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4281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4281B
CN111854281B CN202010318195.XA CN202010318195A CN111854281B CN 111854281 B CN111854281 B CN 111854281B CN 202010318195 A CN202010318195 A CN 202010318195A CN 111854281 B CN111854281 B CN 111854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hamber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8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4281A (zh
Inventor
川浪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54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4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4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4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25D11/02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wo or more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with respect to movable contai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5D2317/04111Control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02Refrigerators including a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4Temperature balanc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2Sensors measuring the inside temperature

Abstract

冰箱(1)包括冷冻室用蒸发器(第一冷却器)(21)、冷藏室(11)、冷冻室(12)。冷藏室(11)是使用冷却板(127)而以直接冷却方式冷却。冷冻室(12)是以循环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而室内被冷却。又,冰箱(1)以能够将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向冷藏室(11)送出的方式构成。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案是关于冷藏室主要以直接冷却方式冷却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冰箱的冷却方式,有直接冷却方式(也称为直冷式)、间接冷却方式(也称为间冷式)。在直冷式的情况,包括配置在室内的壁面等的金属制的冷却板,此冷却板被由构成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冷却。由此,经由冷却板冷却室内。在间冷式的情况,在与构成制冷循环的蒸发器之间被热交换而冷却的空气(冷气),使用风扇等而送出到室内,藉此冷却室内。
在使用直冷式冷却室内的情况,与以风扇使冷气循环的间冷式比较,有所谓能够抑制室内的干燥的优点。另一方面,在使用间冷式冷却室内的情况,有所谓能够更快地冷却室内的优点。在冰箱之中,有使用直冷式以及间冷式的两方的冷却方式进行室内的冷却。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356445号公报公开的冰箱中,在冷藏室的冷却采用直冷式,在冷冻室的冷却采用间冷式。
发明内容
在冷藏室内贮藏蔬菜的情况,为了保持蔬菜的新鲜度,期望将冷藏室内保持在适度的湿度。因此,作为蔬菜用的冷藏室的冷却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室内的干燥的直冷式被适当地采用。
但是,例如,在将水分含量多,温度比较高的食品放入冷藏室内的情况等,在室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而在设置在冷藏室内的冷却板产生结露成为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将提供能够一边抑制冷藏室的湿度的降低,一边抑制冷藏室内的结露的产生的冰箱设为目的。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包括:第一冷却器;冷冻室,以循环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而室内被冷却;以及冷藏室,使用冷却板而以直接冷却方式被冷却。此冰箱是以能够将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向所述冷藏室送出的方式构成。
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也可以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侦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以及湿度;其中在所述冷藏室内的露点温度(dew point temperature)成为既定温度以上时,将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向所述冷藏室送出。
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也可以是,还包括:第二冷却器,将所述冷却板冷却;所述既定温度是与所述冷却板的温度的下限值相比为低的温度。在此,冷却板的温度的下限值也能够换句话说成停止冷却板的冷却时的冷却板的温度。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中,也可以在所述冷藏室的温度变得比既定的温度低时,停止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的向所述冷藏室的送出。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中,也可以在所述冷藏室的湿度变得比既定的湿度低时,停止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的向所述冷藏室的送出。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中,也可以是所述冷藏室包含比设定温度低的低温室、比设定温度高的高温室;所述冷却板配置在所述低温室。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中,也可以是在所述低温室,配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冰箱,能够一边抑制冷藏室的湿度的降低,一边抑制冷藏室内的结露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内部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包括在图1所示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周围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控制冷藏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周围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控制冷藏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周围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控制冷藏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中,各处的温度、露点温度、以及设备的状态的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的图表。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藏室周围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控制冷藏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式,一边针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这些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针对这些的细节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冰箱的整体构成)
