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7575B -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7575B
CN111887575B CN202010739107.3A CN202010739107A CN111887575B CN 111887575 B CN111887575 B CN 111887575B CN 202010739107 A CN202010739107 A CN 202010739107A CN 111887575 B CN111887575 B CN 111887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lement
grip
base
gripp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1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7575A (zh
Inventor
西蒙·哈伯
约瑟夫·卡斯泰利
劳伦斯·T·莱文
诺姆·艾哈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zumi Electronics LLC
Original Assignee
Tzumi Electronic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umi Electronics LLC filed Critical Tzumi Electronic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1887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7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7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7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5/00Holders or carriers for hand articles; Holders or carriers for use while travelling or camping
    • A45F5/10Handles for carrying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5/00Holders or carriers for hand articles; Holders or carriers for use while travelling or camping
    • A45F5/10Handles for carrying purposes
    • A45F2005/1006Handles for carrying purposes with means embracing the hand article to be carried
    • A45F2005/1013Handles for carrying purposes with means embracing the hand article to be carried comprising a strap or b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5/00Holders or carriers for hand articles; Holders or carriers for use while travelling or camping
    • A45F5/10Handles for carrying purposes
    • A45F2005/108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F
    • A45F2200/05Holder or carrier for specific articles
    • A45F2200/0516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1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hand or on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具有: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

Description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月14日,申请号为201910033264X,发明名称为“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616,772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抓握设备,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仅通过两个手指抓握手持式装置使得与仅手抓握压力相比更有效地手动紧固手持式装置的设备。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子计算机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的使用流行于现今社会,其流行程度使得用户常在执行其它任务时抓握其智能手机。通常,这种装置的典型的矩形形状允许用户以一只手牢固抓握这种装置,同时以另一只手访问装置触屏。然而,当用户希望以用户正用于抓握装置的相同的手访问装置的触屏时或者当执行其它任务时,这种装置的矩形形状可能造成困难。类似地,如果用户来回移动或将便携式计算装置固持在一只手中,则可能难以操控和旋转便携式计算装置,特别是当试图同时执行其它任务时。
这种困难呈现出一种风险:用户可能对装置笨拙操作、对其失去控制和将其掉落,并且常导致用户损坏其装置。因此,用户可能不易以一只手操作这种手持式装置,即使是当以手指牢固抓握装置时。
因此,需要一种设备,以用于能够使用户牢固且舒适地以单手固持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而同时允许用户手指在固持装置时更大范围的移动。
一些允许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用户一只手牢固地固持的设备现存于市场中。
例如,Myers的美国专利No.7,661,567描述一种按钮,其具有:用于附接到手持式装置的粘接平坦后表面;和从按钮延伸且终止于待紧固到用户手上的指环的束带。该环可为束带的延伸物,二者均为弹性绳环的一部分,其中,束带紧固到按钮内并且所述环远离按钮延伸,并且束带可为可缩回的。
Karmatz的美国专利No.8,844,098描述一种将固定到手持式装置的第一表面的基体,在延伸部的第一端从基体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和在延伸部的第二端从至少一个延伸部延伸的抓握部,其中抓握部大致平行于手持式装置第一表面定向,并且其中所述设备适于接纳插入抓握部与手持式装置之间的至少一个手指的一部分。
Block的美国专利No.8,737,066描述一种抓握装置,其具有: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抓握元件,其成形为由用户抓握的;和柔性绳,连接到基体元件且连接到抓握元件,以插入两个用户手指之间。抓握装置使用户能够经由抓握装置使用仅两个手指固持便携式电子装置。
Barnett等人的美国专利No.8,560,031描述通过伸缩接头形成的延伸基座,伸缩接头在远端处附接有按钮,用于附接到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以保护播放器,管理耳机,附接到带,形成支台腿以将播放器维持在所希望角度,形成抓握体以用于游戏,形成抓握体以用于以一只手牢固固持和操控播放器,和形成延伸腿以用于将作为电话的播放器插入耳朵与肩膀之间。
Cho的美国专利No.9,179,565描述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固持器,其具有:基板,该基板具有粘接垫拟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后表面;环,其待安置到用户手指上;并且连接器设置有所述环并装配到基板的联接孔中,使固持器集成联接到基板的后表面。
Hirsch的美国专利No.9,647,714描述一种柔性构件,其在一端处延伸穿过移动装置壳体的后部分中的孔且锚定到壳体的后部分的内表面,并在另一端处联接到被构造为在其两个相对侧中的每侧上支撑用户手指的指撑。柔性构件的长度使得:当两个手指处于指撑与壳体之间时,用户的手的两个手指可压靠指撑以支撑移动装置。
Grieve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6/0069512描述一种装置,其具有:基板,该基板待安装到便携式计算装置并能够相对该计算装置旋转;至少一个指支撑构件;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连接到指支撑构件并连接到基板;其中,指支撑构件在关闭位置(其中指支撑构件与基板大致齐平)与开启位置(其中指支撑构件与基板分开)之间可移动,使得用户可将至少一个手指插入基板与指支撑构件之间。
Srour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195000描述两个圆盘,其相对于彼此可略微旋转并通过可折叠盖连接,可折叠盖装容弹簧,弹簧在收缩时推动盘相互远离,而可折叠盖是半柔性的。当附件收缩时,可折叠盖自身折叠,而当附件伸张时,可折叠盖变为通过具有柔性较小或非柔性的较小圆周的中心脊状物展开,并位于两个较大圆周区域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外环上的凸缘相互邻接,保持弹簧收缩并使盘相互锁定。当各环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凸缘变为解锁,并且弹簧使盘分离,使得可折叠该或弹簧中的一者或两者成为对于盘相互分开多远而言的限制因素。
然而,这样的布置均不能解决这种设备的所有需要。
希望提供一种抓握设备,其能够使用户手指牢固抓握在设备与手持式电子装置之间并允许用户手指舒适地适配在抓握设备周围。
还希望提供一种抓握设备,其能够允许自动而非人工调节调节设备的抓握紧密度,例如,基于用户手指厚度或它们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希望提供一种抓握设备,使用户能够将他的/她的手指插入该设备中并以一只手抓握手持式电子装置。
更进一步希望提供一种抓握设备,其能够在使用时展开,并在不使用时闭合和紧固到手持式电子装置(诸如锁定),即,上下元件相互接合或紧固到下构形中。
再进一步希望提供一种抓握设备,其能够当不被用户固持时用作可变角度的支台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成角度显示。
又进一步希望提供一种抓握设备,其能够协助将手持式电子装置安装到支撑设备,诸如磁固持器。
仍然需要解决至少一些前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装置或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具有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为了使用户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而允许所述抓握元件远离所述基体元件延伸足够距离,从而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抓握用户的手指并当用户的手指被移除时对着所述基体元件迅速返回;由此,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允许所述抓握元件根据用户的手指的厚度自动调节其抓握的紧密度;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所述接合元件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底表面在其上具有粘接层,以用于将所述基体元件牢固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顶表面,并包括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顶表面的覆盖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包括印刷到其上的装饰性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可至少部分地由能够被磁吸引到磁化车架的材料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外形而相互协作,以允许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使得用户的手指可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
例如,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凹形形状,并且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凸形形状;由此,通过各自的附接区域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被构造为适配到所述基体元件中,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
例如,在其它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凸形形状,并且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凹形形状;由此,通过各自的附接区域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被构造为适配到所述基体元件上,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一个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第一磁元件、和在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第二磁元件;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磁元件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可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和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凹陷部;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使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插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陷部中,所述抓握元件能够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到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紧密适配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陷部中。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凸起或凹陷的圆形齿轮形区部、和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多个突部;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凸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且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多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以适配在间隙内;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凹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槽且所述多个齿槽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峰;其中,所述多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以适配在齿槽内;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插入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间隙或者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齿槽中,所述抓握元件可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紧密适配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间隙中、或者所述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齿槽中。