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5054A -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5054A
CN111415054A CN201910016352.9A CN201910016352A CN111415054A CN 111415054 A CN111415054 A CN 111415054A CN 201910016352 A CN201910016352 A CN 201910016352A CN 111415054 A CN111415054 A CN 111415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e value
identification code
equipment
value corresponding
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6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5054B (zh
Inventor
赵宗水
鲍文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e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0163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5054B/zh
Priority to TW108104688A priority patent/TWI687782B/zh
Priority to US16/405,930 priority patent/US11036208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415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5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5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5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05B19/0425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071Synoptique display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layout, evolu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提供一定位图层,其中该定位图层具有一底图,该底图划分成多个格子,每一该些格子具有一第一坐标值,且该定位图层的该底图对应于一场地布局图;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一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一配置文件包括一设备识别码以及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坐标值;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一设备名称,产生一设备图标;将该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本发明有效增加设备监控及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并增加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特别涉及可应用于远程监控多个设备运作状态的一种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企业或工厂都将用于生产或是检测或是提供服务的设备进行联网监控,在后端监控系统的使用者界面上可以实时显示设备状态和运作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然而,根据实际生产/检测/服务的需求,企业或工厂可能会增加、转移或报废一些设备,或根据生产/检测/服务的需要变更设备的放置位置,所以监控系统的使用者界面上的设备位置也要做对应的变更。
然而,对于每一次设备进行更新操作之后,使用者都要重新绘制设备的分布图,然后再通过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将新的分布图上传到使用者界面上,如此将缺乏灵活性与及时性。因此,如何增加监控及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将成为各家厂商亟欲研究的课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藉以增加企业或设备监控及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监控管理方法,该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包括:提供一定位图层,其中该定位图层具有一底图,该底图划分成多个格子,每一该些格子具有一第一坐标值,且该定位图层的该底图对应于一场地布局图;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一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一配置文件包括一设备识别码以及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坐标值;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一设备名称,产生一设备图标;以及将该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该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包括一图层产生器、一设定设备、一处理器以及一显示器;该图层产生器提供一定位图层,其中该定位图层具有一底图,该底图划分成多个格子,每一该些格子具有一第一坐标值,且该定位图层的该底图对应于一场地布局图;该设定设备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一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一配置文件包括一设备识别码以及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坐标值;该处理器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一设备名称,产生一设备图标;该显示器将该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通过提供包括划分成多个格子的底图的定位图层,且每一格子具有第一坐标值,且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包括设备识别码、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的第一配置文件,并依据第一配置文件,将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与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以及依据设备识别码或设备名称,产生设备图标,再将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上。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增加设备监控及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并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2C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图标的示意图。
图2D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图标的示意图。
图2E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设备图标上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设备监控管理系统
110 图层产生器
120 设定设备
130 处理器
140 显示器
150 储存器
160 通信设备
200 使用者界面
202 定位图层
210 底图
211_11~211_MN 格子
220 编辑界面
230 设备图标
S302、S304、S306、S308、S402、S404、 步骤
S406、S408、S410、S412、S502、S504、
S506、S508、S510、S512、S514、S602、
S602、S604、S606、S608、S610、S612、
S614、S616、S618、S702、S704、S706、
