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9696A -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9696A
CN111929696A CN202010763914.9A CN202010763914A CN111929696A CN 111929696 A CN111929696 A CN 111929696A CN 202010763914 A CN202010763914 A CN 202010763914A CN 111929696 A CN111929696 A CN 111929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ediction system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39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筱萍
陳山鹏
孙淑琴
左近芝
左敦定
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nghe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nghe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nghe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nghe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39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9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9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9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37NOx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44Sulphides, e.g. H2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G01N33/0054Ammoni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包括活动框,活动框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套杆,套杆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本发明通过套杆、移动杆、螺块、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螺杆、限位槽、伺服电机、电动伸缩杆和移动板的使用,能够使设备的移动更加方便智能,使预测装置与机械加工运动同步,便于预测装置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透气口、中控PLC控制盒、红外温度感应模块和气体检测模块,可使装置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对加工过程进行预测,提升了预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总和,其他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例如运输、保管、动力供应、设备维修等,工艺过程又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一个工序由若干个工步组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加工的精度进行预测,只能在加工完成后对产品的检测过程中才可以发现产品的不良,不利于使用者的作业过程预判,后期返工费时费力,影响使用者的加工作业进度,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具备加工精度预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具备加工精度预测的功能,只能在加工完成后对产品的检测过程中才可以发现产品的不良,不利于使用者的作业过程预判,后期返工费时费力,影响使用者加工作业进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套杆,所述套杆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贯穿套杆并与活动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的右侧通过限位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框并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侧通过轴承与活动框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活动框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螺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的内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中控PLC控制盒、红外温度感应模块和气体检测模块,所述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中控PLC控制盒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温度感应模块和气体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中控PLC控制盒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套杆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扣板,且扣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扣齿,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扣齿配合使用的扣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框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螺杆配合使用的防护圈,且防护圈的厚度为5mm。
优选的,所述中控PLC控制盒通过连接导线传输至后台终端,且后台终端通过预设定数值的比对系统对信息进行比对。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作业动作通过预设置提前输入,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的运动轨迹与加工设备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和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的动作捕捉采用MEMS传感器进行捕捉,在加工机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追踪器。
优选的,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气体检测种类包括氮化物、硫化物和氨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套杆、移动杆、螺块、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螺杆、限位槽、伺服电机、电动伸缩杆和移动板的使用,能够使设备的移动更加方便智能,使预测装置与机械加工运动同步,便于预测装置对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透气口、中控PLC控制盒、红外温度感应模块和气体检测模块,可使装置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对加工过程进行预测,提升了预测的准确度。
2、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孔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设备进行安装固定,便于使用者的架设安装;
通过滑块和滑槽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移动板在移动使用时出现卡滞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移动板使用时的流畅性;
通过扣板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进行拆卸,对其内腔的电子元件进行检修维护,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使用;
通过防护圈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螺杆在转动时出现异常磨损影响传动精度的现象,保障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后台终端的数据对比,便于使用者的及时发现并进行现场实地停机检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使用;
通过动作轨迹的预设置,能够使设备的移动更加智能,便于设备的数据采集检测,避免了检测盲区的出现;
通过MEMS传感器和追踪器的使用,能够使机械作业过程中的动作捕捉更加精准,便于使用者对重复加工动作进行分析比对,便于对加工动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通过气体检测模块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其加工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发生异常加工状态会导致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便于使用者的预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套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图。
图中:1、活动框;2、安装板;3、套杆;4、移动杆;5、螺块;6、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7、螺杆;8、限位槽;9、伺服电机;10、滑杆;11、滑块;12、电动伸缩杆;13、移动板;14、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5、红外测距传感器;16、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7、透气口;18、中控PLC控制盒;19、红外温度感应模块;20、气体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活动框1、安装板2、套杆3、移动杆4、螺块5、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螺杆7、限位槽8、伺服电机9、滑杆10、滑块11、电动伸缩杆12、移动板13、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红外测距传感器15、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透气口17、中控PLC控制盒18、红外温度感应模块19和气体检测模块2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包括活动框1,活动框1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套杆3,套杆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移动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移动杆4的底部贯穿套杆3并与活动框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活动框1的右侧通过限位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框1并固定连接有螺杆7,螺杆7的左侧通过轴承与活动框1的连接处活动连接,螺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块5,螺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0,活动框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滑杆10配合使用的限位槽8,螺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口17,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的内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红外测距传感器15、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中控PLC控制盒18、红外温度感应模块19和气体检测模块20,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的输出端与中控PLC控制盒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15、红外温度感应模块19和气体检测模块20的输出端均与中控PLC控制盒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套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板2和安装孔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设备进行安装固定,便于使用者的架设安装。
