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637A -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637A
CN111835637A CN201910302379.4A CN201910302379A CN111835637A CN 111835637 A CN111835637 A CN 111835637A CN 201910302379 A CN201910302379 A CN 201910302379A CN 111835637 A CN111835637 A CN 111835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ce
network device
tlv
lo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2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5637B (zh
Inventor
杜宗鹏
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04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4795A/zh
Priority to CN201910302379.4A priority patent/CN111835637B/zh
Priority to EP20790835.1A priority patent/EP394456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1127 priority patent/WO20202116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5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637A/zh
Priority to US17/500,142 priority patent/US2022003836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5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1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04L45/748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using longest matching pref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7Interaction among intermediate nodes, e.g. hop by h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e.g. maximum transfer unit [MTU]
    • H04L47/365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packet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包括了自身切片信息的切片位置信息,而无需为自身支持的每个切片发布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创新出了一种更为简单易用的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技术,SR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源路由的技术,可以指定携带了分段ID(segment ID,SID)列表的报文经过的节点和路径,从而满足流量调优的需求。将SR技术应用在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IPv6)网络中可以称之为SRv6。
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作为5G中被广泛讨论的技术,对于5G的意义巨大。现有一种可以将SRv6与网络切片结合的方案,在不同的切片中分配不同的SID,来指导分片流量的转发,保证分片流量之间互不影响,在SRv6网络中,SID配置之前,网络中的节点还会配置针对每个切片的位置信息(Locator),这些Locator对应了这些SRv6SID的IPv6前缀。上述配置完成后,网络中的各个切片的每个节点就都有了自己的位置信息(Locator),就可以在实现切片流量转发时,通过使用每个切片对应的SID使设备上对应的切片资源之间隔离。
不过该方案需要网络设备为每个切片发布与之对应的locator,那么在切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发布大量的locator,操作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方法,在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发送大量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在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切片位置信息中添加了目标参数,且该目标参数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多个切片,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该切片位置信息,由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生成切片数量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可以达到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片数量个切片位置信息相同的效果,在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发送大量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参数包括切片信息,其中,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式,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参数中的切片信息获知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以及每个切片的标识,方便第二网络设备生成与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每个切片对应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目标参数的格式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一子TLV,第一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并且该第一TLV可以从属于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intermediate system,ISIS)协议中的top TLV 27。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一种切片位置信息的具体格式,即该切片位置信息可以为TLV格式,目标参数是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并且该切片位置信息可以在ISIS协议中的top TLV 27中发布,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用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二子TLV,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目标参数中用于指示切片信息的部分也可以是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该第一子TLV和第二子TLV可以通过类型标识做区分,提高了本方案的扩展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位置信息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物理拓扑位置信息包括切片位置信息,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物理拓扑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发布切片位置信息的实现方式,即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该切片位置信息作为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的子集进行发布,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将该切片位置信息与物理拓扑位置信息分开发送,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切片功能函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切片位置信息和功能函数共同构成SID,第一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切片位置信息对应功能函数,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生成与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每个切片对应的目标功能函数,提高了本方案的完整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功能函数包括End函数,End函数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的节点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功能函数包括N个End.X函数,N个End.X函数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N条链路,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通过上述方式,分别列举了本方案中功能函数为End函数和End.X函数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的完整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End函数的格式为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三子TLV。