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1066A -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1066A
CN111901066A CN202010079956.0A CN202010079956A CN111901066A CN 111901066 A CN111901066 A CN 111901066A CN 202010079956 A CN202010079956 A CN 202010079956A CN 111901066 A CN111901066 A CN 111901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hysical uplink
uplink channel
correspond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99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煜
蒋创新
鲁照华
高波
何震
张淑娟
姚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0799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10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10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080 priority patent/WO2021155756A1/zh
Priority to US17/797,399 priority patent/US20230084983A1/en
Priority to CA3166910A priority patent/CA3166910A1/en
Priority to EP21751259.9A priority patent/EP4102747A4/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介质。该方法接收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Description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涉及一种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技术的上行免授权传输可支持时域上的重复传输,但实际上行传输过程中还涉及到空间、频域、波束等各种复杂的因素。重复传输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可靠性的手段,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提高超高可靠度和低时延通讯(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的传输可靠性。目前,在支持重复传输的场景下,缺乏有效的机制来统一高效地规划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终端侧无法准确地确定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方法,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
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确定装置,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指示信息;
信息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指示模块,设置为发送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的空分复用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一个上行传输块的频分复用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频分复用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时分复用且频分复用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时分复用且频分复用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时分复用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涉及空间、时域、频域、波束等各种复杂因素的支持重复传输的场景下,缺乏有效的机制来统一高效地规划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由于无法准确地确定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确定方法,通过根据指示信息准确地确定各次重复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据此进行传输,以提高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信息确定方法可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可以为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110和步骤120。
在步骤110中,接收指示信息。
在步骤120中,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中,UE接收第二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为服务节点,例如基站)的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进行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例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的传输。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可以是M个用于传输物理上行数据的物理上行信道资源,或是一个物理上行信道资源在不同传输时间,或者不同传输载波,不同传输子带上的一次传输,或是不同层的传输。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一定数量的上行传输块,根据空间、时域、频域等可以按照上行传输块完成上行传输,从而统一高效地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提高上行传输的可靠性。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可以对应于UE的不同天线面板,上述天线面板可以是一个传输接收点或者通信节点。不同的天线面板可以用空间参数,例如发送波束,接收波束,空间传输滤波器,准共位置类型type D等代替。本申请中的空间传输滤波器决定了该天线面板上的发送波束和接受波束方向。例如,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可由同一个天线面板进行传输,即,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具有相同的发送波束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方案指示;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所述时频域资源指示和所述传输块个数指示分别与传输方案指示相对应;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空间传输滤波器;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RV;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ransmitte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TPMI);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端口;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功率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中,传输方案指示用于指示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传输方案,从而相应地指示出传输块的个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与传输块的对应关系、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占用的时频域资源等,UE据此可以准确确定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物理上行信道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通过以下信息域中的至少之一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一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1,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一个上行传输块,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占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不同的频域资源,具体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段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二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以及相同的频域资源;每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其中,上行传输块也可以称为传输信息,例如信道编码前的信息,或者上行信息中一个编码块,或者多个子编码块所对应的一个大的编码块等。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是指,M个上行传输块携带了完全相同的待传输信息,即M个上行传输块是重复传输的。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占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相同的频域资源,每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三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占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不同的频域资源,具体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段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四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即M个上行传输块是重复传输的。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以及N段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其中,1≤N≤M。在N=1的情况下,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频域资源;在N=M的情况下,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在1<N<M的情况下,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频域资源存在相同的情况,也存在不重叠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为空间传输滤波器的个数,即,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五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频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占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和不同的时域资源,具体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段互不重叠的时域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对应于第一频率偏移量和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第一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的差值,第二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起始频率的差值。
