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0498A -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0498A
CN111920498A CN202010739932.3A CN202010739932A CN111920498A CN 111920498 A CN111920498 A CN 111920498A CN 202010739932 A CN202010739932 A CN 202010739932A CN 111920498 A CN111920498 A CN 111920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pring
knob
cylinde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9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0498B (zh
Inventor
苗海龙
赵子成
宋艳
周绪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Xu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Xu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Xu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99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0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0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0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0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0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42Gynaecological or obstetr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 A61B17/44Obstetrical forceps
    • A61B17/442Obstetrical forceps without pivotal connections, e.g. using vacuu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头器、导管和负压装置;所述的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吸头器和负压装置上,使吸头器与负压装置之间的空气相连通;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导管连接在下腔上;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罐体下腔内设有出气阀,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可调的恒定的负压的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助产装置》(申请号:2018101104491)的分案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用于产妇分娩的便携式助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产科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接生而不顺利时,医务人员往往需要使用到助产装置帮助胎儿娩出,助产装置包括包括吸头器和负压装置,通过负压装置使吸头器部分形成负压,通过吸头器的负压作用拉动胎儿头部,从而辅助胎儿产出。在实际使用时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负压值,例如胎头位置低可用40kpa负压,胎头位置较高或胎儿较大,估计分娩困难者可用60kpa负压,一般情况可选用50kpa负压。
负压装置包括电动负压吸引机和类似于注射器结构的手动抽气装置。其中电动负压吸引机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因为需要配置电源,也不适宜移动医疗时装备。而手动抽气装置无法准确控制吸头器的负压值。另外对于手动抽气装置来说,若真空度过高容易对胎儿造成伤害,在助产过程中,由于胎儿头发的作用会使吸头器与胎儿头皮之间产生微小的缝隙,通过这些缝隙的作用会使空气或羊水进入到吸头器内从而使吸头器内的负压值降低从而导致吸头器与胎儿头皮脱落,需要将吸头器重新吸引胎儿头部上,多次操作容易对胎儿头部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头器、导管和负压装置;所述的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吸头器和负压装置上,使吸头器与负压装置之间的空气相连通;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导管连接在下腔上;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的罐体上壁上设有活塞口,所述的活塞杆从活塞口内伸出,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塞手柄;罐体下腔内分别设有出气阀和进气阀;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所述的出气阀包括二号孔、三号弹簧、四号弹簧、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所述的二号孔是水平的阶梯孔,包括内段、中段和外段,其中中段处的内径小于内段和外段处的内径;二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二号螺栓,所述的二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三号弹簧位于二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所述的三号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