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872B -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872B
CN111885872B CN202010550467.9A CN202010550467A CN111885872B CN 111885872 B CN111885872 B CN 111885872B CN 202010550467 A CN202010550467 A CN 202010550467A CN 111885872 B CN111885872 B CN 111885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lock
heat dissipation
plat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04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5872A (zh
Inventor
和雄伟
孟学鑫
杨光华
马啸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Great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Great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Great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Great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04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5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5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5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17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having securing means for mounting boards, plates or wiring boar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09Thermal management, e.g. fa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包括:焊接组件,焊接组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焊接组件上设有挂钩槽;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设有挂钩,所述装配组件用于连接配电器件;所述挂钩槽与所述挂钩配合连接;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将焊接组件和装配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中,首先将焊接组件焊接到机箱内部,安装时是以焊接组件作为安装底座,配电器件连接在装配组件上,配电器件需要安装固定到机箱内时,只需要将挂钩对准焊接组件上面的挂钩槽,挂钩向下卡入挂钩槽内,再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将焊接组件和装配组件连接,使得配电器件可靠安装到机箱内;拆卸时,首先将第一连接组件拆卸,再将挂钩从挂钩槽中拆出即可。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及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箱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背景技术
户外机柜中通常设置机箱组件,用于户外机柜中辅助安装配电器件;
目前,机箱组件通常设置为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连接配电器件,而安装板与机箱的固定方式有以下几种:1、固定式:将安装板直接焊接到机箱内部;该方法安装板无法拆出,在装配过程中受空间限制操作困难。2、可拆式:机箱内焊接4条螺丝,安装组件(上述安装板)固定孔穿过螺丝用螺母固定;该方法螺丝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装配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包括:
焊接组件,所述焊接组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焊接组件上设有挂钩槽;
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设有挂钩,所述装配组件用于连接配电器件;
所述挂钩槽与所述挂钩配合连接;
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将焊接组件和装配组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焊接组件包括:
水平顶板,和设置于水平顶板下端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均包括:第一竖向板,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顶板一侧下端;第一水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向板下端远离水平顶板的一侧,所述挂钩槽设于一个第一竖向板上;
所述装配组件包括:
水平底板,和设置于水平底板上端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均包括:第二竖向板,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底板一侧上端;
一个第二竖向板上端远离水平底板的一侧,还设置第二水平板,且该第二水平板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挂钩设置在另一个第二竖向板上靠近水平底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若干第二固定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板上;
若干第一固定螺栓孔,设置在所述水平顶板上远离挂钩槽的一侧;
若干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孔和第二固定螺栓孔将所述焊接组件和装配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挂钩槽与所述挂钩的数量均为三个;
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孔和第二固定螺栓孔的数量均为三个。
优选的,还包括:
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板上;
若干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板上。
优选的,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
竖直螺纹杆,所述竖直螺纹杆两端分别与机箱左部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由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竖向螺纹通孔,所述竖向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竖直螺纹杆外壁;
第一连接块,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支撑组件,左侧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右侧中部设置第二滑块;
第一滑轨,连接在所述机箱右侧内壁,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竖直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内右侧壁,且位于第一滑轨前方;
支撑齿,设置在所述竖直连接块左侧壁;
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右侧下端前部;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右侧下端前部;
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右侧壁;
转动块,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右端设置与所述支撑齿匹配的支撑爪;
弹簧,一端与所述转动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右侧壁固定连接;
