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4405A -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4405A
CN111894405A CN202010636729.3A CN202010636729A CN111894405A CN 111894405 A CN111894405 A CN 111894405A CN 202010636729 A CN202010636729 A CN 202010636729A CN 111894405 A CN111894405 A CN 111894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layer
layer
outer layer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67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金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6367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4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4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4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6B3/463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for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6B3/4609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for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0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in systems with fluid flow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2Selection of materi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E06B2003/7057Door leaves with little passing through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2007/026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with air flow between p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所述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包括定体和动体,所述定体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之间形成隔盖部,相应地,所述动体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之间形成隔盖部,当所述动体相对于所述定体作较小动程的运动时,所述动体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所述动体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通透的状态。本发明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7年4月29日、申请号是201710297756.0、发明创造名称是“微动倍增通透机构、门、窗、幕墙、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门窗,不管是推拉门窗还是平开门窗,都只有一个门窗口,为了更好地通风,得将门窗扇开得最大,门窗扇的开关动程必然很大,这样的门窗结构,不太方便开关门窗,不利于快速地开关门窗,更不利于开关门窗的自动化。特别是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幕墙,由于幕墙一块玻璃的面积比普通门窗的面积大得多,要想实现良好的通风实为不易,且有高楼窗扇坠落的风险。还有现有技术中的流动穿透物(如:气体、液体、声波、光波、电磁波、热能等)通透控制装置因开关动程都较大,大大影响到开关的速度,很难满足通透控制装置工作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该微动倍增通透机构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该门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该窗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幕墙,该幕墙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该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就机构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微动倍增通透机构包括定体和相对于该定体运动的动体,所述定体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之间形成隔盖部,相应地,所述动体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之间形成隔盖部,当所述动体相对于所述定体作较小动程的运动时,就可使所述动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合,使所述定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动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合,所述动体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动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离,使所述定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动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离,所述动体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通透的状态。
本发明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微动倍增通透机构包括定体和相对于该定体运动的动体,所述定体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之间形成隔盖部,相应地,所述动体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之间形成隔盖部,当所述动体相对于所述定体作较小动程的运动时,就可使所述动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合,使所述定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动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合,所述动体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动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离,使所述定体的多个隔盖部与所述动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相离,所述动体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定体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通透的状态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就门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门,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门扇内层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门扇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门扇内层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就窗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窗,包括窗扇,所述窗扇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窗扇内层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窗扇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窗扇内层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就幕墙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幕墙,包括墙板,所述墙板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墙板内层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幕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墙板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墙板内层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就装置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内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或者,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外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快速通透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壳体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内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或者,所述定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定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动体的通透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的隔盖部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外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关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关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四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关门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关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定体(或门外层或窗外层或墙板外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五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的动体(或门内层或窗内层或墙板内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六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关门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六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关门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六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门、窗、幕墙)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七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定体(或壳外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第七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定体(或壳外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七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动体(或壳内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第七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动体(或壳内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第八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定体(或壳外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第八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定体(或壳外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第八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动体(或壳内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第八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动体(或壳内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第九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或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或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如下。
