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0195A -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0195A
CN111820195A CN202010806442.0A CN202010806442A CN111820195A CN 111820195 A CN111820195 A CN 111820195A CN 202010806442 A CN202010806442 A CN 202010806442A CN 111820195 A CN111820195 A CN 111820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form
fishing
catching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64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琪
黄六一
吴平平
余光明
李金骁
王雅慧
孙伟
袁存志
刘浩然
颜赤勇
陈鑫欣
刘红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Haibo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Haibo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Haibo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Haibo Mar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64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0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0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0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9/00Methods or means of catching fish in bulk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01K69/00 - A01K77/00, e.g. fish pumps; Detection of fish; Whale fish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渔业装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包括浮动平台和至少一个捕捞转轮,所述浮动平台上设置动力舱室、总控制室,在浮动平台四个角安装升降支脚,所述捕捞转轮包括转轴、圆形框架、捕捞网架,捕捞转轮中在捕捞网架与转轴连接处设置有冲刷滑道,浮动平台上设置有收集槽、高压冲刷喷口,收集槽设置有卸载管。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绿色环保、模块化生产、做玄武岩纤维钢材和水泥表面防腐处理,耐腐蚀、建造工期短、投放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是理想的海岸进水口入侵海生物捕捞的自动化装备,替代固定阻拦网和人工捕捞。

Description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业装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入侵海生物阻拦驱离与捕捞浮动平台,具体涉及一种以玄武岩纤维和铜合金为材料制备的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工农业和核电产业企事业单位在海岸线上建设各种各样的取水口抽取海水,用于岸上池塘养殖、工业用海水、核电冷却用水。天然海水会带来漂浮物、海洋鱼类、还有海洋小型生物的鱼苗、虾苗、水母苗等在繁殖季节聚集在取水口,特别是核电冷却用循环水排出热水后,局部海域海水温度增高,在2~3月份海水温度很低时,热水形成一片温暖的海水区域,海洋微生物生长旺盛,为育苗虾苗提供了索饵场。当虾苗、鱼苗的长大,随着海水进入取水口时就会堵塞过滤网,导致取水困难,严重时造成循环水中断,造成核电停堆等工作事件或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般而言,核电站在循环水池多道进水口均安装有三层防护过滤网,外侧第一道阻拦网用于阻拦大型鱼类和漂浮物,中间第二道用于阻拦中小型鱼类和漂浮物,内侧第三道用于阻拦和捕捞微小型的鱼苗、虾苗、水母苗等,人工网具捕捞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每年都有核电站因海生物入侵而停堆的事故发生,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耐腐蚀、高强水泥平台防甲壳类海生物附着、可旋转捕捞、投放和撤收施工方便、可浮动和升降固定的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不仅捕捞效率高,还便于回收和转运捕捞海生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包括浮动平台和至少一个捕捞转轮,所述浮动平台上设置动力舱室、总控制室,动力舱室内设置动力装置,不仅可以提供动力使浮动平台移动,还可以驱动捕捞转轮旋转,总控制室担负着生产调度、实时生产状况跟踪监控、智能化决策指挥等职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监测系统,便于有人值守观察和远程监控,在浮动平台四个角安装升降支脚,当浮动平台移动到位后,将升降支脚向下伸展扎在海底,不仅可以稳定浮动平台,还能调节浮动平台的高度,确保捕捞转轮的正常工作,有利于捕捞作业的顺畅进行。