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8286B -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286B
CN111918286B CN201910389256.9A CN201910389256A CN111918286B CN 111918286 B CN111918286 B CN 111918286B CN 201910389256 A CN201910389256 A CN 201910389256A CN 111918286 B CN111918286 B CN 111918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router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user
user key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92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8286A (zh
Inventor
石冬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92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8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8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8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路由器搜索到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若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其中,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如此,当第一无线路由器发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非法”的即不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已经与自己建立了通信连接时,解除第二无线路由器与自己的通信连接,以避免用户由于无法成功接入第二无线路由器而导致联网失败的现象。

Description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路由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入网工具。在家庭中,在公司里,都会部署一个或多个无线路由器,以使在该环境中的用户可以通过将用户终端连接至该无线路由器进行网络访问。
无线路由器具有中继能力,有时候,为了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会存在将不同的无线路由器连接在一起的情况,比如,无线路由器1被部署在某场景内后,为了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某人可能会增加一个提供中继能力的无线路由器2与无线路由器1连接,以想要达到通过无线路由器2亦可成功联网的目的。
但是,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情形:可能只有将无线路由器2成功接入无线路由器1的用户才能够通过无线路由器2成功联网,其他用户都不能通过无线路由器2成功联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用以阻断“非法”的第二无线路由器与“合法”的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以保证用户联网操作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无线路由器,该方法包括:
搜索到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
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连接检测装置,位于第一无线路由器中,该装置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到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以及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执行如下步骤:
搜索到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另一无线路由器;
若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已经连接至所述无线路由器,则解除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中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可以适用于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专属的接入密钥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从而成功联网的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中,第一无线路由器中存储了由多个用户各自对应的接入密钥组成的用户密钥库。实际应用中,第一无线路由器可以定期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自己具有相同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SSID)的第二无线路由器,若存在,则进一步判断该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是“非法”的且已经与自己建立通信连接的无线路由器。其中,“非法”与否是指第二无线路由器能否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上述用户密钥库。具体地,如果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SSID且不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则第二无线路由器为“非法”的。而如果“非法”的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已经建立了通信连接,那么就意味着原本可以通过第一无线路由器成功联网的用户,如果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某些原因需要通过第二无线路由器联网,就会因为第二无线路由器中不具有想要入网用户专属的接入密钥而导致联网失败。因此,当第一无线路由器发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非法”的且已经与自己建立了通信连接时,解除第二无线路由器与自己的通信连接,以避免用户由于无法成功接入第二无线路由器而导致联网失败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连接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与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装置对应的无线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可以适用于的一种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在该应用场景下,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专属的接入密钥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从而成功联网。在该应用场景中,第一无线路由器中存储了由多个用户各自对应的接入密钥组成的用户密钥库。
举例一种该应用场景的示例:某应用程序(比如某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服务提供商,为了使得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用户能够更加快捷的联网,从而更加方便的使用该应用程序,可以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假设即为本文中的第一无线路由器。某用户在初始使用该应用程序时,该应用程序的服务器可以为该用户分配一个专属的接入密钥,用于接入在该用户所属环境中部署的第一无线路由器。服务器分配好该接入密钥后,一方面,服务器将该接入密钥发送至第一无线路由器,以便该第一无线路由器后续对使用该接入密钥的联网行为进行认证;另一方面,服务器可以将该接入密钥发送至该用户的应用程序中存储。该应用程序的某界面中可以设置一联网入口按钮,当该用户想要联网时,点击该联网入口按钮,该应用程序会自动以该用户对应的接入密钥向第一无线路由器发起联网请求,第一无线路由器验证该接入密钥有效,则将该用户接入网络。
基于该示例可知,在同一环境比如同一公司内的不同使用该应用程序的用户会被分配用于接入同一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不同接入密钥,第一无线路由器存储各个用户的接入密钥,以在各个用户触发联网操作时完成对各个用户的联网行为的认证。
本文中,第二无线路由器往往是出于扩展网络覆盖范围等目的而部署的无线路由器,该第二无线路由器被连接到第一无线路由器上。
在上述应用场景中,比如可以是上述多个用户中的某个用户X使用自己专属的接入密钥将第二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第一无线路由器上。此时,可以将第二无线路由器视为用户X的终端设备,用户X通过第二无线路由器搜索周围存在的无线路由器,若搜索到第一无线路由器,则通过输入自己专属的接入密钥而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此时,由于第一无线路由器中存储有该用户X的接入密钥,则用户X触发的联网行为会通过认证,从而实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的建立。之后,用户X可以设置第二无线路由器的SSID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相同,而且设置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即为用户X自己的接入密钥。
由于SSID相同,这样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很容易区分不出来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从而,当某用户Y在比较靠近第二无线路由器的位置时,若该用户Y想要接入上述SSID的网络,则用户Y很可能是向第二无线路由器触发了联网行为,此时,由于第二无线路由器被配置的接入密钥为用户X的接入密钥,所以用户Y以自己的接入密钥想要接入第二无线路由器时是不会成功的。由此可见,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其实是不合理的,应该解除该通信连接,而这正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的核心目的。
当然,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多个用户通过相同的接入密钥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场景,只是此时,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不同,而且可能多个用户中的相当一部分无法或者不便获知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的执行过程进行具体说明。该通信连接检测方法是指第一无线路由器对自己与其他设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的有效性进行检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连接检测方法可以由第一无线路由器来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搜索到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
可选地,第一无线路由器可以定期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无线路由器的操作。
可选地,第一无线路由器也可以在每当有一个新的设备成功与自己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候,执行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无线路由器的操作,以便及时发现当前接入的设备是否是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无线路由器。
这里,将第一无线路由器搜索到的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无线路由器称为第二无线路由器。
102、若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其中,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第一无线路由器搜索到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第二无线路由器之后,需要进行如下判断:第一,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是“非法”的;第二,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已经与自己建立了通信连接。
因为,即使第二无线路由器是“非法”的,但是如果第二无线路由器并未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说明第二无线路由器并非是用户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中继节点,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联网。而相反地,即使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了通信连接,但是如果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合法”的,则说明第二无线路由器起到了中继的作用,各用户通过“合法”的第二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成功联网。