本实施例中,将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两部分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间具有第一频率偏移量Xoffset,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BWP的起始频率之间具有第二频率偏移量Xstart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频率偏移量不为0且存在至少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边界的频率部分通过BWP的目标频段传输,其中,目标频段包括BWP的起始频率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间的频段。
本实施例中,BWP的起始频率之后的Xstart为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后的Xoffset为第二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如果Xstart不为0,且由于Xstart和Xoffset的存在,导致靠后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BWP的边界,则通过Xstart的频段传输超出边界的部分(超出边界的部分可能为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也可能存在多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都超出边界),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MCS。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DMRS端口;或者,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其中,M大于或等于2。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TPMI,各所述TPMI按照码本表的顺序循环排列。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与TPMI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三种,其中,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TPMI,各所述TPMI按照码本表的顺序循环排列是指,UE可以按照码本表中给定的TPMI及其排列顺序,轮询选取TPMI依次对应于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例如,38.212中的表7.3.1.1.2-3,如果UE天线属性为部分天线相关传输,基站给UE指示了起始索引值4,对应TPMI=4,则UE按照表格中间“天线非相关和部分相关”一列的顺序依次选取TPMI索引值,将TPM I=4应用于第一次PUSCH传输,将TPMI=5应用于第二次PUSCH传输,以此类推。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RV,各所述RV按照设定顺序循环排列。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与RV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三种,其中,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RV,各所述RV按照设定顺序循环排列,是指,UE可以按照RV的设定顺序(例如0-2-3-1),轮询选取RV依次对应于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例如,第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RV 1,第二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RV 2,第三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RV 3,第四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RV 4,第五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RV1等。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套功率控制参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所述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根据以下之一确定: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Indication,TCI)状态;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信息(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SRI);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 Information);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号块(Sy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
本实施例中,一套功率控制参数包括:开环功率控制参数(P0-PUSCH-AlphaSet)、路损参考信号(PUSCH-Pathloss Reference Signal)以及闭环进程参数(twoPUSCH-PC-Adjustment States)。
在一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前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奇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其中,所述X为M的二分之一,Y为N的二分之一。
本实施例中,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M≥N。其中,前M/2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M/2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奇数次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例如,第1、2、5、6、…M-3、M-2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第3、4、7、8、…M-1、M次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以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为PUSCH传输为例,通过以下不同的示例对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息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示例一: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即,服务节点调度UE对M个上行传输块进行M次PUSCH重复传输,M个上行传输块和M次PUSCH传输一一对应,M≥1。M次PUSCH传输使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每一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在本申请的各示例中,调度方案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在RRC中的PUSCH-Config结构体中配置一个传输方案指示并配置M值,用于指示该调度方案;或在RRC中的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TDRA)结构体中配置一个传输方案指示并配置M值,用于指示该调度方案;或在PUSCH-Config结构体中配置传输方案指示与M值的池,由DCI的TDRA域或频域资源分配(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FDRA)域选择池中一个传输方案指示和M值并应于于该DCI调度的PUSCH传输等。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一个相同的MCS。M次PUSCH传输可以对应于一个DMRS端口,或者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以及N套功率控制参数,1≤N≤M。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的对应方式可以为以下之一:1)前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2)奇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3)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TPMI,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按照码本表的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TPMI。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RV,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1;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RV,RV的数量为N,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按照设定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RV,例如,按照0-2-3-1的顺序依次选取,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min(M,4)。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的空分复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M=2、N=2的情况下,服务节点调度UE对2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进行2次PUSCH的重复传输,2次PUSCH传输使用相同的时频域资源(图2中横向表示时域资源,纵向表示频域资源),每次PUSCH传输对应于1层传输。图2中,每次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MCS,每次PUSCH传输分别对应于不同的DMRS端口、RV、TPMI、空间传输滤波器和功率控制参数。
示例二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一个上行传输块,即,服务节点调度UE将1个上行传输块分成M次PUSCH传输,每次PUSCH传输的数据不相同,M≥1。M次PUSCH传输对应于一个相同的MCS。M次PUSCH传输可以对应于一个DMRS端口,或者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以及N套功率控制参数,1≤N≤M。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使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不同的频域资源。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的对应方式可以为以下之一:1)前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2)奇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3)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TPMI,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按照码本表的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TPMI。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RV,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1;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RV,RV的数量为N,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按照设定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RV,例如,按照0-2-3-1的顺序依次选取,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min(M,4)。
