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583B -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8583B
CN111818583B CN202010753461.1A CN202010753461A CN111818583B CN 111818583 B CN111818583 B CN 111818583B CN 202010753461 A CN202010753461 A CN 202010753461A CN 111818583 B CN111818583 B CN 111818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ervice
operator
access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34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8583A (zh
Inventor
杨艳
冯毅
张涛
张忠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34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8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8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8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流量、总RRC连接数和有数传RRC连接数,满足共享基站承载的不同业务对应的用户终端的接入诉求。接入网设备分别为每个运营商配置两路载波,两路载波包括为公网业务提供支持的公网载波和为专网业务提供支持的专网载波。接入网设备获取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RRC连接数和有数传RRC连接数;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对应的复合参数;在确定存在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时,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演进,多样化的行业应用需求已经大量爆发。针对行业用户的网络需求已经成为5G一个重要的部署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网络提供了多种切片模式,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customer to customer,2C)和企业(businessto business,2B)的需求。但是,5G设备(5G基站)采用192阵子等多种多阵子的天线设备,且5G设备采用的频段为3.5GHz,覆盖的范围明显小于2GHz及其以下频段的设备,这将导致单位面积里站点数目(基站数目)的成倍增加,这样一来,高额的基站成本和密集的建站数目,将导致建网成本的指数级增长。因此,运营商开始寻求一种多家运营商共建基站,并利用共建后的基站进行网络部署的方案。共建基站是指一个基站可以满足多家运营商的需求,并不是将多个运营商的设备集中在同一个基站中部署。
共建后的共享基站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不同运营商的2B(可以理解为专网)用户和2C(可以理解为公网)用户接入诉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流量、总的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满足共享基站承载的不同业务对应的用户终端的接入诉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分别为多个运营商中的每个运营商配置两路载波,两路载波包括公网载波和专网载波,公网载波为公网业务提供支持,专网载波为专网业务提供支持。用户接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获取每个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在确定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存在目标业务,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时,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为目标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接入网设备在获取到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该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后,先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然后判断是否存在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如果存在,则表明目标复合参数即将超过预设参数,此时可以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即目标带宽,并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这样,由于接入网设备承载有两种类型的业务,即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两种类型的业务的优先级不同,通过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便能够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从而满足共享基站,即接入网设备承载的不同业务对应的用户终端的接入诉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分别为多个运营商中的每个运营商配置两路载波,两路载波包括公网载波和专网载波,公网载波为公网业务提供支持,专网载波为专网业务提供支持。接入网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在确定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存在目标业务,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时,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目标带宽为目标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确定单元确定的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接入网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接入网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接入网设备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单独封装,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方案,均用于执行上文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述接入网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另外,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应用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应用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因为5G基站单个成本较高,而且因为其覆盖面积较小,在单位面积内需要布置的站点数目较多,也就造成了5G通信网络需要部署完成的成本很高。所以,目前多个运营商共建一种共享基站可以承载多家运营商的业务需求。但是对于共建的共享基站,如何满足不同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对应的用户和公网业务对应的用户的接入诉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接入方法,能够基于流量、总的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满足共享基站承载的不同业务对应的用户终端的接入诉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01、接入网设备02和至少一个核心网设备03。每一个核心网设备03对应一个运营商核心网,该运营商核心网为专网核心网或公网核心网。其中,专网核心网支持2B业务或专网业务,公网核心网支持2C业务或公网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运营商核心网对应一个公网,多个专网。公网业务(又称2C业务)指一个公网中的所有业务,专网业务(又称2B业务)指一个专网中的所有业务。
示例性的,参照图1所示,以核心网设备03包括四个核心网设备,分别为03-1、03-2、03-3和03-4为例进行说明。其中,03-1可以对应运营商1的公网核心网,03-2可以对应运营商1的专网核心网,03-3可以对应运营商2的公网核心网,03-4可以对应运营商2的专网核心网。这样,终端01与接入网设备02产生连接后可以通过不同核心网设备03接入相应的运营商的公网核心网或专网核心网。当然实际中也可以仅存在一个核心网设备03,可以完成上述多个核心网设备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02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接入网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接入网设备(node B,NB),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接入网设备(evolved Node B,eN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loT)中的eNB,未来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01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车辆用户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其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该终端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结合图1,参照图2所示,核心网设备03中的功能模块可以包括:业务分布需求收集模块031、业务依赖度分析模块032、复合参数定制模块033和差异化载波带宽定制模块034。
其中,业务分布需求收集模块031可以对其连接的接入网设备02(例如基站)的对应运营商的专网业务或公网业务的网络数据进行采集。网络数据可以包括:网络对应的业务的流量相关数据(每小时的平均容量/流量、每小时的最大容量/流量)、每小时的最大RRC连接数、每小时的平均RRC连接数、每小时的平均有数传的RRC连接数、每小时的最大有数传的RRC连接数等。
业务依赖度分析模块032,可以通过与其连接的接入网设备02对应的其他核心网设备中的业务依赖度分析模块032配合,利用其对应的业务分布需求收集模块031获取的网络数据,通过一定的计算确定该网络数据对应的实际场景中的业务对流量和用户连接数的业务依赖程度,从而得到流量和用户连接数的业务依赖比例,以便用于后续的复合参数计算。当然,若所有核心网对应同一核心网设备时,则其包括的业务依赖度分析模块032独立完成上述计算过程。
在具体的实现中,业务依赖度分析模块032确定流量和用户连接数的业务依赖比例的过程为:
1、获取每个业务在预设时间段内属于忙时的每小时的平均流量和平均RRC连接数。
示例性的,上述预设时间段可以为连续两周的周二(任一工作日皆可)和周日(任一休息日皆可)。忙时可以为运营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在工作日可以是9:00-11:00和14:00-17:00,非工作日则可以是10:00-17:00。
2、根据所有业务在预设时间段内属于忙时的每小时的平均流量和平均RRC连接数,确定大流量第二单位时间和RRC第二单位时间。
