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8242A -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8242A
CN111848242A CN202010746758.5A CN202010746758A CN111848242A CN 111848242 A CN111848242 A CN 111848242A CN 202010746758 A CN202010746758 A CN 202010746758A CN 111848242 A CN111848242 A CN 111848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rmentation
microbial agent
compound microbial
beauveria bassia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67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肖宇
郭小红
刘玉珍
翟修彩
危月辉
揭云东
李英武
陈晓燕
骆毛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67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8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8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8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10Addition or removal of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or air to or from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50Treatments comb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s, e.g. anaerobic and aerobic treatment or vermicomposting and aerobic 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配比,充分发挥复配菌剂的多功能作用,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使有效活菌数达到最大,该复合微生物菌剂既具有产生促进作物生长的活性物质,能向农作物供肥,能向作物根系土壤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同时,该微生物菌剂中的哈茨木霉菌是一种生防菌常用来预防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齐整小核菌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能有效防止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作物的整个物候期中,农作物的虫害、病害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病虫害的发生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是绝收,因此,在农作物的整个物候期中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尤为重要。但我国农业主要以化学农药、化学杀菌剂防治病虫害,化学农药虽然可有效防治病虫害,但长期过分依赖于化学农药的结果是农田土质变化,肥力下降,农作物产品残留、品质下降以及食品和环境污染。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国际上呈现一种致力于开发出生物农药或具有生防特性的微生物菌肥的趋势。国内外相关专家在研发中发现部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兼有生防和营养的双重功能,因此将分别具有营养和生防功能的微生物复配到肥料中,以实现研发出同时具有促长和生防双功能的微生物菌肥。
现有技术中有关土传病害的生防应用报道很多,如中国专利CN201510769449.9公开了利用猪粪和蘑菇渣生长生物有机肥的方法,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对猪粪和蘑菇渣进行腐熟,再复配具有拮抗或抑制作用有害真菌的益生菌,该方法益生菌的存活率较低,为了保证存活率必需使用大量的益生菌,增加了成本;中国专利CN201410514541.6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猪粪生物有机肥的工艺,该方法在堆肥配料中添加了10%~20%海藻,使得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具有海藻肥的优点,但制备工艺复杂,不便农业生产实际操作;中国专利CN201010228347.3、CN201310666396.9、CN20130308892.7均提供了用于堆腐发酵的秸秆腐熟菌剂,而秸秆堆腐发酵具有费劳力、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促进作物根际发育,既为作物提供全方面营养,还能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猪粪30~45份、菇渣20~35份、秸秆20~3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
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有效活菌数为≥5亿/mL。
优选地,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猪粪40份、菇渣30份、秸秆2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
优选地,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三炬-2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7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猪粪、菇渣和秸秆混合,得到预混料;
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所述预混料混合,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料;
将哈茨木霉菌与所述预混料混合,进行第二发酵,得到第二发酵料;
将所述第一发酵料和第二发酵料混合,得到初次发酵料;
将荧光假单胞菌与所述初次发酵料混合,进行第三发酵,得到所述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过程中控制含水量为20%~45%。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时间均为15~20天。
优选地,所述第三发酵的时间为5~7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促进作物根际发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抑制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病害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或齐整小核菌引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猪粪30~45份、菇渣20~35份、秸秆20~3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的有效活菌数为≥5亿/mL。本发明通过优化配比,充分发挥复配菌剂的多功能作用,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使有效活菌数达到最大,该复合微生物菌剂既具有产生促进作物生长的活性物质,能向农作物供肥,能向作物根系土壤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同时,该微生物菌剂中的哈茨木霉菌是一种生防菌常用来预防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齐整小核菌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能有效防止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具有生防功能。因此本发明实现肥田壮苗、促生防病及优质高产的目的,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在使用中,可减少用肥次数和使用成本,产生药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增效作用,具有显著的环保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促进作物根际发育,既为作物提供全方面营养,还能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对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齐整小核菌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作物表面害虫发生率。
生物保藏说明
球孢白僵菌,拉丁文为Beauveria bassiana,于2019年6月17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7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猪粪30~45份、菇渣20~35份、秸秆20~3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
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有效活菌数为≥5亿/mL。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优选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猪粪40份、菇渣30份、秸秆2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
