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3244A - 触控笔结构 - Google Patents
触控笔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13244A CN111813244A CN201910399894.9A CN201910399894A CN111813244A CN 111813244 A CN111813244 A CN 111813244A CN 201910399894 A CN201910399894 A CN 201910399894A CN 111813244 A CN111813244 A CN 1118132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trigger units
- pen
- writing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41000180587 Pinn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41001422033 Thestyl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笔结构,包括笔壳单元、书写单元、导电单元、控制单元、多个触发单元以及弹性单元。书写单元穿设于笔壳单元。导电单元连接于书写单元。控制单元位于笔壳单元中。多个触发单元位于笔壳单元中,并电连接控制单元。弹性单元套设于书写单元,并顶抵书写单元。其中,当书写单元位于原始位置,且导电单元远离多个触发单元时,多个触发单元彼此处于断开状态。当书写单元脱离原始位置而朝多个触发单元趋近,且导电单元接触至少两个触发单元时,至少两个触发单元通过导电单元而彼此电连接,以处于导通状态。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使触控笔结构可发出触控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发出触控信号的触控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成为人们的生活品之一。其中,电容式的触控屏幕的可供用户直接在触控屏幕上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对于用户来说相当便利。而由于手指在触控操作触控屏幕的过程中,手部容易阻碍到用户观看触控屏幕的视线,因此,发展出了触控笔,以供用户可利用触控笔来进行触控操作。
触控笔主要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两种。其中,主动式触控笔是利用在笔管中进一步设置了传感元件、处理元件以及通信元件,并通过传感单元传感笔头的触控操作情形,例如触碰位置、触压压力等,而对应产生传感信号输出到处理单元,再通过通信单元发送传感信号至电子装置,以达到触控功能。
由于传感元件属于电子元件的一种,因此,传感元件自然也存在着会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情况。而当用户遇到触控笔的传感元件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情形时,大多数都因维修不便、费用不菲或者嫌麻烦等问题,而直接选择丢弃,再次购买新的触控笔;此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增添不小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触控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失。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笔结构,包括笔壳单元、书写单元、导电单元、控制单元、多个触发单元以及弹性单元。书写单元穿设于所述笔壳单元。导电单元连接于所述书写单元。控制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多个触发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书写单元,并顶抵所述书写单元。其中,当所述书写单元位于原始位置,且所述导电单元远离多个所述触发单元时,多个所述触发单元彼此处于断开状态;其中,当所述书写单元脱离所述原始位置而朝多个所述触发单元趋近,且所述导电单元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时,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通过所述导电单元而彼此电连接,以处于导通状态。
优选地,触控笔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传导单元,所述传导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设置于所述传导单元上;其中,所述传导单元根据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处于所述导通状态而产生书写信号,且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书写信号而产生触控信号。
优选地,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导单元上,且每一个所述触发单元呈L型。
优选地,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控制单元上,且所述导电单元对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第三接触面;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或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以使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处于所述导通状态,且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导通状态而产生触控信号。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的截面呈V型。
优选地,触控笔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上;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部分所述触发单元的第一连接部、电连接于另一部分所述触发单元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板件;其中,当所述导电单元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且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基板件根据所述连通状态而产生触控信号。
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具有相连的至少两个表面,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表面;其中,一所述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所述表面对应于所述导电单元。
优选地,触控笔结构还进一步包括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且所述书写单元穿设于所述限位单元,所述弹性单元顶抵于所述书写单元与所述限位单元。
优选地,所述书写单元包括穿设于所述笔壳单元的笔芯元件以及套设于所述笔芯元件的笔座元件,所述笔座元件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并套设于所述导电单元,且所述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笔座元件。
