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1611A -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1611A
CN111931611A CN202010727973.0A CN202010727973A CN111931611A CN 111931611 A CN111931611 A CN 111931611A CN 202010727973 A CN202010727973 A CN 202010727973A CN 111931611 A CN111931611 A CN 111931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light
photosensitive are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79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明
王海生
张�林
王鹏鹏
曹学友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79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1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1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1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82Detecting the live character of the finger, i.e. distinguishing from a fake or cadaver finger
    • G06V40/1394Detecting the live character of the finger, i.e. distinguishing from a fake or cadaver finger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该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设置于显示器件下方,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第一光学结构,其用于接收并传输手指的第一反射光线以及第二反射光线;光敏传感器,设置有感光区域,所述感光区域包括第一感光区域以及第二感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指纹识别的第一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活体识别的第二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于所述感光区域的边缘区域。本申请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还可以降低对光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尺寸要求,进而可以降低该电子设备的尺寸。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现在虽然已经有透镜阵列成像、光纤准直成像、小孔成像等多种光学成像方案。但是,每种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2D打印纸膜等材料就可以攻破指纹识别,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可以同时实现指纹识别以及活体识别,可以提高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设置于显示器件下方,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第一光学结构,用于接收并传输指纹的第一反射光线以及第二反射光线;
光敏传感器,设置有感光区域,所述感光区域包括第一感光区域以及第二感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指纹识别的第一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活体识别的第二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于所述感光区域的边缘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呈圆形、割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感光区域中除第一感光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为所述第二感光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重合。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感光区域呈矩形,所述第一感光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的至少一组相对的边相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感光区域呈正方形,所述第一感光区域为所述感光区域的内切圆。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感光区域呈长方形,所述感光区域包括一组长边以及一组短边;
与所述感光区域的一组短边相切的圆形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感光区域,所述重叠部分呈割圆形。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感光区域呈矩形状,所述感光区域包括一组长边以及一组短边;
与所述感光区域的一组长边相切的圆形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感光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还包括用于滤除第一预设频段的光线的第一滤光膜;
所述第一滤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上方,且所述第一滤光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滤光膜覆盖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的第一感光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滤光膜设置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方预设距离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下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还包括用于滤除第二预设频段的光线的第二滤光膜;
所述第二滤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上方,且所述第二滤光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二滤光膜覆盖于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二感光区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二滤光膜设置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方预设距离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下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感光子区域;
所述第二滤光膜包括至少一个滤光膜块,每一所述滤光膜块用于供单一颜色的光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滤光膜块用于供至少一种颜色的光线通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滤光膜块为供红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供绿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或者供蓝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所述第一滤光膜以及所述第二滤光膜集成一滤光结构中。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中,还包括:遮光容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遮光容器内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光学结构的边缘设置在所述遮光容器的内侧壁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件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下方。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子区域以及第二发光子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子区域用于发出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发光子区域用于发出第二光线;
所述第一光线经过指纹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线;
