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3014A -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3014A
CN111833014A CN202010604452.6A CN202010604452A CN111833014A CN 111833014 A CN111833014 A CN 111833014A CN 202010604452 A CN202010604452 A CN 202010604452A CN 111833014 A CN111833014 A CN 111833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tter
transfer
contact
lett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44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朔臣
赖波
谢康
朱磊
黄艳秋
赖少琪
李友焜
汪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6044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3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3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3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 G06Q10/1057Benefits or employee welfare, e.g. insurance, holiday or retirement pack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将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并将联系函发送至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转出中心;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更新的联系函为转出中心在联系函中添加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将更新的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转入中心。该实施方式能够解决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经常需要转移公积金,尤其是异地公积金转接。目前,异地公积金转接通常是转入地的公积金中心(转入中心)和转出地的公积金中心(转出中心)之间通过转移接续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完成公积金的转接过程。公积金转接的过程中,转入中心、转移接续平台和转出中心之间交互的公积金转接的信息均可以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的追踪和查询。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转出中心和转入中心属于不同地区,公积金转接的业务处理规则可能不同,或者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出现异常等,很容易出现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确定公积金转接的信息,进而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用于转移接续平台,所述转移接续平台包括区块链,包括: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所述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并将所述联系函发送至所述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转出中心;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为所述转出中心在所述联系函中添加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发送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
接收所述区块链发送的交易标识,所述交易标识为所述区块链生成的;
存储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所述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联系函标识,验证所述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
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所述第一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将所述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联系函标识,验证所述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包括:
若所述区块链中不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且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或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所述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
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所述第二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所述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包括: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转入中心的撤销请求,所述撤销请求包括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
根据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查询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状态;
根据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判断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是否允许撤销;
若否,则向所述转入中心发送不可撤销信息;
若是,则将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撤销办结,并存储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和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所述查询请求为所述转入中心或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的;根据所述联系函标识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与所述联系函标识对应的公积金转接信息;发送所述公积金转接信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在所述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中心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向所述接入中心发送所述模板信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之后,还包括:
接收正常办结信息,所述正常办结信息为所述转入中心完成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后发送的;
将所述联系函状态更新为正常办结,并将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设置于转移接续平台,所述转移接续平台包括区块链,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所述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联系函发送至转出中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为所述转出中心在所述联系函中添加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发送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
接收所述区块链发送的交易标识,所述交易标识为所述区块链生成的;
存储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联系函标识,验证所述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所述第一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区块链中不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且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或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所述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所述第二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转入中心的撤销请求,所述撤销请求包括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
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查询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判断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是否允许撤销;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否,则向所述转入中心发送不可撤销信息;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若是,则将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撤销办结,并存储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和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所述查询请求为所述转入中心或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系函标识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与所述联系函标识对应的公积金转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公积金转接信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中心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入中心发送所述模板信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正常办结信息,所述正常办结信息为所述转入中心完成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后发送的;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联系函状态更新为正常办结,并将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移接续平台中设置区块链,转移接续平台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联系函和转出中心发送的更新的联系函后,均可以将其存储至区块链中,即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通过转移接续平台传输的信息均可以存储至区块链中。