优选地,所述书写单元还进一步包括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穿设于所述笔座元件,且所述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导电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笔结构,能通过“多个触发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当所述书写单元位于原始位置,且所述导电单元远离多个所述触发单元时,多个所述触发单元彼此处于断开状态”以及“当所述书写单元脱离所述原始位置而朝多个所述触发单元趋近,且所述导电单元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时,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通过所述导电单元而彼此电连接,以处于导通状态”的技术方案,以使触控笔结构可发出触控信号。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部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其中,图3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其中,图4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传导单元的前视示意图;其中,图6也对应于图1的II部分。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传导单元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其中,图7也对应于图1的II部分。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传导单元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其中,图8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9也对应于图1的II部分。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0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1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2也为对应于图1的II部分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3也为对应于图1的II部分的仰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4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5也对应于图1的III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触控笔结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或者信号,但这些元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的II部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一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二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笔结构Z,包括笔壳单元1、书写单元2、导电单元3、控制单元4、多个触发单元5以及弹性单元6。书写单元2穿设于笔壳单元1。导电单元3连接于书写单元2。控制单元4位于笔壳单元1中。多个触发单元5位于笔壳单元1中,并电连接控制单元4。弹性单元6套设于书写单元2,并顶抵书写单元2。其中,当书写单元2位于原始位置,且导电单元3远离多个触发单元5时,多个触发单元5彼此处于断开状态;其中,当书写单元2脱离原始位置而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且导电单元3接触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时,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通过导电单元3而彼此电连接,以处于导通状态。
具体来说,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笔结构Z,包括了笔壳单元1、书写单元2、导电单元3、控制单元4、多个触发单元5以及弹性单元6。笔壳单元1可为一般触控笔的笔身壳体,并可为金属或塑胶的材质。笔壳单元1的前端穿设有书写单元2,书写单元2可为用于接触一电子装置D(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但不以此为限)的元件,且书写单元2上设有导电单元3。多个触发单元5可为导电材质,并电连接于控制单元4,且多个触发单元5位于笔壳单元1中,并对应于导电单元3。弹性单元6可为弹簧或其他具弹性的组件,弹性单元6套设于书写单元2,并顶抵书写单元2。
因此,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在未使用的状态下,通过弹性单元7的弹性伸展力顶抵书写单元2,以使书写单元2位于原始位置(如图2及图3所示)。并且,在书写单元2位于原始位置的情况下,导电单元3与多个触发单元5相距一间距(可依实际制作或制造商而定,在此不再特别说明),使得多个触发单元5彼此处于断开状态。
配合图4及图5所示,当用户使用触控笔结构Z触击电子装置D时,书写单元2会因触压电子装置D所产生反作用力,而朝笔壳单元1的内部位移(即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并脱离原始位置(如图4所示),且使得弹性单元6呈压缩状态。接着,在书写单元2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的同时,书写单元2也会带动导电单元3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而使得导电单元3接触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此时,由于其中一触发单元5通过导电单元3而与另一触发单元5电连接,因此,被导电单元3接触的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处于导通状态。而后,控制单元4可根据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的导通状态而对应产生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发送至电子装置D,进而让用户可通过触控笔结构Z操作电子装置8。
因此,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不仅可在未设置传感元件的情况下,同样能产生触控信号,并且,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相较于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能大大降低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机率,进而提高触控笔结构Z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相较于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也能降低成本费用。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至图8,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传导单元的前视示意图、第一剖面示意图以及第二剖面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Z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Z相同的元件的操作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结构Z还进一步包括传导单元7,传导单元7位于导电单元3与控制单元4之间,并电连接控制单元4,且多个触发单元5设置于传导单元7上;其中,传导单元7根据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处于导通状态而产生书写信号,且控制单元4根据书写信号而产生触控信号。其中,多个触发单元5间隔设置于传导单元7上,且每一个触发单元5呈L型。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还进一步包括传导单元7,传导单元7可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其他电子元件。传导单元7可电连接控制单元4,并位于导电单元3与控制单元4之间。多个触发单元5可以彼此间隔一距离的方式排列设置在传导单元7上(如图6所示);其中,每一个触发单元5可呈L型的外观,但不以此为限,触发单元5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
