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2431A - 权限控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权限控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2431A
CN111862431A CN202010681645.1A CN202010681645A CN111862431A CN 111862431 A CN111862431 A CN 111862431A CN 202010681645 A CN202010681645 A CN 202010681645A CN 111862431 A CN111862431 A CN 111862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unit
nfc
biome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16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冠棋
林晏诠
张浩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Luxshare Precis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62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3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with the personal data of a us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7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na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包含生物特征辨识单元、NFC讯号传输单元、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储存有关联资料,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并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传输编码资料。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以及将编码资料以NFC传输技术传输。NFC讯号接收单元内储存有授权种类比对资料,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接收由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以及依据编码资料以及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Description

权限控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权限控管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生物特征辨识的权限控管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随着对于安全控管需求的增加,于各种场合中使用例如门禁系统等的权限控管系统的机会亦与日俱增,以期能方便地、且有效率地控制、或掌握人员的进出状况。
现有的部分门禁系统系使用门禁卡或是门禁磁扣等装置,于读卡机处进行感应及/或读取。然而,这些门禁卡或是门禁磁扣等装置必须要随身携带,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也大幅增加了遗失的可能性。此外,由于门禁系统无法确定刷卡者是否为持卡者本人,原经授权而持有门禁卡的人员可能将门禁卡等装置交予他人进行代刷,而导致无法落实人员管制,进而产生安全上的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在使用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的NFC讯号接收单元上,进一步设置有NFC讯号传输单元,以及连接至NFC讯号传输单元的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由此便能达成象是将使用者的生物特征模拟为实体权限辨识装置(例如实体门禁卡)的功效,使NFC读取装置扩增为可使用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权限控管系统,如此即可不需使用额外的门禁卡或其他类似装置与NFC读取装置进行感应,免除携带门禁卡等装置的不便,并可有效地确认获得权限者为预设经授权的人员。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包含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产生编码资料;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且NFC讯号传输单元具有天线,NFC讯号传输单元配置成经由天线传输编码资料;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其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具有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第一储存模组,储存有关联资料;以及第一微控制器模组,和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以及第一储存模组连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传输该编码资料。NFC讯号接收单元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组,用以接收由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第二储存模组,储存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以及第二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经由第一无线通讯模组所接收的编码资料;以及依据编码资料以及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根据一些实施例,权限控管系统可包含待解锁单元,待解锁单元包含待解锁物。其中,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传输授权种类至待解锁单元。待解锁单元用以接收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授权种类;以及依据授权种类对待解锁物执行相应动作。
根据本案的一些实施例,权限控管系统中进一步包含与NFC讯号接收单元连接的待解锁单元。而通过使权限控管系统中进一步包含待解锁单元,NFC讯号接收单元可根据于NFC讯号接收单元中得到的授权种类,传输相应的讯息/指令至待解锁单元,使待解锁单元产生相应的动作。故于某些实施例中,本案的权限控管系统亦可作为门禁系统。
根据一些实施例,权限控管系统更包含管控单元,用以调整第一储存模组中的关联资料。其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更包含第四无线通讯模组,第四无线通讯模组和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连接。管控单元包含第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二生物特征资料;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第五微控制器模组和第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连接;以及第五无线通讯模组,第五无线通讯模组与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用以和第四无线通讯模组建立通讯。其中,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依据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另一关联资料;以及经由第五无线通讯模组传输另一关联资料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经由第四无线通讯模组接收该另一关联资料;以及依据该另一关联资料,调整第一储存模组中的关联资料。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包含管控单元、生物特征辨识单元、NFC讯号传输单元、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管控单元包含:第四储存模组,第四储存模组储存有关联资料;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第五微控制器模组和第四储存模组连接;以及第五无线通讯模组,和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传输编码资料,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具有: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第一微控制器模组,和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连接;以及第四无线通讯模组,和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连接,用以和第五无线通讯模组建立通讯。其中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经由第四无线通讯模组传输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基于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至管控单元。管控单元中的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传输编码资料至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进一步用以接收从管控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以及传输该编码资料。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且NFC讯号传输单元具有天线,并配置成经由天线传输编码资料。