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4922A -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4922A
CN111924922A CN202010976968.3A CN202010976968A CN111924922A CN 111924922 A CN111924922 A CN 111924922A CN 202010976968 A CN202010976968 A CN 202010976968A CN 111924922 A CN111924922 A CN 111924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heat
communicated
seawater
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69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4922B (zh
Inventor
王红伟
刘建
侯清琼
郭敏
万先浪
于波
王国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69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4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4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4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4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4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 C02F1/1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using waste heat from other proce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5/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devices driven thereby
    • F01D15/1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or combinations with,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 F01K11/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the engines being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3/00General layout or general methods of operation of complete p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8Seawater, e.g. for desali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0Energy re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 Y02P40/121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利用领域,旨在解决偏远临海地区淡水、电能缺乏和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为,水泥系统的余热通过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换热驱动工质对发电系统做功,汽轮机的乏汽进去海水淡化系统用于海水淡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非常适用于偏远临海地区,能实现水泥生产、发电和海水淡化的有机结合,能源利用率高且能够同时生产淡水、水泥和产生电能。

Description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临海地区水泥生产、 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大约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但是作为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其中仅2.5%为淡水,在这极少的淡水比例中,能够被直接取用的部分又仅 占0.3%。水资源短缺问题席卷全球。
中东、北非以及西亚沿海地带,经济相对落后,水泥、电力等资源严重缺乏的同时淡水资源更加匮乏。而水资源短缺影响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不仅限于生活用水,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也受到水资源分布和成本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像水泥厂通常建立在相对偏僻的地方,这些如“孤岛”的地方往往淡水资源更加缺乏,再加上用水量大,引进淡水需要花巨资修建管网,水价高,造成与淡水引进地区争水的矛盾,而且存在断供的风险。
沿海有海水充足巨大优势,海水淡化是一种由来已久,且能够开发新 的淡水来源的措施。其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将海水中的溶剂(即水)与其他 组分(尤其是盐)分离。海水淡化过程主要分为热法和膜法,其中热法中 又以多级闪蒸,低温多效蒸馏为代表,而膜法则以反渗透法为代表。可以 看出海水淡化是一种蓬勃发展的工艺,但是能源消耗仍然是遏制其发展的 核心因素。
由于水泥生产工艺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加之水泥生产系统中存 在着大量的能源浪费,使得水泥生产成为众所周知的能耗大户,需要消耗 大量的电能,为了降低能耗以及解决电能供应,常规的水泥窑建设有余热 发电项目,但由于余热发电项目通常采用低参数,余热发电的总体效率仅 为20%左右,余热回收利用率很低,所以水泥工业中存在能源浪费以及余热 回收利用率很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 方法,以解决偏远临海地区淡水、电能缺乏和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提供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 在水泥系统的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 抽气口连通入AQC锅炉,以从篦冷机中部抽气口抽取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进 入AQC锅炉;进入的热空气在AQC锅炉换热后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的气体, 通过引风机从烟囱排入大气;水泥系统的回转窑的窑尾烟气从水泥系统的 预热器出口进入SP锅炉,在SP锅炉中换热后通过风机送回水泥系统;水 泥系统的旁路放风气体从水泥系统的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抽出,在 BP锅炉中换热后进入除尘器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来自海水淡化系统的冷凝水通过水泵分别送入AQC锅炉、SP锅炉和BP 锅炉,通过和各锅炉内的烟气换热,产生低压过热蒸汽,将低品位余热烟 气的热量转变成高品位蒸汽,送入发电系统的汽轮机以推动汽轮机和发电 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淡水收集输送系统、浓盐水输送系统、凝汽器以及 多级蒸发器;做完功的汽轮机尾部的乏汽送入海水淡化系统的蒸发器的第 一级;