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End.X函数的格式为从属于第二TLV的第四子TLV,第二TLV从属于ISIS协议中的top TLV 22、top TLV 23、top TLV 222、topTLV 223或top TLV 141。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子TLV包括第一子子TLV,第一子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子TLV包括第二子子TLV,第二子子TLV指示切片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分别提供了End函数和End.X函数的具体格式类型,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用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X小于或等于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数量。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在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切片位置信息中添加了目标参数,且该目标参数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多个切片,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该切片位置信息,由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生成切片数量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可以达到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片数量个切片位置信息相同的效果,同样的,第二网络设备也可以作为发布切片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即该切片网络中的每个网络设备都可以只发布一个切片位置信息,而无需为每个切片发布与之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目标参数的格式为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一子TLV,第一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第一TLV从属于ISIS协议中的top TLV 27。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从切片拓扑信息中获取切片信息,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信息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生成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即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切片拓扑信息获知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个每个切片的标识,以此可以生成对应每个切片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二子TLV,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信息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提供了另一种第二网络设备生成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即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参数中携带的切片信息获知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个每个切片的标识,以此可以生成对应每个切片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从与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至少2个切片中获取有第二网络设备参与的X个切片;第二网络设备生成与X个切片对应的X个转发表项。
通过上述方式,第二网络设备生成了与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每个切片分别对应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不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筛选出自身参与的切片并生成与之对应的转发表项,对于自身不参与的切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不为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项,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功能函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功能函数包括End函数,End函数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的节点信息。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功能函数包括N个End.X函数,N个End.X函数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N条链路,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参数包括切片信息,其中,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目标参数的格式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一子TLV,第一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二子TLV,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物理拓扑位置信息包括切片位置信息,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物理拓扑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切片功能函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X小于或等于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数量。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目标参数的格式为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一子TLV,第一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第一TLV从属于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协议中的top TLV 27。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从切片拓扑信息中获取切片信息,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根据切片信息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二子TLV,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
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切片信息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从与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至少2个切片中获取有第二网络设备参与的X个切片;生成与X个切片对应的X个转发表项。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功能函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时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该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进而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通过上述描述,由于在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切片位置信息中添加了目标参数,且该目标参数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多个切片,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该切片位置信息,由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生成切片数量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可以达到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片数量个切片位置信息相同的效果,在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发送大量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应用的网络切片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SRH的抽象格式的示意图;
图3为SID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包括目标参数的SID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SID中切片位置信息部分的格式示意图;
图7为SID中End函数部分的格式示意图;
图8为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一个子TLV的示意图;
