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7911B -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7911B
CN111817911B CN202010582910.0A CN202010582910A CN111817911B CN 111817911 B CN111817911 B CN 111817911B CN 202010582910 A CN202010582910 A CN 202010582910A CN 111817911 B CN111817911 B CN 111817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tection
detected
target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29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7911A (zh
Inventor
杨建新
蔡淼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29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7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7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7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7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7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2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 H04L43/022Capturing of monitoring data by sam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19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网络质量探测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M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互联网企业业务不断增涨,支撑服务的业务服务器呈几十万、上百万地增长,连接业务服务器的网络链路数增长到数万条,任何一个网络设备、业务服务器、链路异常都可能对上层应用造成影响,例如掉线、丢包、延时增大等,如何快速、准确地感知服务器连接是否异常,尤其是对于海量服务器组成的大规模服务器网络,在快速恢复网络故障中尤为重要。
所以,如何准确地探测服务器互联网络的网络质量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网络质量探测的准确性。
一方面,提供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用于探测服务器互联网络,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包括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划分出的M层待探测网络,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互联网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待探测的服务器互联网络,被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划分为M层待探测网络,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探测控制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以及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一方面,提供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M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其中,所述M层待探测网络是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对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得到的,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探测模块,用于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探测模块用于: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的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探测模块用于: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一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二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一探测结果数据;以及
控制所述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的第三目标服务器向所述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四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二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的第一探测结果数据和第二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选择模块,用于: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分别从该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所包括的服务器中选择满足设定筛选条件的服务器作为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
可选的,所述选择模块用于: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确定目标数量,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目标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阈值;
从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数量的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的各个服务器均是按照所述设定筛选条件预先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模块用于:
按照预定清洗策略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过滤,以得到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对应确定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模块用于:
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丢弃预定数量的丢包率大于设定丢包率阈值的探测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模块用于:
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按照网络延迟时间由高到低的顺序,从网络延迟时间最长开始丢弃预定比例的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将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的预定倍数确定为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所述预定倍数为大于1的自然数。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其中,p表示设定链路覆盖率,k表示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n表示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可选的,第i+1层待探测网络所包括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对第i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进行划分得到的,i为1到M-1的整数。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整个服务器网络进行网络分层,例如按照网络拓扑层级进行分层,再采用分层探测模式,针对各层网络分别探测本层网络中的通信链路质量,也就是说,可以基于业务服务器发起秒级的fullmesh PING探测,分层探测覆盖网络内的各层链路,以达到覆盖所有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目的,确保通信链路的全面覆盖探测,提高网络链路的质量探测的准确性。并且,在针对各层网络进行质量探测时,是根据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选择部分业务服务器进行抽样探测,而无需网络中的所有服务器都参与探测,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网络中的正常业务的影响和干扰。另外,由于是从服务器网络中直接选取的目标服务器作为探测服务器使用,而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路径基本上可以代表业务路径,所以通过对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探测相当于是直接对业务流的路径进行探测,这样可以及时感知业务异常,提高网络探测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服务器互联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对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分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两个园区之间进行质量探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质量中的丢包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质量中的时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互联网络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保护。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中的“多个”可以表示至少两个,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对本文中涉及的部分技术用语进行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PING,PING探测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质量探测方式,可以通过发送PING报文来检测两个设备之间的时延和丢包率。PING探测包括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探测,或者协议上还可扩展为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或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进行探测。
