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3834A -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3834A
CN111913834A CN202010656787.2A CN202010656787A CN111913834A CN 111913834 A CN111913834 A CN 111913834A CN 202010656787 A CN202010656787 A CN 202010656787A CN 111913834 A CN111913834 A CN 111913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imicry
integrated processing
resources
heterogen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67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文杰
谢光伟
邬锡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ed array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Shanghai Hongzhe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seudo Extreme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Hongzhe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seudo Extreme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Hongzhe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seudo Extreme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67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3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3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79Generic software techniques for error detection or fault mas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多业务模块,用于向总线互联模块发送下行数据,以及从总线互联模块接收上行数据;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进行识别处理,并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进行执行判决,根据判决结果通过总线互联模块向对应的异构执行组合分发任务,以及接收异构执行组合反馈的上行数据。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实现了当系统发生攻击、故障等意外事件时,可以容忍错误、屏蔽异常,保证任务的正常执行,提高生物特征数据安全性以及网络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将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系统传感器以及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密切结合,再利用人体固有的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像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均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
目前,指纹识别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安全认证方式,在公共场所,工作或者通关入境都可以选择指纹认证,特别是智能硬件兴起之后,包括智能考勤在内的很多企业考勤方式也都选择了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技术通过人体独一无二眼睛虹膜的特征来识别身份,虹膜特征匹配的准确性甚至超过了DNA匹配,这种技术在生物测定行业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目前精确度、稳定性、可升级性最高的身份识别系统;人脸识别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即人脸特征模板,利用已建成的人脸特征模板与被测者的面像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给出一个相似值,通过这个值即可确定是否为同一人,人脸识别所使用的数据量很多,所以更加精确;静脉识别作为目前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技术,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红外线光的特质,将获取到的手脉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并使用复杂的算法从数据库中进行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生物识别技术作为新的认证解决方案,无疑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随着安全解决方案变得更加复杂,攻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数据中心被黑客击破,导致数据被篡改,引发结果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随着安全解决方案变得更加复杂,攻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数据中心被黑客击破,导致数据被篡改,引发结果错误的问题,提供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包括:
多业务模块,用于向总线互联模块发送下行数据,以及从总线互联模块接收上行数据;
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进行识别处理,并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进行执行判决,根据判决结果通过总线互联模块向对应的异构执行组合分发任务,以及接收异构执行组合反馈的上行数据;
总线互连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异构执行组合以及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
存储资源模块用于储存输入的业务及相关信息以及储存业务处理后的结果;
通讯资源模块用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信息传递;
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用于包含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通用资源包含不同CPU架构服务器,如,x86和/或MIPS和/或ARM的CPU架构服务器;专用资源包含不同GPU资源服务器,可重构计算资源包含不同FPGA资源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多业务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且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与多业务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总线互连模块,且总线互连模块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总线互连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且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皆与总线互连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且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皆与异构计算资源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对任务请求进行业务感知和分析,解析业务类型,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根据已经积累的知识库和推理机,从异构资源中动态选取N个资源,形成用于任务执行的异构执行组合;
步骤二:在执行组合运行阶段进行任务监测和任务信息上传汇总;
步骤三:任务执行过程中,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根据执行组合安全状况,触发动态冗余策略,对其他空闲中的异构执行组合进行调度,消除潜在威胁;
步骤四:任务执行完毕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通过裁决器对接收到的所有处理结果进行裁决,依据多数一致的判决规则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投票,确定最终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实现了当系统发生攻击、故障等意外事件时,可以容忍错误、屏蔽异常,保证任务的正常执行,提高生物特征数据安全性以及网络安全可靠性,异构计算资源动态冗余的策略是通过减少系统设计和执行冗余,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节能、提高性能,系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抗干扰,抗打击能力,保证了任务的安全性和及时性,通过裁决器对接收到的所有处理结果进行裁决,依据多数一致的判决规则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投票,确定最终输出,容错性强,安全性强,能够长时间运行稳定无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对任务请求进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2,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包括:
多业务模块,用于向总线互联模块发送下行数据,以及从总线互联模块接收上行数据;
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进行识别处理,并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进行执行判决,根据判决结果通过总线互联模块向对应的异构执行组合分发任务,以及接收异构执行组合反馈的上行数据;
总线互连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异构执行组合以及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
存储资源模块用于储存输入的业务及相关信息以及储存业务处理后的结果;
通讯资源模块用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信息传递;
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用于包含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通用资源包含不同CPU架构服务器,如,x86和/或MIPS和/或ARM的CPU架构服务器;专用资源包含不同GPU资源服务器,可重构计算资源包含不同FPGA资源服务器。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实现了当系统发生攻击、故障等意外事件时,可以容忍错误、屏蔽异常,保证任务的正常执行,提高生物特征数据安全性以及网络安全可靠性,异构计算资源动态冗余的策略是通过减少系统设计和执行冗余,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节能、提高性能,系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抗干扰,抗打击能力,保证了任务的安全性和及时性,通过裁决器对接收到的所有处理结果进行裁决,依据多数一致的判决规则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投票,确定最终输出,容错性强,安全性强,能够长时间运行稳定无故障。
请着重参阅图1,多业务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且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与多业务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系统由多业务模块、总线互连模块、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组成,多业务模块均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连接,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与总线互联模块连接。
请着重参阅图1,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总线互连模块,且总线互连模块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总线互联模块可以将下行数据发送给异构执行组合,也可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与多业务模块负责数据收发。
