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4725A -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4725A
CN111934725A CN202010972103.XA CN202010972103A CN111934725A CN 111934725 A CN111934725 A CN 111934725A CN 202010972103 A CN202010972103 A CN 202010972103A CN 111934725 A CN111934725 A CN 111934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near field
fiel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21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4725B (zh
Inventor
李健雄
汪海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21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4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4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4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在节约电子设备空间的同时减少物料成本。该近场通信装置包括:驱动电路,用于输出发送信号,发送信号为单端信号;滤波电路,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用于通过信号输入端接收发送信号,以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匹配电路,用于将驱动电路的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调整为目标阻抗,并将接收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传输至单端天线;单端天线,连接至匹配电路,单端天线用于将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在预定通信范围内进行发射。

Description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近场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已成为目前主流移动通信装置的必备功能之一。NFC是一种短距离范围的无线联机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通过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NFC技术的结合,用户仅通过手机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场所实现非接触式的移动支付,如公交汽车、地铁、电影院,还可以实现门禁管理、上下班刷卡等身份识别功能。
目前,手机内部组件越来越多,手机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NFC功能,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在节约电子设备空间的同时减少物料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包括:驱动电路,用于输出发送信号,所述发送信号为单端信号;滤波电路,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发送信号,以对所述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所述发送信号;匹配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路的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调整为目标阻抗,并将接收的滤波后的所述发送信号传输至单端天线;所述单端天线,连接至所述匹配电路,所述单端天线用于将滤波后的所述发送信号在预定通信范围内进行发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连接;当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处于发送模式时,所述切换开关闭合,所述单端天线用于发射所述发送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处于接收模式时,所述切换开关闭合,所述单端天线用于接收所述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近场通信装置发出的近场通信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处于接收模式时,所述切换开关断开,所述单端天线转换为差分天线,并用于接收所述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近场通信装置发出的近场通信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负端,通过串联的电阻和电容连接至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所述接收负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单端天线的所述近场通信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一个滤波电感和一个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滤波电容的上极板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下极板与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一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电压源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压源的负极以及地,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之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之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发送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的发送信号相同,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并联以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直接接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匹配电路包括两个电容;或所述匹配电路包括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单端天线还用于接收所述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近场通信装置发送的近场通信信号,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正端,通过串联的电阻和电容连接至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二端,所述接收正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单端天线的所述近场通信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近场通信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近场通信装置,在NFC装置中的天线为单端天线时,驱动电路向后级电路输出单端信号,即驱动电路采用单端驱动方式驱动单端天线,如此NFC装置无需额外增加Balun变压器就可以实现NFC功能。由于生产Balun变压器的成本较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物料成本。进一步地,与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相比,Balun变压器的体积远大于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的体积,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没有Balun变压器,从而可以减小配置有该NFC装置的电子设备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差分驱动方式驱动差分天线的示意性图。
