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745A -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745A
CN111857745A CN202010570082.9A CN202010570082A CN111857745A CN 111857745 A CN111857745 A CN 111857745A CN 202010570082 A CN202010570082 A CN 202010570082A CN 111857745 A CN111857745 A CN 111857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burning
burned
parameters
dis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00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嘉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00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77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74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盘烧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判断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响应于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判断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响应于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如果服务器中插入的所有盘未更新SN等信息,且盘容量相同,仅仅只需要传入盘的参数,就可自动获取盘的所有信息后并进行大量的烧录工作,大大节省了烧录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果现有的SSD为两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处于项目末期,另一个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此项目研发期间,发版时间频繁,约2-4周,且每次发版需要有大量的SSD盘需要进行手动烧录,烧录工作为测试人员带来了大量繁琐的重复性机械工作。为此研发人员开发了多盘烧录工具,可以在服务器同时对多盘进行烧录,但针对不同项目,不同烧录方式等,在整体烧录时间上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且一旦有盘烧录错误,服务器将会死机,重启服务器时间过长,无形中增加了烧录工作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盘烧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
判断所述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
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
判断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参数中的每一个盘的BUS号、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容量和盘类型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标识不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导入配置文件;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导入的配置文件,获取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
判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
利用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选择所述烧录命令的指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与所述指令对应的烧录命令;
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默认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通过日式记录所述每一个盘的烧录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不一致,检查所述配置文件中的BUS号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或者,
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不一致,检查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盘烧录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
第一响应模块,所述第一响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
第二响应模块,所述第二响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
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
第三响应模块,所述第三响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响应模块还配置为:
根据所述实际参数中的每一个盘的BUS号、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容量和盘类型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响应模块,所述第四响应模块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标识不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导入配置文件;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导入的配置文件,获取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
判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响应模块还配置为:
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
利用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进行烧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如果服务器中插入的所有盘未更新SN等信息,且盘容量相同,只需将firmware固件拷贝至固定的文件夹,在不需要填写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仅仅只需要传入盘的参数,就可自动获取盘的所有信息后并进行大量的烧录工作,大大节省了烧录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盘烧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多盘烧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盘烧录方法,如图1所示,其可以包括步骤:S1,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S2,判断所述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S3,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S4,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S5,判断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S6,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如果服务器中插入的所有盘未更新SN等信息,且盘容量相同,只需将firmware固件拷贝至固定的文件夹,在不需要填写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仅仅只需要传入盘的参数,就可自动获取盘的所有信息后并进行大量的烧录工作,大大节省了烧录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中,具体的,每一种烧录类型均有对应的标识,当用户判断待烧录的盘的类型以及容量均相同时,且只需要更新固件(擦掉盘原有数据和/或烧新的固件),不更新SN,则可以不需要配置文件,直接可以选择对应的模式标识,例如python burn_disk.py-m4。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中,具体的,根据用户输入的python burn_disk.py-m4或者m 4(第一标识)确定烧录模式后,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烧录参数,例如-s 2T-n 4-t B(W),其中2T为盘容量,4为服务器插入的盘数量,B(w)为盘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6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参数中的每一个盘的BUS号、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容量和盘类型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不一致,检查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
具体的,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烧录参数后,可以先通过lspci检测实际已插入服务器的待烧录盘的数量,如果用户输入的盘的数量与检测到数量不同,则提示用户是否输入正确或者检测服务器上的盘是否插好。如果相同,为每一个盘下发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以根据检测到的每一个盘的BUS号、用户输入的烧录参数(盘容量以及盘类型)以及在预设路径下的新的固件(ncmt、eeprom.harding_bics4.bin、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firmware.tar、MBL.elf等五个文件)对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标识不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导入配置文件;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导入的配置文件,获取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
判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不一致,检查所述配置文件中的BUS号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
