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7588B -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7588B
CN111897588B CN202010566911.6A CN202010566911A CN111897588B CN 111897588 B CN111897588 B CN 111897588B CN 202010566911 A CN202010566911 A CN 202010566911A CN 111897588 B CN111897588 B CN 111897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ternet
field
generating
produc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69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7588A (zh
Inventor
葛长斌
曾卫东
傅东生
李鹏
马量
彭宏飞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racle Intelligent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racle Intelligent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racle Intelligent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racle Intelligent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69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7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7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7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7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7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根据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根据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根据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用于配置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界面。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物联设备的配置效率。

Description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为用户提供与应用程序以及其他物联设备进行交互的平台,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物联设备接入、物联设备管理、监控运维、数据流转、数据存储等服务。
在对物联平台中的应用进行配置时,会涉及到物联资产的配置,传统的方法中,是针对每个单独的物联设备进行单独配置,如果有很多物联设备时,就需要进行很多重复的操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物联设备配置效率的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产品模型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一种产品模型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界面展示模块,用于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模型创建模块,用于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设备配置模块,用于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上述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这样,通过配置产品模型,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能够快速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配置界面中的配置字段,从而实现对物联设备的快速配置,提高了物联设备的配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模型配置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模型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调用产品服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调用产品服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模型配置方法的原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模型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产品模型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具体地,终端102可以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其中,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终端102可以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进而,终端102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终端102可以将创建好的产品模型发送至服务器104进行存储。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终端102可以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其中,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终端102可以将物联设备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4进行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产品模型配置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其中,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是一种具备配置功能的指令,用于配置产品模型。产品模型是将同类型的物联设备抽象出来的一个通用的模型。物联设备是产品模型的具体实例。举个例子,当产品模型为摄像头时,物联设备可以是摄像头1号和2号,摄像头1号和2号即为该产品模型的具体实例。
具体地,终端上运行有物联平台应用,终端可以通过物联平台应用展示应用配置界面,应用配置界面中展示有产品管理控件和设备管理控件,当检测到作用于产品管理控件的触发操作时,可以跳转至产品模型管理界面。产品模型管理界面中展示有触发产品模型配置动作的控件,例如“新增”按钮,当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终端可以生成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此外,产品模型管理界面中还可以展示产品模型列表,产品模型列表包括已创建的产品模型。当检测到作用于产品模型列表中任意一个产品模型的触发操作时,可以展示该产品模型的详细信息。当然,用户也可以对已创建的产品模型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其中,物联平台应用是服务器对应的客户端。触发操作具体可以是触摸操作、光标操作、按键操作或者语音操作。
S204,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其中,基本信息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符、所属类型(直连设备、网关设备,网关子设备)、产品出厂信息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静态属性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静态属性是静态固定的属性。静态属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例如业务情况)自定义,例如,当产品模型为摄像头时,静态属性可以包括安装高度、物理位置等信息。动态属性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动态属性是物联设备安装使用后上报的实时数据。动态属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例如业务情况)自定义,例如,当产品模型为摄像头时,动态属性可以包括识别到的人数、在线状态等信息。当产品模型为空调时,动态属性可以包括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在线状态等信息。
具体地,当终端获取到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时,可以跳转至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基本信息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基本信息,静态属性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动态属性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这样,同一类型的信息在同一配置区中进行配置,不同类型的信息在不同的配置区进行配置,可以有效隔离不同类型的配置信息,提高产品模型配置的准确性和有序性,进而提高物联设备配置的准确性和有序性。
S206,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其中,配置操作包括输入操作和选择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基本信息配置区可以包括候选字段区和字段编辑区。候选字段区显示系统字典中的预设字段,候选字段区用于输入预设字段的字段值或者选择候选字段的字段值。系统字典中的预设字段可以是所有产品模型的通用字段,例如,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符、所属类型(直连设备、网关设备,网关子设备)、产品出厂信息(例如厂商1、厂商2、厂商3等)、所属网关设备(例如网关设备1、网关设备2、网关设备3、网关设备4等)等字段。字段编辑区用于输入新增字段和新增字段的字段值。通过在候选字段区的预设字段输入字段值,例如在“产品名称”字段输入字段值“摄像头”,在“所属类型”字段选择字段值“直连设备”,或在字段编辑区输入自定义字段、在自定义字段输入字段值生成基本信息。其中,一个字段可以设置多个字段值,以实现对产品模型下所有物联设备的配置支持。例如,“产品出厂信息”字段可以设置三组字段值,分别为厂商1的信息、厂商2的信息、厂商3的信息,后续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时,可以在三组字段值中进行选择。
