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9676A -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9676A
CN111919676A CN202010834420.5A CN202010834420A CN111919676A CN 111919676 A CN111919676 A CN 111919676A CN 202010834420 A CN202010834420 A CN 202010834420A CN 111919676 A CN111919676 A CN 111919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owing
film
covering
w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44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贵波
李源
赵海明
游永亮
武瑞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8344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9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9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0Cultivation of turf, lawn or the like;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2Mulches, i.e. covering material not-pre-formed in mats or shee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牧草栽培技术领域,提出了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包括播种高丹草种子后覆膜,覆膜完成后进行膜上覆土,所述膜上覆土是在所覆膜上,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2‑3cm的土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产量和效益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丹草播种后一个月因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地表蒸发大,导致耕层土壤水分散失严重、播种后保苗困难、出苗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牧草栽培技术领域,涉及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是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的远缘杂交种,为禾本科一年生暖季型饲草,属高光效C4作物,具有杂交优势强、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饲用品质优、可多茬利用的特性,可充分利用光温雨热资源进行生长,在北方农区逐渐受到广大种养户的青睐。然而海河平原区,作为高丹草典型生长区域,播种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等雨或造墒播种,种植方式为露地等行距条播种植,主要存在播种后一个月因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地表蒸发大导致耕层(0~30cm)土壤水分散失严重、播种后保苗困难等问题。如何提高这一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出苗及苗期存活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覆膜种植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研究也发现覆膜对高粱属作物的生产性能有影响。李士敏等发现采用起垄覆膜、膜上打窝移栽方法可使酒用高粱产量提高30.7%;贺春贵等研究表明麦茬复种高丹草翻耕覆膜穴播(行距50cm,穴距20cm,每穴1株)处理下的标准鲜草产量比免耕露地平均增加62.21%;马先锋等研究发现饲用甜高粱全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垄沟宽35cm,垄高5cm,穴距30cm)在干旱半干旱区具有一定推广意义;何振富等在甘肃省旱作区研究得出饲用高粱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宽窄行70cm-40cm、覆膜、破膜穴播、穴距20cm、每穴定苗1~2株)的产草量(含水量65%)较露地穴播处理增产78.28%。
然而,在春季干旱少雨的海河平原区,采用覆膜方式种植高丹草的相关栽培技术标准未见报道,该区域高丹草春播种植一般行距50cm、条播、出苗后不定苗,幼苗自然排布,株距平均15cm左右,如果直接进行覆膜栽培,不仅会因行距小影响机械操作覆膜,而且会因株距小造成破孔多,而且一般机械较难实现破孔操作,主要依靠人工,即造成操作费工时,最终又影响覆膜保墒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丹草播种后一个月因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地表蒸发大,导致耕层土壤水分散失严重、播种后保苗困难、出苗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包括:播种高丹草种子后覆膜,覆膜完成后进行膜上覆土,所述膜上覆土是在所覆膜上,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2-3cm的土层。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方法,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40cm。
进一步地,播种时在窄行上覆膜。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采用穴播,每穴留苗2株。
进一步地,所述穴播的穴距30cm,穴播的播种深度3-5cm;留苗密度9000株/亩。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之前进行播前整地,包括底施复合肥750kg·hm-2,所述复合肥中N、P、K质量比例各占15%。
进一步地,所述高丹草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均一,发芽率、净度均在95%以上,质量符合GB 6142-2016中二级种子的规定。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选用地膜的幅宽90cm,厚度0.04~0.05mm;所述的地膜为可降解膜。
进一步地,所述膜上覆土之后等待出苗,出苗后进行田间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的时间为春播等雨播种,等雨播种的条件为春雨满足降雨量≥18mm时播种,或造墒播种,所述造墒播种为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灌溉,灌溉量50m3·亩-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提出的“宽窄行”种植方式便于机械操作。“一穴双株”穴播不仅实现了精量播种,亩节省种子用量50%;而且节省了膜上所覆土的用量,覆土效率提高50%;同时还增强了单株顶土能力,有助于出苗率的提高。
海河平原区高丹草常规种植时,一般行距50cm、株距15cm,如果在50cm的行距下直接进行覆膜栽培,会因行距窄而影响覆膜操作;同时也会因株距小造成膜上破孔多,最终也影响覆膜效果。据此,本发明创造性的将生产中“50cm-50cm”等行距种植改为“60cm-40cm”的宽窄行种植,便于机械覆膜操作;将传统的15cm株距改为一穴双株、穴距扩大到30cm,不仅实现了精量播种,亩节省种子用量50%;而且由传统株距15cm覆土,改为穴距30cm的覆土,既节省了膜上覆土的用量,覆土效率提高50%;又增强了单株顶土能力,有助于出苗率的提高。
