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9257A - 制冰机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和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9257A
CN111829257A CN201910307509.3A CN201910307509A CN111829257A CN 111829257 A CN111829257 A CN 111829257A CN 201910307509 A CN201910307509 A CN 201910307509A CN 111829257 A CN111829257 A CN 111829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channel
air
mak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7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赞喜
邵阳
陈兴
司增强
王金财
孙明星
崔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75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9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9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92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和冰箱。该制冰机包括制冰单元、制冰蒸发器、储冰盒和循环室;循环室内形成有空气通道,制冰单元用于向储冰盒提供冰块;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段用于向制冰单元供冷,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出段设于空气通道内;储冰盒分别通过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与空气通道连通,以形成空气循环回路。该冰箱包括所述制冰机。本发明不仅能保证储冰盒内始终维持较低的温度,而且还能避免储冰盒内冰块发生串味。另外,储冰盒所需的冷量远小于制冰单元所需的冷量,本发明通过将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段和制冷剂流出段分别设置在制冰单元和循环室内,就能实现制冰蒸发器冷量的合理利用、大幅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制冰机和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机和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喝冷饮加冰块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冰箱都设有制冰机。大多数冰箱的制冰机与冷冻室和冷藏室都是共用一个蒸发器。由于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存储有各种食物,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在冷冻室、冷藏室和制冰机之间来回循环流动时就会导致制冰机储冰盒内存储的冰块乎混有其他食物的味道,进而影响冰块的品质和口感。
目前为了避免冰块串味,制冰机通常会自带一个独立的制冰蒸发器。制冰时,制冰蒸发器产生的冷量通过风机送入设有储冰盒和制冰单元的箱体。但是,由于储冰盒储冰所需的冷量远小于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因此制冰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储冰盒过冷或制冰单元冷量不足的情况,导致制冰蒸发器产生的冷量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制冰蒸发器的冷量未被合理利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机,该制冰机包括制冰单元、制冰蒸发器、储冰盒和循环室;所述循环室内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制冰单元用于向所述储冰盒提供冰块;所述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段用于向所述制冰单元供冷,所述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出段设于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储冰盒分别通过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以形成空气循环回路。
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中间通道以及并列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通过所述中间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
其中,还包括风机,所述制冷剂流出段与所述风机均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制冷剂流出段之间。
其中,所述循环室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后端盖连接,所述隔板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前端盖延伸,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所述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端盖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中间通道。
其中,所述壳体、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的材质均为保温材料。
其中,所述循环室上插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制冷剂流出段的下方,第二端探出于所述循环室。
其中,所述导水槽的第一端的纵向截面形状与所述空气通道下部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匹配。
其中,所述制冷剂流出段呈螺旋状设置。
其中,所述制冷剂流出段的中心线与所述空气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其中,所述制冰单元包括制冰盘,所述制冷剂流入段贴设在所述制冰盘的背面。
其中,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储水箱、分水器和冰水分离器;所述储水箱通过水泵与所述分水器连通;所述分水器位于所述制冰盘的上方,用于向所述制冰盘供水;所述冰水分离器位于所述制冰盘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制冰盘上滑落的冰水混合物进行冰水分离;所述储冰盒的顶部开设有送冰口,所述送冰口位于所述冰水分离器的下方,用于接收经所述冰水分离器分离后的冰块。