静态属性配置区包括静态属性列表和用于触发静态属性配置的控件,例如“新增静态属性”按钮。当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生成静态属性配置窗口。静态属性配置窗口用于输入新增静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静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包括属性名称、属性标识符、数据类型、取值范围、数值长度、单位和描述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属性配置信息可以支持填空、单选等格式。例如,属性名称可以设置为填空格式;数据类型和单位可以设置为单选格式,可以预先设置若干可供选择的选项,进而在配置数据类型或单位时,可以在若干选项中进行选择,以提高配置效率。通过对静态属性配置窗口中各类属性配置信息的输入操作和选择操作生成静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例如,新增静态属性的属性名称为“安装高度”,属性标识符为“HK”,数据类型为“int32(整数型)”,取值范围“5-10”,单位“米/m”。其中,静态属性列表用于展示已配置的静态属性。当新增的静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配置完成时,新增的静态属性自动添加至静态属性列表。静态属性列表中每个静态属性均设置有对应的操作控件,操作控件包括用于修改静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的编辑控件和用于删除静态属性的删除控件。
动态属性配置区包括动态属性列表和用于触发动态属性配置的控件,例如“新增动态属性”按钮。当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生成动态属性配置窗口。动态属性配置窗口用于输入新增动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动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包括属性名称、属性标识符、数据类型、取值范围、数值长度、单位、读写类型(读写、只读)和描述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属性配置信息可以支持填空、单选等格式。通过对动态属性配置窗口中各类属性配置信息的输入操作和选择操作生成动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例如,新增动态属性的属性名称为“识别人数”,属性标识符为“HL”,数据类型为“int32(整数型)”,取值范围“1-10000”,读写类型“读写”。其中,动态属性列表用于展示已配置的动态属性。当新增的动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配置完成时,新增的动态属性自动添加至动态属性列表。动态属性列表中每个动态属性均设置有对应的操作控件,操作控件包括用于修改动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的编辑控件和用于删除动态属性的删除控件。
S208,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具体地,当完成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的配置时,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可以作为待创建的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进而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产品模型创建完成后,可以将产品模型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也可以将产品模型存储在本地。
S210,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其中,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是一种具备配置功能的指令,用于配置物联设备。
具体地,当检测到作用于设备管理控件的触发操作时,可以跳转至物联设备管理界面。物联设备管理界面中展示有产品模型列表。终端可以获取用户从产品模型列表中选择的一个产品模型作为目标产品模型,获取目标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列表,并在物联设备管理界面中展示。物联设备管理界面中还展示有用于触发物联设备配置动作的控件,例如“新增物联设备”按钮。当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终端可以根据目标产品模型的产品模型标识生成物联设备配置指令。终端可以根据产品模型标识从服务器中获取目标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根据目标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快速生成物联设备的通用配置字段,根据通用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在配置多个同类型的物联设备时,用户无需手动创建每个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即可快速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用户只需要在物联设备配置界面中配置各个通用配置字段的字段值,从而实现对物联设备的快速配置。当新增的物联设备配置完成时,新增的物联设备可以自动添加至物联设备列表。物联设备配置完成后,可以将物联设备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也可以将物联设备的配置信息存储在本地。并且,产品模型和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在服务器中可以关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和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用于配置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是根据产品模型的基本信息生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用于配置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包括静态属性配置字段,静态属性配置字段是根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生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用于配置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包括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动态属性配置字段是根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生成。这样,同一类型的信息在同一配置区中进行配置,不同类型的信息在不同的配置区进行配置,可以有效隔离不同类型的配置信息,提高物联设备配置的准确性和有序性。
上述产品模型配置方法,通过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这样,通过配置产品模型,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能够快速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配置界面中的配置字段,从而实现对物联设备的快速配置,提高了物联设备的配置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本信息包括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
S302,根据第一基本信息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字段值。
其中,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支持填空格式,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具体的字段值。
具体地,产品模型的基本信息包括多个字段,根据各个字段的字段值的数目可以将基本信息划分为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第一基本信息所对应的字段值的数目为单个,第二基本信息所对应的字段值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根据第一基本信息可以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因为第一基本信息所对应的字段值的数目为单个,所以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为填空格式的字段,用于输入具体的字段值。此外,根据第一基本信息生成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时,可以适应性转换字段名称,例如,产品名称可以转换为设备名称,用户可以在“设备名称”输入字段值“摄像头1号”。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第一基本信息设置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字段值格式。例如,根据产品名称“摄像头”可以生成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设备名称”,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设备名称”的字段值格式可以为“摄像头()号”,用户可以在括号内输入字母、数字和符号中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完成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设备名称”的字段值配置。根据产品标识符“SX”可以生成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设备标识符”,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设备标识符”的字段值格式可以为“SX-()”,用户可以在括号内输入字母、数字和符号中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完成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设备标识符”的字段值配置。这样,根据第一基本信息设置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字段值格式,能够规范同类型的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还能够方便区分不同类型的物联设备。
