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3744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3744A
CN111833744A CN202010626955.3A CN202010626955A CN111833744A CN 111833744 A CN111833744 A CN 111833744A CN 202010626955 A CN202010626955 A CN 202010626955A CN 111833744 A CN111833744 A CN 111833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ixels
display panel
reference voltage
ana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69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3744B (zh
Inventor
许传志
卢慧玲
谢正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69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3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3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3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3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域具有通过中间过渡区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参考电压线,多条第一参考电压线设置于中间过渡区;显示像素,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与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第二参考电压线,位于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与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模拟像素,模拟像素位于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线连接,模拟像素与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时钟信号线,与模拟像素的第二端连接。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装置的屏占比的提升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
传统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可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或开孔,以使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槽或开孔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显示装置均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进行显示,例如其前置摄像头对应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域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通过中间过渡区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参考电压线,多条第一参考电压线设置于中间过渡区;
显示像素,部分显示像素位于中间过渡区,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与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
第二参考电压线,位于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与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
模拟像素,模拟像素位于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模拟像素的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线连接,模拟像素与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
时钟信号线,时钟信号线与模拟像素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模拟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分压电阻;
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与分压电阻连接,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为模拟像素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模拟像素的第二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模拟像素包括第一电容;
第一电容的一端为模拟像素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为模拟像素的第二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
第一电容的容值为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容值与发光器件的容值之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条第一参考电压线并联连接,时钟信号线的数目为一条,
在一个图像帧中,模拟像素与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条第一参考电压线并联连接,时钟信号线的数目为N条,N为整数且N≥2,
在一个图像帧中,N条时钟信号线连接的模拟像素依次循环充放电,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显示像素充放电时,与其中一条时钟信号线连接模拟像素与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复用为时钟信号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部分显示像素位于第二显示区域,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参考电压线,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设置于第二显示区域,与位于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具有位于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显示区域;
第三显示区域的透光率与中间过渡区的透光率相等,中间过渡区的透光率小于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区背面可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等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透明显示区还能够显示图像,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二参考电压线连接有模拟像素。第二参考电压线与设置于中间过渡区的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通过时钟信号线提供的时钟信号,与第二参考电压线连接的模拟像素与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在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每行显示像素充放电时,与该行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的模拟像素与中间过渡区的该行显示像素的总负载,大于中间过渡区的该行显示像素的总负载,与主显示区的一行显示像素的总负载更为接近,减小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与主显示区中显示像素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的差距,从而减轻甚至消除分屏现象。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中显示面板的ABCD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模拟像素的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模拟像素的另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模拟像素与时钟信号线连接关系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中,需要在设置显示面板的一侧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红外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感光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设置透明显示区,将感光组件设置在透明显示区背面,在保证感光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显示。
在一些情况下,感光组件的数目可能有多个,且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则可在显示面板中对应设置两个以上的透明显示区。两个以上的透明显示区之间具有中间过渡区。与中间过渡区对应的参考电压线绕过透明区设置,中间过渡区中设置的每行显示像素的数目要少于显示面板的主显示区中每行显示像素的数目,中间过渡区每行显示像素负载也小于主显示区中每行显示像素的负载,导致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与主显示区中显示像素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差距较大。在显示面板显示时,中间过渡区与主显示区之间会出现明显的显示分界线,形成分屏现象,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将集合附图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具体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在此并不限定。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A11和第二显示区域A12。其中,第一显示区域A11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通过中间过渡区A112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透明显示区A111。透明显示区A11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域A12的透光率。第二显示区域A12可视为显示面板的主显示区。
在一些示例中,透明显示区A111的透光率大于等于15%。为确保透明显示区A111的透光率大于15%,甚至大于40%,甚至具有更高的透光率,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各个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可大于80%,甚至至少部分功能膜层的透光率均大于90%。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区A111背面可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等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透明显示区A111还能够显示图像,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
图2为与图1中显示面板的ABCD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参考电压线11、显示像素12、第二参考电压线13、模拟像素14和时钟信号线15。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局部示意图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其中结构的数量、形状、大小等。
第一参考电压线11有多条,多条第一参考电压线11可设置于中间过渡区。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像素12。具体地,部分显示像素12位于中间过渡区,部分显示像素12位于透明显示区,部分显示像素12位于第二显示区域。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1连接。第一参考电压线11可为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提供参考电压。显示像素12具有发光器件,显示像素12在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可发光。