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中,所述抓握元件可在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的任意旋转位置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弧形槽、和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突部;其中,通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插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弧形槽中并通过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所述抓握元件可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弧形槽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内位置处具有隆起或唇部,使得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插入所述一个或多个弧形槽中并且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之后,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中的至少一个经过所述隆起或唇部上方,使得在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的过程中,将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的用户感觉到所述抓握元件已经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中的垫圈、和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中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开口;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垫圈插入到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所述开口中,所述垫圈可紧固到所述开口内。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边缘的平面形;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为接收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使得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中的一个中,使得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由此形成支台,使得所述设备可形成为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位于其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凹部,从而当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平面主体,所述平面主体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所述顶表面的所述附接区域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外形;和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所述基体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其中所述底表面的所述附接区域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第二外形,所述抓握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为了用户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而允许所述抓握元件远离所述基体元件延伸足够距离;由此,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所述可伸展绳抓握用户的手指,并当用户的手指被移除时,所述可伸展绳使所述抓握元件对着所述基体元件迅速返回;并且由此,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所述可伸展绳允许所述抓握元件根据对用户的手指的厚度自动调节其抓握的紧密度;其中,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的所述第一外形被构造为当所述可伸展绳牵拉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抓握元件时,与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的所述第二外形协作,由此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允许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使得用户手指可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协作以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元件,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元件协作的至少一个第二磁元件;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磁元件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槽,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协作的至少一个突部;由此,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突部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中并通过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所述抓握元件可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在其内位置处具有隆起或唇部,使得当所述至少一个突部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中并且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之后,所述至少一个突部经过所述隆起或唇部上方,使得在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的过程中,将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的用户感觉到所述抓握元件已经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的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协作的至少一个凹陷部;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使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中,所述抓握元件可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到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紧密适配到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中。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凸起或凹陷的圆形齿轮形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至少一个突部;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凸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且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为适配在间隙内;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凹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槽且所述多个齿槽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峰;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为适配在齿缝内;并且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突部插入至少一个各自的间隙或者至少一个各自的齿槽中,所述抓握元件可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在所述附接区域中的垫圈,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在所述附接区域中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开口;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垫圈插入到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所述开口中,所述垫圈可紧固到所述开口内。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平面形;并且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为接收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使得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插入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中的一个中,使得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由此形成支台,使得所述设备可形成为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位于其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凹部,从而当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和认识其实际应用,在下文中提供并参考以下附图。应注意,提供的附图仅为示例性的,而绝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同的部件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A、1B、1C分别示意性地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基体元件的平面图、侧视图和立体图;
图2A、2B、2C分别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上元件的平面图、侧视图和立体图;
图3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打开的位置;
图4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位置;
图5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位置;
图6A、6B分别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完全缩回的位置;
图7示意性例示出用户压在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上元件的一个边缘上;
图8示意性例示出用户已将他或她的手指插入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上元件和基体元件之间;
图9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缩回的位置;
图10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缩回的位置;
图11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完全缩回的位置;
图12A、12B分别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完全缩回且附接的位置;
图13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构造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打开的位置;
图14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另外的构造的平面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打开的位置;
图15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又一构造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分开的缩回的位置;
图16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成角度的构造;
图17A、17B、17C、17D示意性例示出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附接的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不同的取向,抓握设备的上元件和基体元件以成角度的构造安装;
应注意,图示的实施例仅示意性显示,而且并非所有特征可完全详细地或者以正确比例显示。特定的特征或结构为了清楚可相对于其它部分而夸大。进一步应注意,所示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应被认为不会限制本公开内容或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描述,并提出多个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实施。在其它情况下,公知的方法、过程、部件、模块、单元和/或电路不再详细描述以不对本发明造成混淆。
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即使它们在不同图中显示。进一步地,以下描述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限定被提供,仅用于辅助对本发明的整体理解,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见的是,本发明可以在没有这些限定的情况下实施。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当其中包含的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可能使本发明主题较不清楚时,则其将被省略。
在以下描述中,实体对象的取向已经通过诸如“顶”、“后”、“前”和“后”的用词描述。所述用词不专用于所述特定取向,并且不会被认为是关于所述实体对象的方向或取向的限制,但是可用于指示实体对象的任何侧或面,只要所述取向被一致地指示。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但是在此使用的用词“多数”和“多个”可例如包括“多”或“两个或更多个”。用词“多个”或“多种”可在说明书中用于描述两个或更多个部件、装置、元件、单元、参数或类似物。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在此所述的方法实施例不局限于特定的顺序或次序。除非另行指出,否则在此所用的连词“或”应被理解为是包含性的(可包含任意或所有所述选项)。
图1-17D是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抓握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抓握设备具有两个相对部分,它们相互弹性地连接。基体元件被构造为附接到待抓握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并且上元件通过连接构件弹性地连接到基体部分。当上元件被拉离基体元件时,用户手指被安置在上元件与基体元件之间的空间中,优选地围绕连接构件,然后经由弹性的连接构件允许上元件朝向基体元件回拉,由此使用户手指固持在它们之间,使用户可牢固且舒适地抓握手持式电子装置。
如图1A、1B、1C(其分别为平面图、侧视图和立体图)中示意性所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具有基体元件20。基体元件20具有:凸缘元件21,其包括具有前表面23和后表面24的基本平面主体;且还具有中心安装区域22。在特定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从前表面23突出,并可包括组合形成凹形结构的外壁25和倾斜内壁26。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可进一步包括接收孔27。
