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2482B -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82482B CN111882482B CN202010662730.3A CN202010662730A CN111882482B CN 111882482 B CN111882482 B CN 111882482B CN 202010662730 A CN202010662730 A CN 202010662730A CN 111882482 B CN111882482 B CN 1118824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primitive
- attribute
- packet
- regi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60—Memor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写入方法包括: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生成第一数据组,其中每一个元素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含有的属性为有效属性;生成第二数据组,其中每一个元素为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传统方案中GPU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带宽占用率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形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是一种专门用于对图像或图形进行处理的处理器,应用在电子终端的显示系统中,能够减轻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在图像或图形处理方面的压力,提高显示系统的整体处理效率。
图形分块渲染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GPU渲染架构,相比于传统的立即渲染架构,能够降低渲染过程中GPU对读写存储器的频次,进而提高渲染效率。在GPU执行图形分块渲染之前需要对一帧图形进行分块,并将分块数据写入存储器。在渲染的过程中,依次从存储器中读取各分块数据,分别进行渲染。
每个分块数据中包含多个图元的数据,每个图元的数据包含该图元所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每个属性数据占用4个字节。但通常情况下,图元并非含有所有的属性,图元不含有的属性数据作为无效数据,与其他属性数据一起写入存储器及从存储器被读出,造成GPU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带宽占用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传统方案中GPU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带宽占用率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
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所述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所述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然后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之后,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采用上述方案生成的第二数据组只包括图元含有的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而图元不含有的属性对应的属性数据则不在第二数据组内,相当于第二数据组的数据量少于原始的图元数据,因此减少了向存储器写入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进而提高处理器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包括:
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
根据所述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根据所述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该属性为有效属性;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由于图元数据包中的第四数据组的数据量会少于传统方案中的图元数据,因此能够减少从存储器中读出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对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带宽的占用率。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包括:
图元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
第一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第二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所述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所述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图元数据包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图元数据包写入模块,用于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分块数据读取装置,包括:
图元数据包读出模块,用于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
第三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第四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有效属性数据读取模块,用于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和/或如上所述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
本申请第六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写入方法和/或如上所述的读取方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元数据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数据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数据组与第一数据组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寄存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寄存器与第一寄存器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来执行,尤其是由图形处理器GPU来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用于对图形分块数据进行写入,能够降低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可适用于在对图形进行渲染之前,即:先对一帧图形进行分块操作,然后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然后根据本实施例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渲染。当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也可以用于其他场景,不限定于渲染。
实际应用中,该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例如,应用软件等;或者,该方法也可以实现为存储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介质,例如,U盘、云盘等;再或者,该方法还可以通过集成或安装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实体装置实现,例如,芯片、可移动智能设备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
在GPU执行图形分块渲染之前需要对每一帧图形进行分块,分块得到的数据即为上述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
每一个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包含有至少一个图元对应的图元数据,图元可以为点、线、面、多边形等。每一个图元包含至少一个属性,属性可以为:边框颜色、填充颜色、填充纹理、线宽、线型等。
每一个图元可支持多个属性,但不一定包含所有的属性。例如:一个三角形图元支持的属性有:边框颜色、填充颜色、填充纹理、线宽等。实际情况中,一个三角形图元包含有边框颜色的属性,但不包含填充纹理的属性。本实施例中,将边框颜色的属性称为三角形图元的有效属性,将填充纹理的属性称为三角形图元的无效属性。