S708、S710、S71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中,将以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或组件。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在以下各实施例中以应用在制造产品的工厂为范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设备监控管理系统100包括图层产生器110、设定设备120、处理器130、显示器140、储存器150与通信设备160。设备监控管理系统100可为一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计算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或服务器等。
处理器130可为通用处理器、微处理器(Micro Control Unit,MCU)、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其可包括各式电路逻辑,用以提供数据处理及运算的功能、控制通信设备160的运作以提供网络连接、从储存器150读取或储存数据、以及从输入输出设备接收或输出信号。特别是,处理器130用以协调控制通信设备160、储存器150、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运作,以执行本申请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特别是,储存器150还储存有本申请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程序代码,由处理器130载入并执行。通信设备160用以提供网络连接至网络,通过网络可再连接至工厂内的多个设备、以及远程服务器。通信设备160可通过有线的方式提供网络连接,例如:以太网(Ethernet)、光纤网络、或非对称数字式用户线路(Asymmetric DigitalSubscriber Line,ADSL)等,或者,通信设备160亦可通过无线的方式提供网络连接,例如使用无线保真技术、或其他电信网络技术。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60也可用其他非网络协议的其他传输协议与传输管道连接至工厂内的多个设备。
图层产生器110提供定位图层202,且此定位图层202具有一底图210,如图2A所示。举例来说,图层产生器110所提供的底图210可以呈现在显示器140的一使用者界面200上,并且此底图210可以对应于工厂的场地布局图。进一步来说,此底图210可以与工厂的场地布局图成一等比例关系,或是此底图210近似于工厂的场地布局图,或是此底图210只是工厂场地形状的示意布局图。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位图层202可以包括工厂的场地布局图,且底图210可以叠合于工厂的场地布局图上。如此,使用者便可通过底图210上所显示的内容,以便对工厂的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层产生器110可以为处理器130所运行的应用程序,亦即图层产生器110通过处理器130执行后,可以提供呈现在使用者界面200上含有底图210的定位图层202。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层产生器110为独立于处理器130的设备或元件,其可以提供呈现在使用者界面200上含有底图210的定位图层202。
图层产生器110可以将底图210分割成多个格子,使得底图210具有格子211_11、211_12、…、211_1N、211_21、211_22、…、211_2N、211_M1、211_M2、…、211_MN,其中N与M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N与M可以相同或不同,而使用者可视其需求,自行调整N与M的数量,以与工厂的场地布局图相符或相当。并且,格子211_11~211_MN例如可以类似棋盘或网格的方式呈现于使用者界面200上。
另外,在将底图210分割成格子211_11~211_MN后,图层产生器110会对格子211_11~211_MN的坐标进行设定,使得格子211_11~211_MN各自具有第一坐标值。
举例来说,格子211_11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1,1)、格子211_12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1,2)、…、格子211_1N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1,N)、格子211_21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2,1)、格子211_22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2,2)、…、格子211_2N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2,N)、格子211_M1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M,1)、格子211_M2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M,2)、…、格子211_MN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例如为(X,Y)=(M,N)。其中,X例如为纵坐标,Y例如为横坐标。
设定设备120可以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第一配置文件,其中第一配置文件至少包括设备识别码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其中,设备识别码例如为设备的唯一识别码(Unique Identifier,UID)或是财产编号等任何可用以区隔地识别不同的设备的识别码。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设备120例如可以在使用者界面200上显示出编辑界面220。其中,此编辑界面220可以至少包括设备识别码字段、坐标字段,以便使用者可以通过编辑界面220的设备识别码字段与坐标字段(X,Y)输入设备识别码与坐标值。在使用者按下确定键后,设定设备120会产生对应的第一配置文件,且第一配置文件可以具有设备识别码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假设设备识别码为“00XX11XX”,第二坐标值例如为(X,Y)=(5,7)。
进一步来说,编辑界面220也可以包括其他编辑字段,例如设备名称字段、设备型号字段、设备供货商字段、产线编号等。也就是说,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编辑界面220的上述字段输入或是选择(例如下拉菜单)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供货商、产线编号,使得设定设备120所产生的第一配置文件也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供货商、产线编号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设备120可以为处理器130所运行的应用程序,亦即设定设备120通过处理器130执行后,用以提供第一配置文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设备120为独立于处理器130的设备或元件,其用以提供第一配置文件。
处理器130接收底图210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一配置文件。接着,处理器130可以依据第一配置文件,将第一配置文件的第二坐标值与底图210的格子211_11~211_MN的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寻找与确定与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
举例来说,在处理器130取得第一配置文件之后,处理器130会在第一配置文件中取得设备识别码以及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即(X,Y)=(5,7)。接着,处理器130会依据此第二坐标值在底图210中找到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亦即(X,Y)=(5,7)。之后,处理器130依据取得的第一坐标值(X,Y)=(5,7),取得对应此第一坐标值的格子,例如格子211_57。因此,处理器130可以确认出格子211_57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X,Y)=(5,7)相关联。