基体元件20被适配或构造为附接到手持式电子装置,其希望被用户抓握。对此,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后表面24可包括粘接层(未示出)以用于将基体元件20结合到便携式电子装置。替代粘接体地,基体元件20可附接到保护框架(未示出)或表层(未示出)或与保护框架)或表层一体形成,例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那样,以将基体元件20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将基体元件2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附接或以其它方式联接的可替代方法,并且这样的可替代方案应被认为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图2A、2B、2C(其分别为平面图、侧视图和立体图)中示意性所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上元件30。上元件30还具有凸缘元件31,其包括具有前表面33和后表面34的基本平面主体,且还具有中心安装区域32。在特定实施例中,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从前表面33突出并可包括形成凸形结构的倾斜壁66。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可进一步包括接收孔37。
为了在此基准的一致性,当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组装到抓握设备中时,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将会面朝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如图3中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A-C、2A-C中所示,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均可具有基本圆形或盘的形状。不过,这种形状可替代地为多种形状或设计,例如正方形、圆角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卵形、椭圆形、沙漏、8字形,等等。所述形状可形成为饰物或特定形状,诸如以辅助营销活动;这样的形状可例如图示出物体、动物或公司标志。可替代地,装饰性设计可加到具有标记或雕饰的形状。另外,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可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或者可不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
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可由任何适合材料(或材料组合)制成,以实现在此所述的目的。这样,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由刚性的而且具有足够弹性以通过相对较小形状变化而抵消由用户手指所施加的力的材料制成。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可由实体轻质的材料(诸如塑料、碳纤维、或金属,例如聚丙烯或ABS塑料)制成,并且可为不透明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可使用其它材料。
基体元件20被适配或构造为其一旦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就支撑用户手指,并且上元件30用于在基体元件20的其相对侧抓握用户手指。对此,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后表面34可包括:促进这种抓握关系的元件。例如,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当在侧面观看时可呈扇贝形或成槽形,这样的构形可预模制而成,或者所述表面可包括能够模制用户手指的材料而使其将提供可定制的适配。
此外,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可纹理化以增大摩擦,即,点刻或槽刻,以针对用户手指形成较大摩擦力并有助于抓握装置的效果,或者涂覆以触觉柔软或为用户手指提供衬垫的材料(例如,泡沫体、布料、皮革、或橡胶)。纹理或衬垫可允许更好的抓握而没有太多打滑。
如前所述并且如图1A-C和2A-C中所示,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中的每个具有基本上平坦或平面主体。可替代地,凸缘元件21和31可具有各种形状或设计,只要用户手指能够舒适地适配在它们之间即可。另外,凸缘元件21、31可从平坦或平面形状模制为用户喜好的形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凸缘元件21、31可包括芯体,芯体通过刚性的但可塑性材料(例如软金属,如铝)制成,所述材料当足够力施加时可由用户弯曲,但当用作抓握设备的一部分以固持移动装置时保持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的外形和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的外形可在形状上和尺寸上匹配于用户手指的外形,以使用户舒适并有利于抓握设备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希望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直径足够宽,以当附接到手持式移动装置时向基体元件20提供足够的支撑。类似地,希望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直径足够宽以向用户手指提供足够的抓握支撑,以防止使用时手指滑出抓握设备。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直径可以从0.25"至3",更特别地从1"至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直径可以小于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直径,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直径可以大于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图3示意性例示出抓握设备的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它们处于分开的打开关系,其中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构件40相互连接。
如图3和4中所示,连接构件40在一端处通过穿入接收孔27中而附接到基体元件20。在特定实施例中,接收孔27可以位于基体元件20上的大致中心部位,尽管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不需要如此定位。
类似地,如图3和5中所示,连接构件40在其另一端处通过穿入接收孔37中而附接到上元件30。在特定实施例中,接收孔37可以位于上元件30上的大致中心部位,尽管在其它实施例中其不需要如此定位。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应优选地为弹性的或者当上元件30被拉离基体元件20时自动缩回。在特定实施例中,即使当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不被使用且紧密固持到一起时,连接构件40也基本处于张紧或伸展位置,从而使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抵靠彼此固持。
在特定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具有足够弹性以当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被拉开时进一步伸展,如图3中所示。对于分开的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可以相互伸张开多远,连接构件40的弹性极限是限制因素。连接构件40的弹性足以当手指置于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之间时使凸缘元件21和31抵靠用户手指而缩回,由此向用户提供更牢靠的抓握并有利于抓握设备的使用。在优选实施例中,当上元件30抵靠用户手指朝向基体元件20缩回时,连接元件40允许抓握设备围绕用户手指的紧密度被自动调节,例如基于连接构件40的弹性以及用户手指厚度或它们之间的空间,而不通过外力人工调节。
在特定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可完全由弹性体(例如橡胶,硅橡胶,弹力/伸展绳,或类似物)形成。在特定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可通过由光滑的、弹性相对较小的表面包围的弹性绳形成,该表面对用户手指产生较小摩擦和刺激。在特定的其它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可通过包围弹性相对较小的芯构件的光滑的、弹性的外管形成,芯构件用作对外管弹性伸展的限制,以防止其伸展过多,例如超过其弹性极限,例如,硅橡胶管道围绕聚四氟乙烯(PTFE)
Figure BDA0002606031240000151
细丝。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可以具有1/8、1/16或1/32英寸的厚度,取决于所用材料的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计或知晓用于连接构件40的适合的弹性材料或厚度,并且这样的可替代方案应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样的连接构件40的张紧力可根据需要而调节。
将连接构件40附接到接收孔27内和接收孔37内的具体方式可为现有技术中多种公知方式中的一种,包括:经由附接装置(例如钉)锚定、在狭窄空间内夹紧、或围绕柱或环束紧。例如,图5显示出将连接构件40附接到基体构件20的接收孔27内的机构的非限制性示例的仰视立体图。如图5中所见,连接构件40在穿过基体构件20中的接收孔27之后,从其下侧离开进入基体构件20的后表面24中的离开凹部28中。在特定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可按一定方式安装在离开凹部28内以避开例如重复缠绕的连接构件40中的断裂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计或知晓可替代附接方式,该可替换附接方式如在此所述起作用以使连接构件40能够附接到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并且这样的可替代方案应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将连接构件40附接到接收孔27和离开凹部28内的特定附接机构可以与将连接构件40附接到接收孔37和离开凹部38的特定附接机构相同或不同。
在许多实施例中,覆盖层可粘接、结合(或以其它方式)到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以覆盖接收孔37的离开凹部38。图9显示出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其中接收孔37的离开凹部38可见处于未覆盖状态,并且图4显示出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其中接收孔37的离开凹部38不可见,因其已被覆盖层覆盖。覆盖层也可形成装饰性盖,其可承载印制标记并可根据需要可互换和定制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是透明的以保护装饰性标记,所述标记可印制在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或覆盖层的下侧上。
在特定实施例中,上元件30的一部分或层,例如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上的覆盖层、或者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本身被磁化,或者(全部地或部分地)由金属、磁体或铁磁材料形成,以允许抓握设备在由用户固持而不使用时磁粘接或吸引到支撑设备(例如车架),支撑设备是金属的或磁化的,具有磁吸力,或包括磁体或铁磁材料。如在此所用的,“磁体”可以是指对类似吸引材料具有吸引性能的任何材料。在此实施例中,粘接到手持式电子装置背部的抓握设备的金属的、磁化的、磁吸引的或铁磁的上元件30,用于将手持式电子装置连接到支撑设备(例如车架),支撑设备类似地(或相反地)(整体地或部分地)由金属形成、被磁化或具有磁吸力、或包含磁体或铁磁材料。
覆盖层也可用于基体元件20的后表面24上以覆盖接收孔27的离开凹部28,其中连接元件40被附接。另一方面,通常不需要这样的盖,这是因为基体元件20的后表面24通常直接粘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并且因而当抓握设备在使用时不会被用户看到。
图6A显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其中仅上元件30可见,并且仅其后表面34可见。(覆盖层(未标示)将被粘接到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上,覆盖接收孔37的离开凹部38)。图6B显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沿图6A的线B-B所取的横截面图。如图6B中所示,当处于其缩回位置时,连接构件40仍具有一些张紧力并牵拉上元件30齐平于基体元件20(其通常粘接到手持式电子装置),使得当不使用时,抓握设备具有低平构形而不会过度突出和干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输和/或储存。
在特定实施例中,当连接构件40在其缩回的但仍张紧的位置时,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形成套叠构造。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B的横截面图中所示,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凸形外形套叠在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凹形外形内。在这样的套叠构造中,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可相对于彼此转动,以允许上元件30相对于基体元件20翻转。
可替代地,虽然未示出,但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具有凹形外形,而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具有凸形万幸,使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凹形外形位于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凸形外形的周围,由此使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凸形外形套叠在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凹形外形内。
如图7中所示,当基体元件20粘接到手持式电子装置时,由用户对上元件30的一个边缘施压将使上元件30朝向被施加压力的边缘翻转,而连接构件40保持与基体元件20的弹性连接,由此开启间隙42。这样,图7显示出双手的操作,其中用户以第一只手将上元件30的一个边缘下压,以允许用户将他/她的另一只手的手指插入到当上元件30的相对边缘向上翻转时形成的间隙42中。可替代地,在单手的操作中,用户可通过使用一只手的手指的边缘向上推在上元件30的边缘上并然后将相同手的手指在上元件30的该相同边缘上滑入间隙42中而开启间隙42。
如图8中所示,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之间的间隙42应优选地足够大供用户将他或她的手指插入其中,例如在连接构件40任一侧上一个手指。然后,连接构件40上的伸展压力释放,允许凸缘元件21、31抵靠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之间的用户手指而缩回,由此在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时提供用户的牢固抓握。应注意,每个用户所需的间隙42的尺寸可能根据用户手指的尺寸而不同,因而使抓握设备能够对于所有用户定制化,而无论尺寸和年龄。
这样,图8显示出使用中的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用户的一只手的至少两个手指在连接构件40的任一侧上安置在基体元件20与上元件30之间,由此留出用户拇指自由操作抓握设备所粘接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而同时留出他或她的另一只手自由参与其它任务。还应注意,用户手指围绕连接构件40而舒适地安置,连接构件40由于其窄细而可方便地固持在两个手指之间。
如前所述,在特定实施例中,当不使用时,抓握设备可被设定在缩回位置,其中上元件30被牵拉而齐平于基体元件20,如图6B中所示,使抓握设备抵靠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低平构形。在特定的可替代实施例中,除了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形成套叠构造以外,上元件30可与基体元件20接合、紧密固持于基体元件20、或抵靠基体元件20紧固。在特定实施例中,抓握设备具有允许这种紧固构造实现的特征。