绕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所述绕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后与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线轮为电动绕线轮,或所述绕线轮为绕线滑轮且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动手柄;
所述第一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或者为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转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左侧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右侧中部设置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两个条形块,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条形块的竖向截面为“山”形,两个条形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上和第二滑块上,所述两个条形块的开口相互靠近;
支撑框,位于两个条形块之间;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框的左右两侧的前端或后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或所述支撑框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及后端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上中部;
两个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三固定块上下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杆靠近第三固定块的一侧与第三固定块转动连接;
两个导向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另一侧,所述导向滑杆滑动连接在条形块的开口内的滑槽或第一滑轨内;
所述条形块中部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
第二螺栓,用于穿过对应的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将条形块与第三固定块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壁或者所述装配组件上;
若干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装配组件上不同位置;
自动调节装置,连接在装配组件上,且连接在相邻安装板之间,用于调整同一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信息;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获取安装板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安装板的编号信息,及对应编号的安装板上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编号信息;
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板的距离信息;
第一温度传感器,不同的配电器件上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壁;
转速传感器,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
控制器,与报警装置、所述散热风扇、自动调节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和报警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器控制第二检测装置工作,获取各安装板的编号,及对应编号的安装板上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编号信息;
步骤2:基于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根据公式(1)计算第一散热效率评估值;
Figure BDA0002542314980000051
其中,P1为第一散热效率,tg正切函数,L为散热风扇距离各安装板的平均距离,A为各所述相邻安装板之间的平均距离,B为散热风扇中心与装配组件中心的距离,C1为机箱厚度,D1为散热风扇距离机箱内壁的距离,μ为机箱的导热系数,T2为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平均值,T1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值,T20为预设的配电器件的基准温度,T10为预设的机箱外部环境的温度基准值;
步骤3:根据公式(2)计算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
Figure BDA0002542314980000052
其中,P2为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exp是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T2max为所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最大值,Q1为散热风扇的实际出风量,Q0为散热风扇的预设基准出风量;
步骤4: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小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增大散热风扇的转速,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大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辅助支撑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辅助支撑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焊接组件;11、挂钩槽;12、水平顶板;13、第一侧板;131、第一竖向板;132、第一水平板;2、装配组件;21、挂钩;22、水平底板;23、第二侧板;231、第二竖向板;232、第二水平板;3、第一连接组件;31、第二固定螺栓孔;32、第一固定螺栓孔;4、通风孔;5、过线孔;6、辅助支撑装置;61、竖直螺纹杆;62、第一滑块;63、第一连接块;64、支撑组件;641、第一支撑板;642、条形块;643、支撑框;644、第二连接组件;6441、第三固定块;6442、连接杆;6443、导向滑杆;6444、第二螺栓;65、第一滑轨;66、竖直连接块;67、支撑齿;68、定位组件;681、第一固定块;682、第二固定块;683、转动块;684、弹簧;685、绕线轮;686、支撑爪;69、拉动手柄;610、旋转手柄;611、拉绳;612、第二滑块;7、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用于户外机柜(机箱)中辅助安装配电器件,如图1所示,包括:
焊接组件1,所述焊接组件1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焊接组件1上设有挂钩槽11;
装配组件2,所述装配组件2设有挂钩21,所述装配组件2用于连接配电器件;
所述挂钩槽11与所述挂钩21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挂钩槽和挂钩为相互配合的若干个,可如图1所示均为三个。
第一连接组件3,用于将焊接组件1和装配组件2可拆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首先将焊接组件1焊接到机箱内部,安装时是以焊接组件1作为安装底座,配电器件(即机箱内部为机箱工作所需的相关配电器件/电器元件)连接在装配组件2上,配电器件需要安装固定到机箱内时,只需要将挂钩21对准焊接组件1上面的挂钩槽11,挂钩向下卡入挂钩槽11内,再通过第一连接组件3将焊接组件1和装配组件2连接,使得配电器件可靠安装到机箱内;拆卸时,首先将第一连接组件3拆卸,再将挂钩21从挂钩21槽11中拆出即可。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装配)及拆卸。
本发明组件不影响机箱本身性能,简化装配过程,方便操作,所需操作空间小,解决了:传统固定式方式中将安装板(即目前用于连接配电器件的安装板,本发明对应为装配组件)直接焊接到机箱内部,导致安装板无法拆出,在装配过程中受空间限制操作困难的问题;以及传统可拆式方式中机箱内焊接螺丝,安装组件(上述安装板)固定孔穿过螺丝用螺母固定,因螺丝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装配困难且影响机柜本身防腐性能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焊接组件1包括:
水平顶板12,和设置于水平顶板12下端相对两侧(图1为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13;
所述第一侧板13均包括:第一竖向板131,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顶板12一侧(前侧和后侧)下端;第一水平板132,设置在所述第一竖向板131下端远离水平顶板12的一侧(外侧),所述挂钩槽11设于一个第一竖向板131上;