图9为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另一个子TLV的示意图;
图10为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另一个子TLV的示意图;
图11为应用在点到点的邻接关系中End.X函数的格式示意图;
图12为从属于End.X函数的一个子TLV的示意图;
图13为从属于End.X函数的另一个子TLV的示意图;
图14为应用在LAN类型的邻接关系中End.X函数的格式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第一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第二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包括了自身切片信息的切片位置信息,而无需为自身支持的每个切片发布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
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势必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许多创新应用,移动宽带、多媒体、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工业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将成为5G时代的主要用例。为了满足广泛变化的业务需求,5G网络将以灵活的方式构建,因此,5G引入了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技术,网络切片技术是将一个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的网络,每个虚拟网络之间,包括网络内的设备、接入技术、传输路径和核心网,是逻辑独立的。每个网络切片由一个独立的网络功能或功能组合实例化构成,具备不同的功能特点,面向不同的需求和服务。网络切片的分离使得不同用户、用户组可以根据其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灵活、动态的定义和定制网络能力,而相互间不影响。
跟网络切片的需求类似,多拓扑路由(multi topology routing,MTR)是指在一个物理拓扑下,划分为多个逻辑拓扑,这些逻辑的拓扑可能是交叉的或者重叠的(逐链路进行配置)。如下图1所示,实线部分表示节点A、节点B、节点C以及节点D之间的物理拓扑,虚线部分表示节点A、节点C以及节点D之间的逻辑拓扑。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物理拓扑的基础上,除了可以有图1所示的逻辑拓扑外,还可以有其他的例如节点A、节点B以及节点D之间的逻辑拓扑,节点A、节点B以及节点C之间的逻辑拓扑等。
SRv6是指将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技术应用在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络中。SR技术可以指定携带了分段ID(segmentID,SID)列表的报文经过的节点和路径,从而满足流量调优的需求。SRv6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上转发IPv6数据包的一种协议,基于IPv6转发面的SRv6,通过在IPv6报文中插入一个路由扩展头(Segment Routing Header,SRH),在SRH中压入一个显式的IPv6地址栈(可以包括多个SID),通过中间节点不断的进行更新目的地址和偏移地址栈的操作来完成逐跳转发。例如,IPv6地址栈包括SID1,SID2,SID3,报文会首先转发给SID1对应的节点,之后转发给SID2对应的节点,之后转发给SID3对应的节点。其中,转发给SID1的方式是根据最短路径来决定的。
下面对SRv6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
SRH:IPv6报文是由IPv6标准头+扩展头(0...n)+负载(Payload)组成。为了实现SRv6,新增加一种IPv6扩展头,称作SRH,该SRH指定一个IPv6的显式路径,存储的是IPv6的分段列表(Segment List)信息。头节点在IPv6报文增加一个SRH,中间节点就可以按照SRH里包含的路径信息转发。
SRH的抽象格式可以如图2所示,其中,IPv6Destination Address表示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简称IPv6DA,在普通IPv6报文里,IPv6DA是固定不变的,在SRv6中,IPv6DA仅标识当前报文的下一个节点,是不断变换的。<Segment List[0],Segment List[1],SegmentList[2]……Segment List[n]>表示SRv6报文的分段列表,类似于MPLS中的MPLS标签栈信息,在入节点生成。
SID:SRv6Segment是一个128bit的二进制数值,通常也可以称为SRv6SID或者SID。SID是一种实例化的IPv6地址,此类IPv6地址被赋予唯一的功能,一个SRv6SID可以表示一个节点或链路,或者一个切片,又或者一个服务。可以说,通过SID可以定义任何的网络功能。
SID的组成可以如图3所示,SID是一种网络指令(Instruction),它由位置信息(Locator)和功能函数(Function)两部分组成,Locator主要承担路由功能,所以要在SR域内唯一,Function可以标示设备的任何功能,比如某个转发行为,或者某种业务等。这样的SID的结构更有利于对网络进行编程。
SID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SID代表不同的功能,即SID中的Function部分的表示不同。Function部分中最普通的类型是端点功能函数(End Function)和三层交叉连接的端点功能函数(End.X Function)。
Locator: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某个目的地址前缀(Prefix)。Locator通过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扩散到其他网元,在切片网络中,节点对于每一个切片,都会有一个特定的Locator。该分片该节点上的所有的SID都应该在Prefix所覆盖的IPv6地址空间内。
End Function: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某个节点。End Function通过IGP协议扩散到其他网元。
End.X Function: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某条链路。End.X Function通过IGP协议扩散到其他网元。
灵活算法:灵活算法(Flex Algo,FA)可以指定针对某些特殊的SID使用某种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E)的度量值(metric)来运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hortestpath first,SPF),支持FA的SR的SID会有一个对应的FA ID。可以理解的是,网络中一般会使用IGP的度量值来运行SPF算法算最短路径,但是有的时候,在TE的场景下,也会使用TE的度量值来算,例如有些业务是时延敏感的,那么使用时延作为度量值更为合理。
在FA的场景中,SID通告的时候,会携带一个特殊的信息,就是运算法则(algorithm)ID的信息。每个节点在网络中也会通告自身支持的algorithm,从而构建对应algorithm ID的拓扑。FA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跟MT有功能上的一定的重合,但是相对的,并不强调逐链路的配置(而是由节点来宣告参加哪个algorithm),更加灵活。FA也可以用来实现网络切片,类似于MT,也可以跟FlexE接口或者信道化子接口来组合使用,保障切片的资源隔离。
现有一种可以将SRv6与网络切片结合的方案,在不同的切片中分配不同的Locator来指导分片流量的转发,保证分片流量之间互不影响,上述配置完成后,网络中的每个切片中的每个节点就有了自己的Locator,就可以在实现切片流量转发时,通过使用每个切片对应的SID使设备上对应的切片资源之间隔离。不过该方案需要网络设备为每个切片发布与之对应的Locator,那么在切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发布大量的Locator,操作较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针对该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发布Locator的网络设备和接收Locator的网络设备在处理逻辑上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4,本申请中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生成包括目标参数(argument,ARG)的切片位置信息(Slice Locator),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切片位置信息也就是SID中的locator,只不过该切片位置信息是应用于切片网络中的locator,即Slice Locator。其中,与传统Locator相同的是,本申请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切片位置信息主要承担路由功能,可以指示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与传统Locator不同的是,本申请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切片位置信息中的ARG可以指示该切片位置信息关联至少2个切片,那么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即可根据该ARG确定该切片位置信息是一个特殊的locator,不是与切片一一对应的,进而可以根据该切片位置信息派生出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具体的,该ARG中可以携带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信息,即该ARG可以指示出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每个切片的特征。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切片网络中其他网络设备的信息可以完成本地的切片配置,并获取本地的切片信息,该切片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其中,该切片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每个切片的身份标识(identification,ID)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自身所支持的每个切片分配对应的切片标识(slice ID),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该切片标识具体可以是多拓扑标识(MT ID)以及灵活算法标识(FA ID)等。