接着,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可以依据设备名称,产生设备图标230。也就是说,当使用者在编辑界面220中输入或是选择设备名称时,处理器130可以依据设备名称,在一数据库中找到与此设备名称对应的设备图标。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0可以依据设备识别码,产生设备图标230。也就是说,当使用者在编辑界面220中输入设备识别码时,处理器130可以依据设备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找到与此设备识别码对应的设备名称,再依据此设备名称找到与此设备名称对应的设备图标。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设备图标可以包含对应于例如为螺丝机、检查机、贴标机、封箱机、组装机、热熔机等设备的设备图标。其中,上述数据库可以设置于服务器中。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设备识别码或设备名称,且不同的设备也对应不同的设备图标。举例来说,螺丝机所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如图2C所示,而检查机所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如图2D所示。并且,上述所示的设备图标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范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者可视其需求,自行设计或调整设备图标的内容,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显示器140耦接处理器130,以将设备图标230显示于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211_57上。也就是说,在处理器130确定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211_57及产生设备图标230后,处理器130会通过显示器140将设备图标230显示于格子211_57。
每一已设定并已显示在显示器140上的设备图标230各自绑定某一设备的设备识别码、坐标、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供货商、产线编号等信息,因此使用者例如可用鼠标以鼠标移动至某设备图标230,即可在使用者界面200上显示设备识别码、坐标、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供货商、产线编号等信息,或是可以鼠标点选该设备图标230即可开启该设备的运作状况信息,例如设备运作的实时影像。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以对各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30在第一配置文件中取得设备识别码与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之后,处理器130会确认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坐标值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处理器130通过数据库对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坐标值进行确认,亦即确认设备识别码是否与数据库的预存识别码相符、确认第二坐标值是否已使用、和/或确认第二坐标值是否位于底图210中。
举例来说,所有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会设定成预存识别码并储存于数据库中,使得处理器130取得设备识别码后,处理器130可以将设备识别码与数据库中的预存识别码比对,以确认设备识别码与预存识别码是否相符。当设备识别码与预存识别码相符时,表示与此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设备是编制内的设备,处理器130会确认此设备识别码是正确的。当设备识别码不相符时,表示与此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设备不是编制内的设备,处理器130会确认此设备识别码是错误的。
当确认第二坐标值未使用时,表示此第二坐标值未用于显示设备图标,处理器130会确认此第二坐标值是正确的。当确认第二坐标值已使用时,表示此第二坐标值已用于显示设备图标,处理器130会确认此第二坐标值是错误的。
当确认第二坐标值位于底图210中时,表示此第二坐标值为底图210内的坐标值,处理器130会确认此第二坐标值是正确的。当确认设备图标未位于底图210中时,表示此第二坐标值已超出底图210的范围或不为底图210内所设定的坐标值,处理器130会确认此第二坐标值是错误的。
当处理器130确认设备识别码错误、第二坐标值错误、或是设备识别码与第二坐标值都错误时,处理器130会因应于错误的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坐标值,产生警示信息,表示使用者所输入的内容无法储存或是无效的。并且,处理器130可以通过显示器140将警示信息以一窗口显示于使用者界面200上。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通过警示信息,得知所输入的设备识别码或第二坐标值是错误的,则使用者需要重新输入。
另外,当处理器130确认设备识别码及第二坐标值都正确时,处理器130会因应于正确的设备识别码与第二坐标值,将第二坐标值与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认出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以及依据设备名称或设备识别码,产生设备图标,并绑定设备识别码等信息。接着,将设备图标显示于与此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
另外,若是使用者需要将设备图标230的位置进行更换,使用者可以通过编辑界面220输入设备识别码“00XX11XX”与第三坐标值(例如为(X,Y)=(11,4))或是用鼠标点击该设备图标后出现的编辑界面220直接将坐标更改为第三坐标值。在使用者按下确定键后,设定设备120会产生对应的第二配置文件(亦即更新后的配置文件),且第二配置文件可以具有设备识别码“00XX11XX”与第三坐标值(X,Y)=(11,4)。其中,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将图标设备230的位置进行更换。
接着,在处理器130取得第二配置文件之后,处理器130会于第二配置文件中取得第三坐标值,即(X,Y)=(11,4)。接着,处理器130会依据此第三坐标值在底图210中找到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亦即(X,Y)=(11,4)。之后,处理器130依据取得的第一坐标值(X,Y)=(11,4),取得对应此第一坐标值的格子,例如格子211_114。因此,处理器130可以确认出格子211_114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三坐标值(X,Y)=(11,4)相关联。
在处理器130确定与第三坐标值(X,Y)=(11,4)关联的格子211_114后,处理器130会通过显示器140将设备图标230改为显示于与第三坐标值(X,Y)=(11,4)的格子211_114,且将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X,Y)=(5,7)关联的格子211_57上的设备图标230予以删除,如图2B所示。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者界面200上看到设备图标230由格子211_57(如图2A所示)更换至格子211_114(如图2B所示)。
进一步来说,在处理器130在第二配置文件中取得第三坐标值之后,处理器130会确认第三坐标值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处理器130通过数据库对第三坐标值进行确认,亦即确认第三坐标值是否已使用、和/或确认第三坐标值是否位于底图210中。
当处理器130确认第三坐标值错误时,处理器130会因应于错误的第三坐标值,则产生警示信息。并且,处理器130可以通过显示器140将警示信息以一窗口显示于使用者界面200上。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通过警示信息,得知所输入的第三坐标值是错误的,则使用者需要重新输入。
