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7656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7656A
CN111857656A CN202010536599.6A CN202010536599A CN111857656A CN 111857656 A CN111857656 A CN 111857656A CN 202010536599 A CN202010536599 A CN 202010536599A CN 111857656 A CN111857656 A CN 111857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file
processing
direc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65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7656B (zh
Inventor
律小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65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7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7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7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7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产品开发领域,其中的方法可包括:获取资源请求;获取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确定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针对任一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针对任一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本申请所述方案可应用于云平台和云计算中,可避免不同前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可降低人力成本及提升处理效率等。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产品开发领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按照传统方式,前端开发人员需要等待后端开发人员接口开发完成后,才能进入正常的开发阶段,因此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了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即前端开发人员无需等待,可以与后端开发人员并行开发,前端开发人员所需的数据可以模拟(mock)出来,即生成mock数据,模拟开发。前后端开发人员只需定义好接口形态等即可开始并行工作,互不影响,只在最后联调阶段往来密切。
按照目前的处理方式,通常会维护一个众人共享的mock数据代码库,这样就会造成不同前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某前端开发人员对某一mock数据进行的修改更新到mock数据代码库后,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前端开发人员对该mock数据的使用等,而且,前端开发人员需要手动提交更新到mock数据代码库以及手动从mock数据代码库中拉取所需的mock数据进行使用等,从而增加了人力成本及降低了处理效率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资源请求;
获取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
针对任一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
针对任一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获取所述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文件获取模块、接口确定模块以及数据获取模块;
所述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资源请求,并获取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
所述接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针对任一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针对任一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获取所述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各前端开发人员不再共享mock数据代码库,而是分别维护各自的本地数据目录,其中可存储有mock数据等,从而避免了不同前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可自动从本地及沙盒获取所需数据,并可根据获取自沙盒的数据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处理效率等。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为本申请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本申请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3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另外,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申请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方式。
在101中,获取资源请求,并获取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
如可获取来自用户的资源请求,并相应地获取对应的配置文件。
在102中,根据获取到的配置文件确定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
根据配置文件,可确定出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哪些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针对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以及不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后续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103和104中所示。
在103中,针对任一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
在104中,针对任一不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sandbox)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
可以看出,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各前端开发人员不再共享mock数据代码库,而是分别维护各自的本地数据目录,其中可存储有mock数据等,从而避免了不同前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可自动从本地及沙盒获取所需数据,并可根据获取自沙盒的数据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处理效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mock模式集成到现有技术栈的网页包开发服务器(webpack-dev-server)的代理服务(proxy)中,在服务器启动处理中注入mock模式命令,开发者可通过简单地插入mock参数来启动mock模式,如npx bce-cli dev[--mock.mockrc]。
如101中所述的获取到资源请求后,若确定开启了mock模式,则可按照图1实施例所述方法进行后续处理,如首先获取配置文件,即mockrc文件,若确定未开启mock模式,后续如何处理不作限制,如可按现有方式进行处理等。
在获取配置文件时,若确定本地保存有配置文件,则可从本地获取配置文件,若确定本地未保存有配置文件,则可通过预定途径获取配置文件,如可从package.json的build.mockrc文件中获取。如果按照上述两种方式均无法获取到配置文件,后续如何处理不作限制,如可按照默认方式进行处理等。
即可优先从本地获取配置文件,从而提升了配置文件的获取效率,并可通过所提供的所述预定途径来提升配置文件的获取成功率等。
配置文件可为前端开发人员进行配置的,格式可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537277570000051
其中,enabled用于说明是否启动本地mock,通常为开启,若不开启,则不会使用本地数据目录中的数据,caching用于说明是否自动缓存来自沙盒的数据,config用于说明哪些接口需要mock处理。本地数据目录可为本地`.mockup`目录。
前端开发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配置配置文件,如配置哪些接口需要mock处理,哪些接口不需要mock处理等,从而可针对不同的接口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灵活方便,而且,可通过配置,实现根据获取自沙盒的数据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自动更新等。
如102中所述,可根据配置文件确定出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比如,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或者,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方法(method)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等。
具体地,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onfig信息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或者,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onfig信息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method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等,method即指上述“get”、“post”等。
