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4015A -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4015A
CN111814015A CN202010654764.8A CN202010654764A CN111814015A CN 111814015 A CN111814015 A CN 111814015A CN 202010654764 A CN202010654764 A CN 202010654764A CN 111814015 A CN111814015 A CN 111814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duration
coal seam
actual
outp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47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逢利
裴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y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47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14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14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4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无需设置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就可以实现对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同时避免设置检验装置而出现的偶然性。

Description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煤层注水是指在开采之前利用钻孔向煤层注入压力水。预先湿润煤体,可以降低煤尘生成量。将水均匀地注入煤体,其水分达4%以上,可以防止突出发生。
相关技术中,对煤矿煤层注水效果检测,通过设置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测试装置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及位于支撑体内的弹簧、橡胶垫和弹簧挡片,支撑体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区,吸水膨胀体位于凹槽区内,在吸水膨胀体与凹槽区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隔水套管嵌设在吸水膨胀体内,测试装置的电阻应变片设置在隔水套管内部,电阻应变片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电压表相连,来实现煤层注水效果检测。
但是,此种方式需要设置复杂的装置,而且还容易出现例如挂汗现象等影响检验效果的偶然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检测方法,能够无需设置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就可以实现对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同时避免设置检验装置而出现的偶然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
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预定时长段内至少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作为样本;
利用正态分布的3σ原则剔除所述样本中的异常值;
根据剔除异常值后的多个所述样本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估算实际注水时长的数学期望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22
和标准差s;
确定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为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21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确定所述实际注水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上限,且大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注水阈值下限,则输出设计注水时长正常且无需调整钻孔参数的第一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确定所述实际注水时长大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上限,则输出增大钻孔间距的第二检测结果;
若确定所述实际注水时长小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下限,则输出增大钻孔深度的第三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的比值不符合预设阈值,则输出调整钻孔注水量的第四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包括:
获取注水泵传感器所采集的注水压力数据;
将监测到所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水泵传感器所采集的注水压力数据;
计算单元,用于将监测到所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因此,通过采集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就能够实现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无需设置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就可以实现对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同时避免设置检验装置而出现的偶然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煤层注水压力变化曲线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应用在媒体作业对煤层进行注水的效果检测中。相关技术中,需要设置较为复杂的装置来实现对效果的检测,并且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操作,且无法实现对注水设计方案的评估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能够无需设置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就可以实现对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同时避免设置检验装置而出现的偶然性。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包括:
S101、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对煤层进行注水施工之前,通常会预先设置注水设计方案,该方案中可以预先设置如钻孔间距、钻孔深度、注水时长等与钻孔相关的钻孔注水参数,然后采用注水泵对钻孔进行注水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钻孔间距越大,钻孔深度越深,水的蔓延距离越大,所需要的注水量越大,因此,注水时长越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按照注水设计方案所确定的钻孔间距、钻孔深度进行施工后。当注水泵对钻孔进行注水操作时,可以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即该钻孔从开始注水到注水完成时所用的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煤层注水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煤层注水压力数据变化曲线图。
其中,煤层注水压力数据变化曲线图中,注水时长为横轴、注水压强值为纵轴。
如图2所示,煤层注水压力数据变化会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注水泵压力恒定期,结束时钻孔已经注满。
阶段二:注水泵压力上升期,结束时周围裂隙已经注满。
阶段三:注水泵压力释放期,此时水蔓延到周围钻孔,将两个钻孔贯通,直至时长t0压力降低到P0。
可以理解的是,当阶段三完成时,则确定钻孔注水完成,则该t0处对应的时长为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注水泵注水压力数据还可以是通过设置在钻孔处的压力数据传感器所采集的。当然,只要可以获得压力数据即可,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包括:
获取注水泵传感器所采集的注水压力数据;
将监测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如前述实施例可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可以从该钻孔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所得到。可以通过监测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即从第一阶段开始到第三阶段结束时间段的时长。其中,注水压力数据中可以包括注水压强值和注水时长。当钻孔从图2中的第一阶段开始到第三阶段结束时,即监测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直观的观测到相关曲线,还可以实时构建如图2所示的压力数据变化图。从而可以实时观测到钻孔在进行注水操作时的相关情况,及时了解煤层注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采集注水泵注水压力数据变化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无需人员到现场操作或安装特殊装置。
S102、比较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后,会比较其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2之前,可以计算出设计注水时长阈值。
