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1370B -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1370B
CN111931370B CN202010780521.9A CN202010780521A CN111931370B CN 111931370 B CN111931370 B CN 111931370B CN 202010780521 A CN202010780521 A CN 202010780521A CN 111931370 B CN111931370 B CN 111931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flash
temperature
simulation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05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1370A (zh
Inventor
刘勇
黄兴旺
宗红宝
李琪冉
董学家
王志会
王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805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1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1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1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1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1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10/00Computational theoretical chemistry,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oretical aspects of quantum chemistry, molecular mechanics, molecular dynamic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仿真软件COMSOL,以氧化铝为样品,建立了闪烧的模型,获得了样品表面的温度分布,分析了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对样品致密度和样品尺寸的影响。有利于加深对闪烧的了解,对生产高性能陶瓷材料和高性能陶瓷绝缘子,提高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绝缘子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制备陶瓷绝缘子的闪烧工艺进行了研究。
背景技术
陶瓷绝缘子硬度高,熔点高,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和抗腐蚀性等,在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陶瓷绝缘子韧性差,脆性大,容易发生破碎,而且根据现场的运行来看,在运行过程中陶瓷绝缘子很容易发生沿面闪络。陶瓷绝缘子的性能和它的制造过程密切相关。传统的烧结工艺不仅需要很高的烧结温度和很长的烧结时间,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十分不利。而且所制得样品的致密度不够高,会影响陶瓷材料的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其它新型技术相比,闪烧具有烧结温度低、速度快、保温时间短等特点,使得闪烧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闪烧工艺参数和闪烧机理已有深刻研究,并且取得了大量阶段性成果。但是,学者们都是搭建闪烧的实验模型,去分析闪烧的过程。由于搭建的实验平台不同,所得的实验结果也没有达成一致。另外,由于闪烧过程的时间很短,不能准确地测量样品的一些参数,使得人们对闪烧机理的研究还存在争论。因此,通过建立闪烧的仿真模型,可以方便人们分析实验参数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希望可以推进闪烧机理的研究,对实际的实验情况先做出预测,减少实际实验花费的成本,有利于对实际实验结果进行判断,更快发现实际实验的误差或错误,还能避免一些危险的实际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在COMSOL中建立了以氧化铝为样品的闪烧模型,详细地介绍了建立仿真模型的步骤,获得了稳定阶段样品的表面温度,讨论了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对样品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可用于闪烧机理的研究,分析闪烧实验中电场强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闪烧样品的影响,为生产高性能陶瓷材料和高性能陶瓷绝缘子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对提高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具体步骤为:
1、物理场的选择
COMSOLMultiphysic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多物理仿真软件,可以对多个领域的物理过程进行仿真。闪烧的过程涉及电学、热学等物理场,因此在COMSOL中选取了“焦耳热和热膨胀”物理场。“焦耳热和热膨胀”多物理接口包含了热、电和结构多物理效应的结合。其中,电介质中的电流分布、电场分布和电势分布可以在“电流”接口中进行计算。“固体力学”接口可以计算样品的应变、应力和位移。“固相传热”接口可以模拟模型中的传导传热、辐射传热和电流传热,接口中的温度作为“固体力学”界面的热载荷,会引起热膨胀。
2、几何模型的建立
闪烧样品是一个简单三维几何体,因此建立了一个长方体用来模拟样品,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闪烧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5μm、2.5μm、1μm。将沿着X轴方向的两个平面固定不动,并将样品的材料设置成氧化铝,周围的环境设置成空气。
3、边界条件的施加
这一步是COMSOL软件中最关键的一步,边界条件设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仿真是否能够成功。闪烧实验过程中,外部施加的变量有直流电压源和高温炉两个变量,所以在仿真过程中也需要添加这两个条件。
实际过程中,氧化铝的电导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我们需要在“电流”接口下电流守恒的设置窗口中找到传导电流选项,将氧化铝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输入进去。这样在仿真过程中通过样品的电流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沿着X轴方向的两个平面,一个设置为电压的输入端,另外一个接地。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改变电压值,也就相当于改变了电压强度,进而可以分析电压强度对样品的影响。将输入电压设置成0.0375V和0.075V,研究两种情况下的闪烧过程。