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onfig信息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即表示不需要区分method,直接根据接口地址来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是一种粗略匹配的方式。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onfig信息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method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则表示通过接口地址和method来进行精确匹配。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从实现上来说非常灵活方便,而且,前端开发人员可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灵活调整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从而可满足不同的前端测试需求等。
其中,接口地址能够按照预定方式解析为正则表达式形式,如能够通过路径到正则表达式(path-to-regexp)的方式解析为正则表达式。这样,前端开发人员不需要编写复杂的地址正则表达式,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处理效率等。比如,“/api/bci/pod/list”可被解析为“/^\/api\/bci\/pod\/list[\/#\?]?$/i”。将接口地址解析为正则表达式形式可方便后续处理,如可方便进行上述粗略匹配和精确匹配等。
如103中所述,针对任一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可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优选地,可首先清空所缓存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进一步地,可加载本地数据目录中保存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若本地数据目录中未保存有该接口对应的数据,可返回资源404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可确保加载的数据为该接口对应的最新数据。
在将获取到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之前,还可在响应数据中添加预定标识,用于指示该响应数据来自于本地数据目录,即可对响应数据的来源进行标识,具体标识方式不限,如可在响应数据头(Response headers)中添加`x-mockup-by:mock`标识,从而使得前端开发人员可以清晰准确地区分出响应数据的来源。
如104中所述,针对任一不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可分别从沙盒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可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优选地,若根据配置文件确定需要保存沙盒数据,且确定本地数据目录中未保存有该数据,则可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
具体地,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aching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保存沙盒数据,若确定需要保存,可进一步确定本地数据目录中是否保存有该数据,若未保存,则可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若不需要保存沙盒数据或本地数据目录中已保存有该数据,则不需要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
数据保存格式可如下所示:
-root
-.mockup
-/api/bcc/list/${method}.js//文件名全部小写,遵循CommonJS模块规范。
遵循表述性状态转换风格的应用程序接口(RESTful API)的技术规范,兼容同一个路径不同动词的接口设计,其中,REST为表述性状态转换(Representation StateTransfer)的缩写,API为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的缩写。
从沙盒获取到的数据是比较符合真实环境的数据,将其保存到本地数据目录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从而可适配不同的前端测试需求,所述修改不会影响到其它前端开发人员。
mock数据处理逻辑可基于前端JavaScript语言实现,遵循CommonJS模块规范,前端开发人员无需投入额外的模板或语言学习成本,即前端开发人员可以灵活的基于JavaScript语言实现各种逻辑的mock数据处理,如列表数据的循环处理、字段值的随机返回、请求成功或者失败的随机控制等。
获取自本地数据目录的数据与获取自沙盒的数据的数据结构一致,前端开发人员无需手动同步后期需求迭代带来的数据结构的变更等。
在实际应用中,前端开发人员也可自行生成mock数据并加入本地数据目录中,如沙盒中还没有某一接口的数据,想提前启动前端的开发,那么可按照与后端约定好的接口形态及数据结构等生成mock数据。
综合上述介绍,图2为本申请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具体实现方式。
在201中,获取资源请求。
在202中,若开启了mock模式,确定本地是否保存有配置文件,若是,则执行203,否则,执行204。
在203中,从本地获取配置文件,之后执行205。
在204中,通过预定途径获取配置文件,之后执行205。
如可从package.json的build.mockrc获取。
在205中,根据配置文件确定出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针对任一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分别执行206,针对任一不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分别执行207。
如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或者,根据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method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其中,接口地址能够按照预定方式解析为正则表达式形式。
在206中,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之后结束流程。
如可清空所缓存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并可加载本地数据目录中保存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
另外,还可在响应数据中添加预定标识,用于指示响应数据来自于本地数据目录。
在207中,从沙盒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并根据配置文件确定是否需要保存沙盒数据,若否,则执行208,若是,则执行209。
对于从沙盒获取到的数据,在进行后续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先对其进行解析处理,具体实现为现有技术。
在208中,将该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之后结束流程。
在209中,确定本地数据目录中是否保存有该数据,若是,则执行208,否则,执行210。
在210中,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并执行208。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
总之,采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所述方案,各前端开发人员不再共享mock数据代码库,而是分别维护各自的本地数据目录,其中可存储有mock数据等,从而避免了不同前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可自动从本地及沙盒获取所需数据,并可根据获取自沙盒的数据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处理效率等。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本申请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3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文件获取模块301、接口确定模块302以及数据获取模块303。
文件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资源请求,并获取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
接口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配置文件确定出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
数据获取模块303,用于针对任一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针对任一不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
文件获取模块301在获取配置文件时,若确定本地保存有配置文件,则可从本地获取配置文件,若确定本地未保存有配置文件,则可通过预定途径获取配置文件,如可从package.json的build.mockrc文件中获取。
接口确定模块302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或者,根据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method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其中,接口地址能够按预定方式解析为正则表达式形式。比如,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onfig信息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或者,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onfig信息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method信息确定出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等。
针对任一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数据获取模块303可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优选地,可首先清空所缓存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进一步地,可加载本地数据目录中保存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若本地数据目录中未保存有该接口对应的数据,可返回资源404信息。