图2是差分驱动方式驱动单端天线的示意性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的NFC装置的结构示意性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的具体示意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的另一具体示意性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NFC装置的结构示意性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的具体示意性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的另一具体示意性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目前,在NFC装置中,NFC天线的驱动电路可以采用差分驱动方式来驱动NFC天线,该驱动方式可以通过获取更高的驱动电压以实现高效驱动,其中,该NFC天线为差分天线。然而由于是差分驱动,因此,如图1所示,图1中1表示滤波电路,2表示匹配电路,滤波电路为对称设计,匹配电路也是对称设计,这样的话,滤波电路和匹配电路所需的器件数量较多。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内部组成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有限,导致NFC天线的尺寸和形状都受到极大限制,手机厂家希望NFC天线尺寸尽量小,形状尽可能支持不同型号手机的内部元器件布局要求。由于差分天线需要一个完整的线圈环路,其对空间和形状要求太高,因此差分天线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
由于单端天线的一端接地,且手机一般通过中框接地,这样的话,单端天线可以通过手机中框接地,即利用手机中框实现回路,不需要和差分天线一样需要有完整的线圈环路。基于单端天线相对于差分天线的上述优点,NFC装置引入了单端天线,即NFC天线为单端天线,从而可以降低NFC天线对手机空间和布局的高要求,以支持更多手机的布局要求。
其中,单端天线也可以称为不平衡天线,差分天线也可以称为平衡天线。
在引入了单端天线后,如图2所示,NFC装置可以通过平衡-不平衡(Balanced toUnbalanced,Balun)变压器将差分驱动方式转换为单端驱动方式,以驱动单端天线。也就是说,图2采用差分驱动方式与Balun变压器结合的方式来驱动单端天线。然而,Balun变压器不仅增加了NFC装置的物料成本,同时也挤占手机空间,这在手机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被接受的。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NFC装置,采用单端驱动方式而无需额外增加Balun变压器即可驱动单端天线,由于生产Balun变压器的成本较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物料成本。进一步地,Balun变压器的体积较大,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没有Balun变压器,从而可以减小配置有该NFC装置的电子设备空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可以是NFC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即该NFC装置可以产生电磁场,向接收端发送信号,接收端可以耦合到该电磁场以接收该NFC装置发送的信号,从而实现该NFC装置与接收端的通信。当NFC装置为发送端时,本申请实施例对该NFC装置的名称并不限定,也就是说,该NFC装置也可以称为其他名称。例如,该NFC装置也可以称为轮询装置、邻近耦合装置(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PCD)读取器、发送器等。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可以是NFC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即该NFC装置可以耦合到发送端发送的电磁场,以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从而与发送端进行通信。应理解,当NFC装置为接收端时,该NFC装置也可以称为监听器、收听装置、邻近集成电路卡(Proximity Integrated Circuit Card,PICC)标签、靶点或其他名称。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也可以是集接收、发送为一体的收发端,即该NFC装置既可以发信信号也可以接收信号。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100的示意性图。该NFC装置可以包括驱动电路110、滤波电路120、匹配电路130以及单端天线140。
具体而言,驱动电路110可以用于输出发送信号,该发送信号为单端方波信号。滤波电路120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可以用于通过该信号输入端接收发送信号,并对接收的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消除发送信号中的谐波,从而得到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应理解,滤波后的发送信号为基波信号。匹配电路130可以用于实现阻抗的变化,即将驱动电路130的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调整为目标阻抗,使得滤波后的发送信号的能量可以达到最大,并将从滤波电路120接收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传输至单端天线140。其中,驱动电路110的后级负载电路可以包括滤波电路120、匹配电路130和单端天线140。单端天线140的第一端接地且单端天线140与匹配电路130连接,接收到匹配电路130传输的滤波后的发送信号后,单端天线140中的线圈产生电流,单端天线140将电流转换成电磁信号(或电磁波),并将该电磁信号在预定通信范围内进行发射。
其中,滤波电路120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可以理解为:滤波电路120仅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
本申请实施例,在NFC装置中的天线为单端天线时,驱动电路向后级电路输出单端信号,即驱动电路采用单端驱动方式驱动单端天线,与图2所示的NFC装置相比,无需额外增加Balun变压器来将差分驱动转换为单端驱动方式,由于生产Balun变压器的成本较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物料成本。进一步地,与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相比,Balun变压器的体积远大于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的体积,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没有Balun变压器,从而可以减小配置有该NFC装置的电子设备空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结合图4-图8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图4示出了NFC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110可以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信号输出端TXP。其中,第一开关S1的一端与电压源VDDTX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2连接,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电压源VDDTX的负极和地。第一开关S1由控制信号Ctr1控制,第二开关S2由控制信号Ctr2控制,Ctr1和Ctr2可以为占空比和相位可调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Ctr1和Ctr2反相。也就是说,第一开关S1导通(或称为闭合)时,第二开关S2关断(或称为断开);第一开关S1关断时,第二开关S2导通。信号输出端TXP连接于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之间。
可选地,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可以是但不限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 Semiconductor,MOS)管、三极管或结型场效应管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但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
滤波电路120为一个L型的LC滤波器,即包括一个滤波电感L1和一个滤波电容C1。可选地,滤波电路120也可以是其他的低通滤波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滤波电路120除了可以包括一个滤波电感L1和一个滤波电容C1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个电阻,该电阻与滤波电感L1串联。
