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3554B -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3554B
CN111913554B CN201910389258.8A CN201910389258A CN111913554B CN 111913554 B CN111913554 B CN 111913554B CN 201910389258 A CN201910389258 A CN 201910389258A CN 111913554 B CN111913554 B CN 111913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ductor
power supply
uni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92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3554A (zh
Inventor
史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92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3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3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3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3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3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96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lowering the supply or operating 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感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一电感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二电感供电。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响应通过所述开关电路响应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响应与所述第二电感响应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响应分为所述第一电感响应与所述第二电感响应供电。因而能够满足所述中央处理器对电源控制装置瞬态响需求。因此所述电源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在不同工作状态时切换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提升所述中央处理器效率。

Description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放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的电源控制装置控制部分集成在平台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中,通常通过外挂外围器件,比如电感电容等来给中央处理器供电。但是这种供电形式功耗大,瞬态响应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可以节省能耗,提高瞬态响应能力。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中央处理器的电源,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一个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包括:
电源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所需电压;
第一电源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感串联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
第二电源调节电路,包括第二电压调整单元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一电感串联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输入端之间;
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调节电路、所述第二电源调节电路和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电连接;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感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电感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感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一电感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二电感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开关输入端、开关输出端和开关控制端,所述第二电感包括第二电感输入端,所述开关控制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感输入端电连接;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和开关输出端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和开关输出端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一电感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二电感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为三极管或半导体场效应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向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反馈输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信单元,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和所述中央处理器的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向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反馈所述所需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一种电源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电源控制单元接收中央处理器的所需电压;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分别通过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为所述中央处理器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为所述中央处理器供电,同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电感为所述中央处理器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所需电压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开关装置的开关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电连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的所述开关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电感输入端电连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和开关输出端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和开关输出端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一电感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二电感供电。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还包括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感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一电感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为所述第二电感供电。此时通过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的波纹变小。降低了对外界的干扰以及对电容的要求。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响应通过所述开关电路响应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响应与所述第二电感响应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响应分为所述第一电感响应与所述第二电感响应供电。此时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并联,所述电感模组的电感值变小,因而能够满足所述中央处理器对电源控制装置瞬态响需求。因此所述电源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在不同工作状态时切换不同的工作方式,使得对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供电方式最优,以提升所述中央处理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现有中央处理器供电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您的中央处理器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源控制装置10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10
中央处理器20
电源输入端230
通信模块240
电源控制单元100
第一电源调节电路200
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
第一电感220
第二电感输入端221
第二电源调节电路300
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
第二电感320
开关电路400
开关装置410
开关输入端411
开关输出端412
开关控制端413
反馈电路500
通信单元600
滤波电容610
电子设备30
电源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池单元称为第二电池单元,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电池单元称为第一电池单元。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两者都是电池单元,但其不是同一电池单元。
请参见图1,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前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20的电源控制部分集成在平台端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110。通常通过外挂外围器件比如电感L电容C等来给中央处理器20供电。这种供电方式能够提高PMIC的集成化,能够具有更便捷的设计方案选择。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平板电脑、PC机、手表、运动手环、穿戴设备等。