上述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例如:一个三角形图元对应的图元数据包括:框颜色、填充颜色、填充纹理、线宽等所有支持的属性对应的属性数据。例如:对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为实际的数据;对于无效属性,对应的无效属性数据可以为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图元数据的示意图。图2展示了一个图元数据,该图元支持10个属性,则图元数据包含10个属性的属性数据,如图2中的属性1至属性10。其中,该图元包含属性1、属性2、属性5、属性8和属性10,则属性1、属性2、属性5、属性8和属性10为有效属性,属性1和属性5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为:01 2C 00 6D(十六进制),属性2、属性8和属性10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为:11 0E 00 F0(十六进制),。图元不包含属性3、属性4、属性6、属性7和属性9,则属性3、属性4、属性6、属性7和属性9为无效属性,对应的无效属性数据均为00 00 00 00(十六进制)。属性数据的长度为4字节。
上述各属性数据的数值仅为举例,数值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也不限定于上述数据。
步骤102、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
根据上述步骤101获取到的图元数据生成第一数据组,该第一数据组与图元一一对应。第一数据组包含多个元素,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数据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数据组包含有十个元素,从右向左依次为元素0,元素1,……,元素9。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例如:当图元包含有一个属性时,该属性对应的元素值为“X”;当图元不包含一个属性时,该属性对应的元素值为“0”。如图3所示,元素0、元素1、元素4、元素7和元素9的值为“X”,表示图元包含这些元素对应的属性,即为有效属性;元素2、元素3、元素5、元素6和元素8的值为“0”,表示图元不包含这些元素对应的属性,即为无效属性。
生成第一数据组的方式可以根据上述图元数据进行确定,例如:当第一数据组中的某个属性数据为零时,将第一数据组中的对应元素写为零;当第一数据组中的某个属性数据不为零时,将第一数据组中的对应元素写为“X”。
步骤103、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根据上述图元数据生成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与图元一一对应。第二数据组包含有多个元素,每一个元素为有效属性数据。
在步骤103的执行过程中,按照第一数据组中各元素的排列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元素的值并判断是否为零,若为零则跳过,继续读取下一个元素的值;若不为零,则将该元素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第二数据组。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数据组与第一数据组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开辟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储第二数据组。首先读取元素0的值,当判断出为X时,表明该元素对应的属性为有效属性,从图元数据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0-3字节。第二次读取元素1的值,当判断出为X时,表明该元素对应的属性为有效属性,从图元数据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4-7字节。第三次读取元素2的值,当判断出为零时,跳过。执行第四次读取元素3的值,当判断出为零时,跳过。第五次读取元素4的值,当判断出为X时,表明该元素对应的属性为有效属性,从图元数据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8-11字节。第六次读取元素5的值,当判断出为零时,跳过。执行第七次读取元素6的值,当判断出为零时,跳过。第八次读取元素7的值,当判断出为X时,表明该元素对应的属性为有效属性,从图元数据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12-15字节。第九次读取元素8的值,当判断出为零时,跳过。第十次读取元素9的值,当判断出为X时,表明该元素对应的属性为有效属性,从图元数据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16-19字节。
经过上述操作之后,第二数据组中存储的都是有效属性数据,且各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步骤104、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将上述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进行打包,生成图元数据包,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包数据。然后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然后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之后,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采用上述方案生成的第二数据组只包括图元含有的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而图元不含有的属性对应的属性数据则不在第二数据组内,相当于第二数据组的数据量少于原始的图元数据,因此减少了向存储器写入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进行优化,尤其是提供一种根据图元数据生成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的具体实现方式。
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首先,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寄存器R0,第一寄存器的位数N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寄存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设图元支持10个属性,则配置第一寄存器的位数为10。
然后根据图元数据向第一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一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一寄存器中的所有位构成第一数据组。
当第一寄存器中的某一位为“1”时,表示图元包含一个属性,该属性为有效属性。当第一寄存器中的某一位为“0”时,表示图元不含有一个属性,该属性为无效属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寄存器仅用于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第一寄存器的位数并不限定于10位,可根据图元所支持的最大属性数目进行设定。
上述步骤103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首先,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寄存器R1。第二寄存器R1的位数可根据图元数据进行设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方式:当第一寄存器R0的位数为N时,假定每一个有效属性数据占用四个字节,则第二寄存器R1可支持的最大位数为N*4*8。
其次,根据图元数据向第二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二寄存器中的每个预设长度数据作为一个元素,第二寄存器的所有元素组成第二数据组。例如:预设长度为4个字节,4个字节的数据作为一个元素,用于存储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具体的,按照第一寄存器R0的位数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判断某一位是不是为“1”,若为“1”,则将该位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第二寄存器R1中。每个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写入。假设第一寄存器R0中数值为“1”的个数C,则第二寄存器R1的有效位数为C*4*8。当C小于N时,第二寄存器R1的位数小于图元数据的位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寄存器与第一寄存器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6所示,假设第一寄存器R0的位数是10。R0中第0位为“1”,表明该元素对应的属性为有效属性,从图元数据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第二寄存器的0-3字节。第1位为“1”,将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4-7字节。第2位为“0”,跳过。第3位为“0”,跳过。第4位为“1”,将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8-11字节。第5位为“0”,跳过。第6位为“0”,跳过。第7位为“1”,将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12-15字节。第8位为“0”,跳过。第9位为“1”,将有效属性数据写入存储空间的16-19字节。
