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2293A -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2293A
CN111912293A CN202010628496.2A CN202010628496A CN111912293A CN 111912293 A CN111912293 A CN 111912293A CN 202010628496 A CN202010628496 A CN 202010628496A CN 111912293 A CN111912293 A CN 111912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issile
connecting rod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84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2293B (zh
Inventor
王腾
缪东辉
孙海涛
杨幸
龚琦
段杰
尚宇晴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jian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jian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jian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jian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84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2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2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2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FAPPARATUS FOR LAUNCHING PROJECTILES OR MISSILES FROM BARRELS, e.g. CANNONS; LAUNCHERS FOR ROCKETS OR TORPEDOES; HARPOON GUNS
    • F41F1/00Launching apparatus for projecting projectiles or missiles from barrels, e.g. cannons; Harpoon guns
    • F41F1/08Multibarrel guns, e.g. twin gu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包括A型导弹、前B型导弹模块、后B型导弹模块、推举展开机构、联装架上架以及联装架底架;所述联装架上架安装在联装架底架的上方,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的内部,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的前部,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安装在联装架上架的后部。本发明能够在混装的两型导弹长短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将较短的B型导弹与较长的A型导弹上下联装,且在运输状态下将多个B型导弹模块进行前后装载,充分利用空间,降低发射装置的高度,在发射状态下通过改变结构进行展开,保证导弹目标瞄准及尾焰喷射无遮挡,实现大小导弹高密度混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射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背景技术
导弹联装机构,主要由联装架、锁紧机构、定位机构组成,用于导弹的模块化联装,实现向发射装置的快速装填。导弹联装机构在发射装置行军时处于撤收状态,便于运输,作战时转为展开状态,完成发射任务。
因为导弹发射需要无遮挡地瞄准目标,同时要求尾焰不能对弹后设备造成喷射伤害,因此,现有的导弹多联装机构多为上下或者左右联装。但是对于长短差异较大的导弹进行共架混装,为保证目标瞄准无遮挡、尾焰喷射无伤害,仅仅做到上下或者左右联装,空间利用率不高,载弹量不多,也不利于降低发射装置的高度、转动惯量。
专利文献CN209726927U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换舱方法及换舱车体组合结构,解决传统式装甲运输车或步兵战车在功能上难以实现作战与运输并行的功能,该装甲车辆换舱方法,将整体装甲车车体载员舱进行分离,形成分离的载员舱和车体,底盘根据需求安装导弹舱或者载员舱;该装甲车辆换舱车体组合结构,包括车体、载员舱、导弹舱;导弹舱与载员舱都能够安装在车体的尾部,与车体形状配合形成整体装甲车车体;整车后部布置了垂发导弹舱/载员舱两种舱体,垂发导弹舱和载员舱可快速换装,实现支援战车在导弹支援模式和步兵战车模式之间快速转换,但该设计没有解决长短差异较大的导弹进行共架混装后的运输和发射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包括A型导弹、B型导弹、推举展开机构、联装架上架以及联装架底架;
所述A型导弹的长度大于B型导弹的长度;
所述B型导弹包括前B型导弹模块以及后B型导弹模块;
所述联装架上架安装在联装架底架的上方;
所述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的内部,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的前部,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安装在联装架上架的后部;
所述共架机构能够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推举展开机构动作并将安装在联装架上架后部的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联装架上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销,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在运输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联装架上架上的多个第一定位销上。
优选地,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在发射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前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销上。
优选地,所述推举展开机构包括两个展开机构;
所述两个展开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联装架上架顶部的两侧,所述展开机构包括作动缸,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与联装架上架连接,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作动缸同步动作能够驱使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展开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转动支座;
所述第一连杆安装在联装架上架上,所述第三连杆安装在后B型导弹模块上;
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依次连接形成四个顶点可转动的四边形活动框架,其中,所述作动缸的一端通过转动支座安装在联装架上架上,所述作动缸的另一端为可伸缩端并与第二连杆活动配合。
优选地,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三连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连杆保持平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作动缸的可伸缩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作动缸的可伸缩端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共架机构为运输状态;
当所述作动缸的可伸缩端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共架机构为发射状态。
优选地,所述联装架底架为U形结构,所述联装架底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体的尺寸,以满足A型导弹填装数量的需求。
