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089A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66089A CN111866089A CN202010610015.5A CN202010610015A CN111866089A CN 111866089 A CN111866089 A CN 111866089A CN 202010610015 A CN202010610015 A CN 202010610015A CN 111866089 A CN111866089 A CN 1118660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ddress
- state
- network
- ether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6—Grouping or aggregating service requests, e.g. for unified 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代理方法、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提高组网系统中各终端之间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络通信代理方法、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组网技术(即网络组建技术)也随之进步。通过组网技术可以将多个以太网构建成一个大型的网络系统,即组网系统。在组网系统中,如何实现不同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的通信是一个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网线或交换机将两个以太网连接起来,以实现这两个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的通信。但是,由于每个以太网中的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Address,IP)是固定的,因此,当两个以太网中存在相同的IP时,利用现有技术进行通信将会产生IP冲突,进而引发通信故障,降低了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代理方法、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组网系统中各终端之间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应用于组网系统中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其中,所述组网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用于执行组网系统的任意两个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所述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包括:
将所述目标地址生成广播报文,并向第一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一以太网中存在第一目标终端时,所述广播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以太网为所述请求终端所属的以太网,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还包括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同一个以太网;
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一待测地址;
判断所述第一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第三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二以太网,所述第二以太网为所述组网系统中除所述第一以太网外的任意一个以太网;
在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存在第二目标终端时,所述广播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终端返回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还包括第四状态,其中,所述第四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第二以太网;
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包括:
提取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二待测地址;
判断所述第二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包括: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则将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生成应答报文,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请求终端,其中,所述应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发送通信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一预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被请求终端发送通信信息;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二预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组网系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包括:
地址提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所述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通信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在接受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即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和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然后根据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确定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并当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上述方法中,由于只有当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时,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才执行通信任务,相当于根据网络连接状态有选择地进行通信代理。因此,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避免盲目代理导致的网络地址冲突,进而降低了通信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网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状态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报文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若”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首先,介绍组网系统的通信方式。组网系统中包括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和至少两个以太网。每个以太网中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参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网系统的示意图。下面以图1为例介绍组网系统的通信方式。
图1所示的组网系统中包括两个以太网A和B,以太网A中包括终端1和终端2,终端1的IP为192.168.1.2,终端2的IP为192.168.1.3。以太网B中包括终端3和终端4,终端3的IP为192.168.1.3,终端4的IP为192.168.1.4。以太网A中,终端1和终端2属于同一个以太网,终端1和终端2之间通过交换机通信连接,终端1和终端2可以通过交换机直接进行通信。以太网B中,终端3和终端4属于同一个以太网,终端3和终端4之间通过交换机通信连接,终端3和终端4可以通过交换机直接进行通信。
以太网A和以太网B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以太网,即两者之间不能进行通信。如果终端1需要与终端4建立通信,则需要将以太网A和以太网B构建成组网系统,即建立两个以太网之间的通信连接。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网关(或交换机)把以太网A和以太网B连接起来。虽然这样可以实现终端1与终端4之间的通信;但是,由于终端2和终端3的IP一样,因此,将会造成终端2和终端3的IP冲突。现有技术中,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即在终端1、网关和终端4中都配置相应的路由规则,这样即可保证终端1与终端4的通信,同时避免终端2和终端3的IP冲突。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终端较少的情况。当组网系统中终端数量较多时,需要配置大量的路由规则,对网络运维人员要求较高,工作量繁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将以太网A和以太网B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当终端1需要与终端4通信时,终端1先向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发送通信请求;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接收到通信请求后,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根据通信请求确定终端1和终端4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再根据网络连接状态执行终端1和终端4之间的通信任务。通过这种方法,网络通信代理装置能够有选择地进行通信代理,进而能够避免盲目代理导致的网络地址冲突。并且,这种方法无需配置大量的路由规则,较容易实现,减少了网络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由组网系统中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执行。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所述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网际协议地址,简称IP,即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在以下实施例中,以“IP”代替“网际协议地址”进行描述。
以图1中的组网系统为例,假设终端1需要与终端4建立通信连接。终端1先向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发送通信请求,即终端1为请求终端。通信请求中包括192.168.1.2和192.168.1.4这两个IP。其中,192.168.1.2为终端1的IP,即源地址;192.168.1.4为目标地址,对应终端4,即终端4为被请求终端。
组网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终端都可以作为请求终端,同理,组网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终端都可以作为被请求终端。当组网系统中的一个终端发送通信请求时,即为请求终端。当组网系统中的一个终端为被连接的终端时,这个终端为被请求终端。示例性的,假设终端1请求与终端4通信连接,此时终端1为请求终端,终端4为被请求终端。假设终端4请求与终端1通信连接时,此时终端4为请求终端,终端1为被请求终端。
S202,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由于属于同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是可以直接通信的,而不同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的通信才需要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连接状态用于表示请求终端与被请求终端是否处于同一个以太网。
具体的,网络连接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第一状态表示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第二状态表示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属于同一个以太网。
以图1中的组网系统为例,终端1和终端2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终端3和终端4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终端1和终端4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
S203,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
