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0754B -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0754B
CN111900754B CN202010698852.8A CN202010698852A CN111900754B CN 111900754 B CN111900754 B CN 111900754B CN 202010698852 A CN202010698852 A CN 202010698852A CN 111900754 B CN111900754 B CN 111900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urrent
determining
energy storage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88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0754A (zh
Inventor
孙开发
李刚
林远
付金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g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Zhig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g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Zhig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g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Zhig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guang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88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0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0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12Control circuits using digital or numerical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e.g. by masking incorrect turn-on or turn-off signals, e.g. due to current spikes in current mod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确定指令电压;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调节多个并联单元输出电压的相位以及幅值,从而抑制环流和谐振,达到稳定输出的作用。

Description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作为提高智能电网消纳,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的重要手段,是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储能系统并网运行时,可以从电网充电或者向电网放电,而在电网故障时储能系统需从并网切换至离网状态运行。
随着电池储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储能电站容量越来越大,储能变流器的并联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并联方式每个变流器独立并网运行,拥有独立的电流环、锁相环和功率控制环,并联过多后,容易出现环流和谐振问题,限制了储能的发展。
因此,为了响应储能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解决多功率单元并联型储能变流器的并联控制方法以限制并联环流和震荡,促进电池储能的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包括:
电压处理模块,用于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电流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基准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补偿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电压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指令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电压控制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包括:
若干个并联设置的储能单元,每个所述储能单元内设置有变流器;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控制器以及若干个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以及所述从控制器通过光纤连接,每个所述储能单元至少与一个所述主控制器或者一个所述从控制器通信;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利用电网电压、电流以及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通过运算得到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控制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并联型储能变流器的输出控制,可以抑制抑制环流和谐振的产生,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2中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2中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的具体流程图;
图6为图2中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的具体流程图;
图7为图3中利用锁相环对所述三相电压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电网电压的相位和所述电网电压的幅值的算法示意图;
图8为将所述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减去所述无功电流,对所得的差值进行PI调节得到所述基准电压的算法示意图;
图9为将所述电感差值、所述无功电流相乘,乘积再乘上系数k得到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的算法示意图;
图10为将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相加得到所述电压指令的算法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的算法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的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xx脚本称为第二xx脚本,且类似地,可将第二xx脚本称为第一xx脚本。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如图1所示,在该应用环境中,包括储能系统100、采集装置200以及控制系统300。
储能系统100为并联型储能系统。本发明不涉及对储能系统本身的改进,对于储能系统100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进一步限定。
采集装置200与储能系统100连接,用于采集储能系统100的变流器输出电流以及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对于电压以及电流的采集方式属于现有技术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发明不涉及对于采集装置200以及采集方法本身的改进,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控制系统300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由具有数据分析功能的设备构成的处理控制系统,包括硬件以及软件。控制系统300根据采集装置200采集到的储能系统100的相关运行参数,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输出控制信号给储能系统100以调控输出电压或者输出电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或终端,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可以是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和CDN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1中的控制系统300来举例说明。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是指与储能系统电连接的电网的电压以及电流,通过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可以获取电网电压的相位以及幅值,从而为变流器的输出调控提供基准。本发明对于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的采集方法不作具体限定,此为可选的现有技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均包括三相,电网电压表示为Ua、Ub以及Uc;电网电流表示为Ia、Ib以及Ic。
步骤S204,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有功电流为系统带载运行时产生的电流,此部分电流做功;而无功电流为不做功的电流,可以视为自然损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功电流可以表示为Iq,无功电流可以表示为Id。
步骤S206,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功电流指令是控制系统用于调控的中间参数,其值为预设,可以表示为Id_ref;基准电压为基准的参考电压,可以表示为Udtmp。
步骤S208,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单元的电感包括实现电感L以及标准电感L_ref;基准电压补偿值用于对基准电压进行电感损耗部分的补偿。