其中,所述储冰盒上转动连接有翻转门,所述翻转门可开闭于所述送冰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上述所述的制冰机。
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制冰时,流入制冰蒸发器的低温制冷剂先进入制冷剂流入段将冷量释放给制冰单元,制冰单元利用这部分冷量进行制冰,而低温制冷剂吸热升温转变为中温制冷剂后则继续流入制冷剂流出段。由于制冷剂流出段设置在循环室的空气通道内,因此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会将制冷剂流出段释放的冷量通过送风通道携带至储冰盒,进入储冰盒的冷空气将携带的冷量释放给储冰盒内的冰块后又通过回风通道重新流入空气通道进行冷却降温。可见,在储冰盒储冰过程中向储冰盒提供冷量的空气不会流经外界其他设备而是始终在相对封闭的空气循环回路中流动,也就是说,外界的气味不会被携带至储冰盒。从而,本发明不仅能保证储冰盒内始终维持较低的温度、防止储冰盒内的冰块融化,而且还能保证储冰盒内冰块的品质和口感、避免其发生串味。另外,由于储冰盒储冰所需的冷量远小于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本发明通过将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段和制冷剂流出段分别设置在制冰单元和循环室内,就可利用进入制冰蒸发器的所有低温制冷剂先对冷量需求较大的制冰单元进行冷却然后再向冷量需求较小的储冰盒供冷,从而既不会导致储冰盒过冷也不会发生对制冰单元的供冷量不足的情况。由此就可实现制冰蒸发器冷量的合理利用,在保证储冰盒储冰所需的冷量和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前提下大幅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制冰机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制冰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制冰机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冰箱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制冰蒸发器;1-1、制冷剂流入段;1-2、制冷剂流出段;2、储冰盒;3、循环室;3-1、前端盖;3-2、壳体;3-3、后端盖;3-3-1、循环进风口;3-3-2、循环出风口;3-4、隔板;3-5、第一通道;3-6、第二通道;4、送风通道;5、回风通道;6、风机;7-1、储水箱;7-2、水泵;7-3、分水器;7-4、制冰盘;7-5、冰水分离器;7-6、翻转门;8、导水槽;9、制冰机;10、冰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该制冰机包括制冰单元、制冰蒸发器1、储冰盒2和循环室3;循环室3内形成有空气通道,制冰单元用于向储冰盒2提供冰块;制冰蒸发器1的制冷剂流入段1-1用于向制冰单元供冷,制冰蒸发器1的制冷剂流出段1-2设于空气通道内;储冰盒2分别通过送风通道4和回风通道5与空气通道连通,以形成空气循环回路,也就是说,储冰盒2上开设有送风口和出风口,空气通道的出口通过送风通道4与储冰盒2的送风口连通,储冰盒2的出风口通过回风通道5与空气通道的进口连通。
制冰时,流入制冰蒸发器1的低温制冷剂先进入制冷剂流入段1-1将冷量释放给制冰单元,制冰单元利用这部分冷量进行制冰,而低温制冷剂吸热升温转变为中温制冷剂后则继续流入制冷剂流出段1-2。由于制冷剂流出段1-2设置在循环室3的空气通道内,因此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可将制冷剂流出段1-2释放的冷量通过送风通道4携带至储冰盒2,进入储冰盒2的冷空气将携带的冷量释放给储冰盒2内的冰块后又通过回风通道5重新流入空气通道进行冷却降温。可见,在储冰盒2储冰过程中向储冰盒2提供冷量的空气不会流经外界其他设备而是始终在相对封闭的空气循环回路中流动,也就是说,外界的气味不会被携带至储冰盒2。从而,该制冰机不仅能保证储冰盒2内始终维持较低的温度、防止储冰盒2内的冰块融化,而且还能保证储冰盒2内冰块的品质和口感、避免其发生串味。另外,由于储冰盒2储冰所需的冷量远小于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该制冰机通过将制冰蒸发器1的制冷剂流入段1-1和制冷剂流出段1-2分别设置在制冰单元和循环室3内,就可利用进入制冰蒸发器1的所有低温制冷剂先对冷量需求较大的制冰单元进行冷却然后再向冷量需求较小的储冰盒2供冷,进而既不会导致储冰盒过冷也不会发生对制冰单元的供冷量不足的情况。由此,就可实现制冰蒸发器1冷量的合理利用,在保证储冰盒2储冰所需的冷量和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前提下大幅提高制冰蒸发器1的制冷效率。
优选地,空气通道包括中间通道以及并列设置的第一通道3-5和第二通道3-6;第一通道3-5的进口与回风通道5连通,第一通道3-5的出口通过中间通道与第二通道3-6的进口连通,第二通道3-6的出口与送风通道4连通。由于制冷剂流出段1-2释放的冷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循环室3内的各个位置,通过在循环室3内设置由第一通道3-5、中间通道和第二通道3-6构成的U形通道就可以延长空气在循环室3内流动的时间,使得流经循环室3的空气被充分冷却。
进一步地,该制冰机还包括风机6,制冷剂流出段1-2与风机6均设于第二通道3-6内,风机6位于第二通道3-6的进口与制冷剂流出段1-2之间。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利用风机6实现第二通道3-6内空气与制冷剂流出段1-2的强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为了容纳制冷剂流出段1-2空气通道的流通面积相对送风通道4和回风通道5会大一些,也就是说,相比送风通道4和回风通道5,空气通道内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风机6,因此将风机6设置在循环室3内就可充分利用循环室3的空间,使得该制冰机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优选地,循环室3包括前端盖3-1、后端盖3-3、壳体3-2以及设于壳体3-2内的隔板3-4,前端盖3-1和后端盖3-3分别盖设于壳体3-2的两端;隔板3-4的第一端与后端盖3-3连接,隔板3-4的第二端朝向前端盖3-1延伸,以将壳体3-2分隔为第一通道3-5和第二通道3-6;后端盖3-3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通道3-5和第二通道3-6连通的循环进风口3-3-1和循环出风口3-3-2;隔板3-4的第二端与前端盖3-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中间通道。其中,壳体3-2、前端盖3-1和后端盖3-3的材质均为保温材料。例如,壳体3-2、前端盖3-1和后端盖3-3采用低泡沫材料制成。