第二参考电压线13位于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1连接。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有至少一个模拟像素14。模拟像素14位于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上的边缘。具体地,模拟像素14的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模拟像素14的第二端与时钟信号线15连接。模拟像素14不具有发光器件,模拟像素14不会发光,但模拟像素14的负载与显示像素12的负载相同。第二参考电压线13可为模拟像素14提供参考电压。时钟信号线15可为模拟像素14提供时钟信号。模拟像素14可在时钟信号和参考电压的控制下,与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模拟像素14与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指,在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充电的同时,模拟像素14也在充电;在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放电的同时,模拟像素14也在放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有模拟像素14。第二参考电压线13与设置于中间过渡区的第一参考电压线11连接。通过时钟信号线15提供的时钟信号,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的模拟像素14与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在位于中间过渡区的每行显示像素12充放电时,与该行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的模拟像素14与中间过渡区的该行显示像素12的总负载,大于中间过渡区的该行显示像素12的总负载,与主显示区的一行显示像素12的总负载更为接近,减小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与主显示区中显示像素12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的差距,从而减轻甚至消除分屏现象。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参考电压线16。第三参考电压线16设置于第二显示区域,与位于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12连接。第三参考电压线16可为位于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像素12提供参考电压。
显示面板中还可设置参考电压总线17。第一参考电压线11可通过第二参考电压线13与参考电压总线17连接。第三参考电压线16可与参考电压总线17连接。通过参考电压总线17向第一参考电压线11、第二参考电压线13和第三参考电压线16传输参考电压。参考电压总线17可设置于显示面板在第二方向上的边缘,但并不限定,可根据显示面板内走线设计具体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参考电压总线17可设置在显示面板两侧在第二方向上的边缘。
在一些示例中,模拟像素14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分压电阻。在此并不限定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例如,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可为2T1C电路、7T1C电路、7T2C电路或9T1C电路等,在此并不限定。其中,“2T1C电路”指像素驱动电路中包括2个薄膜晶体管(T)和1个电容(C),其他“7T1C电路”、“7T2C电路”或“9T1C电路”等以此类推。
模拟像素14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与模拟像素14中的分压电阻连接。具体地,驱动晶体管可直接与分压电阻连接,也可通过其他能够导通的元器件与分压电阻连接,例如驱动晶体管通过其他晶体管与分压电阻连接。像素驱动电路还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为像素驱动电路中接收参考电压的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为模拟像素14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模拟像素14的第二端。即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时钟信号线15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其他部件连接,在此并不限定。例如,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模拟像素的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3中示出了第一晶体管T1,模拟像素14中的其他部分并不详细示出,用填充阴影的方框表示。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像素12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其中,模拟像素14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与显示像素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使得模拟像素14的负载与显示像素12的负载趋于相同或相同,进一步减小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与主显示区中显示像素12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的差距,进而进一步减轻甚至消除分屏现象。
在另一些示例中,模拟像素14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为模拟像素14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为模拟像素14的第二端。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模拟像素的另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时钟信号线15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像素12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模拟像素14中第一电容C1的容值可为显示像素12的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容值与显示像素12中发光器件的容值之和。
通过对第一电容C1的容值的设置,使得模拟像素14的负载与显示像素12的负载趋于相同或相同,进一步减小中间过渡区的显示像素12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与主显示区中显示像素12根据参考电压线充放电的程度的差距,进而进一步减轻甚至消除分屏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条第一参考电压线11可并联连接,从而共用第二参考电压线13,以及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的模拟像素14。
在一些示例中,时钟信号线15的数目为一条。对应地,在一个图像帧中,模拟像素14与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时钟信号线15提供的时钟信号可控制模拟像素14的充放电。在时钟信号线15的数目为一条的情况下,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的模拟像素14均同步充放电。在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显示像素12充放电时,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的模拟像素14的充放电与该行显示像素12的充放电同步。
在另一些示例中,时钟信号线15的数目为N条。其中,N为整数且N≥2。对应地,在一个图像帧中,N条时钟信号线15连接的模拟像素14依次循环充放电。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显示像素12充放电时,与其中一条时钟信号线15连接模拟像素14与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若中间过渡区设置有M行显示像素12,在一个图像帧中,中间过渡区中的M行显示像素12充放电的次数与N条时钟信号线15连接的模拟像素14的充放电的次数之和相同。例如,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模拟像素与时钟信号线连接关系一示例的示意图。N=2,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的一部分模拟像素14与第一条时钟信号线15连接,第二参考电压线13连接的另一部分模拟像素14与第二条时钟信号线15连接。如图5所示,两条时钟信号线15分别记为CLK1和CLK2,其中,与时钟信号线15CLK1连接的模拟像素14可和与时钟信号线15CLK2连接的模拟像素14交替排列。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与时钟信号线15CLK1连接的模拟像素14称为第一组模拟像素14,将与第二条时钟信号线15CLK2连接的模拟像素14称为第二组模拟像素14。中间过渡区设置有M行显示像素12。在一个图像帧中,第一组模拟像素14与中间过渡区的第一行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此时,第二组模拟像素14不进行充放电;第二组模拟像素14与中间过渡区的第二行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此时,第一组模拟像素14不进行充放电;第一组模拟像素14与中间过渡区的第三行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此时,第二组模拟像素14不进行充放电;第二组模拟像素14与中间过渡区的第四行显示像素12同步充放电,此时,第一组模拟像素14不进行充放电;……以此类推,直至中间过渡区的第M行像素充放电结束。
为了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可复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时钟信号线15,从而减少显示面板中的走线数量,简化显示面板结构。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6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面板还可具有第三显示区域A13。第三显示区域A13位于第一显示区域A11与第二显示区域A12之间。其中,第三显示区域A13的透光率与中间过渡区的透光率相等。中间过渡区的透光率小于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域A12的透光率。
第三显示区域A13可实现从第一显示区域A11到第二显示区域A12的过渡,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具体可为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电视、电子纸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显示补偿方法实施例和显示装置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显示面板实施例和显示补偿电路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通过中间过渡区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透明显示区,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参考电压线,多条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设置于所述中间过渡区;
显示像素,部分所述显示像素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区,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区的所述显示像素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
第二参考电压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连接;
模拟像素,所述模拟像素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所述模拟像素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连接,所述模拟像素与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区的所述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