NFC讯号接收单元具有第一无线通讯模组,用以接收由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第二储存模组,储存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以及第二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经由第一无线通讯模组所接收的编码资料;以及依据编码资料以及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根据本案的一些实施例,权限控管系统中可进一步包含可和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无线通讯的管控单元。通过管控单元,即可远端地调整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的储存资料,以新增、修改、覆盖、或删除储存资料,使权限控管系统可根据情况进行例如新增授权人员等的调整;或可通过管控单元,作为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的资料判断或是辅助判断单元,增加权限控管系统的设置弹性或是安全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包含生物特征辨识单元、NFC讯号传输单元、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储存有关联资料,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并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传输该编码资料。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以及将编码资料以NFC传输技术传输。NFC讯号接收单元内储存有授权种类比对资料,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接收由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依据编码资料以及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案另提供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包含管控单元,储存有关联资料、生物特征辨识单元、NFC讯号传输单元、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其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传输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基于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至管控单元。管控单元用以接收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传输编码资料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方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权限控管系统 10: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101:生物特征识别模组 102:微控制器模组
103:储存模组 104:无线通讯模组
105:输入模组 106:显示模组
107:无线通讯模组 20:NFC讯号传输单元
201:无线通讯模组 202:微控制器模组
203:NFC模组 204:天线
30:NFC讯号接收单元 301:无线通讯模组
302:储存模组 303:微控制器模组
40:待解锁单元 401:待解锁物
402:微控制器模组 403:储存模组
50:管控单元 501:生物特征识别模组
502:微控制器模组 503:无线通讯模组
504:NFC通讯模组 505:储存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所绘制的权限控管系统1的方块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权限控管系统1包含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NFC讯号传输单元20、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30。其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可用以获得使用者的生物特征资料,并依据该生物特征资料获得对应的编码资料,再将此编码资料传输至NFC讯号传输单元20。而NFC讯号传输单元20接收由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并将此编码资料通过NFC传输技术传输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NFC讯号接收单元30可接收由NFC讯号传输单元2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再依据此编码资料,决定授权种类。据此,通过在NFC讯号接收单元上,进一步设置有NFC讯号传输单元,以及可将编码资料传输至NFC讯号传输单元的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便能以相对单纯的配置,将NFC读取装置扩增为可使用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权限控管系统。以下,将根据各单元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需理解的是,为求简洁,各单元中的用以供给电源的电源模组(例如可以是电池或是外部电源)皆省略而未绘示于图式中,本领域人员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包含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微控制器模组102、以及储存模组103。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和储存模组103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模组102。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可根据使用者所具有的生物特征,取得生物特征资料。所述的生物特征可为但不限于人脸、声纹、指纹、静脉、虹膜等生物体所具有,可用于辨识个体的特征。举例而言,若欲以人脸作为欲辨识的生物特征,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可包含摄影装置,用以拍摄人脸,取得二维的人脸图像或是经由扫描人脸取得立体位置资料,作为生物特征资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可以手动启动,或通过包含人体感应器(例如被动式红外线感应器(Passive infrared sensor,PIR)),在感应到有使用者接近时自动启动。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可进一步包含有输入模组105及/或显示模组106,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模组102。输入模组105用以操控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及/或其他模组或单元,例如用以启动/关闭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输入讯息或指令等。输入模组105可以是实体界面,例如触控面板、键盘或其他按键;亦可以是虚拟界面,例如手势侦测、或投影输入界面等。显示模组106可用以显示装置状态、操作指令提示等相关讯息。显示模组106可为液晶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或其他可用以显示的任何合适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模组105与显示模组106可为同一装置,举例而言,可为触控显示装置,同时用以显示例如操作界面以及用以输入相关操作指令。
请参阅回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控制器模组102用以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所产生的生物特征资料,并根据此生物特征资料获得编码资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码资料是指不重复、可作为识别用途的号码。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控制器模组102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所传输的二维人脸图像资料,而储存模组103中储存有关联资料,例如二维人脸图像资料与识别号码(例如门禁卡号)的关联资料对照表。微控制器模组102可根据接收到的生物特征资料(于此些实施例中为二维人脸图像资料)以及储存模组103中储存的关联资料(于此些实施例中为二维人脸图像资料与识别号码间的关联资料对照表),得到对应的识别号码(于此些实施例中为门禁卡号)作为欲输出的编码资料。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微控制器模组102接收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所传输的生物特征资料后,于前述微控制器模组102依据此生物特征资料以及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的步骤,可包含先将所接收到的生物特征资料进行处理(例如进行简化处理,举例而言,如仅撷取二维人脸图像中部分特征位置区域的影像资料),得到基于所接收到的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而在此些实施例中,储存模组103中所储存的关联资料可为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与识别号码的关联资料对照表,因此微控制器模组102可依据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与储存模组103中所储存的关联资料,获得对应的识别号码(于此些实施例中为门禁卡号)作为欲输出的编码资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特征处理资料的资料大小小于生物特征资料,可使微控制器模组102于获得编码资料时减少所需消耗的运算资源,以及有效缩减储存模组103中关联资料的复杂度与资料大小。但处理过程中亦可视需求先复杂化生物特征资料、或增加生物特征资料所含有的资料量,再进行简化。