另外,考虑到制冷剂流出段1-2与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换热时可能会产生冷凝水,所以为了及时排出这些冷凝水,循环室3上还插设有导水槽8;导水槽8的第一端位于制冷剂流出段1-2的下方,第二端探出于循环室3。进一步地,导水槽8的第一端的纵向截面形状与空气通道下部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匹配,也就是说,将导水槽8的第一端放置在空气通道内时导水槽8的底面紧贴空气通道的内壁,由此就可保证制冷剂流出段1-2产生的冷凝水全部落入导水槽8内,避免其直接落到空气通道与导水槽8之间的间隙内而无法及时排出。例如,当空气通道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时,导水槽8的第一端的纵向截面形状则为与其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当空气通道的纵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导水槽8的第一端的纵向截面形状则为与其宽度相同而高度变小的矩形。
由于空气通道的空间有限,制冷剂流出段1-2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为了增大制冷剂流出段1-2的换热面积,提高制冷剂流出段1-2的冷却效率,制冷剂流出段1-2呈螺旋状设置。进一步地,制冷剂流出段1-2的中心线与空气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以避免制冷剂流出段1-2对空气通道内空气的流动形成阻碍。
优选地,制冰单元包括制冰盘7-4,制冷剂流入段1-1贴设在制冰盘7-4的背面,以减小制冷剂流入段1-1与制冰盘7-4之间的传热热阻。进一步地,制冰单元还包括储水箱7-1、分水器7-3、冰水分离器7-5和翻转门7-6;储水箱7-1通过水泵7-2与分水器7-3连通;分水器7-3位于制冰盘7-4的上方,用于向制冰盘7-4供水;冰水分离器7-5位于制冰盘7-4的下方,用于对制冰盘7-4上滑落的冰水混合物进行冰水分离;储冰盒2的顶部开设有送冰口,送冰口位于冰水分离器7-5的下方,用于接收经冰水分离器7-5分离后的冰块;储冰盒2上转动连接有翻转门7-6,翻转门7-6可开闭于送冰口。
制冰时,水泵7-2先将储水箱7-1内的水抽送至分水器7-3,然后分水器7-3再将水分均匀配至制冰盘7-4。水依靠自身重力沿制冰盘7-4的表面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流经制冷剂流入段1-1的低温制冷剂则不断将冷量释放给流经制冰盘7-4的水,也就是说,制冷剂流入段1-1不断通过制冰盘7-4与流经其表面的水进行换热,降温后的水逐渐凝结在制冰盘7-4表面。当制冰盘7-4表面的冰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水泵7-2停止运行、分水器7-3停止供水、翻转门7-6打开储冰盒2的送冰口,制冰盘7-4开始脱冰。脱冰时,该制冰单元既可以通过在制冰盘7-4上设置加热器来实现脱冰,也可以通过设置机械扭转机构扭转制冰盘7-4来实现脱冰。脱冰结束后,从制冰盘7-4上滑落的冰水混合物经过位于其下方的冰水分离器7-5分离后,分离出的冰块直接通过送冰口落入储冰盒2中。在此过程中,流经制冷剂流入段1-1的低温制冷剂将冷量释放给制冰盘7-4以后,便升温转变为中温制冷剂并继续流入制冷剂流出段1-2,流经空气通道的空气会将制冷剂流出段1-2释放的冷量通过送风通道4携带至储冰盒2,进入储冰盒2的冷空气将携带的冷量释放给储冰盒2内的冰块后又通过回风通道5重新流入空气通道进行冷却降温。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10,该冰箱10包括上述所述的制冰机9。本实施例中的制冰机9的结构与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本实施中的冰箱10通过采用上述所述的制冰机9,不仅能保证储冰盒2内始终维持较低的温度、防止储冰盒2内的冰块融化,而且还能保证储冰盒2内冰块的品质和口感、避免其发生串味。另外,由于储冰盒2储冰所需的冷量远小于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该制冰机9通过将制冰蒸发器1的制冷剂流入段1-1和制冷剂流出段1-2分别设置在制冰单元和循环室3内,就可利用进入制冰蒸发器1的所有低温制冷剂先对冷量需求较大的制冰单元进行冷却然后再向冷量需求较小的储冰盒2供冷,从而既不会导致储冰盒过冷也不会发生对制冰单元的供冷量不足的情况。由此,就可实现制冰蒸发器冷量的合理利用,在保证储冰盒2储冰所需的冷量和制冰单元制冰所需的冷量前提下大幅提高制冰蒸发器1的制冷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冰单元、制冰蒸发器、储冰盒和循环室;所述循环室内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制冰单元用于向所述储冰盒提供冰块;所述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入段用于向所述制冰单元供冷,所述制冰蒸发器的制冷剂流出段设于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储冰盒分别通过送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以形成空气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包括中间通道以及并列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通过所述中间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制冷剂流出段与所述风机均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制冷剂流出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室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后端盖连接,所述隔板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前端盖延伸,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所述隔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前端盖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中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的材质均为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室上插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制冷剂流出段的下方,第二端探出于所述循环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的第一端的纵向截面形状与所述空气通道下部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出段呈螺旋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出段的中心线与所述空气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包括制冰盘,所述制冷剂流入段贴设在所述制冰盘的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单元还包括储水箱、分水器和冰水分离器;所述储水箱通过水泵与所述分水器连通;所述分水器位于所述制冰盘的上方,用于向所述制冰盘供水;所述冰水分离器位于所述制冰盘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制冰盘上滑落的冰水混合物进行冰水分离;所述储冰盒的顶部开设有送冰口,所述送冰口位于所述冰水分离器的下方,用于接收经所述冰水分离器分离后的冰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盒上转动连接有翻转门,所述翻转门可开闭于所述送冰口。