移动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套杆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通过滑块11和滑槽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移动板13在移动使用时出现卡滞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移动板13使用时的流畅性。
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扣板,且扣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扣齿,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扣齿配合使用的扣槽,通过扣板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进行拆卸,对其内腔的电子元件进行检修维护,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使用。
活动框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螺杆7配合使用的防护圈,且防护圈的厚度为5mm,通过防护圈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螺杆7在转动时出现异常磨损影响传动精度的现象,保障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中控PLC控制盒18通过连接导线传输至后台终端,且后台终端通过预设定数值的比对系统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后台终端的数据对比,便于使用者的及时发现并进行现场实地停机检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使用。
伺服电机9和电动伸缩杆12的作业动作通过预设置提前输入,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的运动轨迹与加工设备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通过动作轨迹的预设置,能够使设备的移动更加智能,便于设备的数据采集检测,避免了检测盲区的出现。
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和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的动作捕捉采用MEMS传感器进行捕捉,在加工机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追踪器,通过MEMS传感器和追踪器的使用,能够使机械作业过程中的动作捕捉更加精准,便于使用者对重复加工动作进行分析比对,便于对加工动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气体检测模块20的气体检测种类包括氮化物、硫化物和氨气,通过气体检测模块20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其加工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发生异常加工状态会导致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便于使用者的预测使用。
使用时,通过伺服电机9的启动带动螺杆7进行转动,通过螺杆7的转动带动螺块5进行移动,通过螺块5的移动带动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进行移动对预测装置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电动伸缩杆12的启动带动移动板13进行移动,通过移动板13的移动带动移动杆4进行移动,通过移动杆4的移动带动活动框1进行移动,通过活动框1的移动对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的上下方向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使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的移动更加便捷,使其与机械加工装置的作业轨迹相同,通过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配合追踪器的使用对机械加工装置的作业动作进行捕捉,通过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对信息进行比对并将信息传递至中控PLC控制盒18处,通过中控PLC控制盒18传递至后台对使用者进行线性反馈,作业轨迹发生变化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便于使用者及时的查看检测,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15对机械加工装置的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在重复大批次的作业过程中对机械加工装置的行程位置进行检测,设备在重复作业中作业行程发生会对机械加工装置的加工精度产生影响,通过红外温度感应模块19对设备的作业温度进行检测,机械加工过程中设备与工件接触点的作业温度发生变化会直接导致加工精度出现偏差,使用者通过温度的变化可对加工精度进行预测,通过气体检测模块20对作业产生废气的浓度进行检测,发生异常加工状态会导致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便于使用者的预测使用,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使装置达到加工精度预测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具备加工精度预测的功能,只能在加工完成后对产品的检测过程中才可以发现产品的不良,不利于使用者的作业过程预判,后期返工费时费力,影响使用者加工作业进度的问题,适合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包括活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1)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套杆(3),所述套杆(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所述移动杆(4)的底部贯穿套杆(3)并与活动框(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1)的右侧通过限位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框(1)并固定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左侧通过轴承与活动框(1)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所述螺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块(5),所述螺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活动框(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滑杆(10)配合使用的限位槽(8),所述螺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口(17),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的内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红外测距传感器(15)、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中控PLC控制盒(18)、红外温度感应模块(19)和气体检测模块(20),所述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的输出端与中控PLC控制盒(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15)、红外温度感应模块(19)和气体检测模块(20)的输出端均与中控PLC控制盒(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套杆(3)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扣板,且扣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扣齿,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扣齿配合使用的扣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螺杆(7)配合使用的防护圈,且防护圈的厚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PLC控制盒(18)通过连接导线传输至后台终端,且后台终端通过预设定数值的比对系统对信息进行比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和电动伸缩杆(12)的作业动作通过预设置提前输入,所述透明亚克力传感器安装盒(6)的运动轨迹与加工设备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动作捕捉传感器(14)和捕捉视频对比处理器(16)的动作捕捉采用MEMS传感器进行捕捉,在加工机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追踪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模块(20)的气体检测种类包括氮化物、硫化物和氨气。
CN202010763914.9A 2020-08-01 2020-08-0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Pending CN111929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3914.9A CN111929696A (zh) 2020-08-01 2020-08-0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3914.9A CN111929696A (zh) 2020-08-01 2020-08-0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9696A true CN111929696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3914.9A Pending CN111929696A (zh) 2020-08-01 2020-08-0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9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875A (zh) * 2021-08-23 2021-12-03 安必视界(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罐内储物非接触式分层测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875A (zh) * 2021-08-23 2021-12-03 安必视界(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罐内储物非接触式分层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8818U (zh) 一种具有故障预测及诊断功能的数控机床
CN112437165A (zh) 一种远程监控式检测工作流程实时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4458750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铝型材表面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CN111929696A (zh)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加工精度预测系统
CN109158384A (zh) 一种适用于不平整金属表面的激光清洗设备
CN103492834A (zh) 用于检测回转部件质量的自动器具及检验方法
CN201002124Y (zh) 锻件在线非接触测量系统
CN108527803A (zh) 适用于模具的物联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5352447B (zh) 电脑风扇叶片平整度检测装置及其平整度检测方法
CN208313231U (zh) 钻冲孔在线检测装置
CN111002328A (zh) 轮式机器人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17233624A (zh) 一种智能汽车电池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8496739U (zh) 一种可转位刀片磨床的刀具测量装置
CN203837657U (zh) 一种瓷砖自动检测装置
CN107388961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尺寸自动测量装置
CN110631488A (zh) 一种在线自动测量厚度、宽度的设备
CN101905204B (zh) 一种极片涂布生产线及其在线取样系统
CN212059962U (zh) 自动光学检测装置
CN212721785U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镜头的测温装置
CN102398700B (zh) 一种工业炸药全自动包装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CN114778351B (zh) 炮泥软硬度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06952475U (zh) 一种工件的擒纵机构和送料机构
CN216500808U (zh) 一种注塑工艺用产品在线检测装置
CN217056834U (zh) 一种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
CN202295444U (zh) 工业炸药全自动包装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