本发明对所述猪粪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
本发明对所述菇渣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在本发明中,所述菇渣能够提供多种菌体蛋白、代谢产物和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
本发明对所述秸秆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在本发明中,所述秸秆能够提供纤维、有机质和氮、磷、钾、钙和镁等元素。
在本发明中,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优选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三炬-2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74,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所述球孢白僵菌能够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番薯象鼻虫、棉花红蜘蛛等多种农林害虫。
本发明中所述哈茨木霉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于市场购买所得。
在本发明中,所述哈茨木霉菌占据生态位能够抑制白粉病病原菌的大量繁殖,阻碍病原菌的侵染,结合球孢白僵菌的诱导抗病性,使得病情指数明显降低,起到防治白粉病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荧光假单胞菌能够向作物根系土壤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使营养供应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同时使叶片浓绿有光泽,根系发达,增产效果极显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猪粪、菇渣和秸秆混合,得到预混料;
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所述预混料混合,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料;
将哈茨木霉菌与所述预混料混合,进行第二发酵,得到第二发酵料;
将所述第一发酵料和第二发酵料混合,得到初次发酵料;
将荧光假单胞菌与所述初次发酵料混合,进行第三发酵,得到所述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过程中优选控制含水量为20%~45%。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过程中优选保持湿润状态,定时观察含水量变化,及时补充水分。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过程中优选待堆体温度达到55℃以上,用翻抛机进行翻抛。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时间优选均为15~20天。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发酵的时间优选为5~7天。
在本发明中,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哈茨木霉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优选以菌液的形式进行添加,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哈茨木霉菌优选以PDA培养基为斜面培养基得到菌液,所述荧光假单胞菌优选以无氮培养基为斜面培养基得到菌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促进作物根际发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促进作物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抑制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病害优选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或齐整小核菌引起。
本发明优选根据不同作物,进行一定比例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撒施在作物根部,或者作物种植前期以一定比例进行穴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中检测方法-委托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根据国标GB 20287-2006、NY/T 2321-2013进行检测。
实施例1:
1、原料混合:猪粪、菇渣、秸秆按照质量比40:30:25准备好,堆放在发酵池中,并混合均匀;
2、将备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三炬-22,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17974、哈茨木霉菌发酵液分别以5%、20%的接种量,分别撒入上述混合原料中,混合均匀。
3、控制含水量20%,分别进行初次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湿润状态,定时观察含水量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待堆体温度达到55℃以上,用翻抛机进行翻抛,初次发酵时间为15天,发酵后将两种发酵物进行混合得到初次发酵料。
4、将单独发酵得到的荧光假单胞发酵液按10%的接种量均匀撒入初次发酵料中,并用翻抛机混合均匀,再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5天,即得所需复合微生物菌剂。
上述荧光假单胞发酵液的斜面培养基为无氮培养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三炬-22、哈茨木霉菌的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供试植物为:荷兰豆、蕹菜两种作物。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常规施肥
处理3:常规施肥+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处理4:常规施肥+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
以上处理均重复3次。
具体施肥方法:
荷兰豆: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于移栽期(10月14日)、坐果期(12月13日)进行施肥。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3:常规施肥+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以150kg/亩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4:常规施肥+复合微生物菌剂:用法及用量与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相同。调查结果从采收开始分别对各小区产量进行登记,并统计产量。7月7日和7月27日对黄瓜白粉病进行调查。在采收结束期(1月15日)进行生物产量统计。
蕹菜:蕹菜播种前(2019年5月2日)釆用基施方法,整地后均匀撒施,覆盖薄土后播下种子;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3:常规施肥+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以90kg/亩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4:常规施肥+复合微生物菌剂:用法及用量与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相同。生长期间其他施肥、农药管理方法一致。
蕹菜于2019年6月6日采收,釆集检测各处理土样的土壤微生物学及土壤化学性状并实测蕹菜产量。
(3)结果如下所示
荷兰豆:
1、不同处理对荷兰豆营养物质的影响。(Vc含量、蛋白质、纤维素)
不同处理对荷兰豆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处理4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19.65mg/100g,比处理3、2、1分别增加了1.49mg/100g、2.63mg/100g和3.67mg/100g;处理4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6g/100g,比处理3、2、1分别增加了0.11g/100g、0.17mg/100g和0.25mg/100g;处理4纤维素的含量有所降低,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维生素C是蔬菜营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和人类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荷兰豆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荷兰豆中的营养物质有显著提高,提高了产品品质。
表1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荷兰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处理 Vc含量(mg/100g) 蛋白质(g/100g) 纤维素(g/100g)
1 15.98±0.26d 1.21±0.09d 0.72±0.02a
2 17.02±0.31c 1.29±0.10c 0.67±0.04a
3 18.16±0.29b 1.35±0.08b 0.65±0.03a
4 19.65±0.39a 1.46±0.13a 0.64±0.02a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