13.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
CN201910307509.3A 2019-04-17 2019-04-17 制冰机和冰箱 Pending CN111829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7509.3A CN111829257A (zh) 2019-04-17 2019-04-17 制冰机和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7509.3A CN111829257A (zh) 2019-04-17 2019-04-17 制冰机和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9257A true CN111829257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5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7509.3A Pending CN111829257A (zh) 2019-04-17 2019-04-17 制冰机和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92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869A (zh) * 2021-06-07 2021-09-07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453A (zh) * 2011-05-18 2011-11-23 肖鹏 制冷制冰制热三用一体机
KR20120019339A (ko) * 2010-08-25 2012-03-06 정세철 복층 수납이 가능한 아이스박스
CN102378885A (zh) * 2009-04-02 2012-03-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制冰室的冰箱
US20120222435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rect contact icemaker with finned air cooling capacity
CN107990616A (zh) * 2017-11-23 2018-05-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制冰机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885A (zh) * 2009-04-02 2012-03-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制冰室的冰箱
KR20120019339A (ko) * 2010-08-25 2012-03-06 정세철 복층 수납이 가능한 아이스박스
US20120222435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Direct contact icemaker with finned air cooling capacity
CN102252453A (zh) * 2011-05-18 2011-11-23 肖鹏 制冷制冰制热三用一体机
CN107990616A (zh) * 2017-11-23 2018-05-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制冰机的冰箱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国忠 等: "《电冰箱修理技术》", 30 April 199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869A (zh) * 2021-06-07 2021-09-07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4195B2 (en) Refrigerator
JP4690059B2 (ja) 冷蔵庫
US10508852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water in refrigerator
US8429926B2 (en) Ice storage bin and icemaker apparatus for refrigerator
CA2638347C (en) Icemaker for a refrigerator
US20090293508A1 (en) Refrigerator including high capacity ice maker
CN102378885A (zh) 具有制冰室的冰箱
KR20120040891A (ko) 냉장고
KR20110088510A (ko) 음료수 냉각장치, 음료수 냉각장치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및 음료수를 냉각하는 방법
CN104101154A (zh) 冰箱
CN102317716B (zh) 冰箱
WO2021047549A1 (zh) 冰箱
CN111829257A (zh) 制冰机和冰箱
WO2023284529A1 (zh) 冰箱
CN113970221B (zh) 冰箱
US10443914B2 (en) Ice-mak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CN212205245U (zh) 冰箱
CN211739628U (zh) 一种冰箱
KR101659923B1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빙을 위한 냉매 순환 방법
US20160370064A1 (en) Ice tray in an ice mak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ce
US10132544B2 (en) Ice-mak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CN106595218A (zh) 冷却装置
CN218410365U (zh) 制冰组件的保温罩、制冰组件及制冷设备
WO2021042776A1 (zh) 一种冰箱
CN214892053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