微控制器模组102可为数位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系统单晶片、中央处理器、场编程闸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状态器、逻辑电路、类比电路、数位电路和/或任何基于操作指令操作信号(类比和/或数位)的设备。而储存模组103可为硬盘、随身碟、记忆卡、固态硬盘、可复写式非挥发性存储器或其他可用以储存的装置。本案中所述微控制器模组以及储存模组,其可采用的结构可如同微控制器模组102以及储存模组103,后续将不再赘述,但并非限定本案中所述的微控制器模组或储存模组必须为相同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可包含与微控制器模组102连接的无线通讯模组104,而NFC讯号传输单元20中包含无线通讯模组201。无线通讯模组104可用以和无线通讯模组201建立无线通讯,而微控制器模组102用以将其所得到的编码资料经由无线通讯模组104传输至无线通讯模组201,使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可经由无线通讯的方式将编码资料传输至NFC讯号传输单元20。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组104与无线通讯模组201可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蓝牙(Bluetooth)、近场通讯、高性能无线电首都区域网络(High Performance Radio Metropolitan AreaNetwork,HiperMAN)、红外线(Infrared,IR)、紫蜂(Zigbee)、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组104与无线通讯模组201可为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模组,使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以及NFC讯号传输单元20具有较低的消耗功率。当NFC讯号传输单元20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供给来源时,可有效地延长NFC讯号传输单元20的待机时间,而大幅地减少其更换电池的频率。此外,由于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与NFC讯号传输单元20间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传输,整体在设置上可具有更大的弹性以符合更多样的设置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NFC讯号传输单元20用以接收由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并将此编码资料经由NFC传输技术传输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当储存模组103中所储存的关联资料为生物特征资料与门禁卡号的关联资料对照表、而微控制器模组102根据此关联资料所获得的编码资料为门禁卡号时,则此时亦可视为是将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门禁卡号),经由NFC讯号传输单元20模拟为实体门禁卡。而NFC讯号传输单元20将此编码资料经由NFC传输技术传输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的部分,则可视为是实体门禁卡与NFC讯号接收单元30进行感应,将编码资料(例如门禁卡号)传输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NFC讯号传输单元20包含与无线通讯模组201连接的微控制器模组202、与微控制器模组202连接的NFC模组203、以及与NFC模组203连接的天线204。微控制器模组202配置成可经由无线通讯模组201接收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将编码资料传输至NFC模组203,且控制NFC模组203通过天线204以NFC传输方式传输编码资料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
NFC讯号传输单元2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202,其结构可如同对于微控制器模组102的选择,故于此不再赘述。天线204可为实现自NFC讯号传输单元20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的传输的任何合适天线或其他合适的收发器电路。因此,天线204(例如,循环天线)可用于实现NFC讯号传输单元20基于非接触的通信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204设置于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上(可与NFC讯号接收单元30直接接触或未接触),使天线204与NFC讯号接收单元30间的距离更为接近,有利于天线204与NFC讯号接收单元30间建立稳定通讯。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天线204设置于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上时,可进一步地将NFC讯号接收单元30配置成当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启动时或启动后(例如微控制器模组102取得编码资料后),再启动NFC讯号接收单元30。如此即可避免因NFC读取单元(例如NFC讯号接收单元30)持续地发射无线射频讯号,导致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上方直接挂接设置的线圈(例如天线204)或与线圈连接的设备,因长时间耦合而产生故障。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NFC讯号接收单元30可包含无线通讯模组301、储存模组302、以及微控制器模组303。无线通讯模组301与储存模组302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模组303。无线通讯模组301用以接收经NFC讯号传输单元20内的天线204所传输的编码资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天线204是如前所述设置于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上时,天线204可以是设置在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301上,以提供较佳的通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204与无线通讯模组301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5公分。而因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与NFC讯号传输单元20之间是以NFC传输技术进行通讯,因此无线通讯模组301为NFC通讯模组。
NFC讯号接收单元30内的储存模组302可包含有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包含有编码资料与授权种类的对照表。举例而言,编码资料可为门禁卡号,授权种类可包含非授权以及授权。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中的一门禁卡号可对应至非授权或授权。而微控制器模组303经由无线通讯模组301接收NFC讯号传输单元2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并依据编码资料以及储存模组302内的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举例而言,若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为门禁卡号与非授权或授权的对照表,则微控制器模组303可依据所接收到的门禁卡号以及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为该门禁卡号的授权种类为非授权或授权。据此,经由权限控管系统1中的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NFC讯号传输单元20、以及NFC讯号接收单元30,即可以相对单纯的配置,将NFC读取装置扩增为可使用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权限控管系统,只要以使用者的生物特征即可与NFC读取装置进行感应并确认授权种类,而不需使用额外的门禁卡等装置,进而可于某些实施例中达成类似以生物特征模拟门禁卡的功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模组302中的授权种类比对资料的授权种类可包含其他资料,以对授权种类做进一步的设定。例如,可搭配时间区间资料,使某一门禁卡号在某一时段中的对应授权种类为授权、而在某些时段中的对应授权种类为非授权。亦可以增加授权种类,举例而言,授权种类可包含授权类别1、授权类别2、授权类别3等。例如,授权种类可包含合格人员且可授权、合格人员但不授权(例如仅提供巡逻人员作为打卡纪录但不能进入或使用待解锁设备)、以及不授权等分类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中可包含与授权种类对应的动作指令。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授权种类包含授权以及非授权,则授权种类授权可对应至动作指令解锁、授权种类非授权可对应至动作指令不解锁或无动作。此部分亦将于后方进一步说明。
接着,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权限控管系统1可包含待解锁单元40,待解锁单元40包含待解锁物401、以及与待解锁物401连接的微控制器模组402。在此些实施例中,NFC讯号接收单元30将决定的授权种类以合适的方式传输至待解锁单元40,而待解锁单元4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402接收NFC讯号接收单元30传输的授权种类,并依据授权种类,对待解锁物执行相应动作。据此,权限控管系统1可进一步由确认授权的系统,扩展至对各种待解锁物的控管系统。
待解锁物401可为管制区域出入口的门或门锁、上锁器具或装置的锁、电梯的楼层面板、或其他任何需要授权以控管使用者是否可使用、及/或可如何使用的设备。
