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647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18647B CN111818647B CN202010232533.8A CN202010232533A CN111818647B CN 111818647 B CN111818647 B CN 111818647B CN 202010232533 A CN202010232533 A CN 202010232533A CN 111818647 B CN111818647 B CN 1118186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 uplink
- terminal
- information
- uplink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用户设备UE在下行子帧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 DCI包含UE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调度信息和UE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的调度信息,例如频域上使用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或者调制方式以及承载的传输块包含的比特数等。PUSCH信道主要承载的是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格式发送,在频率域上最小的调度粒度是1个物理资源块PRB,1个PRB在频率域上包含12个正交子载波,其中子载波之间的间隔是 15kHz,因此,1个PRB包含180kHz的频率资源。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能够支持多类终端能力的LTE终端,比如,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是指终端上行支持正交子载波间隔为3.75kHz的单个子载波SC-FDMA发送或子信道带宽为3.75kHz的单个子信道的FDMA发送;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是指上行支持正交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单个子载波SC-FDMA发送;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是指上行支持正交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多个子载波SC-FDMA的发送。支持这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的下行都支持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其中,终端可以支持这三类终端能力终端任意一种或多种。
然而,由于LTE系统最小的调度粒度是1个PRB,即180kHz的频率资源,不支持单个子载波或者多个子载波粒度的调度,而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的射频带宽为180kHz或最小到3.75kHz,因此,其无法接收现有LTE系统的同步信道和广播信道中的信息,进而无法进入正常的通信,因此,亟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所述SC-FDMA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具体为: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获取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所述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具体为: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DCI或RAR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时,在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终端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具体为:所述终端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具体为:所述终端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 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具体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 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接收的所述DCI为第一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接收的所述DCI为第二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所述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中的CRC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每个所述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所述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
或者所述终端分n次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所述PRACH信道发送所述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
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AR,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
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AR,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 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所述SC-FDMA符号;
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DCI或RAR包含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所述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在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基站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为: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所述基站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具体为:所述基站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 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 RAR,具体为:所述基站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 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具体为: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 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DCI或RAR包含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且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DCI为第一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为第二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所述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中的CRC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 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每个所述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所述PRACH信道上发送的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者,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终端分n次发送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所述PRACH信道发送所述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
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
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所述SC-FDMA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所述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具体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DCI或RAR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DCI 或RAR具体为: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所述获取单元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获取单元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获取单元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的所述DCI为第一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接收的所述DCI为第二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所述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中的CRC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每个所述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结合第三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 PRACH信道的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
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所述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
或者分n次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所述PRACH信道发送所述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三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AR,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AR,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 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所述SC-FDMA符号;
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终端发送DCI或RAR,所述DCI或RAR包含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所述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DCI或RAR 具体为: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 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DCI或RAR包含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且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DCI为第一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为第二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所述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中的CRC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每个所述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 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PRACH 信道的配置信息,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