当所有业务在预设时间段内属于忙时的第一目标小时内的平均流量的和,占接入网设备在一个小时内可以承载最大流量的占比大于预设占比(例如30%)时,确定第一目标小时为大流量第二单位时间。
当所有业务在预设时间段内属于忙时的第二目标小时内的平均RRC连接数的和,占接入网设备在一个小时内可以承载最大RRC连接数的占比大于预设占比(例如30%)时,确定第二目标小时为RRC第二单位时间。或者,当所有业务在预设时间段内属于忙时的第二目标小时内的平均有数传的RRC连接数的和,占接入网设备在一个小时内可以承载最大有数传RRC连接数的占比大于预设占比(例如30%)时,确定第二目标小时为RRC第二单位时间。
3、判断第一目标小时的数量占预设时间段内忙时的小时总数量占比,是否大于预设百分比,或者,判断第二目标小时的数量占预设时间段内忙时的小时总数量占比,是否大于预设百分比。
当第一目标小时的数量在预设时间段内忙时的小时总数量的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例如30%),或者第二目标小时的数量在预设时间段内忙时的小时总数量的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百分比时,确定采用基于复合参数的算法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接入方法。
4、确定流量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和RRC连接数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
确定流量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61
其中,zT为流量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H流量 有效为第一目标小时的数量占预设时间段内忙时的小时总数量的占比,HRRC 有效为第二目标小时的数量在预设时间段内忙时的小时总数量的占比。
确定RRC连接数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62
复合参数定制模块033,用于通过与其连接的接入网设备02对应的其他核心网设备中的复合参数定制模块033配合,根据其各自对应业务分布需求收集模块031获取的网络数据,计算得出为不同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推荐的预设参数。当然,若所有核心网对应同一核心网设备时,则其包括的复合参数定制模块独立完成上述计算过程。
示例性的,假设单位时间为1秒,那么:
1、公网业务的预设流量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71
其中,TPU Y为该公网业务的每秒流量,即预设流量,TPU Max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流量,TPU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流量。
2、专网业务的预设流量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72
其中,TPr Y为该专网业务的每秒流量,即预设流量,TPr Max为该专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流量,TPr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流量。
3、公网业务的预设RRC连接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73
其中,RRCPU Y为该公网业务的每秒用户接入数,即预设RRC连接数,RRCPU Max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用户接入数,RRCPU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用户接入数。
4、专网业务的预设RRC连接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74
其中,RRCPr Y为该专网业务的每秒用户接入数,即预设RRC连接数,RRCPr Max为该专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用户接入数,RRCPr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用户接入数。
5、公网业务的预设有数传的RRC连接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75
其中,RSCPU Y为该公网业务的每秒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即预设有数传的RRC连接数,RSCPU Max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RSCPU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
6、专网业务的预设有数传的RRC连接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76
其中,RSCPr Y为该专网业务的每秒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即预设有数传的RRC连接数,RSCPr Max为该专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RSCPr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
7、公网业务对应的最大复合参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81
其中,KPU Max为最大复合参数,TPU Max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流量,RRCPU Max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用户接入数,RSCPU Max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最大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zT为流量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zR为RRC连接数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TNR Max为接入网设备,即基站能承载的最大流量,RRCNR Max为接入网设备能承载的最大RRC连接数,RSCNR Max为接入网设备能承载的最大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公网业务对应的平均复合参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82
其中,KPU mean为平均复合参数,TPU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流量,RRCPU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用户接入数,RSCPU mean为该公网业务的每小时平均有数传的用户接入数,zT为流量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zR为RRC连接数在复合参数中的影响系数,TNR Max为接入网设备,即基站能承载的最大流量,RRCNR Max为接入网设备能承载的最大RRC连接数,RSCNR Max为接入网设备能承载的最大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专网业务对应的最大复合参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83
专网业务对应的平均复合参数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84
8、根据公网业务对应的最大复合参数和公网业务对应的平均复合参数,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得到公网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85
根据专网业务对应的最大复合参数和专网业务对应的平均复合参数,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得到专网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086
差异化载波带宽定制模块034,用于根据复合参数计算载波的初始带宽。
结合图1,参照图2所示,接入网设备02中包括流量及连接数实时监控模块021、复合参数计算模块022、复合参数判别模块023和网络负载均衡模块024。
其中,流量及连接数实时监控模块021可以以单位时间(1秒)的时间粒度采集多个运营商中每个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和公网业务的网络数据。
复合参数计算模块022,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
复合参数判别模块023,用于将复合参数计算模块022计算得到的复合参数与预设参数对比,确定是否需要后续的网络负载均衡模块024对各业务的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拒绝或允许等。
本发明实施例以5G通信网络为例对接入网设备02的结构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接入网设备02中的实际装置可以包括射频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
其中,射频单元通过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eCRPI))与基带处理单元连接,运营商1的公网核心网(5GC1)、运营商2的公网核心网(5GC2)、运营商1的专网核心网(5GC3)和运营商2的专网核心网(5GC4)均通过NG接口与接入网设备02的基带处理单元相连接。
5G基带处理单元包括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 plane,UP)。控制面中存在有对不同运营商的专网核心网、公网核心网的识别模块(具体可通过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等判断),从而实现不同运营商下公网核心网和专网核心网的区分。上述的流量及连接数实时监控模块021、复合参数计算模块022、复合参数判别模块023和网络负载均衡模块024也可以均设置在该CP中。
且,5G射频单元包括天线单元、开关以及收发器。其中,收发器包括数字上变频(digital up conversion,DUC)、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发送天线(transport,TX)、接收天线(receive,RX)、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converter,ADC)和数字下变频(digital down conversion,DDC)。
在具体的实现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接入网设备02分别为多个运营商中的每个运营商配置两路载波,两路载波包括公网载波和专网载波,其中公网载波为一个运营商的公网业务提供支持,专网载波为一个运营商的专网业务提供支持。每一路载波包括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上行载波对应的通信链路由图3中的天线单元、开关、RX、ADC、DDC、5G基带处理单元组成,下行载波对应的通信链路由图3中的天线单元、开关、TX、DAC、DUC、5G基带处理单元组成。运营商1和运营商2对应的用户终端在发起专网业务或公网业务时,都通过该上行载波对应的通信链路和下行载波对应的通信链路传输相关数据。
基于上述图1-图3所示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接入网设备02。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01-步骤404:
401、获取每个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