如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均存储至区块链中,从而保证公积金转接的处理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可以防止被篡改,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存储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可以避免因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导致无法准确确定公积金转接的信息,进而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的问题。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合约的原理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证信息的处理流程的一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公积金转接在区块链中数据传输的一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的一种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的又一种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的主要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一种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8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
公积金分为住房公积金和公司公积金,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公积金通常指代住房公积金,具体可以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员工缴存的长期储金。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即转移接续平台),对已在转入公积金中心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用户,办理住房公积金转移到转出公积金中心的业务。
区块链为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可以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其本质可以为一个去中介化的数据库。智能合约为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和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区块链中基于区块链的编程语言设置智能合约,所以在符合智能合约的条件时智能合约会自动执行,实现交易请求的自动应答和逾期信息的自动推送。如图1所示为智能合约原理示意图。智能合约会预先部署,相当于建立。
智能合约是一种可以直接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可执行程序,其主要功能是按照业务规则触发执行合约事件,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并生成存证,即将区块链上链的信息存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合约即为联系函,区块链中根据上链的联系函信息可以生成存证,即存储在区块链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的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对全国公积金的转移接续业务进行处理,尤其是异地的公积金转移接续。公积金转接的系统可以包括转移接续平台和多个公积金中心,公积金中心通常根据地区设置,用于负责对应地区的公积金业务,各公积金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连接,通过转移接续平台可以进行数据交互。转移接续平台设置区块链,可以将业务处理中的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
公积金的转移接续通常为用户将公积金从原缴纳公积金的地区转移到现续缴的地区,所以该用户的公积金需要从原缴纳公积金的地区对应的公积金中心转出至续缴纳公积金的地区对应的公积金中心,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入中心是指用户现续缴纳公积金的地区对应的公积金中心,转出中心是指用户原缴纳公积金的地区对应的公积金中心,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可以通过转移接续平台执行公积金转移接续的业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合约即为联系函,区块链中根据上链的联系函信息可以生成存证,即存储在区块链中,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对公积金转接处理过程中交互的信息(联系函)依次上链,存储到区块链中。在转移接续平台需要时,区块链可以将存证信息下链推送给转移接续平台,转移接续平台接收存证信息,具体过程可以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积金转接过程,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通过联系函传递需要的信息,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将每次对联系函的操作后标记联系函的状态,以表示公积金转接过程的处理状态。同时,转移接续平台每次对联系函的操作均会将操作的联系函的状态上链,以便于在区块链中存储完成的公积金转接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块链基于不同状态的联系函和公积金用户的账户信息生成存证,不同状态的联系函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存储,可以便于在后续公积金的转移接续进度进行查询和跟踪。
转移接续平台将联系函等信息上链,上链成功后区块链会通过Hash运算生成本次上链对应的交易标识(txHash),并将交易标识发送给转移接续平台,作为转移接续平台从区块链下链的凭证,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存储联系函标识与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通过交易标识从区块链中查询存储的联系函。智能合约中也可以以联系函标识为键、交易标识为合约存储值的方式存储,以实现根据交易标识进行下链和查询的操作。
如图3所示,为公积金转接在区块链中数据传输的过程。其中,在转入申请、转出接收、转办办结为公积金转接的各个流程节点,说明在公积金转接的各个流程节点均可以触发智能合约,进行数据上链,即将公积金转接中的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中,同时在执行数据验证和查询等情况时还可以进行数据下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该方法可由转移接续平台执行,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
其中,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
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申请公积金的转移时,转入中心可以根据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来生成联系函和该联系函对应的联系函标识,然后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转入请求,以请求转移接续平台将联系函转发给对应的转出中心。
转入中心生成联系函的方式可以为通过调用转移接续平台获取联系函的模板信息,进而根据模板信息来生成联系函,所以在本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接入中心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联系函的模板信息;然后向接入中心发送模板信息,以便于接入中心根据模板信息生成联系函。
S402:将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并将联系函发送至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转出中心。
其中,转移接续平台接收联系函后可以将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区块链中,并将联系函发送至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转出中心,以便于转出中心基于联系函对待转移公积金进行处理。
转移接续平台将联系函等信息上链后,上链成功后区块链会通过Hash运算生成本次上链对应的交易标识(txHash),并将交易标识发送给转移接续平台,作为转移接续平台从区块链下链的凭证,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存储联系函标识与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通过交易标识从区块链中查询存储的联系函,所以本步骤中将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的过程可以执行为:向区块链发送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接收区块链发送的交易标识,交易标识为区块链生成的;存储联系函标识和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区块链中通过智能合约设置了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即设置联系函中所包括的信息以及各信息的属性,如长度、类型等等,所以转移继续平台接收联系函后,需要对联系函进行验证,同时为了避免联系函重复生成,转移接续平台还可以对联系函标识进行验证。公积金转接过程,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通过联系函传递需要的信息,所以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对每次联系函的操作标记联系函的状态,以表示公积金转接过程的处理状态,同时转移接续平台还可以将联系函的状态与联系函一同上链区块链,以便于存储完成的公积金转接的信息。
所以转移接续平台在执行本步骤之前,还可以执行:根据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联系函标识,验证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若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第一报错信息包括联系函标识;若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并且本步骤中将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具体执行为:将联系函、联系函对应状态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