经过上述操作之后,第二寄存器R1中存储的都是有效属性数据,且各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寄存器R1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寄存器R0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第一寄存器R0的位数为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图元数据包含所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因此,本示例中图元数据的有效位数为10*4*8,第二寄存器R1的有效位数为5*4*8。与图元数据相比,第二寄存器R1少了5个字节。因此,在向存储器写入的过程中少写5个字节的数据,能够减少一半的带宽占用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
步骤202、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
步骤203、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步骤204、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4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1至步骤104,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步骤204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205:
步骤205、将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预设存储区域内,并替换预设存储区域内的原数据;一个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包对应的存储地址写入同一个预设存储区域。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以为GPU的片上RAM,也可以为片外RAM。
对一帧图形的每一个分块数据都在RAM中分配一个存储区域,作为预设存储区域,并写入初始分配地址。
在对每一个分块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经过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4得到一个图元对应的图元数据包。对第一次得到的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RAM中的预设存储区域,并替换初始分配地址,相当于该预设存储区域中当前存储的数据为图元数据包的存储地址。
在执行完成上述步骤201至205之后,再获取下一个图元数据,重复执行上述步骤201至205,直至一个分块数据中的所有图元数据全部处理完成并写入存储器及地址写入RAM。
后续每处理得到一个图元数据包,就将该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RAM的预设存储区域,并替换上一次写入的存储地址。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来执行,尤其是由图形处理器GPU来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是与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数据写入方式对应的数据读出方式,能够降低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
在一个分块数据中的所有图元数据均写入存储器之后,可执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从存储器读出数据,并进行渲染的方案。当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也不限定于对图形进行渲染,任何对图形数据进行分块处理的场景都适用。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包括:
步骤301、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
依次从存储器读出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包,在读取一个图元数据包之后,按照预设的数据打包规则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预设的数据打包规则为实施例一中将第一数据组的数据作为包头,将第二数据组的数据作为包数据的方式。
步骤302、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
将包头解析出来之后,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包含多个元素,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第三数据组的构成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组。
步骤303、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将包数据解析出来之后,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包含多个元素,每一个元素为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第四数据组的构成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数据组。每一个元素
步骤304、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根据第二数据组的数据存储规则,第四数据组中每一个元素对应一个有效属性数据,且各元素在第四数据组中的排列顺序与第三数据组中各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一致。因此,步骤304中,按照第三数据组中各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各元素,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每一个元素可以为预设长度的数据。
在读出一个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之后,可以根据该有效属性数据对图形进行渲染。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该属性为有效属性;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由于图元数据包中的第四数据组的数据量会少于传统方案中的图元数据,因此能够减少从存储器中读出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对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带宽的占用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进行优化,尤其是提供一种生成第三数据组和第四数据组的实现方式。
上述步骤302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首先,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三寄存器R2,第三寄存器R2的位数N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第三寄存器R2可以与第一寄存器R0是相同的。假设图元支持10个属性,则配置第三寄存器的位数为10。
然后,将包头写入第三寄存器R2,第三寄存器R2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三寄存器R2的所有位组成第三数据组。当第三寄存器中的某一位为“1”时,表示图元包含一个属性,该属性为有效属性。当第三寄存器中的某一位为“0”时,表示图元不含有一个属性,该属性为无效属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寄存器仅用于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第三寄存器的位数并不限定于10位,可根据图元所支持的最大属性数目进行设定。
上述步骤303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首先,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四寄存器R3。当第三寄存器R2的位数为N时,假定每一个有效属性数据占用四个字节,则第四寄存器R3可支持的最大位数为N*4*8。
其次,将包数据写入第四寄存器R3,第四寄存器R3中每个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一个元素。具体的,按照地址从低到高的顺序,四个字节作为一个元素,用于表示有效属性数据。