其中,网络数据可以包括预约流量、预约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可以理解,预约RRC连接数指的是当前单位时间内的最大RRC连接数,有数传的RRC连接数指的是预约RRC连接数中,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及时基于流量、总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对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进行处理,此处的单位时间可以为一秒。当然,在实际中技术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为更小的单位时间,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步骤401可以由上述流量及连接数实时监控模块021执行,该模块实时获取的网络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01
其中,YY代表年份,MM代表月份,DD代表MM月的第几天,HH:SS代表时分秒。
402、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步骤402可以由上述复合参数计算模块022执行。流量及连接数实时监控模块在实时获取到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之后,可以将这些网络数据发送至复合参数计算模块。复合参数计算模块可以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计算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
具体的,复合参数计算模块计算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11
其中,K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T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流量,RRC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RRC连接数,RSC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复合参数计算模块计算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12
其中,K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对应的复合参数,T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流量,RRC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RRC连接数,RSC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403、在确定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存在目标业务,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时,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
其中,复合参数计算模块在确定出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后,可以将确定出的复合参数发送至复合参数判别模块。复合参数判别模块可以判断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是否存在目标业务,该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该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若不存在,则接入网设备在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有业务对应的用户终端正常接入接入网设备。若存在,则由网络负载均衡模块判断是否开启载波间的负载均衡。具体的,网络负载均衡模块可以先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即确定目标带宽。
可以理解,上述正常接入接入网设备指的是维持目前的5QI(5G QoS ldentifier)不变的情况,允许各业务对应的新的用户终端接入接入网设备。5QI用于标识5G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另外,因为实际中需要给基站留出部分能够紧急承载容量,因此这里的第一预设百分比可以为95%(仅为示例,实际中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可行值)。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负载均衡模块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目标公式: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21
其中,Wn表示目标带宽,K表示目标复合参数,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22
表示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23
表示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W表示接入网设备的总带宽。
404、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其中,网络负载均衡模块在确定出目标带宽之后,可以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在获取到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该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后,先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然后判断是否存在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如果存在,则表明目标复合参数即将超过预设参数,此时可以根据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即目标带宽,并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这样,由于接入网设备承载有两种类型的业务,即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两种类型的业务的优先级不同,通过根据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目标带宽,便能够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从而满足共享基站,即接入网设备承载的不同业务对应的用户终端的接入诉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4,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40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404a和步骤4004b。
404a、如果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根据目标带宽以及除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负载均衡模块确定除目标运营商外其他任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时,可以先计算某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带宽使用量。然后,使用该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总的带宽减去该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带宽使用量便得到该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
具体的,网络负载均衡模块计算某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带宽使用量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31
其中,W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载波的带宽使用量,运营商i不为目标运营商。K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32
表示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
Figure BDA0002610766070000133
表示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W表示接入网设备的总带宽。
然后,网络负载均衡模块使用运营商i的公网载波的总的带宽减去运营商i的公网载波的带宽使用量,便可以得到运营商i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
404b、如果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根据目标带宽以及所有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5,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404a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405-步骤406。
405、如果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在确定存在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大于或等于目标带宽时,将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对应的资源调配至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上,在当前单位时间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可以理解,这里的允许,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允许用户终端的业务请求并建立响应连接和下发响应配置;还可以是任意其他可行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际中还存在公网业务或专网业务在前一单位时间对应的用户终端在当前单位时间中不再接入网络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新的用户终端可以指当前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终端的任选一部分作为新的用户终端,选完后剩下的用户终端的数量和前一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终端数量相同即可。当然,实际中还可能存在其他任意可能的情况(例如属于同一种业务(公网业务或专网业务)的用户终端对应的优先级不同,则需要根据优先级大小从优先级低的一部分用户终端中选取“新的用户终端”),对应具体情况具体选择新的用户终端即可。
406、在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均小于目标带宽时,在当前单位时间禁止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可以理解,这里的禁止,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拒绝用户终端的业务请求;还可以是任意其他可行方式。
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404b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407-步骤410。
407、如果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在确定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大于或等于目标带宽时,在当前单位时间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408、在确定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小于目标带宽时,判断除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目标带宽。
