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475A -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35475A CN111835475A CN201910320444.6A CN201910320444A CN111835475A CN 111835475 A CN111835475 A CN 111835475A CN 201910320444 A CN201910320444 A CN 201910320444A CN 111835475 A CN111835475 A CN 1118354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quence
- information
- dmrs
- terminal
- candid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4—Guidance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发送DMRS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一终端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 NR‑V2X通信系统(也可以称为车联网),其中,V2X可以包括:V2V、V2P和V2I等场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接收侧终端快速识别出发送侧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从而快速实现同步,进而提升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或ADAS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发送和接收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电波(new radio,NR)-车辆对基础设施/车辆/行人(vehicle toinfrastructure /vehicle/pedestrian,V2X)通信系统中,定义了两种空口。第一种是Uu口,定义了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协议。Uu是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MTS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UTRAN)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英文简称。UMTS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的英文简称。第二种是PC5口,定义了终端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PC是近场通信(proximity communication)的英文简称。Uu口定义了类似于NR中的上下行的传输协议,在频段分配、带宽、帧结构、传输模式、信令定义等方面基本沿用NR的上下行传输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用于V2X的专用信令。PC5口在上述各方面有不同的设计,比如在频段方面,即可能考虑复用NR的上行频段,也可能采用非授权频段;会采用专有的帧结构和导频设计;在波束管理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方面会基于NR的设计进行简化。PC5口的通信链路又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
在Uu口下,发送同步信号的网元为基站。在PC5口下,发送同步信号的网元为终端。Uu口下的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分别对应于PC5口下的侧行链路主同步信号(sidelink PSS,S-PSS)、侧行链路辅同步信号(sidelink SSS,S-SSS)和侧行链路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channel,PSBCH)。PSBCH用于承载PSBCH DMRS和PSBCH数据。PSBCH DMRS用于解码PSBCH数据时作信道估计。
截止目前,在NR-V2X通信系统中,还没有给出PSBCH DMRS的相关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包括了DMRS的设计方案(即生成DMRS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中,该DMRS具体可以是PSBCH DMRS。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DMRS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第一终端是否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然后,第一终端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并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
可见,第一方面提供了基于第一信息所表征的第一终端的位置设计DMRS的方案,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中。该技术方案为第二终端实现“通过接收该DMRS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提供了依据。另外,当DMRS具体是PSBCH DMRS,且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与将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携带在PSBCH数据中的技术方案相比,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二终端通过解析S-PSS、S-SSS和PSBCH DMRS,即可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并快速实现同步,进而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driver assistance,ADAS)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该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DMRS序列。示例的,m序列发生器线可以是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LFSR)等。由于对于一个确定的LFSR而言,给定一个初始值,可以生成唯一的m序列;并且,基于该唯一的m序列和另外一个给定的m序列可以生成唯一的DMRS序列,因此,这有助于第二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一信息,从而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生成Gold序列;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该起始位置是上述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该Gold序列中的位置;根据该起始位置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由于对于一个确定的Gold序列而言,如果选取DMRS序列中的元素的规则确定,那么,给定一个起始位置,可以得到唯一的DMRS序列。因此,本技术方案有助于第二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一信息,从而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其中,第二信息是上述DMRS所在的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idelink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上述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由于对于一个确定的m序列而言,给定一个循环位移,并结合另外一个给定的m序列及其循环位移,可以得到唯一的DMRS序列,因此,该技术方案有助于第二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一信息,从而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第二信息是上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相应的,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包括: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生成ZC序列,并将该ZC序列作为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并且,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上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时;并且,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上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比特位是上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这样,相比LTE-V2X通信系统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PSBCH DMRS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接收侧终端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DMRS的方法,包括:第二终端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其中,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和第二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第二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四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五候选信息、第六候选信息、第七候选信息和第八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五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六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第七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八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然后,第二终端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着,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发送侧终端包括第一终端。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信息是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其中一个候选信息。
可见,第二方面提供了基于候选信息所表征的发送侧终端的位置设计候选DMRS的方案,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中。另外,当DMRS具体是PSBCH DMRS时,与将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携带在PSBCH数据中的技术方案相比,基于本技术方案,第二终端通过解析S-PSS、S-SSS和PSBCH DMRS,即可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并快速实现同步,进而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或ADAS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生成Gold序列;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该起始位置是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一个候选DMRS序列(在本技术方案中被称为目标候选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Gold序列中的位置;根据起始位置从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目标候选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一个候选DMRS序列(在本技术方案中被称为目标候选DMRS序列);其中,第二信息是目标候选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目标候选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将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第二信息是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相应的,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包括: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生成ZC序列,将该ZC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并且,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上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并且,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上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比特位是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上述第二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DMRS的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并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以及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可见,第三方面提供了基于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设计DMRS的方案,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中。另外,相比LTE-V2X通信系统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DMRS的技术方案,基于本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接收侧终端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根据该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生成Gold序列;以及,将该Gold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该初始值生成Gold序列;以及,将该Gold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第一终端生成ZC序列,并将所生成的ZC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生成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生成的。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DMRS的方法,包括:第二终端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并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以及,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该至少一种候选信息中的每种候选信息表示发送侧终端发送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一种2比特最低有效位。不同候选信息所表示的发送侧终端的S-SSB的定时索引不同。其中,上述第三方面中的第二信息是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其中一个候选信息。
