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5954A - 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95954A CN111895954A CN202010760903.5A CN202010760903A CN111895954A CN 111895954 A CN111895954 A CN 111895954A CN 202010760903 A CN202010760903 A CN 202010760903A CN 111895954 A CN111895954 A CN 1118959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shell
- gap
- signal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e.g. determining profil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具以及传感器件,所述模具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壳体;所述传感器件设于所述模具内,且所述传感器件的信号可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通过在模具内设有容纳壳体的容置槽,使得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之间存在缝隙,以使得传感器件的信号可以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来判断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行业的发展,电子设备外观表现力的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对手机的外观要求进一步提高。
电子设备外观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电子设备的壳体质量,例如手机的前壳、后壳的质量不达标会影响整机的外观表现力。因此,确保电子设备壳体的质量是保证电子设备外观表现力的重要前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装置包括模具以及传感器件,所述模具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壳体;所述传感器件设于所述模具内,且所述传感器件的信号可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其中,所述容置槽包括底面与侧面,所述底面用于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接触,且所述底面和所述壳体的第一面相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装置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判断所述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所述信号透过量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壳体为良品。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装置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执行相应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通过在模具内设有容纳壳体的容置槽,以及容置槽的底面与壳体的第一面相适配,使得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之间存在缝隙,以使得传感器件的信号可以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来判断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且装置本身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预防壳体批量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中的装置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中电池盖与装置配合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实施例中的装置的信号传递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检测的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阈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以对壳体进行检测,以确保壳体的外观尺寸符合相关要求。可以理解的,壳体一般应用于电子设备,并形成电子设备的外部结构,壳体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影响着电子设备的外观表现力。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大致包括壳体10以及显示屏20,壳体10以及显示屏20围设形成电子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即围设形成可以容纳电子元器件的空间。显示屏2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显示以及交互等功能,壳体10用于固定诸如扬声器、电池、电路板等电子设备的元器件。
可选的,壳体10的一侧设有显示屏20,或者,壳体10可以由前盖、中框以及后盖组成,显示屏20设于前盖上;或者,壳体10可以由前盖和中框组成,显示屏20设于前盖上;又或者,壳体10可以由中框和后盖组成,显示屏20设于中框上;再或者,壳体10可以由中框组成,显示屏20设置在中框上。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壳体10包括中框11和盖板12为例进行说明。显示屏20设于中框11远离盖板12的一侧,盖板12可以理解为上述的后盖或者电池盖等盖设于中框11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的盖体。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盖板12以电池盖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在电池盖与中框配合连接时,由于电池盖在制成工艺中可能会产生的弧度异常而影响电池盖与中框的配合。例如,当电池盖弧度异常时,电池盖与中框配合连接时会产生硌手的感应,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严重地的电池盖弧度异常会导致电池盖与中框的连接不稳固,产生电池盖松动或者脱离的风险。
进一步地,电池盖弧度异常很难通过人眼辨别。申请人建议通过电池盖全尺寸扫描测量技术检测电池盖是否存在弧度异常。即对电池盖进行局部或者全方位整体扫描,得到电池盖的图像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进而生成检测报告。可以理解的,全方位扫描得出的电池盖图像与设计图纸比对进而生成的检测报告可以准确的体现电池盖是否存在弧度异常。然而,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全方位扫描测量电池盖尺寸速度较慢,且费用较高,对于批量检测效率太低,极大地影响产品的预期交付。
基于此,申请人进一步提出一种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可以快速的检测壳体例如电池盖是否存在弧度异常,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实施例中的装置300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0大致上包括模具30以及传感器件40。其中,模具30开设有容置槽31,该容置槽31用于容置壳体5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50以电池盖为例,即容置槽31用于容置电池盖50。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以及下述其他实施例中,电池盖5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盖板12。