由于属于同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是可以直接通信的,因此,当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属于相同的以太网时(即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时,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无需进行通信代理。而当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时(即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则需要进行通信代理。
上述方法中,由于是根据网络连接状态执行通信任务的,相当于根据网络连接状态有选择地进行通信代理。因此,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避免盲目代理导致的网络地址冲突,进而降低了通信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状态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S202中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应的,如图3所示,步骤S202中,根据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确定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所述目标地址生成广播报文,并向第一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
其中,第一以太网为请求终端所属的以太网。以图1所示组网系统为例,终端1为请求终端时,终端1所述的以太网A为第一以太网。
当第一以太网中存在第一目标终端时,广播报文用于指示第一目标终端返回第一响应信息。第一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以太网中包括3个终端(A、B和C),其中终端A的IP为192.168.1.3,终端B的IP为192.168.1.2,终端C的IP为192.168.1.1。终端A为请求终端,通信请求中的目标地址为192.168.1.1。那么第一以太网中的终端C的IP为目标地址,因此,终端C为第一目标终端。下面介绍发布广播报文的流程。
参见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报文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先将目标地址192.168.1.1生成广播报文,然后将广播报文发布到第一以太网中,即将广播报文发送给第一以太网中的每个终端。终端A接收到广播报文后,将广播报文中的目标地址与自身的IP相比较,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所以,终端A不作相应。终端B接收到广播报文后,将广播报文中的目标地址与自身的IP相比较,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所以,终端B不作相应。终端C接收到广播报文后,将广播报文中的目标地址与自身的IP相比较,比较结果为一致,所以,终端C将自身的IP生成第一响应信息,并向网络通信代理装置返回第一响应信息。
S302,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实际应用中,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能会同时处理多个请求终端的通信请求,那么相应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能会同时接收到多个第一响应信息,而多个第一响应信息可能对应多个目标地址。示例性的,以图4为例,假设终端A请求连接终端B,对应目标地址为192.168.1.2;终端B请求连接终端C,对应目标地址为192.168.1.1。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向第一以太网中发布两个广播报文,相应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会收到两个第一响应信息,其中,第一个第一响应信息中的目标地址为192.168.1.2,第二个第一响应信息中的目标地址为192.168.1.1。上述情况中,将会导致第一响应信息的混淆,进而影响网络连接状态的确定。因此,网络通信代理装置需要对第一响应信息进行区分。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取第一响应信息中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一待测地址;判断第一待测地址与目标地址是否相同;若第一待测地址与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在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后,通过对第一响应信息的区分,能够将第一响应信息和目标地址一一对应,避免了第一响应信息的混淆,进而保证了网络连接状态的准确性。
S303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未接收到第一响应信息,说明第一以太网中不存在第一目标终端,即不存在IP与目标地址一致的终端,进而说明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不在同一以太网中。
相应的,S203中根据所述网络连接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若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则执行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
情况二、若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则停止执行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请求终端发送第一预设信息。其中,第一预设信息用于指示请求终端向被请求终端发送通信信息。
当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还可能包括两种状态,即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其中,第三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二以太网,即被请求终端不属于组网系统,这种情况下,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无法进行通信代理。第二以太网为所述组网系统中除所述第一以太网外的任意一个以太网;第四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第二以太网,即被请求终端属于组网系统,这种情况下,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以进行通信代理。
相应的,S302中在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4,向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
其中,当第二以太网中存在第二目标终端时,广播报文还用于指示第二目标终端返回第二响应信息,第二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目标地址的终端,第二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在第二以太网中发布广播报文的过程与在第一以太网中发布广播报文的过程相似,具体描述可参见S301中的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5,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如S302中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能会同时处理多个请求终端的通信请求,那么相应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能会同时接收到多个第二响应信息,而多个第二响应信息可能对应多个目标地址,这将会导致第一响应信息的混淆,进而影响网络连接状态的确定。因此,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同样需要对第二响应信息进行区分。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取第二响应信息中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二待测地址;判断第二待测地址与目标地址是否相同;若第二待测地址与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网络连接状态为第四状态。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在接收到第二响应信息后,通过对第二响应信息的区分,能够将第二响应信息和目标地址一一对应,避免了第二响应信息的混淆,进而保证了网络连接状态的准确性。
S306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
未接收到第二响应信息,说明第二以太网中不存在第二目标终端,即不存在IP与目标地址一致的终端,进而说明被请求终端不在组网系统中。
相应的,S203中根据所述网络连接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若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二状态,则停止执行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请求终端发送第一预设信息。其中,第一预设信息用于指示请求终端向被请求终端发送通信信息。
情况二、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三状态,则停止执行请求终端和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请求终端发送第二预设信息。其中,第二预设信息用于表示被请求终端不属于组网系统。
情况三、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则将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生成应答报文,并将应答报文发送给请求终端。其中,所述应答报文用于指示请求终端向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发送通信信息。
实际应用中,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无法转发通信请求,但是可以转发数据包括。因此,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将自身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地址生成应答报文、发送给请求端。请求端接收到应答报文后,根据应答报文中的MAC地址将通信数据发送给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网络通信代理装置接收到通信数据后,查询目标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即被请求终端的MAC地址),并根据被请求终端的MAC地址将通信数据发送到被请求终端。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
地址提取单元51,用于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所述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状态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通信执行单元53,用于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
可选的,状态确定单元52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地址生成广播报文,并向第一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一以太网中存在第一目标终端时,所述广播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以太网为所述请求终端所属的以太网,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可选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还包括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同一个以太网;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一待测地址;判断所述第一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是否相同;若所述第一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包括第三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二以太网,所述第二以太网为所述组网系统中除所述第一以太网外的任意一个以太网。
相应的,状态确定单元52还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之后,向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存在第二目标终端时,所述广播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终端返回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状态还包括第四状态,其中,所述第四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第二以太网;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可选的,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
提取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二待测地址;判断所述第二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是否相同;若所述第二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