请参见图2,中央处理器20在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不同的任务量所需求的供电电流不同。供电电流即所述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可以理解,任务量越大,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越大。中央处理器20的任务量变化时中央处理器20的运算强度变化,所述中央处理器20的运算强度变化时,会导致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的变化很快。当负载电流迅速变化时,将会导致中央处理器20的供电电压的跌落。
因此,为了保证中央处理器20的正常工作,在设置中央处理器20的预设供电电压时,需要将供电电压的跌落值计算在内。否则当负载电流变化时,电压跌落到不足以使中央处理器运作的值时,会导致设备异常关闭。但是如果将供电电压的跌落值计算在内,这会使得预设供电电压增高。而中央处理器20的功耗是与供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供电电压越高,中央处理器20消耗的功耗也越高。并且,由于当前的工艺集成度的限制,导致其供电电压纹波也偏大,纹波的偏大也会使得系统功耗的增加。研究发现,当前中央处理器的供电电压波纹偏大,主流平台的中央处理器20的供电电压的纹波值在20-30mV之间;当前中央处理器的电源瞬态响应能力不够,且预设电压基本比所需电压高出70mV,导致功耗增加。
因此,对于CPU供电的电源(buck电源)的质量评价标准具有两个重要指标:第一,稳态工作电流纹波与电源电压稳定性。在CPU工作在稳定频率、负载电流稳定时,此时电源输出的电压与电流是定值,此时希望电源供电稳定,电流电压纹波小。达到此目标需要电感值够大或buck电源的频率提升;第二,供电电源的瞬态响应。CPU工作的负荷是不停变化的,也就是电流是经常变化的,这便要求供电电源在负载电流变化时仍能保持稳定的输出,瞬态响应够快。达到此目标需要电感感值小。
请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控制装置10。电源控制装置10用于控制中央处理器20的电源。中央处理器20包括一个电源输入端230。电源控制装置10包括电源控制单元100、第一电源调节电路200、第二电源调节电路300和开关电路400。电源控制单元100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20的所需电压。第一电源调节电路200包括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一电感220。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一电感220串联于电源控制单元100和电源输入端230之间。第二电源调节电路300包括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和第二电感320。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和第二电感320串联于电源控制单元100和电源输入端230之间。开关电路400分别与第一电源调节电路200、第二电源调节电路300和电源控制单元100电连接。
当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电路4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导通,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为第一电感220与第二电感320供电;
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电路4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断路,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供电,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第二电感320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控制装置10可以用于上述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电源的控制。电源控制装置10可以通过控制电源的输出电压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其中,电源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储电装置,比如电池。蓄电装置输出的电压可以通过电源控制装置10调节然后给中央处理器20供电。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Regulator)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Regulator)可以用来调整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电源输出的电压经过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分配给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输出。
电源控制单元100可以具有逻辑运算功能,并根据所需电压通过逻辑运算分配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的输出电压。电源控制单元100可以为逻辑控制芯片或者是逻辑数字处理电路。
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0在工作过程中,会根据即将执行的任务量,依据策略确定针对该任务量所需要的工作频率,该工作频率对应的中央处理器20所需要的电压就是所需电压。
中央处理器20将所需电压输出给电源控制单元100。电源控制单元100可以根据所需电压,通过逻辑运算,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是否输出电压,以及输出的电压的大小。
电源控制单元100可以控制开关电路400的通断。当开关电路400接通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连通。当开关电路400断路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断路。此时第二电压调整电路与第二电感320连通。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可以反向缠绕达到反耦合的目的,因而可以提高电感模组的瞬态响应能力。
预设值可以根据所需电压的经验值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值可以为0.7V-1V。进一步地,预设值可以为0.8V。
当中央处理器20的计算量较小,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变化不大时,可以控制开关电路400断路。此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可以分别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因此同时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此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构成双相电源,双相电源供电稳定。可以理解,在同等功率下,相比于单一线圈供电,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电流变为单一线圈供电时的一半。此时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波纹变小,因此提高了供电电流的稳定性,降低了对外界的干扰和对电容的要求。
当中央处理器20的计算量较大,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变化较大时,可以控制开关电路400导通,此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连通。通过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且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不供电。此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相当于并联。当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并联时,电感模组的电感值变小,因而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20对电源控制装置10瞬态响应快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控制单元100、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可以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中。电源控制单元100、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可以构成一个电路模块。电源可以向该电路模块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控制装置10,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电路4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断路。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供电,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第二电感320供电。此时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波纹变小。降低了对外界的干扰以及对电容的要求。当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响应100通过开关电路响应4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响应210与第二电感响应320导通,第一电压调整单元响应210分为第一电感响应220与第二电感响应320供电。此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并联,电感模组的电感值变小,因而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20对电源控制装置10瞬态响需求。因此电源控制装置10能根据中央处理器20在不同工作状态时切换不同的工作方式,使得对中央处理器20的供电方式最优,以提升中央处理器20效率。
请参见图4,开关电路400包括开关装置410。开关装置410包括开关输入端411、开关输出端412和开关控制端413。第二电感320包括第二电感输入端221。开关控制端413与电源控制单元100电连接。开关输入端411与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电连接。开关输出端412与第二电感输入端221电连接。
当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控制端413控制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导通,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
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控制端413控制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断路,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供电。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第二电感320供电。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源控制单元100可以控制开关装置410的通断。开关装置410的通断可以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的通断。因此,当开关装置410导通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当开关装置410断路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供电。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第二电感320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装置410为三极管或半导体场效应管。三极管或半导体场效应管均可以通过外界信号的控制通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控制装置10还包括反馈电路500。反馈电路500的一端与电源控制单元100连接,反馈电路500的另一端用于与中央处理器20的输入端连接。反馈电路500用于向电源控制单元100反馈输入中央处理器20的电压。通过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可以控制输入中央处理器20的电压,通过反馈电路500可以将输入中央处理器20的电压反馈给中央处理器20,因而可以对进入中央处理器20的电压起到检验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馈电路500包括滤波电容610。滤波电容610连接于中央处理器20的输入端,可以用于过滤输入中央处理器20的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单元还包括通信单元600。通信单元600与电源控制单元100和中央处理器20的通信模块240连接,用于接收并向电源控制单元100反馈所需电压。通信单元600和通信模块240可以通过通信协定通信。通信协议可以为TCP/IP、NETBEUI和IPX/SPX。中央处理器20可以将的所需电压通过通信模块240传给通信单元600。通信单元600再将所需电压传递给电源控制单元100。