结合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盖5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盖5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51和第二面52,第一面51靠近或者接触容置槽31的底面,第二面52远离容置槽31的底面。
进一步地,容置槽31包括底面311与侧面312,底面311与侧面312配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盖50的腔体。传感器件40设于模具30内,即传感器件40可以嵌设于模具30的内部,且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可以透过容置槽31的侧面312。
具体而言,结合参阅图6,图6是图5实施例中电池盖50与装置300配合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当容置槽31在容纳电池盖50时,容置槽31的底面311与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接触,且容置槽31的底面311与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相适配。可以理解的,容置槽31的底面311可以参照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进行仿形设计,以使得电池盖50容置于容置槽31时,底面311可以与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全面无缝接触连接。当电池盖50存在弧度异常时,底面311可以与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之间会存在缝隙a,基于该缝隙a的存在,可以通过检测透过该缝隙a的信号量来检测电池盖50是否存在弧度异常。换言之,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可以透过模具30与电池盖50之间的缝隙a,进而通过检测透过模具30与电池盖50之间的缝隙a的信号来判断电池盖50是否存在弧度异常。
可以理解的,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发射面以及信号接收面设于容置槽31的侧面312,以利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传感器件40为光传感器或者声波传感器,即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可以光信号或者声信号。
进一步地,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发射面以及信号接收面正对模具30与电池盖50的接触面,当电池盖50不存在弧度异常时,容置槽31的底面311与电池盖50无缝接触,传感器件40的信号不能透过模具30与电池盖50的接触面。当电池盖50存在弧度异常时,容置槽31的底面311与电池盖50之间会存在缝隙,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可以透过模具30与电池盖50之间的缝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通过在模具内设有容纳壳体的容置槽,以及容置槽的底面与壳体的第一面相适配,使得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之间存在缝隙,以使得传感器件的信号可以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来判断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且装置本身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预防壳体批量不良的发生。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传感器件可以对应于容置槽的一个侧面设置,即在传感器对应的一个容置槽侧面上同时形成信号发射面以及信号接收面。具体地,请参阅图7,图7是图3实施例中的装置的信号传递示意图,该装置300大致上包括模具30以及传感器件40。其中,模具30开设有容置槽31,该容置槽31用于容置壳体。
进一步地,容置槽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13以及第二侧壁314,传感器件40设于第一侧壁313,传感器件40的信号经第二侧壁314传导后可以被传感器件40接收。具体而言,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可透过模具30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并经第二侧壁314传导后被传感器件40接收。例如,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发射面以及信号接收面均设于第一侧壁313,信号发射面发出的信号b沿第一侧壁313射至第二侧壁314,并经第二侧壁314反射或者折射后形成信号c传导至信号接收面,以此完成信号的传递。
可以理解的,当壳体不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不存在缝隙,传感器件的信号不会射至第二侧壁,即传感器件的信号接收面不会接收到经第二侧壁传导后的信号。当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存在缝隙,传感器件的信号可以射至第二侧壁,并经第二侧壁传导后可被信号接收面接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通过传感器件接收到的信号来判断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且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快,可以有效预防壳体批量不良的发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发射面以及信号接收面均设于第二侧壁314,信号发射面发出的信号沿第二侧壁314射至第一侧壁313,并经第一侧壁313反射或者折射后传导至信号接收面,以此完成信号的传递。
在本申请另一部分实施例中,传感器件可以包括发射件以及接收件,发射件用于发射信号,接收件用于接收信号。其中,发射件以及接收件分别对应于容置槽的一个侧面设置,即在容置槽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分别形成信号发射面以及信号接收面。具体而言,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0大致上包括模具30以及传感器件40。其中,模具30开设有容置槽31,该容置槽31用于容置壳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以电池盖为例,即容置槽31用于容置电池盖。
进一步地,容置槽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13以及第二侧壁314,传感器件40可以包括发射件41以及接收件42。其中,发射件41设于第一侧壁313,接收件42设于第二侧壁314。发射件41发射的信号d可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接收件42用于接收透光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的信号d。
可以理解的,当壳体不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不存在缝隙,发射件41发射的信号不会射至第二侧壁,即接收件42不会接收到经发射件41发射的信号。当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存在缝隙,发射件41发射的信号可以射至第二侧壁,接收件42可以接收到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的信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通过接收件接收到的信号来判断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且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快,可以有效预防壳体批量不良的发生。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件可以是激光发射器,接收件可以是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器以及激光接收器相对设置且对应于模具与壳体的接触面设置。其中,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面不凸出于第一侧壁设置,激光接收器的接收面不凸出于第二侧壁设置,以避免激光发射器以及激光接收器占用容置槽的内部容置空间。优选的,激光发射器的发射面以及激光接收器的接收面分别与容置槽相应的侧面同平面设置。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在进行壳体检测时可以对壳体形成夹持,避免检测过程中由于壳体晃动而影响检测结果,即通过模具夹持壳体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用于壳体检测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0大致上包括模具30以及传感器件40。其中,模具30开设有容置槽31,该容置槽31用于容置壳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以电池盖50为例,即容置槽31用于容置电池盖50。
