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7334A -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7334A
CN111917334A CN201910381027.2A CN201910381027A CN111917334A CN 111917334 A CN111917334 A CN 111917334A CN 201910381027 A CN201910381027 A CN 201910381027A CN 111917334 A CN111917334 A CN 111917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power
things
management module
electr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10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笛
吴元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10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7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7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7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3/00Generators in which thermal or kinetic energy is convert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ionisation of a fluid and removal of the charge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生物能捕获装置、升压调节器和物联网终端,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通过升压调节器与所述物联网终端连接,其中: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用于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终端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技术、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增强机器类通信)技术、LoRa(Long Range,长距离通信)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应用,接入物联网中的终端(以下简称物联网终端)的供电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诸如锂电池等二次电池作为物联网终端的供电装置,但由于受到二次电池使用寿命的限制,当物联网终端的数量较多时,需要频繁地进行二次电池的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终端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生物能捕获装置、升压调节器和物联网终端,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通过升压调节器与所述物联网终端连接,其中:
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用于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
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
优选地,所述物联网终端,包括:二次电池模块和无线管理模块,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与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并联。
优选地,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或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优选地,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以及,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优选地,所述二次电池模块,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优选地,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具体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管理平台,以供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
优选地,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以固定功率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
优选地,所述升压调节器中包括:电能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电能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
优选地,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布置在所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的土壤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生物能捕获装置的阴极和阳极布置在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的土壤中,用于捕获基于所述阴极和阳极的电势差所产生的电能;
将所捕获的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物联网终端供电。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首先,生物能捕获装置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然后通过升压调节器将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方可给物联网终端供电,从而使得物联网终端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因此,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终端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云服务器管理平台与无线管理模块交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目前,物联网应用具体是指广域网应用,业界将其定义为低功耗广域网(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其中,所述LPWAN技术主要包括: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技术、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ofCommunication,增强机器类通信)技术、LoRa(Long Range,长距离通信)技术等。通过LPWAN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地无线传输和通信以及达到低功耗的要求。常见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抄表等。
现有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中,物联网终端通常采用二次电池进行供电,而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在三年左右,且由于物联网终端的分布范围很广,大多数分布在野外环境,大大地减弱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频繁地进行二次电池的更换,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不利于环保。因此,物联网终端的供电需要一种更高效且低成本的方式,使得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降费增效的环保效果。
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终端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
请参见说明书附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结构具体包括如下模块:生物能捕获装置11、升压调节器12以及物联网终端13,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11通过升压调节器12与所述物联网终端13连接,其中:
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11,用于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
所述升压调节器12,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和所述升压调节器来供电的对象具体包括:低功耗物联网终端。
其中,所述低功耗物联网终端是指耗电量非常微小的物联网采集终端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为:耗电量(或供电需求量)为μA级别的传感器模块,以及耗电量为mA级别的无线通信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共生系统,是指包括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生物链,植物经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学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环境和营养物质(或养分)。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布置在所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的土壤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阳极比如可以安装在植物的根部或叶子部位,或者土壤的表面。其中,所述土壤表面会附着很多的微生物。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阴极布置在接近地面处,阳极布置在植物根系附近。其中,阴极布置时需要考虑透气性和氧气密度两种情况,如果阴极布置在土壤的深处,则会导致氧气透不到土壤里,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不利于后续的供电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在试验过程中,阴极通常布置在距离地面十厘米处,经过测试表明,该距离范围内的供电效果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应用场景具体为需要通过物联网进行监测相关环境数据的偏远地区,则在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来供电的情况下,所述土壤包括但不仅限为温暖湿润的土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植物的电离效果和微生物的电离效果相互叠加可以产生更多的电离子,与阴极的电势差越大,生成的电能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捕获的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这两个指标数据不稳定,或者不连续(即不是固定的值),通常检测出的电压值均低于0.5V,而物联网应用系统通常是基于3.3V的电路进行运作的。因此,在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输出捕获的电能后需要经过升压调节器进行升压处理后,方可用于给物联网终端进行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升压处理,是指保持电能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电能进行整流和升压,即增加电压和减少电流。
则,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以固定功率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升压调节器中包括:电能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电能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功率,是指供电过程中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提供的实际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能管理模块具体为IC电源管理芯片,通过所述IC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实时地获取到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的功率,从而通过升压调节器处理后来满足所述物联网终端的供电要求。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终端13,包括:二次电池模块31、无线管理模块32,所述二次电池模块31与所述无线管理模块32并联。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电池模块既是一个存储单元,又是一个供能单元,即所述二次电池可以多次充电,也可以重复给需要电能的对象供电。
其中,所述二次电池模块比如可以是锂电池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或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足够带动系统中的负载进行运作时,则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和所述升压调节器共同组成一个电源,并向负载供电。其中,所述负载具体包括:无线管理模块和/或二次电池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只够带动所述无线管理模块进行运作时,则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和所述升压调节器共同组成的电源只会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除了能够带动所述无线管理模块进行运作外,还有多余的电能,则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和所述升压调节器共同组成的电源在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的同时,会给所述二次电池模块充电。
则,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以及,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是否充足是基于所述系统中的无线管理模块的数量来确定的,即所述无线管理模块的数量越多,相应地,所需要的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越多。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非常微小,无法带动所述无线管理模块进行运作时,则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作为一个备用电源,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模块,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模块,包括:电能管理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能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二次电池模块的供电功率。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管理模块32,具体包括:无线通信模块42,以及传感器模块41。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监测模块、定位模块等。
