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0530B -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0530B
CN111900530B CN202010633395.4A CN202010633395A CN111900530B CN 111900530 B CN111900530 B CN 111900530B CN 202010633395 A CN202010633395 A CN 202010633395A CN 111900530 B CN111900530 B CN 111900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oscillator
copper
vibrator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33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0530A (zh
Inventor
郑洪振
芦永超
孙耀志
尚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ahison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ahiso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ahiso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ahiso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333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0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0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5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7411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41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0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0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和第八振子臂;第一振子臂与第八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第二振子臂与第五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第三振子臂与第六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第四振子臂与第七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均形成有夹角。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及4个全波对称振子的方向图可实现高度一致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MIMO技术对天线的通道数要求越来越多,在使用过程中至少要求4TR才能满足使用需要。现有的天线如果想要实现4TR(四通道),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两个(或着两组)双极化振子来实现,即每个振子提供2TR,两个振子就是4TR,这种简单地将2个双极化振子组合来构成的4TR辐射单元尺寸大,占地大。另外,如果将现有的四个全波对称振子组成的一个辐射单元时,虽然也可形成四通道天线,但是这样结构的辐射单元的每个全波对称振子都是单独馈电的,直接排列拼凑而成的辐射单元尺寸过大;此外,这种结构4TR辐射单元的四个全波对称振子是从不同的4个相位中心进行电磁波的发送的,使得这样结构的4TR辐射单元的4个全波对称振子的方向图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该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及4个全波对称振子的方向图可实现高度一致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点在于包括反射板、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腿为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通过第一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一振子臂的轴线、第二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α在10°~35°的范围内,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和第一支撑腿构成第一全波对称振子;
所述第二支撑腿为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通过第二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三振子臂的轴线、第四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β在10°~35°的范围内,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和第二支撑腿构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该第二全波对称振子与第一全波对称振子呈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支撑腿为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通过第三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五振子臂的轴线、第六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γ在10°~35°的范围内,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和第三支撑腿构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
所述第四支撑腿为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通过第四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七振子臂的轴线、第八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θ在10°~35°的范围内,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和第四支撑腿构成第四全波对称振子,该第四全波对称振子与第三全波对称振子呈相对设置;
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和第八振子臂上靠近各自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电流节点为各自的连接点;
第一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八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一振子臂与第八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所述第二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五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二振子臂与第五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所述第三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六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三振子臂与第六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第四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七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四振子臂与第七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的四周边均设有金属侧板,反射板与4个金属侧板构成一上开口的金属盒体,所述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均处于金属盒体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是金属板,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各自是PCB板;第一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一覆铜区域和第二覆铜区域,所述第一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导通,第一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二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二振子臂导通,第二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一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一覆铜区域、第二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一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一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一覆铜区域与第二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第二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三覆铜区域和第四覆铜区域,所述第三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三振子臂导通,第三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四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四振子臂导通,第四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二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三覆铜区域、第四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二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二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三覆铜区域与第四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第三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五覆铜区域和第六覆铜区域,所述第五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五振子臂导通,第五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六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六振子臂导通,第六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三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五覆铜区域、第六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三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三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五覆铜区域与第六