可见,第四方面提供了基于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的候选实现方式设计候选的DMRS的方案,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中。另外,相比LTE-V2X通信系统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DMRS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DMRS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第二终端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生成构建Gold序列的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然后根据该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生成Gold序列,并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第二终端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生成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该初始值生成Gold序列;然后,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一个候选DMRS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终端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第一终端生成ZC序列,并将所生成的ZC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生成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即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候选信息)生成的。
上述第四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第三方面的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DMRS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任一种方法。该装置可以是一个终端或一个芯片。例如,该装置可以是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一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对该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终端的功能。关于第一终端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
例如,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处理器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并输出该DMRS。其中,关于第一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文。
可以理解的是,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引用的“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均可以替换为“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从而构成新的技术方案。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DMRS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任一种方法。该装置可以是一个终端或一个芯片。例如,该装置可以是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方法对该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二终端的功能。关于第二终端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
例如,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处理器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并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以及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输入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关于第二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文。
可以理解的是,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引用的“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均可以替换为“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从而构成新的技术方案。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MRS处理装置,用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第一终端的功能,或者用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第一终端的功能。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该装置例如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该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他模块/装置/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该接口可以是通信接口,可以用于执行发送和/或接收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终端所执行的发送步骤,在第七方面中,可以实现为: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通过该接口执行的发送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MRS处理装置,用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第二终端的功能,或者用以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第二终端的功能。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该装置例如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该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他模块/装置/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该接口可以是通信接口,可以用于执行发送和/或接收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所描述的第二终端所执行的发送步骤,在第八方面中,可以实现为:在处理器的控制下,通过该接口执行的接收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非瞬态的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或者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任一种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以是上述第一终端。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非瞬态的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任一种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以是上述第二终端。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或者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任一种方法被执行。例如,该计算机可以是上述第一终端。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任一种方法被执行。例如,该计算机可以是上述第二终端。
可以理解的,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或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等均可以应用于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器件,例如但不限于,上述存储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芯片等,均具有非易失性(non-transitory)。
附图说明
图1为可适用于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可适用于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S-SS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SB的定时索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的一种通用流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old序列与DMRS序列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请的描述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和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5G通信系统,例如5G NR-V2X通信系统(也可以称为车联网),其中,V2X可以包括:车辆对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辆对行人(vehicle topedestrian,V2P)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等场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演进系统或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中,也可以应用于在现有通信系统等。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可以包括多种,例如,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等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任一种通信场景下互相通信的两个设备均称为终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接收侧终端快速识别出发送侧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从而快速实现同步,进而提升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或ADAS能力。
图1为可适用于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终端10,图1中仅示意出了两个终端10。其中,终端10可以是车辆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或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等。
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可适用的网络架构的限定。
可选的,图1中的终端10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设备20来实现。图2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2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通信线路202,存储器2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4。
处理器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202可以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204可以是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02与处理器201相连接。存储器203也可以和处理器201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203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2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5和输入设备206。输出设备205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06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06可以是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2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20可以是车辆终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20的类型。
以下,对本申请中涉及的相关术语和技术进行解释说明。
1)、DMRS序列和DMRS