转移继续平台在接收转入请求后,首先对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包括判断区块链中是否已经包括联系函标识、判断联系函中用户信息是否符合区块链中联系函的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区块链中已经包括联系函标识,说明已经存在了该联系函标识对应的联系函,为避免联系函标识重复导致区块链存储联系函混乱,则此时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如果区块链中不包括联系函标识,则说明不存在了该联系函标识对应的联系函,则此联系函标识可以使用。转移接续平台通过比较联系函中包括的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中设置的对应属性是否一致,来判断转入中心生成的联系函是否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说明联系函不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说明联系函可以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因此对联系函的验证具体为:若区块链中不包括联系函标识、且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若区块链中包括联系函标识、或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联系函中用户信息验证该用户是否可以进行公积金转接。
转移接续平台在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时,可以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第一报错信息中包括联系函标识,以提示转入中心生成的联系函有误。在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则转移接续平台可以确定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即说明转移接续平台已经成功接收联系函,此时可以将联系函、联系函对应状态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生成存证信息。
转移接续平台在接收联系函后,可以根据联系函中的用户信息确定出转出中心,然后将联系函发送给转出中心,以便于转出中心对公积金转接业务进行处理。
S403: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更新的联系函为转出中心在联系函中添加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
其中,转出中心在接收到联系函后,可以在联系函中录入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账户信息,即更新联系函,然后将录入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账户信息的联系函发送给转移接续平台,以便于转移接续平台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给转入中心,使转入中心可以基于这些账户信息将公积金转接。
S404:将更新的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
转移接续平台接收到更新的联系函后,可以将更新的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区块链中。
区块链中通过智能合约设置了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即设置联系函中所包括的信息以及各信息的属性,如长度、类型等等,所以转移继续平台接收联系函后,需要对联系函进行验证。
所以转移接续平台在执行本步骤之前,还可以执行:根据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若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第二报错信息包括联系函标识;若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并且步骤将更新的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具体执行为:将更新的联系函、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和联系函标识存储至区块链中。
转移继续平台在接收更新的联系函后,首先对更新的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包括判断更新的联系函中账户信息是否符合区块链中联系函的模板信息的要求。转移接续平台通过比较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中设置的对应属性是否一致,来判断更新的联系函是否满足智能合约中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不一致,则说明更新的联系函不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一致,则说明联系函可以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因此对更新的联系函的验证具体为:若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若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更新的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转移接续平台在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时,可以向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第二报错信息中包括联系函标识,以提示转出中心更新的联系函有误。在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则转移接续平台可以更新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即说明转移接续平台已经成功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此时可以将更新的联系函、联系函对应状态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生成存证信息。
S405: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转入中心。
转移接续平台将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转入中心,以便于转入中心基于账户信息进行公积金转账,从而实现公积金转接。
转移接续平台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转入中心后,转入中心可以对账户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执行完成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如果审核不通过,则可以与转出中心进行协商。
在转入中心对账户信息审核通过、执行完成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后,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正常办结信息,已通知转移接续平台本次待转移公积金正常完结公积金转接。此时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将联系函状态更新为正常办结,并将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上链存储至区块链。
在转入中心对账户信息审核不通过时,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协商办理信息,以通知转移接续平台本次待转移公积金业务需要与转出中心进行协商,此时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将联系函状态更新为协商中,并将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上链存储至区块链。转入中心在于转出中心协商完成后可以执行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并在执行完成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后,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正常办结信息,已通知转移接续平台本次待转移公积金正常完结公积金转接,此时转移接续平台可以将联系函状态更新为正常办结,并将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上链存储至区块链。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在公积金转接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完成后,均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查询请求,以对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进行查询。具体过程为:转移接续平台接收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根据联系函标识从区块链中获取与联系函标识对应的公积金转接信息;发送公积金转接信息。
其中,转移接续平台存储了各联系函标识对应的交易标识,所以接收的查询请求后,可以基于联系函标识查询出对应的交易标识,进而通过交易标识从区块链中下链与联系函标识对应的公积金转接信息,然后发送公积金转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联系函的各不同状态还可以设置对应的状态代码,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了联系函标识、状态代码、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时查询请求可以包括联系函标识和状态代码,则转移接续平台可以联系函标识和状态代码查询出对应的交易标识,进而根据交易标识从区块链中下链在状态代码对应状态时的联系函信息,从而实现联系函信息的准确查询。
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入中心在发送转入请求后还可以撤销转入请求,即转入中心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撤销请求。但是,只有联系函的状态为复核通过时,才会允许撤销转入请求,所以撤销转入请求可以执行为:接收转入中心的撤销请求,撤销请求包括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根据待撤销联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查询待撤销联联系函的状态;根据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判断待撤销联系函是否允许撤销;若否,则向转入中心发送不可撤销信息;若是,则将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撤销办结,并存储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和待撤销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区块链。
转移接续平台接收撤销请求后可以根据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从区块链中查询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进而判断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是否为复核通过。如果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为复核通过,说明待撤销联系函允许撤销,则将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撤销办结,并存储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和待撤销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区块链;如果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不为复核通过,说明待撤销联系函不允许撤销,则向转入中心发送不可撤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均存储至区块链中,从而保证公积金转接的处理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可以防止被篡改,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存储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可以避免因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导致无法准确确定公积金转接的信息,进而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积金的转移通常是指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实现办理转入申请、转出接收和转入办结服务,现有在进行公积金转入、转出和撤销申请的整个流程中,数据的安全性无法保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转移接续过程中的流程状态数据安全性问题,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可编程、不可篡改等特性,自动化执行预先定义好的联系函处理规则,实现高效安全的信息交换,减少人工干预和业务规则不一致导致的风险,并实现跟踪查询。并且本发明主要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结合,以接口直接调用方式触发合约事件,减少对外接系统的影响。