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中可包含与授权种类对应的动作指令。在此些实施例中,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303将决定的授权种类以及包含于授权种类的对应动作指令,传输至待解锁单元40,而待解锁单元4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402接收授权种类以及包含于其中与授权种类对应的动作指令,并依据对应的动作指令对待解锁物401执行相应动作。举例而言,当待解锁物401为出入口的门锁、而授权种类为授权与非授权时,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中可包含与授权种类授权对应的解锁动作指令、以及与授权种类非授权对应的不解锁或无动作的动作指令。此时,若NFC讯号接收单元30决定的授权种类为授权,则NFC讯号接收单元30会将授权种类授权以及包含于其中对应的解锁动作指令,传输至待解锁单元40,而待解锁单元4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402接收授权种类以及包含于其中对应的动作指令,并依据对应动作指令解锁对出入口的门锁进行相应的解锁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授权种类与动作指令间具有对应关系,因此NFC讯号接收单元30亦可以仅传输与授权种类对应的动作指令至待解锁单元40,视为是传输授权种类至待解锁单元40。
接着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待解锁单元40可包含与微控制器模组402连接的储存模组403。储存模组403储存有授权动作比对资料,授权动作比对资料可包含有授权种类与动作指令的对照表。此时,NFC讯号接收单元30可不需传输动作指令至待解锁单元40。关于授权动作比对资料,举例而言,当待解锁物401为出入口的门锁、而授权种类为授权与非授权时,授权动作比对资料中的授权种类授权可对应至解锁动作指令、授权种类非授权可对应至不解锁或无动作的动作指令。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待解锁物401为电梯的楼层面板,而授权种类为授权种类1、授权种类2与非授权时,授权动作比对资料中的授权种类1可对应至“楼层1至5的按钮开放操作”的动作指令、授权种类2可对应至“楼层1至10的按钮开放操作”的动作指令、非授权可对应至“不开放操作”的动作指令。据此,微控制器模组402接收NFC讯号接收单元30所传输的授权种类后,依据授权种类以及授权动作比对资料得到该授权种类欲进行的动作指令,再对待解锁物401执行与动作指令相应的动作。
接着,请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较于图1中所示的权限控管系统1,如图5中所示的权限控管系统1可更包含管控单元50,用以调整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储存模组103所储存的关联资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包含生物特征识别模组501、与生物特征识别模组501连接的微控制器模组502、以及与微控制器模组502连接的无线通讯模组503;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则可包含与微控制器模组102连接的无线通讯模组107,用以与无线通讯模组503建立通讯。
生物特征识别模组501与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用以侦测相同种类的生物特征,并以相同的方式取得生物特征资料。而为使后续说明时可更为明确,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所取得的生物特征资料将称的为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生物特征识别模组501所取得的生物特征资料将称的为第二生物特征资料。
微控制器模组502接收第二生物特征资料,并依据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另一关联资料。而微控制器模组502对第二生物特征资料的处理方式与微控制器模组102对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处理方式相同。例如,若微控制器模组102对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有进行额外处理(如前述的简化处理),则微控制器模组502亦对第二生物特征资料进行同样的额外处理,使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与管控单元50所产生的生物特征资料是以相同方式产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已知欲连结的编码资料为何时(例如欲连结的编码资料为已知的门禁卡号),则“微控制器模组502依据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另一关联资料”可表示先以例如手动输入的方式将欲连结的编码资料(此处为已知的门禁卡号)提供给微控制器模组502,而微控制器模组502再将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与欲连结的编码资料进行关联,而产生所述另一关联资料。
而如前所述,管控单元5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503用以与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107建立通讯,微控制器模组502可经由无线通讯模组503将所述另一关联资料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102经由无线通讯模组107接收所述另一关联资料,并依据所述另一关联资料调整储存模组103中所储存的关联资料。调整储存模组103中所储存的关联资料可包含新增、修改、覆盖、或删除该储存模组103中的关联资料。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控制器模组102依据所接收到的另一关联资料(由管控单元50产生,可包含门禁卡号与第二生物特征资料),在储存模组103中的关联资料中新增一笔资料、覆盖/修改具有相同门禁卡号的资料、或删除关联资料中与另一关联资料相同的资料。据此,通过管控单元50即可对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关联资料进行管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503与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107皆为Wi-Fi无线模组,由于Wi-Fi无线模组具有较佳的传输速率与传输范围,藉此于远距离时亦可快速地传输如生物特征资料等资料量较大的讯息。
请继续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可包含与微控制器模组502连接的NFC通讯模组504,用以获得另一编码资料。NFC通讯模组504与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301使用相同的读取方式以取得相同类型的资料。举例而言,NFC讯号接收单元3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301感应并读取NFC讯号传输单元20所传输的编码资料(例如门禁卡号);而管控单元50中的NFC通讯模组504则是可读取的实体权限辨识装置(例如实体门禁卡),取得另一编码资料(实体门禁卡的卡号)。当管控单元50包含NFC通讯模组504时,此时使用者即可不须事先知道生物特征所欲连结的编码资料(例如门禁卡号),仅需携带NFC讯号接收单元30可读取的实体权限辨识装置(例如实体门禁卡),微控制器模组502即可依据从NFC通讯模组504所取得的另一编码资料与从生物特征识别模组501所接收的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所述另一关联资料。再经由管控单元5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503,将此另一关联资料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据此,即可在管控单元50完成将实体权限辨识装置(例如实体门禁卡)与使用者的生物特征进行关联的设定,并达成通过管控单元50对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关联资料进行调整的功能。
接着,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可包含与微控制器模组502连接的储存模组505。储存模组505可用以储存由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将此另一关联资料储存于储存模组505以及微控制器模组502将另一关联资料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顺序并无特别限定。举例而言,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可在传输另一关联资料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时,同时将另一关联资料储存于储存模组505;亦可是微控制器模组502在传输另一关联资料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后,再将另一关联资料储存于储存模组505。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亦可先将另一关联资料储存于储存模组505后,再将储存于储存模组505中的另一关联资料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可先将多笔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储存于储存模组505中,再将此些另一关联资料一起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中的储存模组505可先储存有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储存模组103中的关联资料,再用以储存由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可以单纯地存入储存模组505;而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是用以依据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调整储存模组505中原先储存的关联资料。微控制器模组502根据另一关联资料调整该储存模组505中的关联资料的方式,是与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微控制器模组102根据另一关联资料调整储存模组103中的关联资料的方式相同。
据此,当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是单纯地存入储存模组505时,由于管控单元50中保存有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储存模组103里的原始关联资料,以及由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因此微控制器模组502除了可传输后续生成的另一关联资料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外,亦可在有需要时(例如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储存模组103受到物理损害而损失资料时、或其他需要回复原始关联资料时),将储存模组103里的原始关联资料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