DMRS序列,也可以称作DMRS比特序列,是由多个二进制数构成的序列。DMRS序列的长度是DMRS序列所包含的元素的个数即DMRS所包含的比特数。
DMRS,也可以称作DMRS调制符号序列或DMRS星座符号序列,是由一个或多个DMRS调制符号(或星座符号)构成的序列,具体是对DMRS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后得到的序列。其中,对一个DMRS比特序列进行调制可以得到一个DMRS符号序列。本申请实施例对调制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方式、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方式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描述中,将通过PBCH传输的DMRS称作PBCH DMRS;将通过PSBCH传输的DMRS称作PSBCH DMRS。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DMRS,可以是在同步场景(具体可以是N2X通信系统的侧行链路的同步场景)中所发送的DMRS。
2)、发送侧终端、接收侧终端
为了方便理解,在本申请的一些描述中,将发送DMRS(或同步信号)的终端称为发送侧终端,将接收DMRS(或同步信号)的终端称为接收侧终端。对于一个终端来说,当用于发送DMRS(或同步信号)时,该终端可以被称作发送侧终端;当用于接收DMRS(或同步信号)时,该终端可以被称作接收侧终端。
3)、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
在频域上,一个S-SSB可以占用R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R是正整数,例如R=11、12、20或24等。一个PRB在频域上包括连续的12个子载波。在时域上,一个S-SSB可以占用S个时域符号,S是正整数,例如S=4等。作为一个示例,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等。
如图3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S-SSB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是以S-SSB占用4个时域符号(分别标记为符号1~4)为例进行说明的。参见图3,S-SSB可以包含S-PSS、S-SSS和PSBCH。其中,S-PSS和S-SSS用于辅助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进行同步。PSBCH用于承载PSBCH DMRS和PSBCH数据。PSBCH DMRS用于解码PSBCH数据时作信道估计。PSBCH数据为PSBCH承载的数据部分,PSBCH数据,可被称作PSBCH负载(payload),可以包括最基本的系统信息,例如系统帧号、帧内定时信息等。对于PSBCH来说,每n个子载波上有一个子载波用于映射PSBCH DMRS,其余子载波用于映射PSBCH数据。也就是说,PSBCH DMRS的密度为1/n。
4)、S-SSB的定时索引
为了降低误码率,在同步场景(具体可以是N2X通信系统的侧行链路的同步场景)中,发送侧终端通常向接收侧终端发送多个S-SSB,该多个S-SSB构成的集合被称作S-SSB突发集(S-SSB burst set)。S-SSB的定时索引是S-SSB在该S-SSB所属的S-SSB突发集中的索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 bits,LSB)的信息隐式携带在PSBCH DMRS中,如果该S-SSB的定时索引还包括其他比特位信息,则将该其他比特位的信息显式携带在PSBCH数据中。对于接收侧终端来说,对基于解析S-SSB中承载的PSBCH DMRS得到的比特位信息和S-SSB中承载的PSBCH数据中携带的比特位信息进行组合,从而得到该S-SSB的定时索引。这是在针对NR-V2X通信系统的侧行链路进行大量仿真后提出的技术方案。大量仿真显示,一个S-SSB突发集中相邻4个S-SSB中包括的PSBCH进行4次合并后可以达到0.01%的误码率,因此,只要保证一个S-SSB突发集中相邻4个S-SSB中的PSBCH数据相同即可。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SSB的定时索引的示意图。图4中是以一个S-SSB突发集包括16个S-SSB(标记为S-SSB0~S-SSB15)为例进行说明的,该情况下,一个S-SSB的定时索引可以占用4比特。该S-SSB突发集中的第1~4个S-SSB中的PSBCH进行4次合并后可以达到0.01%的误码率,其他示例不再一一列举。对于第1~4个S-SSB(即图4中的S-SSB0~S-SSB3)中的每个S-SSB的定时索引来说,高2比特的信息(如图4中虚线框之外的比特)均相同,可以显式携带在PSBCH数据中,低2比特的信息(即2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如图4中虚线框之内的信息)可以隐式携带在PSBCH DMRS中,例如用于生成PSBCH DMRS。
需要说明的是,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中,通常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PSBCH DMRS,该情况下,共产生8种可能的PSBCH DMRS。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PSBCH DMRS,共产生4种可能的PSBCH DMRS。因此,对于接收侧终端来说,可以减少PSBCH DMRS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5)、Gold序列
Gold序列,是一种伪随机序列,可以由同步时钟控制的两个码元不同的m序列优选对逐位模2加得到。其中,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是一种伪随机序列、伪噪声码或伪随机码。m序列可以由m序列发生器生成。具体实现时,m序列发生器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或者通过软件结合硬件实现。在一个示例中,m序列发生器可以是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本申请实施例中均是以m序列发生器是LFSR为例进行说明的。在此统一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LFSR是指给定前一状态的输出,将该输出的线性函数再用作输入的位移寄存器。一个可以生成m序列的LFSR的结构通常可以由一个多项式来表征,该多项式可以被称作本原多项式。一个本原多项式用于表征一个LFSR,不同本原多项式用于表征不同的LFSR。
对一个尺寸(或长度)为L的LFSR,其本原多项式的通用表达式如下:
xL+aL-1xL-1+aL-2xL-2+…+a2x2+a1x1+1。其中,al=0或1,1≤l≤L-1,l是整数。
6)、同步信号的优先级
在NR-V2X通信系统中,接收侧终端可能接收到多个发送侧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该情况下,该接收侧终端需要确定基于哪个发送侧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进行同步。这就需要确定同步信号的优先级。
同步信号的优先级与同步信号的同步源相关。同步信号的同步源,是指同步信号的原始参考时钟(或初始参考时钟)的来源,具体可以是GNSS、基站或终端等,也就是说,同步信号的同步源的种类可以是GNSS、基站或终端。当同步信号的同步源是终端时,该终端可以是发送该同步信号的终端,也可以是除发送该同步信号的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例如,终端1是发送同步信号的终端,则该同步信号的同步源可以是GNSS、基站、终端1或终端2。其中,终端2与终端1是不同的两个终端。
可选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还与发送该同步信号的终端的位置相关。其中,终端的位置可以包括: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和/或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对同步信号的优先级不进行限定。以下说明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一个示例:
在3GPP RAN1#96次会议中,提出了如表1所示的工作假设。
表1
表1中示出了“基于GNSS同步”和“基于基站同步”两种同步模式。其中,基于GNSS的同步是指将与GNSS同步作为最高优先级的同步模式。基于基站的同步是指将与基站同步作为最高优先级的同步模式。每种模式包括多种优先级。
参见表1,在基于GNSS同步的同步模式中,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P0、P1、P2、P3。这说明:同步信号的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来自GNSS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直接与GNSS同步的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间接与GNSS同步的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其他终端发送的终端的优先级。
参见表1,在基于基站同步的同步模式中,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P0'、P1'、P2'、P3'、P4'、P5'、P6'。这说明:同步信号的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来自基站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直接与基站同步的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间接与基站同步的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来自GNSS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直接与GNSS同步的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间接与GNSS同步的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其他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
其中,终端直接与GNSS同步说明该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终端间接与GNSS同步说明该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终端直接与基站同步说明该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终端间接与基站同步说明该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
对于接收侧终端来说,可以通过识别侧行链路同步标识(sidelinksynchronization ID,SSID)确定所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同步源种类,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LTE-V2X通信系统中,是将用于表示终端的位置的标识显式携带在PBCH数据中。如果将该方法直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的侧行链路,则具体是将该标识显式携带在PSBCH数据中。这样,接收侧终端需要解析S-PSS、S-SSS、PSBCH DMRS和PSBCH数据之后,才可以获得发送侧终端的位置信息,这会导致所需的解析时间较长。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DMRS的设计方法(即生成DMRS的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发送DMRS的方法和接收DMRS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装置。由于DMRS的设计方法包含在发送或接收DMRS的方法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针对DMRS的设计方法单独布局的实施例,在此统一说明,下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LTE-V2X通信系统中,表示发送侧终端的位置的标识仅用于表示该发送侧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的位置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下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包括NR-V2X通信系统的低频场景和高频场景),具体可以应用于NR-V2X通信系统的侧行链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之间同步的场景中。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第一终端确定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第一终端的位置。第一终端的位置包括: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和/或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终端确定自身位置的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信息的表示方式不进行限定。原则上,能够用于生成DMRS序列,且能够使第二终端识别出第一终端的位置的信息均可以作为第一信息。以下列举第一信息的可能的表示方式,具体可以参见以下方式1~4中的任一种:
方式1、当终端的候选位置(或可能位置)包括: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和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1比特的二进制数。该情况下,当第一信息是“1”时,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当第一信息是“0”时,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
方式2、当终端的候选位置(或可能位置)包括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和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1比特的二进制数。该情况下,当第一信息是“1”时,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一信息是“0”时,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
方式3、当终端的候选位置(或可能位置)包括情形1至情形4,且情形1是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情形2是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情形3是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情形4是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信息的表示方式可以参考以下示例1~示例3:
示例1: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该情况下,可选的,当DMRS通过PBSCH传输时,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的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PBSCH数据中。