首先,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整体构成,一边参照图1一边进行说明。在图1,示出冰箱1的内部构成。在冰箱1,作为用以将各收纳空间从周围隔热的隔热构造,设置有隔热箱体50。隔热箱体50是以覆盖冰箱1的外周的方式设置。在隔热箱体50的内部,形成有冷藏室11、以及冷冻室12等的收纳空间。冷藏室11与冷冻室12被由隔热间隔壁52隔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藏室11配置在隔热箱体50的上方侧,冷冻室12配置在隔热箱体50的下方侧。但是,本发明的冰箱的各收容空间的配置以及构成不限定为此。另外,冷藏室11也可以是,例如,藉由蔬菜盒、激冷盒(chilled case)等的收纳盒、或者、间隔架等,进一步分割成多个收纳空间。
如图1所示,在冰箱1的各收纳空间的前面(图1中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可开关的门(例如,冷藏室门11a、冷冻室门12a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设置有门的面设为冰箱的前面。并且,以前面为基准,将冰箱1的各面设为上面1a、侧面、背面1c、以及底面1d(参照图1)。
(制冷循环的构成)
在冰箱1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循环20。在图2,示出制冷循环20的构成。制冷循环20是,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包括冷冻室用蒸发器(第一冷却器)21、压缩机22、冷凝器23、第一毛细管(膨胀器)24、阀门25、第二毛细管(膨胀器)26、以及冷藏室用蒸发器(第二冷却器)27等。这些各构成部件经由流过冷媒的冷媒配管31连接。制冷循环20内的构成部件(例如,压缩机22、阀门25等)的运转状态(例如,ON/OFF、开/关等)被由设置在室内的电装单元的控制部29控制。
如图2所示,制冷循环20包含以压缩机22、冷凝器23、第一毛细管(膨胀器)24、以及冷冻室用蒸发器(第一冷却器)21构成的第一路径。又,制冷循环20包含以压缩机22、冷凝器23、阀门25、第二毛细管(膨胀器)26、以及冷藏室用蒸发器(第二冷却器)27构成的第二路径。阀门25配置在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分歧部分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阀门25虽然以二通阀构成,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是三通阀。
如图1所示,冷冻室用蒸发器21配置在冷却室15内。冷却室15配置在冷冻室12的背面侧,沿着冰箱1的背面1c设置。冷藏室用蒸发器27配置在冷藏室11内。在例子中,冷藏室用蒸发器27以被安装在冷藏室11的一壁面(例如,背面)的冷却板127构成。压缩机22在设置在冰箱1的底部的背面侧的机械室13内配置。
在冷却室15内,除了冷冻室用蒸发器21之外,包括有冷却风扇33等。冷却风扇33是为了在冷却室15与各收纳空间之间使空气循环而设置。即,冷却风扇33是,例如,与压缩机22的运转连动而工作,完成用以将由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的热交换而产生的冷气经由各流路向各收纳空间送出,并且将被供给到各收纳空间的冷气向冷却室15内返回的任务。
若压缩机22被驱动,则开始制冷循环20的运转,在图2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流过冷媒。制冷循环20的运转中,在第一路径,一直流过冷媒。另一方面,在第二路径,在阀门25被敞开的状态时流过冷媒。
被由压缩机22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在冷凝器23一边散热一边被冷凝而液化。被液化的冷媒是在通过了为膨胀器的第一毛细管24后被送到冷冻室用蒸发器21,藉此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流入到冷冻室用蒸发器21的冷媒是与流过冷却室15内的空气热交换,一边吸热一边蒸发而成为低温的气态冷媒。由此,冷却室15内的空气被冷却而成为冷气。在冷冻室用蒸发器21中被气化的气态冷媒被向压缩机22送。
又,在阀门25为开状态的情况,被液化的冷媒也被向为另一个膨胀器的第二毛细管26送。在通过了第二毛细管26后被送到冷藏室用蒸发器27的冷媒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通过冷藏室用蒸发器27的冷媒膨胀而气化。此时,由于冷媒从周围夺取热,配置有冷藏室用蒸发器27的冷藏室11内的空气被冷却。在冷藏室用蒸发器27中被气化的气体冷媒被向压缩机22送。
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藉由使阀门25开关,控制冷媒的循环。因此,例如,基于冷藏室11内的温度的侦测结果控制阀门25的开关,藉此能够将冷藏室11内的温度调整成期望的温度。
(各收纳空间的冷却方法)
接着,针对冷藏室11以及冷冻室12的冷却方法,在以下进行说明。
冷藏室11被由在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设置的冷藏室用蒸发器27冷却。具体而言,被由配置在冷藏室11的背面的冷却板127冷却。另外,在冷藏室11内,设置有用以使内部的空气搅拌的冷藏室风扇142。又,在冷藏室11内,设置有将内部的空气返回到冷却板127的返回口17。由此,在冷却板127的附近已被冷却的冷气是循环在冷藏室11内。在例子中,在以冷却板127的温度为-1℃使冷藏室风扇142旋转的状态,冷藏室11内的温度已稳定时,冷藏室11内的温度是以成为大约4℃的方式设计。如此,将藉由配置冷却板127在收纳空间内而冷却收纳空间的方式称为直接冷却方式(直冷式)。
除了使用了如此的冷却板127的冷却之外,冷藏室11也被由以冷冻室用蒸发器21产生的冷气冷却。即,在冷藏室11的背面,设置有与冷却室15连通的冷气送出流路16。在冷却室15与冷气送出流路16之间,设置有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并且,例如,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满足了既定的条件时,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开状态,藉此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通过冷气送出流路16而向冷藏室11内流入。
如此,将藉由向收纳空间内送出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而冷却收纳空间的方式称为间接冷却方式(间冷式)。
冷冻室12仅使用以冷冻室用蒸发器21产生的冷气冷却。即,冷冻室12与冷却室15连通,使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使用冷却风扇33而向冷冻室12内流入,藉此将冷冻室12冷却。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冷藏室11被以直冷式以及间冷式的两方冷却。另外,在冷藏室11的冷却,主要使用直冷式,若必要则使用间冷式。控制部29基于冷藏室11内的温度条件以及湿度条件、以及、冷冻室12内的温度条件等控制压缩机22的运转、阀门25的开关、以及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
在例子中,控制部29基于冷冻室12的温度的侦测结果,控制制冷循环20内的压缩机22的ON/OFF。例如,控制部29在冷冻室12的温度成为既定值(例如,-16℃)以上的情况将压缩机22设为ON状态。又,控制部29在冷冻室12的温度成为既定值(例如,-22℃)以下的情况将压缩机22设为OFF状态。若压缩机22成为ON状态,则在制冷循环20(至少第一路径)内循环冷媒。
又,压缩机22运转中之间,控制部29基于冷却板127的温度(也可以是冷藏室11的温度)的侦测结果,控制阀门25的开关。例如,控制部29在冷却板127的温度成为既定值(例如,3℃)以上的情况将阀门25设为开状态。又,控制部29在冷却板127的温度成为既定值(例如,-1℃)以下的情况将阀门25设为关状态。若阀门25成为开状态,则在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内循环冷媒,冷却板127被冷却。
此外,控制部29基于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侦测结果,控制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例如,控制部29在冷藏室11内的湿度成为既定值以上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开状态。又,控制部29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或者湿度未满既定值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关状态。若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成为开状态,则更低温并且更低湿的冷气从冷却室15向冷藏室11内流入。由此,能够将冷藏室11内的温度在短时间下降,并且能够使冷藏室11内的湿度降低。另外,冷藏室11内的湿度的高低也可以是以冷藏室11内的露点温度判断。既定环境下的露点温度能够从所述既定环境下的湿度以及湿度唯一地计算。
(冷藏室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
接着,针对冷藏室11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在图3,示出冰箱1的冷藏室11的更具体的构成。又,在图4,示出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冷藏室11的内部被间隔架155区划成两个空间(即,上方空间118以及下方空间119)。例如,上方空间118能够作为一般的冷藏室使用,下方空间119能够作为激冷室、蔬菜室等使用。