而当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可依据微控制器模组502所产生的另一关联资料调整储存模组505中的原始关联资料时,则可使管控单元50的储存模组505中的资料与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储存模组103同步更新。例如,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102与管控单元5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502皆在接收到另一关联资料时,分别调整储存模组505以及储存模组103中的原始关联资料。另外,亦可将此同步更新的资料作为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储存模组103的备用资料,以在有需要时还原储存模组103中经过调整的关联资料。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单元50亦可作为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双重确认单元。举例而言,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102在接收第一生物特征资料后,除了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储存模组103中的关联资料(可以是原始关联资料或是经过调整的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外,亦传输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者是基于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视关联资料中使用何者而定)至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而微控制器模组502依据传输至管控单元50的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者是基于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储存于储存模组505中的关联资料(可以是原始关联资料或是经过调整的关联资料,和储存模组103中的相同即可),获得另一编码资料。微控制器模组502再将此另一编码资料,传输回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微控制器模组102,而微控制器模组102将会比对由微控制器模组102所产生的编码资料以及从管控单元50接收到的另一编码资料是否一致。当两者比对一致时,微控制器模组102再将编码资料传输至NFC讯号传输单元20。据此,可使管控单元50作为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双重确认单元,避免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传输例如因突发状况而产生的错误编码资料。
接着,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权限控管系统1的管控单元50具有储存模组505时,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可不需储存模组103,而微控制器模组102仍可得到编码资料。举例而言,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01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后,微控制器模组102接收此第一生物特征资料,并将此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基于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经由无线通讯模组107传输至管控单元50的微控制器模组502。而因管控单元50的储存模组505中具有关联资料,因此微控制器模组502在接收此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基于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后,可依据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储存模组505中的关联资料,得到编码资料。微控制器模组502再将编码资料传输至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微控制器模组102。据此,通过将管控单元50作为获得编码资料的单元,即便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不具有储存模组103,微控制器模组102仍可得到编码资料。
接着,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微控制器模组102可与NFC讯号传输单元20的NFC模组203以有线方式连接。在此些实施例中,微控制器模组102包含了原本存在于NFC讯号传输单元2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202的功能。例如,微控制器模组102包含用以将编码资料传输至NFC模组203,且控制NFC模组203通过天线204以NFC传输方式传输编码资料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的功能。
接着,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无线通讯模组104为NFC模组时,此NFC模组可以有线方式连接至NFC讯号传输单元20中的天线204。而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102则包含了原本NFC讯号传输单元20中的微控制器模组202的部分功能,用以将编码资料传输至NFC模组,且控制NFC模组通过天线204以NFC传输方式传输编码资料至NFC讯号接收单元30。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权限控管系统1中的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可依据使用者的生物特征,得到原先NFC装置可读取的实体权限辨识装置(例如实体门禁卡)中所储存的编码资料(例如门禁卡号),再将编码资料透过NFC讯号传输单元20传输给NFC讯号接收单元30,NFC讯号接收单元30再依据码资料决定一授权种类。从而将NFC装置扩增为可使用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权限控管系统,不需使用实体门禁卡等装置与NFC装置进行感应。
此外,通过使权限控管系统1中进一步包含与NFC讯号接收单元30连接的待解锁单元40,NFC讯号接收单元30可根据授权种类,传输相应的讯息/指令至待解锁单元40,使待解锁单元40产生相应的动作。故本案的权限控管系统1亦可作为门禁系统使用。
另外,权限控管系统1中可进一步包含可和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无线通讯的管控单元50。通过管控单元50,即可远端地调整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中的储存资料,以新增、修改、覆盖、或删除储存资料,使权限控管系统1可根据情况进行例如新增授权人员等的调整;或可将管控单元50作为生物特征辨识单元10的资料判断或是辅助判断单元,增加权限控管系统1的设置弹性或是安全性。

Claims (36)

1.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产生编码资料,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具有:
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第一储存模组,储存关联资料;以及
第一微控制器模组,和该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以及该第一储存模组连接,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
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依据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关联资料,获得该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
近场通讯(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且该NFC讯号传输单元具有天线,该NFC讯号传输单元配置成经由该天线传输该编码资料;以及
NFC讯号接收单元,该NFC讯号接收单元具有:
第一无线通讯模组,用以接收由该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
第二储存模组,储存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以及
第二微控制器模组,和该第一无线通讯模组以及该第二储存模组连接,用以
接收经由该第一无线通讯模组所接收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依据该编码资料以及该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
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将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进行处理,得到生物特征处理资料;
依据该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该关联资料,获得该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还包含输入模组以及显示模组,该输入模组以及该显示模组分别连接至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待解锁单元,该待解锁单元包含待解锁物,其中:
该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传输该授权种类至该待解锁单元;
该待解锁单元用以接收该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该授权种类;以及