示例2: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覆盖范围之内。该情况下,可选的,当DMRS通过PBSCH传输时,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的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PBSCH数据中。
示例3: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表征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以及是否在GNSS覆盖范围之内。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2比特的二进制数。
基于该示例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2比特的二进制数整体表示上述4种可能的情形,例如,使用“00、01、10和11”分别表示上述情形1、情形2、情形3和情形4。
基于该示例3,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第1个比特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如使用“0”表示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使用“1”表示第一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并且,使用第2个比特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如使用“0”表示第一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使用“1”表示第一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例如,00、01、10和11分别表示上述情形4、情形3、情形1和情形1。
方式4:当终端的候选位置(或可能位置)包括: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和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表征这几种位置之一。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2比特的二进制数,如可以使用“00、01、10和11”分别表示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和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
上述仅为示例,其不对第一信息的表示方式构成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实现时,终端的候选位置具体是上述哪一种,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通过协议预定义的。例如,应用于上述表1中的“基于GNSS同步”的同步模式时,终端的候选位置可以是上述方式3中所描述的候选位置。又如,应用于上述表1中的“基于基站同步”的同步模式时,终端的候选位置可以是上述方式1~4的任一种方式中所描述的候选位置。在实际实现时,第一信息的表示方式具体是以上哪一种,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通过协议预定义的。
S101: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下文。
S102:第一终端对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本申请实施例对调制时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不进行限定,具体的调制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S103: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具体的,将DMRS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再发送映射到时频资源上后的DMRS。
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DMRS通常与同步信号一起传输。并且,DMRS与同步信号可以包含在S-SSB(例如,如图3所示的S-SSB)中进行传输,DMRS与同步信号也可以独立传输,即不包含在S-SSB中进行传输。当DMRS包含在S-SSB中进行传输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PSBCH向第二终端发送DMRS,该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DMRS可以被称作PSBCH DMRS。当DMRS不包含在S-SSB中进行传输时,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sidelink share channel,PSSCH)向第二终端发送DMRS,该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DMRS可以被称作PSSCH DMRS。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DMRS的方法中,第一终端基于表征第一终端的位置的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并向第二终端发送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后得到的DMRS。这为第二终端实现“通过接收该DMRS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提供了依据。当DMRS具体是PSBCH DMRS,且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与将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携带在PSBCH数据中的技术方案相比,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二终端通过解析S-PSS、S-SSS和PSBCH DMRS,即可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而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并快速实现同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ZC(Zadoff-chu)序列生成DMRS序列。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一、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
为了清楚说明,在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的情况下,上述S101的具体实现方式,首先结合图6,给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的一种通用流程的示意图。该通用流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发送侧终端(如第一终端),也可以是接收侧终端(如第二终端)。
参见图6,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0:确定第一LFSR和第二LFSR。具体的,确定第一本多项式和第二本原多项式,其中,第一本原多项式用于表征第一LFSR,第二本原多项式用于表征第二LFSR。
具体的,首先根据Gold序列的长度确定LFSR的尺寸L,然后根据该尺寸L确定第一本原多项式和第二本原多项式。其中,第一LFSR和第二LFSR的尺寸均为L。尺寸为L的LFSR可以生成的m序列的长度的最大值是2L。其中,L是正整数。
对尺寸是L的LFSR来说,可以有多个满足条件(即满足“尺寸为L的LFSR”这一条件)的本原多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第一本原多项式和第二本原多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可选的,Gold序列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DMRS序列的长度。以DMRS具体是PSBCHDMRS,且调制方式是BPSK调制方式为例,DMRS序列的长度K可以满足如下公式:K=R/n或者K=R*S/n。其中,R是PSBCH DMRS所在的S-SSB所占用的PRB的个数,n是PSBCH DMRS的密度,S是一个S-SSB中的PSBCH DMRS所占用的时域符号的个数。也就是说,可以基于一个时域符号上映射的PSBCH DMRS生成DMRS序列,也可以基于一个S-SSB中的PSBCH DMRS所占的时域符号的个数生成DMRS序列。
在一个示例中,假设L=31,那么,第一本原多项式和第二本原多项式可以分别为:x31+x7+1和x31+x3+1。
S201:确定第一LFSR的初始值和第二LFSR的初始值。
其中,第一LFSR的初始值与第二LFSR的初始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一LFSR的初始值与第二LFSR的初始值均是正整数。
S202:根据第一LFSR的初始值生成第一m序列,以及根据第二LFSR的初始值生成第二m序列。具体的,将LFSR的初始值输入LFSR,从而根该初始值生成m序列,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其中,当该LFSR是第一LFSR时,该m序列是第一m序列;当该LFSR是第二LFSR时,该m序列是第二m序列。
上述S200~S202可以替换为:步骤1:确定第一LFSR、第一LFSR的初始值,并根据第一LFSR的初始值生成第一m序列;步骤2:确定第二LFSR、第二LFSR的初始值,并根据第二LFSR的初始值生成第二m序列。本申请实施例对步骤1~2的执行顺序不进行限定。
基于上述S200中的示例,第一m序列中的元素之间满足以下公式1,第二m序列中的元素之间满足以下公式2。
公式1:x0(n+31)=(x0(n+3)+x0(n))mod2。
其中,x0(n)表示第一m序列中的第n个元素,1≤n≤N,N表示第一m序列的长度,即Gold序列的长度。
公式2:x1(n+31)=(x1(n+7)+x1(n))mod2。
其中,x1(n)表示第二m序列中的第n个元素,1≤n≤N,N表示第二m序列的长度,即Gold序列的长度。
S203: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
其中,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与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与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均是正整数。
S204: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例如,基于S202中的示例,Gold序列中的第n个元素c(n)可以满足以下公式3:
公式3:c(n)=(x0(n+Nc0)+x1(n+Nc1))mod2。
其中,N表示Gold序列的长度,1≤n≤N,N是整数。Nc0和Nc1分别表示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Nc0和Nc1均是正整数。
S205:如果该Gold序列的长度与DMRS序列的长度相等,则将该Gold序列作为DMRS序列。如果该Gold序列的长度大于DMRS序列的长度,则确定起始位置,并从该起始位置开始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K个元素,并将该K个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DMRS序列。
其中,该起始位置是指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Gold序列中的位置。K是DMRS序列的长度,K是正整数。
可选的,该K个元素在DMRS序列中的排列顺序,与该K个元素在该Gold序列中的排列顺序相同。
具体的,如果Gold序列的长度大于DMRS序列的长度,则可以从所确定的起始位置开始按照特定的规则选取K个元素(即K个比特位的信息)。其中,该特定的规则可以是协议中预定义的规则,或者是发送侧终端和接收侧终端通过信令交互等方式约定的规则。
例如,将从所确定的起始位置开始的连续K个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DMRS序列。在该示例中,该起始位置也可以称为截断窗的起始位置,截断窗的长度(即该截断窗所包含的比特数)为K。如图7所示,为一种Gold序列与DMRS序列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7中的每个小方格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图7还示意出了截断窗的起始位置与截断窗的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6所示的实施例仅为一种能示例,其不对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构成限定。
以下,结合图8A~图8C说明S101的具体实现方式。具体的,S101可以通过图8A~图8C所示的任一实施例实现。
如图8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0:可以参考上述S200,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S30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LFSR的初始值,和/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LFSR的初始值。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LFSR和第二LFSR来说,如果其中之一的初始值不是基于第一信息来确定的,则可选的,该初始值可以是基于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确定的。
当第一信息包括参数a和参数b,且参数a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参数b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时,LFSR(可以是第一LFSR或第二LFSR)的初始值cinit可以满足如下公式4~公式8中的任一种:
其中,SSidx表示DMRS(即S102中生成的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SSID表示第一终端的侧行链路同步标识。m、n、k和l均是正整数。a和b可以均是二进制数,如均是1比特二进制数。m>n>k>l。floor()表示向下取整。
可选的,如果使用LTE-V2X通信系统中所设计的S-SSB的定时索引,则目标比特位可以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可选的,如果使用本申请实施例设计的S-SSB的定时索引(例如如图4所示的S-SSB的定时索引),则目标比特位可以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k=ceil(n/2),l=ceil(k/2)。cell()表示向上取整。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l=ceil(n/2)。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l=ceil(n/2)。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l=ceil(n/2)。
公式8:cinit=2m*(SSID+1)+2n*(SSidx+1)+2k*a+2l*b。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k=ceil(n/2),l=ceil(k/2)。
例如,cinit=215*(SSID+1)+28*(SSidx+1)+24*a+22*b。