接收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所述PRACH信道上发送的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分n次发送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所述PRACH信道发送所述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连接,当所述基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系统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系统总线连接,当所述基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基站执行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通过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含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之后,终端通过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上发送和接收上下行数据,从而可以在现有LTE系统的基础上,使得基站能够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了LTE系统和基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上行资源的第一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上行资源的第二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一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二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前导码的格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前导码的格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送前导码的格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本发明之前,首先对本发明中的涉及的重要概念和术语,以及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其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如下:
一、三类终端能力(统称为新的终端能力)。
三类终端能力是根据终端支持的上行正交子载波间隔和/或支持的子载波或者子信道个数区分的,具体为:
第一类终端能力:上行支持正交子载波间隔为3.75kHz的单个子载波SC-FDMA发送或子信道带宽为3.75kHz的单个子信道的FDMA发送。
第二类终端能力:上行支持正交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单个子载波SC-FDMA发送。
第三类终端能力:上行支持正交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多个子载波SC-FDMA的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可以为现有LTE终端,也可以为具备上述一种或多种终端能力的终端(以下称为新的终端)。其中,现有LTE终端,上行支持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正交子载波SC-FDMA的发送,最小的调度粒度是1个PRB,包含 12个正交子载波即180kHz,不支持单个子载波或者多个子载波粒度的调度。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能力和终端类型不具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在根据终端支持的终端能力区分终端类型时,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上述三类终端能力可以对应三种不同的终端类型,即支持一种终端能力的终端称为一种终端类型,再例如,可以将同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归为一种终端类型,将同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归为另一种终端类型。当然以上只是示例性的说明,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中新的终端主要用于物联网通信,因此支持新的终端的系统可以称为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
二、两类上行资源和两类下行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类上行资源分别称为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两类下行资源分别称为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第一类上行资源: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
第二类上行资源: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 SC-FDMA符号。
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第一类下行资源与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第二类下行资源与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这里说的对应是指上下行资源类别的对应,并不代表上下行资源数量的对应,比如,第一类下行资源为1个物理资源块PRB,即180kHz,第一类上行资源包括30kHz,该第一类下行资源180kHz可以对应至少一块第一类上行资源30kHz,其中,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事先设置,例如对应关系和系统使用的频段有关并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或根据系统发送的下行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获得对应关系,也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进行通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相同时,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指示的是同一个下行资源,此时,同一个下行资源可以同时对应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当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在时间域上不同、或在频率域上不同、或在时间域以及在频率域上都不同,下行资源在时间域上不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间起点不同,周期不同,持续时间不同;下行资源在频率域上不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占用的频率范围不同,占用的频率起点不同,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不同等;另外,在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上传输的都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
三、两类PRACH信道
第一类PRACH信道: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 15kHz,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 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第二类PRACH信道: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根据使用的频率资源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场景。其中,第一种场景,即独立部署场景,专用的频率资源组网支持新的终端能力,所用频率资源可以是位于从GSM系统中回收重新利用的频段,或者是位于3G系统或是LTE系统所用的频段资源。在独立部署场景中,系统中仅支持一种或多种新的终端能力,不存在其他终端能力的LTE终端。第二种场景,即保护带部署场景,系统所使用的频率资源位于LTE系统使用的频段的保护带内。第三种场景,即带内部署场景,所使用的频率资源位于LTE系统的一个标准载波,如10MHz或20MHz的带宽之内,即LTE系统的一个标准载波内同时支持普通LTE终端以及新的一种或多种新的终端能力,因此,为了不影响普通LTE终端的正常通信,第三种场景中NBIOT系统发送下行信道能使用的最大发送功率可能更小。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图包括基站 101、用户终端102、以及通信信道103。
其中,基站101具有共享信道的调度功能,具有基于发送到用户终端102的分组数据的历史来建立调度,调度就是在多个用户终端102共用传输资源时,需要有一种机制来有效地分配物理层资源,以获得统计复用增益。
用户终端102可以是多个用户终端,且用户终端102具有通过与基站101之间建立的通信信道103而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用户终端102根据通过调度控制信道发送的信息,进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或接收处理。另外,用户终端102可以是移动台,手机、计算机以及便携终端等等,且该用户终端102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站101与用户终端102之间通过通信信道103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该通信信道103可以是无线通信信道,且在无线通信信道中,至少存在共享信道和调度控制信道,共享信道是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而在多个用户终端102之间公用,调度控制信道用于发送共享信道的分配、以及相应的调度结果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基站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该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SC-FDMA符号。
另外,该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终端支持能力的不同指示的信息内容也不相同,具体为:若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若该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若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向终端发送的系统信息是以下至少一种: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如PBCH上的系统信息,或者使用下行控制信息调度发送的系统信息块,或者是使用非调度方式发送的信息块,非调度方式发送是指信息块在发送时在时频二维资源上的资源映射方式是预先设定的方式,比如一种预先设定的方式为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
另外,当基站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时,基站可以向小区中所有的终端发送该系统信息,且在发送该系统信息之前,若基站不确定小区中所有的终端所支持的终端能力时,该系统信息还可以同时包含第一类上行资源信息和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其中,第一类上行资源的信息用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的终端或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用于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或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
此外,该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在时间域上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在哪些无线帧,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在哪些子帧,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的周期、起点以及持续时间;在频率域上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包含的子载波的个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频率域上的子载波索引或者位置信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参考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子载波索引或者位置信息。
步骤202: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含第一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和/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当该上行资源包括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可以采用时分复用TDM,该系统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上的信息,以及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上的信息;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也可以采用频分复用FDM,该系统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类上行资源在频率域上的信息,以及第二类上行资源在频率域上的信息;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还可以采用TDM和 FDM混合方式复用,该系统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的信息,以及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时间域上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在哪些无线帧,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在哪些子帧,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的周期、起点以及持续时间;在频率域上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包含的子载波的个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频率域上的子载波索引或者位置信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参考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子载波索引或者位置信息。