本示例中,服务节点可以为不同次PUSCH传输的频域资源之间配置Xoffset,Xoffset为第二频域资源起始频率减去第一频域资源起始频率的差值,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22
为当前激活BWP的带宽,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23
为每次PUSCH传输的带宽。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节点为UE配置Xstart,表示BWP的起始频率到第一频率资源起始频率的差值。在Xstart不为0且Xoffset使得某次PUSCH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了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的频率部分可以在BWP的起始位置0~Xstart范围内传输。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一个上行传输块的频分复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M=2、N=2的情况下,服务节点调度UE将1个上行传输块分成2次PUSCH进行传输。2次PUSCH传输使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如图3中纵向的时隙资源),使用不同的频域资源(如图3中横向的资源),2次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DMRS端口以及MCS,2次PUSCH传输对应于2个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2个不同的TPMI以及2套功率控制参数。2次PUSCH传输的频域资源之间配置了频域偏移量Xoffset,第一次PUSCH传输的频域资源与上行(Uplilnk,UL)BWP的起始频率之间配置了Xstart
示例三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即,服务节点调度UE对M个上行传输块进行M次PUSCH重复传输,M个上行传输块和M次PUSCH传输一一对应,M≥1。M次PUSCH传输对应于一个相同的MCS。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以对应于一个DMRS端口,或者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以及N套功率控制参数,1≤N≤M。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使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和不同的频域资源。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的对应方式可以为以下之一:1)前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2)奇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3)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TPMI,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按照码本表的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TPMI。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RV,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1;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RV,RV的数量为N,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按照设定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RV,例如,按照0-2-3-1的顺序依次选取,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min(M,4)。
本示例中,不同次PUSCH传输的频域资源之间可以配置Xoffset,Xoffset为第二频域资源起始频率减去第一频域资源起始频率的差值,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32
为当前激活BWP的带宽,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33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34
为每次PUSCH传输的带宽。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节点为UE配置Xstart,表示BWP的起始频率到第一频率资源起始频率的差值。在Xstart不为0且Xoffset使得某次PUSCH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了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的频率部分可以在BWP的起始位置0~Xstart范围内传输。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频分复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M=6、N=2的情况下,服务节点调度UE对6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进行6次PUSCH重复传输。6个上行传输块使用相同的时域资源(如图4中纵向的时隙资源),使用不同的频域资源(如图4中横向的资源),对应于相同的DMRS端口。图4中,前3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1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3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1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具有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即,前3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1、RV 1、TPMI 1以及功率控制参数1;后3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2、RV 2、TPMI 2以及功率控制参数2。前3次与后3次PUSCH传输之间配置了频域偏移量Xoffset,第一次PUSCH传输的频域资源与UL BWP的起始频率之间配置了Xstart
示例四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即,服务节点调度UE对M个上行传输块进行M次PUSCH重复传输,M个上行传输块和M次PUSCH传输一一对应,M≥1。M次PUSCH传输对应于一个相同的MCS。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以对应于一个DMRS端口,或者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以及N套功率控制参数,1≤N≤M。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使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不同的频域资源。
本示例中,时频域资源配置上有以下两种方式:1)前M/2次PUSCH传输在第一时间单元上传输并占用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后M/2次PUSCH传输在第二时间单元上传输并占用另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上述的两段频域资源之间可以配置频域偏移量Xoffset;2)奇数次PUSCH传输在第一时间单元上传输,偶数次PUSCH在第二时间单元上传输,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上传输的PUSCH在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上交错分布。上述的第一时间单元与第二时间单元可以在一个时隙内,也可以为不同的两个时隙。
本示例中,在相同时间单元传输的传输块具有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在不同时间单元上传输的传输块具有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TPMI,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按照码本表的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TPMI。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RV,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1;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RV,RV的数量为N,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按照设定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RV,例如,按照0-2-3-1的顺序依次选取,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min(M,4)。
本示例中,不同次PUSCH传输的频域资源之间可以配置Xoffset,Xoffset为第二频域资源起始频率减去第一频域资源起始频率的差值,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51
其中,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52
为当前激活BWP的带宽,
Figure BDA0002379940230000153
为每次PUSCH传输的带宽。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节点为UE配置Xstart,表示BWP的起始频率到第一频率资源起始频率的差值。在Xstart不为0且Xoffset使得某次PUSCH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了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的频率部分可以在BWP的起始位置0~Xstart范围内传输。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时分复用且频分复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M=6、N=2的情况下,服务节点调度UE对6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进行6次PUSCH重复传输。图5中,前3次PUSCH传输在第一时间单元(时隙n)上传输并占用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后3次PUSCH传输在第二时间单元(时隙n+1)上传输并占用另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具有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具有相同的RV,则被指示的RV的数目为2,前3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1、RV 1、TPMI 1以及功率控制参数1,后3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2、RV 2、TPMI2以及功率控制参数2。前3次PUSCH传输和后3次PUSCH传输之间配置了Xoffset
图6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时分复用且频分复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M=6、N=2的情况下,服务节点调度UE对6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进行6次PUSCH重复传输。图6中,奇数次PUSCH传输在第一时间单元上传输,偶数次PUSCH在第二时间单元上传输,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上传输的PUSCH在一段连续的频域资源上交错分布,即,第1、3、5次PUSCH传输在第一时间单元(时隙n)上传输,第2、4、6次PUSCH传输在第二时间单元(时隙n+1)上传输。具有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具有相同的RV,则被指示的RV值的数目为2,第1、3、5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1、RV1、TPMI 1以及功率控制参数1(即功控参数1),第2、4、6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2、RV 2、TPMI 2以及功率控制参数2(即功控参数2)。这种情况,可以不配置Xoffset