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第四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七覆铜区域和第八覆铜区域,所述第七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七振子臂导通,第七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八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八振子臂导通,第八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四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七覆铜区域、第八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四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四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四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四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七覆铜区域与第八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第一振子臂与第八振子臂、第二振子臂与第五振子臂、第三振子臂与第六振子臂、第四振子臂与第七振子臂分别在连接点处相交连接成十字状,这样的连接不仅能确保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不会互相干扰,还能将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四者围合布设构成井字形结构;另外,本发明还结合了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分别与水平面形成有夹角的设计,使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的第一振子臂与第二振子臂连接成V形,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的第三振子臂与第四振子臂连接成V形,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的第五振子臂与第六振子臂连接成V形,第四全波对称振子的第七振子臂与第八振子臂连接成V形,这样一方面使得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紧凑,可缩减天线的口径,另一方面致使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它们的相位中心可被视为处于这四者围合而成的中心处,使本发明的4个全波对称振子的方向图可实现高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4的引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射板;2-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1-第一振子臂;22-第二振子臂;23-第一支撑腿;231-第一覆铜区域;232-第二覆铜区域;3-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1-第三振子臂;32-第四振子臂;33-第二支撑腿;331-第二连接覆铜区域;4-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1-第五振子臂;42-第六振子臂;43-第三支撑腿;431-第三连接覆铜区域;5-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1-第七振子臂;52-第八振子臂;53-第四支撑腿;531-第七覆铜区域;532-第八覆铜区域;6-金属侧板;
7-第一全波对称振子;71-第一振子臂;72-第二振子臂;8-第二全波对称振子;81-第三振子臂;82-第四振子臂;9-第三全波对称振子;91-第五振子臂;92-第六振子臂;10-第四全波对称振子;101-第七振子臂;102-第八振子臂;20-反射板;30-引波器;
40-引波器;401-介质柱;402-竖杆部;403-绝缘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板1、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第七振子臂51、第八振子臂52、第一支撑腿23、第二支撑腿33、第三支撑腿43和第四支撑腿53;其中:
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第七振子臂51和第八振子臂52分别是圆柱体状的金属棒;
所述第一支撑腿23为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安装于反射板1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通过第一支撑腿23进行馈电,第一振子臂21的轴线、第二振子臂22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α在10°~35°的范围内,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中的夹角α具体是30°,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和第一支撑腿23构成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
所述第二支撑腿33为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安装于反射板1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通过第二支撑腿33进行馈电,第三振子臂31的轴线、第四振子臂32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β在10°~35°的范围内,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中的夹角β具体是30°,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和第二支撑腿33构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该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与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呈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支撑腿43为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安装于反射板1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通过第三支撑腿43进行馈电,第五振子臂41的轴线、第六振子臂42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γ在10°~35°的范围内,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中的夹角γ具体是30°,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和第三支撑腿43构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
所述第四支撑腿53为第七振子臂51、第八振子臂52安装于反射板1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七振子臂51、第八振子臂52通过第四支撑腿53进行馈电,第七振子臂51的轴线、第八振子臂52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七振子臂51、第八振子臂52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θ在10°~35°的范围内,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中的夹角θ具体是30°,第七振子臂51、第八振子臂52和第四支撑腿53构成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该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与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呈相对设置;
第一振子臂21、第二振子臂22、第三振子臂31、第四振子臂32、第五振子臂41、第六振子臂42、第七振子臂51和第八振子臂52上靠近各自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电流节点为各自的连接点;
第一振子臂21上的连接点与第八振子臂52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一振子臂21与第八振子臂52连接成十字状;所述第二振子臂22上的连接点与第五振子臂41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二振子臂22与第五振子臂41连接成十字状;所述第三振子臂31上的连接点与第六振子臂42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三振子臂31与第六振子臂42连接成十字状;第四振子臂32上的连接点与第七振子臂51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四振子臂32与第七振子臂51连接成十字状。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通过这样的设计,这样一方面使得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的结构更加紧凑,可缩减天线的口径,另一方面致使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它们的相位中心可被视为处于这四者围合而成的中心处,使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的方向图保持一致,使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及4个全波对称振子的方向图可实现高度一致等优点。
为了确保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的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的方向图更加高度一致,使本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的使用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所述反射板1的四周边均设有金属侧板6,反射板1与4个金属侧板6构成一上开口的金属盒体,所述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均处于金属盒体内。
为了方便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在使用时与传输信号的馈线进行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反射板1是金属板,第一支撑腿23、第二支撑腿33、第三支撑腿43和第四支撑腿53各自是PCB板;第一支撑腿23的一面形成有第一覆铜区域231和第二覆铜区域232,所述第一覆铜区域231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21导通,第一覆铜区域231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第二覆铜区域232的一端与第二振子臂22导通,第二覆铜区域232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在第一支撑腿23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一覆铜区域231、第二覆铜区域232耦合用的第一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一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一全波对称振子2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一覆铜区域231与第二覆铜区域232之间的反射板1上;