预处理后的海水经凝汽器后,进入蒸发器第一级中,与来自发电系统 的汽轮机排出的乏汽进行热交换,乏汽在蒸发器第一级中被冷凝成水,通 过水泵分别送入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进行下一循环;部分海水在 蒸发器内因吸热而汽化,被浓缩的海水依次进入串联于第一级蒸发器之后 的各蒸发器中重复蒸发,前一级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级蒸发器 的热源,并在下一级蒸发器中放热部分冷凝成为淡水,进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而在最后一级蒸发器中浓缩后的浓盐水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
本方案中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具有 以下有益效果:
1.针对建立在相对偏僻地方的临海水泥厂,这些“孤岛”地方往往淡 水资源更加缺乏,再加上用水量大,引进淡水需要花巨资修建管网,水价 高,造成与淡水引进地区争水的矛盾,而且存在断供的风险。沿海有海水 充足巨大优势,水泥厂各类余热资源和电力、海水淡化对能源的需求存在 互补性,通过系统的耦合,实现水电联产,不仅解决了水泥企业生活生产 用水问题,还可以将富余的淡水出售,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由于水泥生产工艺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加之水泥生产系统中 存在着能源浪费,若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现有技 术中余热发电的总体效率仅为20%左右,申请人研究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汽 轮机排出的乏汽含有大量的潜热不能被利用,余热回收利用率很低。而本 实施例中,通过系统地耦合实现水电联产,既可以将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解决了余热回收利用率很低的问题,又解决了海水淡化能源消耗问题,不 需要单独的去建立海水淡化热源装置。
综上,本方案提供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 法有机结合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且能够同时 生产淡水、水泥和发电,尤其适合缺水、缺电的偏远临海地区,降低了海 水淡化、水泥生产和发电的综合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最后一级蒸发器中浓缩后的浓盐水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后用于制取盐 或者提取溴元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预处理后的海水额外进入第一级蒸发器后的各级蒸发器中,以对后续 各级蒸发器额外供应海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最后一级的蒸发器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凝汽器内向经过凝汽器的海水放 热后冷凝为淡水进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
本方案提供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水泥系统的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 中部抽气口连通入AQC锅炉,以从篦冷机中部抽气口抽取温度较高的热空 气进入AQC锅炉;进入的热空气在AQC锅炉换热后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的气 体,通过引风机从烟囱排入大气;水泥系统的回转窑的窑尾烟气从水泥系 统的预热器出口进入SP锅炉,在SP锅炉中换热后通过风机送回水泥系统; 水泥系统的旁路放风气体从水泥系统的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抽出,在BP锅炉中换热后进入除尘器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来自海水淡化系统的冷凝水通过水泵分别送入AQC锅炉、SP锅炉和BP 锅炉,通过和各锅炉内的烟气换热,产生低压过热蒸汽,将低品位余热烟 气的热量转变成高品位蒸汽,送入发电系统的汽轮机以推动汽轮机和发电 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盐水加热器、热回收段、 排热段、淡水收集输送系统和浓盐水输送系统,所述热回收段具有多级串 联的蒸发室;
经过预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作为冷却水,离开排热段的大部 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经除氧预处理后,进入排 热段,然后从排热段中通过水泵将循环盐水送入热回收段回收闪蒸淡水蒸 气的热量后,再经过盐水加热器加热,在这里盐水达到工艺要求的最高温 度;加热后的循环盐水进入热回收段第一级的蒸发室,该蒸发室中的压力 控制在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的条件,使热盐水进入蒸发室 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汽化,从而使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 生的蒸汽冷凝后即为所需的淡水,进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同时盐水也逐 级增浓,直到其温度向下接近天然海水温度;浓盐水从排热段中排出,进 入浓盐水输送系统,用于制取盐或者提取溴元素。
本方案提供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 其包括水泥系统、发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
所述水泥系统包括篦冷机、回转窑和预热器;其中,篦冷机连接回转 窑、回转窑通过烟室连通于预热器的分解炉;
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抽气口连 通入AQC锅炉,AQC锅炉通过除尘器连通风机;
回转窑的窑尾烟气出口从预热器出口连通SP锅炉,SP锅炉通过风机连 通回水泥系统;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连通入BP锅炉,BP锅炉通过除 尘器连通于大气;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淡水收集输送系统、浓盐水输送系统、凝汽器 以及多级蒸发器;海水供水口通过凝汽器的冷却管后分别进入各级蒸发器; 各级蒸发器分别在下部开设浓盐水出口、在上部设置水蒸气出口;
