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689A -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5689A
CN111885689A CN202010754227.0A CN202010754227A CN111885689A CN 111885689 A CN111885689 A CN 111885689A CN 202010754227 A CN202010754227 A CN 202010754227A CN 111885689 A CN111885689 A CN 111885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ode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equipment
antenna
signal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42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5689B (zh
Inventor
黄宏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42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5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5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6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0735 priority patent/WO20220217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5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5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若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说明暂时没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从而能够减少因打开多个天线带来的功耗损耗,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通信业务,但用户在享用这些通信业务时,终端设备的功耗问题也尤为重要。由于基于包的数据流通常是突发性的,在一段时间内有数据传输,但在接下来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
目前,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时间段内,可以通过停止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针对这一特性,在LTE系统中提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adio Resource Control_CONNECTED,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即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DRX机制(也可以称为CDRX机制)。在该机制下,为处于RRC连接状态的终端设备配置一个DRX周期,也可以称为CDRX周期。如图1所示,为CDRX周期示意图,CDRX周期(图中00表示一个CDRX周期)由CDRX激活期(On Duration,图中01所示)和CDRX休眠期(Opportunity forDRX,图中02所示)组成:在CDRX激活期内,终端设备监听并接收PDCCH(激活态);在CDRX休眠期内,终端设备不监听PDCCH以减少功耗(休眠态)。
终端设备虽然在CDRX休眠期内,通过不监听PDCCH可以减少功耗,但是终端设备整体功耗仍然很大,如何进一步降低功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停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用于减少终端设备功耗,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可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CDRX周期,所述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未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
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在所述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且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前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RRC空闲状态后,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
若在所述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后且在所述PDCCH中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工作在多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以及,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对应的信号强度衰减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衰减值,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所述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
进而,所述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包括: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匹配所述最小接入强度值,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天线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CDRX周期;
所述天线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未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以及,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在所述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天线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且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天线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若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前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RRC空闲状态后,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以及,若在所述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后且在所述PDCCH中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的方式具体为: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工作在多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对应的信号强度衰减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衰减值,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所述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
进而,所述天线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的方式具体为: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匹配所述最小接入强度值,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可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时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通过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如果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可以看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说明暂时没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而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能够满足服务小区的信号需求,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从而能够减少因打开多个天线带来的功耗损耗,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CDRX周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的CDRX周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系统架构图。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网络设备又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即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用于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多个核心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radio,NR)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authorized auxiliary access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可以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手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和笔记本电脑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终端设备还可以为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上述仅仅是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不限于此。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是ITU发展的IMT-2000框架中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之一,UMTS的协议栈分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和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NAS层处理的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和核心网之间信息的传输,传输的内容可以是用户信息或控制信息,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及其以下的协议层称为AS层,而RRC层是UE与Node-B之间控制平面的第三层,第一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第二层是媒介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其中,RRC链路的连接建立主要包括两种原因:
1、呼叫原因
Originating Conversational Call(0):主叫会话类(语音、视频);
Originating Streaming Call(1):主叫流媒体业务;
Originating Interactive Call(2):主叫交互类业务;
Originating Background Call(3):主叫后台类业务;
Originating Subscribed Traffic Call(4):发起预定业务;
Terminating Conversational Call(5):被叫会话类(语音、视频);
Terminating Streaming Call(6):被叫流媒体业务;
Terminating Interactive Call(7):被叫交互类业务;
Terminating Background Call(8):被叫后台类业务;
Emergency Call(9):紧急呼叫;
2、重定位原因
Inter-RAT cell re-selection(10):小区重选;
Inter-RAT cell change order(11):小区改变;
Registration(12),Detach(13):注册、关机;
Originating High Priority Signalling(14):HSDPA业务;
Originating Low Priority Signalling(15):短信发送;
Call re-establishment(16):呼叫重建;
Terminating High Priority Signalling(17):HSDPA业务;
Terminating Low Priority Signalling(18):短信接收;