构成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的冷却板127配置在设置在冷藏室11的背面侧的冷气送出流路16的背面侧的壁面。冷藏室风扇142是在冷藏室11的上方,配置在冷气送出流路16与上方空间118之间。冷藏室风扇142是,例如,基于冷藏室11内的温度条件等控制运转。冷却板127、以及冷藏室风扇142的配置位置不限定为此。
在冷却板127的附近(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冷却板127的上方),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43。温湿度传感器143的配置位置不限定为此。温湿度传感器143侦测冷却板127附近的温度以及湿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已被由温湿度传感器143侦测的温度以及湿度设为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1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相对湿度),藉由以往习知的计算方法,计算冷藏室11内的露点温度。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取代温湿度传感器143,也能够使用温度传感器以及露点传感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已被以温湿度传感器143测量的冷藏室11的温度、从已被以温湿度传感器1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的露点温度,控制制冷循环20内的阀门25的开关、以及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
针对具体的控制方法,一边参照图4一边进行说明。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为关,并且阀门25为关的情况设为初期状态而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部29判定被计算的露点温度是否为既定温度(第一阈值)以上(步骤S11)。在此,在露点温度未满第一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11中为否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维持关状态,向步骤S15移动。
另一方面,在露点温度为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11中为是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步骤S12)。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成为开状态,藉此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更低温(例如从-20℃至-15℃左右)的冷气通过冷气送出流路16而向冷藏室11内流入。由此,冷藏室11内的温度急速地降低。
另外,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更低温的冷气是水分含量少,与冷藏室11内的空气比较为更干燥的状态。即,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冷气是更低湿。因此,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开状态,藉此冷藏室11内的湿度降低。与此相伴,露点温度也降低。
控制部29是一直、或者在定期的间隔,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1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冷藏室11内的露点温度。并且,判定计算的露点温度是否下降到未满既定温度(第二阈值)为止(步骤S13)。在此,在露点温度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13中为否的情况),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状态继续。
之后,在从已被由温湿度传感器1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的露点温度成为未满第二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13中为是的情况),控制部29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14)。
接着,处理向步骤S15移动。在步骤S15之后的处理中,基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143测量的冷藏室11内的温度,控制阀门25的开关。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9判定冷藏室11内的温度是否为既定温度(第三阈值)以上(步骤S15)。在此,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未满第三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15中为否的情况),将阀门25设为维持关状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15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第三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15中为是的情况),使阀门25从关状态向开状态移动(步骤S16)。由此,制冷循环20内的冷媒也在第二路径内循环,冷却板127被冷却。其结果,冷藏室11内的温度缓缓地降低。
接着,控制部29监视冷藏室11内的温度,判定冷藏室11内的温度是否成为未满既定温度(第四阈值)(步骤S17)。在此,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为第四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17中为否的情况),将阀门25以开状态维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17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未满第四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17中为是的情况),使阀门25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18)。由此,由于向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的冷媒的供给被停止,冷却板127的温度的降低停止,之后,冷却板127的温度转而上升。
如以上,控制部29控制制冷循环20内的阀门25的开关、以及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将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在上述的处理中,露点温度的第一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露点温度。挡板开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露点温度的第二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露点温度。挡板关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三阈值也被称为阀门开温度。阀门开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3℃。又,冷藏室温度的第四阈值也被称为阀门关温度。阀门关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
(针对对蔬菜室的应用)
接着,在冷藏室11的下方空间119为蔬菜室的情况,针对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将蔬菜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保持在适度的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
蔬菜是期望在不结冻程度的低温并且比较高湿的环境下保存。又,菠菜、油菜等的叶蔬菜是已知温度越低新鲜度越持久。但是,由于蔬菜若结冻或被水弄湿,则从此处损伤,较佳为在如不结冻或结露的环境下保存。
在此,例如,将冷藏室11的上方空间118的设定温度设为4℃,将为蔬菜室的下方空间119的设定温度设为0.5℃。此外,为了将蔬菜室的湿度维持在适度的状态,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而将冷藏室11内的露点温度维持在期望的温度范围。
在以下的表1,示出湿度、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关系。
[表1]