依据该授权种类,对该待解锁物执行相应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待解锁单元还包含第三微控制器模组,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与该待解锁物连接,其中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该授权种类,且该授权种类包含对应动作指令;以及
依据该对应动作指令,对该待解锁物执行该相应动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待解锁单元还包含:
第三储存模组,储存授权动作比对资料;以及
第三微控制器模组,该第三储存模组以及该待解锁物分别与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连接,其中:
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该授权种类;
依据该授权种类以及该授权动作比对资料,对该待解锁物执行该相应动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NFC讯号传输单元中包含NFC模组,该NFC模组与该天线连接,且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与该NFC模组连接,其中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依据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关联资料,获得该编码资料;
传输该编码资料至该NFC模组;以及
控制该NFC模组经由该天线传输该编码资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包含第二无线通讯模组,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连接,且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配置成经由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传输该编码资料至该NFC讯号传输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NFC讯号传输单元中包含:
NFC模组,该NFC模组与该天线连接;
第四微控制器模组,该第四微控制器模组与该NFC模组连接;以及
第三无线通讯模组,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与该第四微控制器模组连接,且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用以和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建立通讯,接收由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而该第四微控制器模组用以将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所接收到的该编码资料传输至该NFC模组,且控制该NFC模组经由该天线传输该编码资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和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为蓝芽BLE无线模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还包含第四无线通讯模组,该第四无线通讯模组和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连接;且该权限控管系统还包含管控单元,用以调整该第一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该管控单元包含:
第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二生物特征资料;
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和该第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连接;以及
第五无线通讯模组,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与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用以和该第四无线通讯模组建立通讯;
其中,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
依据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另一关联资料;以及
经由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传输该另一关联资料至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其中,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经由该第四无线通讯模组接收该另一关联资料;以及
依据该另一关联资料,调整该第一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和该第四无线通讯模组为Wi-Fi无线模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该第一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包含:新增、修改、覆盖或删除该第一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控单元还包含NFC通讯模组,该NFC通讯模组与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该NFC通讯模组用以获得另一编码资料;
其中,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另一编码资料;
依据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另一编码资料,产生该另一关联资料;以及
经由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传输该另一关联资料至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控单元还包含第四储存模组,该第四储存模组与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该第四储存模组用以储存由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所产生的该另一关联资料。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将储存于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另一关联资料传输至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控单元还包含第四储存模组,该第四储存模组储存有该关联资料,且用以储存由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所产生的该另一关联资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将储存于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另一关联资料传输至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控单元还包含第四储存模组,该第四储存模组储存有该关联资料,且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依据该另一关联资料,调整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其中,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调整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的方式与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调整该第一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的方式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的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传输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基于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一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至该管控单元;以及
依据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第一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获得该编码资料;
而该管控单元中的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依据传输至该管控单元的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该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储存于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获得另一编码资料;以及
将该另一编码资料传输回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进一步用以比对该编码资料以及该另一编码资料是否一致;以及
于比对一致时,向该NFC讯号传输单元传输该编码资料。
21.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管控单元,该管控单元包含:
第四储存模组,该第四储存模组储存有关联资料;
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和该第四储存模组连接;以及
第五无线通讯模组,和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
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传输编码资料,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具有:
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第一微控制器模组,和该第一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连接;以及