其中,前一级蒸发器的浓盐水出口连通入下一级蒸发器内,前一级蒸 发器的水蒸气出口连通下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用作下一级蒸发器的热源, 并在放热后通过下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淡水收集输送系 统;最后一级蒸发器的浓盐水出口连通至浓盐水输送系统、最后一集蒸发 器的水蒸气出口连通入凝汽器内对凝汽器内的海水放热后液化流入淡水收 集输送系统;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和连接汽轮机的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的排汽 口连通第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作为第一级蒸发器的热源;第一级蒸发器 的换热管的出口通过水泵分别连通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 入口,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汽轮机的进 汽口。
本方案提供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 其包括水泥系统、发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
所述水泥系统包括篦冷机、回转窑和预热器;其中,篦冷机连接回转 窑、回转窑通过烟室连通于预热器的分解炉;
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抽气口连 通入AQC锅炉,AQC锅炉通过除尘器连通风机;
回转窑的窑尾烟气出口从预热器出口连通SP锅炉,SP锅炉通过风机连 通回水泥系统;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连通入BP锅炉,BP锅炉通过除 尘器连通于大气;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盐水加热器、热回收段、排热段、淡水收集输 送系统和浓盐水输送系统,所述热回收段具有多级串联的蒸发室;
海水供水口连通于排热段内的冷却管,排热段内的冷却管的出口一路 连通外界以排出海水、另一路连通回排热段内部,排热段的出水口连通热 回收段的各级蒸发室串联的冷却管后通入盐水加热器内;盐水加热器的出 口依次连通进各级蒸发室内,最后一级蒸发室的出口连通回排热段后,由 排热段连通至浓盐水输送系统;而排热段和各级蒸发室内蒸发的水蒸气受 其内冷却管的冷却后的淡水分别连通至淡水收集输送系统。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和连接汽轮机的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的排汽 口连通盐水加热器的换热管,作为盐水加热器的热源;盐水加热器的换热 管的出口通过水泵分别连通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入口, 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汽轮机的进汽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排热段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提及 之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 电联合实现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线路上的箭头示意气体或海水或淡水的流 动方向);
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 电联合实现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线路上的箭头示意气体或海水或淡水的流 动方向);
图标:
图1中:水泥系统10、海水淡化系统20、发电系统30、篦冷机11、 回转窑12、预热器13、烟室14、分解炉15、中部抽气口16、尾部抽气口 17、除尘器18、风机19、海水供水口21、浓盐水出口22、水蒸气出口23、 海水添加口24、冷却管27、换热管28、排汽口31、进汽口32、水泵33、 AQC锅炉1a、SP锅炉2a、BP锅炉3a、汽轮机4a、发电机5a、蒸发器6a、 凝汽器7a、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浓盐水输送系统9a;
图2中:水泥系统10、海水淡化系统20、发电系统30、篦冷机11、 回转窑12、预热器13、烟室14、分解炉15、中部抽气口16、尾部抽气口 17、除尘器18、风机19、海水供水口21、冷却管27、换热管28、排热段 的出水口29、排汽口31、进汽口32、水泵33、AQC锅炉1b、SP锅炉2b、 BP锅炉3b、汽轮机4b、发电机5b、盐水加热器6b、热回收段7b、排热段 8b、淡水收集输送系统9b、浓盐水输送系统10b、蒸发室11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 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 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 实现系统,其包括水泥系统10、发电系统30和海水淡化系统20。
其中,所述水泥系统10包括篦冷机11、回转窑12和预热器13;其中, 篦冷机11连接回转窑12、回转窑12通过烟室14连通于预热器13的分解 炉15。
篦冷机11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16和尾部抽气口17,中部 抽气口16连通入AQC锅炉1a,AQC锅炉1a通过除尘器18连通风机19。
回转窑12的窑尾烟气出口从预热器13出口连通SP锅炉2a,SP锅炉 2a通过风机19连通回水泥系统10(图中未示出连通回水泥系统10的管道); 回转窑12和分解炉15之间的烟室14连通入BP锅炉3a,BP锅炉3a通过 除尘器18连通于大气。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包括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浓盐水输送系统9a、 凝汽器7a以及多级蒸发器6a(图中仅示出了前两级和最后一级,而未示出 中间的其他级,且各级蒸发器6a从右到左依次为第一级、第二级…);海 水供水口21通过凝汽器7a的冷却管27后分别进入各级蒸发器6a;各级蒸 发器6a分别在下部开设浓盐水出口22、在上部设置水蒸气出口23。其中, 前一级蒸发器6a的浓盐水出口22连通入下一级蒸发器6a内,前一级蒸发 器6a的水蒸气出口23连通下一级蒸发器6a的换热管28,用作下一级蒸发 器6a的热源,并在放热后通过下一级蒸发器6a的换热管28的出口端连通 至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最后一级蒸发器6a的浓盐水出口22连通至浓盐 水输送系统9a、最后一集蒸发器6a的水蒸气出口23连通入凝汽器7a内对 凝汽器7a内的海水放热后液化流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所述发电系统 30包括汽轮机4a和连接汽轮机4a的发电机5a;所述汽轮机4a的排汽口 31连通第一级蒸发器6a的换热管28,作为第一级蒸发器6a的热源;第一 级蒸发器6a的换热管28的出口通过水泵33分别连通AQC锅炉1a、SP锅 炉2a和BP锅炉3a的换热管28的入口,AQC锅炉1a、SP锅炉2a和BP锅 炉3a的换热管28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汽轮机4a的进汽口32。