S304,根据第二基本信息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显示第二基本信息。
其中,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支持单选格式,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选择具体的字段值。
具体地,根据第二基本信息可以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因为第二基本信息所对应的字段值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所以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为单选格式的字段,用于选择具体的字段值。例如,所属网关设备所对应的字段值包括网关设备1、网关设备2、网关设备3和网关设备4,那么根据“所属网关设备”生成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所属网关设备”,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所属网关设备”的字段值选项包括网关设备1、网关设备2、网关设备3和网关设备4,用户可以选择网关设备2作为物联设备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所属网关设备”的字段值。其中,网关设备是网关设备。
S306,根据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和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生成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
具体地,根据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和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可以生成物联设备的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还包括:
S308,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的字段值配置操作,根据字段值配置操作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操作包括对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输入操作和对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选择操作。
具体地,通过对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的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和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字段值配置操作可以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因为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具体的字段值,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选择具体的字段值,所以通过对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字段值输入操作和对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字段值选择操作快速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产品模型的第一基本信息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字段值,根据产品模型的第二基本信息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显示第二基本信息,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和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组成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这样,根据产品模型的基本信息可以快速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能够实现对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的快速配置。并且,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中的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包括单选格式和填空格式的字段,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基本信息的配置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配置信息携带约束条件,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
S402,根据静态属性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输入满足约束条件的字段值。
S404,根据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
其中,约束条件包括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
具体地,根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可以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具体的字段值,并且输入的字段值需要满足约束条件。例如,产品模型的一个静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包括属性名称为“安装高度”,属性标识符为“HK”,数据类型为“int32(整数型)”,取值范围“5-10”,单位“米/m”。根据该属性配置信息可以确定约束条件包括数据类型为“int32(整数型)”和取值范围“5-10”。根据该静态属性生成静态属性配置字段“安装高度”,静态属性配置字段“安装高度”的字段值必须满足数据类型为整数型,数值在5-10范围内。根据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还包括:
S406,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对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的输入操作,根据输入操作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
具体地,通过对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对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的字段值输入操作可以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例如,若在静态属性配置字段“安装高度”的字段值输入6,那么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为“安装高度6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因为产品模型是同类型的物联设备抽象出来的一个通用的模型,在创建产品模型时,为了实现对该产品模型下的大多数物联设备的支持,所以会配置多个静态属性。但是,在配置具体的物联设备时,一些静态属性可能是多余的。因此,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中每个静态属性配置字段并不是必填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来配置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当然,为了提高物联设备配置的灵活性,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中还可以设置用于触发新增字段的控件,例如“新增字段”按钮。在配置具体的物联设备时,若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无法满足配置需求,可以通过触发该控件增加该物联设备的个性化静态属性配置字段。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组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这样,根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可以快速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从而实现对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的快速配置。并且,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中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的字段值需要满足约束条件,能够提高设备静态属性的配置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
S502,根据动态属性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显示物联设备的动态信息。
S504,根据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
具体地,根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可以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显示具体的动态信息。例如,产品模型的一个动态属性的属性配置信息包括属性名称为“识别人数”,属性标识符为“HL”,数据类型为“int32(整数型)”,取值范围“1-10000”,读写类型“读写”。根据该动态属性生成动态属性配置字段“识别人数”,动态属性配置字段“识别人数”的字段值可以根据物联设备上报的数据确定。根据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因为产品模型是同类型的物联设备抽象出来的一个通用的模型,在创建产品模型时,为了实现对该产品模型下的大多数物联设备的支持,所以会配置多个动态属性。但是,在配置具体的物联设备时,一些动态属性可能是多余的。因此,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中每个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并不是必需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删除多余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当然,为了提高物联设备配置的灵活性,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中还可以设置用于触发新增字段的控件,例如“新增字段”按钮。在配置具体的物联设备时,若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无法满足配置需求,可以通过触发该控件增加该物联设备的个性化动态属性配置字段。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还包括:
S506,接收服务器传输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是网关设备对物联设备传输的初始数据进行转换后发送至服务器,网关设备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物联设备传输的数据和转换接收到的数据。
S508,从目标数据中提取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将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作为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
其中,网关设备是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器,用于提供数据转换服务。网关设备可以对物联设备上传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将物联设备上传的数据转换为服务器和终端可识别的数据。网关设备也可以对需要下发至物联设备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将需要下发至物联设备的数据转换为物联设备可识别的数据。
具体地,当物联设备投入使用时,物联设备可以和网关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网关设备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物联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至网关设备,网关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实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接收到的数据实时发送至终端,终端可以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中提取与物联设备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相对应的字段值作为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并实时展示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因为不同的物联设备支持不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所以引入网关设备,网关设备接收到物联设备传输的数据后,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转换为预设数据格式。预设数据格式是预先设置且服务器和终端可识别的数据格式。相对于传统网关设备只能和一个物联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的网关设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可以与至少一个物联设备进行通信,有效节约了数据传输成本。在配置具体的物联设备时,根据物联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网关设备作为该物联设备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所属网关设备”的字段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数据传输次数,可以预先设置网关设备上传数据的时间间隔,网关设备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定时统计并上传目标数据。为了减轻终端的数据处理压力,也可以由服务器从目标数据中提取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将提取到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发送至终端,在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进行展示。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显示物联设备的动态信息,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组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这样,根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可以快速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从而实现对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的快速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还包括产品服务配置区,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还包括:
S602,接收作用于产品服务配置区的目标配置操作,根据目标配置操作生成产品服务。
其中,产品服务是产品模型能够提供的服务功能。例如,转动摄像头的服务。
具体地,在创建产品模型时,还可以创建产品服务。产品模型配置界面还包括产品服务配置区,产品服务配置区用于配置产品模型的产品服务。产品服务配置区包括产品服务列表和用于触发产品服务配置的控件,例如“新增产品服务”按钮。当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生成产品服务配置窗口。产品服务配置窗口用于输入新增产品服务的服务配置信息。服务配置信息包括服务名称、服务标识符、服务参数等信息。服务参数包括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输入参数是指产品服务的调用参数,输出参数是指产品服务的响应结果。通过对产品服务配置区中各类服务配置信息的输入操作生成产品服务。例如,新增产品服务的服务名称为“转动”,属性标识符为“ZD”,输入参数的参数名称为“转动角度”,输入参数的参数标识符为“JD”,输入参数的数据类型为“int32(整数型)”,取值范围“0-360”,单位“度/°”,输出参数的参数名称为“成功与否”,输出参数的参数标识符为“AB”,输出参数的数据类型为“bool(布尔型)”,输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和1,0表示成功,1表示失败”。其中,产品服务列表用于展示已配置的产品服务。当新增的产品服务的服务配置信息配置完成时,新增的产品服务自动添加至产品服务列表。产品服务列表中每个产品服务均设置有对应的操作控件,操作控件包括用于修改产品服务的服务配置信息的编辑控件和用于删除产品服务的删除控件。
S604,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生成产品服务调用区,产品服务调用区包括产品服务对应的调用控件。
具体地,产品模型的产品服务适用于该产品模型下的所有物联设备。当获取到目标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可以在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生成产品服务调用区,产品服务调用区包括产品服务对应的调用控件,调用控件用于触发调用产品服务对物联设备进行控制。
S606,接收作用于产品服务调用区对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根据触发操作调用产品服务对物联设备进行控制。
具体地,产品服务调用区展示有产品服务对应的调用控件,例如产品服务“转动”对应的“调用”按钮,当检测到作用于该控件的触发操作时,调用该产品服务对物联设备进行相应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在创建产品模型时,还可以创建产品服务。产品模型的产品服务适用于该产品模型下的所有物联设备。根据产品模型的产品服务生成产品服务调用区,在产品服务调用区中可以触发调用产品服务来对物联设备进行控制。根据作用于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可以快速控制物联设备,提高了物联设备的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产品服务包括输入参数信息和输出参数信息,根据触发操作调用产品服务对物联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S702,根据触发操作生成输入参数配置窗口。
S704,当获取到在输入参数配置窗口输入的目标参数时,根据目标参数和产品服务生成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将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设备,以使物联设备按照目标参数执行产品服务对应的操作。
其中,输入参数信息包括参数名称、参数标识符、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单位等信息。输出参数信息包括参数名称、参数标识符、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单位等信息。
具体地,当检测到作用于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生成调用参数配置窗口(输入参数配置窗口)。用户可以在调用参数配置窗口输入具体的调用参数,即目标参数。当获取到目标参数后,终端可以根据目标参数和对应的产品服务生成物联设备控制指令,通过服务器、网关设备将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物联设备。物联设备接收到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后,按照该目标参数执行该产品服务对应的操作。例如,当产品服务为“转动”时,输入参数为“转动角度”,可以在调用参数配置窗口输入目标参数25,表明转动角度为25度。根据目标参数和产品服务可以生成用于控制物联设备(摄像头一号)转动25度的物联设备控制指令。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网关设备将物联设备控制命令发送至摄像头一号,摄像头一号根据该物联设备控制命令转动25度。
S706,当接收到物联设备返回的响应参数时,将响应参数与输出参数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产品服务的调用结果。
其中,调用结果包括调用成功和调用失败。