步骤S210,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指令可以表示为Ud_ref。
步骤S21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令电压可以表示为Uq_ref。
步骤S214,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控制指令包括三相,分别可以表示为Ua_ref、Ub_ref以及Uc_ref,可以理解,这里的三相电压控制指令是针对某一个并联单元而言的,对于整体并联型储能系统,对于每一个并联单元,均有其电压控制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为任意并联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216,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控制指令送入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经过SVPWM生成器,分别生成三相PWM信号,并以串行数据的形式分别送入光纤收发器,发送给功率单元,实现对功能单元的输出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利用电网电压、电流以及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通过运算得到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控制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并联型储能变流器的输出控制,可以抑制抑制环流和谐振的产生,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202即所述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将所述电网电压进行隔离降压以及滤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网电压进行隔离以及波波处理后使得电压变为AD采集芯片可以接收的3V正弦信号,DSP采样后获取电网电压信号Ua、Ub以及Uc。
步骤S304,获取所述电网电压的三相电压值,利用锁相环对所述三相电压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电网电压的相位和所述电网电压的幅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是一种利用相位同步产生的电压,去调谐压控振荡器以产生目标频率的负反馈控制系统,其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此为现有技术的直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通过锁相环处理,可以直接输出电网电压的相位theta以及幅值Uq。其变换过程如图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利用电网电压的相位以及幅值作为调控的基准参考,可以使每个并联单元的输出稳定在一个参考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204即所述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将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进行滤波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经过霍尔采集以及滤波回路变为AD采样芯片可以接收的3V正弦信号,DSP采样后得到储能变流器电流Ia、Ib以及Ic。
步骤S404,获取所述电网电流的三相电流值,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的相位对所述三相电流值进行变换得到所述有功电流以及所述无功电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电网电压的相位对三相电流值进行变换按照下式进行:
Figure BDA0002592299290000071
通过变换可以得到有功电流Iq以及无功电流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利用电网电压相位对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进行变换从而获取有功电流Iq以及无功电流Id,其参考是电网电压的相位,可以使求得的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以最终输出的目标电压接近。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6即所述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减去所述无功电流,对所得的差值进行PI调节得到所述基准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功电流指令Id_ref减无功电流Id得到差值en1,en1经pi调节器调节得到基准电压Udtmp,该过程如图8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208即所述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获取功率单元的实际电感与标准电感并确定电感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标准电感由系统设计确定,实际电感可以通过测量计算的方式确定。由于标准电感与实际电感之间存在差值,该差值将导致系统输出电压存在偏差。
步骤S504,将所述电感差值、所述无功电流相乘,乘积再乘上系数k得到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其中,k=电网电压的幅值/(电网电压角频率*功率单元的实际电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k=U/(ωL),U是电网电压幅值、ω是电网电压角频率,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监控系统运行获取,也可以通过单独设置的采集装置获取,对于其获取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该过程参考图9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考虑了标准电感与实际电感的差值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有利于使输出电压趋于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0即所述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相加得到所述电压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准电压Udtmp和补偿值Ud_cmp相加得到电压指令Ud_ref,该过程如图10所示。需要理解的是,此过程是任意一个并联单元而言,不同的并联单元对应不同的电压指令,但是电压指令的获取均是通过利用同一个基准电压Udtmp和对应并联单元的补偿值Udn_cmp相加确定,这里n表示不同的并联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212即所述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以及所述电网电流确定输出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采集的电网电压和电流进行瞬时功率计算得到输出功率P,具体地,
P=ua*ia+ub*ib+uc*ic
步骤S604,将预设的功率指令减去所述输出功率,所得差值经PI调节得到所述指令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指令P_ref减输出功率P得到差值en2,en2送入pi调节器计算得到有功电流指令Iq_ref;有功电流指令Iq_ref减有功电流Iq得到差值en3,en3经pi调节器计算得到指令电压Uq_ref,该过程如图11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4即所述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进行反PARK变换生成所述电压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任意并联单元,将电压指令Ud_ref和Uq_ref经过反PARK变化生成三相电压指令Ua_ref、Ub_ref、Uc_ref,其变换方法如下式:
Figure BDA0002592299290000091
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该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可以集成于上述的控制系统300中,具体可以包括:
电压处理模块1301,用于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电流处理模块1302,用于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基准电压确定模块1303,用于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补偿值确定模块1304,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电压指令确定模块1305,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指令电压确定模块1306,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电压控制指令确定模块1307,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1308,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各个模块的解释说明可以参考前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关于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利用电网电压、电流以及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通过运算得到储能变流器的电压控制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并联型储能变流器的输出控制,可以抑制抑制环流和谐振的产生,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的作用。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包括:
若干个并联设置的储能单元,每个所述储能单元内设置有变流器;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控制器以及若干个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以及所述从控制器通过光纤连接,每个所述储能单元至少与一个所述主控制器或者一个所述从控制器通信;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并联的系统包含单元1、2…、n和主从控制器、控制部分由主控制器完成输出Ua_ref、Ub_ref、Uc_ref,并通过光纤通讯下发至并联的其他系统(1…n),并在自身控制器中完成补偿量计算得到对应的控制量进行SVPWM调制。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制器以及从控制器可以相互切换,当作为从控制器时,主要用于储能以及数据的传输,作为主控制器时主要用于执行运算过程以生成控制量。
图1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控制系统300。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xx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13所示的电压处理模块、电流处理模块、基准电压确定模块、补偿值确定模块、电压指令确定模块、指令电压确定模块、电压控制指令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1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13所示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中的电压处理模块执行步骤S202;电流处理模块执行步骤S204;基准电压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206;补偿值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208;电压指令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210;指令电压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212;电压控制指令确定模块执行步骤S214;控制模块执行步骤S216。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功率单元的实际电感与标准电感并确定电感差值;
将所述电感差值、所述无功电流相乘,乘积再乘上系数k得到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其中,k=电网电压的幅值/(电网电压角频率*功率单元的实际电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电网电压进行隔离降压以及滤波处理;
获取所述电网电压的三相电压值,利用锁相环对所述三相电压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电网电压的相位和所述电网电压的幅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进行滤波处理;
获取所述电网电流的三相电流值,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的相位对所述三相电流值进行变换得到所述有功电流以及所述无功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减去所述无功电流,对所得的差值进行PI调节得到所述基准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相加得到所述电压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以及所述电网电流确定输出功率;
将预设的功率指令减去所述输出功率,所得差值经PI调节得到有功电流指令,有功电流指令减有功电流,所得差值经PI调节得到所述指令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进行反PARK变换生成所述电压控制指令。
8.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装置包括:
电压处理模块,用于采集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流,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电网电压的相位和电网电压的幅值;
电流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并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流确定有功电流以及无功电流;
基准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无功电流指令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
补偿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
电压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以及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确定电压指令;
指令电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所述电网电流以及所述有功电流确定指令电压;
电压控制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指令以及所述指令电压确定电压控制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指令控制变流器的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基准电压、功率单元的电感以及所述无功电流确定基准电压补偿值,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功率单元的实际电感与标准电感并确定电感差值;
将所述电感差值、所述无功电流相乘,乘积再乘上系数k得到所述基准电压补偿值,其中,k=电网电压的幅值/(电网电压角频率*功率单元的实际电感)。
9. 一种并联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型储能系统包括:
若干个并联设置的储能单元,每个所述储能单元内设置有变流器;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主控制器以及若干个从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以及所述从控制器通过光纤连接,每个所述储能单元至少与一个所述主控制器或者一个所述从控制器通信;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
CN202010698852.8A 2020-07-20 2020-07-20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Active CN111900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8852.8A CN111900754B (zh) 2020-07-20 2020-07-20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8852.8A CN111900754B (zh) 2020-07-20 2020-07-20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0754A CN111900754A (zh) 2020-11-06
CN111900754B true CN111900754B (zh) 2022-02-08

Family

ID=7319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8852.8A Active CN111900754B (zh) 2020-07-20 2020-07-20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075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845A (zh) * 2004-10-15 2005-03-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大容量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CN102158115A (zh) * 2011-04-06 2011-08-17 施俊 一种蓄电池储能并网三相电压源变换器的控制优化方法
CN102842910A (zh) * 2012-09-07 2012-12-26 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 架空输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法
CN102857133A (zh) * 2012-09-17 2013-01-02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单相单级光伏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及电流控制系统
CN102916440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94918A (zh) * 2012-11-30 2013-05-08 澳门大学 一种改善电能质量的单相并网装置
CN103956835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上海电机学院 孤岛模式下储能系统的正负序vf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49186A (zh) * 2016-12-22 2017-06-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储能逆变器主从控制方法
EP3286826A1 (en) * 2015-04-24 2018-02-28 Spirvent Sp. Z O. O. Dc/dc/ac converter system
CN110350792A (zh) * 2019-02-14 2019-10-1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变流器的功率主从控制方法
CN111030173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厂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逆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4974B (zh) * 2011-01-20 2012-11-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消除单极性控制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过零点畸变方法
