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8021A -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8021A
CN111848021A CN202010511408.0A CN202010511408A CN111848021A CN 111848021 A CN111848021 A CN 111848021A CN 202010511408 A CN202010511408 A CN 202010511408A CN 111848021 A CN111848021 A CN 111848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polyester
parts
ec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1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聪
褚汉
姚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114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8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8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8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ECC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3.6‑9.0份、粉煤灰9.0‑14.4份、石英砂3.6‑5.4份、聚乙烯醇纤维0.145‑0.381份、聚酯纤维0.150‑0.269份、水5.04‑5.76份、减水剂0.092‑0.108份。本发明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显著降低ECC材料的使用成本,促进高性能ECC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是一种基于细观断裂理论设计的高性能材料,在拉弯荷载下呈现出多缝开裂、应变硬化的特性,延性可达传统混凝土的数百倍、普通FRC的数十倍、钢筋的数倍,被誉为“可弯曲的混凝土”。同时,ECC可将极限荷载下的裂缝宽度控制在80μm以下,且具有自愈合能力。所以,ECC的推广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渗透性能、抗开裂能力和抗震性能。目前,这种性能优异的材料已经被应用于高速公路伸缩缝、连梁、外墙保温板等领域。
在ECC的推广中,首要的问题是降低ECC的成本和提高ECC的拉伸稳定性。然而,无论是目前ECC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日本产K-II REC15聚乙烯醇纤维,还是国内厂商生产的聚乙烯醇纤维,都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因此,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聚酯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进行混杂来制备ECC材料,可显著降低ECC的成本。同时,纤维的混杂存在着一定的混杂效应,可以改善单一纤维的力学性能,充分发挥多种纤维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将聚乙烯醇纤维和聚酯纤维混杂起来,可以实现不同裂缝宽度下的协同桥接机制。裂缝宽度小于0.1mm时,聚酯纤维的桥接效率比聚乙烯醇纤维高;裂缝宽度在0.3mm左右时,聚乙烯醇纤维起主要桥接作用;当裂缝宽度大于1mm时,聚乙烯醇纤维基本丧失承载力,仅由聚酯纤维来提供桥接力。此外,如果使用再生料聚酯纤维,可以实现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减轻塑料垃圾填埋带来的环境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显著降低ECC材料的使用成本,促进高性能ECC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达此目的,本发明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3.6-9.0份、粉煤灰9.0-14.4份、石英砂3.6-5.4份、聚乙烯醇纤维0.145-0.381份、聚酯纤维0.150-0.269份、水5.04-5.76份、减水剂0.092-0.108份。
作为本发明材料进一步改进,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5.0%,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小于10.0%,初凝为1h,终凝时间为3h。
作为本发明材料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煤灰为I级F类低钙粉煤灰,其中游离氧化钙的质量含量<1%。
作为本发明材料进一步改进,所述石英砂为80-100目规格,SiO2含量不小于99%。
作为本发明材料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30%。
作为本发明材料进一步改进,所述聚乙烯醇纤维极限拉伸强度为900-11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10GPa,直径为40μm,长度为12mm。
作为本发明材料进一步改进,所述聚酯纤维包含新料聚酯纤维和再生料聚酯纤维,极限拉伸强度为400-9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4GPa,直径为20-40μm,长度为12-18mm。
本发明一种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分成粉体颗粒、液体和纤维三组,以质量分数计,第一组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第二组为水和减水剂,第三组为聚乙烯醇纤维和聚酯纤维;水泥砂浆搅拌机的搅拌速率分两档,慢速档为140rpm,快速档为285rpm;
(2)将第一组中的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第二组中的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
(3)将第三组中聚乙烯醇纤维加入到步骤(2)的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搅拌步骤同加入聚乙烯醇纤维时,即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ECC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3.6-9.0份、粉煤灰9.0-14.4份、石英砂3.60-5.40份、聚乙烯醇纤维0.190-0.381份、聚酯纤维0.150-0.269份、水5.04-5.76份、减水剂0.092-0.108份。本发明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显著降低ECC材料的使用成本,促进高性能ECC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实施例1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2实施例2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3实施例3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4实施例4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5实施例5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6实施例6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7实施例7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8实施例8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9实施例9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10实施例10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显著降低ECC材料的使用成本,促进高性能ECC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实施例1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9.0份、粉煤灰9.0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381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02份、水5.40份、减水剂0.108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1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差,仅出现一条裂缝,呈现出应变软化的特征,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6.0份、粉煤灰12.0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381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02份、水5.40份、减水剂0.103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2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一般,极限抗拉强度5MPa左右,应变硬化现象不明显,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4.5份、粉煤灰13.5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381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02份、水5.40份、减水剂0.099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3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良好,出现应变硬化现象,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3所示。
实施例4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381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02份、水5.40份、减水剂0.095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4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优异,应变硬化特征明显,裂缝宽度控制能力较好,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4所示。
实施例5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190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02份、水5.40份、减水剂0.092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5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一般,多缝开裂行为较为稳定,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5所示。
实施例6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190份、直径为2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02份、水5.40份、减水剂0.092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6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良好,出现应变硬化现象,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6所示。
实施例7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143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53份、水5.76份、减水剂0.092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7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较差,多缝开裂行为不稳定,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7所示。