请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S10,电源控制单元100接收中央处理器20的所需电压。
本步骤中,电源控制单元100可以根据所需电压进行逻辑计算,并得出需要向中央处理器输出的电流电压。
S20,当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通过第一电感220与第二电感320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
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通过第一电感220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同时,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通过第二电感320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
本步骤中,通过电源控制单元100将得到的所需电压与预设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通电情况。
当中央处理器20的计算量较小,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变化不大时,即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此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可以分别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因此同时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此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构成双相电源,双相电源供电稳定。可以理解,在同等功率下,相比于单一线圈供电,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电流变为单一线圈供电时的一半。此时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波纹变小,因此提高了供电电流的稳定性,降低了对外界的干扰和对电容的要求。
当中央处理器20的计算量较大,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变化较大时,即当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此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连通。通过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且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不供电。此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相当于并联。当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并联时,电感模组的电感值变小,因而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20对电源控制装置10瞬态响应快的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源控制单元100接收中央处理器20的所需电压之前,方法包括:
S01,控制开关装置410的开关输入端411与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电连接,控制开关装置410的开关输出端412与第二电感320的第二电感输入端221电连接,控制开关装置410的开关控制端413与电源控制单元10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端413可以通过控制开关装置410的通断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第二电感320的通断。开关控制端413通过控制开关装置410的开关控制端413控制开关装置410的通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
S30,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控制端413控制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导通,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为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供电;
当所需电压不大于预设值时,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开关控制端413控制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断路,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第一电感220供电,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第二电感320供电。
请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电子设备3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源控制装置10。电子设备还包括中央处理器20,电源控制装置10与中央处理器20电连接。电子设备30还可以包括电源700。电源700与电源控制装置10连接,并为电源控制装置10供电。电子设备30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控制装置10控制中央处理器20的供电,能够在当中央处理器20的计算量较小,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变化不大时,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电流变为单一线圈供电时的一半。此时通过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的波纹变小,因此提高了供电电流的稳定性,降低了对外界的干扰和对电容的要求。当中央处理器20的计算量较大,中央处理器20的负载电流变化较大时,第一电感220和第二电感320并联为中央处理器20供电,电感模组的电感值变小,因而能够满足中央处理器20对电源控制装置10瞬态响应快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1200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或移动电源、充电宝、充电器等电子设备。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7为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相关的手机40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7,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710、存储器720、输入单元730、显示单元740、传感器750、音频电路7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770、中央处理器20、以及电源7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所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中央处理器2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2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中央处理器20中。
手机1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中央处理器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290包括多个电池单元、与多个电池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开关单元,电源1290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供电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中央处理器(20)的电源,所述中央处理器(20)包括一个电源输入端(23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0)包括:
电源控制单元(100),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20)所需电压;
第一电源调节电路(200),包括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第一电感(220),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和所述第一电感(220)串联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和所述电源输入端(230)之间;
第二电源调节电路(300),包括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和第二电感(320),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和所述第二电感(320)串联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和所述电源输入端(230)之间;
