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2326A -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2326A
CN111862326A CN202010722552.9A CN202010722552A CN111862326A CN 111862326 A CN111862326 A CN 111862326A CN 202010722552 A CN202010722552 A CN 202010722552A CN 111862326 A CN111862326 A CN 111862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ing
geological
geological model
model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25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25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2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2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2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提供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包括:确定剖切原点;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能够实现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统一存储,有利于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Description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面模型、体模型和混合模型等。面模型是对地质模型界面进行模拟的方法,如边界表示(BR)、参数函数、不规则三角网(TIN)、多层DEM构造法和断面(Section)构模法等。面模型的优点是较方便实现可视化和数据更新,但由于仅仅表示了面,没有拓扑关系导致难以进行空间分析。体模型是用实体构造模型的方法,如空间位置枚举法(SOE)、结构实体几何法(CSG)、八叉树表示法(Octree)和四面体格网(TEN)等,体模型是真三维的,有拓扑关系有利于空间操作和分析,但是存储量大,速度慢。而混合模型则是用前两类模型的集成,如TIN-CSG和TIN-Octree等,综合了面模型和体模型的优点,但是算法实现上比较复杂。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地质模型的不规则性及建模方法的不一致性,建模领域没有出现统一的三维模型数据存储标准,使得不同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模型数据难以交换与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统一存储,有利于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包括:确定剖切原点;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
另外,所述预设剖切尺度包括:剖切长度、剖切宽度和剖切厚度;所述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包括:确定所述地质模型的纬度、经度以及高度;根据所述剖切厚度以及所述地质模型的高度,将所述第一地质模型剖切为多个高度相同的第一切片;根据所述剖切长度、所述地质模型的纬度、所述剖切宽度以及所述地质模型的经度,对每个所述第一切片进行剖切得到所述多个切块。
另外,所述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多个切块分别在所述地质模型的纬度方向、所述地质模型的经度方向以及所述地质模型的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根据所述剖切原点确定每个所述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确定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将所述多个切块分别在所述纬度方向、所述经度方向以及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每个所述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以及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图谱信息。
另外,在所述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
另外,所述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包括: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所述预设剖切尺度、以及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生成可视化切块;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确定属于同一第一切片的多个所述可视化切块;获取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相同的多个同层切块;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多个同层切块的所述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的纬度坐标和经度坐标,将所述多个同层切块对应生成的所述可视化切块还原为可视化切片,得到多个可视化切片;基于所述剖切原点,将所述多个可视化切片还原为所述可视化模型。
另外,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所述预设剖切尺度、以及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生成可视化切块,包括: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以及所述预设剖切尺度确定每个所述切块的各个端点的坐标;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各个端点的坐标生成可视化切块;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标识所述可视化切块。
另外,所述预设剖切尺度包括:第一子尺度和第二子尺度,所述第一子尺度和所述第二子尺度不同;所述地质模型包括:重点区块;所述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包括:将所述重点区块依照所述第二子尺度进行剖切,并将所述地质模型中除所述重点区块外其他区块依照所述第一子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所述切块。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确定第一地质模型的第一图谱信息、以及第二地质模型的第二图谱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质模型依照第一剖切尺度进行剖切,所述第二地质模型依照第二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第一剖切尺度与第二剖切尺度为整数倍关系;基于剖切原点,根据第一图谱信息按照所述第一剖切尺度构建第一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并根据所述第二图谱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剖切尺度构建第二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将所述第一地质可视化模型与所述第二地质可视化模型进行运算。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或者,上述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或者,上述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包括:确定剖切原点;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根据剖切原点及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通过将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并根据确定的剖切原点和剖切得到的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从而实现了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统一存储,有利于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剖切前的地质模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1m×1m×1m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后得到的模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2m×2m×1m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后得到