的玩具远程遥控装置
CN214786638U (zh) 一种门把手结构
CN216622444U (zh) 一种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
CN214285166U (zh) 隐藏式旋转滑轨仓门及乳房旋切与活检设备的主机机箱
CA3146630C (en) Side-open left-right-door arbitrary-opening structure of refrigerator
CN111802704B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416165U (zh) 一种房屋建设用垂直度测量装置
CN219497059U (zh) 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计算器
CN213807054U (zh) 一种门禁控制系统
CN219158657U (zh) 一种带摄像头智能门锁面板
CN211173639U (zh) 一种防夹机构和自动售货机
CN211623109U (zh) 一种石材隐形门的开启链接结构
CN211206470U (zh) 一种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用检测装置
CN113129503A (zh) 取货门及具有该取货门的取货机
CN209733029U (zh) 用于存储档案的密集柜
CN108734861A (zh) 用于防盗和密封的取物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930, Lingshi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ngineering Surve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30, Lingshi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GEOLOGICAL & MINER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