也即是,当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采用TDM时,该系统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互斥,即在第一类上行资源出现的时间上不会出现第二类上行资源或在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的时间上不会第一类上行资源;当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采用FDM时,该系统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频率域上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频率域信息互斥,即在第一类上行资源出现的频率上不会出现第二类上行资源或在第二类上行资源出现的频率上不会第一类上行资源;当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采用TDM和FDM混合复用时,该系统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和频率域上的信息,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和频率域上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互斥,在另外一段时间内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频率域上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频率域信息互斥。
具体的,当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该终端可以从该系统信息中获取第一类上行资源的信息;当该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该终端可以从该系统信息中获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当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以及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的至少一个时,该终端可以从该系统信息中获取第一类上行资源信息和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该终端除了从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中获取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终端还可以根据预设信息获取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也即是,该预设信息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内容,且该预设信息可以进行事先设置,预设信息包括如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或和系统部署时采用的频段信息有对应关系,或和系统下行发送的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有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见图3,在步骤20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3: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该DCI或RAR包含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该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该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由于该终端可以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以及第三类终端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同时支持三种,因此,当该终端支持的终端能力不同时,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的方法也不相同,具体如下所述。
当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具体为:基站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发送DCI或RAR;其中,该DCI或RAR还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具体为:基站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DCI或RAR;其中,该DCI或RAR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基站向终端发送DCI或RAR,具体为:基站在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DCI或RAR;其中,该DCI或RAR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其中,当DCI或RAR包含第二指示信息,且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该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或者,无论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第三类终端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该DCI或RAR都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具体的,该DCI或RAR包含一个指示域信息,该指示域通过不同的取值来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该指示域同时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该DCI或RAR包含两个指示域信息,一个指示域通过不同的取值来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另一个指示域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该DCI为第一DCI格式,则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该DCI为第二DCI格式,则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该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该DCI中的CRC 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下行资源与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第二类下行资源与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这里说的对应是指上下行资源类别的对应,并不代表上下行资源数量的对应,比如,第一类下行资源为1个物理资源块PRB,即180kHz,第一类上行资源包括 30kHz,该第一类下行资源180kHz可以对应至少一块第一类上行资源30kHz,其中,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事先设置,例如对应关系和系统使用的频段有关并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或根据系统发送的下行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获得对应关系,也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进行通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相同时,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指示的是同一个下行资源,此时,同一个下行资源可以同时对应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当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在时间域上不同、或在频率域上不同、或在时间域以及在频率域上都不同,下行资源在时间域上不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间起点不同,周期不同,持续时间不同;下行资源在频率域上不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占用的频率范围不同,占用的频率起点不同,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不同等;另外,在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上传输的都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
另外,DCI或RAR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是指发送上行数据的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频率域上使用的子载波的个数,使用的调制方式,时间域上使用的资源的数量如子帧的个数,传输块包含的比特数等。具体地,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频率域上使用的子载波的个数为固定为1,DCI或RAR中可以不包含子载波的个数;当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频率域上使用的子载波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最多为12个。
另外,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映射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如果有上行控制信息需要在同一个时刻发送,该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可以同时映射在该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该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对下行数据是否正确接收的确认信息或反映信道状态信息CSI的信息。
此外,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发送时使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频资源,或者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中的DCI包含的比特个数不同,或者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 格式发送时使用的时频资源不同且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中的DCI包含的比特个数不同、或者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发送时使用的时频资源相同且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中的DCI包含的比特个数也相同。
步骤204:该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该DCI或RAR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相应的,当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该终端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其中,该DCI或RAR还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该终端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DCI或RAR;其中,该DCI或RAR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该终端可以在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 DCI或RAR;其中,该DCI或RAR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可选的,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者RRC重配置信令或者媒介接入控制MAC信令指示该终端使用上行资源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上行资源,在终端收到高层信令之前,该终端可以在第一类下行资源和第二类下行资源上都检测DCI或RAR。其中,终端在检测DCI时可以通过检测DCI或RAR中包含的指示域,或DCI的格式,或者DCI中的CRC的不同加扰码,具体参考上述步骤203,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当DCI或RAR包含第二指示信息,且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该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或者,无论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第三类终端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该DCI或RAR都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4中的第三指示信息、调度信息与上述步骤203中的第三指示信息、调度信息分别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参见图4,当该DCI或RAR还包含调度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时,在步骤2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5a:若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该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a:基站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步骤2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5b:若该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该终端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b:该基站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步骤2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5c:若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该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c:该基站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5a与步骤206a、步骤205b与步骤206b、步骤205c与步骤206c三组步骤不分先后顺序,且三组步骤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具体的基站和终端执行哪一组步骤或者哪些组步骤,具体取决于终端支持的终端能力。