的模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4m×4m×1m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后得到的模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可视化切片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多个可视化切片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最终形成的多层三维的可视化模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根据多剖切尺度剖切后的地质模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原模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根据4m×4m×1m非剖切尺度剖切后构建的可视化模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可视化模型与三号线相交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可视化模型与三号线相交的可视化地质模型;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包括:确定剖切原点;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根据剖切原点及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通过将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并根据确定的剖切原点和剖切得到的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从而实现了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统一存储,有利于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方式中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步骤101:确定剖切原点。
具体地说,同一空间基准下的研究区内需建立有且唯一的剖切原点,分别对根据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地质模型以剖切原点为参照进行剖切并进行后续的模型数据存储,该研究区内所有地质模型存储以该剖切原点为参照,以保证后续模型可视化时不同尺度模型的无缝融合。
步骤102: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
本实施方式中预设剖切尺度包括:剖切长度、剖切宽度和剖切厚度;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包括:确定地质模型的纬度、经度以及高度;根据剖切厚度以及地质模型的高度,将地质模型剖切为多个高度相同的第一切片;根据剖切长度、地质模型的纬度、剖切宽度以及地质模型的经度,对每个第一切片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
具体地说,预设剖切尺度包括:剖切长度、剖切宽度和剖切厚度,预设剖切尺度可表示为:剖切长度×剖切宽度×剖切厚度,例如:预设剖切尺度可为1m×1m×1m、2m×2m×1m、4m×4m×1m等,具体的预设剖切尺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先确定地质模型的纬度、经度以及高度,在对地质模型进行剖切时,可先根据剖切厚度以及地质模型的高度,将地质模型剖切为多个厚度相同的第一切片;之后,根据剖切长度和地质模型的纬度,将得到的第一切片剖切为多个长度相同的切条,再根据剖切宽度和地质模型的经度,将得到的多个多个长度相同的切条进行剖切得到多个经度相同的切块。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先高度、再纬度、最后经度的顺序依次对地质模型进行剖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按照先纬度、再高度、最后经度的顺序;或者先纬度、再经度、最后高度的顺序;或者先经度、再纬度、最后高度的顺序;或者先经度、再高度、最后纬度的顺序依次对地质模型进行剖切,本实施方式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剖切前的地质模型如图2所示;对该地质模型根据1m×1m×1m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后得到的模型如图3所示;对该地质模型根据2m×2m×1m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后得到的模型如图4所示;对该地质模型根据4m×4m×1m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后得到的模型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剖切后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精度取决于预设剖切尺度的大小,当预设剖切尺度较小时,剖切后得到的切块数目越多,最终得到的剖切后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精度越高;当预设剖切尺度较大时,剖切后得到的切块数目越少,相应的,剖切效率和最终得到的模型数据较少,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预设剖切尺度的大小。
步骤103:根据剖切原点及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
具体地说,现有地质模型的不规则性及建模方法的不一致性,建模领域没有出现统一的三维模型数据存储标准。同时单属性建模的普遍性及单尺度建模的局限性限制了模型自身会说话的能力,即建模领域有“重数据显示,弱空间分析”的特点,模型与模型之间关联不紧密、单属性模型信息缺乏,无法为地质模型做深层空间分析。
针对于此,本实施方式中从地学图谱的角度出发,将不同属性三维地质模型转换为同一图谱存储模型来存储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这种空间关联性的“谱”信息将地质模型的空间特征还原最大化,为复杂多属性空间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且任何地质模型都可以通过本方法转为一个统一的格式,解决了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共享和迁移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剖切原点及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包括:获取多个切块分别在地质模型的纬度方向、地质模型的经度方向以及地质模型的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根据剖切原点确定每个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确定每个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将多个切块分别在纬度方向、经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每个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以及每个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存储为图谱信息。
具体地,图谱信息包括:图谱存储模型和模型配置文件。其中,图谱存储模型分为三部分:(1)头文件:头文件是一种自说明式结构,用来描述切块分别在地质模型的纬度方向、地质模型的经度方向以及地质模型的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即单层图谱最小包围网格的剖切网格个数);(2)属性变量:属性变量用来描述每个切块的几何中心(即图谱坐标值)与地质属性信息(即图谱属性值)之间的线性关系;(3)属性值:属性值是存储地质模型的属性数据,地质模型的属性数据例如:土质、电阻率、承载力、透水率等等。模型配置文件定义了空间基准、剖切原点、剖切尺度、切块属性等基础存储信息。
图谱存储模型结构如表1所示,选择网络通用数据格式(Network Common DataForm,NetCDF)作为存储数据载体。
表1
Figure BDA0002600535540000061
Figure BDA0002600535540000071
表2
配置项 节点 数据类型 说明
名称 Name String 图谱存储模型名称
尺度 Scale String 图谱存储模型剖切尺度
单位 Units String 图谱存储模型剖切单位(默认:米)
剖切原点 Origin String 研究区内有且唯一的坐标原点,均以其为参照
空间基准 Coordinate String 研究区投影坐标
数据项一 Range OfLat Double[] 图谱存储模型纬度范围(即地质模型的纬度)
数据项二 Range OfLon Double[] 图谱存储模型经度范围(即地质模型的经度)
数据项三 Range OfElv Double[] 图谱存储模型高度范围(即地质模型的高度)
属性 Attributes String[] 记录模型存储属性类别
日期 CreateTime Date 图谱存储模型创建日期,格式:2020-06-15