进一步地,模具30可以包括上模33和下模35,上模33和下模35用于配合夹持壳体。即在壳体检测过程中,上模33和下模35配合夹持壳体,以对壳体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壳体晃动影响检测结构。
具体而言,下模35开设有容置槽31,即容置槽31开设于下模35,壳体容置于容置槽31内,上模33盖设于壳体远离容置槽31的底面一侧。如前述,上模33盖设于壳体的第二面,且上模33靠近壳体的接触面与壳体的第二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上模33靠近壳体的接触面可以参照壳体的第二面即电池盖的第二面进行仿形设计,以使得壳体容置于容置槽31,且上模33盖设于壳体上时,上模33可以与壳体的第二面全面无缝接触连接。当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上模33可以与壳体的第二面之间会存在缝隙,基于该缝隙的存在,可以通过检测透过该缝隙的信号量来检测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
结合上述实施例可知,容置槽与壳体之间具有缝隙,上模与壳体具有缝隙,传感器件的信号可透过上述缝隙,并通过接收到的透过上述缝隙的信号来判断壳体是否存在弧度异常。具体而言,电池盖5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51和第二面52,容置槽31包括底面311与侧面312,底面311与侧面312配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盖50的腔体。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靠近或者接触容置槽31的底面311,电池盖50的第二面52远离容置槽31的底面312,且靠近或者接触上模33设置。在壳体检测过程中,上模33和下模35配合夹持壳体,以对壳体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壳体晃动影响检测结构。
进一步地,当壳体不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不存在缝隙。当壳体存在弧度异常时,容置槽31的底面311与电池盖50的第一面51之间具有第一缝隙301,上模33与电池盖50的第二面52之间具有第二缝隙302,传感器件40的信号可透过第一缝隙301和/或第二缝隙3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传感器件40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件41以及接收件42为例。发射件41发射的信号可透过第一缝隙301,接收件41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一缝隙301的信号。发射件41发射的信号可透过第二缝隙302,接收件41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二缝隙302的信号。即当发射件41以及接收件42对应于第一缝隙301设置时,接收件42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一缝隙301的信号。当发射件41以及接收件42对应于第二缝隙302设置时,接收件42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二缝隙302的信号。当发射件41以及接收件42同时对应于第一缝隙301和第二缝隙302设置时,接收件42可以同时接收到透过第一缝隙301和第二缝隙302的信号。
可以理解的,电池盖通常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大致为0.5-2mm。传感器件的信号接收面以及信号发射面在电池盖的厚度方向通常具有一高度,该高度一般为3-10mm。为了避免传感器件的信号接收面接收到的信号不是沿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透过的,进而影响电池盖弧度异常判断的准确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模在电池盖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一厚度,该厚度大致上不小于10mm。即传感器件的信号发射面发出的信号可以部分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而被传感器件的信号接收面所接收,不能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的信号被电池盖以及上模的端部共同遮挡。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模可以具有沿其外周缘凸出设置的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沿电池盖的厚度方向凸出,以此使得上模的环形凸起可以遮挡未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接收件接收到的信号来判断电池盖是否存在弧度异常,且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快,可以有效预防壳体批量不良的发生。
为了配合上述装置进行壳体检测,申请人进一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装置的检测方法。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检测方法大致上包括如下步骤:
S1101、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
具体而言,通过传感器件发射信号并使得信号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进一步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其中,传感器件发射的信号可以是光信号或者声音信号,即传感器件可以是光传感器或者声波传感器。获取的信号透过量可以是光透过量或者声透过量。
进一步地,借助于前述实施例中的装置300,以检测电池盖是否存在弧度异常为例。将电池盖放置于装置300的模具中,并通过传感器件发射信号以获取透过模具与电池盖之间的信号透过量。
S1102、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具体而言,当壳体即电池盖不存在弧度异常时,透过模具与电池盖之间的信号透过量几乎没有,即获取的信号透过量大致为0。当壳体即电池盖存在弧度异常时,传感器件发射的信号可以透过模具与电池盖之间的缝隙,即可以获取到信号透过量。
进一步地,能够获取到信号透过量并不一定意味着该被检测的电池盖为不良品。当电池盖的弧度异常到一定程度时,即认为该种程度的弧度异常会影响电子产品的外观表现力或者用户使用体验时,该电池盖即为不良品。基于此,申请人经过验证发现,当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没有超过一定值即预设阈值时,不会影响电子产品的外观表现力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即可认为该被检测的电池盖为良品。
可以理解的,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按照壳体即电池盖的尺寸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依据多个标准壳体经过检测后得出的平均透过量。
S1103、若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定壳体为良品。