2、本发明提供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在高丹草上覆膜,并在所覆膜上再覆一层2-3cm的土层,利用单子叶向上生长和膜上土壤的重力作用原理,将高丹草子叶直接顶出土壤,是高丹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突破,传统的地膜覆盖高丹草后,高丹草子叶无法将膜顶破,需要靠人工破膜出苗,而本发明破解了传统的人工破膜出苗难题,改变了传统的“先种后覆膜,待出苗后人工放苗”技术,也不同于“先覆膜后破膜播种”技术;本发明在海河平原区试验该栽培方法,使得高丹草播后12天内出苗率提高至32.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丹草播种后一个月因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地表蒸发大,导致耕层土壤水分散失严重、播种后保苗困难、出苗率低的问题。
马铃薯采用的模式覆土技术,是覆膜与覆土分开操作的,因为马铃薯播种季节温度低,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个月时间,提前先覆膜主要是增温保墒,然后在出苗后顶膜前开始在膜上覆土,其具体操作是在膜上全部覆土,一是所需要的覆土量多,需要大量土覆盖,二是在膜上全部覆土后,膜的增温作用也就失去了。
而本发明的“膜上精准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技术”是覆膜和覆土同时操作进行,因为高丹草出苗快,从播种到出苗需要5~7天,如果分开操作,一是可能造成春、初夏因揭膜不及时对苗造成的伤害,二是覆土不及时,幼苗的“露锥”(即子叶展开前)已出土展开,无法将膜顶开,也失去了膜上覆土的意义。因此需要覆膜覆土同时操作,而且在覆土量上提出,以穴播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2-3cm的土层,这样大大减少了田间用土量,覆土效率提高50%以上,达到省土省力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不仅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春、初夏因揭膜不及时对苗造成的伤害,还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劳动效率提高50%以上;而且显著提高了光温水资源利用率,增产效益明显;同时,还可有效防治杂草生产,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膜上精准覆土自然破膜出苗,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春、初夏因揭膜不及时对苗造成的伤害,而且节省了人工破膜出苗用工费,每亩节省劳动力1~2人次,劳动效率提高50%以上;还使得高丹草播后一个月内0~20cm土壤温度平均升高2.3℃,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3.8%,出苗率提高32.3%,干草产量提高15.6%,增产效益显著;同时覆膜处理可有效降低杂草生长,除草剂的使用量降低40%以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0~10cm土壤温度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2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10~20cm土壤温度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3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0~20cm土壤含水量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4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20~40cm土壤含水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5为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40~60cm土壤含水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6为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0~10cm土壤温度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7为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10~20cm土壤温度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8为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0~20cm土壤含水量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9为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20~40cm土壤含水量播后天数的变化。
图10为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40~60cm土壤含水量播后天数的变化。
其中,图1-5中A表示对比例2;B表示对比例1;C表示实施例1;
图6-10中A表示对比例4;B表示对比例3;C表示实施例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均于2017年4-8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节水试验站进行,整个实施例和对比例全生育期不灌溉,直到试验结束,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都进行3次重复试验,每个重复试验播种一个小区,每小区播种10行,行长7.2米,小区面积36.0m2(7.2m×5m)。气象数据显示,2017年该区全年降雨量490.4mm,其中高丹草生长季4-8月降雨量260.1mm,占全年降雨量53%,有利于等雨播种出苗。
实施例1
(1)播前整地:播种前精细整地,减少明暗坷垃对出苗的影响;底施复合肥750kg·hm-2(总质量中N-P-K各占15%);
(2)种子选择: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一,发芽率、净度均在95%以上,种子质量符合GB 6142-2016中二级种子的规定;
(3)播种:4月12日前有降雨,降雨量为19.6mm,利用此次降雨于4月12日播种,播种时,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播种高丹草种子,其中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40cm,每行种子播种量一致,均为120粒,播种深度5cm,穴播,每穴留苗2株,穴与穴间隔30cm,留苗密度9000株/亩;
(4)覆膜:播种后立即在窄行上覆膜,所选用的地膜幅宽90cm、厚度0.04mm,地膜采用棉田所使用的塑料膜,为可降解膜;
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2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5)田间管理:杂草防除于播后苗前,采用38%莠去津悬浮剂均匀喷施地表,用药量为每公顷1800g;出苗后及时开口放风;三叶期定苗;其他田间管理同该地区高丹草常规管理。
实施例2
(1)播前整地:播种前精细整地,减少明暗坷垃对出苗的影响;底施复合肥750kg·hm-2(总质量中N-P-K各占15%);
(2)种子选择: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一,发芽率、净度均在95%以上,种子质量符合GB 6142-2016中二级种子的规定;
(3)播种:5月23日前有降雨,降雨量为24.3mm,利用此次降雨于5月23日播种,播种时,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播种高丹草种子,其中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40cm,每行种子播种量一致,均为120粒,播种深度5cm,穴播,每穴留苗2株,穴与穴间隔30cm,留苗密度9000株/亩;
(4)覆膜:播种后立即在窄行上覆膜,所选用的地膜幅宽90cm、厚度0.05mm,地膜采用棉田所使用的塑料膜,为可降解膜;
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2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5)田间管理:杂草防除于播后苗前,采用38%莠去津悬浮剂均匀喷施地表,用药量为每公顷2250g;出苗后及时开口放风;三叶期定苗;其他田间管理同该地区高丹草常规管理。
实施例3
(1)播前整地:播种前精细整地,减少明暗坷垃对出苗的影响;底施复合肥750kg·hm-2(总质量中N-P-K各占15%);
(2)种子选择:选择颗粒饱满、大小均一,发芽率、净度均在95%以上,种子质量符合GB 6142-2016中二级种子的规定;