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上元件30可被使得使用协作磁体或铁磁材料而与基体元件20接合或者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或牢固适配。例如,如图6B中所示,上元件30可装配有内磁体54,而基体元件20可装配有协作内磁体55,其中,磁体54和55相互吸引(一个为N,而另一个为S),使得当抓握设备处于缩回位置时,上元件30经由磁体54、55而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与基体元件20接合或抵靠基体元件20紧固。磁体54、55可为在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上的特定相对位置的点磁体,可为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上的特定相对位置的较长磁体,或者可为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内设置(例如在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和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内)的圆磁体。磁体54、55可具有任意其它适合构造,使得上元件30使用协作磁体54、55抵靠基体元件20紧固。
在可替代构造中,上元件30(其整体或其部分,例如凸缘元件31或中心安装区域32)可由金属或磁材料54制成,并且基体元件20可装配有协作内磁体55,如前所述,其中,磁体54、55的材料相互磁吸引。以此构造,当抓握设备处于缩回位置时,上元件30经由磁体54(例如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凸缘元件31的材料)和磁体55而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或紧固。
如在此所用,“磁体”可以是指:对类似吸引材料具有吸引性能的任意材料,例如整体或部分包含磁体、磁吸引或铁磁材料的任意材料。
在下文中描述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的其它可替代实施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图9和10显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处于分开位置。图9显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从基体元件20下所见的立体图,图10显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从上元件30上所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出现的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尽管它们显示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10中所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具有多个相似点,但也具有特定的不同点。
例如,如图9和10中所示,连接构件40在一端处通过穿入接收孔27中而附接到基体元件20,并在另一端通过穿入接收孔37中而附接到上元件30。将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构件40附接到接收孔27、37内的特定装置的非限制性示例可显示分别在基体构件20和上元件30的凸缘21、31的后表面24、34上的接收孔27、37的离开凹部28、38内,其中连接构件40的相应端附接于此。(正常情况下,连接构件40分别附接到基体构件20和上元件30的离开凹部28、38内的装置将不会被用户看到,这是因为覆盖层可粘接、结合(或以其它方式)到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使得上元件30的后表面34看不到,并且基体元件20的后表面24通常直接粘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使得基体元件20的后表面24看不到,但这些元件在此特意显示以实现完整性)。
图11显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处于完全缩回位置;图12A和12B分别显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上元件和基体元件处于完全缩回和接合位置。图12B显示出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沿图12A中所示平面图的线A-A所取的横截面图。
如图9和10中可见;甚至更佳地如图12B中可见,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具有大致平面主体,大致平面形主体具有平坦的后表面24、但具有弧形前表面23,使得基体元件20在其中心部分厚于围绕其的周边部分。
此外,在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具有凹形结构,但并非如第一实施例中的通过从前表面23突出的外壁和倾斜内壁组合而形成的中心安装区域。而是,第二实施例具有由倾斜内壁26形成的凹陷的凹形结构,倾斜内壁26向下向内朝向凹形中心安装区域22沉降至基体元件20的较厚中心部分中。
如在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当连接构件40处于缩回位置时,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可形成套叠构造。例如,如图12B中的截面图中所示,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凸形外形套叠在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凹形外形内。在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这样的套叠构造中,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可相对于彼此转动,以允许上元件30相对于基体元件20翻转。这样,利用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凸形外形在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凹形外形内的转动,用户施加于上元件30的一个边缘上的压力将使上元件30朝向被施加压力的边缘翻转,而连接构件40保持与基体元件20的弹性连接,由此开启使用户可将他/她的手的手指插入到其中的间隙,类似于图7中所示的关于抓握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
此外,如图9和10中所示,在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三个或四个(或甚至更多个)突部43,可以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或者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或牢固适配,其中突部43从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向上突出,并与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中形成的对应数量的弧形槽45协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设备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三个或四个(或更多个)、突部43,突部43从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围绕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向上突出。在其它实施例中,突部43从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或者从倾斜内壁26,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朝向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向内突出。在特定实施例中,突部43也可具有略微倒置的L形构造,如图12B中所示,其中,每个突部43在第一附接端附接到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其中另一非附接端朝向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的中心向内突出。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设备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三个或四个(或更多个)对应的弧形槽45,其形成在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弧形槽45形成在倾斜壁36中,倾斜壁形成上元件30上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凸形结构。在特定实施例中,弧形槽45围绕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而形成。在特定实施例中,如图9、11、12A中所示,弧形槽45形成为完全穿过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前表面33。
在特定实施例中,最佳地如图10、11中所示,每个弧形槽45沿其大部分弧形长度具有窄开口45a,但在特定位置(例如一端或两端)处具有较宽开口45b。优选地,较宽开口45b足够宽以允许L形突部43的非附接端穿过其中,并且窄开口45a足够宽以允许L形突部43的附接端的厚度沿其移动,但过窄而不允许L形突部43的非附接端穿过其中。
如图12B中的截面图所示,在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中,突部43和弧形槽45可协作以将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相互锁定或接合。特别地,当抓握设备处于其完全缩回位置,使得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形成套叠构造(在该套叠构造中,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凸形外形套叠在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凹形外形内)时,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可以沿连接构件40的轴线、相对于彼此,例如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或转动,使得基体元件20上的突部43对准于上元件30中的弧形槽45。特别地,L形突部43的非附接端对准弧形槽45的较宽开口45b并被压入其中。然后,当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被压向彼此时,L形突部43的非附接端穿入弧形槽45的较宽开口45b中。下一步,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然后进一步相对于彼此旋转,使得L形突部43的附接端沿弧形槽45的窄开口45a的弧形长度移动至使L形突部43的非附接端不能向回穿过的位置,由此,基体元件20上的突部43紧固到且接合于上元件30中的弧形槽45,从而防止所施加的拉力能够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分离。
这样,突部43和弧形槽45使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相互紧固、接合或锁定,其中抓握设备和连接构件40处于接合位置。当上元件30利用基体元件20上的突部43与上元件30中的弧形槽45的协作而抵靠基体元件20紧固、与基体元件20接合或锁定于基体元件20中时,上元件30齐平于基体元件20定位,基体元件20附接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使得当不使用时,抓握设备具有不会过度突出和干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输和/或储存的低平构形。
为了在此实施例中使上元件30从基体元件20解锁或脱离接合,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必须首先相对于彼此旋转,例如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即,沿与接合时使用的相反的方向)旋转,使得L形突部43的较长端沿弧形槽45的窄开口45a的弧形长度移动至使L形突部43的较短端对准弧形槽45的较宽开口45b的位置,由此,L形突部43可向回穿出较宽开口45b。然后,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可以被拉离于彼此,使得L形突部43的较短端穿出弧形槽45的较宽开口45b。
此外,上元件30中的弧形槽45的每个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小的凸起表面,例如细小的唇部或隆起,在此以辅助用户感觉或探测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何时相互紧固、接合或锁定,并有助于突部43紧固到弧形槽45内。唇部或隆起可在每个弧形槽45内位于一定位置处,使得每个突部43在旋转到弧形槽45中(例如,至少部分地进入、或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或接近于窄开口45a的弧形长度的端)时将会不得不经过其上,由此能够使用户感觉突部43何时完全旋转到弧形槽45中。当L形突部43被压入弧形槽45的较宽开口45b中并然后沿弧形槽45的窄开口45a的弧形长度移动时,L形突部43的附接端经过小凸起表面。L形突部43在弧形槽45内的移动的这种细微扰动被用户感觉到(例如为咔哒声),并被用户理解为指示L形突部43已移动足够远至弧形槽45中以使上元件30能够与基体元件20接合,使得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或牢固地适配。唇部或隆起也可每个弧形槽45内位于一定位置处,使得每个突部43在从弧形槽45旋转出来时也不得不经过其上,由此通过协助使突部43紧固到弧形槽45内而防止上元件30相对于基体元件20反向旋转。弧形槽45内的这种小凸起表面由此也用作止动件,抵制或防止L形突部43在弧形槽45内向回移动,由此保持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
可替代地,虽然未示出,但是在此第二实施例中的另一方式中,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具有如前所述的凹形外形和突部43,并且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具有凸形外形和弧形槽45,使得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凹形外形位于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凸形外形的周围,由此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的凸形外形套叠在上元件30的中心安装区域32的凹形外形内并可抵靠该凹形外形紧固、与该凹形外形接合或锁定于其中。
在抓握设备的另一构造中,如图13中所示,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可以相互接合或紧密适配,例如通过形状相反且在彼此内紧密适配的表面外形,甚至不只是先前所述的在图6B中所示的凸形/凹形外形。例如,如图13中所示,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可具有表面突出部47,并且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协作的表面凹陷部48,这允许上元件30齐平于基体元件20停置和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可替代地,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可具有凹陷部,并且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协作的突出部,这允许上元件30齐平于基体元件20停置并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
这些表面突出部47及其协作的表面凹陷部48可采取凸/凹元件的形式,其容差较小以允许紧密的摩擦适配,由此允许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或紧固。可替代地,凸/凹的突出部47和表面凹陷部48可具有更大容差以允许突出部47松散地装配于表面凹陷部48中作用对准或定位装配。如图13中所示,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可具有任何适合数量的协作的突出部47和凹陷部48,例如少至一个和多至大量。
可替代地,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表面突出部47,并且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可具有协作的表面凹陷部48,这允许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并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