实施例8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5.4份、聚乙烯醇纤维0.152份、直径为2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269份、水5.40份、减水剂0.092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8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较差,多缝开裂行为较不稳定,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8所示。
实施例9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4.5份、聚乙烯醇纤维0.246份、直径为40μm的新料聚酯纤维0.157份、水5.40份、减水剂0.094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9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良好,出现应变硬化现象,裂缝宽度较小,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9所示。
实施例10
一种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由以下组分的原料配制而成(按质量计):普通硅酸盐水泥3.6份、粉煤灰14.4份、石英砂3.6份、聚乙烯醇纤维0.235份、直径为20μm的再生料聚酯纤维0.150份、水5.04份、减水剂0.092份。
先将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等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水、减水剂等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然后将聚乙烯醇纤维加入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最终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实验结果:实施例10的混杂纤维ECC材料拉伸性能良好,出现应变硬化现象,裂缝细密,其中试件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0所示。
根据国家建材行业标准《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JC/T2461-2018),制作拉伸性能用试件,对上述实施例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试验。
表1为本发明所举实施例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对比:
极限拉伸强度/MPa 标准差/MPa 极限应变/% 标准差/%
实施例1 5.72 0.66 0.55 0.25
实施例2 5.22 0.07 2.97 0.99
实施例3 4.93 0.23 3.77 0.56
实施例4 4.85 0.04 5.11 0.43
实施例5 2.95 0.14 2.09 0.57
实施例6 3.22 0.21 3.87 0.59
实施例7 2.47 0.08 1.95 0.38
实施例8 2.70 0.32 2.90 0.58
实施例9 3.16 0.15 3.95 0.12
实施例10 3.43 0.22 4.01 0.26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基体的配方进行优化,可以显著增强混杂纤维ECC的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能力。无论使用新料还是再生料聚酯纤维,提高聚酯纤维的长径比可以增强复合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当纤维总体积掺量为2%时,如果使用聚酯纤维替换聚乙烯醇纤维的比例大于50%(实施例7和实施例8),会导致材料拉伸表现差,且拉伸性能稳定性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普通硅酸盐水泥3.6-9.0份、粉煤灰9.0-14.4份、石英砂3.6-5.4份、聚乙烯醇纤维0.145-0.381份、聚酯纤维0.150-0.269份、水5.04-5.76份、减水剂0.092-0.10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5.0%,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小于10.0%,初凝为1h,终凝时间为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I级F类低钙粉煤灰,其中游离氧化钙的质量含量<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为80-100目规格,SiO2含量不小于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纤维极限拉伸强度为900-11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10GPa,直径为40μm,长度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包含新料聚酯纤维和再生料聚酯纤维,极限拉伸强度为400-9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4GPa,直径为20-40μm,长度为12-18mm。
8.一种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分成粉体颗粒、液体和纤维三组,以质量分数计,第一组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石英砂,第二组为水和减水剂,第三组为聚乙烯醇纤维和聚酯纤维;水泥砂浆搅拌机的搅拌速率分两档,慢速档为140rpm,快速档为285rpm;
(2)将第一组中的粉体材料加入搅拌机,慢速搅拌2分钟,接着将第二组中的液体材料加入混合物中,慢速搅拌3分钟,使得混合物完全分散均匀;
(3)将第三组中聚乙烯醇纤维加入到步骤(2)的新拌混合物中,先慢速搅拌1分钟,再快速搅拌2分钟,待聚乙烯醇纤维完全分散均匀后,将聚酯纤维加入其中并搅拌,搅拌步骤同加入聚乙烯醇纤维时,即可得到所述混杂纤维ECC材料。
CN202010511408.0A 2020-06-08 2020-06-08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848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1408.0A CN111848021A (zh) 2020-06-08 2020-06-08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1408.0A CN111848021A (zh) 2020-06-08 2020-06-08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8021A true CN111848021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1408.0A Pending CN111848021A (zh) 2020-06-08 2020-06-08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80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209A (zh) * 2022-05-05 2022-07-08 东南大学 一种使用纤维素醚的低成本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4090A (zh) * 2013-12-19 2014-03-26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复掺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4090A (zh) * 2013-12-19 2014-03-26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复掺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G LU等: "Tensile performance and impact resistance of Strain 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SHCC) with recycled fiber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JING YU等: "Tensile performance of sustainable Strain-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with hybrid PVA and recycled PET fiber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209A (zh) * 2022-05-05 2022-07-08 东南大学 一种使用纤维素醚的低成本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6790B (zh) 一种复掺微-纳米级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9369097A (zh) 一种低收缩低徐变抗裂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
CN108529968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纤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689B (zh) 一种螺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7200524B (zh) 一种超高强度和高黏结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168B (zh) 一种桥台用c35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3912B (zh)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1417A (zh) 一种强韧性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6696A (zh) 一种基于再生细骨料内养护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0674A (zh) 一种绿色经济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049A (zh) 一种风电基础塔筒底座安装用水泥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414B (zh) 一种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3959B (zh) 一种3d打印沙漠砂超高延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EP2440504B1 (en) Cementitious mortar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reinforcemen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CN111253130A (zh) 一种高强耐热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8021A (zh) 聚乙烯醇-聚酯混杂纤维e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8647B (zh) 一种高延性再生粉体地聚合物基加固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1701B (zh) 一种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883A (zh) 一种原生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43457A (zh) 纤维增强矿渣-甘蔗渣灰基地质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82627A (zh) 一种纳米氧化铝改性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981698B1 (ja) セメント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体
CN114394801A (zh) 一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13443874A (zh) 一种纳米碳酸钙与聚丙烯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00088A (zh) 一种喷射高延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