进一步地,将同一地质模型的多种属性(地质模型承载力、岩层属性、密度、透水率等)的建模数据分别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剖切方法进行剖切,在确定最小包围网格的存储网格个数及属性变量的情况下,单一属性的地质模型可以实现多属性扩展,即由原先的多张单一属性的地质模型变成了多属性图谱存储模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通过将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并根据确定的剖切原点和剖切得到的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从而实现了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统一存储,有利于不同三维地质模型的模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
本实施方式中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1:确定剖切原点。
步骤202: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
步骤203: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3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至步骤103大致相同,为避免重复,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
步骤204:基于剖切原点根据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
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剖切原点根据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包括:根据每个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预设剖切尺度、以及每个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生成可视化切块;根据每个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确定属于同一第一切片的多个可视化切块;获取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相同的多个同层切块;基于剖切原点,根据多个同层切块的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的纬度坐标和经度坐标,将多个同层切块对应生成的可视化切块还原为可视化切片,得到多个可视化切片;基于剖切原点,将多个可视化切片还原为可视化模型。
具体地说,可视化是由地学图谱模型可视化为三维体的过程,可视化模型完美还原地质模型的内部特征的同时还保留了地质模型内部空间关联性,为多方位地重构及分析地质模型内部奠定了基础。
图谱存储模型实现多种属性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的一体化存储,以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利用可视化模型的表达方式,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复杂地质模型的地学属性也能够被很好展现。同时,模型数据的空间性为我们提供了索引化的查询方式,即只需要提供纬度、经度及高度数据或是三种数据的范围值,通过属性项的索引线性关系便可以查出某个或范围内的属性值。目前提供了三种条件查询方式:根据属性查询、根据图谱层数查询(地质模型深度)、按照某个坐标值查询。
本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一种依“谱”成像,由“像”成体的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方式。
首先,根据每个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以及预设剖切尺度确定每个切块的各个端点的坐标;根据每个切块的各个端点的坐标生成可视化切块;根据每个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标识可视化切块。之后,确定属于同一第一切片的多个可视化切块,并基于剖切原点根据多个同层切块的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的纬度坐标和经度坐标,将多个同层切块对应生成的可视化切块还原为可视化切片(即单层图像)。最后,将单层像根据切块的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集成为多层三维的可视化模型。例如图6所示,为形成的一可视化切片(即单层图像);图7所示,为形成的多个可视化切片(即单层图像);图8所示,为最终形成的多层三维的可视化模型。
本实施方式中从地学图谱认知的角度出发,采用第一切片成“谱”的剖分方式,及依“谱”成像、依“像”成体的可视化方式将完整地质模型剖分存储及模型可视化,构建了适于多属性和多尺度的三维地质模型图谱存储模型,实现多属性和多尺度地质模型的一体可视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通获取不同属性和不同尺度的地质模型图谱信息,便于构建顾及多属性与多尺度的三维地质模型存储模式。同时,从图谱认知的角度出发,按照依“谱”成像、由“像”成体的可视化方式,构建了顾及地质体图谱认知的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新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依据地质模型的重点区块与非重点区块的差别选择相适应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在确保模型数据充足的同时,减少了地质模型剖切的难度、以及需存储的模型数据,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剖切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301:确定剖切原点。
上述步骤30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大致相同,为避免重复,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
步骤302:将重点区块依照第二子尺度进行剖切,并将地质模型中除重点区块外其他区块依照第一子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
具体的说,预设剖切尺度包括:第一子尺度和第二子尺度,第一子尺度与第二子尺度不同。如图11所示,当涉及多尺度问题即地质模型含有重点区块的情况,此时,可将重点区块依照第二子尺度进行剖切,并将地质模型中除重点区块外其他区块依照第一子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之后根据得到的多个尺度不同的切块的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即就是说,依据地质模型的重点区块与非重点区块的差别选择相适应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在确保模型数据充足的同时,减少了地质模型剖切的难度、以及需存储的模型数据,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剖切效率。
步骤303:根据剖切原点及多个切块获取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
上述步骤303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3大致相同,为避免重复,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依据地质模型的重点区块与非重点区块的差别选择相适应的不同的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在确保模型数据充足的同时,减少了地质模型剖切的难度、以及需存储的模型数据,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剖切效率。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如图1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401: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确定第一地质模型的第一图谱信息、以及第二地质模型的第二图谱信息;其中,第一地质模型依照第一剖切尺度进行剖切,第二地质模型依照第二剖切尺度进行剖切,第一剖切尺度与第二剖切尺度为整数倍关系。
具体地说,为了便于对地质模型之间进行运算,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确定需要进行运算的两个地质模型:第一地质模型和第二地质模型各自的图谱信息,其中,第一地质模型依照第一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第一图谱信息,第二地质模型依照第二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第二图谱信息,其中,第一剖切尺度和第二剖切尺度为整数倍关系,从而使得剖切后两个地质模型得到的切块之间的体积为整数倍关系,如此,便于后续的模型运算。
步骤402:基于剖切原点根据第一图谱信息按照第一剖切尺度构建第一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并根据第二图谱信息按照第二剖切尺度构建第二地质体可视化模型。
具体地说,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按“谱”成“像”,由“像”成体的方式,根据第一图谱信息按照第一剖切尺度构建第一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并根据第二图谱信息按照第二剖切尺度构建第二地质体可视化模型,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过多赘述。