1~定体,1-1~通透部,1-2~隔盖部,1-3~环形密封片,1-4~窗纱,
2~动体,2-1~通透部,2-2~隔盖部,2-3~环形密封片,
3~导向机构,4~驱动机构,5~排水槽,5-1~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微动倍增通透机构包括定体1和相对于该定体1运动的动体2,所述定体1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1-1,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1-1之间形成隔盖部1-2,相应地,所述动体2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2-1,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2-1之间形成隔盖部2-2,当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较小动程的运动时,就可使所述动体2的多个隔盖部2-2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相合,使所述定体1的多个隔盖部1-2与所述动体2相应的多个通透部2-1相合,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动体2的多个隔盖部2-2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相离,使所述定体1的多个隔盖部1-2与所述动体2相应的多个通透部2-1相离,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之间处于通透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如下。
所述定体是板体或旋转体,相应地,所述所述动体是板体或旋转体。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定体1是矩形板体,相应地,所述动体2是矩形板体。当然,也可以是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定体1是圆形板体,相应地,所述动体2是圆形板体。还可以是如图30至图37所示,所述定体1是圆柱形旋转壳体,相应地,所述动体2是圆柱形旋转壳体。更可以是如图38所示,所述定体1是球形旋转壳体,相应地,所述动体2是球形旋转壳体。这样的结有利于定体和动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所述板体是平面板体或曲面板体。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板体是平面板体。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板体是曲面板体。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平面板体是矩形平面板体。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平面板体是正方形平面板体。还可以是,所述平面板体是三角形平面板体。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平面板体是圆形平面板体。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平面板体是椭圆形平面板体。还可以是,所述平面板体是任意形状平面板体。
所述曲面板体是柱面形曲面板体。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曲面板体是球面形曲面板体。还可以是,所述曲面板体是任意形状的曲面板体。
所述旋转体是柱形旋转壳体。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旋转体是球形旋转壳体。还可以是,所述旋转体是任意形状的旋转壳体。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多种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如图1至图38所示,所述定体1和所述动体2由金属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定体1和所述动体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1至图38所示,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通孔,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通孔。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明板,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明板。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明膜,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明膜。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声板,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声板。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声膜,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声膜。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电磁板,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电磁板。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电磁膜,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电磁膜。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热板,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热板。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透热膜,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透热膜。
如图1至图6、图19至图26、图30至图33所示,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等间距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图34至图37所示,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变间距运动。
如图1至图6、图19至图26、图30至图33、图38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的方向位于所述动体2和所述定体1的公切面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平动等间距运动。
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摆动等间距运动。
显然,也可以是,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单向转动等间距运动。
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图34至图37所示,所述变间距运动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动体2和所述定体1的公法线。
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图34至图37所示,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平动变间距运动。
显然,也可以是,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螺旋变间距运动。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透部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透部1-1沿着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如图5所示,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透部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透部2-1沿着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如图9所示,所述定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1-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长条形。
如图11所示,所述动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2-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长条形。
如图1至图38所示,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的相应尺寸。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透部1-1的顶角指向所述定体1的圆心,多个所述通透部1-1围绕所述定体1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透部2-1的顶角指向所述动体2的圆心,多个所述通透部2-1围绕所述动体2的圆心均匀分布。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的相应尺寸。
显然,也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1-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等腰三角形。
也可以是,所述动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2-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等腰三角形。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圆形,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圆形。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矩形,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矩形。还可以是,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任意形状,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任意形状。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与所述动体2相应的多个隔盖部2-2相正对,所述动体1的多个通透部2-1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隔盖部1-2相正对。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设置有导向机构3。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与所述定体1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机构3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设置有驱动机构4。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与所述定体1之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4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4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门,包括门扇,所述门扇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门扇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门扇内层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如下。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与门框铰接。
如图1至图18、图27图29所示,所述门扇外层的形状呈矩形,所述门扇内层的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矩形门扇内层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门扇外层的宽度。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矩形门扇内层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门扇外层的高度。