(3)播种:造墒播种:6月11日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灌溉,灌溉量50m3·亩-1,播种时,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播种高丹草种子,其中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40cm,每行种子播种量一致,均为120粒,播种深度3cm,穴播,每穴留苗2株,穴与穴间隔30cm,留苗密度9000株/亩;
(4)覆膜:播种后立即在窄行上覆膜,所选用的地膜幅宽90cm、厚度0.04mm,地膜采用棉田所使用的塑料膜,为可降解膜;
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3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5)田间管理:杂草防除于播后苗前,采用38%莠去津悬浮剂均匀喷施地表,用药量为每公顷2000g;出苗后及时开口放风;三叶期定苗;其他田间管理同该地区高丹草常规管理。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2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高丹草种子的播种深度为5cm。
实施例6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高丹草种子的播种深度为5cm;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2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未进行步骤(4)。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采用等行距种植方式种植高丹草:行距为50cm;未进行步骤(4)。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未进行步骤(4)。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采用等行距种植方式种植高丹草:行距为50cm;未进行步骤(4)。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1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对比例6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小于1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对比例7
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人工破膜出苗。
对比例8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1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对比例9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在覆膜的窄行两侧,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小于1cm的土层,然后等待出苗。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仅在于覆膜操作完成后,人工破膜出苗。
1、对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试验观测
定期观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并从拔节期(播后40d)开始,每15d动态取样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指标;
2、对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的试验观测
统计出苗率,观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并在青贮利用期(播后75d)收获,测定分析高丹草农艺性状指标。
3、对实施例3-6、对比例5-10的试验观测
测定出苗率,播后45d,统计高丹草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茎粗的农艺性状指标。
4、测定指标与方法
出苗率:于出苗后(播种12d)调查每个处理下种子的出苗情况,统计出苗率。
土壤温度:借助土壤水分温度仪分别在播种~出苗期(播后10d内),每3d测定一次0~10cm、10~20cm两个土层的土壤温度;出苗~拔节初期,每5d测定一次0~10cm、10~20cm两个土层的土壤温度;拔节后期,每15d测定一次0~10cm、10~20cm两个土层的土壤温度。每次测定分别在早上8点、中午13点、下午17点进行,然后计算平均值。
土壤含水量:借助土壤水分温度仪分别在播种~拔节初期,每7d测定一次0~20cm、20~40cm、4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拔节后期,每15d测定一次0~20cm、20~40cm、4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监测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农艺性状:
株高是测定从地面到植株新叶最高部位的绝对高度;
主茎直径是用游标卡尺测量距地面30cm处主节间的直径;
主茎叶片数是统计单株主茎的叶片数;
用直尺测量每个单株中间部位叶片从叶舌到叶尖的最长距离以及叶片的最宽距离,分别记为叶片长度、叶片宽度;
茎叶比和鲜干比的测定在每小区取代表性的植株5株,人工将其茎和叶、穗分开,待自然风干后各自称重,分别计算茎叶比和鲜干比;然后通过鲜干比计算单株干重。
其中:茎叶比=风干茎干重/风干叶干重;
鲜干比=单株鲜重/单株干重。
收获测产时,先去掉每小区两侧边行及行头110cm的区域,对余下的中间行数首先统计有效茎数,换算成群体密度;然后以小区为面积称其小区鲜重,再通过鲜干比换算成干草产量。
5、观测结果
(1)对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试验观测结果
Ⅰ、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土壤温度变化分析
分析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0~10cm、10~20cm的土壤温度变化可知(见图1,图2),实施例1采用“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播后1d至播后32d,0~10cm的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对比例1“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和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P<0.05),实施例1其土壤温度平均比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高2.7℃;实施例1“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播后1d至播后32d,10~20cm的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对比例1“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和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P<0.05);土壤温度比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高2.1℃;随着生育进程的进一步延长,播后40d以后,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在0~10cm、1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播后一个月内,实施例1“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比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平均0~20cm土壤温度高2.4℃,表明覆膜覆土具有明显增温效果,可持续一个月时间。
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