另外,当处理器130确认第三坐标值正确时,处理器130会因应于正确的第三坐标值,将第三坐标值与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认出与第三坐标值关联的格子。接着,将设备图标230改为显示于与第三坐标值关联的格子,并将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上的设备图标230予以删除。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者通过设定设备120所提供的编辑界面220进行编辑操作,产生第二配置文件给处理器130,使得处理器130依据第二配置文件,以将设备图标230的显示位置由格子211_57更换格子211_114。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使用者也可以直接通过鼠标以拖拽的方式,将设备图标230的显示位置由格子211_57更换格子211_114,也可达到相同的显示效果,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进一步来说,在设备图标230增加于对应的格子(例如格子211_57)上后,处理器130可以依据设备识别码“00XX11XX”,及时或周期性地通过通信设备160在数据库中取得对应设备识别码“00XX11XX”的设备的设备运作状态。也就是说,在工厂内对应此设备识别码“00XX11XX”的设备会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或其他数据通道将其运作状态上传至数据库中。此设备所上传至数据库的每一笔数据皆会具有此设备识别码“00XX11XX”。因此,处理器130便可在数据库中,依据设备识别码“00XX11XX”,取得对应的设备运作状态。其中,设备运作状态包括关机、正常运作、闲置、或故障等。
接着,在处理器130取得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设备运作状态,会将对应的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设备图标230上。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30可以通过颜色、数字、形状或符号,将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对应的设备图标230上。
举例来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设备运作状态为关机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灰色;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正常运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绿色;当设备运作状态为闲置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黄色;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故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红色。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设备运作状态为关机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数字“1”,如图2E所示;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正常运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数字“2”,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闲置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数字“3”,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故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数字“4”,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设备运作状态为关机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长方形”,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正常运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圆形”,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闲置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正方形”,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故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三角形”,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设备运作状态为关机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符号“X”,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正常运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符号“V”,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闲置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符号“O”,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当设备运作状态为故障时,对应的设备图标230可显示例如符号“?”,可参考图2E的显示方式。
上述所列举的颜色、数字、形状或符号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范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者可视其需求,自行调整成其他的颜色、数字、形状或符号,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畴。另外,图2E的数字“1”显示于格子211_57上的位置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范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者可视其需求,自行调整数字“1”的显示位置,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通过设备图标230上所显示的颜色、数字、图形或符号来得知实际设备的当前的设备运作状态,以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及管理,并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进一步来说,设备监控管理系统100还包括储存器150。储存器150可以储存如上的配置文件、格子211_11~211_MN的数量及其对应的第一坐标值、以及设备识别码、坐标、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供货商、设备图标、产线编号与格子211_11~211_MN的对应关系。
使用者可通过处理器130对储存器150进行存取,并将储存器150内的信息通过显示器140显示,以便对设备对应的信息进行查询,进而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及管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器150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硬盘或固态硬盘等储存装置。
另外,在图2A及图2B中,对应工厂的场地布局图的各产线以具有斜线的长条物示意表示。并且,产线的产生方式可以通过类似于上述编辑界面220的操作方式,将产线新增于底图210的对应位置上。或是,由使用者绘制的包括产线位置的工厂的场地布局图,且将工厂的场地布局图转换成一文件后汇入,使得工厂场地布局图与底图210进行叠合,以便将产线显示于底图210的对应位置上。或者,在图层产生器110产生底图210时即将各产线以前述的长条物直接制作在该底图210上而形成为该底图210的一部分。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先通过设定设备120所提供的编辑界面220进行编辑操作,产生对应的配置文件给处理器130,使得处理器130依据配置文件,产生设备图标230并确定设备图标230的位置,以便将设备图标230显示于对应的格子上。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设定设备120的编辑界面220也可以直接呈现对应设备识别码的设备图标230,使用者可通过鼠标以拖拽的方式,将设备图标230放置于对应的格子上,也可达到相同的显示效果,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藉由上述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302中,提供定位图层,其中定位图层具有一底图,该底图划分成多个格子,每一格子具有第一坐标值,且定位图层的底图对应于场地布局图。