Terminating-cause unknown(19)。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CDRX周期示意图;其中,一个CDRX周期由激活期(On Duration)和休眠期(Opportunity for DRX)组成,在激活期内,终端设备监听并接收PDCCH;在休眠期内,终端设备不接收PDCCH,以减少功耗,但是可以接收来自其它物理信道的数据,如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ACK/NACK等。从时域上看,时间被划分成一个个连续的CDRX周期(CDRX Cycle),CDRX周期的选择需要考虑电池节约与延迟之间的平衡,从一个方面讲,长CDRX周期有益于延长终端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例如,网页浏览过程中,当用户正在阅读已经下载好的网页时,终端设备持续接收下行数据是对资源的浪费;从另一个方面讲,当有新的数据传输时,一个更短的CDRX周期有益于更快的响应,例如,用户请求另一个网页或者进行VoIP通话时。为了满足终端设备的上述需求,每个终端设备可以配置两个CDRX周期:短CDRX周期(shortRCX-Cycle)和长CDRX周期(longDRX-Cycle)。如果终端设备配置了短CDRX周期,则长CDRX周期应该配置为短CDRX周期的倍数。但在任一时刻,终端设备只能使用其中一种配置。图3中,10表示一个短CDRX周期,11表示该短CDRX周期中的激活期,接下来三个白色格子为短CDRX周期中的休眠期,12为通过一个短CDRX周期计时器计时下的三个短CDRX周期;20表示一个长CDRX周期,21表示该长CDRX周期中的激活期,接下来的八个白色格子为长CDRX周期中的休眠期。即,一个短CDRX周期为5个子帧,激活期为2个子帧,休眠期为3个子帧;一个长CDRX周期为10个子帧,激活期为2个子帧,休眠期为8个子帧。
在图3中,终端设备在无线帧的0号子帧中有DCI数据收发完之后,在1-3号子帧中如果一直没有数据进行收发,进入短CDRX周期,在3个短CDRX周期后,如果PDCCH信道中一直没有终端设备的DCI信息,将进入到长CDRX周期。CDRX周期中定义了多个定时器(timer),如CDRX非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和激活定时器(OnDuration Timer),其中:
激活定时器(OnDuration Timer):指定每个CDRX周期开始时,终端设备持续监听的PDCCH子帧数;
CDRX非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指定在激活期期间,当终端设备成功解码一个指示上下行用户数据初传的PDCCH后,持续处于CDRX激活期的连续PDCCH子帧数。
每当终端设备被调度以初传数据时,就会启动(或重启)一个CDRX非激活定时器,终端设备将一直处于激活态直到定时器超时。
结合上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用于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说明暂时没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如果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能够减少因打开多个天线带来的功耗损失,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下面将从终端设备角度出发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天线控制方法可包括:
401、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可选的,第一信号参数可以包括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终端设备在RRC连接时,天线模式通常为多天线模式。终端设备通过设置CDRX非激活定时器来检测是否没有用户的下行数据,如果CDRX非激活定时器超时,说明没有用户的下行数据,可以进入到CDRX机制,即进入CDRX周期。同时,在没有用户的下行数据之后,可以检测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可以切换单天线模式,以节省用电。
示例性的,在图3中,在1-3号子帧之后,CDRX非激活定时器超时,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402、若上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其中,若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也可以满足服务小区的信号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达到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的目的。
可选的,上述多天线模式可以为双天线模式,或者三天线及以上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工作在多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以及,获取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对应的信号强度衰减值;
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值和信号强度衰减值,获得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判断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方式主要通过判断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下其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以确定是否可以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进而,若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包括:
若第二信号强度值匹配最小接入强度值,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工作在双天线模式时,信号强度值为120dBm,双天线模式到单天线模式的信号强度衰减值为10dBm,因此,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信号强度值为110dBm,如果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为120dBm,则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无法满足服务小区的需求,不能进行切换,以免终端设备无法正常接入网络;如果服务小区的最下接入强度值为110dBm,则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刚好满足服务小区的需求,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以降低功耗。
实施上述实施例,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时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通过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如果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可以看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说明暂时没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而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能够满足服务小区的信号需求,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从而能够减少因打开多个天线带来的功耗损耗,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天线控制方法可包括:
501、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参数值,如终端设备当前缓冲区待发送数据中的重传数据比例或者终端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若参数值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若参数值大于预先设置的预置,执行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的步骤;若参数值等于预先设置的阈值,可以执行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的步骤或者执行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参数值与阈值的比较,确定切换天线模式是否影响数据收发,例如,终端设备处于小区边缘弱信号覆盖区域时,信号较差,此时终端设备虽然处于RRC连接状态且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还是不能切换到单天线模式,以保证数据可以正常收发,在当前信道质量较好时,且单天线模式下也能满足服务小区的信号覆盖需求时,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以降低功耗。
502、判断上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其中,若匹配,转向步骤503,若不匹配,转向步骤508。
其中,可以理解,在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时,说明可以进行天线模式切换,在第一信号参数不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时,将继续维持天线模式为现在的多天线模式。
503、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504、在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判断是否在PDCCH上检测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其中,若是未检测到DCI消息,转向步骤506;若是检测到DCI消息,转向步骤505。
可以理解,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超时后,进入CDRX周期,如果在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检测PDCCH没有DCI消息,即在短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或者长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检测PDCCH没有DCI消息,示例性的,在图3中的11或者21的子帧中检测PDCCH没有DCI消息,可以继续维持在单天线模式,然后进一步检测是否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
505、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
506、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若是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转向步骤505;若是没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转向步骤507。
可以理解,在终端设备也没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时,继续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
507、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
508、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在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前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在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后,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
若在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后且在PDCCH中检测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中,若是为了降低功耗将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并且在进入RRC空闲状态时还是单天线模式,那么在RRC空闲状态时,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能够进一步在RRC空闲状态时降低功耗,直至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且检测到终端设备有DCI消息或者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再将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以确保终端设备可以正常通信。