假设结合了信道化子接口技术或者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elxE)技术,那么每个切片可以拥有自己的独享的带宽,这时的配置方式是为每个子接口配置一个对应的切片标识,每个子接口都有与之对应的链路,拥有相同切片标识的链路会组合为分片网络中对应该切片标识的拓扑。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的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一个Locator,其他网络设备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Locator后就会根据需要对这个Locator做相应的处理,例如记录这个Locator用于生成转发表项等,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如果支持多个切片,第一网络设备就需要发送与每个切片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但是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每个切片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大体上是相似的,因此可以用一个ARG来指示每个切片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的特点,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送一个包括上述ARG的切片位置信息,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其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ARG派生出多个与每个切片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从而相当于收到了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片数量个切片位置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片位置信息的数量最理想的情况是只有1个即可,不过也可以是多于1个但是要少于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数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402、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后会将该切片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同在一个IGP域内,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该IGP域内除第一网络设备外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该IGP域内的其他网络设备均发送该切片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始的没有网络切片的场景中,第一网络设备只需发送一个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而在本申请的网络切片场景中,第一网络设备除了要发送一个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外,还需要发送对应切片(逻辑拓扑)的切片位置信息,即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和支持该切片位置信息的SID。那么具体在本申请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第一,独立发布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即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与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相互独立;第二、将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作为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的子集发布。下面通过示例对以上两种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为A1::/64,其中,A1表示该第一网络设备,前64位是locator,那么后64位是功能函数(function),假设该locator的编码具体为00A1:0000:0000:0000。在该对应物理拓扑的SID中并不包括携带有ARG的SID。而携带有ARG的SID可以为A1:ARG::/64,其编码为A1:ARG=00A1:0000:0000:1111,其中,A1对应00A1:0000:0000,ARG对应1111(此处为ARG的初始值),即64位的locator的后16位是ARG。该携带有ARG的SID的格式可以如图5所示。
第二种方式: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仍为A1::/64,其编码为00A1:0000:0000:0000。而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可以为A1:ARG::/80,其编码为A1:ARG=00A1:0000:0000:0000:1111,A1对应00A1:0000:0000:0000,ARG对应1111,实际上,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使用了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的子空间,也就是说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中包括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
另外,在第一种方式中,不应该存在ARG=0000的情况,这样每个切片的SID的空间,就可以不跟对应物理拓扑的SID的空间重合。
另外,在第二种方式中,因为对应物理拓扑的locator中包括携带有ARG的切片位置信息,物理拓扑的Locator所覆盖的部分的地址空间被占用,因此,要求物理拓扑的SID的功能函数部分的取值范围变小,都必须要是0000开头的,后48位可以自由编排。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切片的SID是由切片位置信息和切片功能函数两部分组成,因此除了切片位置信息,第一网络设备还会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功能函数,其中,切片功能函数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该指令可以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任何功能,比如某个转发行为,或者某种业务等,本申请中的功能函数分为End Function以及End.XFunction两种类型,其中,End Function可以标识第一网络设备的节点信息,End.XFunction可以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链路。下面通过示例分别对上述两种类型的功能函数进行介绍:
对于End Function:第一网络设备发布的End Function与切片位置信息相对应,虽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切片位置信息,与之对应的也就只发布一个EndFunction,但是在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SID列表中还是可以存储切片数量个SID,例如,第一网络设备(A1)有两个对应的切片(切片1和切片2),那么本地SID列表可以存储如下2个SID:00A1: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1(对应切片1的End Function)以及00A1: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1(对应切片2的End Function)。对应不同切片的EndFunction部分都可以设置为0000:0000:0000:0001。
对于End.X Function:虽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SID,但是在第一网络设备的本地SID列表中还是可以存储多个SID,不过由于SID中的功能函数为End.X Function,因此存储的SID的数量除了和切片数量有关外还与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链路数量有关,例如,第一网络设备(A1)有两个对应的切片(切片1和切片2),对应切片1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链路数量为2,对应切片2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链路数量为1,那么本地SID列表可以存储如下3个SID:00A1: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C1(对应切片1中A1与A2之间的链路的End.X Function)、00A1: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C2(对应切片1中A1与A3之间的链路的End.X Function)以及00A1: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C2(对应切片2中A1与A3之间的链路的End.X Function)。
上面对本申请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进行了介绍,下面对本申请中切片位置信息以及功能函数的格式进行说明:
目前的切片位置信息部分的格式可以如图6所示,图6所示的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TLV)TLV,其中包括类型(type),长度(length),多拓扑标识(MT ID),度量值(metric),标识(flags),运算法则(algorithm),locator大小(LocSize),locator的值(locator variable),子TLV的长度(Sub-tlv-len),子TLV的值(Sub-TLVs variable)。