在步骤S304中,接收使用者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第一配置文件,其中第一配置文件包括设备识别码、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在步骤S306中,依据第一配置文件,将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与所有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并依据设备名称或设备识别码,产生对应的设备图标。在步骤S308中,将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上。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02、S404、S410、S412与图3的步骤S302、S304、S306、S308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3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406中,判断设备识别码及第二坐标值是否正确。当判断出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坐标值是错误时,因应于错误的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坐标值,则进入步骤S408,产生警示信息。当判断出设备识别码及第二坐标值是正确时,因应于正确的设备识别码及第二坐标值,则进入步骤S410。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02、S504、S506、S508与图3的步骤S302、S304、S306、S308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3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510中,接收使用者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提供第二配置文件,其中第二配置文件包括设备识别码、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三坐标值,第三坐标值与第二坐标值不同,且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对设备图标的位置进行更换。在步骤S512中,依据第二配置文件,将第三坐标值与所有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三坐标值关联的格子。在步骤S514中,将设备图标改为显示于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三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上,并将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上的设备图标予以删除。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02、S604、S606、S608、S610、S616、S618与图5的步骤S502、S504、S506、S508、S510、S512、S514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5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612中,判断第三坐标值是否正确。当判断出第三坐标值是错误时,因应于错误的第三坐标值,则进入步骤S614,产生警示信息。当判断出第三坐标值是正确时,因应于正确的第三坐标值,则进入步骤S616。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702、S704、S706、S708与图3的步骤S302、S304、S306、S308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图3的实施例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710中,依据设备识别码,在数据库中取得对应识别码的设备运作状态。在步骤S712中,将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对应设备图标上。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712包括将设备运作状态通过颜色、数字或形状将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设备图标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提供包括划分成多个格子的底图的定位图层,且每一格子具有一第一坐标值,且提供包括设备识别码、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的第一配置文件,并依据第一配置文件,将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与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以及依据设备识别码或设备名称,产生设备图标,再将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关联的格子上。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因应于错误的设备识别码、坐标值,产生警示信息。并且,可以提供另外的配置文件来更换设备图标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图标设备上显示设备运作状态。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增加设备监控及管理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并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发明虽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1)

1.一种设备监控管理方法,该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包括:
提供一定位图层,其中该定位图层具有一底图,该底图划分成多个格子,每一该些格子具有一第一坐标值,且该定位图层的该底图对应于一场地布局图;
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一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一配置文件包括一设备识别码以及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坐标值;
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一设备名称,产生一设备图标;以及
将该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该设备名称,产生该设备图标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设备识别码及该第二坐标值是否正确;
因应于错误的该设备识别码和/或该第二坐标值,产生一警示信息;以及
因应于正确的该设备识别码及该第二坐标值,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该设备名称,产生该设备图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正确的该设备识别码及该第二坐标值包括该设备识别码与一数据库的一预存识别码相符、该第二坐标值未使用及该第二坐标值位于该底图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该设备监控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二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二配置文件包括该设备识别码、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且该第三坐标值与该第二坐标值不同,且该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对该设备图标的位置进行更换;
依据该第二配置文件,将该第三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以及
将该设备图标改为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的该设备图标予以删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依据该第二配置文件,将该第三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第三坐标值是否正确;