现有的技术中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与转移接续平台之间是通过TCP接入等通信技术进行网络连接传输数据,并对传输的转移接续报文数据做处理,这个过程中缺少数据校验且存在数据丢失风险,并且存在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的业务规则风险和数据不一致,以及转移接续预期信息和推送消息处理缺失等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在区块链上智能合约按照约定的规则和条款触发执行,根据智能合约验证转入申请是否有效,且执行不受外界条件控制,降低了数据丢失风险。通过区块链可以跟踪处理转移接续中联系函的整个流程状态,并预先指定合约规则和条款,从而加强业务监督,统一业务规则,解决因系统异常导致转入中心、转出中心与转移接续平台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来解决验证转入申请是否有效、转出中心的反馈数据是否有效,减少风险;通过生成联系函存证解决公积金转接的进度查询跟踪及各中心互信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智能合约和公积金转移接续业务结合起来,达到抵御风险和减少人工干预出错的目的。
可替代方案是由转入地中心、公积金转移接续平台、数据平台和转出地中心等构成的转移接续流程处理方案。该方案中转入地中心受理转入申请,并生成联系函上传至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传递到转出地中心。转出地中心收到联系函后,可以通过转移接续平台反馈确认信息。通过转移接续平台判断联系函状态,来实现转移接续流程的执行。
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公积金转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转入中心生成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
转入中心可以根据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来生成联系函和该联系函对应的联系函标识。联系函中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用户的请求声明。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有效身份证件信息、联系方式、现个人住房公积金账号信息、现单位信息、转出地中心名称、原个人住房公积金账号等等。用户的请求声明可以包括授权转入中心办理公积金转入、授权转出中心办理公积金转出、公积金转移实际金额结算方式等等。转入中心可以根据预设规则生成唯一的联系函标识。联系函标识生成规则可以包括多种,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联系函标识生成规则可以为地区编码+时间编码+唯一数,从而可以保证生成的联系函标识是唯一的。转入中心生成联系函的方式可以为通过调用转移接续平台获取联系函的模板信息,进而根据模板信息来生成联系函。
S502:转入中心发送转入请求,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信息。
联系函信息包括联系函和联系函标识,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
S503:转移接续平台验证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
转移继续平台在接收转入请求后,首先对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包括判断区块链中是否已经包括联系函标识、判断联系函中用户信息是否符合区块链中联系函的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区块链中已经包括联系函标识,说明已经存在了该联系函标识对应的联系函,为避免联系函标识重复导致区块链存储联系函混乱,则此时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如果区块链中不包括联系函标识,则说明不存在该联系函标识对应的联系函,则此联系函标识可以使用。转移接续平台还可以通过比较联系函中包括的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中设置的对应属性是否一致,来判断转入中心生成的联系函是否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说明联系函不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说明联系函可以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因此对联系函的验证具体为:若区块链中不包括联系函标识、且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一致,则可以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若区块链中包括联系函标识、或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联系函中用户信息和区块链中存储的信息(如存证等)来验证该用户是否可以进行公积金转接。
S504:如果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向转入中心发送报错信息。
转移接续平台在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时,可以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第一报错信息中包括联系函标识,以提示转入中心生成的联系函有误。
执行此步骤后,后续流程可以不再执行。
S505:如果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联系函的状态代码,并将联系函、状态代码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区块链。
在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则转移接续平台可以确定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即说明转移接续平台已经成功接收联系函,此时可以将联系函、联系函对应状态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区块链中,生成存证信息。
S506:转移接续平台向转出中心发送联系函信息。
转移接续平台在接收联系函后,可以根据联系函中的用户信息确定出转出中心,然后将联系函发送给转出中心,以便于转出中心对公积金转接业务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转出中心在确认接收联系函后,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反馈联系函确认接收的信息,转移接续平台接收到住处中心发送的联系函确认接收的信息后,可以将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确认接收,并将更新的联系函的状态上链,存储至区块链中。
S507:转出中心审核联系函信息,得出审核结果。
转出中心在接收到联系函后,还可以对联系函进行审核,以便于确定联系函中包括的用户信息的准确性。
S508:如果审核结果为审核不通过,则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驳回信息,转移接续平台更新联系函的状态代码为转出失败业务办结并存储至区块链,同时向转入中心发送驳回信息。
如果转出中心审核联系函不通过,则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返回审核不通过的信息,以驳回转入中心的请求,此时转移接续平台接收审核不通过的信息后,可以更新联系函的状态并将更新的联系函状态上链,同时向转入中心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如果转入中心接收审核不通过的信息后返回给转移接续平台确认信息,则转移接续平台将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转出失败业务办结并上链区块链存储。
执行此步骤后,后续流程可以不再执行。
S509:如果审核结果为审核通过,则录入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账户信息,更新联系函。
转出中心审核联系函通过后,可以在联系函中录入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账户信息,即更新联系函,然后将录入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账户信息的联系函发送给转移接续平台,以便于转移接续平台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给转入中心,使转入中心可以基于这些账户信息将公积金转接。具体的账户信息可以包括公积金的转移金额、本金金额、利息金额、开户日期、缴至年月、缴至月份之前6个月是否连续缴存、在转出地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次数、是否有未结清的公积金贷款、是否存在骗提、骗贷行为等等和资金转账(公积金账户资金转移)等等。
S510:转出中心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更新的联系函。
S511:转移接续平台验证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
转移继续平台在接收更新的联系函后,可以对更新的联系函进行验证。具体验证包括判断更新的联系函中账户信息是否符合区块链中联系函的模板信息的要求。转移接续平台通过比较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中设置的对应属性是否一致,来判断更新的联系函是否满足智能合约中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不一致,则说明更新的联系函不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如果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一致,则说明联系函可以满足模板信息的要求。因此对更新的联系函的验证具体为:若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若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S512:如果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出中心发送报错信息。
转移接续平台在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时,可以向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第二报错信息中包括联系函标识,以提示转出中心更新的联系函有误。
执行此步骤后,后续流程可以不再执行。
S513:如果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更新联系函的状态代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并将联系函、状态代码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区块链。