所述捕捞转轮安装在浮动平台上的捕捞口中,包括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圆形框架、均匀分布在转轴圆周向上的捕捞网架,所述转轴安装在浮动平台上并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室的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可以带动转轴旋转,所述圆形框架由数个圆形框、连接圆形框的横杆、连接圆形框与转轴的支撑杆构成,使圆形框架与转轴形成一体,所述捕捞网架由第一层捕捞网底架、第二层铜合金网衣、第三层压网架和第四层小网孔渔网构成。捕捞转轮中在捕捞网架与转轴连接处设置有冲刷滑道,浮动平台上在捕捞转轮的一侧设置有海生物收集槽(为了方便清理、装卸海生物,收集槽一般设置在外侧)、捕捞转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冲刷滑道进行冲刷的高压冲刷喷口,收集槽设置有卸载管,高压冲刷喷口的设置应针对捕捞转轮中的冲刷滑道进行有效冲刷,当某一捕捞网架旋转到上方时海生物滑落到冲刷滑道上,高压喷水同步进行冲刷,使海生物随海水流入收集槽中,然后利用卸载管将海生物装卸到小船上转运他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捕捞转轮的上方通过支架设置有高压喷水管,用于对旋转到上方的捕捞网架进行冲洗,既能进一步使海生物滑落到冲刷滑道上,又可保证捕捞网架的干净度,提高捕捞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冲刷滑道采用倾斜的方式设置,即靠近高压冲刷喷口的一侧高,靠近收集槽的一侧低。有利于提高高压喷水的冲刷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捕捞网架上远离转轴的一端设计为向上弯弧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绿色环保、模块化生产、做玄武岩纤维钢材和水泥表面防腐处理,耐腐蚀、建造工期短、投放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是理想的海岸进水口入侵海生物捕捞的自动化装备,替代固定阻拦网和人工捕捞。
2、本发明采用转轮式捕捞网结构,在转轴上经过支撑杆、横杆、加强的捕捞转轮,在动力驱动下可旋转捕捞,根据海生物密度调控转轮转速的高、中、低档进行适量捕捞,解决高密度海生物聚集时人工不能完全捕捞,造成阻拦网阻塞,进水口堵死,进而导致核电站停堆的重大事故问题,预防停堆事故的发生。
3、本发明采用固定铜合金网衣和临时加挂小网孔普通渔网的组合网具,较大网孔的铜合金网以固定在捕捞网架上,不附着海生物免维护,浮动平台可长期停留在循环水池便于看护和管理,核电站固定阻拦网多采用铜合金网。在海生物繁育季节到来前,提前把渔网固定在捕捞网架上随时可浮运到进水口开展捕捞工作。
4、本发明采用双轮捕捞有利于捕捞时临时维护的工作,当一个转轮需要维护时,另一个转轮可照常工作。
5、本发明采用多层次高压喷水和清理滑道结合技术,在捕捞网架外端配横向多喷孔高压水管,当捕捞网架转到斜上方和上方时把用高压水把捕捞的海生物冲到清洗滑道,同时转轴一侧的高压喷水口从一侧将堆积的海生物冲刷到收集槽中,装船运走,节省人力,快速高效。同时,可以在每个转轮处配一个手持高压水枪,当海生物粘结在渔网上不易清理时,人工进行二次清理,确保捕捞网的透水性。
6、本发明采用云平台信息化水下监控技术,建立云平台智能监测网,水池内外安装探头和传感器从水温、水质、盐度、浮游生物、海生物种类和密度等进行监测。在平台上方安装多个探头,实时监测捕捞转轮的运转情况,根据海生物的种类和密度及时调控捕捞转轮的加速或减速。同时,有利于核电站和管理机构的远程实时监控。
7、本发明采用玄武岩纤维高强度海工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建造浮动平台,以玄武岩纤维复合筋代替钢筋耐腐蚀,高强度海工复合材料水泥其强度达到C80mpa,海平面以上裸露的钢材表面粘贴玄武岩纤维布,平台表面采用高强海工水泥加玄武岩格栅覆盖裸露的钢材,其强度高耐磨,即防盐雾腐蚀、防紫外线抗老化能力强。
8、本发明采用浮动平台锚固与升降支脚相结合的固定方式,浮动平台便于漂浮移动及时安放到位进行锚固,台风期及时撤离进行锚固。设计升降支脚的目的是有利于在潮汐变化时将平台稳定在一定的高度,避免潮汐对捕捞工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捕捞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捕捞网架的结构示意分解图。