经过上述步骤之后,执行上述步骤304,具体是按照第三寄存器R2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寄存器R3中读取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例如:按照第三寄存器R2的位数从低到高的顺序,第0位为“1”,将第四寄存器R3中第0-3字节的数据取出作为有效属性数据并进行渲染。第1位为“1”,将第四寄存器R3中第4-7字节的数据取出作为有效属性数据并进行渲染。第2位和第3位为“0”,跳过。第4位为“1”,将第四寄存器R3中第8-11字节的数据取出作为有效属性数据并进行渲染。第5位和第6位为“0”,跳过。第7位为“1”,将第四寄存器R3中第12-15字节的数据取出作为有效属性数据并进行渲染。第8位为“0”,跳过。第9位为“1”,将第四寄存器R3中第16-19字节的数据取出作为有效属性数据并进行渲染。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在上述步骤301之前,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305、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预设存储区域内读取当前地址数据。
与上述实施例三对应的,对一帧图形的每一个分块数据都在RAM中分配一个存储区域,作为预设存储区域。预设存储区域中写入一个初始分配地址。在后续每个图元数据写入存储器之后,将图元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该预设存储区域,并替换原数据。
该步骤即为读取预设存储区域内存储的当前地址数据。
步骤306、判断当前地址数据是否与预设存储区域内初始分配的地址不同。
具体是判断预设存储区域的内容是否被更新过,若当前地址数据与初始分配地址相同,相当于未被更新过,则可以结束当前步骤,转而执行获取下一个预设存储区域当前地址数据的操作。
若当前地址数据与初始分配地址不相同,表明预设存储区域的内容被更新过,则执行步骤301至步骤304。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判断出预设存储区域内的内容被更新过,才读取图元数据,相当于对图元数据进行处理过的数据才进行读取,能够提高对图元数据处理的效率,避免执行无效操作。
实施例七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
步骤402、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
步骤403、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步骤404、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步骤405、将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预设存储区域内,并替换预设存储区域内的原数据;一个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包对应的存储地址写入同一个预设存储区域。
以上各步骤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内容。
在一个分块数据中的多个图元数据都写入存储器之后,可以执行步骤406:
步骤406、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预设存储区域内读取当前地址数据。
步骤407、当判断出当前地址数据与预设存储区域内初始分配的地址不同时,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
步骤408、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
步骤409、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步骤410、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生成的第二数据组只包括图元含有的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而图元不含有的属性对应的属性数据则不在第二数据组内,相当于第二数据组的数据量少于原始的图元数据,因此减少了向存储器写入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相应的,从存储器中读取的数据量也减少了,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
实施例八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包括:图元数据获取模块51、第一数据组生成模块52、第二数据组生成模块53、图元数据包生成模块54和图元数据包写入模块55。
其中,图元数据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第一数据组生成模块52用于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第二数据组生成模块53用于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图元数据包生成模块54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图元数据包写入模块55用于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然后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根据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之后,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采用上述方案生成的第二数据组只包括图元含有的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而图元不含有的属性对应的属性数据则不在第二数据组内,相当于第二数据组的数据量少于原始的图元数据,因此减少了向存储器写入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占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第一寄存器配置单元和第一寄存器写入单元。其中,第一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寄存器,第一寄存器的位数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第一寄存器写入单元用于根据图元数据向第一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一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一寄存器的所有位组成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第二寄存器配置单元和第二寄存器配置单元。第二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寄存器。第二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图元数据向第二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二寄存器中的每个预设长度数据作为一个元素,第二寄存器的所有元素组成第二数据组。
另外,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还包括:地址写入模块,用于将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预设存储区域内,并替换预设存储区域内的原数据;一个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包对应的存储地址写入同一个预设存储区域。
实施例九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包括:图元数据包读出模块61、第三数据组生成模块62、第四数据组生成模块63和有效属性数据读取模块64。
其中,图元数据包读出模块61用于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第三数据组生成模块62用于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属性为有效属性。第四数据组生成模块63用于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有效属性数据读取模块64用于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根据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该属性为有效属性;根据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由于图元数据包中的第四数据组的数据量会少于传统方案中的图元数据,因此能够减少从存储器中读出的数据量,进而降低了对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带宽的占用率。
上述第三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第三寄存器配置单元和第三寄存器写入单元。其中,第三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三寄存器,第三寄存器的位数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第三寄存器写入单元用于将包头写入第三寄存器,第三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一寄存器的所有位组成第三数据组。
第四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第四寄存器配置单元和第四寄存器写入单元。第四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四寄存器。第四寄存器写入单元用于将包数据写入第四寄存器,第四寄存器中没有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一个元素。