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协作的突出部47和凹陷部48也可包含磁体,以允许在它们之间形成更牢固的适配。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表面突出部47可具有磁体,例如磁吸引或铁磁材料,诸如磁体55,诸如在表面突出部47的尖端上;并且表面凹陷部48的内表面可具有类似磁体,诸如磁体54,其与表面突出部47上的磁体协作。在另一这样的实施例中,磁体可位于基体元件20的附接区域22内和上元件30的附接区域32中,如关于图6B所述。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抓握设备的上元件30可抵靠基体元件20自定位和自调节。当连接构件40在用户手指撤出时将上元件30朝向基体元件20牵引时,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停置。突出部47对准凹陷部48,并且磁体54/55若存在则产生吸引,使突出部47被牵引到凹陷部48并停置在凹陷部48内,而用户几乎无需用力。如果表面突出部47及其协作的表面凹陷部48的容差较小以允许紧密的摩擦适配,则向下的力于是应施加于上元件30以将表面突出部47压入到基体元件20中的协作的表面凹陷部48中,从而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由插入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之间的用户手指施加的力将会使表面突出部47从协作的表面凹陷部48松开。
在前文中所述的抓握设备的两种构造允许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在不需使用磁体的情况下相互接合,如图9-12和图13中所示,为了使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接合到一起,二者均需要用户将上元件30相对于基体元件20对准,以使突部43接合在弧形槽45内以随后旋转或者表面突出部47接合到表面凹陷部48中。然而,可能希望在无需用户使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精确对准的情况下使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接合。此外,虽然可以包含磁体(如图6B中所示)以为了将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牵引和固持到一起,但是如果磁体意外受载(例如当储存在袋或包中时)磁体可能不会提供足够力将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固持到一起。
一个这样的示例显示在图14中,其中,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在其附接区域22中可具有凹形的或凹陷(例如嵌入)区部64,凹陷区部采取围绕接收孔27布置的凹陷圆形齿轮的形状。正常情况下,圆形齿轮将会沿其具有多个齿(各齿之间具有间隙),但是,图14中所示凹陷的齿轮形状的凹形区部64具有多个槽66(齿轮齿将处于此处),和在各槽之间的对应的多个峰68(齿轮齿之间的间隙将处于此处)。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在其附接区域32中围绕接收孔37定位的多个协作的表面凸点、肋或突部52,其与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中的凹陷的齿轮形区部64的槽66协作,以允许上元件30在几乎任意旋转位置对准基体元件20并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
在特定实施例中,图14中所示的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上的凹陷的齿轮形区部64可具有任意数量的槽66(例如少至一个和多至大量);并且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在其附接区域32中围绕接收孔37定位的对应数量的表面凸点、肋或突部52(例如少至一个和多至大量)并与槽66协作。可替代地,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比凹陷区部64中存在的槽66更少的任意数量表面凸点、肋或突部52,使得上元件30可在几乎任意旋转位置对准基体元件20。在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上围绕接收孔37定位的凸点、肋或突部52应足够长以使其可被压入或卡入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上的凹陷区部64中。
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协作的结节52和凹陷区部64也可包含磁体以允许在它们之间的更牢固的适配。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表面凸点52可包含磁体,例如磁吸引或铁磁材料,如磁体55;并且槽66的内边缘或其它区域可具有类似磁体,如磁体54,其与表面突部52上的磁体协作。可替代地,磁体可位于基体元件20的附接区域22的中心部分中以及上元件30的附接区域32的中心部分中,例如由突部52环绕的区域,如关于图6B所述。
在此实施例的另一方式中,不采用附接区域22中的凹陷区部,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可在其附接区域22中具有凸起区部64,凸起区部采取围绕接收孔27就位的圆形齿轮的形状,也如图14中可见。凸起的圆形齿轮形状64将会沿其具有多个齿66(多个齿66之间具有间隙68)。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的附接区域32中围绕接收孔37定位的多个协作的表面凸点、肋或突部52与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中的凸起的齿轮形状区部的各齿66之间的间隙68协作,以允许上元件30在几乎任意旋转位置对准基体元件20并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
可替代地,基体元件20的前表面23可具有围绕接收孔37定位的表面突部52,并且上元件30的前表面33可具有凹陷的齿轮形状凹形区部64(或凸起圆形齿轮形状的凸形区部),这允许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并抵靠基体元件20紧密适配。
在图14中所示实施例中,抓握设备的上元件30可抵靠基体元件20自定位和自调节。当连接构件40在用户手指撤出时将上元件30朝向基体元件20牵引时,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停置。磁体54、55若存在则产生吸引,使表面突部52被牵引到凹陷的齿轮形状凹形区部64的槽66或者凸起的齿轮形状区部64的间隙68并停置在槽66或者间隙68内,而用户几乎无需用力,它们之间由于槽66的数量而不必对准。在特定实施例中,在表面突部52与凹陷的齿轮形状凹形区部64的其协作槽66之间、或者在表面突部52与凸起的齿轮形状区部64的其协作间隙68之间的容差较小以允许紧密的摩擦适配。优选的是,在表面突部52与凹陷的齿轮形状凹形区部64的槽66之间或者在表面突部52与凸起的齿轮形状区部64的间隙68之间的容差足够大而使得它们之间的适配不紧密,并且不需要向下的力将表面凸点52适配到基体元件20中的槽66中以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由插入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之间的用户手指施加的力将会使表面结节52从槽66松开。
抓握设备的构造的又一示例允许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在不需使用磁体的情况下相互接合,如图15中所示,其中环形垫圈58安装到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而使其被压入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中,或者安装到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而使其被压入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以为了协助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
如图15中所示,在特定实施例中,环形垫圈58(其可由硅橡胶、橡胶或一些其它可压缩材料制成)插入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中并安装其中。垫圈58的后侧安装到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中,并且垫圈58的前侧朝向上元件30向前延伸以牢固地压配合到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连接构件40穿过垫圈58的中心孔并紧固到基体元件20的后侧24上的离开凹部28中,其中,采用任意有效方式,如前文中关于图9-11所述。
为了辅助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当连接构件40穿过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时,垫圈58的前侧可在接收孔37的外边沿与连接构件40之间挤压或楔入到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向下的力施加于上元件30以迫使垫圈58的前侧在接收孔37的外边沿与连接构件40之间进入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以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垫圈58的压缩性允许垫圈58在抵靠连接构件40紧固时在接收孔37内具有牢固的适配。由插入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之间的用户手指施加的力将会使垫圈58从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松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圈58可与基体元件20一体形成,以形成附接到基体元件20的环状结构。为了在此环状结构中产生柔性,其可分段且其壁可变薄。如同分立的可压缩的垫圈,现在的与基体元件20一体的分段、变薄、环状结构可被挤压到接收孔37中或楔入穿过接收孔37。接收孔37的周边可接触所述分段的环状结构并形成与环状结构58的摩擦适配。
在特定的其它实施例中,如图15中所示,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可具有:位于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内的垫圈接纳构件59,以为了当垫圈被挤压或楔入到连接构件40与接收孔37内的垫圈接纳构件59之间时给垫圈58提供甚至更加牢固的适配。垫圈接纳构件59可为可压缩构件(例如硅树脂或橡胶),也可为不可压缩的(例如塑料和类似物)。可替代地,垫圈接纳构件59可以是可压缩构件(例如硅树脂或橡胶),而垫圈58可以是不可压缩的(例如塑料和类似物)。
在可替代实施例中,垫圈58插入穿过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并安装其中,且然后牢固压配合到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中,其方式如前所述。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垫圈58可具有比前侧直径更大的后侧,使垫圈58可安装到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内。在特定的其它实施例中,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可具有位于基体元件20的接收孔27内的垫圈接纳构件,其方式如前所述,以为了给垫圈58提供牢固适配。
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如前所述,磁体可位于基体元件20的附接区域22的中心部分中和上元件30的附接区域32的中心部分中,例如环绕垫圈58的区域,如关于图6B所述。
在此实施例中,连接构件40在用户手指撤出时将上元件30朝向基体元件20牵引,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停置。磁体若存在则进一步使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定位。当上元件30抵靠基体元件20时,向下的力可施加于上元件30以将垫圈58的前侧压入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中以使上元件30与基体元件20接合。由插入上元件30和基体元件20之间的用户手指施加的力将会使垫圈58从上元件30的接收孔37松开。
抓握设备还具有允许其用作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支台的特征,使得手持式电子装置可在免手持设定中使用。如图9和12B(以及图13-14)中可见,抓握设备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三个或四个凹部50,其形成在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中。在特定实施例中,凹部50沿基体元件20的中心安装区域22形成在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中。在特定实施例中,凹部50是细长的凹部。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2B中所示,凹部50形成的深度足以接纳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插入其中。
如图16中所示,使用凹部50时,抓握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可变成抓握设备所粘接的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支台。在这些实施例中,上元件30可从基体元件20拉离而使得连接构件40伸展,例如如图9和10中所示,并且上元件30可然后以一角度相对于基体元件20转动。从这一位置,如图16中所示,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可插入到形成在基体元件20(其粘接到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凸缘元件21的前表面23中的凹部50中。在特定实施例中,凹部50的宽度仅略大于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厚度,使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紧密适配到凹部50中并使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不易从凹部50脱出。
这样,如图16中所示,当基体元件20粘接到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时,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抵靠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以一角度相对于其而安装。这样,在图16中所示构造中,抓握设备可用作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支台,如图17A-D中所示。基体元件20及其附接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基体元件20的凸缘元件21的后表面24附接到手持式电子装置,显示在图17A-D中)和安装在基体元件20的凹部50内的上元件30一起形成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倒V形支台。这样,便携式电子装置可在不由抓握设备固持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如图17A、17B中所示)抓握设备用作支台以将手持式电子装置分别定向在纵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中,则支台可简单地通过以下方式改变以将电子装置定向在所希望的横屏模式或纵屏模式作为替代:将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从其凹部50中移出,使上元件30相对于基体元件20围绕连接构件40转动90°,和将凸缘元件31的边缘插入到相对于先前凹部50以90°定向的不同凹部50中,由此允许抓握设备形成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倒V形支台。
图17C、17D显示出抓握设备用作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支台的另一种方式,不同于图17A-B中所示。在此构造中,上元件30安装到基体元件20的凹部50内,但不在顶凹部中(如图16中所示)。而是,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安装到底部的凹部中,即,与图17A、17B中所示使用的凹部50呈180°,以形成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L形支台。由此,便携式电子装置可在不通过抓握设备固持的情况下使用。
类似地,如果(如图17C、17D中所示)抓握设备用作支台以将手持式电子装置分别定向在纵屏模式或横屏模式中,则支台可简单地通过以下方式改变以将电子装置定向在所希望的横屏模式或纵屏模式作为替代:将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从其凹部50中移出,使上元件30相对于基体元件20围绕连接构件40转动90°,和将凸缘元件31的边缘插入相对于先前凹部50以90°定向的不同凹部50中,由此允许抓握设备形成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L形支台。