进一步的,在步骤205a和步骤205c中的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终端根据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第一类上行资源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每个子信道为3.75kHz。
其中,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该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该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在步骤206a和步骤206c中的基站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为:基站根据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发送的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第一类上行资源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每个子信道为3.75kHz。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该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是指发送DCI或RAR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单位为帧的数量或者子帧的数量或者调度时间间隔TTI的数量等。当发送DCI或RAR占用多个子帧时,该定时关系也可以是指发送DCI或RAR 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或是指终端正确接收DCI或RAR时发送该DCI或RAR的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本发明以发送DCI或RAR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T11为例,如图4A中所示。
进一步,参见图5,基站在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发送的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7a:基站按照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是指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单位为帧的数量或者子帧的数量或者调度时间间隔TTI的数量等。当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占用多个子帧时,该定时关系也可以是指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或是指基站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本发明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T12为例,如图5A所示。
另外,该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T11、以及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T12可以事先设置或者包含在DCI或者RAR中或包含在系统信息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事先设置是指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
另外,该基站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可以是ACK/NACK,当为ACK时,是指基站正确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当为NACK时,是指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但译码错误。该ACK/NACK可以承载在一个专用的物理信道上,且该物理信道的资源映射方式为预先设置的,比如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或者该 ACK/NACK也可以是包含在下一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比如DCI中包含一个指示域,用于指示ACK/NACK,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类似的,在步骤205b和步骤205c中的终端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具体为:终端根据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第二类上行资源子载波间隔为15kHz。
其中,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该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该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是指发送DCI或RAR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单位为帧的数量或者子帧的数量或者调度时间间隔TTI的数量等。当发送DCI或RAR占用多个子帧时,该定时关系也可以是指发送DCI或RAR 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或是指终端正确接收DCI或RAR时发送该DCI或RAR的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本发明以发送DCI或RAR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T21为例,如图5B中所示。
相应的,在步骤206b和步骤206c中的基站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具体为:基站根据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发送的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第二类上行资源子载波间隔为15kHz。
进一步,基站在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终端发送的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7b:基站按照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
其中,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是指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单位为帧的数量或者子帧的数量或者调度时间间隔TTI的数量等。当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占用多个子帧时,该定时关系也可以是指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或是指基站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本发明以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发送该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T22为例,如图5C所示。
另外,该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T21、以及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T22可以事先设置或者包含在DCI或者RAR中或包含在系统信息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事先设置是指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
另外,该基站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终端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可以是ACK/NACK,当为ACK时,是指基站正确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当为NACK时,是指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但译码错误。该ACK/NACK可以承载在一个专用的物理信道上,且该物理信道的资源映射方式为预先设置的,比如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或者该 ACK/NACK也可以是包含在下一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比如DCI中包含一个指示域,用于指示ACK/NACK,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T11和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T2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T12和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T2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7a和步骤207b不分先后顺序,这两个步骤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且基站基于执行哪个步骤取决于终端使用的上行资源类型。
进一步的,参见图6,在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8:终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每个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该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可选地,每个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0但小于3.75kHz,如每个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1.25kHz或2.5kHz,每个PRACH信道上只发送一个单载波的随机接入信息。
其中,随机前导码由循环前缀CP和一个序列SEQ组成,随机前导码是由具有零相关区的Zadoff-Chu序列产生的,由1个或多个ZC根序列产生。终端使用网络侧配置的随机前导码序列集。每个小区中可用的随机前导码的数量可由网络侧配置或者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随机前导码序列首先是由某个根ZC序列循环移位的方式得到。如果由单一的根ZC序列循环移位无法产生每个小区中可用的随机前导码的数量,则其他的随机前导码序列由后续的逻辑索引对应的根ZC序列生成,逻辑索引是循环连续的,取值从0到837。
其中,第u个根ZC序列xu(n)如公式(1)所示,其中,NZC为ZC序列的长度如长度为139或251或839等质数,按照公式(2)将第u个根ZC序列xu(n)循环NCS的倍数获得随机接入前导码。
xu,v(n)=xu((n+Cv)mod NZC) (2)
式中,u为根ZC序列索引,NCS为循环移位长度,小区覆盖半径取决于循环移位NCS,Cv为循环移位值,v为循环次数,mod为求余函数的符号,通过u的不同和生成序列循环移位扩展序列数获得每个小区中可用的随机前导码,终端在每个小区中可用的随机前导码中随机选择一个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当随机接入信息为正交序列码,该正交序列码不是由ZC序列产生,但该正交序列码之间满足正交性,例如由哈达玛(Hadamard)矩阵产生的正交码。每个小区中可用的正交序列码的数量可由网络侧配置或者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每个小区中可用的正交序列码的集合由网络侧配置,或者按照预设规则产生。终端在每个小区中可用的正交序列码中随机选择一个进行发送;当随机接入信息为调制符号时,当终端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终端在PRACH信道上直接发送上行数据经过调制后的符号,或者终端在PRACH信道上发送特定的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承载的信息用于向基站请求发送上行数据的资源。
具体的,终端在PRACH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发送,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种: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PRACH信道上向基站发送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
也即是,终端使用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格式相同,使用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序列集合相同,该序列集合可以事先进行设置或者由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终端从该序列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发送。在频率上每个PRACH 信道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或大于0且小于 3.75kHz,当在同一个发送时刻频率上有至少一个PRACH信道时,终端随机选择一个 PRACH信道并在该PRACH信道上发送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
比如,如图7所示,在3.75kHz内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随机前导码子载波间隔为1.25kHz或312.5Hz或者更小。1个PRB包含48个3.75kHz的子载波或12个 15kHz的子载波,这些子载波全部或者部分可以被基站配置用于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比如每个PRACH信道的带宽为3.75kHz,1个PRB中的48个子载波全部被配置为PRACH信道。终端可以按照系统信息的配置信息,随机选择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序列集合中的一个以及随机选择48个PRACH信道中的一个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