在蔬菜室的设定温度为0.5℃的上述的例子中,若以露点温度成为-1℃的方式控制,则蔬菜室(下方空间119)的湿度成为90%,能够实现高湿度,同时不结露的贮藏空间。因此,在上述的控制方法中,以冷藏室11的露点温度的目标值成为-1℃的方式,设定挡板开露点温度以及挡板关露点温度,藉此能够将蔬菜室(下方空间119)的温度以及湿度保持在适度的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总结)
如以上,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包括有冷冻室用蒸发器(第一冷却器)21、冷藏室11、冷冻室12。冷藏室11是使用冷却板127以直接冷却方式冷却。冷冻室12是循环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而藉此冷却室内。此外,冰箱1以能够将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向冷藏室11送出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藉此能够使冷却室15内的冷气从冷气送出流路16向冷藏室11内流入(即,以间接冷却方式冷却)。
根据此构成,将冷藏室11以直接冷却方式冷却,藉此能够将冷藏室11内的湿度维持在高的状态。又,在欲将冷藏室11急速地冷却的情况等,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而从冷却室15将更低温的冷气送入,藉此能够将冷藏室11快速地冷却。
又,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进行所谓在露点温度成为既定温度(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在成为未满既定温度(第二阈值)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关闭的控制。由此,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为比较高的状态,能够抑制冷藏室11内的湿度过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冷藏室11内的结露的产生。另外,将冷却板127的温度保持在较露点温度之上,藉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附着在冷却板127的结露。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开关,藉此控制冷却室15内的冷气的向冷藏室11的流入。但是,在其他方案中,取代挡板,也可以调节风扇的风量,藉此控制向冷藏室的冷气的送出。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温湿度传感器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针对这些以外的构成,能够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成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5,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201的内部构成。冷藏室11的内部被由间隔架155区划成两个空间(即,上方空间118以及下方空间119)。在冷藏室11的背面侧,设置有冷气送出流路16,在冷气送出流路16的背面侧的壁面,设置有冷却板127。在冷气送出流路16与上方空间118之间,设置有冷藏室风扇142。这些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冷藏室11内,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243以及冷却板温度传感器24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板127的附近配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43。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温湿度传感器243设置在冷藏室门11a的附近(即,接近冷藏室11的门口(frontage)的位置)的冷藏室的上面。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板127的附近,配置有为另一个温度传感器的冷却板温度传感器244。另外,在其他方案中,也可以将配置在冷却板127的附近的传感器设为温湿度传感器,将配置在冷藏室门11a的附近的传感器设为温度传感器。
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侦测的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主要是被利用在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的控制。又,已被冷却板温度传感器244侦测的冷却板127的温度主要是被利用在阀门25的开关的控制。
在以下,针对冷藏室11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一边参照图6一边进行说明。又,在图6,示出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为关,并且阀门25为关的情况设为初期状态而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部29判定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的条件(挡板开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21)。在此,挡板开条件指的是以下的(A)以及(B)的任一方成立的条件(OR条件)的情形。
(A)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侦测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的露点温度为既定温度(第一阈值)以上(即,露点温度≧第一阈值)。
(B)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侦测的温度为既定温度(第二阈值)以上(即,冷藏室温度≧第二阈值)。
另外,在挡板开条件,为了防止冷藏室11内的过度冷却,冷藏室温度未满既定的温度的情况也可以包含所谓不将冷藏室送出挡板敞开的前提条件。
在步骤S21中,在挡板开条件未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21中为否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维持关状态,向步骤S25移动。
另一方面,在挡板开条件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21中为是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步骤S22)。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成为开状态,藉此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冷气通过冷气送出流路16而向冷藏室11内流入。由此,冷藏室11内的温度急速地降低。
另外,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冷气是水分含量少,与冷藏室11内的空气比较为更干燥的状态。即,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冷气是更低湿。因此,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开状态,藉此冷藏室11内的湿度降低。与此相伴,露点温度也降低。
控制部29是一直、或者在定期的间隔,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冷藏室11内的露点温度。并且,控制部29判定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关闭的条件(挡板关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23)。在此,挡板关条件指的是以下的(C)以及(D)的两方同时成立的条件(AND条件)的情形。
(C)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侦测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的露点温度未满既定温度(第三阈值)(即,露点温度<第三阈值)。
(D)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侦测的温度未满既定温度(第四阈值)(即,冷藏室温度<第四阈值)。
另外,在挡板关条件,为了防止冷藏室11内的过度冷却,在冷藏室温度未满既定的温度的情况也可以包含所谓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关闭的前提条件。又,在其他方案中,挡板关条件也可以设为上述的(C)以及(D)的任一方成立的条件(OR条件)。
在步骤S23中,在挡板关条件未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23中为否的情况),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状态继续。
之后,在挡板关条件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23中为是的情况),控制部29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24)。