409、若确定存在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大于或等于目标带宽,则将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对应的资源调配至目标运营商的专网载波上,并在当前单位时间允许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410、若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均小于目标带宽,则在当前单位时间禁止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接入网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接入网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51、确定单元52和判断单元53。
其中,获取单元51,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执行图4所示的用户接入方法中的步骤401。
确定单元52,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执行图4所示的用户接入方法中的步骤402、步骤403。
判断单元53,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执行图4所示的用户接入方法中的步骤40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用户接入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用户接入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模块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接口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执行前述实施例中获取单元51、确定单元52和判断单元53所执行的步骤;接口单元用于支持接入网设备与其他装置的信息交互。例如与用户终端和核心网设备的交互。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入网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以处理单元为处理器,存储单元为存储器,接口单元为通信接口为例。参照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存储器61、处理器62、总线63和通信接口64。存储器6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62与存储器61通过总线63连接;当接入网设备运行时,处理器62执行存储器6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接入网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所示的CPU0和CPU1。且作为一种实施例,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62,例如图8中所示的处理器62-1和处理器62-2。这些处理器62中的每一个CPU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62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6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61(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61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63与处理器62相连接。存储器61也可以和处理器62集成在一起。
在具体的实现中,存储器61,用于存储本申请中的数据和执行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对应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6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1内的数据,接入网设备的各种功能。
通信接口6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64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总线6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6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接入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分别为多个运营商中的每个运营商配置两路载波,所述两路载波包括公网载波和专网载波,所述公网载波为公网业务提供支持,所述专网载波为专网业务提供支持,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
所述根据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具体包括:
计算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11
其中,K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T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流量,RRC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RRC连接数,RSC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计算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12
其中,K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对应的复合参数,T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流量,RRC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RRC连接数,RSC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在确定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存在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时,根据所述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所述目标带宽为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复合参数和目标公式计算所述目标带宽,所述目标公式满足: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13
其中,Wn表示所述目标带宽,K表示所述目标复合参数,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21
表示所述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22
表示所述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W表示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总带宽;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所述目标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所述目标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以及除所述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以及所有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以及除所述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在确定存在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将所述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对应的资源调配至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上,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在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均小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禁止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以及所有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小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判断除所述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
若确定存在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则将所述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对应的资源调配至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载波上,并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若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均小于所述目标带宽,则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禁止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5.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分别为多个运营商中的每个运营商配置两路载波,所述两路载波包括公网载波和专网载波,所述公网载波为公网业务提供支持,所述专网载波为专网业务提供支持,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每个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包括预约流量、预约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数和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在确定所有公网业务和专网业务中存在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复合参数大于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预设参数与第一预设百分比的乘积时,根据所述目标复合参数确定目标带宽,所述目标带宽为所述目标业务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所需的带宽;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每个业务的网络数据,确定每个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具体包括:
计算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31
其中,K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T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流量,RRC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RRC连接数,RSCi PU为运营商i的公网业务在当前单位时间的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计算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41