基于本实施例中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 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为:在水泥系统10的 篦冷机11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16和尾部抽气口17;中部抽气 口16连通入AQC锅炉1a,以从篦冷机11中部抽气口16抽取温度较高的热 空气进入AQC锅炉1a;进入的热空气在AQC锅炉1a换热后经过除尘器18 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引风机19从烟囱排入大气;水泥系统10的回转窑12 的窑尾烟气从水泥系统10的预热器13出口进入SP锅炉2a,在SP锅炉2a 中换热后通过风机19送回水泥系统10;水泥系统10的旁路放风气体从水 泥系统10的回转窑12和分解炉15之间的烟室14抽出,在BP锅炉3a中 换热后进入除尘器18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来自海水淡化系统20的冷凝水通过水泵33分别送入AQC锅炉1a、SP 锅炉2a和BP锅炉3a,通过和各锅炉内的烟气换热,产生低压过热蒸汽, 将低品位余热烟气的热量转变成高品位蒸汽,送入发电系统30的汽轮机4a 以推动汽轮机4a和发电机5a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海水淡化系统20包括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浓盐水输送系统9a、凝 汽器7a以及多级蒸发器6a;做完功的汽轮机4a尾部的乏汽送入海水淡化 系统20的蒸发器6a的第一级;
预处理后的海水由抽水泵抽入凝汽器7a后,进入蒸发器6a第一级中, 与来自发电系统30的汽轮机4a排出的乏汽进行热交换,乏汽在蒸发器6a 第一级中被冷凝成水,通过水泵33分别送入AQC锅炉1a、SP锅炉2a和BP 锅炉3a,进行下一循环;部分海水在蒸发器6a内因吸热而汽化,被浓缩的 海水依次进入串联于第一级蒸发器6a之后的各蒸发器6a中重复蒸发,前 一级蒸发器6a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级蒸发器6a的热源,并在下一级 蒸发器6a中放热部分冷凝成为淡水,进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而在最后 一级蒸发器6a中浓缩后的浓盐水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9a。
本方案中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针对建立在相对偏僻地方的临海水泥厂,这些“孤岛”地方往往淡 水资源更加缺乏,再加上用水量大,引进淡水需要花巨资修建管网,水价 高,造成与淡水引进地区争水的矛盾,而且存在断供的风险。沿海有海水 充足巨大优势,水泥厂各类余热资源和电力、海水淡化对能源的需求存在 互补性,通过系统的耦合,实现水电联产,不仅解决了水泥企业生活生产 用水问题,还可以将富余的淡水出售,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由于水泥生产工艺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加之水泥生产系统中 存在着能源浪费,若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现有技 术中余热发电的总体效率仅为20%左右,申请人研究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汽 轮机4a排出的乏汽含有大量的潜热不能被利用,余热回收利用率很低。而 本实施例中,通过系统地耦合实现水电联产,既可以将能源利用率大大提 高,解决了余热回收利用率很低的问题,又解决了海水淡化能源消耗问题, 不需要单独的去建立海水淡化热源装置。
综上,本方案提供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 法有机结合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且能够同时 生产淡水、水泥和发电,尤其适合缺水、缺电的偏远临海地区,降低了海 水淡化、水泥生产和发电的综合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最后一级蒸发器6a中浓缩后的浓盐水进入浓盐 水输送系统9a后用于制取盐或者提取溴元素。如此,可进一步充分地利用 该系统产生的产品。
本实施例中,预处理后的海水通过海水添加口24额外进入第一级蒸发 器6a后的各级蒸发器6a中,以对后续各级蒸发器6a额外供应海水。如此, 可避免后级蒸发器6a内无海水造成的能量浪费。最后一级的蒸发器6a蒸 发的水蒸气进入凝汽器7a内向经过凝汽器7a的海水放热后冷凝为淡水进 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8a。
本实施例中,余热回收的锅炉可以是AQC锅炉、SP锅炉、BP锅炉其中 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或者三种,余热回收的锅炉可以是单压锅炉或者 双压锅炉。
发电系统的汽轮机可以是单压汽轮机或者补汽式双压汽轮机。且余热 回收系统锅炉为双压的时,压力相对较低蒸汽可以作为补气进入汽轮机发 电后再进入海水淡化系统或者不进入汽轮机直接与乏汽混合进入海水淡化 系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 其包括水泥系统10、发电系统30和海水淡化系统20;
所述水泥系统10包括篦冷机11、回转窑12和预热器13;其中,篦冷 机11连接回转窑12、回转窑12通过烟室14连通于预热器13的分解炉15;
篦冷机11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16和尾部抽气口17,中部 抽气口16连通入AQC锅炉1b,AQC锅炉1b通过除尘器18连通风机19;
回转窑12的窑尾烟气出口从预热器13出口连通SP锅炉2b,SP锅炉 2b通过风机19连通回水泥系统10;回转窑12和分解炉15之间的烟室14 连通入BP锅炉3b,BP锅炉3b通过除尘器18连通于大气;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20包括盐水加热器6b、热回收段7b、排热段8b、 淡水收集输送系统9b和浓盐水输送系统10b,所述热回收段7b具有多级串 联的蒸发室11b;
海水供水口21连通于排热段8b内的冷却管27,排热段8b内的冷却管27的出口一路通过排海水通道连通外界以排出海水、另一路连通回排热段 8b内部,排热段8b的出水口29连通热回收段7b的各级蒸发室11b串联的 冷却管27后通入盐水加热器6b内;盐水加热器6b的出口依次连通进各级 蒸发室11b内,最后一级蒸发室11b的出口连通回排热段8b后,由排热段 8b连通至浓盐水输送系统10b;而排热段8b和各级蒸发室11b内蒸发的水 蒸气受其内冷却管27的冷却后的淡水分别连通至淡水收集输送系统9b。
所述发电系统30包括汽轮机4b和连接汽轮机4b的发电机5b;所述汽 轮机4b的排汽口31连通盐水加热器6b的换热管28,作为盐水加热器6b 的热源;盐水加热器6b的换热管28的出口通过水泵33分别连通AQC锅炉 1b、SP锅炉2b和BP锅炉3b的换热管28的入口,AQC锅炉1b、SP锅炉2b 和BP锅炉3b的换热管28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汽轮机4b的进汽口32。
可选地,排热段8b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室11b。
基于本实施例中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 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为:在水泥系统10的 篦冷机11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16和尾部抽气口17;中部抽气 口16连通入AQC锅炉1b,以从篦冷机11中部抽气口16抽取温度较高的热 空气进入AQC锅炉1b;进入的热空气在AQC锅炉1b换热后经过除尘器18 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引风机19从烟囱排入大气;水泥系统10的回转窑12 的窑尾烟气从水泥系统10的预热器13出口进入SP锅炉2b,在SP锅炉2b 中换热后通过风机19送回水泥系统10;水泥系统10的旁路放风气体从水 泥系统10的回转窑12和分解炉15之间的烟室14抽出,在BP锅炉3b中 换热后进入除尘器18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来自海水淡化系统20的冷凝水通过水泵33分别送入AQC锅炉1b、SP 锅炉2b和BP锅炉3b,通过和各锅炉内的烟气换热,产生低压过热蒸汽, 将低品位余热烟气的热量转变成高品位蒸汽,送入发电系统30的汽轮机4b 以推动汽轮机4b和发电机5b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海水淡化系统 20包括盐水加热器6b、热回收段7b、排热段8b、淡水收集输送系统9b和 浓盐水输送系统10b,所述热回收段7b具有多级串联的蒸发室11b;