图中:1、浮动平台;2、捕捞转轮;3、总控制室;4、收集槽;5、卸载管;6、升降支脚;7、动力舱室;8、高压喷水管;9、转轴;10、圆形框;11、支撑杆;12、横杆;13、冲刷滑道;14、捕捞网架;15、捕捞网底架;16、铜合金网衣;17、压网架;18、小网孔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3所示的结构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包括浮动平台1,浮动平台1整体呈长方形结构,是捕捞转轮运转的载体和基础平台,是无动力的水泥、钢质或玻璃钢浮动平台,内置防腐钢构、耐腐蚀玄武岩纤维仿工字钢型材、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用C80高强水泥浇筑,用玄武岩纤维格栅和玄武岩布做水泥加强的面层处理。在浮动平台1上设置两个并列的捕捞口,每个捕捞口中安装一个捕捞转轮2,在两个捕捞转轮之间设置动力舱室7、总控制室3,动力舱室7内设置动力装置,不仅可以提供动力使浮动平台1移动,还可以驱动捕捞转轮2旋转,转速分为高、中、低三档,根据海生物的多少,可手动调节控制捕捞转轮2的旋转速度,总控制室3担负着生产调度、实时生产状况跟踪监控、智能化决策指挥等职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监测系统,便于有人值守观察和远程监控,在浮动平台四个角安装升降支脚6,为了适应潮汐的变化,可手动调节浮动平台1的高度,确保捕捞转轮的正常工作。捕捞转轮2包括转轴9、固定在转轴上的圆形框架、设置在圆形框架内且均匀分布固定在转轴圆周向上的捕捞网架14;转轴9采用防腐钢质材料制作,安装在浮动平台上并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室7的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可以带动转轴旋转;圆形框架由数个防腐钢质圆形框10、连接圆形框的横杆12、连接圆形框与转轴的支撑杆11构成,使圆形框架与转轴形成一体;捕捞网架14是捕捞转轮的核心构件,由第一层为玄武岩纤维棒材料制作的捕捞网底架15、第二层铜合金网衣16(固定在捕捞网底架15上方和压网架17下方)、第三层为玄武岩纤维棒材料制作的压网架17和第四层小网孔渔网18(覆盖固定在压网架17上方)构成,其中捕捞网底架15、铜合金网衣16、压网架17远离转轴的一端设计为向上弯弧结构。捕捞转轮中在捕捞网架与转轴连接处设置有冲刷滑道13,冲刷滑道13长度是捕捞网架14的宽度,浮动平台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海生物收集槽4(捕捞转轮2的外侧),收集槽4设置有卸载管5,捕捞转轮2的内侧、在浮动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对冲刷滑道13进行冲刷的高压冲刷喷口,高压冲刷喷口的设置应针对捕捞转轮中的冲刷滑道13进行有效冲刷,当某一捕捞网架旋转到上方时海生物滑落到冲刷滑道上,高压喷水同步进行冲刷,使海生物随水流流入到收集槽4中。为了提高捕捞起来的海生物滑落到冲刷滑道13上,在捕捞转轮2的上方通过支架设置有高压喷水管8,由上至下向捕捞转轮2喷水,将阻拦捕捞的海生物冲刷到冲刷滑道13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浮动平台1移动到捕捞海域后,将升降支脚6向下伸展扎在海底,并根据潮汐的变化,调节浮动平台1的高度。启动动力舱室7内的动力装置驱动捕捞转轮2旋转,利用捕捞网架14将虾苗、鱼苗、水母等海生物捕捞,当捕捞有海生物的捕捞网架14旋转至上方时,高压喷水管8对捕捞转轮2(捕捞网架14)进行冲洗,将阻拦捕捞的海生物冲刷到转轴处的冲刷滑道13上,然后高压冲刷喷口对落入冲刷滑道13上的海生物进行冲刷使其流入收集槽4中,完成捕捞过程。在收集槽4中的海生物利用卸载管5装卸到小船上转运他处处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工程技术人员在建造时进行局部的增改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平台和至少一个捕捞转轮,所述浮动平台上设置动力舱室、总控制室,动力舱室内设置动力装置,在浮动平台四个角安装升降支脚;所述捕捞转轮安装在浮动平台上的捕捞口中,包括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圆形框架、均匀分布在转轴圆周向上的捕捞网架,所述转轴安装在浮动平台上并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舱室的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圆形框架由数个圆形框、连接圆形框的横杆、连接圆形框与转轴的支撑杆构成,所述捕捞网架由第一层捕捞网底架、第二层铜合金网衣、第三层压网架和第四层小网孔渔网构成;捕捞转轮中在捕捞网架与转轴连接处设置有冲刷滑道,浮动平台上在捕捞转轮的一侧设置有海生物收集槽、捕捞转轮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冲刷滑道进行冲刷的高压冲刷喷口,收集槽设置有卸载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转轮的上方通过支架设置有高压喷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滑道采用倾斜的方式设置,即靠近高压冲刷喷口的一侧高,靠近收集槽的一侧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网架上远离转轴的一端设计为向上弯弧结构。