如图30至图33所示,所述圆形门扇内层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门扇外层的宽度。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和所述门扇内层由不透明材料制成。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和所述门扇内层由板材制成,或者,由方管或方杆拼接而成。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外层的通孔配置有窗纱1-4。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门扇内层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作等间距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内层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作变间距运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门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内表面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或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门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内表面作定轴摆动。显然,还可以是,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门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内表面作定轴单向转动。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指所述门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门扇外层内表面作离合往复运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门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门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门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门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门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门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门扇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门扇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门扇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门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矩形门扇外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矩形门扇外层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圆形门扇内层多个通透部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门扇内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门扇内层的圆心均匀分布。
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矩形门扇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门扇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门扇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门扇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门扇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门扇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门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所述门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
如图7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所述门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门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
如图13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的厚度等于所述门扇内层的厚度。
如图13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通孔的宽度等于该门扇外层的厚度,所述门扇内层通孔的宽度等于该门扇内层的厚度。
如图13至图17所示,所述门扇外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门扇外层厚度的三倍,所述门扇内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门扇内层厚度的三倍,所述门扇内层的动程小于或等于该门扇内层的厚度。此结构不但有利于通风,而且,可防止室外的下看到室内。
如图18所示,所述门扇外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门扇外层厚度的二倍,所述门扇内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门扇内层厚度的二倍,所述门扇内层的动程小于或等于该门扇内层厚度的二分之一。此结构不但有利于通风,而且,可防止室外的下看到室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门扇外层内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门扇外层内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门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门扇内层外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门扇内层外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门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此结构有利于保温。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动体2的导向机构3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导向机构。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门扇内层与所述门扇外层之间通过所述门扇内层的导向机构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门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扇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两个所述导槽的槽口相对,所述门扇内层相对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导槽中。
如图1至图6所示,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扇外层内面上、下两边。当然,也可以是,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扇外层内面左、右两边。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四个导向轴。当然,也可以是,所述门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一个导向轴。还可以是,所述门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向轴。
如图19至图29所示,一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门扇外层内面圆心处。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门扇内层的圆心处有导向孔,所述门扇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显然,二个所述导向轴可以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门扇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中部。也可以是,二个所述导向轴可以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门扇外层内面相对的两个角部。
如图7至图12所示,四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分布在所述门扇外层内面的四个角部。当然,也可以是,四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分布在所述门扇外层内面四个边的中部。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内层沿周向对应所述导向轴分布有导向孔,所述门扇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的驱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门扇内层的驱动机构。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内层与所述门扇外层之间通过所述门扇内层的驱动机构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门扇内层的驱动机构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如图1至图29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窗,包括窗扇,所述窗扇具有如前如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窗扇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窗扇内层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如下。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外层与窗框铰接或固定连接。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窗扇外层的形状呈矩形,所述窗扇内层的形状呈矩形。当也可以是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外层的形状呈圆形,所述窗扇内层的形状呈圆形。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矩形窗扇内层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窗扇外层的宽度。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矩形窗扇内层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窗扇外层的高度。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窗扇外层的宽度。
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窗扇外层的直径。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外层和所述窗扇内层由透明材料制成。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透明材料是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玻璃板是单层玻璃板或双层玻璃板或三层玻璃板或四层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双层玻璃板是双层夹胶玻璃板或双层断桥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三层玻璃板是三层夹胶断桥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外层是双层夹胶玻璃板,所述窗扇内层是单层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外层是三层夹胶断桥玻璃板,所述窗扇内层是双层断桥玻璃板。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外层的通孔配置有窗纱1-4。