第四无线通讯模组,和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连接,用以和该第五无线通讯模组建立通讯;其中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
经由该第四无线通讯模组传输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基于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一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至该管控单元;
而该管控单元中的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该生物特征处理资料;
依据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该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该关联资料,获得该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至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
而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进一步用以接收从该管控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
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且该NFC讯号传输单元具有天线,该NFC讯号传输单元配置成经由该天线传输该编码资料;以及
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接收由该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该NFC讯号接收单元具有:
第一无线通讯模组,用以接收由该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
第二储存模组,储存一授权种类比对资料;以及
第二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经由该第一无线通讯模组所接收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依据该编码资料以及该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还包含输入模组以及显示模组,该输入模组以及该显示模组分别连接至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待解锁单元,该待解锁单元包含待解锁物,其中:
该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传输该授权种类至该待解锁单元;
该待解锁单元用以接收该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该授权种类;
依据该授权种类,对该待解锁物执行相应动作。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待解锁单元还包含第三微控制器模组,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与该待解锁物连接,其中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该授权种类,且该授权种类包含对应动作指令;以及
依据该对应动作指令,对该待解锁物执行该相应动作。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待解锁单元还包含:
第三储存模组,储存授权动作比对资料;以及
第三微控制器模组,该第三储存模组以及该待解锁物分别与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连接,其中:
该第三微控制器模组用以接收该NFC讯号接收单元所传输的该授权种类;
依据该授权种类以及该授权动作比对资料,对该待解锁物执行该相应动作。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NFC讯号传输单元中包含NFC模组,该NFC模组与该天线连接,且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与该NFC模组连接,其中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用以
传输该编码资料至该NFC模组;以及
控制该NFC模组经由该天线传输该编码资料。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包含第二无线通讯模组,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连接,且该第一微控制器模组配置成经由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传输该编码资料至该NFC讯号传输单元。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NFC讯号传输单元中包含:
NFC模组,该NFC模组与该天线连接;
第四微控制器模组,该第四微控制器模组与该NFC模组连接;以及
第三无线通讯模组,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与该第四微控制器模组连接,且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用以和该第二无线通讯模组建立通讯,接收由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而该第四微控制器模组用以将该第三无线通讯模组所接收到的该编码资料传输至该NFC模组,且控制该NFC模组经由该天线传输该编码资料。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控单元包含:
第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以获得第二生物特征资料;
其中,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
接收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
依据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另一关联资料;以及
依据该另一关联资料,调整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包含:新增、修改、覆盖或删除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控单元还包含NFC通讯模组,该NFC通讯模组与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连接,该NFC通讯模组用以获得另一编码资料;
其中,该第五微控制器模组用以
接收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另一编码资料;
依据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另一编码资料,产生该另一关联资料;以及
依据该另一关联资料,调整该第四储存模组中的该关联资料。
32.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生物特征辨识单元,储存有关联资料,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
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
依据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该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以及
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将该编码资料以NFC传输技术传输;以及
NFC讯号接收单元,该NFC讯号接收单元内储存有授权种类比对资料,该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接收由该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依据该编码资料以及该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待解锁单元,该待解锁单元包含待解锁物,其中该待解锁单元用以
接收该授权种类;以及
依据该授权种类,对该待解锁物执行相应动作。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管控单元,用以
获得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以及
依据该第二生物特征资料产生另一关联资料;
而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接收该另一关联资料;以及
依据该另一关联资料,调整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中的该关联资料。
35.一种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管控单元,储存有关联资料;
生物特征辨识单元,用以
获得第一生物特征资料;以及
传输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基于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的生物特征处理资料至该管控单元;
而该管控单元用以接收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该生物特征处理资料;
依据该第一生物特征资料或是该生物特征处理资料以及该关联资料,获得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至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
而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进一步用以接收从该管控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传输该编码资料;
NFC讯号传输单元,用以接收由该生物特征辨识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NFC讯号接收单元,储存一授权种类比对资料,该NFC讯号接收单元用以
接收由该NFC讯号传输单元所传输的该编码资料;以及