第二支撑腿33的一面形成有第三覆铜区域和第四覆铜区域,所述第三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三振子臂31导通,第三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第四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四振子臂32导通,第四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在第二支撑腿33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三覆铜区域、第四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二连接覆铜区域331;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二连接覆铜区域331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二全波对称振子3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三覆铜区域与第四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1上;
第三支撑腿43的一面形成有第五覆铜区域和第六覆铜区域,所述第五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五振子臂41导通,第五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第六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六振子臂42导通,第六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在第三支撑腿43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五覆铜区域、第六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三连接覆铜区域431;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三连接覆铜区域431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三全波对称振子4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五覆铜区域与第六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1上;
第四支撑腿53的一面形成有第七覆铜区域531和第八覆铜区域532,所述第七覆铜区域531的一端与第七振子臂51导通,第七覆铜区域531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第八覆铜区域532的一端与第八振子臂52导通,第八覆铜区域532的另一端与反射板1导通,在第四支撑腿53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七覆铜区域531、第八覆铜区域532耦合用的第四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四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四全波对称振子5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七覆铜区域531与第八覆铜区域532之间的反射板1上。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覆铜区域231、第二覆铜区域232、第三覆铜区域、第四覆铜区域、第五覆铜区域、第六覆铜区域、第七覆铜区域531、第八覆铜区域532的形状是一样的,第一连接覆铜区域、第二连接覆铜区域331、第三连接覆铜区域431、第四连接覆铜区域的形状也是一样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并没有形成金属盒体。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全波对称振子7、第三全波对称振子9、第二全波对称振子8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10是环绕反射板20的中心布设的,在反射板20的中心还设有引波器30,所述引波器30是金属制成的直线型棒体,该引波器30的底端固定在反射板20上。通过设有引波器30的设计可以降低第一全波对称振子7与第二全波对称振子8之间、第三全波对称振子9与第四全波对称振子10之间的耦合,可以提升15dB左右的隔离度,这样使得第一全波对称振子7与第二全波对称振子8、第三全波对称振子9与第四全波对称振子10可以放得很近,第一全波对称振子7与第二全波对称振子8之间的间距、第三全波对称振子9与第四全波对称振子10之间的间距可以缩小35%左右,实现了天线单元的小型化,同时也不会引起方向图的畸变,具有非常高的实际工程价值。
为了实施例的产品相对于实施例1的产品更轻,更加节省材料成本,如图2所示,第一振子臂71、第二振子臂72、第三振子臂81、第四振子臂82、第五振子臂91、第六振子臂92、第七振子臂101和第八振子臂102还分别做成为中空结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引波器结构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引波器是金属制成的螺旋状棒体,该引波器的底端固定在反射板上(本实施例在附图中没有示出)。通过将引波器做成为螺旋状棒体的结构,使本实施例的第一全波对称振子与第二全波对称振子之间、第三全波对称振子与第四全波对称振子之间的隔离度更高,使第一全波对称振子与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与第四全波对称振子可以放得更加接近,使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体积更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引波器结构的不同。如图3所示,所述引波器40为架空式引波器,该架空式引波器包括2条呈十字交错连接在一起的介质柱401,各介质柱401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的竖杆部402,架空式引波器通过2根绝缘杆403安装于反射板上。本实施例的引波器40是架空式引波器,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引波器是接地式引波器,本实施例中的引波器作用与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要而作出的设计。

Claims (9)

1.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腿为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通过第一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一振子臂的轴线、第二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α在10°~35°的范围内,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和第一支撑腿构成第一全波对称振子;
所述第二支撑腿为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通过第二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三振子臂的轴线、第四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β在10°~35°的范围内,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和第二支撑腿构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该第二全波对称振子与第一全波对称振子呈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支撑腿为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通过第三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五振子臂的轴线、第六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γ在10°~35°的范围内,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和第三支撑腿构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
所述第四支撑腿为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安装于反射板上提供物理支撑,且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通过第四支撑腿进行馈电,第七振子臂的轴线、第八振子臂的轴线处于同一竖向面上,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各自的轴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θ在10°~35°的范围内,第七振子臂、第八振子臂和第四支撑腿构成第四全波对称振子,该第四全波对称振子与第三全波对称振子呈相对设置;
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和第八振子臂上靠近各自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电流节点为各自的连接点;
第一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八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一振子臂与第八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所述第二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五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二振子臂与第五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所述第三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六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三振子臂与第六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第四振子臂上的连接点与第七振子臂上的连接点连接在一起,以使第四振子臂与第七振子臂连接成十字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四周边均设有金属侧板,反射板与4个金属侧板构成一上开口的金属盒体,所述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均处于金属盒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第二全波对称振子和第四全波对称振子是环绕反射板的中心布设的,在反射板的中心还设有引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波器是金属制成的直线型棒体,该引波器的底端固定在反射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波器是金属制成的螺旋状棒体,该引波器的底端固定在反射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波器为架空式引波器,该架空式引波器包括2条呈十字交错连接在一起的介质柱,各介质柱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的竖杆部,架空式引波器通过2根绝缘杆安装于反射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是金属板,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各自是PCB板;第一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一覆铜区域和第二覆铜区域,所述第一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一振子臂导通,第一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二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二振子臂导通,第二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一