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固体传热节点下,将样品的初始温度设置为800K。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闪烧的初始温度,使整个几何模型都保持在这个温度下。为了模拟闪烧实验中样品可以和对流空气进行冷却,设置了一个传热系数h=5W/(m2·K)的热通量边界条件。
4、网格的划分
几何模型的网格直接决定了模型的求解方式,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会造成模型求解时间的不同、求解精度的不同和计算仿真模型所需内存量的不同。网格划分的越细,求解精度越高,所得的仿真结果也会更加接近实际值。因此,针对不同的几何模型和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方式。综合考虑仿真的精确度和仿真时间,选择了使用自有四面体网格进行划分,并在网格的大小设置栏中选择较细化。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图如图2所示。
本发明使用COMSOL对闪烧工艺制备陶瓷绝缘子进行了仿真,对保障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的有益效果包括:
1、虽然闪烧已经被应用且生产了一系列陶瓷材料,但是温度测量的不确定性的原因限制了对闪烧机制的理解和研究,温度的急剧变化与难以测量极大地限制了闪烧机理的探索。仿真获得了稳定阶段闪烧样品的表面温度,有助于闪烧机理的探索,为学者提出的闪烧机理提供支撑。
2、利用搭建的陶瓷绝缘子的闪烧模型,分析了电压强度和电流密度对样品致密度和样品尺寸的影响,研究了电压强度和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验证了闪烧确实可以提高样品的致密度,为闪烧实验中电压强度、电流密度和温度的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闪烧仿真的几何模型图;
图2为闪烧仿真的几何模型网格划分图;
图3为闪烧样品表面温度分布图;
图4为不同电场强度时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5为不同电压强度下闪烧样品表面位移图;
图6为电流密度为1.74A/m2时闪烧样品表面位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1、闪烧样品表面温度分析:
改变直流电压值,当电场强度为300V/cm时,稳定阶段闪烧样品的表面温度分布图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样品表面存在温度梯度,而且样品表面许多部位的温度均大于800K。正是因为样品表面温度的升高,达到内部空隙体积减少,颗粒间距缩短,样品密度增大,更加快速地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了闪烧的时间很短且能快速致密化的原因。
样品表面温度的升高可以用焦耳热效应来解释。样品在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焦耳热,焦耳热产生大量的热量会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因为氧化铝的电导率和温度是正比例关系,所以温度的升高会使得样品的电导率增大。当电场强度不变时,根据,电导率增大也就是电阻变小,造成电能的热效应增大,温度的升高。这个过程是一个正反馈,会使得样品的温度不断地升高。如果不将电流密度进行限制,样品的温度将会无止境的增加下去。
2、电场强度的影响:
当施加的直流电压为0.075V即电场强度为300V/cm时,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4(a)所示。根据仿真2结果图,可以将闪烧分为三个阶段:0-0.25s、0.25-0.5s、0.5s以后。在第一阶段中,电场强度保持不变,电流密度和功率缓慢增加,这个阶段称为孕育阶段,是发生闪烧之前的一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中由于焦耳热效应的作用,样品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了闪烧的阈值,因此样品发生闪烧,样品快速收缩并伴随有电致发光现象。所以,第二个阶段叫做闪烧的发生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现象是电流密度快速地增加。当电流密度达到临界值时便保持不变,进入第三阶段。第三个阶段称为闪烧的保温阶段,电流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样品的电阻率也保持不变,直到冷却到室温。
当电场强度为150V/cm时,通过样品的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4(b)所示。通过对比图4(a)和图4(b),我们可以发现电场强度会对孕育时间产生影响,电场强度越大,孕育时间越短。当改变输入的直流电压值时,我们发现样品表面的位移图都是一样的,如图5所示。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得出:电场强度不会对样品的致密度产生影响。
因此,电场强度不会影响样品致密度的变化,它只会造成闪烧孕育阶段的时间的变化。
3、电流密度的影响:
电流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和样品的温度相关联。电流密度越大,样品的温度越高。将电流密度设置为1.74A/m2时,样品表面的位移如图6所示。通过图5和图6的对比,我们得到电流密度的不同会导致样品表面位移的不同。换句话说电流密度越大,会使样品的致密度得到增加,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会造成样品尺寸的增大。
当组成陶瓷绝缘子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陶瓷的微观结构是影响陶瓷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陶瓷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通过闪烧工艺制备绝缘子可以很好地提升绝缘子的性能。闪烧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电压强度调整孕育时间,通过控制电流密度调整样品的致密度和样品的尺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物理场的选择
COMSOLMultiphysic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多物理仿真软件,可以对多个领域的物理过程进行仿真;闪烧的过程涉及电学、热学等物理场,因此在COMSOL中选取了“焦耳热和热膨胀”物理场;“焦耳热和热膨胀”多物理接口包含了热、电和结构多物理效应的结合;其中,电介质中的电流分布、电场分布和电势分布可以在“电流”接口中进行计算;“固体力学”接口可以计算样品的应变、应力和位移;“固相传热”接口可以模拟模型中的传导传热、辐射传热和电流传热,接口中的温度作为“固体力学”界面的热载荷,会引起热膨胀;
2)几何模型的建立