第二种:终端分n次向基站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PRACH信道发送该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也即是,终端使用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格式相同,使用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序列集合相同,该序列集合可以事先进行设置或者由系统信息进行配置,终端从该序列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发送。每个随机前导码并不是一次发送完毕,而是分段发送。比如,对于一个长度为139或571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
终端每次发送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的3个符号且在频域上占用3个子载波,下次发送时占用后面的3个子载波,以此类推,在时域上的前导码发送格式如图8或图9 所示。当发送是随机前导码时,对于长度为139的随机前导码,PRACH信道上发送该随机前导码时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1.25kHz;对于长度为571的随机前导码,PRACH信道上发送该随机前导码时采用的子载波间隔为312.5Hz。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是指一个PRACH信道的发送时刻,即在哪些无线帧,和/或在哪些子帧上允许发送PRACH信道,或进一步包含在对应时刻发送PRACH信道时,PRACH信道占用的频率资源信息,关于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信息可以由系统信息配置和/或在标准规范中说明。
进一步的,在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含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
其中,每个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0且小于3.75kHz,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在时间域上的信息包括在哪些帧或子帧上允许发送,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 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数量在时间域上的信息包括在哪些帧或子帧上允许发送,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PRACH信道和第二类PRACH信道可以以TDM方式或者 FDM方式复用,也即是,当第一类PRACH信道和第二类PRACH信道采用TDM时,该系统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类PRACH 信道对应的时间域上的信息互斥,即在第一类PRACH信道出现的时间上不会出现第二类PRACH信道或在第二类PRACH信道出现的时间上不会第一类PRACH信道;当第一类PRACH信道和第二类PRACH信道采用FDM时,该系统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类PRACH 信道对应的频率域上的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频率域信息互斥,即在第一类PRACH信道出现的频率上不会出现第二类PRACH信道或在第二类PRACH信道出现的频率上不会第一类PRACH信道。
另外,第一类PRACH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可以和第一类上行资源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相同或不同;第二类PRACH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可以和第二类上行资源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相同或不同。
在基站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之后,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终端在第一类PRACH信道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终端在第二类PRACH信道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
也即是,PRACH信道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和第二类PRACH信道,第一类PRACH 信道用于终端在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第二类PRACH信道用于终端在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发送随机接入信息。
其中,第一类PRACH信道频域上基站可以配置包含多个3.75kHz子载波或子信道或者多个15kHz子载波,每个PRACH信道在频域上占用1个3.75kHz子载波或子信道或一个15kHz的子载波。第二类PRACH信道频域上小于或等于180kHz,每个PRACH信道在频域上占用139个子载波或251或571等质数个子载波,当占用139个子载波时,采用子载波间隔为1.25kHz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发送,当占用571个子载波时,采用子载波间隔为312.5Hz的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发送。具体的在第一类PRACH信道和第二类PRA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的过程与第一种方法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在第一类PRACH信道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时可以使用以上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本发明中不做具体限定;终端在在第二类PRACH信道上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时可以使用以上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方法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使用LTE系统中定义的随机接入码的发送格式发送,本发明中也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9:基站接收该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
其中,当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信息采用第三种方法时,基站接收该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具体可以为: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基站在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或者,当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
进一步的,参见图10,当终端支持的终端能力不同时,基站在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之后,该方法也有所不同,具体为:
当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基站在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10a:基站根据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终端发送RAR。
其中,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与基站发送该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与基站发送该RAR之间的定时关系是指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单位为帧的数量或者子帧的数量或者调度时间间隔TTI的数量等。当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占用多个子帧时,该定时关系也可以是指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或是指基站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时发送该随机接入信息的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本发明以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的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T31为例,如图10A所示,其中,RAI代表随机接入信息。
另外,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可以事先设置或包含在系统信息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事先设置为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11a:终端根据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RAR。
当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基站在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10b:基站根据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终端发送RAR。
其中,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与基站发送该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指示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与基站发送该RAR之间的定时关系是指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单位为帧的数量或者子帧的数量或者调度时间间隔TTI的数量等。当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占用多个子帧时,该定时关系也可以是指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或是指基站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时发送该随机接入信息的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标号之间的时间差。本发明以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息的结束子帧的子帧编号与基站发送该RAR的起始子帧的子帧编号之间的时间差T32为例,如图10B所示。
另外,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可以事先设置或包含在系统信息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事先设置为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
此外,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T31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T3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相应的,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11b:终端根据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RAR。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这里说的对应是指上下行资源类别的对应,并不代表上下行资源数量的对应,比如,第一类下行资源为1个物理资源块PRB,即180kHz,第一类PRACH信道频率上的带宽为3.75kHz,该第一类下行资源180kHz可以对应至少一块第一类PRACH信道,其中,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事先设置,例如对应关系和系统使用的频段有关并在标准规范中明确说明,或根据系统发送的下行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获得对应关系,也可以在系统信息中进行通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相同时,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指示的是同一个下行资源,此时,同一个下行资源可以同时对应第一类PRACH 信道和第二类PRACH信道;当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可以在时间域上不同、或在频率域上不同、或在时间域以及在频率域上都不同,下行资源在时间域上不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间起点不同,周期不同,持续时间不同;下行资源在频率域上不同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占用的频率范围不同,占用的频率起点不同,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不同等;另外,在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和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传输的都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且子载波间隔为15kHz。
另外,上述步骤210a与步骤211a、以及步骤210b与步骤211b这两组步骤不分先后顺序,且这两组步骤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基站和终端具体执行哪一组步骤,取决于终端支持的终端能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基站通过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含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之后,终端通过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上发送和接收上下行数据,以及实现终端的随机接入,从而可以在现有LTE系统的基础上,使得基站能够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了LTE系统和基站的利用率。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的终端所执行的步骤。所述终端可以包括相应步骤所对应的模块。示例的,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所述SC-FDMA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301具体可以用于:
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可选的,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可选的,参见图12,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302,用于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301还用于,获取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所述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301具体可以用于: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或随机接入响应RAR,所述DCI或RAR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302具体可以用于: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302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所述获取单元30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302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302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所述
获取单元301还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302发送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301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检测所述 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可选的,当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具体的,若接收的所述DCI为第一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接收的所述DCI为第二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所述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中的CRC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302还用于,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信息,每个所述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 或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301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302具体用于:
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所述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
或者分n次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前导码,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所述PRACH信道发送所述随机前导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302具体用于: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进一步的,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所述获取单元 3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AR,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发送单元302 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AR,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终端通过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之后,该终端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上发送和接收上下行数据,从而可以在现有LTE系统的基础上,使得基站能够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了LTE系统和基站的利用率。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的基站所执行的步骤。所述基站可以包括相应步骤所对应的模块。示例的,包括:
发送单元401,用于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 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宽度为3.7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频分多址FDMA符号;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频率上包含至少1个子载波,在所述子载波的数量大于等于2时,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子载波的间隔为15kHz;时域上包含至少1个所述SC-FDMA符号;
所述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或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
可选的,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二类上行资源;
若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则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401还用于,向终端发送DCI或RAR,所述DCI或RAR包含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所述子载波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载波的数量、子载波的索引、指示子载波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至少一个:子信道的数量、子信道的索引、指示子信道在频率域上的位置或索引的信息。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
接收单元4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或者第三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
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进一步,参见图14,所述接收单元4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所述发送单元4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401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DCI或者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所述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后,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402还用于: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还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下行资源和/或所述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发送所述 DCI或RAR,其中,所述DCI或RAR包含调度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DCI或RAR包含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且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二类终端能力或所述终端支持所述第一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时,所述DCI或RAR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者第二类上行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
具体的,若所述DCI为第一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为第二DCI格式,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或者,
若所述DCI中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第一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一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若所述DCI中的CRC通过第二加扰码进行加扰,则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使用第二类上行资源时的子载波信息或子信道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
接收单元40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信息,每个所述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或大于15kHz 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为随机前导码或正交序列码或调制符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
发送单元4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所述系统信息包含所述PRACH 信道的配置信息,所述PRACH信道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和/或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
每个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3.75kHz或15kHz,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每个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占用的带宽为大于15kHz且小于等于180kHz,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在频率域上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的数量、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在频率域上的索引或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402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在随机选择的一个所述PRACH信道上发送的随机选择的一个随机前导码;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分n次发送的随机前导码,所述终端在每个随机接入信息发送机会上占用一个所述PRACH信道发送所述随机前导码的其中的一段,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402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和/或第二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当所述终端支持第三类终端能力时,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上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
发送单元4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所述第一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相应的,所述发送单元4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PRACH信道对应的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所述第二类 PRACH信道对应的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与所述基站发送所述RAR之间的定时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该基站通过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含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之后,终端通过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上发送和接收上下行数据,从而可以在现有LTE系统的基础上,使得基站能够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了LTE系统和基站的利用率。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系统总线53和通信接口5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该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5 所示不同的配置。