优选地,还包括活节螺栓,所述联装架上架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联装架底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销,所述联装架底架上的多个第三定位销匹配安装在联装架上架上的第二定位孔内且所述联装架上架与联装架底架通过活节螺栓实现锁紧。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转换按钮,所述转换按钮与作动缸信号连接,当操作转换按钮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作动缸的动作进而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
-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作动缸信号连接,当操作智能终端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作动缸的动作进而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在混装的两型导弹长短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将弹体较短的B型导弹与弹体较长的A型导弹上下联装,且在运输状态下,将多个B型导弹模块进行前后装载,充分利用空间,降低发射装置的高度,在发射状态下,通过改变结构进行展开,保证导弹目标瞄准及尾焰喷射无遮挡,实现大小导弹高密度混装,充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导弹运输与发射的机动灵活性。
2、本发明采用销、孔配合并利用销上的锥形结构头接触导引提高了装配精度,并实现了箱弹模块快速、可靠定位。
3、本发明能够采用转换按钮或智能终端的控制方式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操作便捷。
4、本发明采用作动缸以及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实现运输状态与发射状态的调整,并保持水平不翻转,并能够借助作动缸的作用实现锁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处于运输状态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运输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发射状态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发射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销以及定位孔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推举展开机构1 第二连杆12 转动销17
联装架上架2 第三连杆13 第二定位销18
联装架底架3 第四连杆14 第三定位销19
活节螺栓4 作动缸15
第一连杆11 转动支座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如图1-4所示,包括A型导弹、B型导弹、推举展开机构1、联装架上架2以及联装架底架3;所述A型导弹的长度大于B型导弹的长度,所述B型导弹包括前B型导弹模块以及后B型导弹模块;所述联装架上架2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上方;所述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内部,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前部,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后部;所述共架机构能够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动作并将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后部的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本发明中B型导弹长度较短,A型导弹较长,将弹体较短的B型导弹与弹体较长的A型导弹上下联装,提高了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联装架上架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销,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在运输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的多个第一定位销上,通过第一定位销以及第一定位孔的设置保证了后B型导弹模块在运输状态中的水平方向的定位。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18,在发射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前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销18上,通过第二定位销18以及第一定位孔的设置保证了后B型导弹模块在发射状态中的水平方向的定位。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包括两个展开机构,本发明中的两个展开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两侧,所述展开机构中设置有作动缸15,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与联装架上架2连接,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作动缸15同步动作能够驱使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进而实现运输状态到发射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展开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以及转动支座16;所述第一连杆1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所述第三连杆13安装在后B型导弹模块上;所述第四连杆14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杆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另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依次铰接连接形成四个顶点可转动的四边形活动框架,其中,所述作动缸15的一端通过转动支座16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所述作动缸15的另一端为可伸缩端并与第二连杆12活动配合,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连杆11与第三连杆13始终保持平行状态。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作动缸15的一端通过转动销17与转动支座16铰接,第一连杆11与联装架上架2一体化制造,位于联装架上架2中部;转动支座16与联装架上架2一体化制造,位于联装架上架2后部,第三连杆13与后B型导弹模块一体化制造,位于后B型导弹模块侧面中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作动缸15的可伸缩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作动缸15的可伸缩端运动到第一位置时,如图1、图2所示,所述共架机构为运输状态;当所述作动缸15的可伸缩端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如图3、图4所示,所述共架机构为发射状态。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联装架底架3为U形结构,所述联装架底架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满足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设计具体的尺寸,以满足A型导弹填装数量的需求,提高了装置应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实用性强。