滤波电路120的信号输入端与驱动电路110的信号输出端TXP连接,驱动电路通过信号输出端TXP输出发送信号,滤波电路120通过信号输入端接收驱动电路120发送的发送信号,并对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发送信号。
匹配电路130由匹配元件组成,图4中的匹配电路130包括电容器C2和电容器C3,其中,电容器C2的左极板连接至滤波电感L1,右极板连接至电容器C3的上极板,电容器C3的下极板与滤波电路120中的滤波电容C1的下极板连接。
可选地,匹配电路130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器C2和电容器C3的电容值实现驱动电路110的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的变化。
其中,匹配元件C2和C3可以按照以下公式实现驱动电路110的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调整为目标阻抗:
Figure 949124DEST_PATH_IMAGE001
(1)
Figure 600685DEST_PATH_IMAGE002
(2)
Figure 52526DEST_PATH_IMAGE003
(3)
Figure 182156DEST_PATH_IMAGE004
(4)
Figure 793266DEST_PATH_IMAGE005
(5)
其中,R target为目标阻抗,f为NFC装置100的工作频率,比如f=13.56MHz,G A为单端天线140阻抗的倒数的实部,B A为单端天线140阻抗的倒数的虚部,L 1为滤波电感L1的电感值,C 1为滤波电容C1的电容值。
可选地,匹配电路130也可以由其他匹配元件组成,例如,匹配电路可以包括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感或者其他元器件。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滤波电路120除了可以滤除发送信号中的谐波之外,也可以用于实现阻抗的变化。换言之,滤波电路120和匹配元件整体可以将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调整为目标阻抗,使得滤波后的发送信号的能量可以达到最大。
单端天线140的第二端连接至电容器C2和电容器C3之间,第一端接地。示例性地,单端天线140可以通过手机中框接地。
如上文所述,NFC装置100还可以是一个集接收、发送为一体的收发端,即单端天线140具有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具体来说,当单端天线140处于发送模式时,NFC装置100将发送信号在预定通信范围内进行发射;当单端天线140处于接收模式时,单端天线140可以用于接收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NFC装置的近场通信信号。因此,NFC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接收正端RXP,接收正端RXP可以通过接收路径中的接收元件150以及匹配电路130耦合到单端天线140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来自单端天线140的近场通信信号。在图4所示的NFC装置100中,单端天线140可以通过单端驱动方式接收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NFC装置发送的近场通信信号。
可选地,接收元件150可以包括串联的电阻R1和电容器C4。
图5是NFC装置100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驱动电路110除了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信号输出端TXP之外,还可以包括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即信号输出端TXN)。
其中,第三开关S3由控制信号Ctr3控制,第四开关S4由控制信号Ctr4控制。与Ctr1和Ctr2类似,Ctr3和Ctr4也可以为占空比和相位可调的PWM信号,Ctr1和Ctr3同相,Ctr2和Ctr4同相,Ctr1和Ctr2反相,也就是说,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导通时,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关断;当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关断时,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导通。从图5中可以看出,图5的驱动电路110为全桥电路,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以及第四开关S4分别为全桥电路的4个桥臂。
或者,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可以由同一个控制信号控制,比如都由Ctr1控制;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也可以由同一个控制信号控制,比如都可以由Ctr2控制。
驱动电路110的信号输出端TXP连接于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之间,信号输出端TXN连接于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之间。驱动电路110通过信号输出端TXP和信号输出端TXN输出发送信号。
由于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同相控制,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同相控制,则驱动电路110的两个信号输出端TXP和TXN的输出信号为同相,因此,可以将TXP和TXN并联后,与滤波电路1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以驱动后级电路,这样驱动电路110的输出功率可以为通过信号输出端TXP输出的功率与信号输出端TXN输出的功率之和。
应理解,关于其他电路,如匹配电路130和单端天线14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图4,为了内容的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到,图4所示的NFC装置与图5所示的NFC装置相比,驱动电路的元器件的数量少于图5中驱动电路的元器件的数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物料成本。
图4和图5所示的NFC装置,在天线为单端天线的情况下,与图2所示的NFC装置相比,在没有Balun变压器的情况下就可以驱动单端天线。此外,图4和图5所示的NFC装置,滤波电路包括一个电感器和一个电容器,接收端包括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器。而图2所示的NFC装置,滤波电路包括两个电感器和两个电容器,接收正端包括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器且接收负端也包括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阻器。总的来说,图4和图5所示的NFC装置与图2所示的NFC装置相比,少了一个Balun变压器,一个电感器,两个电容器以及一个电阻器,且Balun变压器的体积和生产成本远大于其他电子器件(如电阻器)的体积和生产成本,因此,图4和图5所示的NFC装置减少了NFC装置的物料成本,且节省了集成有该NFC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空间。
从图3-图5中可以看出,单端天线140的第一端是直接接地的,即单端天线140的第一端不通过开关元件或其他元器件接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NFC装置200,如图6所示,NFC装置200可以包括:驱动电路210、滤波电路220、匹配电路230、单端天线240以及切换开关260。
图6中的驱动电路210、滤波电路220、匹配电路230和单端天线240可以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驱动电路110、滤波电路120、匹配电路130和单端天线140,具体工作方式可以参考图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切换开关26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可以与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连接。当切换开关260处于闭合状态时,单端天线240可以处于发送模式或接收模式;当切换开关260处于关断状态时,单端天线240可以处于接收模式。
具体来说,当单端天线240处于发送模式时,切换开关260是闭合的,NFC装置200的驱动方式为单端驱动方式;当单端天线240处于接收模式时,NFC装置200可以有两种接收方式:方式1,若切换开关260为闭合状态,则单端天线240的接收方式为单端接收方式;方式2,若切换开关260为关断状态,则单端天线240的接收方式为差分接收方式,可以理解为单端天线转换为了差分天线。