具体的,如果接受到用户输入的标识不是第一标识,即用户选择了其他的烧录模式,则需要用户导入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包括每一个盘的BUS号,以及烧录参数(SN号、盘容量以及盘类型),然后通过lspci检测获取实际已插入服务器的待烧录盘的BUS号,判断两者是否一致,以确定配置文件中的信息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盘是否插好。如果一致,则根据所述标识为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槽位分布是固定的,例如其中一部分槽位的BUS号为|af|b0|b1|b2|,可以根据固定的BUS号填写配置文件,如果服务器上相应槽位上未插盘,则在配置文件中将对应的盘的容量设置为0T,烧录时会忽略该盘位。例如上述槽位对应的盘的配置文件可以如下所示:
#row 1
[af]
size=1T
SN=DU4T1013
type=W
[b0]
size=1T
SN=DU2T1026
type=W
[b1]
size=0T
SN=DU2T1025
type=W
[b2]
size=0T
SN=DU4T2002
type=W
其中,size标识盘的容量,type标识盘的类型。从上述配置文件中可知,BUS号为[af]和[b0]的槽位上插有盘,BUS号为[b1]和[b2]的槽位上未插有盘。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需要烧录SN号,则必须要在配置文件中填入待烧录的SN号,如果不需要烧录SN号,则可以选择性填写。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
利用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进行烧录。
具体的,如果标识对应的烧录模式不需要烧录SN号,则只需要获取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盘容量以及盘类型,如果标识对应的烧录模式需要烧录SN号,则需要获取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SN号、盘容量以及盘类型。然后再根据从配置文件中的获取到的烧录参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以及在预设路径下的新的固件(ncmt、eeprom.harding_bics4.bin、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firmware.tar、MBL.elf等五个文件)对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各种模式的烧录命令可以如下:
第一种为擦norflash+烧新固件+烧sn:./ncmt eepenable spi24 100010000busid、./ncmt eeperasesector 0x0 busid、./ncmt all24 eeprom.harding_bics4.bin 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 firmware.tar MBL.elf sn busid;
第二种为擦norflash+烧新固件+不烧sn:./ncmt eepenable spi24 100010000busid、./ncmt eeperasesector 0x0 busid、./ncmt all24eeprom.harding_bics4.bin 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 firmware.tar MBL.elf busid;
第三种为烧新固件+烧sn./ncmt all24 eeprom.harding_bics4.bin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 firmware.tar MBL.elf sn busid;
第四种为烧新固件+不烧sn:./ncmt all24 eeprom.harding_bics4.bin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 firmware.tar MBL.elf busid。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6中,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选择所述烧录命令的指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与所述指令对应的烧录命令;
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默认的烧录命令。
具体的,当用户输入第一标识(python burn_disk.py-m4)时,如果需要擦掉盘原有数据并且烧录新的固件,则烧录命令与第二种相同,如果只需要烧新的固件,则烧录命令与第四种相同,因此如果用户输入的标识为第一标识,可以默认选择第二种烧录命令,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执行相应的烧录命令,即用户发出的指令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标识,例如python burn_disk.py-m 0(或者m 0)时,则说明用户选择模式1进行多盘烧录,需将新的固件(ncmt、eeprom.harding_bics4.bin、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firmware.tar、MBL.elf等五个文件)拷贝至烧录脚本所在的firmware文件夹中,并在配置文件中更改busid对应的盘信息(sn号,容量,盘类型),如该busid盘位未插盘,则设置容量为0T,烧录时会忽略该盘位。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三标识,例如python burn_disk.py-m 1(或者m 1)时,则说明用户选择模式2进行多盘烧录,需将新的固件(ncmt、eeprom.harding_bics4.bin、superblock.harding_bics4.bin、firmware.tar、MBL.elf等五个文件)拷贝至烧录脚本所在的firmware文件夹中,并在配置文件中更改busid对应的盘信息(容量,盘类型),如该busid盘位未插盘,则设置容量为0T,烧录时会忽略该盘位。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四标识,例如python burn_disk.py-m 2(或者m 2)时,则说明用户选择选择模式3进行多盘烧录,配置与模式1相同,烧录时执行命令python burn_disk.py-m 2,与模式1不同处在于不执行擦norflash动作,即不运行“./ncmt eepenable spi24 1000 10000busid./ncmt eeperasesector 0x0 busid”两条擦norflash的命令。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五标识,例如python burn_disk.py-m 3(或者m 3)时,则说明用户选择选择模式4进行多盘烧录,配置与模式2相同,与模式2不同处在于不执行擦norflash动作,即不运行“./ncmt eepenable spi24 1000 10000busid./ncmt eeperasesector 0x0 busid”两条擦norflash的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通过日式记录所述每一个盘的烧录过程。
具体的,烧录过程均记录于日志中,且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盘烧录异常、失败会有相应提示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多盘烧录方案摆脱了一条命令烧一个盘的现状,仅仅需要填写配置文件中非常少的信息,即可进行大量盘的烧录工作。而单盘模式如果烧录盘为20个,那就要手动输入20次命令。如果有的盘烧录前需要对盘内的norflash进行擦写,即烧写一个盘不仅仅需要下发一条命令,有的需要两条,甚至三条命令。如果烧录命令为三条,那如烧录命令就需要手动输入60条以上。多盘烧录将此类重复的命令进行提取,根据盘的bus号下发到每个盘中,即默认插入的盘均进行此动作,只需执行一条命令,代替了手动执行的60条命令。在多盘烧录方案中,如果服务器中插入的所有盘无需更新SN等信息,且盘容量相同,只需将firmware固件拷贝至固定的文件夹,在不需要填写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仅仅执行一条命令脚本就可自动获取盘的所有信息后并进行大量的烧录工作,大大节省了烧录时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盘烧录系统400,如图2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401,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1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
第一判断模块402,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02配置为判断所述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
第一响应模块403,所述第一响应模块403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
第二响应模块404,所述第二响应模块404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
第二判断模块405,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05配置为判断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
第三响应模块406,所述第三响应模块406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响应模块406还配置为:
根据所述实际参数中的每一个盘的BUS号、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容量和盘类型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响应模块,所述第四响应模块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标识不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导入配置文件;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导入的配置文件,获取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
判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响应模块还配置为:
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
利用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进行烧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响应模块406还配置为: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选择所述烧录命令的指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与所述指令对应的烧录命令;
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默认的烧录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日志模块,所述日志模块配置为:
通过日式记录所述每一个盘的烧录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响应模块,所述第五响应模块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不一致,检查所述配置文件中的BUS号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或者,
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不一致,检查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501,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20;以及