所述第二光线经过指纹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线。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中,述第二感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感光子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块,每一所述发光块分别与一所述感光子区域对应;
每一所述发光块用于发出单一颜色的第二光线,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块用于发出一种或者多种不同颜色的第二光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用于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件的第一发光子区域发出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经指纹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线;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件的第二发光子区域发出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线经指纹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线;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基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二感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进行活体识别;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一感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进行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该光敏传感器设置第一感光区域以及第二感光区域,从而可以通过该第一感光区域生成的第一感光信号来实现指纹识别,通过该第二感光区域生成的第二感光信号来实现活体识别,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可以降低被假手指攻击的危险。另外,由于,采用将该第二感光区域设置在该感光区域的边缘区域,从而可以利用感光区域的中心有效区域进行指纹识别,并充分利用边缘区域进行活体识别,从而可以降低对光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尺寸要求,从而可以降低光敏传感器的尺寸,进而可以降低该电子设备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光敏传感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光敏传感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滤光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指纹识别模组12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当然,其并不限于此。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器件11,指纹识别模组12设置于显示器件11下方。
其中,该显示器件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件、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显示器件或者液晶显示器件。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件11通常由透明基板,设置于透明基板上的发光功能层构成。该发光功能层包括保护玻璃(Cover Glass)、偏光片及触控面板(POL&Touch)、封装层(Encapsulation)及相应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该透明基板111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柔性材质的透明基板,例如PI基板。当然,如果该显示器件11为液晶显示器件,则该显示器件11上与该指纹识别模组12相对的区域设置为透光区域,以供指纹的反射光线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模组12包括:第一光学结构121以及光敏传感器122。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模组还可以包括遮光容器12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遮光容器123上端开口,且该遮光容器123的开口端与该显示器件11相对,该光敏传感器122设置于该遮光容器123的底壁上,该第一光学结构121设置于该光敏传感器122的上方,且该第一光学结构121的边缘安装在该遮光容器123的内侧壁面上,该第一光学结构121用于接收并传输指纹的第一反射光线以及第二反射光线,从而将该第一反射光线以及第二反射光线传输至该光敏传感器122处,使得该光敏传感器122分别根据该第一反射光线以及第二反射光线生成对应的第一感光信号以及第二感光信号,第一感光信号用于指纹识别,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用于活体识别。当然,可以理解地,该遮光容器123并未必不可少地,只需采用对应的支撑结构使得该第一光学结构121以及该光敏传感器122保持所需的间隔距离以及相对设置的位置关系即可。
具体地,该第一光学结构121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例如,当该第一光学结构121包括多个透镜时,该多个透镜可以依次从上之下平行排列组成,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第一光学结构121还可以有其他多种设置方式。该第一光学结构121用于将显示器件11的上表面的手指的指纹在该光敏传感器122的感光区域进行成像。
其中,光敏传感器122包括硅基衬底以及设置于该硅基衬底上的多个光敏传感单元。光敏传感单元可通过构图工艺形成于硅基衬底上。该多个光敏传感单元形成该光敏传感单元的感光区域。其中,该感光区域包括第一感光区域1222以及第二感光区域1221,第一感光区域12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第一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122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第二感光信号,所述第一感光信号用于指纹识别,所述第二感光信号用于活体识别。
其中,该边缘区域是指感光区域中除中部区域之外的区域。也即是该第一感光区域比第二感光区域更靠近感光区域的中心。其中,该第二感光区域可以分布在该第一感光区域的两侧、一侧或者四周均可,或者该第二感光区域围绕该第一感光区域设置。
本申请通过在该光敏传感器设置第一感光区域以及第二感光区域,从而可以通过该第一感光区域生成的第一感光信号来实现指纹识别,通过该第二感光区域生成的第二感光信号来实现活体识别,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可以降低被假手指攻击的危险。另外,由于,采用将该第二感光区域设置在该感光区域的边缘区域,从而可以利用感光区域的中心有效区域进行指纹识别,并充分利用边缘区域进行活体识别,从而可以降低对光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尺寸要求,从而可以降低光敏传感器的尺寸,进而可以降低该电子设备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呈圆形、割圆形或椭圆形;该感光区域中除第一感光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为第二感光区域12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几何中心与该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重合。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几何中心与该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也可以不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呈矩形状,例如,可以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还可以呈圆角矩形状,或者其他适合的形状。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该感光区域的边缘线相切,或者相离。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与感光区域的至少一条边相切和/或与该感光区域的至少一条边相切。
例如,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感光区域的一条边相切,或者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感光区域的相对的两条边相切,或者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该感光区域的垂直两边相切,或者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该感光区域的三条边相切,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该感光区域的部分边相切与部分边相交。