另外,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还包括:地址数据读取模块和地址判断模块。地址数据读取模块用于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预设存储区域内读取当前地址数据。地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地址数据是否与预设存储区域内初始分配的地址不同,若不同,则触发图元数据包读出模块的操作。
实施例十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八任一内容所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71和/或如上述实施例九任一内容所提供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7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内容所提供的写入方法和/或如上述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任一内容所提供的读取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和存储介质具有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图元包括点、线、面或多边形;图元的属性包括边框颜色、填充颜色、填充纹理、线宽、线型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所述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所述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并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将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预设存储区域内,并替换所述预设存储区域内的原数据;一个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包对应的存储地址写入同一个预设存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包括:
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寄存器,第一寄存器的位数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
根据所述图元数据向第一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一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一寄存器的所有位组成第一数据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包括:
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寄存器;
根据所述图元数据向第二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二寄存器中的每个预设长度数据作为一个元素,第二寄存器的所有元素组成第二数据组。
4.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预设存储区域内读取当前地址数据;
判断当前地址数据是否与预设存储区域内初始分配的地址不同,若不同,则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
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
根据所述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根据所述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一个元素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包括:
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三寄存器,第三寄存器的位数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
将包头写入第三寄存器,所述第三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三寄存器的所有位组成第三数据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包括:
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四寄存器;
将包数据写入第四寄存器,第四寄存器中每个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一个元素。
7.一种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元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写入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数据,所述图元数据包括图元支持的所有属性的属性数据;图元包括点、线、面或多边形;图元的属性包括边框颜色、填充颜色、填充纹理、线宽、线型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第二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生成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二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所述第一数据组中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各有效属性数据连续存储;所述有效属性数据在第二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与对应有效属性在第一数据组中排列的顺序一致;
图元数据包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组和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生成图元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的包头,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作为图元数据包中的包数据;
图元数据包写入模块,用于将图元数据包写入存储器;
地址写入模块,用于将图元数据包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写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预设存储区域内,并替换所述预设存储区域内的原数据;一个图形分块数据中的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包对应的存储地址写入同一个预设存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一寄存器,第一寄存器的位数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
第一寄存器写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向第一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一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一寄存器的所有位组成第一数据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二寄存器;
第二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元数据向第二寄存器写入数据,第二寄存器中的每个预设长度数据作为一个元素,第二寄存器的所有元素组成第二数据组。
10.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址数据读取模块,用于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预设存储区域内读取当前地址数据;
地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地址数据是否与预设存储区域内初始分配的地址不同,若不同,则触发图元数据包读出模块的操作;
图元数据包读出模块,用于从存储器读出图元数据包,并解析得到包头和包数据;
第三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包头生成第三数据组,第三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用于表示图元是否含有一个属性;当图元含有一个属性时,所述属性为有效属性;
第四数据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包数据生成第四数据组,第四数据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为一个有效属性数据;
有效属性数据读取模块,用于按照第三数据组中有效属性的排列顺序,依次从第四数据组中读取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与有效属性对应的有效属性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