端帽、细段、粗段和外端帽,其中三号柱体粗段部分位于二号孔的中段处,三号柱体细段和内端帽分别位于二号孔的内段处,外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外段处,三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二号螺栓和三号柱体上,二号孔的中段处设有竖直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上腔和二号孔,二号孔中段处位于通气孔下开口的内外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之间的距离大于三号柱体细段的长度;所述的三号柱体的内端帽和外端帽的直径大于二号孔中段部分的内径,从而防止三号柱体移动位置过大;所述的四号弹簧位于三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三号弹簧的弹力大于四号弹簧的弹力;四号柱体位于四号弹簧的外侧,四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上,四号柱体的外端从二号孔伸出;所述的出气阀的外端设有旋钮,所述的旋钮包括旋钮壁、旋钮手柄和旋钮杆,所述的旋钮的内端部分是圆筒形的旋钮壁结构,所述的旋钮壁的内端面呈圆柱螺旋线形,所述的四号柱体的外端顶在旋钮壁的内端面上;旋钮壁的轴心处设有旋钮杆,所述的罐体上设有与旋钮杆相适应的旋钮孔,所述的旋钮杆的内端插入到旋钮孔内,旋钮杆上套有旋钮弹簧;旋钮的外端是旋钮手柄结构;所述的旋钮壁位于罐体上内凹的结构内,该内凹结构形成一腔体;旋钮处设有端盖结构;端盖处设有孔,该孔的直径小于旋钮壁的直径,所述的端盖位于旋钮壁的外侧,旋钮手柄从端盖孔内伸出;所述的活塞杆周边设有一个或多个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的上端与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弹簧片的下端向外翘起;罐体上壁的活塞口的直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从而在活塞口与活塞杆之间形成一缝隙,该缝隙的宽度大于弹簧片的厚度,小于弹簧片下端翘起的距离;所述的进气阀位于罐体下腔内靠近出气阀的位置;进气阀连通下腔和罐体外;所述的进气阀包括一号孔、一号弹簧、二号弹簧、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所述的一号孔是内粗外细的水平阶梯孔,一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一号螺栓,所述的一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所述的一号弹簧位于一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一号柱体位于一号弹簧的外侧,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螺栓和一号柱体上,一号柱体的直径大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一号柱体外端顶在一号孔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一号柱体的外端面设有密封圈;所述的二号弹簧位于一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一号弹簧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的弹力,二号柱体位于二号弹簧的外侧,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上,二号柱体的外端从一号孔内伸出,二号柱体的直径小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二号柱体外端和所述的四号柱体的外端同时顶在旋钮壁的内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可以设置不同的真空度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的不同的产妇;
2、上腔和出气阀共同组成了真空补偿机构,能够将进入下腔内的空气排出到上腔内,保证了下腔内的真空度不变;
3、活塞移动至上端时能够自动锁住其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负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旋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负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为便于叙述,设定在出气阀15内,靠近旋钮14的一端为外端,相反的方向为内。
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吸头器5、导管4和负压装置。所述的导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吸头器5和负压装置上,使吸头器5与负压装置之间的空气相连通。
如图2、4所示,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17,罐体17内设有隔板10和活塞8。所述的隔板10固定在罐体17的中间位置,将罐体17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9和下腔11。所述的导管4连接在下腔上。所述的活塞8位于上腔9内,活塞8周边与罐体17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8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2,所述的罐体17上壁上设有活塞口6,所述的活塞杆2从活塞口6内伸出,活塞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塞手柄1。通过活塞手柄1上下推动活塞8可以改变罐体17腔内的空气压力。
罐体下腔11内设有出气阀15,出气阀15连通下腔11和上腔9,其作用在于使下腔11内的空气流到上腔9内,使下腔11内的气压降低。