在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转移接续平台可以更新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即说明转移接续平台已经成功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此时可以将更新的联系函、联系函对应状态和联系函标识上链,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生成存证信息。
S514:转移接续平台向转入中心发送更新的联系函。
转移接续平台将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转入中心,以便于转入中心基于账户信息进行公积金转账,从而实现公积金转接。
S515:转入中心根据更新的联系函执行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
转移接续平台将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转入中心后,转入中心可以对账户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执行完成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如果审核不通过,则可以与转出中心进行协商。
S516:转入中心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正常办结信息。
转入中心向转移接续平台在完成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后,可以向转移接续平台发送正常办结信息。
S517:转移接续平台更新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正常办结,并将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上链存储至区块链。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均存储至区块链中,从而保证公积金转接的处理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可以防止被篡改,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存储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可以避免因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导致无法准确确定公积金转接的信息,进而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区块链设置于各公积金中心,并在公积金处理中心中生成、处理、验证联系函的过程中,对各状态的联系函进行上链,以在区块链中存储,从而简化处理过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600,设置于转移接续平台,转移接续平台包括区块链,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包括:
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所述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
存储单元602,用于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发送单元603,用于将所述联系函发送至转出中心;
所述接收单元601,还用于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为所述转出中心在所述联系函中添加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
所述存储单元602,还用于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所述发送单元603,还用于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
应理解的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式与实施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单元602,具体用于:
向所述区块链发送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
接收所述区块链发送的交易标识,所述交易标识为所述区块链生成的;
存储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联系函标识,验证所述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
所述发送单元603,还用于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所述第一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602,还用于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区块链中不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且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或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所述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
所述发送单元603,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所述第二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602,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601,还用于接收所述转入中心的撤销请求,所述撤销请求包括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
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查询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判断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是否允许撤销;
所述发送单元603,还用于若否,则向所述转入中心发送不可撤销信息;
所述存储单元602,还用于若是,则将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撤销办结,并存储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和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应理解的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式与实施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转入中心和转出中心之间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均存储至区块链中,从而保证公积金转接的处理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可以防止被篡改,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存储处理公积金转接交互的信息,可以避免因转出中心、转入中心和转移接续平台中存储的公积金转接过程的信息不一致,导致无法准确确定公积金转接的信息,进而导致无法对公积金转接过程进行后续的查询和追踪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
图7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或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700。
如图7所示,系统架构700可以包括公积金中心701、702、703,网络704和转移接续平台705。网络704用以在公积金中心701、702、703和转移接续平台7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7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公积金中心701、702、703通过网络704与服务器7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公积金中心701、702、7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
转移接续平台7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一般由转移接续平台705执行,相应地,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一般设置于转移接续平台705中。
应该理解,图7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800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单元、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单元、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收单元、存储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接收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接收单元的功能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转移接续平台方法。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转移接续平台,所述转移接续平台包括区块链,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所述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
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并将所述联系函发送至所述待转移公积金对应的转出中心;
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为所述转出中心在所述联系函中添加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
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发送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
接收所述区块链发送的交易标识,所述交易标识为所述区块链生成的;
存储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交易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所述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联系函标识,验证所述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
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转入中心发送第一报错信息,所述第一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若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联系函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将所述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用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联系函标识,验证所述联系函,得出第一验证结果,包括:
若所述区块链中不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且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或所述用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所述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