接着,处理向步骤S25移动。在步骤S25之后的处理中,基于已被冷却板温度传感器244测量的温度,控制阀门25的开关。
在步骤S25中,控制部29判定冷却板127的温度是否为既定温度(第五阈值)以上(步骤S25)。在此,在冷却板127的温度未满第五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25中为否的情况),将阀门25设为维持关状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25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第五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25中为是的情况),使阀门25从关状态向开状态移动(步骤S26)。由此,制冷循环20内的冷媒也在第二路径内循环,冷却板127被冷却。其结果,冷藏室11内的温度缓缓地降低。
接着,控制部29监视冷藏室11内的温度,判定冷藏室11内的温度是否成为未满既定温度(第六阈值)(步骤S27)。在此,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为第六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27中为否的情况),将阀门25以开状态维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27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未满第六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27中为是的情况),使阀门25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28)。由此,由于向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的冷媒的供给被停止,冷却板127的温度的降低停止,之后,冷却板127的温度转而上升。
如以上,控制部29控制制冷循环20内的阀门25的开关、以及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将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在上述的处理中,露点温度的第一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露点温度。挡板开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二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冷藏室温度。挡板开冷藏室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7℃。又,露点温度的第三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露点温度。挡板关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四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冷藏室温度。挡板关冷藏室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却板温度的第五阈值也被称为阀门开温度。阀门开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3℃。又,冷却板温度的第六阈值也被称为阀门关温度。阀门关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温湿度传感器243设置在冷藏室门11a的附近(即,接近冷藏室11的门口的位置)的冷藏室的上面。在接近冷藏室11的门口的位置中,因冷藏室门11a的开关更容易受到外部空气的影响。因此,温湿度传感器243的侦测温度容易变得比在冷却板127的附近被侦测的温度高。
在冷藏室门11a的开关的频率高,或热的食品被投入到冷藏室11内的情况,有冷藏室11的温度从冷却板127的温度背离的可能性。在如此的情况,如本实施方式般,基于已被设置在冷藏室门11a的附近的温湿度传感器2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藉此能够将冷藏室更快速地冷却。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冷却板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针对这些以外的构成,能够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成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7,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301的内部构成。冷藏室11的内部被隔离架355区划成两个空间(即,上方空间118以及下方空间119)。在冷藏室11的背面侧,设置有冷气送出流路16。针对这些,能够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板327的配置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板127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板327设置在下方空间119。下方空间119的设定温度变得比上方空间118的设定温度低。也能够将下方空间119称为低温室,上方空间118称为高温室。在设定温度更低的低温室内配置冷却板327,能够将低温室侧优先地冷却。
下方空间119,例如,能够作为蔬菜室、激冷室等利用。又,由于下方空间119能够维持在不结冻程度的低温并且比较高湿的状态,能够作为蔬菜室适当地利用。
又,如图7所示,在间隔架355的背面侧,形成有冷藏室内循环路径356。并且,在冷藏室内循环路径356的上方,设置有冷藏室风扇142。由此,在使冷藏室风扇142旋转时,在上方空间118、下方空间119、以及冷藏室内循环路径356之间,能够使空气循环。
在冷藏室内循环路径356的下方(即,下方空间119的背面侧),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343。如此,温湿度传感器343较佳为设置在从冷却板327稍微分离的位置,并且能够检测被由冷藏室风扇142搅拌的空气通过了冷却板附近后的温度的地方。作为如此的地方,例如,可举出低温室内或者低温室的附近。在如此的地方配置温湿度传感器343,例如,藉此能够将如在第二实施方式说明般的两个温度传感器(即,温湿度传感器243以及冷却板温度传感器244)归纳成一个。
在以下,针对冷藏室11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一边参照图8一边进行说明。又,在图8,示出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为关,并且阀门25为关的情况设为初期状态而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部29判定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的条件(挡板开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31)。在此,挡板开条件指的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上述的(A)以及(B)的任一方成立的条件(OR条件)的情形。
在步骤S31中,在挡板开条件未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31中为否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维持关状态,向步骤S35移动。
另一方面,在挡板开条件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31中为是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步骤S32)。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成为开状态,藉此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冷气通过冷气送出流路16而向冷藏室11内流入。由此,冷藏室11内的温度急速地降低。
之后,控制部29判定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关闭的条件(挡板关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33)。在此,挡板关条件指的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上述的(C)以及(D)的两方同时成立的条件(AND条件)的情形。另外,在其他方案中,挡板关条件也可以设为上述的(C)以及(D)的任一方成立的条件(OR条件)。
在步骤S33中,在挡板关条件未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33中为否的情况),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状态继续。
之后,在挡板关条件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33中为是的情况),控制部29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34)。