当然,当该感光区域呈矩形状时,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可以与该感光区域的至少一组边相切为较佳方式,可以提高光敏传感器的利用率。其中,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呈圆形或者割圆形;第一感光区域1222与所述感光区域的至少一组相对的边相切,该感光区域内的第一感光区域1222之外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为第二感光区域1221。割圆形是指采用一条线段或者两条线段对圆形进行切割后得到不完整圆的形状。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2,该感光区域呈正方形状,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呈圆形状,且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边缘线与该感光区域的四条边缘线均相切。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为该感光区域的内切圆,感光区域中除第一感光区域1222之外的全部区域为第二感光区域1221,也即是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边缘线与该感光区域的四条边缘线界定出第二感光区域1221。具体地,该第二感光区域1221包括四个感光子区域12211,该四个感光子区域12211分别形成于该感光区域的四个边缘角处。通过采用将第一感光区域设置为正方形的感光区域的内切圆,从而达到最大化利用光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面积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光敏传感器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3,该感光区域呈长方形,该感光区域包括一组相对的长边以及一组相对的短边,与该感光区域的一组短边的相切的圆形区域与该感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形成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感光区域中除第一感光区域1222之外的全部区域为第二感光区域,也即是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边缘线与该感光区域的边缘线界定出该第二感光区域1221。其中,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几何中心可以与该感光区域中心点重合,以提高光敏传感器的利用率。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边缘线与该感光区域的四条边缘线界定出第二感光区域1221。具体地,该第二感光区域1221包括四个感光子区域12211,该四个感光子区域12211分别形成于该感光区域的四个边缘角处。该重叠部分由该圆形区域被该感光区域的一组短边切割形成,该重叠部分也即是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呈割圆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4,该感光区域呈长方形,该感光区域包括一组相对的长边以及一组相对的短边,与该感光区域的一组长边的相切的圆形区域与该感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形成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感光区域中除第一感光区域1222之外的全部区域为第二感光区域1221,也即是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边缘线与该感光区域的边缘线界定出该第二感光区域1221。其中,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几何中心与该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重合。该第一感光区域1222的边缘线与该感光区域的四条边缘线界定出第二感光区域1221。具体地,该第二感光区域1221包括两个感光子区域12211,该两个感光子区域12211分别位于该感光区域的两相对侧。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容器123大致呈倒凸字形,其内形成有倒凸字形的容腔。该遮光容器123的容腔包括相互连通且同轴设置的上部腔1231以及下部腔1232,上部腔1231通过该遮光容器123的开口与外界连通。该上部腔1231以及下部腔1232均大致呈圆柱状。该第一光学结构121设置于该上部腔1231的内侧壁面上,该光敏传感器122设置于该下部腔1232内的底壁上。当然,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下部腔1232内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电路板124,该光敏传感器122设置于该电路板124上,该电路板124上设置有用于该光敏传感器122的驱动电路以及一些信号处理电路。该电路板124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当然,为了增强强度,以及该光敏传感器122的稳定性,该遮光容器123的底壁可以为钢板。
请继续参照图5,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指纹识别模组12还包括第一滤光膜125。第一滤光膜125用于滤除第一预设频段的光线干扰,第一预设频段通常为红外线的频段;第一滤光膜125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121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122之间,并位于该第一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一滤光膜125也可以设置在该第一光学结构121上方,例如,可以设置在该显示器件的下表面或者该第一光学结构121的上表面。其中,该第一滤光膜125可以采用IR-CUT结构,当然其并不限于此。该第一滤光膜125主要用于滤除红外线干扰。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光膜125可以覆盖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122的第一感光区域1222。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第一滤光膜125还可以设置于光敏传感器122上方预设距离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121的下方,例如,该第一滤光膜125可以设置在第一光学结构的下表面。当然,该第一滤光膜125的面积以及高度需要特别设计,要避免挡住第二反射光线,又要使得全部第一反射光线可以射至第一滤光膜125。
可以理解地,请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指纹识别模组12还包括第二滤光膜126,第二滤光膜126用于滤除第二预设频段的光线,以使得目标频段的光线通过。第二滤光膜126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121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122之间,并位于第二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第二滤光膜126可以为彩膜。第二滤光膜126也可以设置在该第一光学结构121上方,例如,第二滤光膜126可以设置在显示器件的下表面或者第一光学结构121的上表面。
其中,该第二滤光膜126可以覆盖于光敏传感器122的第二感光区域1221。或者,该第二滤光膜126也可以设置于光敏传感器122上方预设距离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121下方,例如,该第一光学结构121的下表面。当然,该第二滤光膜126的面积以及高度需要特别设计,要避免挡住该第二反射光线,又要使得全部第二反射光线可以射至该第二滤光膜126处。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滤光膜126为用于供单一颜色光线通过的滤光层,例如,供红色光线、蓝色光线或者绿色光线通过。例如,该第二滤光膜126可以为供红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供绿色见光通过的滤光膜或者供蓝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该第二感光区域1221包括多个感光子区域12211;该第二滤光膜126包括多个滤光膜块1261,每一所述感光子区域12211上覆盖一所述滤光膜块1261,每一所述滤光膜块1261为用于供单一颜色光线通过,多个滤光膜块1261用于供至少两种颜色的光线通过。该滤光膜块1261可以为供红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供绿色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或者供蓝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例如,对于该图2中的四个感光子区域12211,可以其中两个感光子区域12211上方设置红色的滤光膜块1261,该两个感光子区域12211根据第二反射光线中的红色可见光来生成第二感光信号;另外两个感光子区域12211上设置绿色的滤光膜块1261,该两个感光子区域12211根据第二反射光线中的绿色可见光来生成第二感光信号,该指纹识别模组可以根据该两种不同的第二感光信号的强度来进行活体识别。