如图4所示,所述的出气阀15包括二号孔40、三号弹簧27、四号弹簧32、三号柱体39和四号柱体33。所述的二号孔40是水平的阶梯孔,包括内段、中段和外段,其中中段处的内径小于内段和外段处的内径。二号孔40的内侧端设有二号螺栓26,所述的二号螺栓26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三号弹簧27位于二号孔40的靠近内端的位置,所述的三号柱体39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端帽28、细段29、粗段30和外端帽31,其中三号柱体粗段30部分位于二号孔40的中段处,三号柱体细段29和内端帽28分别二号孔40的内段处,外端帽31位于二号孔40的外段处,三号弹簧27的两端分别顶在二号螺栓26和三号柱体39上,二号孔40的中段处设有竖直的通气孔16,所述的通气孔16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上腔9和二号孔40,二号孔40中段处位于通气孔16下开口的内外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密封圈34,其中所述的两个密封圈34之间的距离大于三号柱体细段29的长度,通过三号柱体39、密封圈34和活塞8的共同作用将上腔9完全密封住。所述的三号柱体39的内端帽28和外端帽31的直径大于二号孔40中段部分的内径,从而防止三号柱体39移动位置过大。所述的四号弹簧32位于三号柱体39的外侧,其中三号弹簧27的弹力大于四号弹簧32的弹力。四号柱体33位于四号弹簧32的外侧,四号弹簧32的两端分别顶在三号柱体39和四号柱体33上,四号柱体33的外端从二号孔40伸出。
假设三号弹簧27、四号弹簧32的弹力分别是F3、F4,三号柱体粗段30处的截面面积S2。自然状态时,三号弹簧27对三号柱体39的弹力大于四号弹簧32对三号柱体39的弹力,因此三号柱体39内端帽28顶在二号孔40内段与中段之间的连接处;此时由于三号柱体细段29位于二号孔40的中段,三号柱体39不能够对二号孔40的中段处形成密封,所以此时出气阀15处于打开状态,上腔9与下腔11之间通过出气阀15可连通,上腔9与下腔11之间的空气可以自由来往。当下腔11内气压减小后,由于三号柱体39内端受到的气压小于外端受到的气压,当下腔11内气压小于一定值后,大气压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将三号柱体39向内侧推动,三号柱体粗段30完全位于二号孔40的中段处,通过三号柱体粗段30将二号孔40的中段完全密封住,此时出气阀15处于关闭状态,阻断了上腔9与下腔11之间的空气流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腔9的气压小于下腔11的气压,因此出气阀15所起到的作用是,当下腔11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后,出气阀15打开,下腔11内的空气进入到上腔9内,当下腔11内的气压小于该值后,出气阀15关闭。此时下腔11内的气压值是P2=P0-(F3-F4)/S2,即通过出气阀15的作用使下腔11内的气压始终小于P2。
如图2、3、4所示,所述的出气阀15的外端设有旋钮14,所述的旋钮包括旋钮壁35、旋钮手柄36和旋钮杆37,所述的旋钮14的内端部分是圆筒形的旋钮壁35结构,所述的旋钮壁35的内端面呈圆柱螺旋线形,所述的四号柱体33的外端顶在旋钮壁35的内端面上,旋转旋钮14,从而可以调节四号柱体33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四号弹簧32的压缩量;旋钮壁35的轴心处设有旋钮杆37,所述的罐体17上设有与旋钮杆37相适应的旋钮孔(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旋钮杆37的内端插入到旋钮孔内,旋钮杆37上套有旋钮弹簧38,通过旋钮弹簧38的作用旋钮14向外顶。旋钮14的外端是旋钮手柄36结构,用来旋转旋钮14。所述的旋钮壁35位于罐体17上内凹的结构内,该内凹结构形成一腔体。旋钮14处设有端盖13结构,所述的端盖13通过螺纹、螺钉或其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与罐体17相连接,罐体17上设有与其相适应的螺纹、螺钉孔等连接结构。端盖13处设有孔,该孔的直径小于旋钮壁35的直径,所述的端盖13位于旋钮壁35的外侧,旋钮手柄36从端盖孔内伸出。通过端盖13起到限制旋钮14位置的作用,防止旋钮14被弹簧向外顶出。所述的端盖13上标有刻度,所述的旋钮手柄36上设有用于指向刻度的标记。旋转旋钮手柄36,通过旋钮手柄36的标记所对应的刻度可以读出罐体下腔11内所设置的气压的数值。
通过旋钮14的作用可以使四号柱体33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进而能够使四号弹簧32压缩或释放,从而能够改变四号弹簧32对相应柱体产生的弹力,即F4的大小,由于P2=P0-(F3-F4)/S2,因此当旋钮14沿某一方向旋转使四号弹簧32释放后,F4的值减小,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P2的值也随之减小,因此旋钮14所起到的作用是减小下腔11内的气压;当旋钮14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时,F4的值增加,P2值也随之增加,因此旋钮14所起到的作用是增大下腔11内的气压。所以通过旋钮14能够起到调节下腔11内气压的作用。
如图1、2所示,所述的活塞杆2周边设有一个或多个弹簧片3,所述的弹簧片3的上端与活塞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弹簧片3的下端向外翘起。罐体17上壁的活塞口6的直径大于活塞杆2的直径,从而在活塞口6与活塞杆2之间形成一缝隙,该缝隙的宽度大于弹簧片3的厚度,小于弹簧片3下端翘起的距离,从而当将弹簧片3压下后,活塞杆2和弹簧片3能够顺利出入活塞口6,当将活塞杆2完全向上拉出后,弹簧片3下端向外翘起,从而通过弹簧片3将活塞杆2卡住。
使用时通过活塞手柄1将活塞杆2向上拉出,同时将弹簧片3从罐体17内拉出,拉出后弹簧片3向外翘起,从而能够将活塞杆2的位置卡住;使用完毕后用手按下弹簧片3,同时向下推动活塞手柄1,从而能够将活塞杆2和弹簧片3从活塞口6内推进罐体17内,实现复位。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活塞8向下推动至最底部,在将本发明吸头器5放在胎儿的头部上,然后向上拉动活塞8,在活塞8下方的上腔9部分会形成负压。刚开始时,出气阀15打开,吸头器5内的空气通过下腔11进入上腔9内,然后吸头器5内的气压逐渐降低,当气压值小于P2后,出气阀15关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胎儿和产妇的具体情况旋钮14调节吸头器5内的气压值,当将气压值调高时,二号弹簧25的弹力F2增大,P1值随之增大,当P1值大于下腔11内的实际气压值后,进气阀12自动打开,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阀12进入到下腔11和吸头器5内,吸头器5内的气压值增大,直到大于P1后进气阀12自动关闭。经过一段时间后,若吸头器5发生少许漏气或漏羊水会导致吸头器5内的气压升高,当该气压值大于P2后,出气阀15自动打开,此时上腔9内的气压小于下腔11内的气压,下腔11内的空气进入到上腔9内,下腔11内的气压减小,直到小于P2后,出气阀15自动关闭。