接着,处理向步骤S35移动。在步骤S35之后的处理中,基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343测量的温度,控制阀门25的开关。
在步骤S35中,控制部29判定冷藏室11的温度是否为既定温度(第五阈值)以上(步骤S35)。在此,在冷藏室11的温度未满第五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35中为否的情况),将阀门25设为维持关状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35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第五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35中为是的情况),使阀门25从关状态向开状态移动(步骤S36)。由此,制冷循环20内的冷媒也在第二路径内循环,冷却板327被冷却。其结果,冷藏室11内的温度缓缓地降低。
接着,控制部29监视冷藏室11内的温度,判定冷藏室11内的温度是否成为未满既定温度(第六阈值)(步骤S37)。在此,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为第六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37中为否的情况),将阀门25以开状态维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37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未满第六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37中为是的情况),使阀门25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38)。由此,由于向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的冷媒的供给被停止,冷却板327的温度的降低停止,之后,冷却板327的温度转而上升。
如以上,控制部29控制制冷循环20内的阀门25的开关、以及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将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在上述的处理中,露点温度的第一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露点温度。挡板开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二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冷藏室温度。挡板开冷藏室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1℃。又,露点温度的第三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露点温度。挡板关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四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冷藏室温度。挡板关冷藏室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7℃。又,冷藏室温度的第五阈值也被称为阀门开温度。阀门开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5℃。又,冷藏室温度的第六阈值也被称为阀门关温度。阀门关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2℃。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343测量的冷藏室11内的温度,控制阀门25的开关。因此,阀门开温度以及阀门关温度较佳为,与侦测冷却板127的温度的第二实施方式比较,设定成高。又,挡板开露点温度期望是与阀门关温度(或者,冷却板127的温度的下限值)相比为低的温度。由此,冷藏室11内的冷却是尽量使用冷却板327进行,在冷藏室11内的湿度变高并且露点温度变高时成为藉由冷却室15内的冷气实行露点温度的降低。由此,由于抑制冷却室15内的低湿的冷气过度流入冷藏室内,能够抑制冷藏室11内干燥。
在图9,示出使用上述的控制方法,控制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阀门25的开关、以及压缩机22的运转ON/OFF时的各处的温度变化以及冷藏室11的露点温度变化的例子。在图9中,A是冷藏室11的温度(即,温湿度传感器343的测量温度)、B是冷却板327的温度、C是冷藏室11的露点温度(即,从已被温湿度传感器343测量的温度以及湿度计算的露点温度)、D是冷冻室12的温度。又,示出E是阀门25的开关状态、F是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状态、G是压缩机22的运转状态。
在图9中,(1)、(3)以及(5)的时机是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开的时机(即,将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向冷藏室11送出的时机)的例子。如图9的图表所示,在露点温度成为既定温度(例如,1℃)以上时,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从关状态成为开状态。
在图9中,(2)、(4)以及(6)的时机是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关的时机(即,停止已与冷冻室用蒸发器21热交换的冷气的向冷藏室11的送出的时机)的例子。如图9的图表所示,在冷藏室11的温度以及湿度变得比既定值低时(即,满足了上述(C)以及(D)的条件时),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从开状态成为关状态。
如本实施方式般,在设定温度更低的下方空间119(或者,下方空间119的附近)配置温湿度传感器343,藉此能够藉由温湿度传感器343更正确地检测下方空间119的温度以及湿度。因此,可将下方空间119维持在不结冻程度的低温并且比较高湿的状态,能够设为适于蔬菜的保存的空间。又,在冷藏室11之中,将下方空间119设定成低温并且高湿的空间,藉此能够基于已被设置在下方空间119(或者,下方空间119的附近)的一个温度传感器侦测的温度控制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以及阀门25的开关。另外,在如图7所示的位置配置温湿度传感器343的构成是在低温室配置温湿度传感器的构成的例子。
又,在控制冷藏室11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情况,如图9所示,冷却板327的温度(B)较佳为被维持在与冷藏室11的露点温度(C)相比为高的状态。由此,能够最小限度地抑制附着在冷却板127的结露。因此,抑制被收容在下方空间119的蔬菜等被露弄湿,维持蔬菜的新鲜度变得容易。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谓以使用了已被设置在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内的第二冷却器(冷藏室用蒸发器)冷却的冷却板的直接冷却方式将冷藏室11冷却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使用直接冷却方式将冷藏室冷却的方法不限定为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针对在冷藏室与冷冻室的间隔壁使冷冻室内的冷气传递,将此间隔壁作为冷却板利用的构成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0,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401的内部构成。冷藏室11与冷冻室12被间隔壁452隔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冷藏室11与冷冻室12被具有高的隔热性的隔热间隔壁52隔开,经由隔热间隔壁52从冷冻室12向冷藏室11传递冷气的情形少。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冷藏室11与冷冻室12被与隔热间隔壁52相比为隔热性低的间隔壁452隔开。
藉由此构成,能够向冷藏室11传递冷冻室12内的冷气,将冷藏室11内冷却。即,间隔壁452完成作为以直接冷却方式将冷藏室11内冷却的时候的冷却板的任务。由于采用如此的构成的直接冷却方式,藉此变得不需要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能够将制冷循环20的构成简单化。
另外,若使冷冻室12内的冷气就这样向冷藏室11传递,则有冷藏室11内过度冷却的情况。因此,在间隔壁452内的冷藏室11侧的面,包括有温度补偿加热器428。包括有温度补偿加热器428,藉此能够将位于冷藏室11侧的间隔壁452的表面维持在适度的温度。
在冷藏室11内,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243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444。温湿度传感器243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在冷藏室门11a的附近(即,接近冷藏室11的门口的位置)的冷藏室的上面。又,第二温度传感器444配置在间隔壁452以及温度补偿加热器428的附近。