当希望使用抓握设备固持便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而非将其用于支台(如图17A-D中所示构造)时,上元件30的凸缘元件31的边缘可从其凹部50中移出,并且允许上元件30大致平行于基体元件20及其附接的电子装置定向。然后,用户一只手的至少两个手指在连接构件40的任一侧上安置在基体元件20和上元件30之间,如前所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为了使用户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而允许所述抓握元件远离所述基体元件延伸足够距离,从而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抓握用户的手指并当用户的手指被移除时对着所述基体元件迅速返回;由此,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允许所述抓握元件根据用户的手指的厚度自动调节其抓握的紧密度;并且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底表面在其上具有粘接层,以用于将所述基体元件牢固地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顶表面,并包括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顶表面的覆盖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伸展绳在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处附接到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能够被磁吸引到磁化车架的材料形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并且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外形而相互协作,以允许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使得用户的手指可以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凹形形状,并且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凸形形状,由此,通过各自的附接区域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被构造为适配到所述基体元件中,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凸形形状,并且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凹形形状,由此,通过各自的附接区域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被构造为适配到所述基体元件上,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一个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其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第一磁元件和在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第二磁元件;并且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所述第一磁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元件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可以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其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和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凹陷部;并且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使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插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陷部中,所述抓握元件可以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紧密适配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陷部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其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凸起或凹陷的圆形齿轮形区部和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多个突部;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凸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且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以适配在间隙内;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凹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槽且所述多个齿槽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峰,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以适配在齿槽内;并且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插入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间隙或者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齿槽中,所述抓握元件可以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紧密适配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间隙或者所述一个或多个各自的齿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可以在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的任意旋转位置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其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弧形槽和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突部;并且其中,通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插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弧形槽中并通过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所述抓握元件可以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弧形槽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内位置处具有隆起或唇部,使得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插入所述一个或多个弧形槽中并且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之后,所述一个或多个突部中的至少一个经过所述隆起或唇部上方,使得在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的过程中,将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的用户感觉到所述抓握元件已经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元件包括: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中的垫圈,和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中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开口,并且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垫圈插入到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所述开口中,所述垫圈可以紧固到所述开口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接合元件而相互协作,以当用户的手指从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移除时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紧固或接合;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边缘的平面形;并且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为接收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使得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中的一个中,使得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由此形成支台,使得所述设备可以形成为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位于其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凹部,从而当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基体元件,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平面主体,所述平面主体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所述顶表面的所述附接区域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外形;和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所述基体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其中所述底表面的所述附接区域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第二外形,所述抓握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和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为了用户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而允许所述抓握元件远离所述基体元件延伸足够距离;由此,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所述可伸展绳抓握所述用户的手指,并当所述用户的手指被移除时,所述可伸展绳使所述抓握元件对着所述基体元件迅速返回;并且由此,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所述可伸展绳允许所述抓握元件根据用户的手指的厚度自动调节其抓握的紧密度;其中,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的所述第一外形被构造为当所述可伸展绳牵拉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抓握元件时,与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的所述第二外形协作,由此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允许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使得用户手指可以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协作以允许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相互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元件,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元件协作的至少一个第二磁元件,并且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磁元件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槽,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协作的至少一个突部,由此,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突部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中并通过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在其内位置处具有隆起或唇部,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突部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槽中并且随后使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之后,所述至少一个突部经过所述隆起或唇部上方,使得在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旋转的过程中,将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的用户感觉到所述抓握元件已经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协作的至少一个凹陷部,并且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使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中,所述抓握元件可以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紧密适配到所述至少一个凹陷部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凸起或凹陷的圆形齿轮形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至少一个突部;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凸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且所述多个齿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为适配在间隙内;其中,如果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是凹陷的,则所述圆形齿轮形区部沿其具有多个周向齿槽且所述多个齿槽中的每两个之间具有峰,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部中的每个成形为适配在齿槽内;并且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突部插入至少一个各自的间隙或者至少一个各自的齿槽中,所述抓握元件可以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紧固或与所述基体元件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一者包括在所述附接区域中的垫圈,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接合元件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合元件的另一者包括在所述附接区域中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开口,并且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垫圈插入到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所述开口中,所述垫圈可以紧固到所述开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平面形,并且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为接收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使得所述抓握元件可以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插入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中的一个中,使得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由此形成支台,使得所述设备可以形成为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位于其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凹部,从而当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在此公开不同实施例。特定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的特征组合;这样,特定实施例可为多个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已被提供用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其不是穷举性的或者将本发明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的是,根据以上教示,多种修改、变化、替换、改变和等同方案是可行的。因此,应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意在涵盖处于本发明的真实精神的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和改变。