依据该编码资料以及该授权种类比对资料,决定授权种类。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权限控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待解锁单元,该待解锁单元包含待解锁物,其中该待解锁单元用以接收该授权种类;以及
依据该授权种类,对该待解锁物执行相应动作。
CN202010681645.1A 2020-06-12 2020-07-15 权限控管系统 Pending CN1118624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9977 2020-06-12
TW109119977A TWI764174B (zh) 2020-06-12 2020-06-12 權限控管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431A true CN111862431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1645.1A Pending CN111862431A (zh) 2020-06-12 2020-07-15 权限控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9992B2 (zh)
CN (1) CN111862431A (zh)
TW (1) TWI764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843B (zh) * 2022-07-12 2023-12-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安全認證方法及應用該方法之安全認證裝置
CN115550430B (zh) * 2022-09-19 2024-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异常的监测方法、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2401A (zh) * 2012-08-27 2014-03-12 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身分辨识功能的交通运输非接触芯片卡收费设备
TW201614594A (en) * 2014-10-15 2016-04-16 Idspire Corp Ltd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CN207367296U (zh) * 2017-11-17 2018-05-15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人员跟踪装置
CN110318587A (zh) * 2018-03-29 2019-10-11 陈泽兴 无线门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生物辨识门锁控制系统
CN110570557A (zh) * 2019-08-21 2019-12-13 杭州享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门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820B1 (en) * 2001-01-30 2004-06-22 Tecsec, Inc. Multiple level access system
JP3578057B2 (ja) 2000-07-06 2004-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Id管理システム
TW200904676A (en) * 2007-07-20 2009-02-01 Automotive Res & Amp Testing 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obil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ccess privilege
CN201614594U (zh) 2009-12-01 2010-10-27 赵春富 气压注浆罐
US9563761B1 (en) * 2014-01-17 2017-02-07 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WM483988U (zh) * 2014-04-11 2014-08-11 Syoung Technology Co Ltd 整合藍芽及nfc具影像傳輸之門禁管理系統
CN105678873A (zh) 2015-12-31 2016-06-15 恩泊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楼宇电梯门禁安防系统
KR102483832B1 (ko) * 2016-02-19 2023-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정보 기반 인증을 이용한 전자 장치들 간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84881B1 (ko) * 2017-01-06 2024-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이미지의 왜곡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928666B1 (en) * 2019-09-18 2024-03-12 Wells Fargo Bank, 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sswordless login via a contactless car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2401A (zh) * 2012-08-27 2014-03-12 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身分辨识功能的交通运输非接触芯片卡收费设备
TW201614594A (en) * 2014-10-15 2016-04-16 Idspire Corp Ltd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CN207367296U (zh) * 2017-11-17 2018-05-15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分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人员跟踪装置
CN110318587A (zh) * 2018-03-29 2019-10-11 陈泽兴 无线门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生物辨识门锁控制系统
CN110570557A (zh) * 2019-08-21 2019-12-13 杭州享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门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43020A1 (en) 2021-02-11
TWI764174B (zh) 2022-05-11
US11989992B2 (en) 2024-05-21
TW202036383A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1347B2 (en) Seamless access control
US20200219347A1 (en) Smart lock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locking smart lock
US9824248B2 (en) Proximity-based and user-based access control using wearable devices
US20200082656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nd nfc-based unloc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mobile terminal
ES2808449T3 (es) Sistemas y método de control de acceso que utiliza un teléfono inteligente
US9699596B2 (en) Method for achieving short-distance unlocking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system thereof
US20150379795A1 (en) Active Detection Typ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mart Door Lock Controller
TW201640258A (zh) 使用者認證裝置
KR102151843B1 (ko) 서브 리더기 및 서브 리더기 제어 방법
US11861946B2 (en) Locking system with a lock operable in different modes for allowing access using a sharable digital key
CN111862431A (zh) 权限控管系统
US20180091641A1 (en) Repeater for friction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CA2956070C (en) Natural language user interface
CN204833296U (zh) 利用虹膜识别的门锁和系统、移动通信终端和网关
KR20150056711A (ko) 출입자 생체정보를 가지는 스마트 출입카드를 이용한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umar et al. Real time door security system with three point authentication
US20230215232A1 (en) Electronic lock with facial authentication features
US11113374B2 (en) Managing seamless access to locks with person/head detection
KR20130113676A (ko) 도어록 네트워킹 관리 시스템
CN210924713U (zh) 基于iBeacon技术的门禁系统
CN109743533B (zh) 智能防盗门
KR20170073109A (ko) 휴대용 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도어록 시스템
CN220691440U (zh) 一种门禁设备
KR102469412B1 (ko) 서브 리더기 및 서브 리더기 제어 방법
KR20230095542A (ko) 스마트 도어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