CN103023360B (zh) * 2012-07-03 2014-11-05 中南大学 一种具有二次波动功率解耦的单相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56778A (zh) * 2014-04-16 2014-07-3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角下垂控制的微电网系统及组网方法
CN106532703B (zh) * 2016-12-20 2023-09-05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变流系统与变流器及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1845A (zh) * 2004-10-15 2005-03-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大容量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CN102158115A (zh) * 2011-04-06 2011-08-17 施俊 一种蓄电池储能并网三相电压源变换器的控制优化方法
CN102842910A (zh) * 2012-09-07 2012-12-26 广东电网公司肇庆供电局 架空输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法
CN102857133A (zh) * 2012-09-17 2013-01-02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单相单级光伏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及电流控制系统
CN102916440A (zh) * 2012-09-20 2013-02-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94918A (zh) * 2012-11-30 2013-05-08 澳门大学 一种改善电能质量的单相并网装置
CN103956835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上海电机学院 孤岛模式下储能系统的正负序vf控制系统及方法
EP3286826A1 (en) * 2015-04-24 2018-02-28 Spirvent Sp. Z O. O. Dc/dc/ac converter system
CN106849186A (zh) * 2016-12-22 2017-06-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储能逆变器主从控制方法
CN110350792A (zh) * 2019-02-14 2019-10-1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变流器的功率主从控制方法
CN111030173A (zh) * 2019-12-16 2020-04-17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厂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逆变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search on Control Method of Energy Storage Interface for DC Micro-grid;Ligang Hou,等;《Preprints of the 3rd IEEE 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Energy System Integration》;20191110;第1579-1583页 *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最优输出跟踪控制策略;刘子文,等;《高电压技术》;20180731;第44卷(第7期);第2385-239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0754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6569B2 (en) Decentralized voltage control method for microgrid based on nonlinear state observers
Baghaee et al. A decentralized power management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strategy for hybrid AC/DC microgrids including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Roy et al. Dynam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hybrid islanded DC microgrids using a nonlinear backstepping approach
Ravinder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in a PV-wind-FC based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to improve power quality using hardware-in-the-loop testing platform
Tischer et al. Proportional‐resonant control applied on voltage regulation of standalone SEIG for micro‐hydro power generation
Ahmad et al. An improved power control strategy for grid‐connected hybrid microgrid without park transformation and phase‐locked loop system
Saxena et al. An MPC based algorithm for a multipurpose grid integrated solar PV system with enhanced power quality and PCC voltage assist
CN103780078A (zh) 直流变换器数字并联均流方法及系统
Monfared et al. High performance direct instantaneous power control of PWM rectifiers
Ghosh et al. A nonlinear double‐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design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d solar photovoltaic units to enhance the power management in DC microgrids
US8531852B2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t least one voltage convert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cells in series
Roy et al. A robust nonlinear backstepping control scheme for hybrid AC/DC microgrids to improve dynamic stability against external disturbances
Zidani et al. Steady-state analysis and voltage control of the self-excit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an active filter
Wong et al. An optimal secondary multi-bus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sharing control based on non-iterative decoupled linearized power flow for islanded microgrids
Asensio et al. Black-start capability of PV power plants through a grid-forming control based on reactive power synchronization
CN111900754B (zh) 并联型储能系统变流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并联型储能系统
Yang et al. Optimal node selection of damping controller for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wind power penetration
CN110061646B (zh) 一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平衡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00752A (zh) 储能变流器输出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ang et al. Line imped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ple interlinking converters in hybrid AC/DC microgrid
Pawar et al. Modified instantaneous symmetrical component algorithm‐based control for operating electric spring in active power filter mode
Song et al. A novel DC-link voltage control for small-scale grid-connect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Mao et al. An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inverter-interfaced DGs connected to grids with a wide range of unknown impedances
Chetry et a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in a microgrid
Wang et al. A Lyapunov-based nonlinear direct power control for grid-side converters interfacing renewable energy in weak gr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