虽然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已在此被例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将想到多种修改、替换、改变和等同方案。因此,应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意在涵盖处于本发明的真实精神的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修改和改变。

Claims (17)

1.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基体元件,其适于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底表面;
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和
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可伸展绳在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的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被附接到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
其中,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为了使用户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而允许所述抓握元件远离所述基体元件延伸足够距离,从而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抓握用户的手指并当用户的手指被移除时对着所述基体元件迅速返回;
由此,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允许所述抓握元件根据用户的手指的厚度自动调节其抓握的紧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底表面在其上具有粘接层,以用于将所述基体元件牢固地安装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顶表面,并包括附接到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顶表面的覆盖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抓握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由能够被磁吸引到磁化车架的材料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和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各自的对应的外形,所述外形相互协作,以允许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使得用户的手指能够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凹形形状,并且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凸形形状;
由此,通过各自的附接区域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被构造为适配到所述基体元件中,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凸形形状,并且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具有凹形形状;
由此,通过各自的附接区域的协作,所述抓握元件被构造为适配到所述基体元件上,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一个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中的垫圈,和
在所述抓握元件或所述基体元件中的另一个的所述附接区域中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开口,
其中,当所述抓握元件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置时,通过将所述垫圈插入到围绕所述可伸展绳的所述开口中,所述垫圈能够紧固到所述开口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带有至少一个边缘的平面形;并且
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为接收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使得所述抓握元件能够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将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中的一个中,使得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由此形成支台,使得所述设备能够形成为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位于其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凹部,从而当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12.一种用于辅助用户抓握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基体元件,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具有平面主体,所述平面主体具有带有附接区域的顶表面,所述顶表面的所述附接区域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第一外形,并且所述平面主体具有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构造为使所述基体元件附接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上;
抓握元件,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包括具有附接区域的底表面,其中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底表面的所述附接区域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第二外形;和
可伸展绳,其将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在其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连接,其中所述可伸展绳在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的各自的附接区域处被附接到所述基体元件和所述抓握元件,其中所述可伸展绳具有足够弹性以为了用户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而允许所述抓握元件远离所述基体元件延伸足够距离;
由此,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所述可伸展绳抓握所述用户的手指,并当所述用户的手指被移除时,所述可伸展绳使所述抓握元件对着所述基体元件迅速返回;并且
由此,当用户的手指插入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时,所述可伸展绳允许所述抓握元件根据用户的手指的厚度自动调节其抓握的紧密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的所述第二外形被构造为当所述可伸展绳牵拉抵靠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抓握元件时,与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附接区域的所述第一外形协作,由此当所述抓握元件在其边缘处被下推或上提时允许所述抓握元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元件成角度,使得用户手指能够插入到所述抓握元件与所述基体元件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抓握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由能够被磁吸引到磁化车架的材料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抓握元件具有平面形;并且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构造为接收所述抓握元件的边缘,使得所述抓握元件能够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将所述抓握元件的所述边缘插入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的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中的一个中,使得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由此形成支台,使得所述设备能够形成为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体元件的所述顶表面包括位于其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凹部,从而当所述抓握元件以一定角度抵靠所述基体元件安装时,提供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支台。
CN202010739107.3A 2018-01-12 2019-01-14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Active CN111887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16772P 2018-01-12 2018-01-12
US62/616,772 2018-01-12
US15/958,746 2018-04-20
US15/958,746 US10244854B1 (en) 2018-01-12 2018-04-20 Gripping apparatus for handheld devices
CN201910033264.XA CN110025123B (zh) 2018-01-12 2019-01-14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3264.XA Division CN110025123B (zh) 2018-01-12 2019-01-14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7575A CN111887575A (zh) 2020-11-06
CN111887575B true CN111887575B (zh) 2022-04-12

Family

ID=6589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107.3A Active CN111887575B (zh) 2018-01-12 2019-01-14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CN201910033264.XA Active CN110025123B (zh) 2018-01-12 2019-01-14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3264.XA Active CN110025123B (zh) 2018-01-12 2019-01-14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244854B1 (zh)
EP (1) EP3738297B1 (zh)
CN (2) CN111887575B (zh)
CA (1) CA3088302C (zh)
WO (1) WO2019140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0024B2 (en) * 2010-08-19 2020-10-13 Michael Shayne KARMATZ Compacting grip for handheld devices
US10244854B1 (en) * 2018-01-12 2019-04-02 Tzumi Electronics LLC Gripping apparatus for handheld devices
US11403992B2 (en) * 2018-03-03 2022-08-02 Daniel Neale Gess Multi positional attachable handle with integrated backlight illumination <<bias>> system
US10750844B2 (en) * 2018-03-15 2020-08-25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use with device grip
US10694835B2 (en) * 2018-03-15 2020-06-30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use with device grip
WO2020072965A1 (en) * 2018-10-04 2020-04-09 Tzumi Electronics LLC Wireless charging gripping apparatus for handheld device
USD878352S1 (en) * 2018-12-04 2020-03-17 Shenzhen Leadingplus Electronic Co., Ltd Phone stand
US10638627B1 (en) * 2019-02-05 2020-04-28 Philip Stime Polygonally-shaped finger grip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774871B1 (en) * 2019-03-15 2020-09-15 Quest Usa Corp. Sliding hinge collapsible discs
US10897984B2 (en) * 2019-04-08 2021-01-26 Nebro, Llc Secure device grip
USD897329S1 (en) 2019-07-02 2020-09-29 Otter Products, Llc Case for a smartphone
USD921359S1 (en) 2019-10-28 2021-06-08 Nebro, Llc Mobile device grip
US20210140580A1 (en) * 2019-11-08 2021-05-13 Popsockets Llc Accessory attachment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59520B1 (ko) * 2020-07-28 2021-06-02 김재성 휴대 전자기기용 홀더
KR102301971B1 (ko) * 2020-08-26 2021-09-16 김예슬 전자기기용 액세서리
EP4231872A1 (en) * 2020-10-21 2023-08-30 Black Jet Innovations, Inc. Mobile device grip and stand
US11796126B2 (en) * 2021-01-16 2023-10-24 Videndum Media Solutions Spa Magnetic attachment multi-configuration gripping clip for electronic devices
IT202100010745A1 (it) * 2021-04-28 2022-10-28 Marco Donna Accessorio presa per dispositivi elettronico portatile, gruppo accessorio presa, assieme accessorio e metodo.