示例五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即,服务节点调度UE对M个上行传输块进行M次PUSCH重复传输,M个上行传输块和M次PUSCH传输一一对应,M≥1。M次PUSCH传输对应于一个相同的MCS。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以对应于一个DMRS端口,或者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不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以及N套功率控制参数,1≤N≤M。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使用相同的频域资源,使用不同的时域资源。时域资源可以为以下之一:在一个时隙内的不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是几个不同的时隙。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的对应方式可以为以下之一:1)前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M/2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2)奇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前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PUSCH传输对应于后N/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3)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TPMI,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按照码本表的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TPMI。
本示例中,M次PUSCH传输可对应于相同的RV,这种情况下,RV的数量为1;或者,M次PUSCH传输对应于N个RV,RV的数量为N,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按照设定顺序轮询确定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的RV,例如,按照0-2-3-1的顺序依次选取。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次物理上行传输对应于N个上行传输块的时分复用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M=6、N=2的情况下,服务节点调度UE对6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进行6次PUSCH重复传输。6次传输使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如图7中纵向的资源)和不同的时域资源(如图7中横向的资源),分布在连续的6个时隙上(图7中横向的资源为时域资源)。6次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DMRS端口和MCS,前3次PUSCH传输对应于空间传输滤波器1,后3次PUSCH传输对应于第2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对应于相同空间传输滤波器的PUSCH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RV值和功率控制参数。
上述实施例实现了空间、频域以及波束的分集增益,充分保证上行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接收方法,应用于服务节点。服务节点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并接收对应于上行传输块的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保证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210和步骤220。
在步骤210中,发送指示信息。
在步骤220中,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方案指示;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所述时频域资源指示和所述传输块个数指示分别与传输方案指示相对应;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空间传输滤波器;RV;TPMI;DMRS端口;MCS;功率控制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通过以下信息域中的至少之一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AC-CE;下行控制信息DCI。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一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1,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二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以及相同的频域资源;每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三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四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五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频域资源;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对应于第一频率偏移量和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的差值,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带宽部分BWP的起始频率的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不为0且存在至少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所述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边界的频率部分通过所述BWP的目标频段传输,其中,所述目标频段包括所述BWP的起始频率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间的频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其中,M大于或等于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TPMI,各所述TPMI按照码本表的顺序循环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冗余版本RV;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RV,各所述RV按照设定顺序循环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套功率控制参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所述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根据以下之一确定: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准共址QCL;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信息SRI;空间关系信息,探测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同步信号块SSB。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前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奇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其中,所述X为M的二分之一,Y为N的二分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服务节点的接收方法与应用于UE的信息确定方法是相对的,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一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确定装置。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信息确定装置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310和信息确定模块320。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310,设置为接收指示信息;
信息确定模块320,设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的信息确定装置,通过根据指示信息相应地确定各次重复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据此进行传输,以提高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方案指示;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所述时频域资源指示和所述传输块个数指示分别与传输方案指示相对应;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空间传输滤波器;冗余版本RV;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功率控制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通过以下信息域中的至少之一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AC-CE;下行控制信息DCI。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一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1,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二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以及相同的频域资源;每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三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四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五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频域资源;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对应于第一频率偏移量和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的差值,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带宽部分BWP的起始频率的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不为0且存在至少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所述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边界的频率部分通过所述BWP的目标频段传输,其中,所述目标频段包括所述BWP的起始频率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间的频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其中,M大于或等于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TPMI,各所述TPMI按照码本表的顺序循环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冗余版本RV;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RV,各所述RV按照设定顺序循环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套功率控制参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所述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根据以下之一确定: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准共址QCL;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信息SRI;空间关系信息,探测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同步信号块SSB。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前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奇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其中,所述X为M的二分之一,Y为N的二分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提出的信息确定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信息确定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传输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装置。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指示模块410和接收模块420。