2、探测流,是指包括多条探测报文的数据流,在PING探测中,一般通过发送探测流来检测时延和丢包率。
3、网络质量,可以通过带宽、丢包率、时延(即网络延时)等参数来衡量,一般来说,带宽越大、丢包率越少、时延越小对应的网络质量越好。
4、网络拓扑,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构成网络的成员间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实的)或者逻辑的(即虚拟的)排列方式,通过网络拓扑,可以明确网络的网络层级关系。
5、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页面)、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等业务。
如前所述的,如何准确、及时地感知服务器网络中的服务器连接通信异常,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海量服务器的网络架构,这对于快速排查和恢复网络故障尤为重要。在海量服务器的互联网络架构中,上百万服务器部署在不同地区(城市/园区/机房/机架),例如图1所示的,通过接入、汇聚、核心、城域等各层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一层层连接后进行通信,各层为承载几百GB、TB、数十TB流量同时传输,链路数有数条、数十条、数百条不等。基于探测网络质量的需求,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两种探测网络质量以发现网络故障的方式,以下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由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发起PING探测,即,网络设备向对端设备的loopback(本地环回接口)地址或端口地址发起例如ICMP类型的PING探测。第一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a)网络设备性能影响大:网络设备发起ICMP探测,探测回应及结果分析上报给网络设备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影响设备性能,影响业务转发,并且网络架构越大,探测量越多,对网络设备的性能影响越严重。
b)探测任务配置难:若要求覆盖到链路级,需要精准知道链路对端IP地址,并根据每条捆链路数调整探测流数量。
c)探测流结果不准:网络设备间发起的ICMP质量探测,并不一定是业务服务器间的业务流所走路径,存在业务异常,设备间探测却无异常的情况。
第二种方式,由专有探测机发起PING探测,即,由专有探测机相互发起例如ICMP类型的PING探测。第二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a)探测流结果不准:探测机间发起的ICMP质量探测,所走路径是探测机间路径,并不是业务流所走路径,存在业务异常,探测无异常的情况。
b)链路覆盖不全:同源服务器/同目的服务器的探测,探测流所走路径难覆盖各层所有链路,检测范围不够全面,导致探测结果不准确。
c)成本高:对所有机房的覆盖,各机房都需要放置专门探测机,成本高。
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网络质量探测方式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鉴于此,本申请针对大规模或者超大规模的服务器互联网络,提出一种探测其网络质量的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网络分层,例如按照网络拓扑层级关系进行分层,再采用分层探测模式,针对各层网络分别探测本层网络中的通信链路质量,也就是说,可以基于业务服务器发起秒级的fullmesh PING探测,分层探测覆盖网络内的各层链路,以达到覆盖所有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目的,确保通信链路的全面覆盖探测,提高网络链路的质量探测的准确性。并且,在针对各层网络进行质量探测时,是根据需要探测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选择部分业务服务器进行抽样探测,而无需网络中的所有服务器都参与探测,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网络中的正常业务的影响和干扰。另外,由于是从服务器互联网络中直接选取目标服务器作为探测服务器使用,而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路径基本上可以代表业务路径,所以通过对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探测相当于是直接对业务路径进行探测,这样可以及时感知业务异常,提高网络探测的有效性。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应用场景做一些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应用场景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见图2所示,图2所示例如为一个服务器互联网络,按照一定的分层规则将该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了多个层级,例如可以根据整个网络的网络拓扑层级关系,按照城市/园区/模块的划分粒度将该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了四个层级,具体如下:
第一层为城市间网络,又可以称作城际网络,如图2中所示的,划分为了深圳(城市1)、上海(城市2)、成都(城市3)这三个城际网络。
第二层为城市内的园区网络,如图2中所示的,将每个城市网络进一步地划分为了多个园区网络,可见城市1中包括园区1、园区2、园区3,城市2中包括园区1、园区2,城市3中包括园区1和园区2。
第三层为园区内的模块网络,这里的模块例如可以理解为是机房,在实际中,可以将一个模块理解为是1个IDC中心,如图2中所示的,将每个园区网络进一步地划分为多个模块网络,并且各个园区中均包括模块1和模块2。
第四层为模块内网络,若将模块理解为是机房,那么“模块内”可以理解为是机房内各个机架之间所组成的网络,具体到机架上的各个业务服务器之间所组成的通信网络。各个模块网络内的所包括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可以相等或者也可以不等,在图2中是以2-5个业务服务器对各个模块中所包括的业务服务器进行示意性说明,在实际中,对于大规模或者超大规模的业务服务器互联网络来说,各个模块中所包括的业务服务器可能是呈万级或者更多,所以图2中的服务器数量只是举例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上述所述的可以按照网络拓扑层级关系来对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分层处理,也就是说除了上述的采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对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分层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分层规则,例如可以按照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包括物理位置信息和/或网络部署位置信息)来进行分层,或者可以根据网络中的流量汇聚情况进行分层,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例如可以将分层后的各层网络称作待探测网络,按照图2中所示的,即将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了4层待探测网络,而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多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即每层待探测网络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例如对于第一层的城际网络,其包括的城市1、城市2、城市3对应的城市网络即可理解为第一层待探测网络所包括的3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又例如对于第二层的城市内的园区网络,各个城市内的各个园区网络均属于其对应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按照图2中所示的,第二层待探测网络包括7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分别是:城市1中的园区1网络、城市1中的园区2网络、城市1中的园区3网络、城市2中的园区1网络、城市2中的园区2网络、城市3中的园区1网络、城市3中的园区2网络。与此类似的,可以得到各层待探测网络所包括的所有待探测网络单元。