经过预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8b作为冷却水,离开排热段8b 的大部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经除氧预处理后, 进入排热段8b,然后从排热段8b中通过水泵33将循环盐水送入热回收段 7b回收闪蒸淡水蒸气的热量后,再经过盐水加热器6b加热,在这里盐水达 到工艺要求的最高温度;加热后的循环盐水进入热回收段7b第一级的蒸发 室11b,该蒸发室11b中的压力控制在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 的条件,使热盐水进入蒸发室11b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汽化,从 而使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即为所需的淡水,进入 淡水收集输送系统9b;同时盐水也逐级增浓,直到其温度向下接近天然海 水温度;浓盐水从排热段8b中排出,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10b,用于制取 盐或者提取溴元素。
本实施例中,余热回收的锅炉可以是AQC锅炉、SP锅炉、BP锅炉其中 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或者三种,余热回收的锅炉可以是单压锅炉或者 双压锅炉。
发电系统的汽轮机可以是单压汽轮机或者补汽式双压汽轮机。且余热 回收系统锅炉为双压的时,压力相对较低蒸汽可以作为补气进入汽轮机发 电后再进入海水淡化系统或者不进入汽轮机直接与乏汽混合进入海水淡化 系统。
综合上述实施例,本方案提出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 联合实现系统及对应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 充分适用于偏远临海地区,尤其是缺淡水缺电的地区的实施,具有能源利 用率高,能够满足或至少部分满足这些地区对淡水、电力的利用的有益效 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水泥系统的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抽气口连通入AQC锅炉,以从篦冷机中部抽气口抽取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进入AQC锅炉;进入的热空气在AQC锅炉换热后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引风机从烟囱排入大气;水泥系统的回转窑的窑尾烟气从水泥系统的预热器出口进入SP锅炉,在SP锅炉中换热后通过风机送回水泥系统;水泥系统的旁路放风气体从水泥系统的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抽出,在BP锅炉中换热后进入除尘器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来自海水淡化系统的冷凝水通过水泵分别送入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通过和各锅炉内的烟气换热,产生低压过热蒸汽,将低品位余热烟气的热量转变成高品位蒸汽,送入发电系统的汽轮机以推动汽轮机和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淡水收集输送系统、浓盐水输送系统、凝汽器以及多级蒸发器;做完功的汽轮机尾部的乏汽送入海水淡化系统的蒸发器的第一级;
预处理后的海水经凝汽器后,进入蒸发器第一级中,与来自发电系统的汽轮机排出的乏汽进行热交换,乏汽在蒸发器第一级中被冷凝成水,通过水泵分别送入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进行下一循环;部分海水在蒸发器内因吸热而汽化,被浓缩的海水依次进入串联于第一级蒸发器之后的各蒸发器中重复蒸发,前一级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级蒸发器的热源,并在下一级蒸发器中放热部分冷凝成为淡水,进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而在最后一级蒸发器中浓缩后的浓盐水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最后一级蒸发器中浓缩后的浓盐水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后用于制取盐或者提取溴元素。
3.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水泥系统的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抽气口连通入AQC锅炉,以从篦冷机中部抽气口抽取温度较高的热空气进入AQC锅炉;进入的热空气在AQC锅炉换热后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引风机从烟囱排入大气;水泥系统的回转窑的窑尾烟气从水泥系统的预热器出口进入SP锅炉,在SP锅炉中换热后通过风机送回水泥系统;水泥系统的旁路放风气体从水泥系统的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抽出,在BP锅炉中换热后进入除尘器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来自海水淡化系统的冷凝水通过水泵分别送入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通过和各锅炉内的烟气换热,产生低压过热蒸汽,将低品位余热烟气的热量转变成高品位蒸汽,送入发电系统的汽轮机以推动汽轮机和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盐水加热器、热回收段、排热段、淡水收集输送系统和浓盐水输送系统,所述热回收段具有多级串联的蒸发室;
经过预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作为冷却水,离开排热段的大部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经除氧预处理后,进入排热段,然后从排热段中通过水泵将循环盐水送入热回收段回收闪蒸淡水蒸气的热量后,再经过盐水加热器加热,在这里盐水达到工艺要求的最高温度;加热后的循环盐水进入热回收段第一级的蒸发室,该蒸发室中的压力控制在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的条件,使热盐水进入蒸发室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汽化,从而使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即为所需的淡水,进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同时盐水也逐级增浓,直到其温度向下接近天然海水温度;浓盐水从排热段中排出,进入浓盐水输送系统,用于制取盐或者提取溴元素。