通过本发明可以设置不同的真空度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的不同情形的产妇和胎儿。上腔9和出气阀15共同组成了真空补偿机构,既能够调节吸头器5的负压值又能够保持负压值恒定。活塞8移动至上端时能够自动锁住其位置,防止其下移造成上腔9内气压增大。
实施例2中,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除了包括实施例1中的而技术特征外,还包括进气阀12。为便于叙述,设定在进气阀12内,靠近旋钮14的一端为外端,相反的方向为内。
所述的进气阀12位于罐体下腔11内靠近出气阀15的位置。进气阀12连通下腔11和罐体17外,其作用在于使外部空气进入下腔11内使下腔11内气压升高。
如图6所示,所述的进气阀12包括一号孔21、一号弹簧20、二号弹簧24、一号柱体22和二号柱体25。所述的一号孔21是内粗外细的水平阶梯孔,一号孔21的内侧端设有一号螺栓19,所述的一号螺栓19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一号弹簧20位于一号孔21的靠近内端的位置,一号柱体22位于一号弹簧20的外侧,一号弹簧20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螺栓19和一号柱体22上,一号柱体22的直径大于一号孔21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从而一号柱体22外端顶在一号孔21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一号柱体22的外端面设有密封圈23,从而能通过一号柱体22能够将一号孔21的细段密封住。所述的二号弹簧24位于一号柱体22的外侧,其中一号弹簧20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24的弹力,二号柱体25位于二号弹簧24的外侧,二号弹簧24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柱体22和二号柱体25上,二号柱体25的外端从一号孔21内伸出,二号柱体25的直径小于一号孔21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以便于通气。
二号柱体25外端和所述的四号柱体33的外端同时顶在旋钮壁35的内端面上,旋转旋钮14,从而可以调节二号柱体25和四号柱体33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二号弹簧24和四号弹簧32的压缩量。
假设一号弹簧20、二号弹簧24的弹力分别是F1、F2,一号孔21细段的截面面积S1,大气压力为P0。自然状态时,一号弹簧20对一号柱体22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24对一号柱体22的弹力,因此一号柱体22外端顶在一号孔21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此时进气阀12处于关闭状态;当下腔11内气压减小后,由于一号柱体22内端受到的气压小于外端受到的气压,当下腔11内气压小于一定值后,大气压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将一号柱体22向内侧推动,此时进气阀1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空气从进气阀12进入下腔11内,使下腔11内的气压升高,防止由于下腔11内真空度过高对胎儿造成伤害。此时下腔11内的气压值是P1=P0-(F1-F2)/S1,即通过进气阀12的作用使下腔11内的气压始终大于P1。
通过进气阀12的作用使下腔11内的气压大于P1,通过出气阀15的作用使下腔11内的气压小于P2,因此必须要满足P1<P2,即P0-(F1-F2)/S1<P0-(F3-F4)/S2,不等式简化后就是(F1-F2)/S1>(F3-F4)/S2。
通过旋钮14的作用可以使二号柱体25和四号柱体33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进而能够使二号弹簧24和四号弹簧32压缩或释放,从而能够改变二号弹簧24和四号弹簧32对相应柱体产生的弹力,即F2和F4的大小,由于P1=P0-(F1-F2)/S1、P2=P0-(F3-F4)/S2,因此当旋钮14沿某一方向旋转使二号弹簧24和四号弹簧32释放后,F2和F4的值减小,通过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出P1和P2的值也随之减小,因此旋钮14所起到的作用是减小下腔11内的气压;当旋钮14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时,F2和F4的值增加,P1和P2值也随之增加,因此旋钮14所起到的作用是增大下腔11内的气压。所以通过旋钮14能够起到调节吸头器5内气压的作用。
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产妇和胎儿的情形通过旋钮14设置吸头器5内的气压值,当将气压值调高时,二号弹簧24的弹力F2增大,P1值随之增大,当P1值大于下腔11内的实际气压值后,进气阀12自动打开,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阀12进入到下腔11内,下腔11内的气压值增大,直到大于P1后进气阀12自动关闭。当胎儿出生后,将旋钮14向内推动,通过二号柱体25将二号弹簧24向内推动,二号弹簧24的压缩量增大,其弹力也随之增大,通过二号弹簧24的弹力作用将一号柱体22向内侧推动,进气阀12打开,外部空气进入到下腔11内,直到下吸头器5内的气压与大气压力平衡,即可将吸头器5从新生儿头上取下。