当第一信息包括参数a,且参数a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时,LFSR(可以是第一LFSR或第二LFSR)的初始值cinit可以满足如下公式9~公式11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
公式11:cinit=2m*(SSID+1)+2n*(SSidx+1)+2k*a。
可选的,m=11、12、…或17,n=ceil(m/2)。例如,cinit=215*(SSID+1)+28*(SSidx+1)+24*a。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公式5~公式11中的参数的说明及具体实现方式均可以参考上述公式4中的相应参数的说明及具体实现方式。
上述S301可以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LFSR的初始值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或者,上述S301可以是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LFSR的初始值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第二信息是DMRS(即S102中的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DMRS序列(即S101中的DMRS)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S302~S305:可以参考上述S202~S205,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上述S302~S304可以认为是根据LFSR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息生成LFSR的初始值,从而生成DMRS序列。由于对于一个确定的LFSR(即本原多项式已确定的LFSR)而言,给定一个初始值,可以生成唯一的m序列;并且,基于该唯一的m序列和另外一个给定的m序列可以生成唯一的DMRS序列,因此,这有助于接收侧终端(即上述第二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一信息,从而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当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并快速实现同步。
如图8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0~S404:可以参考上述S200~S204,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S401可以参考上述S301。
其中,本实施例中,Gold序列的长度大于DMRS序列的长度。
S405: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并根据该起始位置从Gold序列中选取K个元素,并将所选取的K个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DMRS序列。
其中,“根据该起始位置从Gold序列中选取K个元素,并将所选取的K个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DMRS序列”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S205中的具体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一信息包括参数a和参数b,且参数a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参数b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可选的,该起始位置r(0)满足如下公式12:
其中,K表示DMRS序列的长度。
当第一信息包括参数a,且参数a用于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可选的,该起始位置r(0)满足如下公式: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息确定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Gold序列中的位置,从而生成DMRS序列。由于对于一个确定的Gold序列而言,如果选取DMRS序列中的元素的规则确定,那么,给定一个起始位置,可以得到唯一的DMRS序列。因此,本技术方案有助于接收侧终端(即上述第二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一信息,从而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当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的发送的同步信号的,并快速实现同步。
如图8C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DMRS序列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0~S502:可以参考上述S200~S202,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S501可以参考上述S301。
S503: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或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第二信息是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如2比特最低有效位)。
当S503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时,作为一个示例,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i1可以满足如下公式15和/或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i2可以满足如下公式16:
当S503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时,作为一个示例,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可以满足上述公式15。并且,当S503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例如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可以满足上述公式15;或者,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例如,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是一个常数。
当S503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时,作为一个示例,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满足上述公式16。并且,当S503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序列的循环位移,例如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可以满足上述公式15,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可以满足上述公式16;或者,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方法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例如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是一个常数。
S504~S505:可以参考上述S204~S205,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S505可以参考上述S405。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息确定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或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从而生成DMRS序列。由于对于一个确定的m序列而言,给定一个循环位移,并结合另外一个给定的m序列及其循环位移,可以得到唯一的DMRS序列,因此:
对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m序列的循环位移,从而生成DMRS序列的技术方案来说,有助于接收侧终端(即上述第二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一信息,从而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当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并快速实现同步。
对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从而生成DMRS序列的技术方案来说,有助于接收侧终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DMRS获得第二信息,从而有助于接收侧终端获得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从而实现同步。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这样,相比LTE-V2X通信系统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PSBCH DMRS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接收侧终端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基于ZC序列生成DMRS序列
为了清楚说明,在基于ZC序列生成DMRS序列的情况下,上述S101的具体实现方式,首先给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ZC序列的生成方式。具体的,ZC序列中的第m个元素xq(m)满足如下公式17:
基于此,上述S101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方式1:根据第一信息确定ZC序列的根,并根据ZC序列的根生成ZC序列,将该ZC序列作为DMRS序列,或者对该ZC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DMRS序列。
可选的,进行循环移位时所采用的循环位移可以是基于现有技术确定的,也可以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第二信息是DMRS(即S103中的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目标比特位(如2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确定的。
示例的,如果将ZC序列的根(即公式17中的q)标记为cinit,那么,ZC序列的根可以满足如上公式4~11中的任一种。
方式2: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ZC序列的根,并根据ZC序列的根生成ZC序列,将该ZC序列作为DMRS序列,或者对该ZC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DMRS序列。其中,第二信息的解释可以参考上文。
例如,ZC序列的根q满足如下公式:q=2n(a+b)+SSidx。其中,第一信息包括参数a和参数b,参数a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参数b表示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SSidx表示DMRS(即S102中生成的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n是正整数。
方式3:生成ZC序列,并根据第一信息生成循环位移,根据对循环位移对该ZC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得到DMRS序列。
示例的,根据第一信息生成循环位移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公式15。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0:第二终端确定至少一个候选信息。
可选的,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和第二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第二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例如,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和第二候选信息。
可选的,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四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例如候选信息包括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
可选的,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五候选信息、第六候选信息、第七候选信息和第八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五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六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第七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八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例如,候选信息包括第五候选信息、第六候选信息、第七候选信息和第八候选信息。
可选的,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第二候选信息、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关于这几个候选信息的含义可以参考上文。
具体实现时,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具体是上述哪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通过协议预定义的。
S601: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具体的,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可以生成一个候选DMRS序列。
根据上述对第一信息的描述和对候选信息的描述可知,上述第一信息是本实施例中对应可选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其中一种候选信息。因此,S601中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生成一个候选DMRS序列的具体实现方式,均可以参考上述相应的基于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的具体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S602:第二终端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具体的,对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一个候选DMRS。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终端在执行S600~S602的过程中,并不知道会接收到哪个发送侧终端所发送的DMRS,但是,第二终端可以确定发送侧终端可能发送的每种DMRS(即每种候选DMRS)是基于哪一种候选信息确定的。因此,在生成DMRS时,对于发送侧终端来说,仅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即第一信息所表征的位置)确定一种DMRS。对于接收侧终端来说,需要根据发送侧终端所处的可能的至少一种位置(即至少一种候选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如可能的所有位置即所有候选信息所表征的位置)生成至少一种候选DMRS。