下面对终端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存储器5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51与所述存储器52通过所述系统总线53连接,当所述终端运行时,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存储器52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执行上述如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10任意之一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终端的步骤。具体的方法可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10任意之一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所述存储器52。
所述处理器5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所述处理器51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处理器51可以为专用处理器,该专用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芯片、射频处理芯片等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地,该专用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具有终端其他专用处理功能的芯片。
所述存储器5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所述存储器5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 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 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所述存储器5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所述系统总线53可以包括数据总线、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信号状态总线等。本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说明,在图15中将各种总线都示意为系统总线53。
所述通信接口54具体可以是终端上的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无线收发器。例如,无线收发器可以是终端的天线等。所述处理器51通过所述通信接口54与其他设备,例如基站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如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10任意之一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终端的各步骤均可以通过硬件形式的处理器51执行存储器52中存储的软件形式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实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终端通过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之后,该终端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上发送和接收上下行数据,从而可以在现有LTE系统的基础上,使得基站能够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了LTE系统和基站的利用率。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是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该基站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系统总线63和通信接口6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基站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该基站还可包括比图16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6 所示不同的配置。
下面对基站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所述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62与所述存储器62通过所述系统总线63连接,当所述基站运行时,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存储器62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基站执行上述如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10所示的方法中基站的步骤。具体的方法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10任意之一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所述存储器62。
所述处理器61可以为CPU。所述处理器61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处理器61可以为专用处理器,该专用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芯片、射频处理芯片等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地,该专用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具有基站其他专用处理功能的芯片。
所述存储器6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所述存储器6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HDD或SSD;所述存储器6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所述系统总线63可以包括数据总线、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信号状态总线等。本实施例中为了清楚说明,在图16中将各种总线都示意为系统总线63。
所述通信接口64具体可以是基站上的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无线收发器。例如,无线收发器可以是基站的天线等。所述处理器61通过所述通信接口66与其他设备,例如终端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如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10任意之一所示的方法流程中基站的各步骤均可以通过硬件形式的处理器61执行存储器62中存储的软件形式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实现。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该基站通过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该系统信息包含包括用于指示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用于指示上行资源是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一类上行资源或第二类上行资源在时间域和/或频率域上的信息;之后,终端通过获取发送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息使用的上行资源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发送在对应的上下行资源上发送和接收上下行数据,从而可以在现有LTE系统的基础上,使得基站能够与支持第一类终端能力、第二类终端能力和第三类终端能力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终端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进而提高了LTE系统和基站的利用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基站的第一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的类型,其中,所述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和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二类上行资源,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15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DCI或所述RAR,所述DCI或所述RAR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RAR或所述DCI,其中,所述RAR或所述DCI包括所述调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调制方式,频域上使用的子载波数量,时域上使用的资源数量,传输块的比特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7.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的类型,所述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和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由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二类上行资源,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由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15kHz。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或所述RAR,所述DCI或所述RAR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或所述DCI,其中,所述RAR或所述DCI包括所述调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调制方式,频域上使用的子载波数量,时域上使用的资源数量,传输块的比特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基站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的类型,其中,所述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和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二类上行资源,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15kHz。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DCI或所述RAR,所述DCI或所述RAR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RAR或所述DCI,其中,所述RAR或所述DCI包括所述调度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调制方式,频域上使用的子载波数量,时域上使用的资源数量,传输块的比特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的类型,所述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和第二类上行资源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和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一类上行资源,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由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若所述上行资源的类型为第二类上行资源,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在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由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定时关系用于指示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随机接入响应RAR中包含的调度信息与所述调度信息调度的上行数据之间的定时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为3.75kHz或者15kHz。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DCI或所述RAR,所述DCI或所述RAR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使用的上行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RAR或所述DCI,其中,所述RAR或所述DCI包括所述调度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调制方式,频域上使用的子载波数量,时域上使用的资源数量,传输块的比特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
按照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一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按照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二定时关系,在第二类下行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应答反馈信息,所述第二类上行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时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与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应答反馈信息之间的定时关系。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7-12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32533.8A CN111818647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32533.8A CN111818647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6/070527 WO2017117819A1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1680039721.0A CN107736069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9721.0A Division CN107736069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18647A CN111818647A (zh) | 2020-10-23 |