具体地,物联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物联设备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后,物联设备可以返回响应参数。响应参数包括响应成功和响应失败。终端接收到响应参数后,可以将响应参数与输出参数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产品服务的调用结果。例如,输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和1,0表示成功,1表示失败”。物联设备根据物联设备控制指令转动25度后,可以向终端返回响应参数。当响应参数与输出参数信息中表示成功的输出参数相同,即响应参数为0时,表明物联设备响应成功。当响应成功时,表明产品服务调用成功。当响应参数与输出参数信息中表示失败的输出参数相同,即响应参数为1时,表明物联设备响应失败。当响应失败时,表明产品服务调用失败。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参数和产品服务可以快速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物联设备,将物联设备的响应参数和预先设置的输出参数进行比较可以快速确定物联设备的控制结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8所示说明产品模型配置方法。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模型配置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地,产品模型是将同类型的物联设备抽象出来的通用模型,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配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包括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动态属性和产品服务,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动态属性和产品服务可以分区域隔离配置。通过自定义配置的方式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物联设备是产品模型的具体实例,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配置物联设备的配置信息。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可以快捷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界面,从而对物联设备进行快速配置。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和产品服务配置区。根据产品模型的基本信息可以快速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由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组成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用户可以在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中输入字段值,实现对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的配置。根据产品模型的静态属性可以快速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由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组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用户可以在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中输入字段值,实现对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的配置。根据产品模型的动态属性可以快速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由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组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物联设备可以主动且实时上报数据,从上报数据中获取与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相应的字段值并在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进行展示,实现对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的配置。根据产品模型的产品服务可以快速生成产品服务配置区。产品服务调用区展示有产品服务和产品服务的调用控件。当检测到作用于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时,可以弹出调用参数配置窗口,用户可以在调用参数配置窗口输入具体的调用参数,进而根据该调用参数调用产品服务以控制物联设备按照该调用参数执行产品服务对应的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产品模型,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可以快捷创建该产品模型下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界面,根据物联设备配置界面能够更快速地实现对物联设备的配置,提高了物联设备的配置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产品模型配置装置,包括:指令获取模块902、界面展示模块904、信息生成模块906、模型创建模块908和设备配置模块910,其中:
指令获取模块902,用于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界面展示模块904,用于根据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信息生成模块906,用于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模型创建模块908,用于根据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设备配置模块910,用于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本信息包括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基本信息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字段值;根据第二基本信息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显示第二基本信息;根据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和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生成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接收作用于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的字段值配置操作,根据字段值配置操作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操作包括对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输入操作和对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选择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携带约束条件,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静态属性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输入满足约束条件的字段值;根据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接收作用于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对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的输入操作,根据输入操作生成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动态属性生成物联设备对应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显示物联设备的动态信息;根据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传输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是网关设备对物联设备传输的初始数据进行转换后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网关设备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物联设备传输的数据和转换接收到的数据;从目标数据中提取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将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作为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模型配置界面还包括产品服务配置区,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接收作用于产品服务配置区的目标配置操作,根据目标配置操作生成产品服务。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针对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生成产品服务调用区,产品服务调用区包括产品服务对应的调用控件;接收作用于产品服务调用区对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根据触发操作调用产品服务对物联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服务包括输入参数信息和输出参数信息,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触发操作生成输入参数配置窗口;当获取到在输入参数配置窗口输入的目标参数时,根据目标参数和产品服务生成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将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设备,以使物联设备按照目标参数执行产品服务对应的操作;当接收到物联设备返回的响应参数时,将响应参数与输出参数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产品服务的调用结果。