分析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可知(图3,图4,图5),实施例1“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从播后1d开始到播后29d,0~20cm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处理(P<0.05),实施例1“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下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平均提高17.0%;在20cm~40cm、40cm~60cm的土层,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随着生育天数的延长,在播后40d到播后70d,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在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含水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表明覆膜覆土具有明显保墒效果,可持续一个月时间。
Ⅱ、不同处理下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
从拔节期(播后40d)开始,每15d动态取样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指标,采用SPSS显著性分析,得到表1。
表1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
Figure BDA0002639154620000081
Figure BDA0002639154620000091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如a、b、c三者之间互不相同,表示相互具有显著差异;表2和表3同理。
由上表1可知,通过对不同天数处理下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播后40d,对比例1“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下高丹草的株高、主茎叶片数、主茎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干重与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实施例1“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P<0.05)。表明宽窄行种植方式对高丹草苗期生长无影响,但覆膜覆土处理对高丹草苗期生长影响显著。
随着生育天数的延长,在播后85d,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试验处理下高丹草的株高、主茎叶片数、主茎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茎叶比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对比例1“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与对比例2“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间单株干重无显著差异,但实施例1“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下的单株干重显著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处理(P<0.05)。由此可知,覆膜覆土处理可显著提高单株干重(P<0.05)。
(2)对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的试验观测结果
Ⅰ、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土壤温度变化分析
分析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0~10cm、10~20cm的土壤温度变化可知(图6,图7),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播后1d至播后32d,0~10cm的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对比例3“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和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P<0.05),实施例2其土壤温度平均比“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升高2.2℃;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播后1d至播后32d,10~20cm的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对比例3“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和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P<0.05),土壤温度比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高2.2℃。
综上,播后一个月内,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比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的平均0~20cm土壤温度高2.2℃,与实施例1试验结果相近。
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
分析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在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可知(图8,图9,图10),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从播后1d开始到播后22d,0~20cm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以显著高于对比例3和对比例4的处理(P<0.05),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下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平均提高10.6%;在20cm~40cm、40cm~60cm的土层,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试验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
综上,结果表明覆膜覆土同样具有明显保墒效果,可持续一个月时间,与实施例1试验结果相近。
Ⅱ、不同处理下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
播后75d,分析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不同处理下高丹草农艺性状可知(见表2),对比例3“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下,除株高显著高于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外(P<0.05),其它产量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而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下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比例3“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处理和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P<0.05),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的干草产量比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提高15.6%。
表2刈割时不同试验处理下高丹草产量相关性状
Figure BDA0002639154620000101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Ⅲ、出苗率