通过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的产妇设置合适的负压值。上腔9和出气阀15共同组成了真空补偿机构,保证了吸头器5内的真空度不变,从而能够防止吸头器5从胎儿头部脱落。活塞8移动至上端时能够自动锁住其位置,防止其下移造成上腔9内气压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头器、导管和负压装置;所述的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吸头器和负压装置上,使吸头器与负压装置之间的空气相连通;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设有隔板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在罐体的中间位置,将罐体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导管连接在下腔上;所述的活塞位于上腔内,活塞周边与罐体内表面气密性连接,活塞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的罐体上壁上设有活塞口,所述的活塞杆从活塞口内伸出,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活塞手柄;罐体下腔内分别设有出气阀和进气阀;出气阀连通下腔和上腔;所述的出气阀包括二号孔、三号弹簧、四号弹簧、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所述的二号孔是水平的阶梯孔,包括内段、中段和外段,其中中段处的内径小于内段和外段处的内径;二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二号螺栓,所述的二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用于通气;所述的三号弹簧位于二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所述的三号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端帽、细段、粗段和外端帽,其中三号柱体粗段部分位于二号孔的中段处,三号柱体细段和内端帽分别位于二号孔的内段处,外端帽位于二号孔的外段处,三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二号螺栓和三号柱体上,二号孔的中段处设有竖直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上腔和二号孔,二号孔中段处位于通气孔下开口的内外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密封圈,两个密封圈之间的距离大于三号柱体细段的长度;所述的三号柱体的内端帽和外端帽的直径大于二号孔中段部分的内径,从而防止三号柱体移动位置过大;所述的四号弹簧位于三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三号弹簧的弹力大于四号弹簧的弹力;四号柱体位于四号弹簧的外侧,四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三号柱体和四号柱体上,四号柱体的外端从二号孔伸出;所述的出气阀的外端设有旋钮,所述的旋钮包括旋钮壁、旋钮手柄和旋钮杆,所述的旋钮的内端部分是圆筒形的旋钮壁结构,所述的旋钮壁的内端面呈圆柱螺旋线形,所述的四号柱体的外端顶在旋钮壁的内端面上;旋钮壁的轴心处设有旋钮杆,所述的罐体上设有与旋钮杆相适应的旋钮孔,所述的旋钮杆的内端插入到旋钮孔内,旋钮杆上套有旋钮弹簧;旋钮的外端是旋钮手柄结构;所述的旋钮壁位于罐体上内凹的结构内,该内凹结构形成一腔体;旋钮处设有端盖结构;端盖处设有孔,该孔的直径小于旋钮壁的直径,所述的端盖位于旋钮壁的外侧,旋钮手柄从端盖孔内伸出;所述的活塞杆周边设有一个或多个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的上端与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弹簧片的下端向外翘起;罐体上壁的活塞口的直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从而在活塞口与活塞杆之间形成一缝隙,该缝隙的宽度大于弹簧片的厚度,小于弹簧片下端翘起的距离;所述的进气阀位于罐体下腔内靠近出气阀的位置;进气阀连通下腔和罐体外;所述的进气阀包括一号孔、一号弹簧、二号弹簧、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所述的一号孔是内粗外细的水平阶梯孔,一号孔的内侧端设有一号螺栓,所述的一号螺栓轴心处设有轴心孔;所述的一号弹簧位于一号孔的靠近内端的位置,一号柱体位于一号弹簧的外侧,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螺栓和一号柱体上,一号柱体的直径大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一号柱体外端顶在一号孔粗段与细段之间的连接处,一号柱体的外端面设有密封圈;所述的二号弹簧位于一号柱体的外侧,其中一号弹簧的弹力大于二号弹簧的弹力,二号柱体位于二号弹簧的外侧,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号柱体和二号柱体上,二号柱体的外端从一号孔内伸出,二号柱体的直径小于一号孔外侧细段处的直径;二号柱体外端和所述的四号柱体的外端同时顶在旋钮壁的内端面上。
CN202010739932.3A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Active CN111920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932.3A CN111920498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9932.3A CN111920498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CN201810110449.1A CN108478264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便携式助产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0449.1A Division CN108478264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便携式助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0498A true CN111920498A (zh) 2020-11-13
CN111920498B CN111920498B (zh) 2021-07-02