下面说明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是“非法”的判断依据:第一无线路由器判断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自己共享用户密钥库,如果能够与自己共享用户密钥库,则说明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合法”的,反之,第二无线路由器是“非法”的。
而其中,第一无线路由器可以根据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确定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自己共享用户密钥库。因为一般地,相同厂商的无线路由器执行的是相同的密钥管理机制,同一厂商的某个无线路由器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得另一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密钥库。因此,可以基于厂商标识来确定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共享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密钥库。
具体地,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同,则确定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该实施例中是以厂商标识的一致性作为判断依据,是一种强限定。
但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的判断也可以实现为:若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同,且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存在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可以共享用户密钥库的签约厂商集中,则确定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在该实施例中,并不要求厂商标识的绝对一致性。
也就是说,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要求只有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一致即完全相同,才说明第二无线路由器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但是在第二种实施例中,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可以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一致,只要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存在于可以共享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密钥库的签约厂商集中,就认为第二无线路由器能够与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第二种实施例往往对应于某些路由器的厂商具有合作关系,授权彼此的无线路由器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形中。
上述举例了两种依据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进行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合法性判断的实现方式,不管是采用哪种实现方式,第一无线路由器都需要获得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获取方式可以是如下方式:
可选地,第一无线路由器接收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实际应用中,第二无线路由器可以被配置为以某时间间隔不断地广播发送信标帧,在信标帧中可以自定义一个字段信息:厂商标识。
或者,可选地,第一无线路由器接收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的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实际应用中,可以配置第二无线路由器在向第一无线路由器发起连接请求时,在IP头的预留字段中自定义一个字段信息:厂商标识。
以上对第一无线路由器判断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合法”进行了介绍,下面介绍第一无线路由器如何确定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已经与自己建立了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某用户将第二无线路由器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后,第一无线路由器可以获得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当然,其他正常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的设备的MAC地址也会被第一无线路由器存储起来。
另外,当第一无线路由器搜索到周围存在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第二无线路由器时,第一无线路由器此时可以获知搜索到的第二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
从而,第一无线路由器在自己存储的MAC地址集中查收是否存在搜索到的第二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若存在,说明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自己建立了通信连接。
综上,当第一无线路由器发现与自己具有相同SSID的第二无线路由器是“非法”的、且与自己已经建立了通信连接时,解除第二无线路由器与自己的通信连接,以避免多个用户由于无法成功接入第二无线路由器而导致联网失败的现象。
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第二无线路由器对用户成功联网的干扰作用,结合图2来说明。
在图2中,假设用户X可以以接入密钥key_x成功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以实现对服务器的正常访问,以及假设用户Y可以以接入密钥key_y成功接入第一无线路由器,以实现对服务器的正常访问。某时,用户X将第二无线路由器接入了第一无线路由器,并且设置第二无线路由器具有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相同的SSID,而且设置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为自己的接入密钥key_x。某时,用户Y想要接入该SSID对应的网络,由于用户Y当前所在的位置比较靠近第二无线路由器,所以当用户Y选择了该SSID并触发联网操作后,实际上是向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了连接请求。当用户Y输入自己的接入密钥key_y时,将无法成功联网。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01、用户X将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设置为用户X的目标接入密钥key_x,并将第二无线路由器的SSID设置为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SSID相同。
302、第二无线路由器向第一无线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中包括目标接入密钥key_x。
303、由于目标接入密钥key_x存在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密钥库中,第一无线路由器与第二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
304、第一无线路由器搜索到与自己具有相同的SSID的第二无线路由器,确定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自己共享用户密钥库,且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自己建立了通信连接。
305、第一无线路由器解除与第二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
306、第一无线路由器向服务器发送与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告警信息,以使服务器通知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管理者第二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无效。
服务器告知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管理者(该管理者即为用户X)第二无线路由器与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无效,以使用户X将第二无线路由器下电拆除。
本实施例中未尽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赘述。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通信连接检测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通信连接检测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连接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连接检测装置位于第一无线路由器中。如图4所示,该通信连接检测装置包括:搜索模块11、确定模块12、处理模块13。
搜索模块11,用于搜索到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
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以及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处理模块13,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或者,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存在于可以共享用户密钥库的签约厂商集中,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或者,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12具体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存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存储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集中,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媒体访问控制地址集对应于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集。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目标接入密钥。此时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接入密钥存在于所述用户密钥库中,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被设置为所述目标接入密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相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告警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管理者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无效。
图4所示通信连接检测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各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路由器所执行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图4所示的通信连接检测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无线路由器。如图5所示,该无线路由器可以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其中,所述存储器22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21执行时,至少使所述处理器21完成如下步骤:
搜索到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另一无线路由器;