具体的。
采集预定时长段内至少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作为样本;
利用正态分布的3σ原则剔除样本中的异常值;
根据剔除异常值后的多个样本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估算实际注水时长的数学期望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72
和标准差s;
确定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为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71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集一定时长内,例如日、周各个钻孔实际注水时长t作为样本。该样本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对其中的噪声数据进行剔除,即将正态分布曲线中的异常值删除,本申请实施例利用3σ原则来执行剔除过程。
剔除异常值后的样本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来估算实际注水时长的数学期望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73
和标准差s。
因此,得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应当为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74
可以理解的是,注水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注水时长t0应当在该阈值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比较结果可以包括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上限和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下限的关系。例如,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小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上限等。
S103、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小于或等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上限,且大于或等于实际注水阈值下限,则输出设计注水时长正常且无需调整钻孔参数的第一检测结果。
如果实际注水时长处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范围内,则输出第一输出结果,煤层注水效果较好,钻孔对应的钻孔注水参数正常,其中,钻孔注水参数包括钻孔间距、钻孔深度、注水量等。
具体的,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小于或等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上限,且小于或等于实际注水阈值下限,则输出设计注水时长正常且无需调整钻孔注水参数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一输出结果中可以包括第一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表征钻孔效果正常以及无需调整钻孔注水参数等相关信息。
相反,如果实际注水时长不处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范围内,则认为注水效果不正常,应当进行钻孔注水参数的调整。具体的调整过程在后面进行详细介绍。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智能分析注水效果,可减少工时投入和水资源浪费。
前述实施例中记载了当表征煤层注水效果异常的相关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煤层注水效果异常,可以给出修改钻孔注水参数的具体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大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上限,则输出增大钻孔间距的第二检测结果;
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小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下限,则输出增大钻孔深度的第三检测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大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上限,即前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中的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81
则说明初始注水量偏小,为了提高注水效果,需要增大各个钻孔的孔间距。可以理解的是,孔间距增大,会防止注水从邻孔中提前流出,还可以减小钻孔施工工程量。此时,输出包括增大钻孔间距的第二检测结果,来提示修改钻孔注水参数中的钻孔间距。
若确定实际注水时长小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下限,即前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
Figure BDA0002576338740000082
则说明初始注水量偏大,为减小浪费,需要增大钻孔深度。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大钻孔深度,可以减缓注水从临孔中过早流出,增大注水在裂隙的扩散时长,改善扩散效果。此时,输出包括增大钻孔深度的第二检测结果,来提示修改钻孔注水参数中的钻孔深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例实例中,具体增大间距和增大钻孔深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确定,也可以预先设置标定表,该标定表中包括有超出实际注水时长阈值与调整系数的关系。例如,超出设计注水时长阈值20%,对应增大钻孔间距20cm等。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计算出的实际注水时长和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之间的关系,输出包括具体修改哪些参数来改善注水效果的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便于精确地修改注水设计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会给出某一钻孔注水量的修改。
具体的。
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比值不符合预设阈值,则输出调整钻孔注水量的第四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某一个钻孔的注水量进行单独分析,能够更合理的确定该钻孔相邻的下一钻孔的注水量。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设定。其中,具体降低注水量的多少,可以以该钻孔当前的注水量为标准,按照该预设阈值进行调整,例如增大20%的注水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比值,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当大于1时,说明实际注水时长大于设计注水时长,若为小于1,则说明实际注水时长小于设计注水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先计算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的差值,然后计算该差值超过设计注水时长的百分比,将该百分比与预设百分比相比较,若超过预设百分比,则输出第四检测结果。
例如若某一钻孔实际注水时长明显大于设计注水时长,超过设计注水时长的百分比大于预设百分比,预设百分比的具体取值可根据经验设定,例如20%,则说明此处围岩稳定注水扩散效果好,下一钻孔可以选择增大注水量。若某一钻孔注水时长明显小于设计注水时长,低于设计注水时长的百分比大于预设百分比,例如15%,则说明此处围岩松软或钻孔深度偏小,下一钻孔需减小注水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的差值与预设阈值的关系之前,还可以是依据前述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结果和/或第三检测结果对注水方案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修正后,重新对钻孔进行注水操作时所采集的实际注水时长。这样,可以根据钻孔所处实际环境来对下一钻孔的注水量进行更精确的设置,提高煤层注水效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到现场设置复杂的设备即可实现对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减少工时投入和水资源浪费,并且避免了依靠外部煤壁出现挂汗现象检验注水效果的偶然性以及邻孔出现出水现象来判断注水效果的资源浪费。
与前述应用功能实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相应的实施例。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1,用于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比较模块2,用于比较比较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输出模块3,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
监测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水泵传感器所采集的注水压力数据;
计算单元,用于将监测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电子设备1000包括存储器1010和处理器1020。