如图1至图6、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作等间距运动。当然,也可能是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作变间距运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窗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内表面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窗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内表面作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还可以是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窗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内表面作定轴摆动。显然,也可以是,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窗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内表面作定轴单向转动。
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指所述窗扇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窗扇外层内表面作离合往复运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窗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窗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窗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窗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窗扇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窗扇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窗扇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窗扇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矩形窗扇外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矩形窗扇外层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圆形窗扇内层多个通透部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圆心均匀分布。
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圆形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窗扇外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窗扇外层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圆形窗扇内层多个通透部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圆心均匀分布。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窗扇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窗扇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圆形窗扇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窗扇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圆形窗扇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窗扇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圆形窗扇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窗扇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窗扇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所述窗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所述窗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圆形。还可以是,所述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矩形,所述窗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矩形。还可以是,所述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任意形状,所述窗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任意形状。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外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内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所述窗扇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窗扇外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外层的内面底部设置有水平底排水槽5,所述窗扇外层底部设置有排水孔5-1,所述窗扇内层的底部位于所述水平底排水槽5内,所述窗扇内层的底部及两侧与所述水平底排水槽5的内底部及内两侧之间为可滑动水密封接触。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窗扇外层内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所述窗扇外层内面沿着所述排水孔5-1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窗扇外层内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窗扇内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窗扇内层外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窗扇内层外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窗扇外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所述窗扇内层外面的底部对应所述窗扇外层排水孔5-1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的导向机构3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导向机构。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内层与所述窗扇外层之间通过所述窗扇内层的导向机构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两个所述导槽的槽口相对,所述窗扇内层相对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导槽中。
如图1至图6所示,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外层内面上、下两边。当然,也可以是,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扇外层内面左、右两边。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四个导向轴。当然,也可以是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一个导向轴。还可以是,所述窗扇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向轴。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导向轴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导向轴的横截面的形状呈方形。
如图19至图29所示,一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窗扇外层内面圆心处。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窗扇内层的圆心处有导向孔,所述窗扇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显然,二个所述导向轴可以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窗扇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中部。也可以是,二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窗扇外层内面相对的两个角部。
如图7至图12所示,四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分布在所述窗扇外层内面四个边的中部或四个角部。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内层沿周向对应所述导向轴分布有导向孔,所述窗扇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的驱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窗扇内层的驱动机构。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内层与所述窗扇外层之间通过所述窗扇内层的驱动机构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窗扇内层的驱动机构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如图1和图29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幕墙,包括墙板,所述墙板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的通孔,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的隔盖板,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通孔,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隔盖板,当所述墙板内层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使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通孔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同理,也可以是,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墙板外层,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
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风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风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风量控制的自动化。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如下。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外层与幕墙框固定连接或铰接。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墙板外层的形状呈矩形,所述墙板内层的形状呈矩形。当然,也可以是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的形状呈圆形。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矩形墙板内层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墙板外层的宽度。
如图1至图18所示,所述矩形墙板内层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墙板外层的高度。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墙板内层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墙板外层的宽度。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外层和所述墙板内层由透明材料制成。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透明材料是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玻璃板是单层玻璃板或双层玻璃板或三层玻璃板或四层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双层玻璃板是双层夹胶玻璃板或双层断桥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三层玻璃板是三层夹胶断桥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外层是双层夹胶玻璃板,所述墙板内层是单层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外层是三层夹胶断桥玻璃板,所述墙板内层是双层断桥玻璃板。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外层是三层夹胶断桥玻璃板,所述墙板内层是三层夹胶断桥玻璃板。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外层的通孔配置有窗纱1-4。