对于每一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之间,均通过通信链路保持通信连接,如图2中所示的,各个城市间通过骨干网连接,具体地,例如可以通过多路专线(例如光纤)连接,又例如,城市1中的园区1、园区2、园区3之间也通过例如光纤或其它通信传输介质保持通信连接,等等。也就是说,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相互之间均是通过通信链路保持通信连接的,基于这些通信连接可以传输业务流,而不同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可能并不相同,这需要根据实际的网络架构而确定。对于不同的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标识和数量可以预先写入整个网络的网络配置文件中,以及,在该网络配置文件中还可以包括各个服务器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等设备标识信息和在线状态、负载情况等设备状态信息。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层质量探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现有的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一些对应的配置处理。以用于连接各个业务服务器通信的业务服务器互联网络为例,一方面,可以在各个业务服务器或者在选择的一部分业务服务器中安装Agent程序,通过运行该Agent程序可以执行分层探测的探测任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再部署探测控制设备,该探测控制设备例如也是服务器设备,探测控制设备可以部署在城市内或者园区内或者模块内,与安装有Agent程序的业务服务器保持通信连接,即与Agent程序建立通信通道,进而可以向对应安装有Agent程序的业务服务器下发分层探测任务并收集反馈报文,进而根据反馈报文的信息得到反馈结果数据。如图2中所示的,为了图示简化,在城市1中部署了探测控制设备1-1和探测控制设备1-2这两个探测控制设备,在城市2中部署了探测控制设备2,在城市3中部署了探测控制设备3,各个城市内部署的探测控制设备均与该城市内的园区网络保持通信连接,具体来说,可以是与各个园区网络内安装有Agent程序的业务服务器的保持通信连接,以城市1为例,探测控制设备1-1与园区1和园区2通信连接,探测控制设备1-2与园区3通信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探测控制设备可以是一个服务器或者是分布式的服务器集群,各个探测控制设备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图2中未示出)。进一步地,各个探测控制设备还可以与更上层的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运营支撑系统)连接,OSS系统(图2中示出)可以提供存储、告警、展示等功能,这样,各个探测控制设备可以将获得的各层待探测网络的探测结果数据统一上报给OSS,再由OSS将各层得到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汇聚处理,以此分析出各层待探测网络的网络质量,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在发现故障时可以同时联动报警和通知运维人员,以对网络故障进行及时处理,提高网络的健壮性。当然,或者也可以由探测控制设备自身根据得到的探测结果数据来实现网络故障分析和报警等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其中,图2中的各个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方法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或者装置执行时,可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服务器互联网络中,具体来说,可以由图2中的探测控制设备执行,或者可以由服务器互联网络中的OSS系统(图2中未示出)执行,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之前,需要先对待探测的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分层划分,以下详细说明。
对于需要进行网络质量探测的服务器互联网络,例如对于百万级别的业务服务器互联网络,先将该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网络分层处理,即,先将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至少两个层级的网络,划分得到的每个层级网络例如可以称作每层待探测网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可以按照服务器互联网络的实际网络拓扑结构来对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分层,例如将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M层待探测网络,而M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即将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了多层待探测网络。
对于划分得到的M层待探测网络,例如可以包括城市间(即城际)的第一层待探测网络、城市内的园区的第二层待探测网络、园区内的模块的第三层待探测网络、模块内的第四层待探测网络,M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相邻两层待探测网络之间可以具有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由于网络从底层到上层的流量汇聚而导致的上下层级关系,例如第二层待探测网络是隶属于第一层待探测网络的,第三层待探测网络是隶属于第二层待探测网络的,第四层待探测网络是隶属于第三层待探测网络的,如此,相当于是对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一层一层更细粒度的层级划分,取i为1到M-1的整数,第i+1层待探测网络所包括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对第i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进行划分得到的,例如,第二层的城市内园区网络中所包括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即各个园区网络)是对第一层的城际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即各个城市网络)进行进一步地划分得到的。
继续前述例子,第一层待探测网络对应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城市网络,第二层待探测网络对应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城市内的园区网络,第三层待探测网络对应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园区内的模块网络、第四层待探测网络对应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模块内部网络,可见,第二层待探测网络(即城市内的园区网络)所包括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即各个园区网络)是对第一层待探测网络(即城际网络)中的各个城市网络进行划分得到的,第三层待探测网络(即园区内的模块网络)对应的模块网络是对第二层待探测网络(即城市内的园区网络)中的各个园区网络进行划分得到的,等等。
通过层级之间设置的隶属关系,可以将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从网络层级进行全面的划分,以便于后续在进行网络链路质量探测时能够更为全面和准确,提高网络质量探测的准确性。
在对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进行分层之后,基于分层后的网络架构,本申请实施例设计了分层探测模式,分层探测以覆盖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通信链路为目标,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需要进行质量探测的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链路情况进行质量探测,使得通信链路全覆盖,探测更为全面,并且探测路径与业务路径一致,能够真实地反映业务质量,以提高网络质量探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继续前述划分的四层待探测网络为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层探测模式,可以将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为城市间、城市内园区间、园区内模块间、模块内这四层来进行分层质量探测。
如前所述的,每层待探测网络均包括对应该层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层探测模式,具体来说,是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需要进行质量探测的探测对之间进行链路探测,其中的探测对是由具有通信连接关系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组成,即是由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组成,也就是说,一个探测对所包括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之间具有通信链路,基于该通信链路使得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之间可以传输业务。例如图2中所示的,城市1和城市2可以看作是第一层的城际网络中的一个探测对,城市2和城市3可以看作是第一层的城际网络中的另一个探测对;又例如城市1中的园区1和园区2可以看作是第二层的城市内的园区网络中的一个探测对,城市1中的园区2和园区3可以看作是第二层的城市内的园区网络中的另一个探测对。
参见图3所示的网络层级划分示意,深圳和上海分别通过BR(Backbone Router,骨干网路由器)与骨干网连接,深圳的IDC1和上海的IDC3通过骨干网被划分到第①层网络,深圳的城域汇聚区域1中的IDC2和深圳的城域汇聚区域2中的IDC3被划分到第②层网络,上海的城域汇聚区域2中的IDC7和IDC8被划分到第③层网络,深圳的IDC4中多个服务器被划分到第④层网络。
以下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案进行说明,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探测服务器互联网络的网络质量,该服务器互联网络包括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划分得到的M层待探测网络,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具体地来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直连规定而方法可以由例如图2中的探测控制设备执行,或者可由OSS系统(图2中未示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401:获取M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