4.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泥系统、发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
所述水泥系统包括篦冷机、回转窑和预热器;其中,篦冷机连接回转窑、回转窑通过烟室连通于预热器的分解炉;
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抽气口连通入AQC锅炉,AQC锅炉通过除尘器连通风机;
回转窑的窑尾烟气出口从预热器出口连通SP锅炉,SP锅炉通过风机连通回水泥系统;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连通入BP锅炉,BP锅炉通过除尘器连通于大气;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淡水收集输送系统、浓盐水输送系统、凝汽器以及多级蒸发器;海水供水口通过凝汽器的冷却管后分别进入各级蒸发器;各级蒸发器分别在下部开设浓盐水出口、在上部设置水蒸气出口;
其中,前一级蒸发器的浓盐水出口连通入下一级蒸发器内,前一级蒸发器的水蒸气出口连通下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用作下一级蒸发器的热源,并在放热后通过下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淡水收集输送系统;最后一级蒸发器的浓盐水出口连通至浓盐水输送系统、最后一集蒸发器的水蒸气出口连通入凝汽器内对凝汽器内的海水放热后液化流入淡水收集输送系统;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和连接汽轮机的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的排汽口连通第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作为第一级蒸发器的热源;第一级蒸发器的换热管的出口通过水泵分别连通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入口,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汽轮机的进汽口。
5.一种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泥系统、发电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
所述水泥系统包括篦冷机、回转窑和预热器;其中,篦冷机连接回转窑、回转窑通过烟室连通于预热器的分解炉;
篦冷机中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中部抽气口和尾部抽气口,中部抽气口连通入AQC锅炉,AQC锅炉通过除尘器连通风机;
回转窑的窑尾烟气出口从预热器出口连通SP锅炉,SP锅炉通过风机连通回水泥系统;回转窑和分解炉之间的烟室连通入BP锅炉,BP锅炉通过除尘器连通于大气;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盐水加热器、热回收段、排热段、淡水收集输送系统和浓盐水输送系统,所述热回收段具有多级串联的蒸发室;
海水供水口连通于排热段内的冷却管,排热段内的冷却管的出口一路连通外界以排出海水、另一路连通回排热段内部,排热段的出水口连通热回收段的各级蒸发室串联的冷却管后通入盐水加热器内;盐水加热器的出口依次连通进各级蒸发室内,最后一级蒸发室的出口连通回排热段后,由排热段连通至浓盐水输送系统;而排热段和各级蒸发室内蒸发的水蒸气受其内冷却管的冷却后的淡水分别连通至淡水收集输送系统;
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和连接汽轮机的发电机;所述汽轮机的排汽口连通盐水加热器的换热管,作为盐水加热器的热源;盐水加热器的换热管的出口通过水泵分别连通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入口,AQC锅炉、SP锅炉和BP锅炉的换热管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汽轮机的进汽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排热段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室。
CN202010976968.3A 2020-09-17 2020-09-17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924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968.3A CN111924922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968.3A CN111924922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4922A true CN111924922A (zh) 2020-11-13
CN111924922B CN111924922B (zh) 2021-04-13

Family

ID=7333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6968.3A Active CN111924922B (zh) 2020-09-17 2020-09-17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49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6289A (zh) * 2021-06-29 2021-09-0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宽负荷运行的水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2450A (zh) * 2001-02-28 2001-09-12 任春严 节水、节能的装置和方法
WO2001096737A1 (en) * 2000-06-14 2001-12-20 Applied Research & Technology Limited A wavepower collector
CN1401728A (zh) * 2001-08-13 2003-03-12 新Qu能源有限公司 使用高速率传热介质之装置
WO2009147465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Cemex Research Group Ag Enhanced electricity cogeneration in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JP3167580U (ja) * 2010-06-01 2011-05-12 完 森田 砂漠緑化対策海水蒸発用運河
CN102745721A (zh) * 2012-07-01 2012-10-24 张康德 制海盐、制淡水、太阳发电、集雨四者结合的装置
CN103696899A (zh) * 2013-11-15 2014-04-02 陈永远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CN104445481A (zh) * 2014-12-19 2015-03-25 武汉大学 一种余热电水联产系统
WO2015053724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Trad Al Ahmad High range temperature thermal dismantling method in processing oil shale
CN10456418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余热发电站全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896915A (zh) * 2015-05-15 2015-09-09 石家庄新华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动式回转窑