所述装配组件2包括:
水平底板22,和设置于水平底板22上端相对两侧(图1为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23;
所述第二侧板23均包括:第二竖向板231,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底板22一侧上端;
一个第二竖向板231(如图1,具体为后侧的第二竖向板231)上端远离水平底板22的一侧(外侧),还设置第二水平板232,且该第二水平板232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挂钩21设置在另一个第二竖向板231(如图1,具体为前侧的第二竖向板231)上靠近水平底板22的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
若干第二固定螺栓孔31,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板232上;
若干第一固定螺栓孔32,设置在所述水平顶板12上远离挂钩槽11的一侧;
若干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孔32和第二固定螺栓孔31将所述焊接组件1和装配组件2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孔32和第二固定螺栓孔31的数量均为三个。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将第一水平板132远离水平顶板12的一面(对应图1为下端面)与机箱焊接,安装时,第二水平板232远离水平底板22的一面(对应图1为上端面)置于水平顶板12上(具体图1中,第一固定螺栓孔32位于水平顶板12的前部,安装时,将第二水平板232由图1的状态向上翻转,使得水平底板22位于上方,第二固定螺栓孔31位于第一固定螺栓孔32上方左侧),将三个挂钩21对准三个挂钩槽11,将挂钩21插入挂钩槽11内,调整装配组件2的位置(即将挂钩21在挂钩21槽11内移动,对应图1为向右移动),使三个第二固定螺栓孔31对准三个第一固定螺栓孔32,用三条第一螺栓穿入第一固定螺栓孔32和第二固定螺栓孔31内,使焊接组件1和装配组件2固定在一起,安装工作完成。拆卸组件时,将三条第一螺栓松开,调整装配组件2位置(即将挂钩21在挂钩21槽11内移动,对应图为向左移动),移到到安装时插入的位置一致,即可拆出。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与拆卸。
另外,第一水平板132远离水平顶板12的一面与机箱焊接,使焊接组件1与机箱接触面积大,焊接牢固,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机箱的防腐蚀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还包括:
若干通风孔4,所述通风孔4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板231上;
若干过线孔5,所述过线孔5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板23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设置通风孔用于通风散热,设置过线孔用于通过配电器件的线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
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6,所述辅助支撑装置6包括:
竖直螺纹杆61,所述竖直螺纹杆61两端分别与机箱7左部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具体为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61由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
第一滑块62,所述第一滑块62设置竖向螺纹通孔,所述竖向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竖直螺纹杆61外壁;
第一连接块63,一端(如图1为左端)与所述第一滑块62固定连接;
支撑组件64,左侧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6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中部(所述中部为前后方向的中部)设置第二滑块612;
第一滑轨65,连接在所述机箱7右侧内壁,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65上;
竖直连接块66,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7内右侧壁,且位于第一滑轨65前方;
支撑齿67,设置在所述竖直连接块66左侧壁;
定位组件68,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下端前部;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下端前部和后部均设置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68包括:
第一固定块68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下端前部;
第二固定块68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81右侧壁;
转动块683,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8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683右端设置与所述支撑齿67匹配的支撑爪686;
弹簧684,一端与所述转动块68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84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681右侧壁固定连接;
绕线轮685,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81左侧,所述绕线轮685上缠绕有拉绳611,所述拉绳611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681后与所述转动块683固定连接。
优选的,也可在机箱内左侧壁设置上述竖直连接块,在左侧的竖直连接块右侧壁设置支撑齿,在所述第一滑块下端设置所述定位组件,与左侧的支撑齿配合;此时,还可设置若干第二支撑板,位于支撑组件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支撑齿配合;此时,可在上一个支撑组件或第二支撑板设置焊接组件,在下一个第二支撑板设置装配组件,便于在不同高度安装配电器件。
优选的,所述绕线轮685为电动绕线轮685,或所述绕线轮685为绕线滑轮且所述拉绳611另一端连接有拉动手柄69;
所述第一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或者为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转动手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焊接组件可用于直接焊接在机箱内,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用于辅助支撑在装配组件上的配电器件下端(可用于防止坠落);或者将所述焊接组件焊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便于调整焊接组件的高度,此时,可在支撑组件下方设置上述第二支撑板,使得配电器件位于机箱内高度可调;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使得本发明更便于不同高度配电器件的安装,以及更便于满足对配电器件位于机箱内不同高度的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中,调整高度时,首先通过控制绕线轮正向旋转或者通过拉动手柄,使得拉绳与转动块连接在一端拉动转动块,使得转动块上连接支撑爪离开支撑齿;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竖直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一滑块在竖直螺纹杆上上下移动,此时与第一滑块连接在第一连接块、支撑组件、第二滑块整体也上下移动,且第二滑块在第一滑轨内上下滑动;当调整的高度确定时,控制绕线轮反向旋转或者松开拉动手柄,使得转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支撑爪回位至支撑齿内,对支撑组件进一步支撑定位,使得支撑可靠;且上竖直螺纹杆和第一滑块的配合,及第二滑块和第一滑轨配合,对运动进行导向,使得运动更加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64包括:第一支撑板641,左侧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41右侧中部设置第二滑块。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上述支撑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64包括:
两个条形块642,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条形块642的竖向截面为“山”形,两个条形块64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63上和第二滑块612上,所述两个条形块642的开口相互靠近;
支撑框643,位于两个条形块642之间;
第二连接组件644,所述支撑框的左右两侧的前端或后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或所述支撑框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及后端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644包括:
第三固定块644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643上中部(当所述支撑框的左右两侧的前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时,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框上左侧的前端中部(为上下方向中部),及支撑框右侧的前端中部(为上下方向中部));
两个连接杆6442,分别位于第三固定块6441上下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杆6442靠近第三固定块6441的一侧与第三固定块6441转动连接;
两个导向滑杆644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6442另一侧,所述导向滑杆6443滑动连接在条形块642的开口内的滑槽或第二滑轨内;
所述条形块642中部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
第二螺栓6444,用于穿过对应的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将条形块642与第三固定块644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需要调整支撑框前后方向的位置时,将第二螺栓从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内拆卸,然后沿前后方向拉动支撑框,此时两个导向滑杆分别在对应的开口内的滑槽或第一滑轨内滑动,使得运动可靠;当支撑框的位置调整完成后,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此时与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一螺纹通孔,使得条形块与第三固定块连接,从而实现支撑框与条形块的可靠连接。
综上,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更便于支撑框便于支撑在前后方向不同位置,满足不同的配电器件的不同支撑需求。
优选的,该实施例中,可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上述结构的支撑框(可将支撑框高度设置为不同),便于支撑在前后方向不同位置,满足不同的配电器件的不同前后位置及高度支撑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壁或者所述装配组件上;
若干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装配组件上不同位置;
自动调节装置,连接在装配组件上,且连接在相邻安装板之间,用于调整同一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信息;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获取安装板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安装板的编号信息,及对应编号的安装板上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编号信息;优选的,可在安装板上设置编号,通过第二检测装置识别编号。
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板的距离信息;
第一温度传感器,不同的配电器件上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壁;
转速传感器,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
控制器,与报警装置、所述散热风扇、自动调节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和报警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器控制第二检测装置工作,获取各安装板的编号,及对应编号的安装板上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编号信息;
步骤2:基于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根据公式(1)计算第一散热效率评估值;
Figure BDA0002542314980000141
其中,P1为第一散热效率,tg正切函数,L为散热风扇距离各安装板的平均距离,A为各所述相邻安装板之间的平均距离,B为散热风扇中心与装配组件中心的距离,C1为机箱厚度,D1为散热风扇距离机箱内壁的距离,μ为机箱的导热系数,T2为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平均值,T1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值,T20为预设的配电器件的基准温度,T10为预设的机箱外部环境的温度基准值;
步骤3:根据公式(2)计算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
Figure BDA0002542314980000142
其中,P2为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exp是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T2max为所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最大值,Q1为散热风扇的实际出风量,Q0为散热风扇的预设基准出风量;
步骤4: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小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增大散热风扇的转速,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大于预设的转速阈值(对应为散热风扇正常工作时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优选的,可通过自动调节装置使得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自动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同一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使得相邻安装板间隔合理,从而有利于散热;
且上述方案通过算法智能计算散热效率评估值,且计算散热效率评估值时,考虑散热风扇与安装板的信息(上述散热风扇与安装板的距离、散热风扇中心与装配组件中心的距离)、散热风扇距离机箱的信息(散热风扇距离机箱内壁的距离)、机箱的参数信息(机箱外部环境温度、机箱厚度、机箱的导热系数)、散热风扇的信息(散热风扇的实际出风量)、安装板之间的信息(各所述相邻安装板之间的平均距离)、配电器件的基准温度;来实现散热效率评估值的获取,使得上述计算所得值更加可靠;
且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小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增大散热风扇的转速,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增大风速,加快散热,且使得温度最高的配电器件靠近散热风扇,加快对其的散热,延长配电器件的使用寿命;
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大于预设的转速阈值(对应为散热风扇正常工作时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优选的,可通过自动调节装置使得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散热效率过低且为了散热风扇的正常工作,且不能增大散热风扇的风速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以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关措施加快散热,且使得温度最高的配电器件靠近散热风扇,加快对其的散热,延长配电器件的使用寿命;且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继续增大散热风扇的风速影响散热风扇的安全工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接组件(1),所述焊接组件(1)安装在机箱(7)内部,所述焊接组件(1)上设有挂钩槽(11);