CN202010806442.0A 2020-08-12 2020-08-12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Pending CN111820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6442.0A CN111820195A (zh) 2020-08-12 2020-08-12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6442.0A CN111820195A (zh) 2020-08-12 2020-08-12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0195A true CN111820195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1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6442.0A Pending CN111820195A (zh) 2020-08-12 2020-08-12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01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1024A (zh) * 2021-04-20 2021-07-2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用于核电厂的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
CN114287406A (zh) * 2022-01-14 2022-04-08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一种核果螺清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1024A (zh) * 2021-04-20 2021-07-2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用于核电厂的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
CN113161024B (zh) * 2021-04-20 2023-02-03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用于核电厂的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
CN114287406A (zh) * 2022-01-14 2022-04-08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一种核果螺清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0195A (zh)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CN110326569B (zh) 一种移动式海洋牧场
CN108012967A (zh) 大型休闲智能无害化水产养殖网箱
CN112243917A (zh) 一种拼装式稳定沉浮的深海养殖网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4452878B (zh) 一种粗滤式浮船取水装置
CN109619019B (zh) 高落差自流水槽式养鱼系统
CN106697205A (zh) 基于集装箱货船改装的半潜式离岸养殖设施
CN109984070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制可分流升降内置仿礁石深海养殖网箱
CN111997020A (zh) 一种漂浮式环保河道垃圾收集桶装置
CN1817115A (zh) 节能节水型鱼苗孵化系统
CN208175773U (zh) 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坐底网箱
CN212260204U (zh) 海岸取水口入侵海生物阻拦捕捞浮动平台
CN212678092U (zh) 一种升沉式养殖渔场
CN206288204U (zh) 基于集装箱货船改装的半潜式离岸养殖设施
CN113045134A (zh) 一种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预处理的双层围隔系统及方法
CN112495034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悬浮物收集装置
CN110318381B (zh) 一种风能蓝藻自动收集设备
CN114348190B (zh) 在夏季用于处理水中浮游生物改善水质的塑料棚
CN216627127U (zh) 一种桩柱式升降型网箱
CN210226562U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制可分流升降内置仿礁石深海养殖网箱
CN212487989U (zh) 半封闭式循环水生态养鱼系统
CN114081008A (zh) 一种桩柱式升降型网箱及其作业方法
CN209322616U (zh) 一种水质循环过滤增氧治污装置
CN209057856U (zh) 一种贝类下降流高密度采苗设施
CN217608984U (zh) 一种用于海水养殖的铜合金网衣材料及养殖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