因应于错误的该第三坐标值,则产生一警示信息;以及
因应于正确的该第三坐标值,则依据该第二配置文件,将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正确的该第三坐标值包括该第三坐标值未使用及该第三坐标值位于该底图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该设备监控管理方法还包括:
依据该设备识别码,在一数据库中取得对应该设备识别码的一设备运作状态;以及
将该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该设备图标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将该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该设备图标上的步骤包括:
将该设备运作状态通过颜色、数字、形状或符号显示于该设备图标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该设备运作状态包括关机、正常运作、闲置、及故障的至少其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方法,其中该设备识别码为设备的唯一识别码或财产编号。
11.一种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该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包括:
一图层产生器,该图层产生器提供一定位图层,其中该定位图层具有一底图,该底图划分成多个格子,每一该些格子具有一第一坐标值,且该定位图层的该底图对应于一场地布局图;
一设定设备,该设定设备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一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一配置文件包括一设备识别码以及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一第二坐标值;
一处理器,该处理器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一设备名称,产生一设备图标;以及
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将该设备图标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处理器还判断该设备识别码及该第二坐标值是否正确,且因应于错误的该设备识别码和/或该第二坐标值,产生一警示信息,且因应于正确的该设备识别码及该第二坐标值,依据该第一配置文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并依据该设备识别码或该设备名称,产生该设备图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正确的该设备识别码及该第二坐标值包括该设备识别码与一数据库的一预存识别码相符、该第二坐标值未使用及该第二坐标值位于该底图中。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该设定设备还接收有关设备信息的输入而产生一第二配置文件,其中该第二配置文件包括该设备识别码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该第三坐标值与该第二坐标值不同,且该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对该设备图标的位置进行更换,该处理器还将该第三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进而控制显示器将该设备图标改为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的该设备图标予以删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该处理器还判断该第三坐标值是否正确,且因应于错误的该第三坐标值,产生一警示信息,且因应于正确的该第三坐标值,依据该第二配置文件,将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与该些第一坐标值进行比对,以确定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进而控制显示器将该设备图标改为显示于与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三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并将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该第二坐标值关联的该格子上的该设备图标予以删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正确的该第三坐标值包括该第三坐标值未使用及该第三坐标值位于该底图中。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该处理器还依据该设备识别码,在一数据库中取得对应该设备识别码的一设备运作状态,且控制该显示器将该设备运作状态显示于该设备图标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该设备运作状态通过颜色、数字、形状或符号显示于该设备图标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该设备运作状态包括关机、正常运作、闲置、及故障的至少其一。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该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还包括:
一储存器,该储存器储存该些格子的数量及对应的该些第一坐标值以及该设备识别码、该设备识别码所对应的第二坐标值与该些格子的对应关系。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其中该设备识别码为设备的唯一识别码或财产编号。
CN201910016352.9A 2019-01-08 2019-01-08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11415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6352.9A CN111415054B (zh) 2019-01-08 2019-01-08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TW108104688A TWI687782B (zh) 2019-01-08 2019-02-13 設備監控管理方法與系統
US16/405,930 US11036208B2 (en) 2019-01-08 2019-05-07 Equipment monitor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6352.9A CN111415054B (zh) 2019-01-08 2019-01-08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5054A true CN111415054A (zh) 2020-07-14
CN111415054B CN111415054B (zh) 2023-06-27

Family

ID=7076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6352.9A Active CN111415054B (zh) 2019-01-08 2019-01-08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208B2 (zh)
CN (1) CN111415054B (zh)
TW (1) TWI687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0604B (zh) * 2021-04-23 2023-01-2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圖像轉換方法
CN114911797A (zh) * 2022-05-05 2022-08-16 福建安能数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kks码与网格编码融合应用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201A (zh) * 2012-09-26 2013-02-1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控数据的显示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296815A (zh) * 2015-06-24 2017-01-04 程昊 一种交互式三维数字城市的构建和显示方法