已被温湿度传感器243侦测的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主要是被利用在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的控制。又,已被第二温度传感器444侦测的温度主要是被利用在温度补偿加热器428的ON/OFF的控制。
在以下,针对冷藏室11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一边参照图11一边进行说明。又,在图11,示出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方法的例子。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为关,并且温度补偿加热器428为OFF的情况设为初期状态而进行说明。
首先,控制部29判定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的条件(挡板开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41)。在此,挡板开条件指的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上述的(A)以及(B)的任一方成立的条件(OR条件)的情形。
在步骤S41中,在挡板开条件未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41中为否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设为维持关状态,向步骤S45移动。
另一方面,在挡板开条件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41中为是的情况),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敞开(步骤S42)。冷藏室送出挡板141成为开状态,藉此在冷却室15内产生的冷气通过冷气送出流路16而向冷藏室11内流入。由此,冷藏室11内的温度急速地降低。
之后,控制部29判定将冷藏室送出挡板141关闭的条件(挡板关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43)。在此,挡板关条件指的是,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上述的(C)以及(D)的两方同时成立的条件(AND条件)的情形。另外,在其他方案中,挡板关条件也可以设为上述的(C)以及(D)的任一方成立的条件(OR条件)。
在步骤S43中,在挡板关条件未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43中为否的情况),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状态继续。
之后,在挡板关条件成立的情况(在步骤S43中为是的情况),控制部29使冷藏室送出挡板141从开状态向关状态移动(步骤S44)。
接着,处理向步骤S45移动。在步骤S45之后的处理中,基于已被第二温度传感器444测量的温度,控制温度补偿加热器428的ON/OFF。
在步骤S45中,控制部29判定已被第二温度传感器444测量的间隔壁452的温度是否未满既定温度(第五阈值)(步骤S45)。在此,在冷藏室11的温度为第五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45中为否的情况),将温度补偿加热器428设为维持OFF状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45的处理。
之后,在间隔壁452的温度低于第五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45中为是的情况),使温度补偿加热器428向ON状态移动(步骤S46)。由此,以温度补偿加热器428的热加热面对冷藏室11的间隔壁452的表面,冷藏室11内的温度缓缓地上升。
接着,控制部29监视已被第二温度传感器444测量的温度,判定冷藏室11内的温度是否成为既定温度(第六阈值)以上(步骤S47)。在此,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未满第六阈值的情况(在步骤S47中为否的情况),将温度补偿加热器428以ON状态维持。并且,控制部29重复步骤S47的处理。
之后,在冷藏室11内的温度成为第六阈值以上的情况(在步骤S47中为是的情况),使温度补偿加热器428从ON状态向OFF状态移动(步骤S48)。由此,止住间隔壁452的温度上升。其结果,冷藏室11内的温度过度上升被抑制,冷藏室11内的温度被维持在适度的状态。
如以上,控制部29控制温度补偿加热器428的ON/OFF、以及冷藏室送出挡板141的开关,将冷藏室11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在上述的处理中,露点温度的第一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露点温度。挡板开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二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开冷藏室温度。挡板开冷藏室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7℃。又,露点温度的第三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露点温度。挡板关露点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冷藏室温度的第四阈值也被称为挡板关冷藏室温度。挡板关冷藏室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间隔壁的温度的第五阈值也被称为加热器ON温度。加热器ON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1℃。又,间隔壁的温度的第六阈值也被称为加热器OFF温度。加热器OFF温度是,例如,能够设为3℃。
如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401中,冷藏室11与冷冻室12被与隔热间隔壁52相比为隔热性低的间隔壁452隔开。藉由此构成,能够向冷藏室11传递冷冻室12内的冷气,将冷藏室11内冷却。因此,变得不需要用以将冷却板冷却的制冷循环20的第二路径,能够将制冷循环20的构成简单化。
并且,完成作为用以将冷藏室11内冷却的冷却板的任务的间隔壁452的表面温度使用温度补偿加热器428调节。由此,能够将冷藏室11内维持在适度的温度。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是以所有的点进行例示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以上述的说明而是藉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又,针对互相组合在本说明书说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而得到的构成,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

Claims (3)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器;
冷冻室,以循环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而室内被冷却;
第二冷却器;冷藏室,使用由所述第二冷却器冷却的冷却板以直接冷却使得所述冷却板的温度在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方式冷却;以及
温湿度传感器,侦测所述冷藏室的温度以及湿度;
其中
在所述冷藏室内的露点温度成为既定温度以上时,以能够将已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热交换的冷气向所述冷藏室送出的方式构成,
所述既定温度是与所述冷却板的温度的下限值相比为低的温度,
在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或露点温度低于规定的值时,使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停止向所述冷藏室的送出,
由所述第二冷却器对所述冷却板的冷却是在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向所述冷藏室的送出停止时进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包含比设定温度低的低温室、比设定温度高的高温室;
所述冷却板配置在所述低温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低温室,配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CN202010318195.XA 2019-04-24 2020-04-21 冰箱 Active CN111854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2593 2019-04-24
JP2019082593A JP2020180721A (ja) 2019-04-24 2019-04-24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4281A CN111854281A (zh) 2020-10-30
CN111854281B true CN111854281B (zh) 2023-12-05