请着重参阅图1,总线互连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且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皆与总线互连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通讯资源模块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媒介。
请着重参阅图1,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且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皆与异构计算资源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本发明在面向生物特征应用系统发生攻击、故障等意外事件时,可以容忍错误、屏蔽异常,保证任务的正常执行,提高生物特征数据安全性以及网络安全可靠性。
请着重参阅图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对任务请求进行业务感知和分析,解析业务类型,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根据已经积累的知识库和推理机,从异构资源中动态选取N个资源,形成用于任务执行的异构执行组合;
步骤二:在执行组合运行阶段进行任务监测和任务信息上传汇总;
步骤三:任务执行过程中,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根据执行组合安全状况,触发动态冗余策略,对其他空闲中的异构执行组合进行调度,消除潜在威胁;
步骤四:任务执行完毕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通过裁决器对接收到的所有处理结果进行裁决,依据多数一致的判决规则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投票,确定最终输出。
本发明中当某个计算资源发生故障时,会自动调用其他的异构资源,运行的业务将被自动地切换到其他的异构资源上运行,使运行着的业务不至于因为某计算资源类型的故障中断,实现系统的动态异构冗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业务模块,用于向总线互联模块发送下行数据,以及从总线互联模块接收上行数据;
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业务进行识别处理,并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进行执行判决,根据判决结果通过总线互联模块向对应的异构执行组合分发任务,以及接收异构执行组合反馈的上行数据;
总线互连模块用于将下行数据发送给异构执行组合以及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
存储资源模块用于储存输入的业务及相关信息以及储存业务处理后的结果;
通讯资源模块用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信息传递;
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用于包含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通用资源包含不同CPU架构服务器,如,x86和/或MIPS和/或ARM的CPU架构服务器;专用资源包含不同GPU资源服务器,可重构计算资源包含不同FPGA资源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业务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且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与多业务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总线互连模块,且总线互连模块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互连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且存储资源模块、通讯资源模块和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皆与总线互连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计算资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且通用资源,专用资源和可重构计算资源皆与异构计算资源模块为双向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对任务请求进行业务感知和分析,解析业务类型,识别系统中可以利用的处理资源根据已经积累的知识库和推理机,从异构资源中动态选取N个资源,形成用于任务执行的异构执行组合;
步骤二:在执行组合运行阶段进行任务监测和任务信息上传汇总;
步骤三:任务执行过程中,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根据执行组合安全状况,触发动态冗余策略,对其他空闲中的异构执行组合进行调度,消除潜在威胁;
步骤四:任务执行完毕后,拟态一体化处理模块通过裁决器对接收到的所有处理结果进行裁决,依据多数一致的判决规则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投票,确定最终输出。
CN202010656787.2A 2020-07-09 2020-07-09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Pending CN111913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6787.2A CN111913834A (zh) 2020-07-09 2020-07-09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6787.2A CN111913834A (zh) 2020-07-09 2020-07-09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3834A true CN111913834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2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6787.2A Pending CN111913834A (zh) 2020-07-09 2020-07-09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383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89703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using automated provisoning of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resources
CN107291538A (zh) * 2017-06-14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任务的拟态云构建方法及基于拟态云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
CN109408452A (zh) * 2018-01-29 2019-03-01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拟态工控处理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0545260A (zh) * 2019-08-05 2019-12-06 上海拟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拟态构造的云管理平台构建方法
CN110912876A (zh) * 2019-11-08 2020-03-24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面向信息系统的拟态防御系统、方法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89703A1 (en) * 2012-12-28 2014-07-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using automated provisoning of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resources
CN107291538A (zh) * 2017-06-14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任务的拟态云构建方法及基于拟态云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
CN109408452A (zh) * 2018-01-29 2019-03-01 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拟态工控处理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0545260A (zh) * 2019-08-05 2019-12-06 上海拟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拟态构造的云管理平台构建方法
CN110912876A (zh) * 2019-11-08 2020-03-24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面向信息系统的拟态防御系统、方法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40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pid facial recognition
US693153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searching of biometric data
CN113949577A (zh) 一种应用于云服务的数据攻击分析方法及服务器
CN111709023A (zh) 一种基于可信操作系统的应用隔离方法及系统
CN113254341A (zh) 链路数据的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9571A (zh) 一种车内监控方法及设备
CN112131023B (zh) 应用容器引擎的消息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666644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ыявления потенциально опас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пр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 банковскими сервисами
CN111913834A (zh) 面向生物特征任务的拟态一体化处理系统与方法
CN110569178B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接口预警方法和系统
RU2659736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ыявления нов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пр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 банковскими сервисами
CN109885994A (zh) 一种离线身份认证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9295A (zh) 多终端立体化智能人证核验系统
CN114239041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安全防护系统
CN114244685A (zh) 一种云服务中心访问异常处置系统
CN112153337A (zh) 监控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2667721A (zh) 一种利用用户识别设备启动计算机的方法
US11888857B2 (en) Risk-aware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776303B2 (en) Biometric gallery management using wireless identifiers
CN116595512B (zh) 一种第三方服务器安全管理系统
CN117014226B (zh) 服务请求鉴权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212262B (zh) 发现网吧异常行为人员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KR102546553B1 (ko) 냉동·냉장 차량용 에너지저장장치의 진동 대책 배터리 고장 검출 장치
CN113722701A (zh) 一种密码验证系统
US20240037250A1 (en) Using machine-learning models to determine graduated levels of access to secured data for remot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5

Address after: Room A501, Building No. 1588, Lianhai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ongzhe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Red array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501, Building No. 1588, Lianhai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Hongzhen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pseudo extreme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