其中,目标探测对是指需要进行链路质量探测的探测对,也就是说,可以只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需要进行链路质量探测的探测对进行质量探测,而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是该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所有探测对或者也可以是部分探测对,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层待探测网络中需要进行质量探测的目标探测对,是指同隶属于相邻的上一层待探测网络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两个下层的待探测网络单元,继续以图2为例,对于第二层的城市内园区网络,目标探测对可以只从各个园区内的探测对之中选择,例如城市1中的园区1和园区2组成的探测对1、城市1中的园区2和园区3组成的探测对2、城市1中的园区1和园区3组成的探测对3、城市2中的园区1和园区2组成的探测对4、城市3中的园区1和园区2组成的探测对5,也就是说,只对同隶属于一个城市的两个园区组成的探测对进行探测,而对于跨城市的园区所组成的探测对无需探测,因为跨城市之间的园区之间的网络链路实际上可以通过城市间的通信链路来反映,所以对于园区网络这个层级的探测可以只关注各个城市内的园区之间的探测,这样既可以实现全链路的质量探测,又可以避免重复探测,减少探测量,减少对整个网络系统正常业务的影响,确保网络的健壮性。
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有一定数量的通信链路,例如图2中的城市1和城市2之间部署有64条光纤专线,则可以认为城市1和城市2之间的通信链路数为64,又例如城市1中的园区1和园区2之间部署有4条光纤,则可以认为城市1中的园区1和园区2之间的通信链路数为4,等等。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中的各个服务器的设备配置信息、各个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配置信息均可以预先存储在网络系统的配置文件中,所以,通过读取该配置文件,可以获得任意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数量以及各条通信链路的链路标识等信息。
步骤402: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对于某个目标探测对,假设该目标探测对包括第一待探测网络单元和第二待探测网络单元,对于该目标探测对之间包括多条通信链路的情况,在第一待探测网络单元和第二待探测网络单元之间发送探测流时,每次需要通过hash(哈希)运算确定本次需要使用的通信链路,所以在知晓了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之后,为了对该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全面探测,一种方式是在该目标探测对之间发送足够数量的探测流,这样通过大量的探测流可以确保所有的hash结果能够尽量全部覆盖每条通信链路,以实现对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所有通信链路的全覆盖,尽量减少漏检的情况发生。
但是,采用足够数量的探测流进行超量探测的方式,会在目标探测对之间频繁地传输较多的探测报文,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中会充斥这大量的探测报文,这样可能会对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正常业务造成干扰,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提供以下两种方式来确定目标探测对之间对应需要的探测流的数量,即探测流数量。
方式1
将目标探测对的通信链路数的预定倍数确定为该目标探测对之间对应的探测流数量,而预定倍数可以是为大于1的自然数,例如为10或者10.5或者其它倍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链路数越多,对应的预定倍数的取值可以越大,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其中的预定倍数例如是对应不同的服务器互联网络的经验值,这样,通过在先经验的指导,可以尽量避免探测流过量和探测流不足的情况发生,从而尽量确保对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全覆盖,又可以尽量避免对正常业务的影响。
方式2
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计算目标探测对之间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其中,p表示设定的链路覆盖率,例如希望的链路覆盖率为99.99%(即接近绝对的全链路覆盖),k表示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n表示需要计算的目标探测对之间对应的探测流数量,h是一个变量,依次取0到“k-1”的值进行累加计算。
在第二种方式中,是通过随机投球算法来实现期望的链路全覆盖,通过公式计算的方式可以尽量精准地控制探测流数量,从而尽量确保对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全覆盖,又可以尽量避免对正常业务的影响,提高探测效果。
步骤403: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探测对之间发送的探测流是由连续的探测报文所组成的报文流,或者称作数据流,也就是说,一条探测流一般包括多个探测报文,探测报文例如是ICMP报文或者TCP报文或者UDP报文,通过探测报文可以进行PING探测。例如在网络中一般是每一秒发送一个探测报文,即,以秒即进行PING探测,可以每隔10秒或者30秒(或者其它周期)来计算每个探测周期内的网络延时和丢包率,具体地,对于网络延时和丢包率,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计算,一个维度是计算一条探测流中的每个探测周期内的网络延时和丢包率,另一个维度是计算一条探测流整体上的网络延时和丢包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结果数据可以包括网络延时数据和丢包率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数据。
继续一个目标探测对为例,假设该目标探测对包括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为第一待探测网络单元和第二待探测网络单元,在对该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探测之前,可以先分别从第一待探测网络单元和第二待探测网络单元之中选择满足符合设定筛选条件的业务服务器作为探测服务器用,即,可以先分别从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选择用作探测服务器的目标服务器。请参见图5所示的,目标探测对包括园区A和园区B这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园区A和园区B之前包括3条通信链路,假设按照步骤403的方法确定出来园区A和园区B之间需要进行探测的探测流的数量是2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流数量,分别从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所包括的服务器中选择满足设定筛选条件的服务器作为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而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例如,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数量与探测流数量相等,或者目标服务器的数量略多于探测流数量,或者目标服务器的数量略少于探测流数量,而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分别包括的目标服务器的数量可以完全相等或者尽量相等。这样,通过探测流数量来选择数量相等或者近似相等的探测服务器执行探测任务,可以尽量确保每条探测流可以由不同的服务器发送和接收,尽量确保探测流分散发送,以实现对通信链路的尽量全面覆盖。
在从待探测网络单元中选择目标服务器时,是按照设定筛选条件进行选择。而设定筛选条件例如可以包括:服务器有心跳数据上报、服务器处于运营状态中、服务器为实体机而非虚拟机、服务器对探测任务处于非屏蔽状态等等,并且,对于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选择的各台目标服务器,希望是尽量地分布到不同的交换机机器上,这样可以确保是从待探测网络单元中尽量随机、均匀地、打散地选择目标服务器,这样可以对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局部网络的正常业务造成影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进行探测时可以临时从待探测网络单元中按照设定筛选条件选择相应数量的目标服务器,这样可以按需选择。
或者,可以预先从待探测网络单元中选择满足设定筛选条件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侯选池中,这样,服务器侯选池中的每个服务器都可以直接被选作目标服务器进行探测用,并且可以实时对服务器侯选池进行维护,一旦发现服务器侯选池中的某个服务器不再满足设定筛选条件,即可将其从服务器侯选池中踢出,再将满足设定筛选条件的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侯选池中进行补充和更新。通过预先维护服务器侯选池的方式,在进行探测时,可以直接根据探测流数量确定一个目标数量,目标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前述的设定阈值,再从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选择与目标数量相等的服务器作为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提高选择的灵活性,并且是从静态的池子中直接选择,这样可以提高选择效率,并且可节省探测过程中确定目标服务器的开销。
针对任何一个目标探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两种探测方式。
第一种探测方式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再根据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第一种探测方式是单向探测,继续以图5为例,只由园区A向园区B发送探测流,或者只由园区B向园区A发送探测流。例如按照前述介绍的方式计算得到园区A和园区B之间的探测流数量是24,并且假设从园区A中选择了1、2、3、……、24的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以及从园区B中选择了1’、2’、3’、……、24’的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进而,可以控制园区A中的1、2、3、……、24的服务器一对一地分别向园区B中的1’、2’、3’、……、24’的服务器发送探测流,例如1向1’发送探测流、2向2’发送探测流、3向3’发送探测流,等等,这样,园区A中的各个目标服务器可以收到园区B中对应的各个目标服务器返回的反馈报文,进而根据发送探测报文的时间和接收反馈报文的时间计算得到网络延时,以及可以计算各个探测周期以及整个探测流对应的丢包率。