功能函数可以作为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发布的,例如,功能函数具体为EndFunction的格式如图7所示,图7为切片位置信息的一个子TLV的格式,type=5表明了该子TLV是一个End Function类型的子TLV,SID写明了该功能函数的具体的SID数值,该子TLV中还包括子子TLV的长度(Sub-sub-tlv-len)以及子子TLV的值(sub-sub-TLVs variable)。
可选的,此处的SRv6Endpoint Function可以指向一个跟功能函数值不同的type,例如,0x0100。
在一种实现中,本申请在上述切片位置信息格式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个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具体可以如图8所示,该子TLV指示了其从属的切片位置信息是一个带目标参数(ARG)的切片位置信息,并指明了该目标参数的大小,也就间接指明了该目标参数的位置(从某个bit到某个bit),可以理解的是,该子TLV的出现可以导致原切片位置信息中的部分字段发生变化,例如,MT ID的含义,algorithm的含义等。该子TLV的出现,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其他网络设备识别出该切片位置信息不同于其他locator,具体的,本申请中的locator可以存储在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system,ISIS)协议的top TLV 27中发布。其他网络设备在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之后会进行相关的解析,同时会触发检查和解析相关的End Function(例如可以存储在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中)和End.X Function(例如可以存储在ISIS协议的Top TLV22的子TLV中,其中ISIS的top TLV 22指的是Extended IS reachability TLV,type=22)。
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切片位置信息的size=64,值为00A1:0000:0000:1111,EndFunction为00A1:0000:0000:1111:0000:0000:0000:0001,切片位置信息中的ARG size=16,即指明了第49bit到第64bit为ARG。又如在一个例子中,切片位置信息的size=80,值为00A1:0000:0000:0000:1111,END Function为00A1:0000:0000:0000:1111:0000:0000:0001,切片位置信息中的ARG size=16,即指明了第65bit到第80bit为ARG。
可选的,在上述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另外一个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具体可以如图9所示,该子TLV指示了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信息,即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数量以及每个切片的标识。可以理解的是,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图9所示的子TLV确定基于这个切片位置信息还可以派生出几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也指示了End Function可以派生出几个目标End Function。
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切片位置信息中不包含图9所示的子TLV,那么收到上述切片位置信息的其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切片拓扑信息来获取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数量以及每个切片的标识,即确定这个切片位置信息可以派生出几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以及End Function可以派生出几个目标End Function,也就是图9中MT ID以及algorithm ID具体的值,例如基于IGP收集到的切片的拓扑信息表明,该网络设备加入了两个切片,则分别生成这两个切片对应的切片位置信息。
另外,图9所示的子TLV具体可以是MT的相关类型,也可以是FA的相关类型,都可以指明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如果是使用MT ID来标识不同的切片,该子TLV可以设定为例如sub-TLV 101,如果是使用algorithm ID来标识不同的切片,该子TLV可以设定为另一个数值,例如sub-TLV102。
可选的,若切片位置信息中包括图9所示的子TLV,那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另外一个从属于切片位置信息的子TLV,如图10所示,该子TLV用于按照图9所示子TLV中的顺序为可以派生出的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赋予不同的度量值(metric)。
需要说明的是,若使用MT ID作为切片标识,则图6所示切片位置信息中的MT ID可以设为0,但是该MT ID字段中的信息可能是其他MT的,具体可以取决于图9所示的子TLV。同理也适用于algorithm ID作为切片标识的情况。
上面图7描述了功能函数具体为End Function的格式,而功能函数具体为End.XFunction类型的SID需要关联到一个特定的邻居上,因此其发布的位置不同于EndFunction类型的SID的发布位置,具体的,该End.X Function可以发布在ISIS协议中的topTLV 22、top TLV 23、top TLV 222、top TLV 223或top TLV 141。End.X Function的格式可以如图11所示,图11中所示的End.X Function也需要在locator的覆盖范围之内,并且都是由第一网络设备通告的,另外End.X Function中与ARG对应的部分,可以全设置为1,但是在具体路由器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如图12所示的End.X Function下属的子TLV确定可以派生出几个End.X Function,该图12所示的子TLV与上述图9所示的子TLV类似都是可选包含的,即如果不包含图12所示的子TLV,收到该End.X Function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切片拓扑信息来确定这个End.X Function可以派生出几个End.X Function,例如基于IGP收集到的切片的拓扑信息表明,该链路加入了两个切片,则分别生成这两个切片对应的End.XFunction。
可选的,此处的SRv6Endpoint Function可以指向一个跟End.X Function的函数值不同的type,例如,0x0105。
可选的,上述图11所示的End.X Function中也可以包括如图13所示的子TLV,该子TLV指示了End.X Function从属于一个携带目标参数(ARG)的切片位置信息,并指示了目标参数的大小。
上述图11所示的End.X Function是应用在点到点的邻接关系中,除此之外,End.XFunction还可以应用在LAN类型的邻接关系中。应用在LAN类型的邻接关系中的End.XFunction的格式如图14所示,其格式与图11类似,对应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该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所述目标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关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进而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通过上述描述,由于在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的切片位置信息中添加了目标参数,且该目标参数指示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关联多个切片,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只发布一个该切片位置信息,由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的网络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生成切片数量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可以达到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切片数量个切片位置信息相同的效果,在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发送大量的切片位置信息,操作更简单。
上面从发送切片位置信息的第一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中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下面从接收切片位置信息的第二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中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5,本申请中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1501、第二网络设备获取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取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关于切片位置信息的描述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1502、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目标切片位置信息携带有目标参数(ARG)且ARG指示了该切片位置信息关联了多个切片,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切片位置信息派生出多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切片位置信息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方式有以下两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若切片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信息,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即可根据该切片位置信息获取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数量以及每个切片的标识,相应的,第二网络设备为每个切片生成与之对应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也就相当于第二网络设备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切片数量个切片位置信息。