存储器510,存储器510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11,处理器520执行程序时执行如上的任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1,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610,计算机程序指令610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的任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的步骤。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上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典型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设备等可为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智能电视等,也可以是大型终端设备,如服务器等,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装置、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客户端可以是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形式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电子终端设备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和/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盘烧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
判断所述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
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
判断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参数中的每一个盘的BUS号、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容量和盘类型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盘进行烧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标识不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导入配置文件;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导入的配置文件,获取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
判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是否一致;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一致,为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下发所述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获取所述配置文件中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
利用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对应的待烧录参数以及预设路径下的烧录文件对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进行烧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进一步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选择所述烧录命令的指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与所述指令对应的烧录命令;
响应于没有接收到所述指令,为每一个盘下发默认的烧录命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日式记录所述每一个盘的烧录过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每一个待烧录盘的BUS号与所述导入的配置文件中对应的BUS号不一致,检查所述配置文件中的BUS号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或者,
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不一致,检查所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有误或者服务器上的每一个待烧录盘是否插好。
8.一种多盘烧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烧录类型对应的标识;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标识是否为第一标识;
第一响应模块,所述第一响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标识是第一标识,提示用户输入盘参数;
第二响应模块,所述第二响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盘参数,获取所有待烧录盘的实际参数;
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是否一致;
第三响应模块,所述第三响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实际参数中的盘数量与所述输入的盘参数中的盘数量一致,为每一个盘下发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烧录命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70082.9A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Withdrawn CN1118577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0082.9A CN111857745A (zh)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0082.9A CN111857745A (zh)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745A true CN111857745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0082.9A Withdrawn CN111857745A (zh) 2020-06-21 2020-06-21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77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903A (zh) * 2021-09-27 2021-12-17 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烧录控制方法、烧录控制设备和烧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903A (zh) * 2021-09-27 2021-12-17 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烧录控制方法、烧录控制设备和烧录系统
CN113805903B (zh) * 2021-09-27 2024-02-13 深圳市爱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烧录控制方法、烧录控制设备和烧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1173B (zh) key码数据烧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16327A (zh) 一种在线同时烧写多种电视key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68477B (zh) 一种获取备用bmc版本信息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783451A (zh) 基于消息摘要算法的文件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22702A (zh) 一种非易失性内存带宽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857745A (zh) 一种多盘烧录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1427777B (zh) 一种sol测试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04516759A (zh) 一种集成镜像文件生成方法、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290902B (zh) 一种交换机端口压力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114823B (zh) 一种基于修改mac地址的烧录读取系统
CN111273942A (zh) 一种代码生成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1259020A (zh) 一种校验多存储卷拷贝一致性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211853B (zh) 一种bmc时间同步校验方法和设备
CN111857787B (zh) 一种电压转换器固件烧录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543718A (zh) 一种硬盘读写测试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130976B (zh) 一种配置白盒交换机虚拟局域网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546749A (zh) 一种芯片随机测试用例回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008037A (zh) 一种代码迁移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35874A (zh) 主备数据库搭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58871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8310B (zh) 一种基于源代码的动态测试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433734B (zh) 一种固态硬盘的固件烧录的方法和设备
CN114816832B (zh) 一种单片机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240119450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Derivative NFT, Apparatus Therefo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7992059A (zh) 单片机软件开发方法、单片机、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