闪烧样品是一个简单三维几何体,因此建立了一个长方体用来模拟样品,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闪烧的过程;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5μm、2.5μm、1μm;将沿着X轴方向的两个平面固定不动,并将样品的材料设置成氧化铝,周围的环境设置成空气;
3)边界条件的施加
这一步是COMSOL软件中最关键的一步,边界条件设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仿真是否能够成功;闪烧实验过程中,外部施加的变量有直流电压源和高温炉两个变量,所以在仿真过程中也需要添加这两个条件;实际过程中,氧化铝的电导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我们需要在“电流”接口下电流守恒的设置窗口中找到传导电流选项,将氧化铝电导率和温度的关系输入进去;这样在仿真过程中通过样品的电流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沿着X轴方向的两个平面,一个设置为电压的输入端,另外一个接地;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改变电压值,也就相当于改变了电压强度,进而可以分析电压强度对样品的影响;将输入电压设置成0.0375V和0.075V,研究两种情况下的闪烧过程;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固体传热节点下,将样品的初始温度设置为800K;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闪烧的初始温度,使整个几何模型都保持在这个温度下;为了模拟闪烧实验中样品可以和对流空气进行冷却,设置了一个传热系数h=5W/(m2·K)的热通量边界条件;
4)网格的划分
几何模型的网格直接决定了模型的求解方式,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会造成模型求解时间的不同、求解精度的不同和计算仿真模型所需内存量的不同;网格划分的越细,求解精度越高,所得的仿真结果也会更加接近实际值;因此,针对不同的几何模型和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方式;综合考虑仿真的精确度和仿真时间,选择了使用自有四面体网格进行划分,并在网格的大小设置栏中选择较细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其特征在于:
1)改变直流电压值,可以获得稳定阶段闪烧样品的表面温度分布图;可以发现,样品表面存在温度梯度,而且样品表面许多部位的温度均大于800K;
2)电场强度不会影响样品致密度的变化,它只会造成闪烧孕育阶段的时间的变化;
3)电流密度越大,会使样品的致密度得到增加,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会造成样品尺寸的增大。
CN202010780521.9A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Active CN111931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0521.9A CN111931370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0521.9A CN111931370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1370A CN111931370A (zh) 2020-11-13
CN111931370B true CN111931370B (zh) 2022-08-02

Family

ID=7330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0521.9A Active CN111931370B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137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8901A (zh) * 2018-09-29 2019-03-01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电缆接头电场分布的三维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9635442A (zh) * 2018-12-13 2019-04-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omsol软件的面内型热电器件结构设计方法
CN110357633A (zh) * 2019-07-11 2019-10-2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室温快速制备钛铝碳陶瓷的方法
CN110427637A (zh) * 2019-06-06 2019-11-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温度与电场梯度影响的直流电缆空间电荷分布的仿真方法
CN110442907A (zh) * 2019-07-02 2019-11-12 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 压电式mems扬声器基本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
CN110577399A (zh) * 2019-07-12 2019-12-17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感应加热的多场耦合闪速烧结系统
CN110750892A (zh) * 2019-10-14 2020-02-04 河海大学 一种褐煤微波干燥多物理场仿真模拟方法
CN111079328A (zh) * 2019-12-03 2020-04-2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蚀产物运动仿真方法
CN111460713A (zh) * 2020-03-31 2020-07-28 东北大学 基于包壳材料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分布有限元分析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8901A (zh) * 2018-09-29 2019-03-01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电缆接头电场分布的三维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9635442A (zh) * 2018-12-13 2019-04-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omsol软件的面内型热电器件结构设计方法
CN110427637A (zh) * 2019-06-06 2019-11-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温度与电场梯度影响的直流电缆空间电荷分布的仿真方法
CN110442907A (zh) * 2019-07-02 2019-11-12 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 压电式mems扬声器基本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方法
CN110357633A (zh) * 2019-07-11 2019-10-2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室温快速制备钛铝碳陶瓷的方法