第二种,若切片位置信息中不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信息,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切片拓扑信息来获取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数量以及每个切片的标识,同样的,第二网络设备也就可以为每个切片生成与之对应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1503、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
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后,还可以根据这些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并不需要为所有的目标切片位置信息都生成与之对应的转发表项,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从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筛选出自身参与的X个切片,进而只生成与该X个切片对应的X个转发表项。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共支持10个切片,而第二网络设备只参与了其中3个切片,那么第二网络设备只需要为这3个切片生成对应的3个转发表项,对于自身不参与的切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不为其生成相应的转发表项,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
下面结合一个应用场景对本申请中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6,该切片网络中共包括5个节点,并存在着两种虚拟的拓扑分别对应切片1(图16中实线部分的虚拟拓扑)和切片2(图16中虚线部分的虚拟拓扑),即切片1包括全部节点和链路资源,切片2包括了节点1,节点2,节点,节点4以及互联的链路。可以理解的是,物理拓扑包含所有的节点和链路,物理拓扑使用切片剩余的带宽资源,物理拓扑的带宽和切片带宽是隔离的。
基于本申请的方法,例如节点1需要发送的切片位置信息为00A1:0000:0000:1111::/64,其中可以携带如图8和图9所示的子TLV,分别通过MT-ID1和MT-ID2来标识切片1和切片2,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收到后切片位置信息后,会对该切片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并派生出如下两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分别为00A1:0000:0000:0001::/64(对应切片1)和00A1:0000:0000:0002::/64(对应切片2),相当于收到了两个分别对应切片1和切片2的切片位置信息。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还将在对应的切片1和切片2的拓扑中生成转发表项。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节点5,由于节点5只参与了切片1而未参与切片2,那么节点5收到该切片位置信息以后,只会解析出来一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如00A1:0000:0000:0001::/64。
相应的,例如节点1需要发送的END Function为00A1:0000:0000:1111:0000:0000:0000:000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可以根据该END Function解析为如下两个目标END Function分别为00A1: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1(对应切片1)和00A1: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1(对应切片2)。同理对于节点5情况略有不同。
相应的,假设节点1支持的链路包括链路1和链路2。首先对于链路1,例如节点1需要发送的End.X Function为00A1:0000:0000:1111:0000:0000:0000:00C1(对应链路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可以根据该End.X Function解析为如下两个目标End.X Function分别为00A1: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C1(对应切片1),00A1: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C1(对应切片2)。同理对于节点5情况略有不同。
同理对于链路2,例如节点1需要发送的End.X Function为00A1:0000:0000:1111:0000:0000:0000:00C2(对应链路2),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可以根据该End.X Function解析为如下两个目标End.X Function分别为END.X,00A1: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C2(对应切片1),00A1: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C2(对应切片2)。同理对于节点5情况略有不同。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7,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处理单元1701,用于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发送单元1702,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目标参数包括切片信息,其中,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
可选的,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目标参数的格式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一子TLV,第一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可选的,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二子TLV,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
可选的,发送单元1702,具体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物理拓扑位置信息包括切片位置信息,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物理拓扑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
可选的,发送单元1702,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切片功能函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网络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8,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18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其中,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目标参数用于指示切片位置信息关联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处理单元1802,用于根据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处理单元1802,还用于根据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X小于或等于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数量。
可选的,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目标参数的格式为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一子TLV,第一子TLV指示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可选的,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参数的指示从切片拓扑信息中获取切片信息,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
根据切片信息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第一TLV的第二子TLV,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切片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切片的标识;
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根据切片信息生成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可选的,处理单元1802具体用于:
从与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至少2个切片中获取有第二网络设备参与的X个切片;