CN111818647B true CN111818647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5927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32533.8A Active CN111818647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1680039721.0A Active CN107736069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9721.0A Active CN107736069B (zh) | 2016-01-08 | 2016-01-08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743330B2 (zh) |
EP (1) | EP3399817A4 (zh) |
JP (1) | JP6603418B2 (zh) |
KR (1) | KR102149905B1 (zh) |
CN (2) | CN111818647B (zh) |
WO (1) | WO201711781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403358B1 (en) * | 2016-01-11 | 2021-11-03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Signaling subcarrier spacing in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31459A1 (ko) * | 2016-01-29 | 2017-08-03 | 성균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사물인터넷 환경에서 커버리지 레벨과 서브캐리어 스페이싱 설정 및/또는 멀티-톤 설정을 고려한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
CN107197524B (zh) * | 2016-03-15 | 2021-06-22 | 株式会社Kt | 用于发送窄带物联网用户设备上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935814B (zh) * | 2016-07-18 | 2021-11-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
US10499416B2 (en) * | 2017-01-10 | 2019-12-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channel rate matching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s in a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764929B2 (en) | 2017-01-26 | 2020-09-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system information |
US10716036B2 (en) * | 2018-02-16 | 2020-07-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indication for intra-UE punctured uplink transmissions |
CN110418380B (zh) * | 2018-04-26 | 2024-09-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测量方法、频域资源的确定方法、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JP7541803B2 (ja) * | 2019-03-28 | 2024-08-29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
CN112584496B (zh) * | 2019-09-27 | 2023-06-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使用方法及通信设备 |
EP4135457A4 (en) * | 2020-04-08 | 2023-12-06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2202683B (zh) * | 2020-09-28 | 2024-07-26 |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业务的负荷调整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8133A (zh) * | 2011-08-25 | 2013-03-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通信系统的方法、下行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
EP2618503A2 (en) * | 2010-09-16 | 2013-07-24 | LG Electronics Inc. |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asic resource grid typ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serving cells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3391583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和基站设备 |
WO2014048261A1 (zh) * | 2012-09-29 | 2014-04-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4067048A1 (zh) * | 2012-10-29 | 2014-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CN103986566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网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5326B (zh) * | 2006-01-18 | 2014-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
CN101114868B (zh) * | 2006-07-25 | 2011-11-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反馈信道分配指示方法及系统 |
CN101873205B (zh) * | 2009-04-24 | 2013-03-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多载波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指示和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
US8873480B2 (en) * | 2010-10-01 | 2014-10-28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allocation, and sharing |
CN102684855A (zh) * | 2011-03-11 | 2012-09-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定时关系的指示方法 |
CN104160773B (zh) * | 2013-03-15 | 2016-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465132B (zh) * | 2014-04-14 | 2019-09-1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协调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 2016-01-14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US10292143B2 (en) * | 2015-04-09 | 2019-05-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ment of evolv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
US10575303B2 (en) | 2015-09-03 | 2020-0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design for narrowband LTE (NB-LTE) |
-
2016
- 2016-01-08 JP JP2018535270A patent/JP6603418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1-08 CN CN202010232533.8A patent/CN111818647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08 KR KR1020187022436A patent/KR10214990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1-08 WO PCT/CN2016/070527 patent/WO201711781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1-08 EP EP16882964.6A patent/EP3399817A4/en active Pending
- 2016-01-08 CN CN201680039721.0A patent/CN107736069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05 US US16/028,392 patent/US10743330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29 US US16/888,287 patent/US1199168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18503A2 (en) * | 2010-09-16 | 2013-07-24 | LG Electronics Inc. |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asic resource grid typ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serving cells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2958133A (zh) * | 2011-08-25 | 2013-03-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通信系统的方法、下行信息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03391583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传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和基站设备 |
WO2014048261A1 (zh) * | 2012-09-29 | 2014-04-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4067048A1 (zh) * | 2012-10-29 | 2014-05-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CN103986566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网络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
Cellular system support for ultra-low complexity and low throughput Internet of Things (CIoT)(Release 13).《3GPP TR 45.820 V13.1.0》.2015, *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80103085A (ko) | 2018-09-18 |
US20200296737A1 (en) | 2020-09-17 |
US11991683B2 (en) | 2024-05-21 |
US20180317241A1 (en) | 2018-11-01 |
KR102149905B1 (ko) | 2020-08-31 |
JP6603418B2 (ja) | 2019-11-06 |
EP3399817A1 (en) | 2018-11-07 |
CN107736069B (zh) | 2020-04-14 |
EP3399817A4 (en) | 2019-01-09 |
JP2019501597A (ja) | 2019-01-17 |
US10743330B2 (en) | 2020-08-11 |
CN111818647A (zh) | 2020-10-23 |
CN107736069A (zh) | 2018-02-23 |
WO2017117819A1 (zh) | 2017-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1864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077108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0531447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 that controls a search space setting process | |
JP7313699B2 (ja) |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装置 | |
AU200928049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168269A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391355B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系统 | |
EP2352243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dulation method | |
CN116017487A (zh)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20240357579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