播后12d,统计了实施例2、对比例3和对比例4不同试验处理下的出苗率(见表2),对比例3“宽窄行+不覆膜覆土”、实施例2“宽窄行+覆膜覆土”处理下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P<0.05),对比例3、实施例2的高丹草出苗率比对比例4“等行距+不覆膜覆土”处理分别提高12.9%,32.3%。
综合(1)和(2)的观测结果,采用覆膜覆土处理,高丹草播后一个月内0~20cm土壤温度升高2.2-2.4℃,0~20cm土壤含水量提高10.6-17.0%,即高丹草播后一个月内0~20cm土壤温度平均升高2.3℃,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3.8%;出苗率可提高至32.3%;干草产量提高15.6%。
(3)对实施例3-6、对比例5-10的试验观测结果
实施例3-6、对比例5-10的试验设计为在播种深度3cm和播种深度5cm处理下分别设置覆土厚度3cm、2cm、1cm、以及小于1cm的水平,以人工破膜为对照,通过测定出苗率,统计高丹草农艺性状指标,分析膜上不同覆土厚度对高丹草出苗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出苗期膜上覆土处理下各农艺性状的变化
Figure BDA0002639154620000111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上表3可知,播种深度3cm,本发明实施例3-4膜上覆土处理能使高丹草出苗率相比对照(人工出苗)试验提高36.2%-42.6%,播种深度5cm,本发明实施例5-6膜上覆土处理能使高丹草出苗率相比对照(人工出苗)试验提高22.4%-42.4%,而且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春、初夏因揭膜不及时对苗造成的伤害,而且省时省工。可见,采用本发明“地膜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种子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cm,膜上覆土2~3cm。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采用60cm-40cm的宽窄行种植,便于机械化操作;在窄行上穴播种植;一穴双株、穴距30cm;不仅实现了精量播种,而且提高了覆土效率,还提高了单株的顶土能力;同时覆膜后,以穴播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一层2-3cm厚的土层,利用单子叶向上生长和膜上土壤的重力作用原理,使高丹草子叶直接顶出土壤。
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先种后覆膜,待出苗后人工放苗”技术,也不同于“先覆膜后破膜播种”技术;而是形成了新型栽培技术:“地膜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是高丹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突破;同时简化了操作,节省了破孔工时费用,使得出苗率提高至32.3%,干草产量提高15.6%;播后一个月内0~20cm土壤温度平均升高2.3℃,0~20cm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3.8%,显著提高了高丹草的出苗率、干草产量以及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综合得出,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可在海河平原区以及西北、东北生态条件类似区域推广应用,为海河平原区及类似地区高丹草雨养栽培、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高丹草种子后覆膜,覆膜完成后进行膜上覆土,所述膜上覆土是在所覆膜上,以高丹草种子为中心,半径10cm内覆上2-3cm的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方法,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在窄行上覆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采用穴播,每穴留苗2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穴播的穴距30cm,穴播的播种深度3-5cm;留苗密度9000株/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之前进行播前整地,包括底施复合肥750kg·hm-2,所述复合肥中N、P、K质量比例各占15%。
7.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丹草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均一,发芽率、净度均在95%以上,质量符合GB 6142-2016中二级种子的规定。
8.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选用地膜的幅宽90cm,厚度0.04~0.05mm;所述的地膜为可降解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上覆土之后等待出苗,出苗后进行田间管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为北方春播等雨播种,等雨播种的条件为春雨满足降雨量≥18mm时播种,或造墒播种,所述造墒播种为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灌溉,灌溉量50m3·亩-1
CN202010834420.5A 2020-08-19 2020-08-19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1919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420.5A CN111919676A (zh) 2020-08-19 2020-08-19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420.5A CN111919676A (zh) 2020-08-19 2020-08-19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9676A true CN111919676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4420.5A Pending CN111919676A (zh) 2020-08-19 2020-08-19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96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016A (zh) * 2022-05-10 2022-06-1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一种覆膜植物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7441A (zh) * 2014-05-14 2014-07-3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方法
CN105123256A (zh) * 2015-10-21 2015-12-09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滨海盐碱地高固碳及高产种植油葵的方法
CN106342545A (zh) * 2016-11-10 2017-01-25 塔里木大学 一种粮、饲一年两季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7360834A (zh) * 2017-08-05 2017-11-21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种高寒半干旱地区苜蓿播种方法
CN109042196A (zh) * 2018-09-29 2018-12-21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一种赤芍土下覆膜栽培方法
CN109429940A (zh) * 2018-10-22 2019-03-08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一种旱作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覆膜穴播栽培方法
CN110268894A (zh) * 2019-07-31 2019-09-24 许伟 一种北方地区种植覆膜作物的播种方法