第三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三寄存器,第三寄存器的位数与图元所支持的属性数目相同;
第三寄存器写入单元,用于将包头写入第三寄存器,所述第三寄存器中的每一位作为一个元素,第一寄存器的所有位组成第三数据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数据组生成模块包括:
第四寄存器配置单元,用于配置与图元一一对应的第四寄存器;
第四寄存器写入单元,用于将包数据写入第四寄存器,第四寄存器中没有预设长度的数据作为一个元素。
13.一种图形分块数据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图形分块数据写入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图形分块数据读取装置。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写入方法和/或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读取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2730.3A CN111882482B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CT/CN2020/118636 WO2022007207A1 (zh) | 2020-07-10 | 2020-09-29 |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2730.3A CN111882482B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2482A CN111882482A (zh) | 2020-11-03 |
CN111882482B true CN111882482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73150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62730.3A Active CN111882482B (zh) | 2020-07-10 | 2020-07-10 |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82482B (zh) |
WO (1) | WO20220072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85253B (zh) * | 2023-01-06 | 2024-07-23 | 格兰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元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9734A (zh) * | 2010-06-12 | 2011-12-14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映像数据的嵌入式系统及其方法 |
CN103412962A (zh) * | 2013-09-04 | 2013-11-27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 一种海量瓦片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读取方法 |
CN109245773A (zh) * | 2018-10-30 | 2019-01-18 | 南京大学 | 一种基于块循环稀疏矩阵神经网络的编解码方法 |
CN109416702A (zh) * | 2016-04-12 | 2019-03-01 | 黄锡霖 | 基于掩码的稀疏矩阵压缩的方法、系统以及程序产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80107B2 (en) * | 2005-06-29 | 2007-10-0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rocedural graphics architectures and techniques |
-
2020
- 2020-07-10 CN CN202010662730.3A patent/CN111882482B/zh active Active
- 2020-09-29 WO PCT/CN2020/118636 patent/WO202200720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9734A (zh) * | 2010-06-12 | 2011-12-14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动映像数据的嵌入式系统及其方法 |
CN103412962A (zh) * | 2013-09-04 | 2013-11-27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 一种海量瓦片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读取方法 |
CN109416702A (zh) * | 2016-04-12 | 2019-03-01 | 黄锡霖 | 基于掩码的稀疏矩阵压缩的方法、系统以及程序产品 |
CN109245773A (zh) * | 2018-10-30 | 2019-01-18 | 南京大学 | 一种基于块循环稀疏矩阵神经网络的编解码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2482A (zh) | 2020-11-03 |
WO2022007207A1 (zh) | 2022-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23720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data structures for generating a rasterizer | |
JP5579741B2 (ja) | タイルベースの3d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表示リスト制御ストリームのグループ化 | |
CN105431831B (zh) | 数据存取方法和利用相同方法的数据存取装置 | |
CN111882480B (zh) | 分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1882482B (zh) | 图形分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23216A (zh) | 一种基于并行plb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6610824B (zh) | 一种页面高度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 |
ITMI20080999A1 (it) | Modulo di renderizzazione per grafica a due dimensioni | |
WO2023060833A1 (zh) | 数据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EP3507689B1 (en) | Java card application package used as a library package | |
CN115049531A (zh) |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图形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760543A (zh) | 光栅器有序视图的线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625997A (zh) | 页面渲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1541901B (zh) | 图片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052291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1913657B (zh) | 块数据读写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2005013215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ing data in a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out data from a medium | |
TW201423665A (zh) | 模板資料壓縮系統以及運用此系統的方法與圖形處理單元 | |
CN116188247B (zh) | 寄存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6649136A (zh)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存储装置 | |
CN115309349A (zh) | 深度学习的稀疏数据存储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619621A (zh) | 加速结构的存储和读取方法、存储装置及图形处理器 | |
CN117270760A (zh) | 序列映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主控芯片及存储介质 | |
CN118537205A (zh) | 渲染目标视图实现方法和图形处理器的一级缓存 | |
CN117011178A (zh) | 图像渲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