生成与X个切片对应的X个转发表项。
可选的,接收单元1802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功能函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申请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网络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9,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及通信接口1903,其中,中央处理器1901、存储器1902及通信接口1903之间通过总线互相连接。
存储器19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用于存储相关的指令及数据,通信接口1903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901可以配置为与存储器1902通信,执行存储器1902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可以基于该图19所示的结构,具体的,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4以及图15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或部分动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所述目标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关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切片信息,其中,所述切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所述切片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包括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一子TLV,所述第一子TLV指示所述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二子TLV,所述第二子TLV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物理拓扑位置信息,所述物理拓扑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切片位置信息,所述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物理拓扑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切片功能函数,所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7.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所述目标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关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所述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X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为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一子TLV,所述第一子TLV指示所述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参数的指示从切片拓扑信息中获取切片信息,所述切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所述切片的标识;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信息生成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二子TLV,所述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所述切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所述切片的标识;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信息生成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从与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至少2个切片中获取有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参与的X个切片;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生成与所述X个切片对应的所述X个转发表项。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功能函数,所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13.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切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所述目标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关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切片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切片信息,其中,所述切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所述切片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包括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一子TLV,所述第一子TLV指示所述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二子TLV,所述第二子TLV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物理拓扑位置信息,所述物理拓扑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切片位置信息,所述物理拓扑位置信息用于标识物理拓扑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切片功能函数,所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19.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参数,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中可寻址的目的地址前缀,所述目标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切片位置信息关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至少2个切片;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生成与所述至少2个切片对应的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生成X个转发表项,所述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所述X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切片位置信息的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位置信息的格式为第一类型长度值TLV,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为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一子TLV,所述第一子TLV指示所述目标参数的大小和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参数的指示从切片拓扑信息中获取切片信息,所述切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所述切片的标识;
根据所述切片信息生成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的格式还包括从属于所述第一TLV的第二子TLV,所述第二子TLV用于指示切片信息,所述切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切片的数量以及所述切片的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切片信息生成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从与所述至少2个目标切片位置信息对应的所述至少2个切片中获取有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参与的X个切片;
生成与所述X个切片对应的所述X个转发表项。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切片功能函数,所述切片功能函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设置的指令。
CN201910302379.4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835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0401.4A CN11412479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CN201910302379.4A CN111835637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EP20790835.1A EP3944569A4 (en) 2019-04-15 2020-03-25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BASED ON SRV6 AND ASSOCIATED NETWORK DEVICE