若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已经连接至所述无线路由器,则解除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其中,该无线路由器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无线路由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路由器所执行的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各个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可以由某种程序/软件来执行,该程序/软件可以由网络侧提供,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无线路由器可以将该程序/软件下载到本地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并在其需要执行前述通信连接检测方法时,通过CPU将该程序/软件读取到内存中,进而由CPU执行该程序/软件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通信连接检测方法,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前述图1至图3中的示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通信连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无线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搜索到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
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包括:
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或者,
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同,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不存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可以共享用户密钥库的签约厂商集中,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
或者,
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存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存储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集中,则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媒体访问控制地址集对应于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目标接入密钥;
若所述目标接入密钥存在于所述用户密钥库中,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接入密钥被设置为所述目标接入密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服务集标识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之后,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告警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对应的管理者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无效。
7.一种通信连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无线路由器中,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搜索到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第二无线路由器;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以及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是否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已经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则解除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连接。
8.一种无线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实现如下步骤:
搜索到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的另一无线路由器;
根据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的厂商标识确定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是否能够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
若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不能够与所述无线路由器共享用户密钥库,且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已经连接至所述无线路由器,则解除所述另一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无线路由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密钥库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接入所述无线路由器所需的接入密钥。
CN201910389256.9A 2019-05-10 2019-05-10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Active CN111918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256.9A CN111918286B (zh) 2019-05-10 2019-05-10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256.9A CN111918286B (zh) 2019-05-10 2019-05-10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286A CN111918286A (zh) 2020-11-10
CN111918286B true CN111918286B (zh) 2023-09-22

Family

ID=7324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9256.9A Active CN111918286B (zh) 2019-05-10 2019-05-10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828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925A (zh) * 2014-05-19 2014-08-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路由器的桥接建立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05323758A (zh) * 2014-07-02 2016-02-10 上海新联纬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扩展服务集标识符服务提供方法
CN105939521A (zh) * 2016-07-14 2016-09-14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伪接入点的检测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5959950A (zh) * 2015-12-02 2016-09-21 珠海网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系统及其连接方法
CN107708142A (zh) * 2017-11-28 2018-02-16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ap的分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3292A1 (en) * 2014-09-30 2016-04-0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dvertising multiple service set identifie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9925A (zh) * 2014-05-19 2014-08-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路由器的桥接建立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05323758A (zh) * 2014-07-02 2016-02-10 上海新联纬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扩展服务集标识符服务提供方法
CN105959950A (zh) * 2015-12-02 2016-09-21 珠海网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系统及其连接方法
CN105939521A (zh) * 2016-07-14 2016-09-14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伪接入点的检测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7708142A (zh) * 2017-11-28 2018-02-16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ap的分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延军.解决长距离网络共享问题 你需要WDS无线中继.电脑爱好者.2011,全文. *
刘景云.灵活管控无线路由器.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7,(第10期),全文. *
罗燕羽.使用"漫游"和"桥接"功能拓展无线网络的空间.中国新通信.2008,(第1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286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16409B2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ステアリング
EP3080963B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network access administration
JP6386069B2 (ja) 接続管理方法、装置、電子設備、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369553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接続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システム、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利用者端末
US11096051B2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1032057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서버 클라이언트 시스템, 및 방법, 및컴퓨터·프로그램
RU2543095C2 (ru)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е и разрешение сбое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CN111130930B (zh) 双网卡检测方法和装置
JP2012034129A (ja) 管理サーバ、通信遮断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305393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ccess rights, control poi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02019020060A2 (pt) método para detecção de características de pontos de acesso, usando aprendizagem de máquina
CN113950010B (zh) 一种基于Mesh自动组网开通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60130457A (ko) 결정 방법 및 대응하는 단말기,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및 저장 매체
CN111918286B (zh) 通信连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
US8353048B1 (en) Application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and portability using a mobile device for authentication
KR102421759B1 (ko) 네트워크 장애 감지장치 및 방법
CN106535189B (zh) 网络访问控制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出口网关
JP2018097821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isco Mobile IP MIB Support for SNMP
CN109698840B (zh) 检测dhcp恶意事件方法及装置
CN114513549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0964602B1 (ko) 로우팬 부트스트래핑 에이전트 장치 및 로우팬 부트스트래핑 시스템
CN10998242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
JP2010136014A (ja) Macアドレス自動認証システム
KR20060068531A (ko) 인증 서버 및 인증 서버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