Family

ID=72922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8195.XA Active CN111854281B (zh) 2019-04-24 2020-04-21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1504B2 (zh)
JP (1) JP2020180721A (zh)
CN (1) CN111854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8269B (zh) * 2016-10-24 2019-08-2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460901B (zh) * 2020-11-18 2021-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及风冷冰箱
CN114877576B (zh) * 2020-12-28 2024-01-02 江苏拓米洛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变频压缩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
CN113280541B (zh) * 2021-06-29 2022-09-20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多间室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系统
CN114279146B (zh) * 2021-12-29 2024-01-09 赣州中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湿度调节的智能化冷库
CN114593557A (zh) * 2022-03-31 2022-06-07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及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
US11892225B2 (en) * 2022-04-28 2024-02-06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refrigerator applianc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332A (zh) * 2001-11-16 2003-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直冷式冰箱
CN101446464A (zh) * 2007-11-28 2009-06-03 株式会社东芝 冷冻冰箱
CN102395840A (zh) * 2009-04-17 2012-03-28 夏普株式会社 冷冻冷藏库和冷却库
CN103250015A (zh) * 2011-02-15 2013-08-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568269A (zh) * 2016-10-24 2017-04-1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64859U (zh) * 1971-11-09 1973-08-17
US5729997A (en) * 1996-02-29 1998-03-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air circulation system
JP2000356445A (ja) * 1999-06-11 2000-12-26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3541149B2 (ja) * 1999-09-27 2004-07-07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2005221144A (ja) * 2004-02-05 2005-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US8850844B2 (en) * 2006-03-13 2014-10-07 Lg Electronics Inc. Cool air supply structure of storage receptacle for refrigerator
JP4867758B2 (ja) * 2007-03-30 2012-0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EP2653809B1 (en) * 2007-04-26 2018-04-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US20090158928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Squeezable moisture removal device
KR101585941B1 (ko) * 2008-09-22 2016-01-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식품열교환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KR20100072944A (ko) * 2008-12-22 2010-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685353B1 (ko) * 2009-07-21 2016-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2017146023A (ja) * 2016-02-17 2017-08-24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332A (zh) * 2001-11-16 2003-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直冷式冰箱
CN101446464A (zh) * 2007-11-28 2009-06-03 株式会社东芝 冷冻冰箱
CN102395840A (zh) * 2009-04-17 2012-03-28 夏普株式会社 冷冻冷藏库和冷却库
CN103250015A (zh) * 2011-02-15 2013-08-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568269A (zh) * 2016-10-24 2017-04-1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4281A (zh) 2020-10-30
JP2020180721A (ja) 2020-11-05
US20200340730A1 (en) 2020-10-29
US11391504B2 (en)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4281B (zh) 冰箱
KR101504234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7506520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refrigerator
US6935127B2 (en) Refrigerator
US20120023975A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867758B2 (ja) 冷蔵庫
KR101916727B1 (ko) 냉장고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20080178621A1 (en) Refrigerator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30042641A1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502460B2 (en) Refrigerator
US11085689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refrigerator
US11397041B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101140711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운전제어방법
KR20180055242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6266585A (ja) 冷蔵庫
US20210239382A1 (en) Refrigerator
KR100725495B1 (ko) 보조저장실을 구비한 냉장고 및 그 운전제어방법
US10473388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reof
JP6360717B2 (ja) 冷蔵庫
JP2005172303A (ja) 冷蔵庫
JP2007309585A (ja) 冷凍装置
JP7438451B2 (ja) 冷凍冷蔵庫
KR20200069723A (ko)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JP2005098605A (ja) 冷蔵庫
JP2013122328A (ja)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