可见,实施上述实施例,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时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通过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如果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可以看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说明暂时没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而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能够满足服务小区的信号需求,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从而能够减少因打开多个天线带来的功耗损耗,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之后,如果在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检测到PDCCH没有DCI消息,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进一步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有上行数据要发送,如果也没有,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以降低功耗。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天线控制装置可包括:
获取模块610,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天线控制模块620,用于若上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实施上述装置,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时天线模式为多天线模式,通过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如果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可以看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说明没有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了,而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说明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能够匹配服务小区的信号需求,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从而能够减少因打开多个天线带来的功耗损失,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终端设备进入CDRX周期;上述天线控制模块620,还用于若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若在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未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检测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以及,若在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在PDCCH上检测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天线控制模块620,还用于若检测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且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时,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CDRX非激活定时器超时后,进入CDRX周期,如果在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检测PDCCH没有DCI消息,即在短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或者长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检测PDCCH没有DCI消息,示例性的,在图3中的11或者21的子帧中检测PDCCH没有DCI消息,可以继续维持在单天线模式,然后进一步检测是否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没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继续维持在单天线模式,如果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切换至多天线模式进行数据收发,能够在确保终端设备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功耗,延长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天线控制模块620,还用于若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若在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前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在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后,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以及,若在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后且在PDCCH中检测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中,若是为了降低功耗将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并且在进入RRC空闲状态时还是单天线模式,那么在RRC空闲状态时,维持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单天线模式,能够进一步在RRC空闲状态时降低功耗,直至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且检测到终端设备有DCI消息或者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再将天线模式从单天线模式切换至多天线模式,以确保终端设备可以正常通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获取模块610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的方式具体为:
在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终端设备当前工作在多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获取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对应的信号强度衰减值;以及,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值和信号强度衰减值,获得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以及,判断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
进而,上述天线控制模块620用于若第一信号参数匹配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的方式具体为:
若第二信号强度值匹配最小接入强度值,将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方式主要通过判断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下其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以确定是否可以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其中,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手机,该手机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10、存储器1120、输入单元1130、显示单元1140、传感器1150、音频电路1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170、处理器1180、以及电源1190等部件。其中,射频电路1110包括接收器1111和发送器11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1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130可包括触控面板1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132。触控面板11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131上或在触控面板1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131。除了触控面板1131,输入单元1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1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1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141,当触控面板1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1131与显示面板1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131与显示面板11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160、扬声器1161,传声器1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161,由扬声器1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1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1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5公开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5公开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5公开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CDRX周期,所述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未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
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在所述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且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前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RRC空闲状态后,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
若在所述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后且在所述PDCCH中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工作在多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强度值;
以及,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对应的信号强度衰减值;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衰减值,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所述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判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
进而,所述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包括: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匹配所述最小接入强度值,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
6.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
天线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所述终端设备进入CDRX周期;
所述天线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未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以及,若在所述CDRX周期的激活期内,在所述PDCCH上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且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之后,若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RRC空闲状态前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在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RRC空闲状态后,维持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为所述单天线模式;以及,若在所述终端设备再次建立RRC连接后且在所述PDCCH中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的DCI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有待发送的数据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单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多天线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参数的方式具体为:
在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若检测到非连续接收CDRX非激活定时器计时超时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工作在多天线模式时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对应的信号强度衰减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信号强度衰减值,获得所述终端设备工作在所述单天线模式时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最小接入强度值;
进而,所述天线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参数匹配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信号参数,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多天线模式切换至单天线模式的方式具体为: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匹配所述最小接入强度值,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模式从所述多天线模式切换至所述单天线模式。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54227.0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885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227.0A CN111885689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CT/CN2020/140735 WO2022021787A1 (zh) 2020-07-30 2020-12-29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227.0A CN111885689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5689A true CN111885689A (zh) 2020-11-03
CN111885689B CN111885689B (zh) 2024-04-19

Family

ID=7320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4227.0A Active CN111885689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5689B (zh)
WO (1) WO20220217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240A (zh) * 2020-11-30 2021-03-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功耗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1787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81553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Mujtaba Syed A Idle mode receive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US20120315851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ntenna in portable terminal
US20130109449A1 (en) * 2007-08-20 2013-05-02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optimized for siso and mimo operation
US20160044600A1 (en) * 2013-04-19 2016-02-11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70111495A1 (en) * 2014-06-30 2017-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483094A (zh) * 2017-08-30 2017-1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00443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接收方法及信号接收装置
CN110518950A (zh) * 2018-05-22 2019-11-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发射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54554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单双天线发射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00029274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erat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CN111436103A (zh) * 2019-02-02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节能模式的切换方法、节能模式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8619A (zh) * 2017-08-10 2017-12-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式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566015B (zh) * 2017-08-29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94891B (zh) * 2018-12-07 2021-06-22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面板及波束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10493855B (zh) * 2019-08-07 2023-01-13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246550A (zh) * 2020-01-07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状态调整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85689B (zh) * 2020-07-30 2024-04-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9449A1 (en) * 2007-08-20 2013-05-02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optimized for siso and mimo operation
US20120281553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Mujtaba Syed A Idle mode receive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US20120315851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ntenna in portable terminal
US20160044600A1 (en) * 2013-04-19 2016-02-11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20170111495A1 (en) * 2014-06-30 2017-04-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483094A (zh) * 2017-08-30 2017-1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00443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接收方法及信号接收装置
CN110518950A (zh) * 2018-05-22 2019-11-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发射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54554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单双天线发射自适应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200029274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erat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CN111436103A (zh) * 2019-02-02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节能模式的切换方法、节能模式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1787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533240A (zh) * 2020-11-30 2021-03-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功耗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3240B (zh) * 2020-11-30 2023-07-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功耗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1787A1 (zh) 2022-02-03
CN111885689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8633B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210329483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0730504B (zh) 一种寻呼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75283B (zh) 一种处理csi处理单元、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41963B (zh)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505638B (zh) 测量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1076354B2 (en)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85748B (zh) 一种释放rrc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885689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839363A (zh)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43313B (zh) 寻呼响应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935848A (zh) 一种周期性业务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039473A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85654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642007B (zh) 一种终端设备同步接入网络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642033A (zh) 一种配置数据接收方式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2291812A (zh) 一种小区重选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799344A1 (en) Bwp deactivation timer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642032B (zh) 一种配置rrc状态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1132218A (zh) 配置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642034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11601370B (zh) 信息确定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333839B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1885655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12529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