在将获取到的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之前,数据获取模块303还可在响应数据中添加预定标识,用于指示该响应数据来自于本地数据目录,即可对响应数据的来源进行标识,具体标识方式不限。
针对任一不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数据获取模块303可分别从沙盒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可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优选地,在从沙盒获取该接口对应的数据后,若根据配置文件确定需要保存沙盒数据,且确定本地数据目录中未保存有该数据,则可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
比如,可根据配置文件中的caching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保存沙盒数据,若确定需要保存,可进一步确定本地数据目录中是否保存有该数据,若未保存,则可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若不需要保存沙盒数据或本地数据目录中已保存有该数据,则不需要将该数据存入本地数据目录。
获取自本地数据目录的数据与获取自沙盒的数据的数据结构一致。
图3所示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请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
总之,采用本申请装置实施例所述方案,各前端开发人员不再共享mock数据代码库,而是分别维护各自的本地数据目录,其中可存储有mock数据等,从而避免了不同前端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可自动从本地及沙盒获取所需数据,并可根据获取自沙盒的数据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从而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处理效率等;可优先从本地获取配置文件,从而提升了配置文件的获取效率,并可通过所提供的所述预定途径来提升配置文件的获取成功率等;前端开发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配置配置文件,如配置哪些接口需要mock处理,哪些接口不需要mock处理等,从而可针对不同的接口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灵活方便,而且,可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灵活调整需要mock处理的接口,从而可满足不同的前端测试需求等;前端开发人员不需要编写复杂的地址正则表达式,从而进一步节省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处理效率等;通过清空缓存等处理,可确保加载的数据为接口对应的最新数据;通过在响应数据中加入标识,使得前端开发人员可以清晰准确地区分出响应数据的来源等;获取自本地数据目录的数据与获取自沙盒的数据的数据结构一致,从而使得前端开发人员无需手动同步后期需求迭代带来的数据结构的变更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4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Y01、存储器Y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Y01为例。
存储器Y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
存储器Y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Y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Y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Y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Y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Y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Y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区块链网络、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Y03和输出装置Y04。处理器Y01、存储器Y02、输入装置Y03和输出装置Y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Y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Y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阴极射线管或者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资源请求;
获取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
针对任一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
针对任一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获取所述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配置文件包括:
若确定本地保存有所述配置文件,则从本地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若确定本地未保存有所述配置文件,则从package.json的build.mockrc文件中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出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
或者,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方法信息确定出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
其中,所述接口地址能够按预定方式解析为正则表达式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包括:
清空所缓存的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
加载所述本地数据目录中保存的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时,在所述响应数据中添加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数据来自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包括:
若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需要保存沙盒数据,且确定所述本地数据目录中未保存有所述数据,则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自所述本地数据目录的数据与获取自所述沙盒的数据的数据结构一致。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文件获取模块、接口确定模块以及数据获取模块;
所述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资源请求,并获取资源请求对应的配置文件;
所述接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资源请求对应的接口中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针对任一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针对任一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分别从沙盒获取所述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并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获取模块若确定本地保存有所述配置文件,则从本地获取所述配置文件,若确定本地未保存有所述配置文件,则从package.json的build.mockrc文件中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口确定模块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确定出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或者,根据所述配置文件中的接口地址信息及方法信息确定出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所述接口地址能够按预定方式解析为正则表达式形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针对任一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清空所缓存的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加载所述本地数据目录中保存的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返回。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当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中获取所述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时,在所述响应数据中添加预定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响应数据来自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针对任一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在从沙盒获取所述不需要模拟处理的接口对应的数据后,若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确定需要保存沙盒数据,且确定所述本地数据目录中未保存有所述数据,则将所述数据存入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获取自所述本地数据目录的数据与获取自所述沙盒的数据的数据结构一致。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36599.6A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57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6599.6A CN111857656B (zh)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6599.6A CN111857656B (zh)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656A true CN111857656A (zh) 2020-10-30