具体而言,当采用上述装置300对某一壳体即电池盖进行检测时,将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则判断该壳体即电池盖为良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壳体是否为良品,检测效果高,可以满足批量检测以及有效预防批量不良的发生。
进一步地,结合前述实施例中的装置300,即装置300大致上包括模具以及传感器件。其中,模具可以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用于配合夹持壳体。下模开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用于容置壳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以电池盖为例,即容置槽用于容置电池盖。电池盖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容置槽包括底面与侧面,底面与侧面配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盖的腔体。电池盖的第一面靠近或者接触容置槽的底面,电池盖的第二面远离容置槽的底面,且靠近或者接触上模设置。
当电池盖不存在弧度异常时,模具与壳体之间不存在缝隙。当电池盖存在弧度异常时,容置槽的底面与电池盖的第一面之间具有第一缝隙,上模与电池盖的第二面之间具有第二缝隙,传感器件的信号可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检测方法,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检测方法大致上包括如下步骤:
S1201、获取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的信号透过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传感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件以及接收件为例。发射件发射的信号可透过第一缝隙,接收件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一缝隙的信号。发射件发射的信号可透过第二缝隙,接收件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二缝隙的信号。即当发射件以及接收件对应于第一缝隙设置时,接收件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一缝隙的信号。当发射件以及接收件对应于第二缝隙设置时,接收件可以接收到透过第二缝隙的信号。当发射件以及接收件同时对应于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设置时,接收件可以同时接收到透过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信号。
进一步地,通过发射件发射信号并使得信号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进一步获取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的信号透过量。其中,发射件发射的信号可以是光信号或者声音信号,即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可以是光透过量或者声透过量。
S1202、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2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S1203、若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定壳体为良品。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3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透过第一缝隙和/或第二缝隙的信号透过量,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壳体是否为良品,检测效果高,可以满足批量检测以及有效预防批量不良的发生。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检测方法大致上包括如下步骤:
S1301、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1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S1302、获取预设阈值。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在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之前进行获取预设阈值的步骤,以此为步骤S1303的判断提供判断依据。可以理解的,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按照壳体即电池盖的尺寸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依据多个标准壳体经过检测后得出的平均透过量。
S1303、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2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S1304、若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定壳体为良品。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3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以及预先获取预设阈值,并将信号透过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壳体是否为良品,检测效果高,可以满足批量检测以及有效预防批量不良的发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获取预设阈值的步骤可以在获取信号透过量之前。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检测方法大致上包括如下步骤:
S1401、获取预设阈值。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在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之前进行获取预设阈值的步骤,以此为步骤S1303的判断提供判断依据。可以理解的,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按照壳体即电池盖的尺寸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依据多个标准壳体经过检测后得出的平均透过量。
S1402、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1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S1403、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2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S1404、若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定壳体为良品。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3大体类似,故不再细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以及预先获取预设阈值,并将信号透过量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壳体是否为良品,检测效果高,可以满足批量检测以及有效预防批量不良的发生。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是根据检测多个标准壳体后得出的平均透过量。请结合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阈值的流程示意图,即在步骤S1302以及步骤S1401中进一步包括:
S1501、提供多个标准壳体。标准壳体可以理解为前述的良品,符合产品尺寸要求的壳体。可以通过全方位扫描技术获得多个尺寸符合要求的壳体,以作为标准壳体。在这里,多个标准壳体可以是30个或者50个标准壳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标准壳体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