可以看出,当切换开关260断开时,单端天线240处于接收模式,当切换开关260闭合时,单端天线240可以处于发送模式,因此,这种情况下的NFC装置200的驱动和接收不是同时进行的。
因此,NFC装置200可以在卡模拟模式或点对点模式下进行差分接收。其中,卡模拟模式指的是将具有NFC功能的电子设备模拟成一张标签或非接触卡,例如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可以作为门禁卡、银行卡等而被读取。卡模拟模式可以实现“移动钱包”功能,该模式主要可以用于商场、交通等非接触移动支付应用中,用户只要将手机靠近读卡器,并输入密码确认交易或者直接接收交易即可。
点对点模式指的是将两个具有NFC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实现点对点数据传输。例如,两个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可以交换联系方式。
NFC装置200可以在卡模拟模式、点对点模式以及读卡器模式下进行单端接收。其中,读卡器模式指的是NFC装置可以作为非接触读写器使用,如支持NFC的手机在与标签交互时扮演读写器的角色,开启NFC功能的手机可以读写支持NFC数据格式标准的标签。
图7示出了NFC装置2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从图7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图4所示的NFC装置,图7所示的NFC装置200增加了切换开关260、接收元件270和接收负端RXN。图7中的接收元件250可以为图4中的接收元件150。
其中,切换开关260的一端与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当切换开关260闭合时,单端天线240为单端接收状态;当切换开关260断开时,单端天线240为差分接收状态。
接收负端RXN可以通过接收路径中的接收元件270耦合到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来自单端天线240通过接收路径向其发送的近场通信信号。作为一种示例,接收元件270可以包括串联的电阻R5和电容器C5。
图8示出了NFC装置2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从图8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图5所示的NFC装置,图8所示的NFC装置200增加了切换开关260、接收元件270和接收负端RXN。
其中,切换开关260的一端与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当切换开关260闭合时,单端天线240为单端接收状态;当切换开关260断开时,单端天线240为差分接收状态。
接收负端RXN可以通过串联的电阻R5和电容器C5耦合到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来自单端天线240通过接收路径向其发送的接收信号。
从图6-图8中可以看出,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是通过切换开关260接地的,即单端天线240的第一端没有直接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个切换开关使得NFC装置可以同时兼容单端驱动和差分接收,且在这种差分接收方式下,NFC装置的接收灵敏度不会下降。除此之外,与图2所示的NFC装置相比,图7和图8的NFC装置没有Balun变压器,滤波电路少了一个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包括两个电感器和两个电容器,且Balun变压器的体积和生产成本远大于其他电子器件(如电阻器)的体积和生产成本。因此,图7和图8所示的NFC装置在减少NFC装置的物料成本和且节省集成有该NFC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空间的同时,保证了NFC装置的接收灵敏度。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NFC装置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图3-图8仅为NFC装置的示例性说明,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基于图3-图8所衍生出来的实现方式都可以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NFC装置310。该NFC装置31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NFC装置100或NFC装置200。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任意具有NFC功能的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游戏设备、车载电子设备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静态摄像头、摄像机等拍摄设备,还可以为自动取款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门禁等。该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上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路,用于输出发送信号,所述发送信号为单端信号;
滤波电路,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发送信号,以对所述发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所述发送信号;
匹配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电路的后级负载电路的输入阻抗调整为目标阻抗,并将接收的滤波后的所述发送信号传输至单端天线;
所述单端天线,连接至所述匹配电路,所述单端天线用于将滤波后的所述发送信号在预定通信范围内进行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连接;
当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处于发送模式时,所述切换开关闭合,所述单端天线用于发射所述发送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处于接收模式时,所述切换开关闭合,所述单端天线用于接收所述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近场通信装置发出的近场通信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近场通信装置处于接收模式时,所述切换开关断开,所述单端天线转换为差分天线,并用于接收所述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近场通信装置发出的近场通信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负端,通过串联的电阻和电容连接至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所述接收负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单端天线的所述近场通信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一个滤波电感和一个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滤波电容的上极板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下极板与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一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电压源的正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压源的负极以及地,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发送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的发送信号相同,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并联以与所述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一端直接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包括两个电容;或
所述匹配电路包括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天线还用于接收所述预定通信范围内对端近场通信装置发送的近场通信信号,所述近场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正端,通过串联的电阻和电容连接至所述单端天线的第二端,所述接收正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单端天线的所述近场通信信号。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