2、不同处理对荷兰豆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荷兰豆产量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试验过程发现,荷兰豆喷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后,随着复合微生物菌剂中荧光假单胞菌向作物根系土壤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营养供应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有光泽,根系发达,增产效果极显著;处理4每666.7m2平均产量是1671.2kg,比处理3每666.7m2平均产量1571.2kg增加100.0kg,增产6.36%;比处理2每666.7m2平均产量1446.7kg增加224.5kg,增产15.52%;比处理1每666.7m2平均产量1375.6kg增加295.6kg,增产21.49%。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见表2),F=19.683>F0.01=7.59,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2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荷兰豆产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2608644990000071
Figure BDA0002608644990000081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
3、不同处理对荷兰豆白粉病的影响
田间试验调查结果(表3)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荷兰豆的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中处理4效果最好,白粉病防治效果达68.30%。田间试验还发现病情指数与植株长势存在一定相关。处理1的病情最为严重,处理2相比处理1,病情指数有小幅下降;处理4、3的病情指数呈现明显下降的情况,推测是由于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哈茨木霉菌占据生态位抑制了白粉病病原菌的大量繁殖,阻碍了病原菌的侵染,结合球孢白僵菌的诱导抗病性,使得病情指数明显降低,起到防治白粉病效果。
表3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Figure BDA0002608644990000082
蕹菜:
1、不同处理对蕹菜产量的影响
田间调查表明,处理4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能促进蕹菜生长,特别是叶片和根系的生长,蕹菜长势旺盛。处理4蕹菜比处理3蕹菜叶片较厚,叶色浓绿;处理4平均株高62.8cm比处理3平均株高增加4~6cm。
不同处理蕹菜产量情况表(见表4),处理4每666.7m2平均产量是1662.3kg,比处理3每666.7m2平均产量1526.7kg增加135.6kg,增产8.88%;比处理2每666.7m2平均产量1426.7kg增加235.6kg,增产16.5%;比处理1每666.7m2平均产量1420.1kg增加242.2kg,增产17.05%。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见表4),F=18.54>F0.01=7.59,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4不同处理蕹菜产量情况表
Figure BDA0002608644990000091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见表5),F=18.54>F0.01=7.59,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进行LSD法多重比较(见表5),结果表明:处理4与处理3、2、1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3与处理2、1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1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蕹菜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表5不同处理蕹菜产量方差分析表
Figure BDA0002608644990000092
2、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1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如表6,从表6可以看出,处理4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为263±28.5mg/kg,比处理1、2、3显著提高,比处理3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208±31.4mg/kg)平均提高55mg/kg,提高了26.44%;处理4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为40.6±6.13mg/kg,比处理1、2、3显著提高,比处理3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7.3±6.79mg/kg)平均提高23.3mg/kg,提高了134.7%;处理4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为6.91±1.19比处理1、2、3显著降低,比处理3施用灭活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2.6±3.11)平均降低5.69。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活性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表6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变化
Figure BDA0002608644990000101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猪粪30~45份、菇渣20~35份、秸秆20~3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
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有效活菌数为≥5亿/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猪粪40份、菇渣30份、秸秆25份、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5~15份、哈茨木霉菌20~35份和荧光假单胞菌10~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三炬-2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974。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猪粪、菇渣和秸秆混合,得到预混料;
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所述预混料混合,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料;
将哈茨木霉菌与所述预混料混合,进行第二发酵,得到第二发酵料;
将所述第一发酵料和第二发酵料混合,得到初次发酵料;
将荧光假单胞菌与所述初次发酵料混合,进行第三发酵,得到所述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过程中控制含水量为20%~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和第二发酵的时间均为15~20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酵的时间为5~7天。
8.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促进作物根际发育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或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抑制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或齐整小核菌引起。
CN202010746758.5A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1848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6758.5A CN111848242A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6758.5A CN111848242A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8242A true CN111848242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4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6758.5A Pending CN111848242A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82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964A (zh) * 2022-05-06 2022-08-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拟球孢白僵菌和/或有机碳肥在苹果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16064249A (zh) * 2022-12-29 2023-05-05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球孢白僵菌pr3及其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0552A (zh) * 2013-08-12 2014-01-29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用于秸秆腐熟并防治玉米螟的复合菌剂及制备和应用