可选的,通信执行单元53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则将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生成应答报文,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请求终端,其中,所述应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发送通信信息。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一预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被请求终端发送通信信息。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二预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组网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图5所示的装置可以是内置于现有的终端设备内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软硬结合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挂件集成到所述终端设备中,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终端设备存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图6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组网系统中的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其中,所述组网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用于执行组网系统的任意两个以太网中的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所述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包括:
将所述目标地址生成广播报文,并向第一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一以太网中存在第一目标终端时,所述广播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返回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以太网为所述请求终端所属的以太网,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还包括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同一个以太网;
所述第一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所述第一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一待测地址;
判断所述第一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包括第三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第二以太网,所述第二以太网为所述组网系统中除所述第一以太网外的任意一个以太网;
在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发布所述广播报文,其中,当所述第二以太网中存在第二目标终端时,所述广播报文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终端返回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目标终端表示网际协议地址为所述目标地址的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还包括第四状态,其中,所述第四状态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第二以太网;
所述第二响应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包括:
提取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所述第二目标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获得第二待测地址;
判断所述第二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待测地址与所述目标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包括: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四状态,则将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生成应答报文,并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给所述请求终端,其中,所述应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发送通信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通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一预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被请求终端发送通信信息;
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三状态,则停止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并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二预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被请求终端不属于所述组网系统。
8.一种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址提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时,提取所述通信请求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其中,所述请求终端为所述组网系统的任意一个以太网中的终端,所述源地址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所述目标地址为被请求终端的网际协议地址;
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标地址确定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通信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网络连接状态为第一状态,执行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之间的通信任务,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表示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被请求终端属于不同的以太网。
9.一种网络通信代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10015.5A CN111866089A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202011137349.1A CN112134963A (zh) | 2020-06-30 | 2020-10-22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10015.5A CN111866089A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66089A true CN111866089A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298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10015.5A Withdrawn CN111866089A (zh) | 2020-06-30 | 2020-06-30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202011137349.1A Pending CN112134963A (zh) | 2020-06-30 | 2020-10-22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37349.1A Pending CN112134963A (zh) | 2020-06-30 | 2020-10-22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1866089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439C (zh) * | 2002-03-08 | 2004-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以太网接入应用中代理地址解析协议的方法 |
CN103685610B (zh) * | 2013-12-25 | 2018-03-13 |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arp代理的方法 |
CN103763407A (zh) * | 2014-01-28 | 2014-04-30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二层虚拟局域网实现地址解析协议代理方法及局域网系统 |
CN109561124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深圳市创易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CN110730244A (zh) * | 2019-10-22 | 2020-01-24 |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 Dht系统的组网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10610015.5A patent/CN11186608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10-22 CN CN202011137349.1A patent/CN11213496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34963A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54980B2 (en) | Triggered notification | |
CN110389711B (zh) | 帮助端点设备实现sr-iov功能的方法、设备和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10360205B2 (en) | Cooperative MKEY locking for managing infiniband networks | |
CN111092828B (zh) | 网络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311861B (zh) | 一种引导数据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422485B (zh) |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2822087B (zh) | 数据区分方法、数据区分装置、路由器及网络中继设备 | |
CN110855784A (zh) | 代理服务器节点选择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 |
CN113791792A (zh) | 应用调用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866089A (zh) | 网络通信代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929197A (zh) |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629744B (zh) | 基于macvlan主机网络的数据访问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CN114244891B (zh) | 一种容器间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510384A (zh) | 处理服务产生的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1510358A (zh) | 用于配置从设备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12910910B (zh) | Opcda协议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5374042A (zh) | 一种总线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7454021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0677344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 |
CN112596922B (zh) |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8101515B (zh) | 异常拓扑处理方法、系统、设备以及集群 | |
US20220217175A1 (en) |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whitebox infection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 |
CN115801703A (zh) | 识别方法、交换机、网络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277805B (zh) | 基于人机交互的数据传送方法和终端 | |
CN116961940A (zh) | 业务安全能力实现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