CN111857656B CN111857656B (zh) 2023-08-18

Family

ID=7298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6599.6A Active CN111857656B (zh) 2020-06-12 2020-06-12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76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0356A (zh) * 2021-02-10 2021-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i调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5186A (ja) * 2009-03-05 2010-09-16 Ne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と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20130167045A1 (en) * 2009-11-13 2013-06-2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Browser Privacy Mode Support
US20150358411A1 (en) * 2013-10-22 2015-12-10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andboxed application data redirection to datacenters
US20160314298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Iboss, Inc. Malicious program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program behavior
CN107329799A (zh) * 2017-05-22 2017-11-0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融合Docker容器与KVM虚拟化技术的系统
CN109634605A (zh) * 2018-12-05 2019-04-16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web前端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9669921A (zh) * 2018-12-06 2019-04-23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操作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08929A (zh) * 2019-05-09 2019-10-08 极智(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模拟接口与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5186A (ja) * 2009-03-05 2010-09-16 Ne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と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20130167045A1 (en) * 2009-11-13 2013-06-2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Browser Privacy Mode Support
US20150358411A1 (en) * 2013-10-22 2015-12-10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andboxed application data redirection to datacenters
US20160314298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Iboss, Inc. Malicious program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program behavior
CN107329799A (zh) * 2017-05-22 2017-11-07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融合Docker容器与KVM虚拟化技术的系统
CN109634605A (zh) * 2018-12-05 2019-04-16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web前端的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9669921A (zh) * 2018-12-06 2019-04-23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操作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08929A (zh) * 2019-05-09 2019-10-08 极智(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模拟接口与数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NS-PETTER HALVORSEN等: "Sandboxing for Cross-Platform Applications of Robots",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IC AND SENSORS ENVIRONMENTS (ROSE) *
刁铭智;周渊;李舟军;赵宇飞;: "基于Wine的Windows安全机制模拟及沙箱系统实现", 计算机科学, no. 11 *
庞宇;: "Docker技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 no. 05 *
辛跃华;: "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储存与文件管理研究", 科教导刊(上旬刊), no. 1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0356A (zh) * 2021-02-10 2021-05-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i调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60356B (zh) * 2021-02-10 2023-08-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i调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7656B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6567B1 (en) Page pre-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080243A (zh) 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9592B (zh) 搜索结果页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76587B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EP3842964A2 (en) Displa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wser,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727434A (zh) 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3742A (zh) 文件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177539A (zh) 搜索结果页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52968B (zh) 性能基准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67089A (zh) 加载文件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06854A (zh) 页面模板文件的存储和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28028A (zh) 请求函数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1428A (zh)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5765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4043A (zh) Web前端项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6851A (zh) 客户端基础库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6877A (zh) 前端服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1294A (zh) 一种页面的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79885B (zh) 小程序编译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02948A (zh) 地图瓦片的自动下载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80778B (zh) 接口文档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61274A (zh) 用于生成智能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91819A (zh) 接口文档生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506399A (zh) 任务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6430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