因此,当用户使用触控笔结构Z触击电子装置D时,书写单元2会朝笔壳单元1的内部位移,并带动导电单元3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如图4所示)。接着,在导电单元3接触传导单元7上的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如图6所示,导电单元3接触传导单元7的触压区a涵盖了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时,其中一触发单元5可通过导电单元3而与另一触发单元5电连接,进而使得被导电单元3接触的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处于导通状态。而后,控制单元4可根据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的导通状态而对应产生触控信号。
进一步地,触控笔结构Z还可进一步包括限位单元8,限位单元8位于笔壳单元1中,且书写单元2穿设于限位单元8,弹性单元6顶抵于书写单元2与限位单元8。简单来说,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进一步还可在笔壳单元1设置限位单元8,限位单元8可为中空结构,且书写单元2可穿设于限位单元8。因此,通过限位单元8的设置,可达到对书写单元2进行限位与导引的功效。
更进一步地,书写单元2可包括穿设于笔壳单元1的笔芯元件20以及套设于笔芯元件20的笔座元件21,笔座元件21位于笔壳单元1中,并套设于导电单元3,且弹性单元6套设于笔座元件21。并且,书写单元2还可进一步包括固定元件22,固定元件22穿设于笔座元件21,且固定元件22套设于导电单元3。
举例来说,本发明的书写单元2进一步可包括笔芯元件20、笔座元件21以及固定元件22。笔芯元件20穿设于笔壳单元1的前端与笔座元件21,笔芯元件20用于接触电子装置D。固定元件22穿设于笔座元件21,并包覆部分导电单元3。因此,在笔芯元件20触击电子装置D时,笔芯元件20会因触压电子装置D所产生反作用力,而朝笔壳单元1的内部位移,并带动笔座元件21以及固定元件22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接着,导电单元3会受固定元件22的带动而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并接触部分触发单元5。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9至图11,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一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Z与上述各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Z相同的元件的操作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触发单元5间隔设置于控制单元4,且导电单元3对应多个触发单元5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接触部30,接触部30具有第一接触面300、相对于第一接触面300的第二接触面301以及连接于第一接触面300与第二接触面301之间的第三接触面302;其中,第一接触面300或第二接触面301接触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以使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处于导通状态,且控制单元4根据导通状态而产生触控信号。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的多个触发单元5可间隔排列地设置于控制单元4,并对应于导电单元3。导电单元3对应多个触发单元5的一面可向内凹陷形成接触部30,且接触部30可具有第一接触面300、相对于第一接触面300的第二接触面301以及连接于第一接触面300与第二接触面301之间的第三接触面302。其中,接触部30的截面可呈V型或U型,但不以此为限。
因此,配合图10及图11所示,当用户使用触控笔结构Z触击电子装置D时,书写单元2会因触压电子装置D所产生反作用力,而朝笔壳单元1的内部位移(即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并脱离原始位置。接着,书写单元2会带动导电单元3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而使得接触部30的第一接触面300或第二接触面301接触多个或部分触发单元5。此时,当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被第一接触面300或第二接触面301接触时,其中一触发单元5可通过第一接触面300或第二接触面301而与另一触发单元5电连接,进而使得被导电单元3接触的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处于导通状态。而后,控制单元4可根据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的导通状态而对应产生触控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结构Z也可包括限位单元8,且本发明的书写单元2也可包括笔芯元件20、笔座元件21以及固定元件2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2至图15,分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第一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第二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一剖面示意图以及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的使用状态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Z与上述各实施例的触控笔结构Z相同的元件的操作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结构Z还进一步包括固定单元9,固定单元9位于导电单元3与控制单元4之间,且多个触发单元5间隔设置于固定单元9上。其中,控制单元4包括电连接于部分触发单元5的第一连接部40、电连接于另一部分触发单元5的第二连接部41以及电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的基板件42;其中,当导电单元3接触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且使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处于连通状态时,基板件42根据连通状态而产生触控信号。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还可进一步在于导电单元3与控制单元4之间设置固定单元9,且多个触发单元5间隔排列地设置在固定单元9上。并且,控制单元4进一步可包括第一连接部40、第二连接部41以及基板件42;其中,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可为导电材质,基板件42可为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第一连接部40可电连接于其中一部分的触发单元5,第二连接部41可电连接于另一部分的触发单元5,且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电连接于基板件42。
因此,配合图10及图11所示,当用户使用触控笔结构Z触击电子装置D时,书写单元2会因触压电子装置D所产生反作用力,而朝笔壳单元1的内部位移(即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并脱离原始位置。接着,书写单元2会带动导电单元3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而使得导电单元3接触多个或部分触发单元5。此时,当导电单元3同时接触第一连接部40所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单元5以及第二连接部41所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单元5时,第一连接部40即可通过被导电单元3接触的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以及导电单元3,而与第二连接部41电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处于导通状态。而后,控制单元4可根据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的导通状态而对应产生触控信号。