装配组件(2),所述装配组件(2)设有挂钩(21),所述装配组件(2)用于连接配电器件;
所述挂钩槽(11)与所述挂钩(21)配合连接;
第一连接组件(3),用于将焊接组件(1)和装配组件(2)可拆卸连接;
所述焊接组件(1)包括:
水平顶板(12),和设置于水平顶板(12)下端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13);
所述第一侧板(13)均包括:第一竖向板(131),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顶板(12)一侧下端;第一水平板(132),设置在所述第一竖向板(131)下端远离水平顶板(12)的一侧,所述挂钩槽(11)设于一个第一竖向板(131)上;
所述装配组件(2)包括:
水平底板(22),和设置于水平底板(22)上端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23);
所述第二侧板(23)均包括:第二竖向板(231),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底板(22)一侧上端;
一个第二竖向板(231)上端远离水平底板(22)的一侧,还设置第二水平板(232),且该第二水平板(232)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所述挂钩(21)设置在另一个第二竖向板(231)上靠近水平底板(2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包括:
若干第二固定螺栓孔(31),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板(232)上;
若干第一固定螺栓孔(32),设置在所述水平顶板(12)上远离挂钩槽(11)的一侧;
若干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孔(32)和第二固定螺栓孔(31)将所述焊接组件(1)和装配组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槽(11)与所述挂钩(21)的数量均为三个;
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孔(32)和第二固定螺栓孔(31)的数量均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若干通风孔(4),所述通风孔(4)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板(231)上;
若干过线孔(5),所述过线孔(5)设置在所述第二竖向板(2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支撑装置(6),所述辅助支撑装置(6)包括:
竖直螺纹杆(61),所述竖直螺纹杆(61)两端分别与机箱(7)左部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竖直螺纹杆(61)由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
第一滑块(62),所述第一滑块(62)设置竖向螺纹通孔,所述竖向螺纹通孔螺纹连接在所述竖直螺纹杆(61)外壁;
第一连接块(63),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62)固定连接;
支撑组件(64),左侧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6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中部设置第二滑块(612);
第一滑轨(65),连接在所述机箱(7)右侧内壁,所述第二滑块(61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65)上;
竖直连接块(66),固定连接在所述机箱(7)内右侧壁,且位于第一滑轨(65)前方;
支撑齿(67),设置在所述竖直连接块(66)左侧壁;
定位组件(68),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下端前部;
所述定位组件(68)包括:
第一固定块(68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64)右侧下端前部;
第二固定块(68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81)右侧壁;
转动块(683),左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68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683)右端设置与所述支撑齿(67)匹配的支撑爪(686);
弹簧(684),一端与所述转动块(68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84)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681)右侧壁固定连接;
绕线轮(685),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81)左侧,所述绕线轮(685)上缠绕有拉绳(611),所述拉绳(611)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块(681)后与所述转动块(68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685)为电动绕线轮(685),或所述绕线轮(685)为绕线滑轮且所述拉绳(611)另一端连接有拉动手柄(69);
所述第一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或者为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转动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64)包括:第一支撑板(641),左侧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块(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41)右侧中部设置第二滑块(6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64)包括:
两个条形块(642),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条形块(642)的竖向截面为“山”形,两个条形块(64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63)上和第二滑块(612)上,所述两个条形块(642)的开口相互靠近;
支撑框(643),位于两个条形块(642)之间;
第二连接组件(644),所述支撑框(643)的左右两侧的前端或后端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或所述支撑框(643)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及后端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3);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644)包括:
第三固定块(644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643)上中部;
两个连接杆(6442),分别位于第三固定块(6441)上下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杆(6442)靠近第三固定块(6441)的一侧与第三固定块(6441)转动连接;
两个导向滑杆(644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6442)另一侧,所述导向滑杆(6443)滑动连接在条形块(642)的开口内的滑槽或第一滑轨(65)内;
所述条形块(642)中部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若干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
第二螺栓(6444),用于穿过对应的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将条形块(642)与第三固定块(64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壁或者所述装配组件上;
若干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装配组件上不同位置;
自动调节装置,连接在装配组件上,且连接在相邻安装板之间,用于调整同一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信息;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获取安装板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安装板的编号信息,及对应编号的安装板上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编号信息;