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一覆铜区域、第二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一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一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一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一覆铜区域与第二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第二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三覆铜区域和第四覆铜区域,所述第三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三振子臂导通,第三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四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四振子臂导通,第四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二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三覆铜区域、第四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二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二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二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三覆铜区域与第四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第三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五覆铜区域和第六覆铜区域,所述第五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五振子臂导通,第五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六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六振子臂导通,第六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三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五覆铜区域、第六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三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三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三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五覆铜区域与第六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第四支撑腿的一面形成有第七覆铜区域和第八覆铜区域,所述第七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七振子臂导通,第七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第八覆铜区域的一端与第八振子臂导通,第八覆铜区域的另一端与反射板导通,在第四支撑腿的另一面形成有同时与第七覆铜区域、第八覆铜区域耦合用的第四连接覆铜区域;在使用时,传输信号给第四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内导体与第四连接覆铜区域连接,传输信号给第四全波对称振子的馈线的外导体连接在第七覆铜区域与第八覆铜区域之间的反射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和第八振子臂分别是圆柱体状的金属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振子臂、第二振子臂、第三振子臂、第四振子臂、第五振子臂、第六振子臂、第七振子臂和第八振子臂还分别做成为中空结构。
CN202010633395.4A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Active CN111900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3395.4A CN111900530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PCT/CN2021/077411 WO2022007416A1 (zh) 2020-07-09 2021-02-23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3395.4A CN111900530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0530A CN111900530A (zh) 2020-11-06
CN111900530B true CN111900530B (zh) 2021-09-24

Family

ID=7319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3395.4A Active CN111900530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0530B (zh)
WO (1) WO20220074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0530B (zh) * 2020-07-09 2021-09-24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CN113782969A (zh) * 2021-08-06 2021-12-10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四通道天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7587U (zh) * 2014-05-12 2014-12-3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天线及其双极化宽频辐射单元
CN206893805U (zh) * 2017-06-28 2018-01-1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9037919A (zh) * 2018-08-02 2018-12-18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振子组件、振子单元及天线
CN109390664A (zh) * 2017-08-08 2019-02-26 哗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偶极天线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0588B2 (ja) * 2010-05-19 2012-10-31 電気興業株式会社 偏波ダイバーシチアンテナ
CN103531919B (zh) * 2012-07-05 2016-08-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四极化天线和四极化多天线阵
US9391374B2 (en) * 2012-07-09 2016-07-12 Jasmin ROY Reciprocal circular polarization selective surfaces and elements thereof
US10305171B1 (en) * 2017-04-24 2019-05-28 Blue Digs LL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ntenna arrays
CN207732082U (zh) * 2017-12-29 2018-08-14 广东晖速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式全波辐射组件
CN208272125U (zh) * 2018-05-21 2018-12-21 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低频双极化全波辐射单元
CN111384595B (zh) * 2018-12-29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入多出天线及基站
CN111900530B (zh) * 2020-07-09 2021-09-24 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7587U (zh) * 2014-05-12 2014-12-3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天线及其双极化宽频辐射单元
CN206893805U (zh) * 2017-06-28 2018-01-1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9390664A (zh) * 2017-08-08 2019-02-26 哗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偶极天线振子
CN109037919A (zh) * 2018-08-02 2018-12-18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振子组件、振子单元及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7416A1 (zh) 2022-01-13
CN111900530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13479B2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及び端末機器
JP7239743B2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及び端末機器
CN111900530B (zh) 一种移动通信用4tr辐射单元
CN106816695A (zh) 三频段高增益全向偶极子天线
WO2009048614A1 (en) Omni directional broadband coplanar antenna element
KR101988382B1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8963437B (zh) 一种微站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微站天线
CN112563741B (zh) 一种适于5g全频带的双频双极化微基站天线和双天线系统
CN114122718B (zh) 一种低频振子单元及混合阵列天线
CN114914668B (zh) 一种方向图高一致性的低频滤波单元及天线阵列
TWI707500B (zh) 雙頻天線結構
CN114336040A (zh) 天线系统、基站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00187A1 (zh) 振子装置及低剖面天线
CN213753054U (zh) 天线振子单元
CN115775971A (zh) 一种基于多模谐振的双频宽带高增益印刷全向天线
EP4372911A1 (en) Low-frequency filtering radiating element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14122717A (zh) 一种小型化低频振子单元及天线阵列
CN216055166U (zh) 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结构及双极化天线
CN219040719U (zh) 一种超宽带低频双极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系统
CN212991321U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的4tr辐射单元
CN210607603U (zh) 一种vhf圆极化发射天线
CN216529369U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高增益抛物面天线
CN212542676U (zh) 一种振子天线
CN114865321A (zh) 一种平面端射天线
CN211879606U (zh) 阵列全向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