步骤403:将第一地质可视化模型与第二地质可视化模型进行运算。
具体地说,为改变两种地质模型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求交、相差、合并空间布尔运算便会发生。空间布尔运算是在同一空间基准下,利用两种可视化模型的坐标值以及属性值完成空间计算,实现多尺度模型之间的耦合可视。
例如:以成都地铁三号线万科魅力之城地铁站的地下空间三维模型为实验数据,用本实施方式中的本方法进行实验,图13显示了地质模型的原模型;图14为根据4m×4m×1m非剖切尺度剖切后构建的可视化模型;图15为可视化模型与三号线相交的示意图;图16所示为可视化模型与三号线相交的可视化地质模型。根据可视化地质模型中各个坐标点的地质属性,地质属性例如:杂填土、含卵石粘土、粉土、细砂、卵石土(松散)等,便可方便根据相交的可视化地质模型的土质来在建立地铁三号线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利用上述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确定第一地质模型的第一图谱信息、以及第二地质模型的第二图谱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质模型依照第一剖切尺度进行剖切,所述第二地质模型依照第二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第一剖切尺度与第二剖切尺度为整数倍关系;基于剖切原点根据第一图谱信息按照所述第一剖切尺度构建第一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并根据所述第二图谱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剖切尺度构建第二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将所述第一地质可视化模型与所述第二地质可视化模型进行运算,实现多尺度模型之间的耦合可视。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总的来说,本实施方式在现有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知识和地学图谱认知,在同一空间基准上,以预设剖切尺度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剖切,获取不同属性和不同尺度的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了顾及多属性与多尺度的、易于数据交换和共享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存储模式。同时,从图谱认知的角度出发,按照依“谱”成像、由“像”成体的可视化方式,构建了顾及地质模型图谱认知的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新方法。同时本实施方式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存储格式让三维模型的空间分析,布尔运算变得更加简单。
且本实施方式将三维地质模型以第一切片成“谱”的方式存储为二维“单层”地学图谱信息,以多“谱”成体的方式实现了一种顾及多属性与多尺度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存储模型,从地质学图谱的角度提升地质模型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在同一空间基准下,解决不同来源、不同尺度地质模型间求交、相差、合并等耦合可视化及数据标准化问题,完善了三维地质建模领域模型数据标准机制;综合考虑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地质模型多属性空间分析问题,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矿资源勘探等复杂地质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持。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7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502;其中,存储器5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能够执行上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或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
其中,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5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501。
处理器5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5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或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剖切原点;
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
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剖切尺度包括:剖切长度、剖切宽度和剖切厚度;
所述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包括:
确定所述地质模型的纬度、经度以及高度;
根据所述剖切厚度以及所述地质模型的高度,将所述地质模型剖切为多个高度相同的第一切片;
根据所述剖切长度、所述地质模型的纬度、所述剖切宽度以及所述地质模型的经度,对每个所述第一切片进行剖切得到所述多个切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切块分别在所述地质模型的纬度方向、所述地质模型的经度方向以及所述地质模型的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
根据所述剖切原点确定每个所述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
确定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
将所述多个切块分别在所述纬度方向、所述经度方向以及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分布个数、每个所述切块的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以及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图谱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剖切原点及所述多个切块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地质模型的图谱信息构建可视化模型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所述预设剖切尺度、以及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生成可视化切块;
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确定属于同一第一切片的多个所述可视化切块;
获取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的高度坐标相同的多个同层切块;
基于所述剖切原点,根据所述多个同层切块的所述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的纬度坐标和经度坐标,将所述多个同层切块对应生成的所述可视化切块还原为可视化切片,得到多个可视化切片;
基于所述剖切原点,将所述多个可视化切片还原为所述可视化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所述预设剖切尺度、以及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生成可视化切块,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所述几何中心的三维坐标、以及所述预设剖切尺度确定每个所述切块的各个端点的坐标;
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各个端点的坐标生成可视化切块;
根据每个所述切块的地质属性信息标识所述可视化切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剖切尺度包括:第一子尺度和第二子尺度,所述第一子尺度与所述第二子尺度不同;所述地质模型包括:重点区块;
所述将地质模型根据预设剖切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切块,包括:
将所述重点区块依照所述第二子尺度进行剖切,并将所述地质模型中除所述重点区块外其他区块依照所述第一子尺度进行剖切,得到多个所述切块。
8.一种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确定第一地质模型的第一图谱信息、以及第二地质模型的第二图谱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地质模型依照第一剖切尺度进行剖切,所述第二地质模型依照第二剖切尺度进行剖切,第一剖切尺度与第二剖切尺度为整数倍关系;
基于剖切原点,根据第一图谱信息按照所述第一剖切尺度构建第一地质体可视化模型,并根据所述第二图谱信息按照所述第二剖切尺度构建第二地质体可视化模型;