指示模块410,设置为发送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420,设置为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的接收装置,通过发送指示信息,并接收对应于上行传输块的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保证上行传输的可靠性。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方案指示;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所述时频域资源指示和所述传输块个数指示分别与传输方案指示相对应;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空间传输滤波器;冗余版本RV;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功率控制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信息通过以下信息域中的至少之一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AC-CE;下行控制信息DCI。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一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1,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二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以及相同的频域资源;每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三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四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五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相同的上行传输块;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频域资源;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对应于第一频率偏移量和第二频率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的差值,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带宽部分BWP的起始频率的差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不为0且存在至少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所述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边界的频率部分通过所述BWP的目标频段传输,其中,所述目标频段包括所述BWP的起始频率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间的频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其中,M大于或等于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TPMI,各所述TPMI按照码本表的顺序循环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冗余版本RV;或者,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RV,各所述RV按照设定顺序循环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套功率控制参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所述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根据以下之一确定: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准共址QCL;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信息SRI;空间关系信息,探测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同步信号块SSB。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前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奇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其中,所述X为M的二分之一,Y为N的二分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提出的接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接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传输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节点。所述信息确定方法可以由信息确定装置执行,该信息确定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所述通信节点中,这种情况下,所述通信节点主要指用户终端。所述接收方法可以由接收装置执行,该接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所述通信节点中,这种情况下,所述通信节点主要指服务节点。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310和存储装置320。该通信节点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1中以一个处理器310为例,所述设备中的处理器310和存储装置32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
该通信节点中的存储装置3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确定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9所示的信息确定装置中的模块,包括:指示信息接收模块310和信息确定模块320)。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3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通信节点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
存储装置32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指示信息、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等)。此外,存储装置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3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通信节点。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并且,当上述通信节点中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310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接收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或者,当上述通信节点中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310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发送指示信息;
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提出的通信节点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通用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信息确定方法或接收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2)

1.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方案指示;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
所述时频域资源指示和所述传输块个数指示分别与传输方案指示相对应;
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时频域资源指示;传输块个数指示;空间传输滤波器;冗余版本RV;传输上行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TPMI;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功率控制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通过以下信息域中的至少之一指示:无线资源控制RRC;介质访问控制层控制单元MAC-CE;下行控制信息DC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一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1,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二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以及相同的频域资源;
每个上行传输块对应于一层或多层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三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时域资源;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四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段频域资源,各段频域资源之间不重叠,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方案指示为第五传输方案的情况下,对应的传输块个数指示为M,对应的时频域资源指示为: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频域资源;
每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分别对应于一段时域资源,各段时域资源之间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和第二频域资源;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域资源对应于第一频率偏移量和第二频率偏移量;
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二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的差值,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为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与带宽部分BWP的起始频率的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频率偏移量不为0且存在至少一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超出所述BWP的边界的情况下,超出边界的频率部分通过所述BWP的目标频段传输,其中,所述目标频段包括所述BWP的起始频率与所述第一频域资源的起始频率之间的频段。