CN108995678A (zh) * 2018-08-14 2018-12-1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网管系统的监控界面的生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68043B2 (en) * 1993-05-21 1996-04-18 Sega Enterprises,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TWI443591B (zh) * 2008-06-03 2014-07-01 Ind Tech Res Inst 巡檢管理系統及方法
TWI575995B (zh) * 2012-05-07 2017-03-21 動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聯網系統
TWI507068B (zh) * 2012-12-06 2015-11-01 Qualcomm Inc 用於在基於rssi和rtt資料的位置決定中提供並利用地圖
KR101676571B1 (ko) * 2015-06-26 2016-11-15 네이버비즈니스플랫폼 주식회사 실내 측위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AU2017218960B2 (en) * 2016-08-24 2018-12-13 Shang Hai Pan Shi Tou Zi Guan Li You Xian Gong Si Map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474991B2 (en) * 2017-08-07 2019-11-12 Standard Cognition, Corp. Deep learning-based store realograms
US10474988B2 (en) * 2017-08-07 2019-11-12 Standard Cognition, Corp. Predicting inventory events using foreground/background processing
US11808603B2 (en) * 2018-09-25 2023-11-07 Target Brands, Inc. Determining item locations using crowdsourced dat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201A (zh) * 2012-09-26 2013-02-1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控数据的显示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296815A (zh) * 2015-06-24 2017-01-04 程昊 一种交互式三维数字城市的构建和显示方法
CN108995678A (zh) * 2018-08-14 2018-12-1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网管系统的监控界面的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6781A (zh) 2020-07-16
US11036208B2 (en) 2021-06-15
CN111415054B (zh) 2023-06-27
TWI687782B (zh) 2020-03-11
US20200218236A1 (en)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61450B2 (ja) 遠隔デバイスにストリーム配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884532B (zh) 用于以建筑信息建模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和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JP5337400B2 (ja) 端末装置、生産情報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341643B (zh) 可视化的流程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8353034A (zh) 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测的架构
CN110520810B (zh) 用于监测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的灵活分级模型
JP201816592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41256A (ja) 操作履歴表示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415054B (zh) 设备监控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2988752A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245582A (zh) 数据中心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
CN102906768A (zh) 提供增强的设施规划的系统和方法
US11499738B2 (en) System for device addition or replacement that uses a code scan
CN110689614B (zh) 基于电子地图的设备信息收集方法、介质、设备及系统
JP2017174248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9426170A (zh) 更新显示实时数据的方法和更新显示实时数据的系统
CN107862428A (zh) 基于复合物联网的用水规划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CN107480329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scd模型文件的增量导入方法
CN111191960A (zh) 基于动作编码的产线柔性建模方法
CN105357028A (zh) 一种局域网内建立物理位置与终端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270459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Job Management
CN113010743B (zh) 多个试验台的信息管理方法、查询方法及任务设置方法
JP2005115436A (ja)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装置と監視端末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
US20210397149A1 (en) Intuitive terminal assignment and wiring diagram for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20220283560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utomated revision comparison of engineerin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4-15 floors, No. 658 Xiadong Street,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We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ISTRON Corp.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168 First Avenue, Kunshan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ISTRON Cor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5

Address after: 88 Hongyan Road, Ku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WISTRON (KUNSHAN) Co.,Ltd.

Patentee after: WISTRON Corp.

Address before: F14-15, No. 658, Xiadong Street,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Wei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ISTR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