如图1至图6、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作等间距运动。当然,也可能是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作变间距运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墙板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内表面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墙板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内表面作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还可以是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墙板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内表面作定轴摆动。显然,也可以是,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墙板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内表面作定轴单向转动。
如图7至图18、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墙板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墙板外层内表面作离合往复运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墙板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墙板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墙板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墙板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墙板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墙板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1至图29所示,所述墙板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墙板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墙板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墙板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墙板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矩形墙板外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矩形墙板外层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圆形墙板内层多个通透部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墙板内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墙板内层的圆心均匀分布。
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墙板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墙板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圆形墙板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墙板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矩形墙板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墙板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所述墙板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外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内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所述墙板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墙板外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墙板外层内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墙板外层内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墙板内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墙板内层外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墙板内层外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墙板外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的导向机构3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导向机构。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内层与所述墙板外层之间通过所述墙板内层的导向机构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两个所述导槽的槽口相对,所述墙板内层相对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导槽中。
如图1至图6所示,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层内面上、下两边。当然,也可以是,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外层内面左、右两边。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的导向机构有四个导向轴。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墙板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一个导向轴或两个导向轴。
如图19至图29所示,一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墙板外层内面圆心处。
如图19至图29所示,所述圆形墙板内层的圆心处有导向孔,所述墙板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显然,二个所述导向轴可以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墙板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中部或相对的两个角部。
如图7至图12所示,四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分布在所述墙板外层内面四个边的中部或四个角部。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内层沿周向对应所述导向轴分布有导向孔,所述墙板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动体2的驱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墙板内层的驱动机构。
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内层与所述墙板外层之间通过所述墙板内层的驱动机构连接。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墙板内层的驱动机构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如图30至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如前面所述的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内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或者,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外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较小的打开动程中倍增通透量,在较小的关闭动程中倍减通透量,可更方便地更快速地控制通透量的大小,有利于通透量控制的自动化。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各种改进如下。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包括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的形状呈旋转体,所述壳体内层的形状呈旋转体。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声材料制成,所述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或由透声材料制成。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或由透光材料制成。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电磁屏蔽材料制成,所述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或由透电磁波复合材料制成。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液材料制成,所述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作等间距运动或变间距运动。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壳体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内表面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或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或定轴摆动或定轴单向转动。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壳体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内表面作离合往复运动。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壳体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壳体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矩形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矩形壳体外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矩形壳体外层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圆形壳体内层多个通透部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圆心均匀分布。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矩形壳体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壳体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圆形壳体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壳体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矩形壳体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所述壳体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的厚度等于所述壳体内层的厚度。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通孔的宽度等于该壳体外层的厚度,所述壳体内层通孔的宽度等于该壳体内层的厚度。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外层厚度的三倍,所述壳体内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内层厚度的三倍,所述壳体内层的动程小于或等于该壳体内层的厚度。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外层厚度的二倍,所述壳体内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内层厚度的二倍,所述壳体内层的动程小于或等于该壳体内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内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外层内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壳体内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外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外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动体2的导向机构3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动与所述壳体外层之间通过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连接。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两个所述导槽的槽口相对,所述壳体内层相对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导槽中。