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散热风扇与所述安装板的距离信息;
第一温度传感器,不同的配电器件上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箱外壁;
转速传感器,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
控制器,与报警装置、所述散热风扇、自动调节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自动调节装置和报警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器控制第二检测装置工作,获取各安装板的编号,及对应编号的安装板上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编号信息;
步骤2:基于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根据公式(1)计算第一散热效率评估值;
Figure FDA0002966833920000051
其中,P1为第一散热效率,tg正切函数,L为散热风扇距离各安装板的平均距离,A为各所述相邻安装板之间的平均距离,B为散热风扇中心与装配组件中心的距离,C1为机箱厚度,D1为散热风扇距离机箱内壁的距离,μ为机箱的导热系数,T2为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平均值,T1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值,T20为预设的配电器件的基准温度,T10为预设的机箱外部环境的温度基准值;
步骤3:根据公式(2)计算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
Figure FDA0002966833920000052
其中,P2为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exp是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T2max为所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最大值,Q1为散热风扇的实际出风量,Q0为散热风扇的预设基准出风量;
步骤4: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小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增大散热风扇的转速,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当综合散热效率评估值小于预设散热效率基准值时,且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值大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且控制检测值最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在的安装板靠近散热风扇,且控制自动调节装置增大相邻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CN202010550467.9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Active CN111885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467.9A CN111885872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467.9A CN111885872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872A CN111885872A (zh) 2020-11-03
CN111885872B true CN111885872B (zh) 2021-06-18

Family

ID=7315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0467.9A Active CN111885872B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58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2584B (zh) * 2021-06-08 2022-02-08 徐州华琅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防穿刺电动车控制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0605U (zh) * 2009-12-18 2010-09-2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Pod/pdu机箱
CN102458084A (zh) * 2010-10-29 2012-05-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及其散热系统
CN103532030A (zh) * 2013-09-29 2014-01-2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带有活动滑轨式安装板的配电箱
CN107270651A (zh) * 2017-07-12 2017-10-20 吴联凯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电冰箱散热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0605U (zh) * 2009-12-18 2010-09-2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Pod/pdu机箱
CN102458084A (zh) * 2010-10-29 2012-05-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及其散热系统
CN103532030A (zh) * 2013-09-29 2014-01-2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带有活动滑轨式安装板的配电箱
CN107270651A (zh) * 2017-07-12 2017-10-20 吴联凯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的电冰箱散热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872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5872B (zh) 一种便于安拆的机箱组件
CN214989471U (zh) 一种智慧保安用电梯监控装置
CN114447777A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室外配电柜
CN212644037U (zh) 一种安防监控用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18954423U (zh) 一种快装式户外全景监控高点支架
CN21901386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监控装置
CN216163082U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电气控制柜
CN214954035U (zh) 一种测试门磁开关的装置
CN216123386U (zh) 一种具有散热除尘功能的电力稳压设备
CN218866797U (zh) 一种环保型电缆加工用降温伸缩架
CN219437418U (zh) 一种电网优化监控装置
CN22006121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用监控装置
CN217427428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的散热电气柜
CN210379843U (zh) 一种带独立电源的配电柜
CN213838973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家用电风扇
CN212343049U (zh) 一种智能配电柜
CN220957651U (zh) 机器视觉自动对焦镜头
CN210424302U (zh) 广告机升缩安装支架
CN21849452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监控设备
CN218497596U (zh) 一种智能联动电子围栏防护装置
CN218451079U (zh) 一种具有温度报警功能的网络机柜
CN220233813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4336658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继电器
CN215336873U (zh) 一种自带固定支架的壁挂式新风机
CN221075923U (zh) 社区安防便携式安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