S1502、分别获取透过标准壳体与模具之间的参考信号透过量。即将每一标准壳体分别与模具配合,以分别获取透过每一标准壳体与模具之间的多个参考信号透过量。
例如,标准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将第一壳体与模具配合,以获取透过第一壳体与模具之间的第一参考信号透过量,将第二壳体与模具配合,以获取透过第二壳体与模具之间的第二参考信号透过量,将第三壳体与模具配合,以获取透过第三壳体与模具之间的第三参考信号透过量。可以理解的,获取第一参考信号透过量、第二参考信号透过量以及第三参考信号透过量的方式可参考步骤S1101、S1201、S1301、S1402中的任一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S1503、获取多个参考信号透过量的平均透过量,其中,该平均透过量即可作为上述的预设阈值。
结合步骤S1502中的举例,将获取到的一参考信号透过量、第二参考信号透过量以及第三参考信号透过量进行平均,以得到平均透过量,并将该平均透过量作为预设阈值来对壳体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标准壳体的参考信号透过量并进行平均,以得到平均透过量,并将该平均透过量作为预设阈值来对壳体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易行,检测效果高,可以满足批量检测以及有效预防批量不良的发生。
为了配合上述装置以及检测方法进行壳体检测,申请人进一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装置的检测系统。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系统500的结构示意框图,该检测系统500大致上可以包括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以及处理模块530。其中,判断模块520分别与获取模块510以及处理模块530耦接,处理模块530分别与获取模块510以及判断模块500耦接。
具体而言,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并将该信号透过量传送给判断模块520。判断模块520用于判断获取模块510传送过来的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并将判断结果传送给处理模块530。处理模块530用于根据判断模块520传送过来的判断结果执行相应指令。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530执行的指令包括显示检测中的壳体为良品或者不良品。即检测系统500进一步包括显示模块540,显示模块540与处理模块530耦接。显示模块540用于显示检测中的壳体为良品或者不良品。当判断模块520判断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判断结果传送至处理模块530,且处理模块530根据该判断结果执行在显示模块540显示良品的指令。当判断模块520判断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未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判断结果传送至处理模块530,且处理模块530根据该判断结果执行在显示模块540显示不良品的指令。
结合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系统500的结构示意框图,该检测系统500还可以包括发射模块550、接收模块560以及存储模块570。其中,发射模块550用于发射信号,接收模块560用于接收信号。
具体而言,发射模块550发射的信号可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接收模块560用于接收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获取模块510获取接收模块560接收到的信号透过量。存储模块570用于存储预设阈值,且该预设阈值可以被判断模块520所调用以进行比较判断。
进一步地,在获取预设阈值的过程中,获取模块510获取到的信号透过量直接被处理模块530所调用,处理模块530根据调用的信号透过量通过运算得出预设阈值,并将该预设阈值存储与存储模块570中,以便于后续判断模块520的调用。
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大致存在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预设阈值模式、另一种是检测模式。在预设阈值模式中,如图17中虚线所示,处理模块530直接调用获取模块510获取的信号透过量,以此通过运算来获取预设阈值,并将预设阈值存储于存储模块570中,以便后续判断模块520的调用。在检测模式中,如图17中实线所示,处理模块530控制发射模块550发射信号,接收模块560接收透过模具与壳体之间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送给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调用获取模块510获取的信号透过量,并进一步调用存储模块570中存储的预设阈值,以此来比较判断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并将判断结果传送至处理模块530,处理模块530根据该判断结果执行在显示模块540显示良品或者不良品的指令,显示模块540接收到处理模块530的指令进而显示良品或者不良品。可以理解的,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执行何种运行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系统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中。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模具,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壳体;
传感器件,设于所述模具内,且所述传感器件的信号可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
其中,所述容置槽包括底面与侧面,所述底面用于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接触,且所述底面和所述壳体的第一面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传感器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传感器件的信号经所述第二侧壁传导后可被所述传感器件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传感器件包括发射件以及接收件,所述发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接收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发射件发射的信号可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所述接收件用于接收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用于配合夹持所述壳体,所述下模开设有所述容置槽,所述上模靠近所述壳体的接触面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相适配;其中,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之间具有第一缝隙,所述上模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之间具有第二缝隙,所述传感器件的信号可透过所述第一缝隙和/或所述第二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件为光传感器或者声波传感器。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