WO2015161921A1 (en) * 2014-04-21 2015-10-29 Jon Otegui Van Leeuw Thermal sol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5756734A (zh) * 2016-04-14 2016-07-13 辽宁洁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回转窑炉副产品的余热的发电系统
CN106640221A (zh) * 2016-10-10 2017-05-10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高效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
EP3168466A1 (en) * 2015-11-11 2017-05-17 Van Leeuw, Jon Otegui Solar ray concentration system
CN107990320A (zh) * 2017-12-29 2018-05-04 长沙中硅水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水泥窑协同处理有机废盐、高盐有机废水的方法及系统
CN108332568A (zh) * 2018-04-08 2018-07-27 天津健威泽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蒸汽温度的一体化余热锅炉及实现方法
CN108798807A (zh) * 2018-05-30 2018-11-1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lng冷能纵向三级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及其综合利用方法
EP2403668B1 (de) * 2009-03-02 2019-01-30 SMS group GmbH Energierückgewinnung in warmbandstrassen durch umwandlung der kühlwärme der stranggiessanlage sowie der restwärme von brammen und coils in elektrische energie oder sonstige nutzung der aufgefangenen prozesswärme
CN109708480A (zh) * 2019-01-09 2019-05-03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系统
CN109855433A (zh) * 2019-03-28 2019-06-07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水泥窑低温余热加热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系统
CN209077423U (zh) * 2018-11-07 2019-07-09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协同静脉产业园系统
CN209819549U (zh) * 2019-04-18 2019-12-20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及发电系统
JP2020044528A (ja) * 2018-09-18 2020-03-26 正樹 福本 ビニールハウス又は温室を使った海水淡水化装置
CN111271980A (zh) * 2020-03-17 2020-06-12 天瑞新登郑州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
CN111608740A (zh) * 2020-05-19 2020-09-01 北京坚构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锅炉蒸汽的熟料生产线驱动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96737A1 (en) * 2000-06-14 2001-12-20 Applied Research & Technology Limited A wavepower collector
CN1312450A (zh) * 2001-02-28 2001-09-12 任春严 节水、节能的装置和方法
CN1401728A (zh) * 2001-08-13 2003-03-12 新Qu能源有限公司 使用高速率传热介质之装置
WO2009147465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Cemex Research Group Ag Enhanced electricity cogeneration in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EP2403668B1 (de) * 2009-03-02 2019-01-30 SMS group GmbH Energierückgewinnung in warmbandstrassen durch umwandlung der kühlwärme der stranggiessanlage sowie der restwärme von brammen und coils in elektrische energie oder sonstige nutzung der aufgefangenen prozesswärme
JP3167580U (ja) * 2010-06-01 2011-05-12 完 森田 砂漠緑化対策海水蒸発用運河
CN102745721A (zh) * 2012-07-01 2012-10-24 张康德 制海盐、制淡水、太阳发电、集雨四者结合的装置
WO2015053724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Trad Al Ahmad High range temperature thermal dismantling method in processing oil shale
CN103696899A (zh) * 2013-11-15 2014-04-02 陈永远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WO2015161921A1 (en) * 2014-04-21 2015-10-29 Jon Otegui Van Leeuw Thermal sol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4445481A (zh) * 2014-12-19 2015-03-25 武汉大学 一种余热电水联产系统
CN104564188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余热发电站全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896915A (zh) * 2015-05-15 2015-09-09 石家庄新华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动式回转窑
EP3168466A1 (en) * 2015-11-11 2017-05-17 Van Leeuw, Jon Otegui Solar ray concentration system
CN105756734A (zh) * 2016-04-14 2016-07-13 辽宁洁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回转窑炉副产品的余热的发电系统