时钟信号线,所述时钟信号线与所述模拟像素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分压电阻;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与所述分压电阻连接,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为所述模拟像素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模拟像素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像素包括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为所述模拟像素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模拟像素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为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容值与发光器件的容值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并联连接,所述时钟信号线的数目为一条,
在一个图像帧中,所述模拟像素与所述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所述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并联连接,所述时钟信号线的数目为N条,N为整数且N≥2,
在一个图像帧中,N条所述时钟信号线连接的所述模拟像素依次循环充放电,所述中间过渡区中每行所述显示像素充放电时,与其中一条所述时钟信号线连接所述模拟像素与所述显示像素同步充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复用为所述时钟信号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显示像素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参考电压线,多条所述第三参考电压线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与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所述显示像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三显示区域;
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的透光率与所述中间过渡区的透光率相等,所述中间过渡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626955.3A 2020-07-02 2020-07-0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833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955.3A CN111833744B (zh) 2020-07-02 2020-07-0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6955.3A CN111833744B (zh) 2020-07-02 2020-07-0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3744A true CN111833744A (zh) 2020-10-27
CN111833744B CN111833744B (zh) 2022-05-17

Family

ID=7290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6955.3A Active CN111833744B (zh) 2020-07-02 2020-07-0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3744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55782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7094222A (zh) * 2016-02-18 2017-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CN107481669A (zh) * 2017-09-08 2017-12-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074614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CN107994060A (zh) * 2017-11-28 2018-05-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1095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81429A (zh) * 2017-12-15 2018-07-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141719U (zh) * 2018-04-24 2018-1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99353A (zh) * 2018-07-26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61975A (zh) * 2018-10-26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10324465A (zh) * 2019-06-17 2019-10-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CN110379356A (zh) * 2019-08-29 2019-10-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620260B1 (ja) * 2019-07-11 2019-12-1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649080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51926A (zh) * 2019-10-31 2020-02-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08267A (zh) * 2019-11-07 2020-02-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67157A (zh) * 2019-11-29 2020-03-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像素驱动方法
US20200168832A1 (en) * 2018-11-28 2020-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electrodes having different shapes for respective areas
CN11121115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43524A (zh) * 2020-02-17 2020-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55782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7094222A (zh) * 2016-02-18 2017-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US20180074614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CN107481669A (zh) * 2017-09-08 2017-12-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158417A1 (en) * 2017-09-08 2018-06-07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994060A (zh) * 2017-11-28 2018-05-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1095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81429A (zh) * 2017-12-15 2018-07-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141719U (zh) * 2018-04-24 2018-11-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99353A (zh) * 2018-07-26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61975A (zh) * 2018-10-26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US20200168832A1 (en) * 2018-11-28 2020-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electrodes having different shapes for respective areas
CN110324465A (zh) * 2019-06-17 2019-10-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JP6620260B1 (ja) * 2019-07-11 2019-12-1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379356A (zh) * 2019-08-29 2019-10-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49080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51926A (zh) * 2019-10-31 2020-02-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08267A (zh) * 2019-11-07 2020-02-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67157A (zh) * 2019-11-29 2020-03-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1121115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43524A (zh) * 2020-02-17 2020-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3744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063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7122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10645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66827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446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108900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3628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3043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4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378618B2 (ja) 表示パネル
CN111833738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23037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gate driving circuit
CN110649077B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8958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2225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6992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8237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9741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8407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53029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3374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85958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6886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214312599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16291B2 (en) Timing controller,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