例如,针对该两种第二感光信号的强度分别设置两个不同的阈值,将该两种第二感光信号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活体识别是否通过,从而可以提高准确性,避免出现误判。当然,该多个感光子区域12211上可以设置同一颜色的滤光膜块12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如图7所示,以将该第一滤光膜以及该第二滤光膜集成在一个滤光结构层127中。滤光结构层127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121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122之间。该滤光结构层127包括:第一滤光区域1271以及第二滤光区域1272;第一滤光区域1271以及第二滤光区域1272分别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滤光膜以及该第二滤光膜。所述第一滤光区域1271用于滤除第一预设频段的光线;所述第二滤光区域1272用于滤除第二预设频段的光线;所述第一滤光区域1271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第二滤光区域1272位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当然,该滤光结构层127上的第一滤光区域1271以及第二滤光区域1272的分布位置关系与该光敏传感器122上的第一感光区域以及第二感光区域的分布相对应。该第二滤光区域1272设置为彩膜层,该第一滤光区域1271设置为IR-CUT层。通过在一个滤光结构层127设置对应的第一滤光区域1271以及第二滤光区域1272,从而可以降低该指纹识别模组的组装难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图1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不设置第二滤光膜,而采用对该显示器件的对应区域的发光颜色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该第二感光区域可以接收到单色光,或者该第二感光区域的每一感光子区域可以接收到单色光,从而实现活体识别。
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11包括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第一发光区域11a;第一发光区域11a包括第一发光子区域111a以及第二发光子区域112a,所述第一发光子区域111a用于在进行指纹识别出发出第一光线;第一光线经过指纹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线,该指纹识别模组12的光敏传感器122的第一感光区域1222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指纹识别的第一感光信号,第二发光子区域112a用于发出预设颜色的第二光线,该第二光线经过该指纹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线。光敏传感器122的第二感光区域1221根据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活体识别的第二感光信号。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感光区域1221包括多个感光子区域(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发光子区域112a包括多个发光块,每一所述发光块分别与一所述感光子区域12211对应;在活体识别时,每一所述发光块用于发出单一颜色的第二光线,所述多个发光块用于发出一种或者多种不同颜色的第二光线。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第二发光子区域112a可以仅包括一个发光块。
对于每一发光块而言,均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如果需要该发光块发出绿色的光线,则控制该发光块的每一像素单元的绿色子像素发光,其他颜色的子值像素不发光。其中,该多个发光块的分布与该光敏传感器122上的每一感光子区域12211的分布相对对应。从而实现通过对该第二发光子区域的各个子像素的发光控制实现给用于活体识别的第二感光区域提供满足颜色需求的光线,无需在第二发光子区域设置彩膜,从而可以降低光敏传感器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模组以及显示器件,该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该显示器件下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101、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件的第一发光子区域发出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经指纹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线。
S102、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件的第二发光子区域发出预设颜色的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线经指纹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线。
S103、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基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二感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进行活体识别。
S104、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一感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进行指纹识别。
其中,该步骤S103以及步骤S104的执行顺序并不限定,即可以先进行指纹识别然后进行活体识别,也可以先活体识别再进行指纹识别,或者指纹识别与活体识别同时进行。当然,具体的识别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因此无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于显示器件下方,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第一光学结构,用于接收并传输指纹的第一反射光线以及第二反射光线;
光敏传感器,设置有感光区域,所述感光区域包括第一感光区域以及第二感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指纹识别的第一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用于活体识别的第二感光信号,所述第二感光区域设置于所述感光区域的边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域呈圆形、割圆形或椭圆形;
所述感光区域中除第一感光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为所述第二感光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与所述感光区域的几何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区域呈矩形,所述第一感光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的至少一组相对的边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区域呈正方形,所述第一感光区域为所述感光区域的内切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区域呈长方形,所述感光区域包括一组长边以及一组短边;
与所述感光区域的一组短边相切的圆形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感光区域,所述重叠部分呈割圆形;或者,与所述感光区域的一组长边相切的圆形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感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滤除第一预设频段的光线的第一滤光膜;
所述第一滤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上方,且所述第一滤光膜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膜覆盖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的第一感光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膜设置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方预设距离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滤除第二预设频段的光线的第二滤光膜;