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则向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第二报错信息,所述第二报错信息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
若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则确定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为账户信息复核通过,并且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对应状态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和所述用户的公积金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得出第二验证结果,包括:
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
若所述账户信息的属性与所述模板信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转入中心的撤销请求,所述撤销请求包括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
根据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查询所述待撤销联联系函的状态;
根据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判断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是否允许撤销;
若否,则向所述转入中心发送不可撤销信息;
若是,则将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状态更新为撤销办结,并存储所述待撤销联系函的联系函标识和所述待撤销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所述联系函标识,所述查询请求为所述转入中心或所述转出中心发送的;
根据所述联系函标识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与所述联系函标识对应的公积金转接信息;
发送所述公积金转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在所述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中心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联系函的模板信息;
向所述接入中心发送所述模板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之后,还包括:
接收正常办结信息,所述正常办结信息为所述转入中心完成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转接后发送的;
将所述联系函状态更新为正常办结,并将所述联系函标识和所述联系函更新后的状态存储至所述区块链。
1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转移接续平台,所述转移接续平台包括区块链,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转入中心发送的转入请求,所述转入请求包括联系函标识和联系函,所述联系函包括待转移公积金的用户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联系函发送至转出中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更新的联系函,所述更新的联系函为所述转出中心在所述联系函中添加所述待转移公积金的账户信息后发送的;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和所述联系函标识存储至所述区块链中;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更新的联系函发送至所述转入中心。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04452.6A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833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4452.6A CN111833014A (zh)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4452.6A CN111833014A (zh)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3014A true CN111833014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899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4452.6A Pending CN111833014A (zh)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30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5027A (zh) * 2020-11-30 2021-03-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转移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6976A (zh) * 2018-02-07 2018-08-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公积金转移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19227336A1 (zh) * 2018-05-30 2019-12-05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网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6976A (zh) * 2018-02-07 2018-08-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公积金转移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19227336A1 (zh) * 2018-05-30 2019-12-05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网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5027A (zh) * 2020-11-30 2021-03-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转移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844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multiple ordered records based on an ordered smart contract
CN110363665B (zh) 债权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4101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decentralized multilateral transaction processing
CN111291060B (zh) 一种管理区块链节点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190099076A (ko) 전자 어음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CN112613877A (zh) 应用于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触发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KR20180102269A (ko) 블록체인 기반 외부 서비스 지원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291305A (zh) 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及装置
US114318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rding an indeterministic transac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network
CN110096511B (zh) 基于私有链的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3301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公积金转接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0601677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workflow management
US20220405748A1 (en) Call-back mechanisms for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2150299B (zh) 年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7833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llet, token, and transaction management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s
KR102137269B1 (ko) 블록체인간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995482B2 (en) Atomicity assurance device and atomicity assurance method
EP4038829A1 (en) Call-back mechanisms for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1210349A (zh) 虚拟资产的转托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31438B (zh) 用于访问区块链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42098A1 (zh) 合同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9234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884437A (zh) 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601200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3936807A (zh) 病案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8

Address after: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Applicant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ddress before: 25 Financial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3

Applicant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Applicant before: Jianxin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