CN110972866A (zh) * 2019-12-23 2020-04-10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高原地区秸秆地膜双覆盖垄作马铃薯栽培方法
US20200115691A1 (en) * 2017-06-22 2020-04-16 Novozymes A/S Xylanase Variants and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Same
CN111466264A (zh) * 2020-04-20 2020-07-31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饲料作物周年免灌溉适墒种植耕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7441A (zh) * 2014-05-14 2014-07-3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方法
CN105123256A (zh) * 2015-10-21 2015-12-09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滨海盐碱地高固碳及高产种植油葵的方法
CN106342545A (zh) * 2016-11-10 2017-01-25 塔里木大学 一种粮、饲一年两季玉米的栽培方法
US20200115691A1 (en) * 2017-06-22 2020-04-16 Novozymes A/S Xylanase Variants and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Same
CN107360834A (zh) * 2017-08-05 2017-11-21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种高寒半干旱地区苜蓿播种方法
CN109042196A (zh) * 2018-09-29 2018-12-21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一种赤芍土下覆膜栽培方法
CN109429940A (zh) * 2018-10-22 2019-03-08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一种旱作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覆膜穴播栽培方法
CN110268894A (zh) * 2019-07-31 2019-09-24 许伟 一种北方地区种植覆膜作物的播种方法
CN110972866A (zh) * 2019-12-23 2020-04-10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高原地区秸秆地膜双覆盖垄作马铃薯栽培方法
CN111466264A (zh) * 2020-04-20 2020-07-31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饲料作物周年免灌溉适墒种植耕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振富等: "栽培方式对光敏型高丹草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杨来胜等: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许能祥等: "不同栽培方式下C_4牧草在沿海滩涂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业学报》 *
赵娜等: "不同种植方式下高密度玉米群体光能利用因子比较", 《北方农业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7016A (zh) * 2022-05-10 2022-06-1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一种覆膜植物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oshida Tropical climate and its influence on rice
Pyter et al. Agronomic experiences with Miscanthus x giganteus in Illinois, USA
Liu et al. Responses of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hort-season cotton to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teractive effects of irrigation methods and deficit irrigation
Noviana et 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by using drought tolerant and early maturing rice varieties in Majalengka Regency
CN107172983B (zh) 冬小麦的节水丰产栽培方法
CN113229076A (zh) 一种利用盐池筛选优良耐盐株系的小麦育种方法
CN111919676A (zh) 高丹草宽窄行一穴双株膜上覆土栽培方法
Balodis et al. Winter oils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autumn growth.
Farmer Jr et al. Germination and initial growth of eastern cottonwood as influenced by moisture stress,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Sawan et al. Egyptian cotton (Gossypium barbadense)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as affected by climatic factors and soil moisture status
CN108849177A (zh) 一种滴灌条件下小粒咖啡苗木采用蓖麻遮荫的方法
RU2420057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урожайности зеленой массы и маслосемянок сафлора красильного
Elbersen et al. Field evaluation of switchgrass seedlings divergently selected for crown node placement
CN114568240A (zh) 一种通过深犁深种高培土延长甘蔗宿根年限的方法
CN110558191B (zh) 一种通过油菜和洋葱联合压青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方法
CN114946568A (zh) 一种冬小麦高产高效健康栽培方法
CN112772338A (zh) 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
CN112772315A (zh) 黄淮海潮土区夏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CN110583382A (zh) 一种艾草茎秆扦插育苗方法
CN114467648B (zh) 一种提高扁穗雀麦抗倒伏能力和种子产量的栽培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growth traits,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go falcata var. Romanica in an oasis.
Sawan et al. Appropriate time scale for aggregating climatic data to predict flowering and boll setting behaviour of cotton in Egypt
CN114431132B (zh) 一种西瓜制种套种油葵的方法
Araki et al. Onion set cultivation as a system for overcoming yield reduction by the unstable climate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period
CN116671403A (zh) 一种省种省肥的玉米条带休闲间作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