关于产品模型配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产品模型配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产品模型配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产品模型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根据所述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所述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接收作用于所述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所述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根据所述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当获取到针对所述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所述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所述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所述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所述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所述产品模型配置界面还包括产品服务配置区,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作用于所述产品服务配置区的目标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操作生成所述产品服务;
当获取到针对所述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生成产品服务调用区,所述产品服务调用区包括所述产品服务对应的调用控件;
接收作用于所述产品服务调用区对所述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根据所述触发操作调用所述产品服务对所述物联设备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第一基本信息和第二基本信息,所述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所述根据所述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所述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基本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所述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用于输入字段值;
根据所述第二基本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对应的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所述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显示第二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和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生成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作用于所述基本信息字段值配置区的字段值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字段值配置操作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设备基本信息,所述字段值配置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一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输入操作和对所述第二基本信息配置字段的选择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携带约束条件,所述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所述根据所述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所述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
根据所述静态属性生成所述物联设备对应的静态属性配置字段,所述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输入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字段值;
根据所述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作用于所述静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对所述静态属性配置字段的输入操作,根据所述输入操作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设备静态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所述根据所述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所述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包括:
根据所述动态属性生成所述物联设备对应的动态属性配置字段,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用于显示所述物联设备的动态信息;
根据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字段生成动态属性字段值配置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传输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是网关设备对所述物联设备传输的初始数据进行转换后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网关设备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物联设备传输的数据和转换接收到的数据;
从所述目标数据中提取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将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作为所述物联设备的设备动态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服务包括输入参数信息和输出参数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触发操作调用所述产品服务对所述物联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触发操作生成输入参数配置窗口;
当获取到在所述输入参数配置窗口输入的目标参数时,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和产品服务生成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将所述物联设备控制指令发送至物联设备,以使所述物联设备按照所述目标参数执行所述产品服务对应的操作;
当接收到所述物联设备返回的响应参数时,将所述响应参数与输出参数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产品服务的调用结果。
6.一种产品模型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产品模型配置指令;
界面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产品模型配置指令展示产品模型配置界面,所述产品模型配置界面包括基本信息配置区、静态属性配置区和动态属性配置区;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接收作用于所述基本信息配置区的第一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操作生成基本信息,接收作用于所述静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二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操作生成静态属性,接收作用于所述动态属性配置区的第三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第三配置操作生成动态属性;
模型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生成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创建产品模型;
设备配置模块,用于当获取到针对所述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根据所述产品模型的配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设备的配置字段,根据所述配置字段生成物联设备配置界面,所述物联设备配置界面用于对所述物联设备进行配置;
所述产品模型配置界面还包括产品服务配置区,所述信息生成模块还用于接收作用于所述产品服务配置区的目标配置操作,根据所述目标配置操作生成所述产品服务;所述设备配置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针对所述产品模型对应的物联设备的物联设备配置指令时,生成产品服务调用区,所述产品服务调用区包括所述产品服务对应的调用控件;接收作用于所述产品服务调用区对所述调用控件的触发操作,根据所述触发操作调用所述产品服务对所述物联设备进行控制。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66911.6A 2020-06-19 2020-06-19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97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6911.6A CN111897588B (zh) 2020-06-19 2020-06-19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6911.6A CN111897588B (zh) 2020-06-19 2020-06-19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7588A CN111897588A (zh) 2020-11-06
CN111897588B true CN111897588B (zh) 2024-04-02

Family

ID=7320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6911.6A Active CN111897588B (zh) 2020-06-19 2020-06-19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7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2075A (zh) * 2021-06-25 2021-08-27 上海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下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164A (zh) * 2010-09-14 2011-01-05 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其相关系统