PCT/CN2020/081127 WO2020211609A1 (zh) 2019-04-15 2020-03-2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US17/500,142 US20220038364A1 (en) 2019-04-15 2021-10-13 SRv6-Bas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2379.4A CN111835637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0401.4A Division CN11412479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637A true CN111835637A (zh) 2020-10-27
CN111835637B CN111835637B (zh) 2021-10-19

Family

ID=728377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0401.4A Pending CN11412479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CN201910302379.4A Active CN111835637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0401.4A Pending CN114124795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8364A1 (zh)
EP (1) EP3944569A4 (zh)
CN (2) CN114124795A (zh)
WO (1) WO202021160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161A (zh) * 2021-10-08 2022-01-1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866454A (zh) * 2021-02-04 2022-08-05 诺基亚通信公司 基于约束网络拓扑切片的服务区分
WO2022166465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632977A (zh) * 2022-08-31 2023-01-20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组网转发SRv6报文的装置
WO2023016566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
WO2023246541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目的节点标识的方法、装置以及第一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6626B2 (ja) * 2019-04-09 2022-04-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EP3958520A1 (en) * 2020-08-19 2022-02-23 Juniper Networks, Inc. Configuration of a network using a flex-algorithm routing mechanism
EP4156635A4 (en) * 2021-06-23 2023-07-26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PATH GENERATING,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7656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function forwarding in a service domain
CN108886757A (zh) * 2016-04-05 2018-11-23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686B (zh) * 2017-06-30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控制器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7656A1 (en) * 2016-02-12 2017-08-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function forwarding in a service domain
CN108886757A (zh) * 2016-04-05 2018-11-23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Study on User Plane Protocol in 5GC 3GPP TR 29.892 V0.3.0 (2018-10)", 《3GPP》 *
SOFTBANK CORP.等: "Pseudo-cr on Srv6 user plane Principle for 5GC", 《3GPP》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6465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866454A (zh) * 2021-02-04 2022-08-05 诺基亚通信公司 基于约束网络拓扑切片的服务区分
WO2023016566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
CN113923161A (zh) * 2021-10-08 2022-01-1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3923161B (zh) * 2021-10-08 2023-08-22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23246541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目的节点标识的方法、装置以及第一设备
CN115632977A (zh) * 2022-08-31 2023-01-20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组网转发SRv6报文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795A (zh) 2022-03-01
EP3944569A1 (en) 2022-01-26
US20220038364A1 (en) 2022-02-03
WO2020211609A1 (zh) 2020-10-22
CN111835637B (zh) 2021-10-19
EP3944569A4 (en) 2022-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5637B (zh)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网络设备
CN111541613B (zh)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620026B1 (ko) 패킷 처리 방법, 관련 기기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11374848B2 (en) Explicit routing with network function encoding
CN10796875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节点
US20220360525A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770073B (zh) 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85209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00951B (zh)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432527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187649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EP4009596A1 (en) Message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in sr network
US11362954B2 (en) Tunneling inter-domain stateless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 packets
FI123532B (fi) Menetelmä ja laite reititysdatan mainostuksen ohjaamiseksi
JP7273125B2 (ja) BIERv6パケット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第1の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11909546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sending and obtaining assert packet
CN115499366B (zh) 报文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N105991434B (zh) 一种环网中mpls报文转发的方法及网络节点
WO2020021558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machine-readable media relating to path compu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4007762A1 (zh)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31438A1 (zh) 报文发送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WO2022199294A1 (zh) 组播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7014356A (zh) 路由通告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074395A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5733796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