进一步地,固定单元9可具有相连的至少两个表面90、91,且多个触发单元5间隔设置于至少两个表面90、91;其中,其中一表面90对应于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另一表面91对应于导电单元3。简单来说,多个触发单元5可位于固定单元9相连的至少两个表面90、91,且位于其中一表面90的多个触发单元5对应于第一连接部40与第二连接部41,位于另一表面91的多个触发单元5对应于导电单元3。但不以此为限,触发单元5也可围绕固定单元9而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结构Z也可包括限位单元8,且本发明的书写单元2也可包括笔芯元件20、笔座元件21以及固定元件2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笔结构,能通过“多个触发单元5位于笔壳单元1中,并电连接控制单元4”、“当书写单元2位于原始位置,且导电单元3远离多个触发单元5时,多个触发单元5彼此处于断开状态”以及“当书写单元2脱离原始位置而朝多个触发单元5趋近,且导电单元3接触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时,至少两个触发单元5通过导电单元3而彼此电连接,以处于导通状态”的技术方案,以使触控笔结构Z可发出触控信号。
更进一步来说,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都设置了传感元件,存在了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并衍生出资源的浪费,以及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不仅可在未设置传感元件的情况下,同样能产生触控信号,并且,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相较于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也能大大降低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机率,进而提高触控笔结构Z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触控笔结构Z相较于现有的主动式触控笔,也能降低成本费用。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结构包括:
笔壳单元;
书写单元,所述书写单元穿设于所述笔壳单元;
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连接于所述书写单元;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
多个触发单元,所述多个触发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以及
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书写单元,并顶抵所述书写单元;
其中,当所述书写单元位于原始位置,且所述导电单元远离多个所述触发单元时,多个所述触发单元彼此处于断开状态;其中,当所述书写单元脱离所述原始位置而朝多个所述触发单元趋近,且所述导电单元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时,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通过所述导电单元而彼此电连接,以处于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传导单元,所述传导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设置于所述传导单元上;其中,所述传导单元根据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处于所述导通状态而产生书写信号,且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书写信号而产生触控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导单元上,且每一个所述触发单元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控制单元,且所述导电单元对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第三接触面;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或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以使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处于所述导通状态,且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导通状态而产生触控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截面呈V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上;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连接于部分所述触发单元的第一连接部、电连接于另一部分所述触发单元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板件;其中,当所述导电单元接触至少两个所述触发单元且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连通状态时,所述基板件根据所述连通状态而产生触控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具有相连的至少两个表面,且多个所述触发单元间隔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表面;其中,其中一所述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所述表面对应于所述导电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结构还进一步包括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且所述书写单元穿设于所述限位单元,所述弹性单元顶抵于所述书写单元与所述限位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单元包括穿设于所述笔壳单元的笔芯元件以及套设于所述笔芯元件的笔座元件,所述笔座元件位于所述笔壳单元中,并套设于所述导电单元,且所述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笔座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单元还进一步包括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穿设于所述笔座元件,且所述固定元件套设于所述导电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12705 | 2019-04-11 | ||
TW108112705A TWI711946B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觸控筆結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13244A true CN111813244A (zh) | 2020-10-23 |
CN111813244B CN111813244B (zh) | 2024-04-23 |
Family