其中,K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对应的复合参数,T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流量,RRC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预约RRC连接数,RSCij Pr为运营商i的专网业务j在当前单位时间的有数传的RRC连接数;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复合参数和目标公式计算所述目标带宽,所述目标公式满足: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42
其中,Wn表示所述目标带宽,K表示所述目标复合参数,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43
表示所述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公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
Figure FDA0003640586390000044
表示所述接入网设备下的所有专网业务对应的复合参数之和,W表示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总带宽;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类型以及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目标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以及除所述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根据所述目标带宽以及所有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确定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是否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业务,则在确定存在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与第二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将所述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对应的资源调配至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上,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在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与所述第二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均小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禁止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业务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业务,则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在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小于所述目标带宽时,判断除所述目标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
若确定存在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带宽,则将所述第一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对应的资源调配至所述目标运营商的专网载波上,并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允许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若确定每个运营商的公网载波的剩余带宽均小于所述目标带宽,则在所述当前单位时间禁止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新用户终端接入。
9.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接入网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接入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接入方法。
CN202010753461.1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Active CN111818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461.1A CN111818583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461.1A CN111818583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583A CN111818583A (zh) 2020-10-23
CN111818583B true CN111818583B (zh) 2022-07-08

Family

ID=72864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3461.1A Active CN111818583B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8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931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沿线的基站网络调节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025412B (zh) * 2021-11-03 2024-03-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访问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1953A1 (en) * 2008-08-06 2010-02-10 Vodafone Group P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capacity in shar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6982435A (zh) * 2016-01-19 2017-07-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f频段混合组网的容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636510A (zh) * 2019-09-09 2019-12-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优先级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1031586A (zh) * 2019-11-26 2020-04-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0345A (en) * 2013-01-30 2014-08-06 Nec Corp Sharing base station resources among plural network operato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1953A1 (en) * 2008-08-06 2010-02-10 Vodafone Group P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capacity in shar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6982435A (zh) * 2016-01-19 2017-07-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f频段混合组网的容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636510A (zh) * 2019-09-09 2019-12-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优先级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1031586A (zh) * 2019-11-26 2020-04-1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583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8585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88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84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81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76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75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2333831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3055948B (zh) 一种下行资源块预留方法和装置
CN112333835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818583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158679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86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3056016B (zh) 一种共建共享的资源块配置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2469133A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2333834A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115376B (zh) 一种下行资源块预留方法和装置
CN112469132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818578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79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2333833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2333842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3115373B (zh) 一种共建共享的资源块配置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3115378B (zh) 一种共建共享的资源块配置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818580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3115375B (zh) 一种下行资源块预留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