处理器10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10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1010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10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1020执行上文述及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申请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申请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预定时长段内至少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作为样本;
利用正态分布的3σ原则剔除所述样本中的异常值;
根据剔除异常值后的多个所述样本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估算实际注水时长的数学期望
Figure FDA0002576338730000011
和标准差s;
确定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为
Figure FDA000257633873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确定所述实际注水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上限,且大于或等于所述实际注水阈值下限,则输出设计注水时长正常且无需调整钻孔参数的第一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确定所述实际注水时长大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上限,则输出增大钻孔间距的第二检测结果;
若确定所述实际注水时长小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下限,则输出增大钻孔深度的第三检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若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所述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比值不符合预设阈值,则输出调整钻孔注水量的第四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包括:
获取注水泵传感器所采集的注水压力数据;
将监测到所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7.一种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当对煤层中至少一个钻孔进行注水操作后,根据注水泵的注水压力数据变化确定每一个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比较所述实际注水时长与设计注水时长阈值的关系,得到比较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输出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注水泵传感器所采集的注水压力数据;
计算单元,用于将监测到所述注水压力数据在上升后下降到设定压力值时的时刻作为注水结束时刻,得到该钻孔的实际注水时长。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54764.8A 2020-07-09 2020-07-09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14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4764.8A CN111814015A (zh) 2020-07-09 2020-07-09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4764.8A CN111814015A (zh) 2020-07-09 2020-07-09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4015A true CN111814015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4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4764.8A Pending CN111814015A (zh) 2020-07-09 2020-07-09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140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2039A (zh) * 2020-12-29 2021-04-20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煤层钻孔注水施工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9581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Combined surface and downhole kick/loss detection
CN206205881U (zh) * 2016-10-19 2017-05-3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
CN109902844A (zh) * 2017-12-07 2019-06-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水系统的优化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69581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Combined surface and downhole kick/loss detection
CN206205881U (zh) * 2016-10-19 2017-05-3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煤层注水效果检验装置
CN109902844A (zh) * 2017-12-07 2019-06-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水系统的优化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洪明 等: ""煤层动压注水技术研究"", 《中州煤炭》, no. 03, 25 March 2016 (2016-03-25), pages 33 - 35 *
刘随方 等: ""伯方煤矿综放开采煤层注水参数确定及应用"", 《煤矿安全》, vol. 41, no. 11, 10 November 2010 (2010-11-10), pages 46 - 48 *
施伟 等: ""基于BP网络的煤层注水效果的预测"", 《计算机仿真》, vol. 26, no. 03, 31 March 2009 (2009-03-31), pages 172 - 17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2039A (zh) * 2020-12-29 2021-04-20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煤层钻孔注水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2463B (zh) 气井产能评价方法及设备
CN103246582B (zh) 一种fpga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292074B (zh) 一种井间连通性判断方法
CN111814015A (zh) 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61846A (zh) 检测应用程序耗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71747B (zh) 确定抽油泵径38毫米油井产量与井口回压的拟合方法
CN110965970B (zh) 注水井与采油井的相关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816335B (zh) 一种煤层气含气量开发下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802836A (zh) 一种检测bmc计时准确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72941B (zh) 注水井分层累计吸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898091B (zh) 油水界面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204514555U (zh) 一种应用于低压省煤器的测漏系统
Barker et al. Nomograms for the analysis of recovery tests on large-diameter wells
CN112487363A (zh) 一种基于mmd分析的卫星遥测一致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46560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井眼清洁综合监测与评价系统
CN204024639U (zh) 钻井机钻井杆数计数装置
CN112711076B (zh) 提取石油钻井中泥浆侵入地层深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96033A (zh) 一种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套管漏失部位的方法
CN112765285A (zh) 一种数据进行多种计算分析的勘察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13847015B (zh)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CN108955726B (zh) 一种判定动态锁区大小的方法
CN110778315B (zh) 油井井筒脱气诊断方法
CN115680571B (zh) 一种智能瓦斯抽采方法及系统
CN112267870B (zh) 井筒管柱被腐蚀概率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836472B (zh) 气井结垢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