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活节螺栓4,所述联装架上架2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联装架底架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销19,所述联装架底架3上的多个第三定位销19匹配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的第二定位孔内且所述联装架上架2与联装架底架3通过活节螺栓4实现锁紧,其中,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销19、活节螺栓4的数量都为4个且布置在联装架底架3的四个角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定位销19的顶部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三定位销19的横截面采用圆形、正多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中的任一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孔采用与第三定位销19相匹配的结构。在一个优选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定位销19的结构示意图,顶部为锥形结构,中下部的截面为圆角菱形结构,底部为圆形;同理,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也可以采用以上的结构形式。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例中,如图5所示,前B型导弹模块顶部的定位销以及前B型导弹模块底部定位孔。定位销与销孔截面如图所示,定位销上部导向部位为锥形结构,定位部位是截面为菱形的结构,销孔是截面为菱形的长孔。定位销的锥形结构保证定位销能够顺利进入销孔,定位销进入销孔后,在作动缸的推动下,通过销、孔菱形结构的斜面接触进行导向,实现水平纵向精确、可靠定位。
本发明在运输状态与发射状态间的切换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在一个优选例中,采用转换按钮,所述转换按钮与作动缸15信号连接,当操作转换按钮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作动缸15的动作进而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在一个变化例中采用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作动缸15信号连接,当操作智能终端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作动缸15的动作进而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中的共架机构能够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将弹体较短的B型导弹集装成两个模块,即本发明中的前B型导弹模块以及后B型导弹模块,与弹体较长的A型导弹上下联装;在运输状态模式下,两个B型导弹模块前后装载,有效利用A型导弹上方空间,降低运输状态高度;在发射状态模式下,通过推举展开机构1改变共架结构,将后方的后B型导弹模块推举至前方的前B型导弹模块上方,并通过第二定位销18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定位,通过结构改变适应具有不同作战要求的运输、发射两种状态,即有效降低运输状态高度,又满足发射状态导弹目标瞄准及尾焰喷射无遮挡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转换按钮或智能终端的控制方式都能够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联装机构由运输状态转变为发射状态时,作动缸15推动第二连杆12绕转动轴转动,由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特性,第三连杆13与后B型导弹模块同时向前方和上方移动,并保持水平不翻转,作动缸15达到最大行程时,后B型导弹模块落在前B型导弹模块上方。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底部的孔与前B型导弹模块上端面的销实现水平定位,并在作动缸15推力作用下实现竖直锁紧。联装机构由发射状态转变为运输状态时,作动缸15撤收,拉动第二连杆12绕转动轴转动,由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特性,第三连杆13与后B型导弹模块同时向后方和下方移动,并保持水平不翻转,作动缸15恢复原始状态时,后B型导弹模块落在联装架上架2上方。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底部的孔与联装架上架2上端面的销实现定位,并在作动缸的作用下实现锁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型导弹、B型导弹、推举展开机构(1)、联装架上架(2)以及联装架底架(3);
所述A型导弹的长度大于B型导弹的长度;
所述B型导弹包括前B型导弹模块以及后B型导弹模块;
所述联装架上架(2)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上方;
所述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内部,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前部,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后部;
所述共架机构能够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动作并将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后部的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装架上架(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销,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在运输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的多个第一定位销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18),在发射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前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销(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包括两个展开机构;
所述两个展开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两侧,所述展开机构包括作动缸(15),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与联装架上架(2)连接,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作动缸(15)同步动作能够驱使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以及转动支座(16);
所述第一连杆(1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所述第三连杆(13)安装在后B型导弹模块上;
所述第四连杆(14)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杆(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另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依次连接形成四个顶点可转动的四边形活动框架,其中,所述作动缸(15)的一端通过转动支座(16)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所述作动缸(15)的另一端为可伸缩端并与第二连杆(12)活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三连杆(13)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连杆(11)保持平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缸(15)的可伸缩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作动缸(15)的可伸缩端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共架机构为运输状态;