S603: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S600中描述的发送侧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具体的,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中的每个候选DMRS分别与所接收到的DMRS进行相关运算,并将相关运算得到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候选DMRS作为所接收到的DMRS。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DMRS的方法中,第二终端通过解析DMRS,可以获得该DMRS所来自的终端(即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当DMRS具体是PSBCH DMRS时,与将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携带在PSBCH数据中的技术方案相比,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二终端通过解析S-PSS、S-SSS和PSBCH DMRS,即可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获得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应用于同步场景中时,有助于第二终端快速识别出第一终端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优先级,并快速实现同步。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700:第一终端确定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序列经调制得到的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具体的,第一终端首先确定所需要生成的DMRS(即S702中的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然后将该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作为第一信息。
S701:第一终端根据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
当基于Gold序列生成DMRS序列时,S701可以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生成构建该Gold序列的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或者,根据第二信息生成构建该Gold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等。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当基于ZC序列生成DMRS序列时,S701可以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生成ZC序列的根,或者根据第二信息生成ZC序列的循环位移。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S702:第一终端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
S703: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
上述S702~S7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S102~S103。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DMRS的方法中,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从而生成DMRS,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相比LTE-V2X通信系统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DMRS的技术方案,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接收侧终端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DMRS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00:第二终端确定至少一种候选信息。该至少一种候选信息中的每种候选信息表示发送侧终端发送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一种2比特最低有效位。不同候选信息所表示的发送侧终端的S-SSB的定时索引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发送侧终端发送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共有4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分别是二进制数00、01、10、11,也就是说,该至少一种候选信息可以包括二进制数00、01、10、11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S801: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具体的,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可以生成一个候选DMRS序列。
根据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第二信息的描述和本实施例中对候选信息的描述可知,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信息是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其中一种候选信息。因此,S801中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生成一个候选DMRS序列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应的基于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的具体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S802:第二终端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
S803: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
其中,S600中描述的发送侧终端包括第一终端。上述S802~S8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S602~S603。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DMRS的方法中,第二终端根据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生成候选DMRS。相比LTE-V2X通信系统中,使用S-SSB的定时索引的3比特最低有效位的信息生成DMRS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DMRS的盲检次数,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20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个示例,该终端120可以是上文中的第一终端。作为一个示例,终端120可以用于执行图5、图8A~图8C或图10所示的发送DMRS的方法。终端12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01和发送单元1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01,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以及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终端120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终端120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终端120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终端120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例如,结合图5,处理单元12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101和S102,发送单元1202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103。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DMRS序列。例如,结合图8A,处理单元12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301~305。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生成Gold序列;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该起始位置是该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该Gold序列中的位置;根据该起始位置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该DMRS序列。例如,结合图8B,处理单元12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405。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其中,第二信息是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该DMRS序列。例如,结合图8C,处理单元12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503~S505。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生成ZC序列,并将该ZC序列作为该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当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时,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当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的时,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201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生成DMRS序列,并对该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该DMRS。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例如,结合图10,处理单元12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701~S702,发送单元1202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703。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生成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根据该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生成Gold序列;以及,将该Gold序列作为该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该DMRS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生成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该初始值生成Gold序列;以及,将该Gold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201具体用于,生成ZC序列,并将所生成的ZC序列作为上述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生成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生成的。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终端120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等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示例,结合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上述处理单元1201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或处理器207实现。发送单元1202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实现。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30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个示例,该终端130可以是上文中的第二终端。作为一个示例,终端130可以用于执行图9或图11所示的接收DMRS的方法。终端13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301和接收单元1302。