CN202010972103.XA 2020-09-16 2020-09-16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34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2103.XA CN111934725B (zh) 2020-09-16 2020-09-16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2103.XA CN111934725B (zh) 2020-09-16 2020-09-16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725A true CN111934725A (zh) 2020-11-13
CN111934725B CN111934725B (zh) 2021-03-19

Family

ID=7333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2103.XA Active CN111934725B (zh) 2020-09-16 2020-09-16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47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7180A (zh) * 2020-12-28 2022-02-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2917A1 (en) * 2008-02-26 2009-08-27 Wei Cha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201898506U (zh) * 2010-11-11 2011-07-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nfc功能的手机及其nfc天线
CN107026663A (zh) * 2015-12-22 2017-08-0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无线电调制器和天线驱动器的方法和装置
CN206835085U (zh) * 2017-04-07 2018-01-02 上海中加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机
CN108649989A (zh) * 2017-03-22 2018-10-12 恩智浦有限公司 具有远程天线的nfc读取器
CN108737999A (zh) * 2017-03-17 2018-11-02 恩智浦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装置
CN110365372A (zh) * 2018-04-11 2019-10-22 恩智浦有限公司 Rf前端模块和近场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2917A1 (en) * 2008-02-26 2009-08-27 Wei Cha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201898506U (zh) * 2010-11-11 2011-07-1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nfc功能的手机及其nfc天线
CN107026663A (zh) * 2015-12-22 2017-08-08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无线电调制器和天线驱动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37999A (zh) * 2017-03-17 2018-11-02 恩智浦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装置
CN108649989A (zh) * 2017-03-22 2018-10-12 恩智浦有限公司 具有远程天线的nfc读取器
CN206835085U (zh) * 2017-04-07 2018-01-02 上海中加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机
CN110365372A (zh) * 2018-04-11 2019-10-22 恩智浦有限公司 Rf前端模块和近场通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7180A (zh) * 2020-12-28 2022-02-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设备
WO2022140957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设备
CN114097180B (zh) * 2020-12-28 2023-07-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725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4799B2 (en) Smart NFC antenna matching network system and use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143199B2 (en) NFC communicators implementing coil voltage reduction circuitry
US8002196B2 (en) Radio frequency IC card device with very high frequency
US801834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10997483B2 (en) NFC antenna switch
EP3174215A1 (en) Double-frequency multi-protocol multifunction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ethod
JP4797991B2 (ja) 通信装置、それを搭載した非接触型icカード、および情報機器
JP2012511761A (ja) リモートセキュア要素群へ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ポータブル電子デバイス、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088657B (zh) Rf前端模块和近场通信装置
TWI454076B (zh) 通訊裝置與其近場通訊電路
EP2573866A1 (en) Universal coil antenna having respective portions thereof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modules
CN111934725B (zh)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509866A (zh) 移动支付转接桥方案通信距离均衡的sim天线
US20200186199A1 (en) Emc inductor-free rf front-end method and topology with power by field function for an inductively coupl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2966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contact type IC card mounting same, and information apparatus
US10903562B2 (en) Batteries as antenna for device
CN103577862A (zh) 双界面用户识别装置与移动终端
WO2022056709A1 (zh)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1035637A1 (zh) 一种射频移动通信终端通信卡及移动通信终端
CN219834145U (zh) 近场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648081A (zh) 双系统rfid标签
EP4318960A1 (en) Mobile device that processe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haring the same antenna
US20230107933A1 (en) NFC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WO2023159651A1 (zh) 转换电路及转换方法、射频芯片、射频收发机、电子设备
CN115241642B (zh) 一种多频宽带自解耦终端天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