当所述作动缸(15)的可伸缩端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共架机构为发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装架底架(3)为U形结构,所述联装架底架(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体的尺寸,以满足A型导弹填装数量的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节螺栓(4),所述联装架上架(2)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联装架底架(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定位销(19),所述联装架底架(3)上的多个第三定位销(19)匹配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的第二定位孔内且所述联装架上架(2)与联装架底架(3)通过活节螺栓(4)实现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任一种结构:
-转换按钮,所述转换按钮与作动缸(15)信号连接,当操作转换按钮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作动缸(15)的动作进而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
-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作动缸(15)信号连接,当操作智能终端时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作动缸(15)的动作进而实现共架机构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
CN202010628496.2A 2020-07-02 2020-07-02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Active CN111912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8496.2A CN111912293B (zh) 2020-07-02 2020-07-02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8496.2A CN111912293B (zh) 2020-07-02 2020-07-02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293A true CN111912293A (zh) 2020-11-10
CN111912293B CN111912293B (zh) 2022-08-12

Family

ID=73227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8496.2A Active CN111912293B (zh) 2020-07-02 2020-07-02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22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2640A (en) * 1993-05-06 1995-09-26 Fmc Corporation Multipurpose launcher and controls
US20100282150A1 (en) * 2007-10-23 2010-11-11 Onuk Ekber I N Foldable ramp for missile launchers
CN202903017U (zh) * 2012-11-05 2013-04-24 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共架垂直发射装置
CN104897002A (zh) * 2012-11-05 2015-09-09 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模块化共架发射装置
CN205014896U (zh) * 2015-09-16 2016-02-03 江西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筒联装发射器调节装置
CN206670456U (zh) * 2017-02-24 2017-11-24 徐福成 一种多功能高仿真安全环保电子礼炮机
CN209341945U (zh) * 2018-12-28 2019-09-03 永卓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干扰弹发射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2640A (en) * 1993-05-06 1995-09-26 Fmc Corporation Multipurpose launcher and controls
US20100282150A1 (en) * 2007-10-23 2010-11-11 Onuk Ekber I N Foldable ramp for missile launchers
CN202903017U (zh) * 2012-11-05 2013-04-24 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共架垂直发射装置
CN104897002A (zh) * 2012-11-05 2015-09-09 杭州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模块化共架发射装置
CN205014896U (zh) * 2015-09-16 2016-02-03 江西长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筒联装发射器调节装置
CN206670456U (zh) * 2017-02-24 2017-11-24 徐福成 一种多功能高仿真安全环保电子礼炮机
CN209341945U (zh) * 2018-12-28 2019-09-03 永卓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干扰弹发射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293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06727A (en) Aircraft folding airfoil system
CN102822053B (zh) 半摇臂起落架和相关方法
US6360990B1 (en) Landing gear
CN100500512C (zh) 双撑杆静定式起落架
US5615846A (en) Extendable wing for guided missles and munitions
US747286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aerial refueling device
JP5405691B2 (ja) 関節式に航空機の構造体に連結された2つの移動ビームを具備する航空機のメイン着陸装置
US8820680B2 (en) Landing gear mechanism for aircraft
RU2736531C1 (ru) Модуль и носитель для ракетного запуска
JP5683590B2 (ja) 剛性後方ステーを有する主着陸装置
CN109436384B (zh) 用于火箭回收的机械手
CN111912293B (zh)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CN113830284A (zh) 一种折叠式机翼展开装置及无人机
EP3681796B1 (en) Folding landing gear
EP3532424B1 (en) Foldable crane
EP0811822B1 (en) Extendable wing assembly
CN113291460B (zh) 一种采用变体起落架的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13636020B (zh) 用于无人艇的模块化对接机构
US11407500B2 (en) Landing gear with shortening motion
WO1988000569A1 (en) Load lifting attachment
CN112644692A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放下位置锁定装置
ES2884132T3 (es) Dispositivo de lanzamiento de una carga enganchada debajo de una aeronave que comprende dos conjuntos de sistemas de bielas montados en paralelo
CN219860057U (zh) 吊具及吊装车
CN115195998B (zh) 一种起落架收放装置及一种飞行器
RU2145565C1 (ru) Авиационное катапуль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