其中,所述环境监测模块比如可以是用来采集温湿度数据、空气质量数据、土壤成分数据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模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增减或替换。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二次电池模块的电能状态处于一个饱和状态时,则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和所述升压调节器共同组成的电源停止给所述二次电池模块充电。此时,所述物联网应用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采集数据的频率,即接入对应的传感器模块的数量,进行扩展。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云服务器管理平台与无线管理模块交互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升压调节器检测出的电能数据,二次电池模块检测出的电能数据,以及系统中各个模块的状态属性。
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包括但不仅限为:空气湿度70%、PM2.5、土壤成分碱性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管理平台,以供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云服务器管理平台将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类智能应用可以利用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利用和分析。
其中,比如可以将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用于进行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首先系统中的生物能捕获装置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然后通过升压调节器将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方可给物联网终端供电,从而使得物联网终端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从而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终端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施例2
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中设备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如图7所示为一种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述所示:
步骤71:将生物能捕获装置的阴极和阳极布置在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的土壤中,用于捕获基于所述阴极和阳极的电势差所产生的电能;
步骤72:将所捕获的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物联网终端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阴阳极会产生一定的电势差,从而生成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联网终端,包括:二次电池模块和无线管理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具体包括: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或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或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具体包括: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以及,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二次电池模块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实际的应用试验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0.05W,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定为0.1W,则,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值在0.05W~0.1W的范围内时,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只能为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值在大于或等于0.1W时,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可以同时为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所述二次充电模块供电;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值小于或等于0.05W时,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电能无法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则所述二次充电模块会给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具体包括:
将所述电能以固定功率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电能以固定功率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是指,保持原有电能的功率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电压和减少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升压调节器中的电能管理模块检测所述电能的供电功率,用于进行数值对比。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以智能农业中土壤成分监测为应用场景,所述物联网应用系统中的供电和无线通信过程具体如下述所述:
首先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生成电能,然后经过升压调节器进行升压处理,此时电能的固定功率值为0.16W,由于此时的电能功率大于0.1W,说明此时的电能非常充足,则将电能同时向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以及二次电池模块供电,传感器模块通电后实时采集所在位置的土壤的成分数据,此时采集到的土壤成分数据为偏碱性,则紧接着,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偏碱性的土壤成分数据通过临近的基站传送给云服务器管理平台,云服务器管理平台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存储。当检测人员需要某位置的土壤成分数据时,便可通过手机等智能应用终端登录到云服务器管理平台的系统中进行查看和分析。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首先系统中的生物能捕获装置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然后通过升压调节器将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方可给物联网终端供电,从而使得物联网终端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从而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来给物联网终端供电的方式需要频繁地进行电池更换,从而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能捕获装置、升压调节器和物联网终端,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通过升压调节器与所述物联网终端连接,其中:
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用于捕获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电能;
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终端,包括:二次电池模块和无线管理模块,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与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或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以及,
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和所述二次电池模块供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模块,用于当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所述无线管理模块供电。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管理模块,具体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管理平台,以供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调节器,用于将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所捕获的电能提升电压后,以固定功率向所述物联网终端供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调节器中包括:电能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电能管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的供电功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能捕获装置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布置在所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的土壤中。
10.一种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生物能捕获装置的阴极和阳极布置在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系统的土壤中,用于捕获基于所述阴极和阳极的电势差所产生的电能;
将所捕获的电能进行升压调节器的升压处理后,向物联网终端供电。
CN201910381027.2A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Pending CN111917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027.2A CN111917334A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027.2A CN111917334A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7334A true CN111917334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4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1027.2A Pending CN111917334A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733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006A (zh) * 2015-09-12 2015-11-25 蒋和平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6775179U (zh) * 2017-05-08 2017-12-19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获取及其自供电的电路
CN107623903A (zh) * 2017-09-28 2018-01-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能量捕获的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CN208273692U (zh) * 2018-05-16 2018-12-2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模块化植物微生物发电的绿化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006A (zh) * 2015-09-12 2015-11-25 蒋和平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6775179U (zh) * 2017-05-08 2017-12-19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获取及其自供电的电路
CN107623903A (zh) * 2017-09-28 2018-01-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微生物能量捕获的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CN208273692U (zh) * 2018-05-16 2018-12-2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模块化植物微生物发电的绿化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2217A (zh) 基站天线参数处理系统
CN205644670U (zh) 一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智能巡检系统
CN108776276A (zh) 用电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5376534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平台
KR20170121434A (ko) 태양광 발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800750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缆监测系统
CN111835083B (zh) 电源信息监控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7319050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集中监控运维系统
CN115173567A (zh) 一种智能配电房的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209880751U (zh) 用于保障网络安全的铅酸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CN11335982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电厂智能巡检方法
CN112015813B (zh) 配电网的数据共享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966552B (zh)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例行巡视方法及系统
CN111917334A (zh) 一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及物联网终端的供电方法
CN105992213A (zh) 智能路由器、云端服务器及智能路由器启停系统
CN110334900B (zh) 数据处理方法
CN112104326A (zh) 光伏发电的电力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1509810A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600465A (zh) 电费异常处理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4449721A (zh) 一种静电消除系统和静电消除方法
CN103200391A (zh) 一种电站无人值守工作系统
CN103019190A (zh) 一种智能能源监控分析方法
CN113592114A (zh) 电网中用户报障研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4874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能源监控控制系统
CN113742164B (zh) 基于数字电网的多样化数据采集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