所述第二滤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以及所述光敏传感器之间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上方,且所述第二滤光膜位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膜覆盖于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二感光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膜设置于所述光敏传感器上方预设距离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膜包括至少一个滤光膜块,每一所述滤光膜块用于供单一颜色的光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滤光膜块用于供至少一种颜色的光线通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膜块为供红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供绿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或者供蓝色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膜以及所述第二滤光膜集成一滤光结构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容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遮光容器内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光学结构的边缘设置在所述遮光容器的内侧壁上。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件以及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子区域以及第二发光子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子区域用于发出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发光子区域用于发出第二光线;
所述第一光线经过指纹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线;
所述第二光线经过指纹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感光子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块,每一所述发光块分别与一所述感光子区域对应;
每一所述发光块用于发出单一颜色的第二光线,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块用于发出一种或者多种不同颜色的第二光线。
20.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件的第一发光子区域发出第一光线,所述第一光线经指纹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线;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件的第二发光子区域发出第二光线,所述第二光线经指纹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线;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基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二感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感光信号进行活体识别;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一感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信号进行指纹识别。
CN202010727973.0A 2020-07-24 2020-07-24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1931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7973.0A CN111931611A (zh) 2020-07-24 2020-07-24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7973.0A CN111931611A (zh) 2020-07-24 2020-07-24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1611A true CN111931611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7973.0A Pending CN111931611A (zh) 2020-07-24 2020-07-24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16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562A (zh) * 2021-12-06 2022-03-29 北京极豪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生理特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419680A (zh) * 2021-08-11 2022-04-29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9680A (zh) * 2021-08-11 2022-04-29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19680B (zh) * 2021-08-11 2023-12-29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46562A (zh) * 2021-12-06 2022-03-29 北京极豪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生理特征检测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6313B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721493U (zh) 屏下指纹认证用的传感器模块及屏下指纹认证装置
CN109858434B (zh) 显示面板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773273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WO2021174842A1 (zh) 指纹识别装置、显示面板、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1028651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30344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022325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1017559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102582986B1 (ko) 지문 인식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WO2020155092A1 (en) Apparatus integrated with display panel for tof 3d spatial positioning
CN110928017A (zh) 显示面板
CN111931611A (zh) 指纹识别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N211180476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19017011U (zh) 活体指纹识别装置以及触控终端
CN114625264A (zh) 显示装置
CN113690271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40994A (zh)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212411213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26142B (zh) 一种显示屏以及电子装置
CN110909720B (zh)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319236U (zh) 指纹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214201988U (zh) 具有指纹感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9902651A (zh) 生物特征检测模组和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US2023041811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1, 2nd Floor, Building 4, No. 188 Rixin Road, Bin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Jih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806, building 8, No. 97, Changpi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hao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