单向探测方式适合探测流数量较多的情形,这样通过一次单向的探测即可尽量确保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的全覆盖,进而提高网络探测的准确性。
第二种探测方式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一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二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一探测结果数据。
以及,控制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的第三目标服务器向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四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反馈数据,以获得第二探测结果数据;
最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第一探测结果数据和第二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最终的探测结果数据。
第二种探测方式是双向探测,继续以图5为例,双向探测包括园区A向园区B发送探测流以及包括由园区B再向园区A发送探测流。园区A向园区B发送探测流的第一目标器与园区B向园区A发送探测流时园区A接收探测流的第四目标服务器可以是不重复的服务器,同理,园区A向园区B发送探测流时园区B中接收探测报文的第二目标器与园区B向园区A发送探测流时的第三目标服务器可以是不重复的服务器。这样,使得双向探测时使用的目标服务器都是尽量不重复的,以避免在进行hash运算选择通信链路时出现大概率的重复,通过双向且不同目标服务器的方式可以较大程度上确保通信链路的全面覆盖,进而提高网络探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例如,园区A向园区B发送探测流时,是园区A中的1、2、3、……、24的服务器向园区B中的1’、2’、3’、……、24’的服务器发送探测流,而园区B向园区A发送探测流时,是园区B中的25’、26’、27’、……、48’的服务器向园区B中的25、26、27、……、48的服务器发送探测流。
步骤404: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在执行完上述步骤之后,即可得到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具体地,是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各条通信链路的探测数据,如前所述的,探测结果数据包括网络延时数据和丢包率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获得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之后,一种方式是对直接对这些探测结果数据进行汇聚、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从而可以及时定位和发现网络故障。另一种方式是将获得的这些探测结果数据发送给指定设备,例如上报给上层的OSS系统,再由指定设备对这些数据进行汇聚、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无论是由谁对这些探测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可以按照预定清洗策略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过滤,以得到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再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对应确定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质量探测监控的目标是发现网络故障,更具体地说是探测通信链路的网络情况,所以,可以不对单点服务器故障负责,也就是说,可以将服务器自身的故障尽量排除在外,基于此,可以通过预定清洗策略来排除这些探测结果数据。
例如,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所有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可以丢弃预定数量的丢包率大于设定丢包率阈值的探测结果数据,例如对于园区A和园区B之间的所有探测流,可以将丢包率大于或等于99%的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丢弃,例如去掉n条100%丢包的流,因为如果在整个探测流期间都几乎是绝对丢包,正常的网络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例如服务器关机或者硬件异常才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将这种情况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排除可以尽量消除由于服务器单点故障对网络通信链路的探测影响,从而提高网络质量探测的准确性。
又例如,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所有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按照网络延迟时间由高到低的顺序,从网络延迟时间最长对应的探测流开始丢弃预定比例的探测结果数据。例如,对于网络延迟数据,去掉网络延时top的1%的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这样可以减少因少量服务器的问题导致的延迟毛刺,尽量消除服务器单点出现问题对网络通信链路的探测影响,从而提高网络质量探测的准确性。
步骤405: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进一步地,在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之后,可以确定整个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该质量探测结果例如是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或者可以是定位的网络故障结果,等等。如此,可以准确定位网络故障,可以将探测系统输出的探测结果与告警系统联动,一旦发现网络问题就可直接联动进行告警,以及可以将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输出,以便于用户(例如运维人员)能够及时地获知到故障情况,进而及时地对故障进行修复,维护整个网络的稳定和安全。例如表1所示的,表1为一个城市内的5个探测对(即5对园区)的网络延时数据。
表1
园区 园区1 园区2 园区3 园区4 园区4
园区1 -- 1.79 2.85 1.41 0.75
园区2 1.86 -- 3.13 1.71 1.28
园区3 2.36 1.73 -- 0.82 1.55
园区4 1.76 1.17 2.23 -- 1.27
园区4 1.14 1.08 2.42 0.98 --
再参见图6所示的某个探测对之间的丢包率曲线,以及图7所示的某个探测对之间的网络延时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服务器互联网络,例如针对大规模或超大规模服务器互联网络,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服务器发起的秒级fullmesh PING探测,利用例如数据中心服务器上的监控Agent进行分布式探测,探测任务由部署的探测控制设备分发给具体的各个业务服务器,以及获得与探测任务相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分层探测覆盖网络中的各层链路,探测流多,链路覆盖全,探测路径与业务路径一致,且无须部署单独探测机,并能真实代表业务质量,再结合告警和通知系统,及时发现影响业务的网络故障。同时,在分层探测时可以抽选部分业务服务器作为探测服务器执行探测任务,以达到所有业务服务器的通信链路的目的,不仅可以实现全链路的全面检测,还可以降低服务器和网络资源的消耗。并且,通过大量的运营实践,网络故障发现准确率高达99%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见图8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互联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互联网络和探测控制设备,其中:
服务器互联网络,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被划分为M层待探测网络,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探测控制设备,与服务器互联网络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以及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如图8所示的,服务器互联网络系统还可以包括OSS模块,OSS模块提供告警、存储、展示、通知等功能,OSS可以调度和计划服务器互联网络中的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探测任务,并将计划好的探测任务下发给探测控制设备,再由控制设备分发给服务器互联网络中需要进行通信链路探测的各个目标探测对,探测控制设备还负责收集目标探测对在进行质量探测时所返回的探测结果数据,并将获得的探测结果数据统一上报给OSS模块,OSS模块可以将这些探测结果数据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些探测结果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并在发现网络故障是及时告警和通知用户,以便及时解决网络故障。