将所述第一地质可视化模型与所述第二地质可视化模型进行运算。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地质模型的计算方法。
CN202010722552.9A 2020-07-24 2020-07-24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62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2552.9A CN111862326A (zh) 2020-07-24 2020-07-24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2552.9A CN111862326A (zh) 2020-07-24 2020-07-24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2326A true CN111862326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4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2552.9A Pending CN111862326A (zh) 2020-07-24 2020-07-24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23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2960A (zh) * 2023-03-09 2023-07-07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层架构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6877A1 (en) * 2012-08-06 2015-08-13 Total Sa Method of assistance in geological modeling by grouping meshes together
US20160131800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deling fluid-conducting fractures in reservoir simulation grids
CN110297272A (zh) * 2019-07-05 2019-10-01 中南大学 三维速度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5496A (zh) * 2019-09-27 2020-01-10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城市地质模型的网格剖分和可视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70664A (zh) * 2019-12-30 2020-04-2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切片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6877A1 (en) * 2012-08-06 2015-08-13 Total Sa Method of assistance in geological modeling by grouping meshes together
US20160131800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deling fluid-conducting fractures in reservoir simulation grids
CN110297272A (zh) * 2019-07-05 2019-10-01 中南大学 三维速度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5496A (zh) * 2019-09-27 2020-01-10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城市地质模型的网格剖分和可视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70664A (zh) * 2019-12-30 2020-04-28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切片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2960A (zh) * 2023-03-09 2023-07-07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层架构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CN116402960B (zh) * 2023-03-09 2024-02-27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层架构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o et al.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from geotechnical borehole data using an implicit surface and marching tetrahedra algorithm
JP7267261B2 (ja) 空間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868326B (zh) 一种管线数据存储方法
CN107944086B (zh)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
CN106844871A (zh) 基于bim的三维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CN106529755A (zh) 一种矿山地质资源储量管理方法
Boguslawski Modelling and analysing 3d building interiors with the dual half-edge data structure
CN103903061A (zh) 三维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信息综合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Wang et al. Feature-sensitive tetrahedral mesh generation with guaranteed quality
CN11648602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城市地质数据处理平台
Pouliot et al. Reasoning about geological space: Coupling 3D GeoModels and topological queries as an aid to spatial data selection
US20190243336A1 (en) Geometric modelling for facilitating sim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CN111862326A (zh) 地质模型的存储方法和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47825A (zh) 一种数控加工铣削实时显示的方法
Yu et al. An SDOG-based intrinsic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ling of large-scale spatial objects
Pu et al. Integration of GIS and CAD at DBMS level
Yang et al. Analysis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of 3D spat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egemann et al. Hybrid ground data model for interacting simulations in mechanized tunneling
CN112837413B (zh) 面向地质钻孔的虚拟地层推断方法及装置
Zobl et al.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 of GeoBIM data: new standards needed
Dal Poz et al. Road network extraction using GPS trajectorie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skeletonization algorithms
Lv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a complex composite fractal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in the seabed terrain simulation
Stoter et al. Integrating scale and space in 3D city models
Zhang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3D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geological objects
Dong et al. Study on 3D Modeling of Complex Coal Mine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