处理单元1301,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MRS序列,以及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单元1302,用于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和第二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第二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四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该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五候选信息、第六候选信息、第七候选信息和第八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五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六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第七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第八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发送侧终端包括第一终端。例如,结合图9,处理单元13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601~S602,接收单元1302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603。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该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生成Gold序列;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可选的,起始位置是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目标候选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Gold序列中的位置;根据该起始位置从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目标候选DMRS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目标候选DMRS序列;其中,第二信息是目标候选DMRS所在的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目标候选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相应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生成ZC序列,将该ZC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其中,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且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可选的,该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且该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息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可选的,目标比特位是该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1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并对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单元1302用于根据该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该至少一种候选信息中的每种候选信息表示发送侧终端发送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一种2比特最低有效位。不同候选信息所表示的发送侧终端的S-SSB的定时索引不同。例如,结合图11,处理单元130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801~S802,接收单元1302具体可以用于执行S803。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生成构建Gold序列的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然后根据该一个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位移生成Gold序列,并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可选的,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生成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根据该初始值生成Gold序列;然后,将该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该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一个候选DMRS序列。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终端130中相关内容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等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示例,结合图2所示的通信设备,上述处理单元1301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或处理器207实现。接收单元1302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文中提供的任一种终端120,以及与上文中提供的相对应的终端13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0)
1.一种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
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DMR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根据所述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或者,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
生成Gold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所述起始位置是所述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所述Gold序列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所述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所述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所述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所述Gold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息生成DMRS序列包括:
生成ZC序列,并将所述ZC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其中,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
或者,当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比特位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10.一种接收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和第二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二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四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五候选信息、第六候选信息、第七候选信息和第八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五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六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所述第七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八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所述发送侧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根据所述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
生成Gold序列;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所述起始位置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目标候选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所述Gold序列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所述目标候选DMRS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目标候选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目标候选DMRS所在的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所述目标候选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所述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所述Gold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包括:
生成ZC序列,将所述ZC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其中,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
或者,当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15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比特位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生成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以及对所述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DMRS;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终端是否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或者,所述终端是否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所述终端是否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DMRS。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根据所述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或者,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生成Gold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所述起始位置是所述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所述Gold序列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所述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所述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所述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所述Gold序列。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生成ZC序列,并将所述ZC序列作为所述DMRS序列;其中,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
或者,当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2、24或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比特位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2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候选信息生成至少一个候选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以及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进行调制,得到至少一个候选DMRS;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一候选信息和第二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二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三候选信息和第四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四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
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候选信息包括第五候选信息、第六候选信息、第七候选信息和第八候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五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六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所述第七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内,所述第八候选信息用于表征发送侧终端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且在GNSS的覆盖范围之外;
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DMRS;其中,所述发送侧终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根据所述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或者,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生成Gold序列;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起始位置;其中,所述起始位置是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目标候选DMRS序列中的首个元素在所述Gold序列中的位置;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从所述Gold序列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并将所选取的元素构成的序列作为所述目标候选DMRS序列。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候选DMRS序列中的目标候选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目标候选DMRS所在的侧行链路同步信号块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生成所述目标候选DMRS序列时所采用的m序列发生器的初始值。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Gold序列;