ID=7284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99894.9A Active CN111813244B (zh) | 2019-04-11 | 2019-05-14 | 触控笔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13244B (zh) |
TW (1) | TWI71194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34513A (zh) * | 2024-04-11 | 2024-05-14 | 深圳市欣威智能有限公司 | 触控笔、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6792A (zh) * | 2012-08-20 | 2013-01-09 |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笔、触摸控制器、触摸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571635A (zh) * | 2013-10-25 | 2015-04-29 |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书写单元及电磁式手写笔 |
CN205594600U (zh) * | 2016-04-22 | 2016-09-21 | 立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式压感电容触控笔 |
JP2017027415A (ja) * | 2015-07-23 | 2017-0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ペン、電子ペンホルダー及び座標入力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858594U (zh) * | 2014-04-03 | 2014-10-0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被动式触控笔 |
TWM508060U (zh) * | 2015-06-12 | 2015-09-01 | Waltop Int Corp | 電容式指標裝置 |
TWM517858U (zh) * | 2015-09-16 | 2016-02-21 | Waltop Int Corp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小型化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
TW201730708A (zh) * | 2016-02-22 | 2017-09-01 |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可置換導電筆芯之電容筆 |
TWI563420B (en) * | 2016-06-14 | 2016-12-21 |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 Stylus pen |
US10296089B2 (en) * | 2016-08-10 | 2019-05-2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aptic stylus |
TWI654544B (zh) * | 2018-03-02 | 2019-03-21 |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觸控筆 |
-
2019
- 2019-04-11 TW TW108112705A patent/TWI711946B/zh active
- 2019-05-14 CN CN201910399894.9A patent/CN1118132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6792A (zh) * | 2012-08-20 | 2013-01-09 |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笔、触摸控制器、触摸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WO2014029243A1 (zh) * | 2012-08-20 | 2014-02-27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笔、触摸控制器、触摸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571635A (zh) * | 2013-10-25 | 2015-04-29 | 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书写单元及电磁式手写笔 |
JP2017027415A (ja) * | 2015-07-23 | 2017-0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ペン、電子ペンホルダー及び座標入力装置 |
CN205594600U (zh) * | 2016-04-22 | 2016-09-21 | 立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动式压感电容触控笔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34513A (zh) * | 2024-04-11 | 2024-05-14 | 深圳市欣威智能有限公司 | 触控笔、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11946B (zh) | 2020-12-01 |
TW202038061A (zh) | 2020-10-16 |
CN111813244B (zh) | 202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192641A1 (zh) | 按键装置的操控方法、按键装置及终端 | |
JP5903131B2 (ja) | タッチペン及びそのペン先 | |
US8780040B2 (en) | Handwriting input device | |
CN100380297C (zh) | 自索引计算机指点设备的模块化组件 | |
US9836138B2 (en) | Touch pen | |
US5818431A (en) | Input/output signal transmitting stylus | |
CN114253407B (zh) | 触控笔结构及触发模块 | |
CN108279812B (zh) | 主动式电容墨水触控笔、双头笔装置及触控笔操作系统 | |
CN111813244A (zh) | 触控笔结构 | |
CN107092368B (zh) | 触控笔 | |
CN111694449A (zh) | 触控笔结构 | |
CN114253406B (zh) | 触控笔结构以及触发模块 | |
CN201072530Y (zh) | 一种键盘输入装置 | |
TWI598778B (zh) | 主動式電容墨水觸控筆、雙頭筆裝置及電容式觸控筆操作系統 | |
CN210091125U (zh) | 触控笔 | |
TWI682308B (zh) | 訊息抹除裝置及訊息抹除系統 | |
KR20140144834A (ko) | 정전 용량 터치 인식 장치 | |
TWI805168B (zh) | 主動式觸控筆 | |
CN217982345U (zh) | 触控笔 | |
CN214795882U (zh) | 压力电容手写笔 | |
CN111766960B (zh) | 触发式触控笔结构 | |
WO2023115514A1 (en) | Push button with consistent edge performance using one or more dome switches | |
CN215932596U (zh) | 触控感测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TW571324B (en) | A trigger button | |
KR101641026B1 (ko) | 정전용량 방식으로 정확하고 안정된 터치 인식이 가능한 메탈 플레이트 터치 패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Wacom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an Shuo Electronics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 ||
TG01 | Patent term adjus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