USD980204S1 (en) * 2021-05-28 2023-03-07 Popsockets Llc Phone case with positionable accessory
DE102022115735A1 (de) * 2021-07-01 2023-01-0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USD1003887S1 (en) 2021-09-02 2023-11-07 Quest Usa Corp. Gripp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230114618A (ko) * 2022-01-25 2023-08-01 윤여신 휴대 단말기용 홀더
WO2023163242A1 (ko) * 2022-02-23 2023-08-31 윤여신 휴대 단말기용 홀더
US20240081515A1 (en) * 2022-09-13 2024-03-14 ohSnap, Inc. Grip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DE102022211151A1 (de) 2022-10-20 2024-04-25 Michael Paris Halteeinrichtung für ein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System umfassend eine Halteeinrichtu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5160A (zh) * 2006-10-05 2009-09-16 Rnd研发公司 用于手持设备的粘贴式安全环
US8737066B1 (en) * 2011-06-13 2014-05-27 Mobile Innovations, Inc. Grip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110025123B (zh) * 2018-01-12 2020-08-21 特苏谧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8940B1 (en) * 2000-04-12 2005-05-03 Daniel Deppen Magnetic holder for cell phones and the like
JP4082602B2 (ja) * 2003-10-24 2008-04-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接続構造
US20070181620A1 (en) * 2006-02-09 2007-08-09 Carver William H Iii Ring system for securing devices
US8844098B2 (en) 2010-08-19 2014-09-30 Michael Shayne KARMATZ Apparatus for gripping handheld devices
US20120118770A1 (en) * 2010-11-15 2012-05-17 Valls William H Tablet accessory
US9179565B2 (en) 2011-01-11 2015-11-03 Sung-mok Cho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US8560031B2 (en) 2011-03-16 2013-10-15 David B. Barnett Extending socket for portable media player
CN104024719A (zh) * 2011-10-04 2014-09-03 系统检查公司 用于移动电子装置的握持装置
US20130146625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Bryan Karle Attachable holder with flexible ring for any handheld device
JP2013165470A (ja) 2012-02-13 2013-08-22 Maakisu:Kk スマートフォン、タブレット型端末器、及び携帯電話用カバー。
US9185197B2 (en) * 2012-02-15 2015-11-10 Cojam, Llc Accessory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30277992A1 (en) * 2012-04-23 2013-10-24 Michael G. Senoff Accessor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GB201307605D0 (en) 2013-04-26 2013-06-12 Safetray Products Ltd Stabilising Device
CN103701959A (zh) * 2013-11-12 2014-04-02 顾末琴 一种夹手式手机壳
US9304542B2 (en) * 2014-03-17 2016-04-05 Paul M Webber Holder for tablet computer
CN106455778A (zh) * 2014-04-30 2017-02-22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设备的保护壳
US9300346B2 (en) * 2014-08-01 2016-03-29 Allen Hirsch Apparatus to assist a user with holding a mobile device
US10054259B2 (en) * 2016-08-17 2018-08-21 Popsockets Llc Expanding socket accessory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555597B2 (en) * 2017-02-08 2020-02-11 Case-Mate, Inc. Phone ring holder
DE202017001222U1 (de) * 2017-03-08 2017-04-04 Harald Richter Halte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Mobiltelefone
US9787348B2 (en) 2017-03-21 2017-10-10 Ikey Srour Collapsible and expandable spring-loaded discs
US20190126154A1 (en) * 2017-10-30 2019-05-02 Joshua N. Sears Spinning device
WO2019147355A1 (en) * 2018-01-25 2019-08-01 Popsockets Llc Container with grip
US10750844B2 (en) * 2018-03-15 2020-08-25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use with device grip
US10694835B2 (en) * 2018-03-15 2020-06-30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case for use with device gri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5160A (zh) * 2006-10-05 2009-09-16 Rnd研发公司 用于手持设备的粘贴式安全环
US8737066B1 (en) * 2011-06-13 2014-05-27 Mobile Innovations, Inc. Grip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110025123B (zh) * 2018-01-12 2020-08-21 特苏谧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23583A1 (en) 2019-07-25
CA3088302A1 (en) 2019-07-18
WO2019140202A1 (en) 2019-07-18
US20200260852A1 (en) 2020-08-20
CN111887575A (zh) 2020-11-06
US10624443B2 (en) 2020-04-21
EP3738297A4 (en) 2021-01-20
EP3738297B1 (en) 2023-05-24
US10244854B1 (en) 2019-04-02
CN110025123B (zh) 2020-08-21
CN110025123A (zh) 2019-07-19
EP3738297A1 (en) 2020-11-18
CA3088302C (en)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7575B (zh) 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抓握设备
US10125921B2 (en) Mount assembly for receiving a mounting cleat
US10463126B2 (en) Interchangeable finger-grip attachment case
KR101481256B1 (ko) 휴대용 기기의 액세서리
US20140265765A1 (en) Releasable mount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42246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and related method
US8737066B1 (en) Grip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9660682B2 (en) Apparatus for hold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350808B2 (en) Mouse pad carrying case
US20140117177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ring-holder
US20130146625A1 (en) Attachable holder with flexible ring for any handheld device
US11552667B2 (en) Adaptive support accessory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90350351A1 (en) Securing apparatus for a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60226184A1 (en) Thumb Activator
US20140084613A1 (en) Attachment for digital control of portable device
KR101856447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지지장치
CN218603507U (zh) 指环支架
KR101856445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지지장치
KR20160012045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홀더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