CN106640221B (zh) * 2016-10-10 2018-03-13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高效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6640221A (zh) * 2016-10-10 2017-05-10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高效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7990320A (zh) * 2017-12-29 2018-05-04 长沙中硅水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水泥窑协同处理有机废盐、高盐有机废水的方法及系统
CN108332568A (zh) * 2018-04-08 2018-07-27 天津健威泽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制蒸汽温度的一体化余热锅炉及实现方法
CN108798807A (zh) * 2018-05-30 2018-11-1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lng冷能纵向三级发电与海水淡化系统及其综合利用方法
JP2020044528A (ja) * 2018-09-18 2020-03-26 正樹 福本 ビニールハウス又は温室を使った海水淡水化装置
CN209077423U (zh) * 2018-11-07 2019-07-09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协同静脉产业园系统
CN109708480A (zh) * 2019-01-09 2019-05-03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系统
CN109855433A (zh) * 2019-03-28 2019-06-07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水泥窑低温余热加热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系统
CN209819549U (zh) * 2019-04-18 2019-12-20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及发电系统
CN111271980A (zh) * 2020-03-17 2020-06-12 天瑞新登郑州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
CN111608740A (zh) * 2020-05-19 2020-09-01 北京坚构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余热锅炉蒸汽的熟料生产线驱动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为民: "北方沿海海水耐氯盐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 《海河水利》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6289A (zh) * 2021-06-29 2021-09-0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宽负荷运行的水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3336289B (zh) * 2021-06-29 2022-11-0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厂宽负荷运行的水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4922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1625A (zh) 一种利用天然气电厂排烟汽化潜热的发电系统
CN110217848A (zh) 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烟气余热利用的海水淡化系统
CN111924922B (zh)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海水淡化和发电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CN202195715U (zh) 一种带乏汽换热系统的电厂汽水系统
CN111924921A (zh) 临海地区水泥生产和海水淡化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2062189B (zh) 多级多热源蒸发式热淡水制备装置、方法及余热回收系统
CN111807443A (zh) 一种碟式太阳能微型空气轮机热发电及海水淡化联合系统
CN102587884A (zh) 一种用于地下气化煤气冷凝液的利用工艺
CN108706668B (zh) 一种多模式加热汽源的海水淡化系统
CN113899006B (zh) 一种利用低加疏水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10214860U (zh)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系统
CN114890491B (zh) 一种海水淡化用系统
CN212450721U (zh) 一种碟式太阳能微型空气轮机热发电及海水淡化联合装置
CN214745672U (zh) 一种电厂多阶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11908543A (zh) 直接余热热源水泥生产和海水淡化联合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12939124A (zh) 一种新型的低温乏热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
CN211230572U (zh) 一种利用凝结水供热的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
CN108151358A (zh) 基于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冷热电固碳联供多能流区域能源站
CN114046506A (zh) 一种烟气炉渣热量回收的垃圾焚烧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6957777U (zh) 一种工质自冷式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112483208A (zh) 一种回收生物质烟气余热耦合热管冷凝器的orc系统
CN206256941U (zh)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有机工质循环冷却系统
CN214880331U (zh) 一种新型的低温乏热海水淡化系统
CN218058513U (zh) 一种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及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hen et al.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 on performance of a power–water cogeneration system coupled with a two-stage thermal vapor compre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