Family

ID=633445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932.3A Active CN111920498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CN2018101104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78264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便携式助产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04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78264B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便携式助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92049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234U (zh) * 1990-04-06 1990-10-24 成都科技大学 便携式稳压自动截断输液器
CN101311587A (zh) * 2007-12-29 2008-11-26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气控比例延时换向阀
US20130317389A1 (en) * 2005-02-08 2013-11-28 Li Ma Disposable vacuum source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reof
US9310688B2 (en) * 2012-10-23 2016-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rt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same
CN206534697U (zh) * 2016-11-25 2017-10-03 郭鹏 助产用胎头吸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98708B1 (en) * 1985-04-15 1991-06-12 Nippon Tansan Gas Co., Ltd. Portable oxygen inhaler
CN102428235B (zh) * 2009-04-03 2013-10-23 株式会社酉岛制作所 真空阀的控制装置
CN201439836U (zh) * 2009-06-05 2010-04-21 佛山市肯富来安德里兹泵有限公司 可自动调节阀门开度的真空调节阀
CN203341804U (zh) * 2013-07-16 2013-12-18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助产器
CN203770088U (zh) * 2014-01-02 2014-08-13 干平 气动节能进气阀
CN106051245B (zh) * 2016-06-30 2018-05-25 江苏金荣森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活塞型双向压力泄压阀
CN106618693B (zh) * 2016-11-28 2019-06-28 李冰 一种机电一体化分娩用助产装置
CN206641700U (zh) * 2017-01-04 2017-11-17 项巧英 挤压式抽真空装置
CN107049446B (zh) * 2017-06-20 2020-01-07 柳荣华 胎头吸引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234U (zh) * 1990-04-06 1990-10-24 成都科技大学 便携式稳压自动截断输液器
US20130317389A1 (en) * 2005-02-08 2013-11-28 Li Ma Disposable vacuum source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1311587A (zh) * 2007-12-29 2008-11-26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气控比例延时换向阀
US9310688B2 (en) * 2012-10-23 2016-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rt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same
CN206534697U (zh) * 2016-11-25 2017-10-03 郭鹏 助产用胎头吸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8264B (zh) 2020-09-25
CN108478264A (zh) 2018-09-04
CN111920498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24243A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aspirating and evacuating a surgical site
US4266545A (en) Portable suction device for collecting fluids from a closed wound
GB1166670A (en) Medical Air Flow Instrument
CN213312194U (zh) 一种可伸缩的手术吸引器
CN111920498B (zh) 一种可调压的助产器
CN108309416B (zh) 一种胎头吸引器
CN111249542A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引流装置
CN208876709U (zh) 一种胎头吸引器
CN108325005B (zh) 一种双气室拔罐装置
SE8704196L (sv) Kontrolldel till reglersystem foer reglering av en rotationskompressors inre volymfoerhaallande
CN216222455U (zh) 一种防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瓶
CN201052330Y (zh) 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引流装置
CN213698157U (zh) 一种无损伤腔镜用负压吸引器
CN213554118U (zh) 一种负压可调且稳定输出的引流瓶
JP2000350741A (ja) 陰茎勃起補助装置
CN219440417U (zh) 一种调压型冠脉灌注操作装置
CN209596283U (zh) 一种能够单手操作的吸奶器
JP2017525496A (ja) 腔から少なくとも1つの要素を引き出すための装置及び圧力制限装置
JPH0130688B2 (zh)
CN214906683U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乳腺镜
JPS646826Y2 (zh)
CN116672528A (zh) 一种持续负压补偿式引流装置
CN216854870U (zh) 切口保护套辅助工具
CN220792363U (zh) 一种密封性较好的医疗外壳连接装置
CN217286637U (zh) 水封胸腔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An Xiaona

Inventor after: Miao Hailong

Inventor after: Zhao Zicheng

Inventor after: Song Yan

Inventor after: Zhou Xu

Inventor before: Miao Hail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Zicheng

Inventor before: Song Yan

Inventor before: Zhou X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1

Address after: No.8, yiqingli, Linwei District, Wein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 Xiaona

Address before: 276826 No. 169 Yantai Road, Donggang District, Rizhao City,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RIZHAO XUAN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