US20170181438A1 (en) * 2014-08-10 2017-06-29 Uday Bhavanishankar Philar A holistic, c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huang long bing (hlb), phytophthora gummosis, asian citrus psyllid and other serious infestations in citrus and other crops
CN107299069A (zh) * 2017-08-09 2017-10-27 郑州大学 农用微生物制剂及其在防治瓜类根结线虫和西瓜枯萎病方面的应用
CN108617696A (zh) * 2018-04-28 2018-10-09 广西青又青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柑橘黄龙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制备的柑橘黄龙病专用生物制剂
CN109796274A (zh) * 2019-02-20 2019-05-24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37057A (zh) * 2019-05-28 2019-07-23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广谱微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194A (zh) * 2019-04-02 2019-07-30 漳州三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菌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00029570A1 (en) * 2016-04-04 2020-01-30 Iden Biotechnology, S.L. Microorganism-produced compositions having stimulatory activity on plant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0552A (zh) * 2013-08-12 2014-01-29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用于秸秆腐熟并防治玉米螟的复合菌剂及制备和应用
US20170181438A1 (en) * 2014-08-10 2017-06-29 Uday Bhavanishankar Philar A holistic, c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huang long bing (hlb), phytophthora gummosis, asian citrus psyllid and other serious infestations in citrus and other crops
US20200029570A1 (en) * 2016-04-04 2020-01-30 Iden Biotechnology, S.L. Microorganism-produced compositions having stimulatory activity on plants
CN107299069A (zh) * 2017-08-09 2017-10-27 郑州大学 农用微生物制剂及其在防治瓜类根结线虫和西瓜枯萎病方面的应用
CN108617696A (zh) * 2018-04-28 2018-10-09 广西青又青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柑橘黄龙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制备的柑橘黄龙病专用生物制剂
CN109796274A (zh) * 2019-02-20 2019-05-24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66194A (zh) * 2019-04-02 2019-07-30 漳州三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菌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37057A (zh) * 2019-05-28 2019-07-23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广谱微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5964A (zh) * 2022-05-06 2022-08-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拟球孢白僵菌和/或有机碳肥在苹果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16064249A (zh) * 2022-12-29 2023-05-05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球孢白僵菌pr3及其应用
CN116064249B (zh) * 2022-12-29 2024-04-26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球孢白僵菌pr3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1394A4 (en) Microbial fertilizer with doubl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and disease-resistan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US8518428B2 (en) Antagonistic bacteria for controlling the Fusarium wilt of continuous cropping banana and their 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
CN109650986B (zh) 一种改良退化蔬菜地土壤的炭基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CN103819237A (zh) 烟草专用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315B (zh) 一种生物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花生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5028B (zh) 一种微生物菌组及其微生物菌剂和应用
CN105875645A (zh) 一种防治烟草根黑腐病的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94407A (zh) 一种稻草腐解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395A (zh) 一种滴灌剂型解盐防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5793A (zh) 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8040A (zh) 解淀粉芽胞杆菌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CN106007824B (zh) 一种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66194A (zh) 一种新型多菌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64065A (zh) 一株弗氏链霉菌g-1及其应用
CN111848242A (zh) 一种具有生防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36351A (zh) 杀虫防病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包含该菌剂的生物肥料
CN101659931B (zh) 防除连作黄瓜立枯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10791459B (zh) 一株用于防控连作百合土传枯萎病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5175162A (zh) 一种用于防治青枯病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484368A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固体发酵生产方法及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6495841A (zh) 一种豆科作物专用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27270B (zh)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WO2018215925A1 (en) A biological soil conditioner
CN103275892A (zh) 一种防除连作黄瓜枯萎病的拮抗放线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Bindushree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farming practices on total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in direct seeded r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