图8中的服务器互联网络,例如可以是容灾系统,其中的探测控制设备可以执行前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参见前述方法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该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该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例如是前述图2中的探测控制设备或者前面实施例中提到的OSS系统。请参见图9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901、确定模块902、探测模块903、第一获得模块904和第二获得模块905,其中: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M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其中,M层待探测网络是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对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得到的,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探测模块903,用于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第一获得模块904,用于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第二获得模块905,用于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探测模块903用于: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的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探测模块903用于: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一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二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一探测结果数据;以及
控制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的第三目标服务器向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四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二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的第一探测结果数据和第二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9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还包括选择模块906,用于: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分别从该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所包括的服务器中选择满足设定筛选条件的服务器作为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选择模块906用于: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确定目标数量,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目标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
从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数量的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的各个服务器均是按照设定筛选条件预先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得模块904用于:
按照预定清洗策略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过滤,以得到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对应确定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得模块904用于:
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丢弃预定数量的丢包率大于设定丢包率阈值的探测结果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得模块904用于:
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按照网络延迟时间由高到低的顺序,从网络延迟时间最长开始丢弃预定比例的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902用于:
将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的预定倍数确定为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预定倍数为大于1的自然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902用于: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其中,p表示设定链路覆盖率,k表示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n表示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i+1层待探测网络所包括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对第i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进行划分得到的,i为1到M-1的整数。
前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所对应的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例如是前述图2中的探测控制设备或者前面实施例中提到的OSS系统,该计算设备可以执行如前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连接的存储器1002和通信接口1003,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10中是以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之间通过总线1000连接为例,总线1000在图10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100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通过执行存储器100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前述的推荐多媒体内容的方法中所包括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1001是计算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计算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0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处理器1001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申请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10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存储器10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通信接口1003是能够用于进行通信的传输接口,例如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003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数据。
继续参见图10,该计算设备还包括帮助计算设备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004、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005、应用程序1006和其他程序模块1007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008。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004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009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010。其中显示器1009和输入设备1010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000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004连接到处理器1001。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004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大容量存储设备1008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000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处理器1001。大容量存储设备1008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该服务器包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大容量存储设备1008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该计算设备包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该计算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在系统总线1000上的通信接口1003连接到网络1011,或者说,也可以使用通信接口1003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如前述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的步骤。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文所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探测服务器互联网络,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包括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划分出的M层待探测网络,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包括: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的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包括:
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一目标服务器向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二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一探测结果数据;以及
控制所述另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的第三目标服务器向所述一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第四目标服务器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并获取每条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以获得第二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的第一探测结果数据和第二探测结果数据,确定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分别从该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所包括的服务器中选择满足设定筛选条件的服务器作为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分别从该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所包括的服务器中选择满足设定筛选条件的服务器作为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中的目标服务器,包括:
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确定目标数量,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目标数量与探测流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设定阈值;
从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数量的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对应的服务器侯选池中的各个服务器均是按照所述设定筛选条件预先确定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包括:
按照预定清洗策略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过滤,以得到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
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有效的探测结果数据,对应确定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定清洗策略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过滤,包括:
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丢弃预定数量的丢包率大于设定丢包率阈值的探测结果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定清洗策略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的探测结果数据进行过滤,包括:
针对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按照网络延迟时间由高到低的顺序,从网络延迟时间最长开始丢弃预定比例的探测流对应的探测结果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包括:
将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的预定倍数确定为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所述预定倍数为大于1的自然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个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其中,p表示设定链路覆盖率,k表示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n表示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1层待探测网络所包括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是对第i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个待探测网络单元进行划分得到的,i为1到M-1的整数。
12.一种服务器互联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互联网络,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被划分为M层待探测网络,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探测控制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以及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13.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M层待探测网络中的各层待探测网络中的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每个目标探测对包括两个通过通信链路连接的待探测网络单元;其中,所述M层待探测网络是根据网络拓扑层级关系对服务器互联网络划分得到的,每层待探测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每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通信链路数确定该目标探测对对应的探测流数量;
探测模块,用于控制每个目标探测对中的两个待探测网络单元各自的目标服务器之间发送相应探测流数量的探测流,以获得每个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每层待探测网络中的目标探测对之间的探测结果数据,获得每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根据各层待探测网络的通信链路质量信息,获得所述服务器互联网络的质量探测结果。
14.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1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CN202010582910.0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17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2910.0A CN111817911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2910.0A CN111817911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7911A CN111817911A (zh) 2020-10-23
CN111817911B true CN111817911B (zh) 2023-08-08

Family

ID=7284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2910.0A Active CN111817911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79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0914A (zh) * 2021-06-28 2021-08-24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监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92159A (zh) * 2021-07-13 2021-11-02 大商所飞泰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被测系统自动分层探测技术的性能测试与监控系统
CN113905050B (zh) * 2021-08-30 2023-07-18 成都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访问信息的探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91424B (zh) * 2021-09-28 2024-02-09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25014B (zh) * 2021-10-29 2024-01-30 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产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15337B (zh) * 2022-01-27 2024-04-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调度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760362B (zh) * 2022-06-13 2022-09-02 杭州马兰头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请求的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826975B (zh) * 2022-06-27 2022-09-27 天津天睿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优化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361344B (zh) * 2022-07-21 2023-05-12 湖南毂梁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倾斜补偿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6172B1 (en) * 2000-06-09 2004-11-30 Steven Augart Network probing using overlapping probe packets