如图30至图38所示,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层内面上、下两边或左、右两边。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一个导向轴或两个导向轴或四个导向轴。
如图30至图38所示,一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层内面圆心处。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圆心处有导向孔,所述壳体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如图30至图38所示,二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中部或相对的两个角部。
如图30至图38所示,四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层内面的四个边中部或四个角部。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沿周向对应所述导向轴分布有导向孔,所述壳体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动体2的驱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驱动机构。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与所述壳体外层之间通过所述壳体内层的驱动机构连接。
如图30至图38所示,所述壳体内层的驱动机构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Claims (3)

1.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微动倍增通透机构,所述微动倍增通透机构包括定体(1)和相对于该定体(1)运动的动体(2),所述定体(1)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1-1),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1-1)之间形成隔盖部(1-2),相应地,所述动体(2)间隔地分布有多个通透部(2-1),相邻两个所述通透部(2-1)之间形成隔盖部(2-2),当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较小动程的运动时,就可使所述动体(2)的多个隔盖部(2-2)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相合,使所述定体(1)的多个隔盖部(1-2)与所述动体(2)相应的多个通透部(2-1)相合,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动体(2)的多个隔盖部(2-2)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相离,使所述定体(1)的多个隔盖部(1-2)与所述动体(2)相应的多个通透部(2-1)相离,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通透部(1-1)之间处于通透的状态;
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等间距运动或变间距运动;
所述等间距运动的方向位于所述动体(2)和所述定体(1)的公切面内;
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摆动等间距运动;
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单向转动等间距运动;
所述变间距运动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动体(2)和所述定体(1)的公法线;
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平动变间距运动;
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所述动体(2)相对于所述定体(1)作往复螺旋变间距运动;
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内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或者,所述定体(1)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隔盖部,所述动体(2)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通透部,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对应于所述壳体外层的隔盖部,当所述壳体外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层作较小动程的运动后,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部盖住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盖住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隔断的状态,或者,可使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使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隔盖板离开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透部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通透部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体(1)是板体或旋转体,相应地,所述动体(2)是板体或旋转体;
所述板体是平面板体或曲面板体;
所述平面板体是矩形平面板体或正方形平面板体或三角形平面板体或圆形平面板体或椭圆形平面板体或任意形状平面板体;
所述曲面板体是柱面形曲面板体或球面形曲面板体或任意形状的曲面板体;
所述旋转体是柱形旋转壳体或球形旋转壳体或任意形状的旋转壳体;
所述定体(1)和所述动体(2)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是通孔或透明板或透明膜或透声板或透声膜或透电磁板或透电磁膜或透热板或透热膜,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是通孔或透明板或透明膜或透声板或透声膜或透电磁板或透电磁膜或透热板或透热膜;
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透部(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透部(1-1)沿着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透部(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透部(2-1)沿着所述动体(2)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所述定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1-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长条形;
所述动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2-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长条形;
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的相应尺寸;
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透部(1-1)的顶角指向所述定体(1)的圆心,多个所述通透部(1-1)围绕所述定体(1)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透部(2-1)的顶角指向所述动体(2)的圆心,多个所述通透部(2-1)围绕所述动体(2)的圆心均匀分布;
所述定体(1)的通透部(1-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动体(2)的隔盖部(2-2)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动体(2)的通透部(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体(1)的隔盖部(1-2)的相应尺寸;
所述定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1-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等腰三角形;
所述动体(1)的每一个通透部(2-1)由多个子通透部构成,多个所述子通透部分布成等腰三角形;
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的形状呈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所述动体(2)的多个通透部(2-1)的形状呈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
所述定体(1)的多个通透部(1-1)与所述动体(2)相应的多个隔盖部(2-2)相正对,所述动体(1)的多个通透部(2-1)与所述定体(1)相应的多个隔盖部(1-2)相正对;
所述动体(2)设置有导向机构(3);
所述动体(2)与所述定体(1)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机构(3)连接;
所述动体(2)设置有驱动机构(4);
所述动体(2)与所述定体(1)之间通过所述驱动机构(4)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4)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包括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所述壳体外层的形状呈旋转体,所述壳体内层的形状呈旋转体;
所述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声材料制成,所述声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或由透声材料制成;
所述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光材料制成,所述光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或由透光材料制成;
所述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电磁屏蔽材料制成,所述电磁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或由透电磁波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热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
所述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的壳体外层和壳体内层由隔液材料制成,所述液体源快速通透控制装置壳体外层的通透部和壳体内层的通透部是通孔;
所述壳体内层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作等间距运动或变间距运动;
所述等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壳体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内表面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或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或定轴摆动或定轴单向转动;
所述变间距运动是指所述壳体内层外表面相对于所述壳体外层内表面作离合往复运动;
所述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壳体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壳体内层的运动方向均匀地分布;
所述壳体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所述壳体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长条形,所述子通孔是圆形或方形;
所述壳体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壳体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所述矩形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矩形壳体外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矩形壳体外层的圆心均匀分布,相应地,所述圆形壳体内层多个通透部的形状呈等腰三角形,多个所述通孔的顶角指向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圆心,多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圆心均匀分布;
所述矩形壳体外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圆形壳体内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同理,所述圆形壳体内层通孔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矩形壳体外层隔盖板的相应尺寸;
所述矩形壳体外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每一个通孔由多个子通孔构成,多个所述子通孔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子通孔的形状呈圆形或三角形;