CN105635063A (zh) * 2014-10-31 2016-06-01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信协议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29156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内容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345449A (zh) * 2017-12-25 2018-07-3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776610A (zh) * 2018-06-27 2018-11-0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8833510A (zh) * 2018-05-31 2018-11-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12871A (zh) * 2018-12-20 2019-03-01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管理系统
CN109460527A (zh) * 2018-09-25 2019-03-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数据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15522A (zh) * 2019-08-23 2019-11-29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的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74441A (zh) * 2019-09-02 2020-01-10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模板配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68367A (zh) * 2019-12-20 2020-04-07 深圳市华宇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商品字段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45676A (zh) * 2015-07-31 2020-04-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界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76767A (zh) * 2019-12-17 2020-05-19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08748A (zh) * 2019-12-31 2020-05-29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联动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80362B2 (en) * 2018-12-03 2020-12-29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 electrica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164A (zh) * 2010-09-14 2011-01-05 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其相关系统
CN105635063A (zh) * 2014-10-31 2016-06-01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信协议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045676A (zh) * 2015-07-31 2020-04-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界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291560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内容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345449A (zh) * 2017-12-25 2018-07-3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833510A (zh) * 2018-05-31 2018-11-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776610A (zh) * 2018-06-27 2018-11-0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460527A (zh) * 2018-09-25 2019-03-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数据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12871A (zh) * 2018-12-20 2019-03-01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管理系统
CN110515522A (zh) * 2019-08-23 2019-11-29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的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74441A (zh) * 2019-09-02 2020-01-10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模板配置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6767A (zh) * 2019-12-17 2020-05-19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68367A (zh) * 2019-12-20 2020-04-07 深圳市华宇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商商品字段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208748A (zh) * 2019-12-31 2020-05-29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联动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天合能源物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典型案例;蒋松 等;《国际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91119;512-53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7588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09076A1 (en) Computer Network Controlled Data Orches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Aggregation, Normalization, For Presentation, Analysis And Action/Decision Making
CN105144664B (zh) 用户感知云到装置消息系统以及方法
CN105847539B (zh) 使用者电子装置、使用者界面的生成方法
CN103748553B (zh) 客户端的操作状态信息在远程桌面会话中的显示
CN103595756B (zh) 产生和利用基于云服务的内容快捷方式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CN111683066B (zh) 异构系统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56158B (zh) 物联网平台的接入方法、接入装置、接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67487A (zh) 电子表格对象的无代码共享
CN103299306A (zh) 将第三方网页映射至社交网络系统中的对象
CN111178012A (zh) 一种表单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78873A (zh) 定制设备注册方法和装置
CN104380654A (zh) 用于控制互联网应用用户界面的隐私设定的系统和方法
KR20130129253A (ko) 프린터를 위한 가상 입력/출력 디바이스
CN111917824B (zh) 物联设备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609610A (zh) 使用移动计算设备传感器生成私人空间的地图
CN111897588B (zh) 产品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374910A1 (en) Property archivist enabled customer service
CN112274910A (zh) 虚拟按键配置方法、虚拟按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416893A (zh) 数据共享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05512A (zh) 一种考勤信息记录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CN110765610A (zh) Pdm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5054A (zh)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KR101775293B1 (ko) 메신저 대화 관리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CN104536887A (zh) 通讯数据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997542A (zh)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多传感器、多设备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