CN101404597A (zh) * 2008-11-19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指标的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546091A (zh) * 2011-08-31 2012-07-04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被动式动态网络拓扑层析方法
CN104202190A (zh) * 2014-09-02 2014-12-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及设备
CN105207850A (zh) * 2015-09-29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835098A (zh) * 2017-11-28 2018-03-23 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995030A (zh) * 2017-11-28 2018-05-04 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探测方法、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18176496A1 (zh) * 2017-04-01 2018-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tv业务质量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08204A (zh) * 2019-03-12 2019-07-12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质量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153337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网络检测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7784A (zh) * 2018-03-07 2019-09-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0311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614786A1 (en) * 2018-08-23 2020-02-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6115B2 (en) * 2017-03-31 2019-07-16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Creating aggregate network flow time series in network anomaly detection systems
US10541893B2 (en) * 2017-10-25 2020-0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micro-service telemetry data
US11159408B2 (en) * 2019-06-25 2021-10-26 Intel Corporation Link performance prediction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6172B1 (en) * 2000-06-09 2004-11-30 Steven Augart Network probing using overlapping probe packets
CN101404597A (zh) * 2008-11-19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指标的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546091A (zh) * 2011-08-31 2012-07-04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被动式动态网络拓扑层析方法
CN104202190A (zh) * 2014-09-02 2014-12-1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及设备
CN105207850A (zh) * 2015-09-29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18176496A1 (zh) * 2017-04-01 2018-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tv业务质量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95030A (zh) * 2017-11-28 2018-05-04 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探测方法、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835098A (zh) * 2017-11-28 2018-03-23 车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WO2019153337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网络检测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7784A (zh) * 2018-03-07 2019-09-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EP3614786A1 (en) * 2018-08-23 2020-02-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008204A (zh) * 2019-03-12 2019-07-12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质量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30311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7911A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7911B (zh) 一种探测网络质量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50482B2 (en) Automatic health check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for applications and protocols using deep packet inspection in a datacenter
CN105187249B (zh)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4798341B (zh) 在电子网络上表征服务水平
CN109257195A (zh) 集群中节点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设备
Shah et al. Disco: Fast, good, and cheap outage detection
CN106605392A (zh) 用于使用控制器在网络上进行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59423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58360A (zh) 一种基于时间因子因果关系定位的网络故障自诊断方法
CN108123824A (zh)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Peng et al. {deTector}: a topology-awa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data center networks
CN103795575B (zh) 一种面向多数据中心的系统监控方法
CN107888455A (zh)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306747A (zh) 一种云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24883A (zh) 一种应用于电信承载网的灰色故障诊断方法
Fang et al. VTrace: Automatic diagnostic system for persistent packet loss in cloud-scale overlay network
CN110071843B (zh) 一种基于流路径分析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US20110075567A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to monitor communication path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9964450B (zh) 一种确定共享风险链路组的方法及装置
Khanna et al. Automated online monitoring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through external monitors
US11539728B1 (en) Detecting connectivity disruptions by observing traffic flow patterns
Oi et 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locations of service problem causes in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CN108494625A (zh) 一种网络性能分析系统
Liu et al. Fault-tole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center network topologies using fault regions
JP5598362B2 (ja) トラフィックデータの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間データ整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