11.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MCS。
12.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DMRS端口;或者,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M个不同的DMRS端口,其中,M大于或等于2。
13.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
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TPMI;或者,
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TPMI,各所述TPMI按照码本表的顺序循环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
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RV;或者,
各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依次对应于一个RV,各所述RV按照设定顺序循环排列。
15.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N套功率控制参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
所述N个空间传输滤波器根据以下之一确定:
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准共址QCL;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信息SRI;空间关系信息,探测参考信号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同步信号块SSB。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前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后X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的奇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或者,所述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中,每两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作为一组,奇数组对应于前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偶数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后Y个空间传输滤波器;
其中,X为M的二分之一,Y为N的二分之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相同的空间传输滤波器的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对应于相同的功率控制参数。
18.一种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
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9.一种信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信息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指示信息;
信息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0.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示模块,设置为发送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M次物理上行信道传输,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1.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确定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行传输接收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确定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行传输接收方法。
CN202010079956.0A 2020-02-04 2020-02-04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901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9956.0A CN111901066A (zh) 2020-02-04 2020-02-04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74080 WO2021155756A1 (zh) 2020-02-04 2021-01-28 信息确定、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US17/797,399 US20230084983A1 (en) 2020-02-04 2021-01-28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A3166910A CA3166910A1 (en) 2020-02-04 2021-01-28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EP21751259.9A EP4102747A4 (en) 2020-02-04 2021-01-28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9956.0A CN111901066A (zh) 2020-02-04 2020-02-04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1066A true CN111901066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16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956.0A Pending CN111901066A (zh) 2020-02-04 2020-02-04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4983A1 (zh)
EP (1) EP4102747A4 (zh)
CN (1) CN111901066A (zh)
CA (1) CA3166910A1 (zh)
WO (1) WO20211557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5756A1 (zh) * 2020-02-04 2021-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63988A1 (en) * 2019-02-12 2020-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WO2022251757A2 (en) * 2021-09-30 2022-12-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plink precoding for multi-pus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53823A (ja) * 2016-07-15 2019-09-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780133B (zh) * 2017-03-23 2022-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N10863192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09476B (zh) * 2017-04-27 2021-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36450A (zh) * 2019-09-0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传输接收节点、终端及介质
CN110535614A (zh) * 2019-09-03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1901066A (zh) * 2020-02-04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5756A1 (zh) * 2020-02-04 2021-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确定、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02747A1 (en) 2022-12-14
US20230084983A1 (en) 2023-03-16
WO2021155756A1 (zh) 2021-08-12
EP4102747A4 (en) 2024-02-28
CA3166910A1 (en) 2021-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295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11282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277176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signaling,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CN108123778B (zh) 传输及传输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CN111771341A (zh) 用于高级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资源的csi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57237B (zh) 一种降低网络延迟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2711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0535580B (zh) 传输控制方法、探测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及介质
US1099322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202300126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155756A1 (zh) 信息确定、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6411486B (zh)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47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US105314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ixed numer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371225B (zh) 一种上行共享信道的导频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594527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KR10253674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운링크 기준 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35595B (zh) 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04588B (zh) 用于ofdm和dfts-ofdm的公共参考信号设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029949A1 (zh) 时域资源配置方法
AU2020416372B2 (en) Physica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98374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66715B (zh)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1835B (zh) 一种传输方式的信令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8934074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装置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