判断所述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所述信号透过量未超过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壳体为良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之间具有第一缝隙,所述上模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之间具有第二缝隙;所述获取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的步骤包括:获取透过所述第一缝隙和/或所述第二缝隙的信号透过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之前包括:获取所述所述预设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预设阈值包括:提供多个标准壳体,并将每一所述标准壳体分别与所述模具配合,以分别获取透过每一所述标准壳体与所述模具之间的多个参考信号透过量,并进一步获取多个所述参考信号透过量的平均透过量,其中,所述平均透过量为所述预设阈值。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装置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透过所述模具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信号透过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号透过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执行相应指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60903.5A CN111895954A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60903.5A CN111895954A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5954A true CN111895954A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18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60903.5A Pending CN111895954A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95954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93680A (en) * | 1981-02-16 | 1982-09-08 | Tovarne Strojarskej Tech | Device for the control of a machine for the lasting of shoe toes by gluing |
JPS5877602A (ja) * | 1981-11-04 | 1983-05-11 | Hitachi Ltd | 軸流タ−ボ機械の動翼先端ギヤツプ検出装置 |
CN205209431U (zh) * | 2015-11-03 | 2016-05-04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观尺寸的检测夹具 |
CN206469819U (zh) * | 2016-08-22 | 2017-09-05 | 天津天鑫旺达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 热处理工件弧面检测系统 |
CN107884975A (zh) * | 2017-11-22 | 2018-04-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传感器组件 |
CN207382371U (zh) * | 2017-10-20 | 2018-05-1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和移动终端 |
-
2020
- 2020-07-31 CN CN202010760903.5A patent/CN11189595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93680A (en) * | 1981-02-16 | 1982-09-08 | Tovarne Strojarskej Tech | Device for the control of a machine for the lasting of shoe toes by gluing |
JPS5877602A (ja) * | 1981-11-04 | 1983-05-11 | Hitachi Ltd | 軸流タ−ボ機械の動翼先端ギヤツプ検出装置 |
CN205209431U (zh) * | 2015-11-03 | 2016-05-04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观尺寸的检测夹具 |
CN206469819U (zh) * | 2016-08-22 | 2017-09-05 | 天津天鑫旺达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 热处理工件弧面检测系统 |
CN207382371U (zh) * | 2017-10-20 | 2018-05-1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组件和移动终端 |
CN107884975A (zh) * | 2017-11-22 | 2018-04-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传感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21499B (zh) | 天线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10880422B2 (en) |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9392706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JP5585327B2 (ja) | 携帯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00255832A1 (en) |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connection with mobile phones | |
CN210041884U (zh) | 终端设备 | |
CN110536193B (zh) | 一种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JP5308837B2 (ja) | 携帯端末同期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KR20080047256A (ko) | 단자 및 휴대 단말 장치 | |
CN111654341A (zh) | 无线通信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13618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front shell thereof | |
KR20160088152A (ko) | 이동 단말기의 rf성능 불량 테스트 회로 및 그 방법 | |
EP3771232A1 (en) |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CN111895954A (zh) | 用于壳体检测的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系统 | |
CN212812030U (zh) | 电声器件及终端设备 | |
KR100630127B1 (ko) | 보조 표시부를 구비한 폴더 타입 무선 단말기 및 보조표시부 구동방법 | |
US20090170563A1 (en) | Vo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20160227047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KR101177243B1 (ko) | 휴대 단말 | |
CN108347276B (zh) | 动态调整射频通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6654558B (zh) | 移动终端天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208110089U (zh) | 导光板、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9591676U (zh) | 电子设备组件及其保护壳 | |
KR101153331B1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 있어서 헤드 셋을 이용한 전화를 거는방법 | |
US20080242379A1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