将所述Gold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确定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m序列的循环位移和所述第二m序列的循环位移构建所述Gold序列。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生成ZC序列,将所述ZC序列作为一个候选DMRS序列;其中,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或者,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的;
或者,当所述ZC序列的循环位移是基于一个候选信息确定的时,所述ZC序列的根是基于第二信息确定的;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中的目标比特位的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1、33或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比特位是所述DMRS所在的S-SSB的定时索引的2比特最低有效位。
3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20444.6A CN111835475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
PCT/CN2020/085716 WO2020211873A1 (zh) | 2019-04-19 | 2020-04-20 |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20444.6A CN111835475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5475A true CN111835475A (zh) | 2020-10-27 |
CN111835475B CN111835475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283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20444.6A Active CN111835475B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35475B (zh) |
WO (1) | WO202021187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3643B (zh) * | 2020-11-16 | 2021-12-31 | 武汉大学 | 5g下行信号的无线定位方法、系统、介质及智能终端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41150A1 (en) * | 2013-02-26 | 2014-08-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extension carrier of lte advanced |
US20150271814A1 (en) * | 2012-09-24 | 2015-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025519A (zh) * | 2014-04-30 | 2015-11-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干扰信号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6954261A (zh) * | 2016-01-07 | 2017-07-14 | 夏普株式会社 | 上行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接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7006032A (zh) * | 2015-08-14 | 201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WO2017171284A1 (en) * | 2016-03-30 | 2017-10-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ing in v2x ue |
WO2017180052A1 (en) * | 2016-04-12 | 2017-10-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
CN107295626A (zh) * | 2016-04-01 | 2017-10-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v2x同步信号和psbch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EP3281437A1 (en) * | 2015-04-10 | 2018-02-1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Base station, termi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
CN107852707A (zh) * | 2015-08-21 | 2018-03-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7852686A (zh) * | 2015-07-29 | 2018-03-27 | 索尼公司 | 通信装置和方法 |
WO2018155987A2 (en) * | 2017-02-24 | 2018-08-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of nr-ss burst set |
CN109076578A (zh) * | 2016-04-01 | 2018-12-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侧链路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CN109219948A (zh) * | 2017-08-11 | 2019-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392080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565406A (zh) * | 2016-08-12 | 2019-04-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到车辆通信的解调参考信号设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34708B2 (en) * | 2018-07-06 | 2020-11-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sidelink SS/PBCH block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10320444.6A patent/CN111835475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0 WO PCT/CN2020/085716 patent/WO202021187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271814A1 (en) * | 2012-09-24 | 2015-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241150A1 (en) * | 2013-02-26 | 2014-08-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extension carrier of lte advanced |
CN105025519A (zh) * | 2014-04-30 | 2015-11-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干扰信号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EP3281437A1 (en) * | 2015-04-10 | 2018-02-1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Base station, termi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
CN107852686A (zh) * | 2015-07-29 | 2018-03-27 | 索尼公司 | 通信装置和方法 |
CN107006032A (zh) * | 2015-08-14 | 201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CN107852707A (zh) * | 2015-08-21 | 2018-03-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6954261A (zh) * | 2016-01-07 | 2017-07-14 | 夏普株式会社 | 上行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接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和基站 |
WO2017171284A1 (en) * | 2016-03-30 | 2017-10-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ing in v2x ue |
CN107295626A (zh) * | 2016-04-01 | 2017-10-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v2x同步信号和psbch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CN109076578A (zh) * | 2016-04-01 | 2018-12-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侧链路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WO2017180052A1 (en) * | 2016-04-12 | 2017-10-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
CN109565406A (zh) * | 2016-08-12 | 2019-04-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到车辆通信的解调参考信号设计 |
WO2018155987A2 (en) * | 2017-02-24 | 2018-08-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of nr-ss burst set |
CN109219948A (zh) * | 2017-08-11 | 2019-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392080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INTEL: "R1-1711943 "Discussion on DMRS sequence for NR PBCH"", 《3GPP TSG_RAN\WG1_RL1》 * |
VIVO: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3GPP R1-190407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35475B (zh) | 2022-05-13 |
WO2020211873A1 (zh) | 2020-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61325B2 (ja) |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
US9148877B2 (en) | Providing improved scheduling request signaling with ACK/NACK or CQI | |
CN106535351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726211B (zh) | 一种侧链路反馈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8774156B2 (en) | ACKNAK and CQI channel mapping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190097779A1 (en)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chedul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
KR20220075385A (ko) | 제2단계 sci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저장 매체, 송신 ue 및 수신 ue | |
JP6504482B2 (ja) | サブバンドリソースを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5471566A (zh) | 用于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7370561A (zh) | 一种车联网通信中pscch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
JP2019535186A (ja) | データ通信方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 |
WO2020200002A1 (zh) | 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装置 | |
JP2022078182A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CN111095978A (zh) | 移动通信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增强 | |
JPWO2018029823A1 (ja)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11835475B (zh) | 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8202145A1 (zh) |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
CN111769923B (zh) | 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16264867A (zh) | 控制信道的传输及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 | |
US2024006475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ed grant based transmission | |
JP2022166320A (ja) | Pucch伝送方法、端末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 |
US20230283437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 |
WO2020063930A9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7733596A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2771803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