开关电路(40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调节电路(200)、所述第二电源调节电路(300)和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电连接;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所述开关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所述第二电感(320)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感(220)与所述第二电感(320)供电,且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不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所述开关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与所述第二电感(320)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所述第一电感(220)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所述第二电感(320)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400)包括开关装置(410),所述开关装置(410)包括开关输入端(411)、开关输出端(412)和开关控制端(413),所述第二电感(320)包括第二电感输入端(221),所述开关控制端(413)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电连接,所述开关输入端(411)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电连接,所述开关输出端(412)与所述第二电感输入端(221)电连接;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413)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感(220)和所述第二电感(320)供电,且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不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413)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所述第一电感(220)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所述第二电感(320)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410)为三极管或半导体场效应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电路(500),所述反馈电路(500)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连接,所述反馈电路(50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30)电连接,所述反馈电路(500)用于向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反馈输入所述中央处理器(20)的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单元(600),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和所述中央处理器(20)的通信模块(240)连接,用于接收并向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反馈所述所需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电容(610),所述滤波电容(610)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230)电连接,所述滤波电容(610)的另一端接地。
7.一种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电源控制单元(100)接收中央处理器(20)的所需电压;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通过第一电感(220)与第二电感(320)为所述中央处理器(20)供电,且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不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通过所述第一电感(220)为所述中央处理器(20)供电,同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控制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通过所述第二电感(320)为所述中央处理器(20)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20)的所需电压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开关装置(410)的开关输入端(411)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电连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410)的开关输出端(412)与所述第二电感(320)的第二电感输入端(221)电连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410)的开关控制端(413)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所需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413)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导通,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分别为所述第一电感(220)和所述第二电感(320)供电,且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不供电;
当所述所需电压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电源控制单元(100)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413)控制所述开关输入端(411)和开关输出端(412)断路,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单元(210)为所述第一电感(220)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调整单元(310)为所述第二电感(320)供电。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10),还包括所述中央处理器(20),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0)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0)电连接。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89258.8A 2019-05-10 2019-05-10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13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258.8A CN111913554B (zh) 2019-05-10 2019-05-10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9258.8A CN111913554B (zh) 2019-05-10 2019-05-10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3554A CN111913554A (zh) 2020-11-10
CN111913554B true CN111913554B (zh) 2022-04-12

Family

ID=7324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9258.8A Active CN111913554B (zh) 2019-05-10 2019-05-10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3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0227B (zh) * 2022-02-07 2023-06-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纹波电压处理装置及方法和开关电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501A (zh) * 2008-03-07 2009-09-09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并联的功率变换装置
CN101980436A (zh) * 2010-10-27 2011-02-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装置及提高其转换效率的控制方法
CN201955695U (zh) * 2009-01-20 2011-08-31 Cskk(Hkg)有限公司 自动电压调节器与环形变压器
CN108073213A (zh) * 2016-11-17 2018-05-25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电源电压在线调整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3553B (en) * 2006-11-21 2010-04-11 Innolux Display Corp Multiplex dc voltage regulation output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501A (zh) * 2008-03-07 2009-09-09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并联的功率变换装置
CN201955695U (zh) * 2009-01-20 2011-08-31 Cskk(Hkg)有限公司 自动电压调节器与环形变压器
CN101980436A (zh) * 2010-10-27 2011-02-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装置及提高其转换效率的控制方法
CN108073213A (zh) * 2016-11-17 2018-05-25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单板电源电压在线调整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3554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2165B1 (ko) 전자 기기의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US7965058B2 (en) Charging and power supply for mobile devices
CN101371212B (zh) 移动设备的充电和供电
US9423852B2 (en) Selecting a startup condi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orresponding to available power
CN101923110B (zh) 一种检测电路异常电流的方法及装置
US9653923B2 (en) Resonant power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US20200161978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electronic component, mobile phone terminal,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CN102946451A (zh) 管理电路、电源供应配置和手提装置
JPH09185422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帯域幅電圧調整器
US680669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quiescent currents at low output current levels
CN109213247A (zh) 用以供应调节电压至目标电路的电路及方法
CN203243032U (zh) 一种供电防过冲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3218003A (zh) 一种多电源输入的低压差稳压器
KR20110006687A (ko) 전력 공급을 최대화시키기 위해 임피던스를 동적으로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03204489U (zh) 一种多电源输入的低压差稳压器
CN104158241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pos终端
CN111913554B (zh) 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US9431897B2 (en) Electric device
US11929673B2 (en) Two-stage voltage converters for microprocessors
CN101825909B (zh) 电压稳压电路
CN211701852U (zh) 一种降压模块和移动终端
CN110445370A (zh) 用于开关电容器调节器功率节省的技术
CN115237192A (zh) 电压调节电路、方法、芯片、模组、供电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5425882A (zh) 提高稳压器瞬态响应的方法及其稳压器
CN107925263B (zh) 用于瞬时开启能力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