所述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所述壳体内层多个通孔的形状呈长条形或圆形或矩形或任意形状;
所述壳体外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壳体内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所述壳体内层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壳体外层相应的多个隔盖板相正对;
所述壳体外层的厚度等于所述壳体内层的厚度;
所述壳体外层通孔的宽度等于该壳体外层的厚度,所述壳体内层通孔的宽度等于该壳体内层的厚度;
所述壳体外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外层厚度的三倍,所述壳体内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内层厚度的三倍,所述壳体内层的动程小于或等于该壳体内层的厚度;
所述壳体外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外层厚度的二倍,所述壳体内层隔盖板的宽度是该壳体内层厚度的二倍,所述壳体内层的动程小于或等于该壳体内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壳体外层内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所述壳体外层内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壳体内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1-3);
所述壳体内层外面沿着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所述壳体内层外面位于多个隔盖板对应所述壳体外层多个通孔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片(2-3);
所述动体(2)的导向机构(3)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
所述壳体内层动与所述壳体外层之间通过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连接;
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两个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平行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两个所述导槽的槽口相对,所述壳体内层相对的两边分别位于所述导槽中;
两个所述导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层内面上、下两边或左、右两边;
所述壳体内层的导向机构有一个导向轴或两个导向轴或四个导向轴;
一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层内面圆心处;
所述圆形壳体内层的圆心处有导向孔,所述壳体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二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层内面相对的两边中部或相对的两个角部;
四个所述导向轴垂直地分布在所述壳体外层内面的四个边中部或四个角部;
所述壳体内层沿周向对应所述导向轴分布有导向孔,所述壳体内层借助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套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所述动体(2)的驱动机构(4)对应于所述壳体内层的驱动机构;
所述壳体内层与所述壳体外层之间通过所述壳体内层的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壳体内层的驱动机构是液压驱动机构或电磁驱动机构或凸轮驱动机构或连杆驱动机构。
CN202010636729.3A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1894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6729.3A CN111894405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7756.0A CN106988650B (zh) 2017-04-29 2017-04-29 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CN202010636729.3A CN111894405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7756.0A Division CN106988650B (zh) 2017-04-29 2017-04-29 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4405A true CN111894405A (zh) 2020-11-06

Family

ID=5941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5244.2A Pending CN111827838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幕墙
CN202010637307.8A Pending CN111894406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门
CN202010636729.3A Pending CN111894405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快速通透控制装置
CN202010635949.4A Pending CN111927255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窗
CN201710297756.0A Active CN106988650B (zh) 2017-04-29 2017-04-29 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5244.2A Pending CN111827838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幕墙
CN202010637307.8A Pending CN111894406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5949.4A Pending CN111927255A (zh) 2017-04-29 2017-04-29 一种窗
CN201710297756.0A Active CN106988650B (zh) 2017-04-29 2017-04-29 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182783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6536B (zh) * 2017-12-19 2019-08-16 福建奋安智能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装配式阳光房
CN108360964A (zh) * 2018-03-21 2018-08-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挡雨透风窗户
CN112854988A (zh) * 2021-01-18 2021-05-28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自动开启式智能降噪隔音窗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0772Y (zh) * 1998-02-07 1999-07-28 刘雄飞 微调通气窗
JP2002097867A (ja) * 2000-09-27 2002-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ルーバー装置
CN2630440Y (zh) * 2003-07-08 2004-08-04 陈庆金 活动格子门
CN2890290Y (zh) * 2006-04-03 2007-04-18 天津博楠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门窗活动式自然新风入户装置
JP2010095928A (ja) * 2008-10-17 2010-04-30 Sankyo Tateyama Aluminium Inc 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04168474U (zh) * 2014-11-22 2015-02-1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舒适型护耳耳机
KR101550274B1 (ko) * 2015-03-05 2015-09-07 (주)도원엔지니어링건축사사무소 자연채광을 도모할 수 있는 공동주택용 도어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2675B1 (fr) * 2000-08-07 2003-06-27 Philippe Mangeard Dispositif de toiture a lames avec aeration
JP3858017B2 (ja) * 2003-11-26 2006-12-13 スケーター株式会社 粒体貯蔵供給装置
KR100898490B1 (ko) * 2008-12-08 2009-05-19 고군행 방수 및 통기성을 구비한 창문 구조
CN202745631U (zh) * 2012-09-07 2013-02-20 黄德存 一种带有活动栅栏的不锈钢门
CN202990780U (zh) * 2012-11-19 2013-06-12 戴海平 一种栅格型窗
US9663980B2 (en) * 2015-09-18 2017-05-30 Melvin N. Bakalar Motorized window blind
CN205663379U (zh) * 2016-06-08 2016-10-26 浙江内曼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观察透气孔的保温窗
CN205677494U (zh) * 2016-06-22 2016-11-09 苍南金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幕墙进风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0772Y (zh) * 1998-02-07 1999-07-28 刘雄飞 微调通气窗
JP2002097867A (ja) * 2000-09-27 2002-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ルーバー装置
CN2630440Y (zh) * 2003-07-08 2004-08-04 陈庆金 活动格子门
CN2890290Y (zh) * 2006-04-03 2007-04-18 天津博楠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门窗活动式自然新风入户装置
JP2010095928A (ja) * 2008-10-17 2010-04-30 Sankyo Tateyama Aluminium Inc スクリーン装置
CN204168474U (zh) * 2014-11-22 2015-02-18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舒适型护耳耳机
KR101550274B1 (ko) * 2015-03-05 2015-09-07 (주)도원엔지니어링건축사사무소 자연채광을 도모할 수 있는 공동주택용 도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8650B (zh) 2020-10-09
CN106988650A (zh) 2017-07-28
CN111927255A (zh) 2020-11-13
CN111894406A (zh) 2020-11-06
CN111827838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8650B (zh) 微动倍增通透机构
JP2004353361A (ja) 通気や遮光・採光等に用いる回転型案内装置
EP1788171A1 (en) Door or window with watertight sealing mechanism
CN106438472B (zh)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CN104790839A (zh) 微孔式消声隔声窗
CN213116063U (zh) 一种膜板共振结构通风消声窗
CN110656872B (zh) 一种整体式隔音门结构
CN107237590A (zh) 一种复合型保温节能窗
CN113137170A (zh) 一种中空玻璃百叶窗
CN207436349U (zh) 一种硫氧镁基板制成的吊顶结构
CN206942560U (zh) 一种智能窗
CN215213196U (zh)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门窗改良结构
CN219622554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推拉门窗
RU202265U1 (ru) Экран теплосберегающий
CN216110287U (zh) 一种管道式建筑门窗
CN210828963U (zh) 铝合金防雨百叶窗
CN211448373U (zh) 一种人防门换气装置
JP3016341U (ja) 換気扇の通風門自動開閉構造
CN217632153U (zh) 一种高安全系数的静音高效采光隔声窗
CN204266886U (zh) 双层玻璃内置百叶窗隔断
CN104141449A (zh) 具有内置窗帘的中空玻璃
JP2006219877A (ja) 手動開閉式ブラインド付複層ガラス窓
CN203230325U (zh) 具有内置窗帘的中空玻璃
CN216516358U (zh) 一种高通风量双层幕墙
CN206829987U (zh) 一种隐形通风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