CN110577399A (zh) * 2019-07-12 2019-12-17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感应加热的多场耦合闪速烧结系统
CN110750892A (zh) * 2019-10-14 2020-02-04 河海大学 一种褐煤微波干燥多物理场仿真模拟方法
CN111079328A (zh) * 2019-12-03 2020-04-28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蚀产物运动仿真方法
CN111460713A (zh) * 2020-03-31 2020-07-28 东北大学 基于包壳材料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分布有限元分析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8YSZ陶瓷闪烧过程的温度场研究";刘光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80915;B015-127 *
"Flash sintering of sodium niobate ceramics";Xinghua Su等;《Elsevier》;20190115;pp15-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1370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reshkin et al.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 current specific action integral at the electrical explosion of wires
Lin et al. Thermal analysis on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under transient conditions
CN111931370B (zh) 一种基于comsol的陶瓷绝缘子闪烧方法
Qiao et al.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for SF $ _ {6} $/N $ _2 $ 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
Liang et al. Pressure‐assisted flash sintering of ZnO ceramics
CN110045247B (zh) 一种变压器套管加速热老化的实验方法
Ma et al.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coaxial cable for electromagnetic launch
CN110083905B (zh) 一种隔离开关动态增容的热点温度分析方法
Lee et al. Hydrodynamic Modeling for Discharge Analysis in a Dielectric Medium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under Lightning Impulse
Sun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in medium-voltage vacuum interrupter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Si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bolted torque to DC contact resistance of terminal connector in UHV valve hall
Bespalov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parameters of IGBT, used in converter of AC electric drive
Zh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space charge behavior in water tree aged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 cable by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Qi et al. Simulation of Electrical Tree Breakdown Process in Epoxy Resin with Phase Field Modeling
Liang et al. Research on Fast Calculation Method of Temperature Rise for Direct Buried Cable Group
Xiao et al.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 Cyclic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Direct Buried Cables considering Thermoelectric Coupling
Muñoz-Hernández et al. Modeling of thermal runaway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Graphite, biochar, and wood
Wang et al. A resistance model of fault current limiting coils under dc impact
CN213482354U (zh) 一种高温铁电性能测试夹具
Huang et al. Effects of Flash Sintering Parameters on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Ceramic Insulator
Li et al. Space Charge and Electric Field Dependent on Polarity Reversal of HVDC Cable Insulation
Zeng et al.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ite welding pool in penetration brazing of Cu/Ni dissimilar metal wires
Haque Modeling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fabricating electret films to address dielectric challenges in high-power-density systems
Guan et al. Analysis of Abnormal Heating of Outdoor High Voltage Isolating Switch
Tong et al. Electromagnetic-thermal coupled analysis of a 10 kV silicone rubber cast dry-type transfor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