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287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2879A
CN111812879A CN202010275575.XA CN202010275575A CN111812879A CN 111812879 A CN111812879 A CN 111812879A CN 202010275575 A CN202010275575 A CN 202010275575A CN 111812879 A CN111812879 A CN 111812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pixel
spacers
sub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55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纸谷晋吾
城岸慎吾
森永润一
吉野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12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2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6Spacer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5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photoconducting or a ferro-electric layer, the properties of which can be optically or electrically varied
    • G02F1/1351Light-absorbing or blocking layers

Abstract

本发明要获得一种图像显示品质及耐表面按压力优异、且亮度降低得到抑制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包含:一对基板(20,30),它们隔开基板间隔G而对置配置;多个像素(91),它们由呈矩阵状排列的像素部(90)构成;像素部间遮光部(41),其使像素部90之间分隔;间隔件(50),其在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重叠的位置夹设于基板(20,30)之间;以及扩展遮光部(42),其设置为从像素部间遮光部(41)向像素部(90)的内侧扩展。间隔件(50)包含:规定基板间隔G的第一间隔件(50M)、具有小于基板间隔G的突出长度PS且从基板(20)向基板(30)突出的第二间隔件(50SA)及第三间隔件(50SB);第三间隔件(50SB)的配设面积小于第二间隔件(50SA)。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显示面板,其包含隔开规定的基板间隔而对置配置的一对基板、以及夹设于这些基板间的多种间隔件。在间隔件中,主间隔件设置为与一对基板的双方都相接而夹设,相对于此副间隔件设置为自一基板向另一基板突出设置以与另一基板之间维持间隙。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彩色滤光片能以如下的方式来形成:通过组合半色调掩膜(灰度掩膜)与狭缝图案,使上述多种间隔件成为突出长度等不同的柱状间隔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466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于显示面板,在间隔件及其周边区域容易发生显示不良,所以从确保图像显示品质的观点出发,设置间隔件遮光部,其覆盖如上所述的区域以遮断光的透过。此外在显示面板还设置像素部间遮光部,其在用于显示图像的多个像素部之间进行分隔。间隔件通常配置于俯视显示面板时与像素部间遮光部重叠的位置,而间隔件遮光部中不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的区域作为扩展遮光部来形成,该扩展遮光部自配设有间隔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向面对该间隔件的像素部的内侧扩展。设有这种扩展遮光部的像素部因为开口率降低,所以亮度降低。
特别是因为主间隔件需要大的间隔件遮光部,所以在面对主间隔件的像素部内设置大的扩展遮光部。因此,这种像素部存在如下的隐患:开口率降低,从而局部会发生大幅度的亮度降低而在显示画面上看到亮度不均。因此,例如设计为在不面对主间隔件的像素部中,适当设置在未配设间隔件的部分成为虚设的扩展遮光部,或以副间隔件的扩展遮光部包含成为虚设的虚设区域的方式设置得稍大,来有意地降低开口率,从而避免亮度不均显著。但如果除用于覆盖间隔件及其周边区域的扩展遮光部以外还设置成为虚设的扩展遮光部,则显示面板整体的开口率会大大受损,从而导致显示画面整体的大幅度的亮度降低。
本技术是基于例如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耐表面按压力及图像显示品质优异、且亮度降低得到抑制的显示面板。此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这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显示面板,其包含:一对基板,它们隔开规定的基板间隔且相互对置配置;多个像素,它们由像素部构成,所述像素部在所述一对基板的板面内呈矩阵状排列配置,且至少包含呈特定颜色的第一像素部及呈与所述特定颜色不同的颜色的第二像素部;像素部间遮光部,其设于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以使相邻的所述像素部之间分隔;间隔件,其夹设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且配置于从所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重叠的位置、以及扩展遮光部,其设置为自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向所述像素部的内侧扩展,并对所述间隔件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所述间隔件包含:第一间隔件,其以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一对基板的双方相接的方式夹设,且规定所述基板间隔;第二间隔件,其在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以朝向另一个基板突出且具有小于所述基板间隔的突出长度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三间隔件,其在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以朝向另一个基板突出且具有小于所述基板间隔的突出长度,且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的配设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间隔件的方式设置。
(2)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间隔件配置为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规定的相对配置,所述第二间隔件设有多个,且包含以如下方式配置而成者: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所述规定的相对配置。
(3)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2)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件中的过半数配置为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所述规定的相对配置。
(4)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3)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部配置为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分别至少排列两个,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以呈格子状的方式来设置,在所述间隔件中,至少所述第一间隔件及所述第二间隔件设于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的交叉部,与所述第一间隔件及所述第二间隔件相关的所述扩展遮光部设置为向与所述交叉部相邻的4个所述像素部的内侧扩展。
(5)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4)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间隔件的配设数目被设为多于所述第二间隔件的配设数目。
(6)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5)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部以如下的方式配置:在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与所述第二像素部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列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或所述第二像素部各自反复排列,所述第二间隔件及所述第三间隔件以如下的方式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像素部的所述行方向及所述列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且呈格子状排列。
(7)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5)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部以如下的方式排列:在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与所述第二像素部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列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或所述第二像素部各自反复排列,所述第二间隔件及所述第三间隔件以如下的方式配置:相对于所述像素部,在所述行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并且在所述列方向上的配置移位规定量而呈交错状排列。
(8)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6)或(7)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间隔件配置于对所述第二间隔件的一部分进行替换的位置。
(9)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8)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在与面对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所述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未设有所述第二间隔件。
(10)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9)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针对所述像素中的每一个,在与包含于该像素的所述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所述第一间隔件及所述第二间隔件以它们的合计配设数目为固定的方式来设置。
(11)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至(10)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像素部还包含第三像素部,该第三像素部呈与所述第一像素部及所述第二像素部不同的颜色,所述第一像素部与所述第二像素部及所述第三像素部相比,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高,所述第一间隔件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像素部或所述第三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
(12)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根据上述(11)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间隔件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像素部或所述第三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
(13)此外,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上述(1)至(12)中的任一结构的显示面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技术,能获得一种耐表面按压力及图像显示品质优异、且亮度降低得到抑制的显示面板,并且能提供包含这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示出液晶面板的像素部间的截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阵列基板的TFT附近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除主间隔件以外仅设置一种副间隔件的比较例的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验证实验1的结果的表。
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验证实验2的结果的表。
图9为示出实施方式3的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10为表示验证实验3的结果的表。
图11为示出实施方式4的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12为表示验证实验4的结果的表。
图13为示出实施方式5的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14为表示验证实验5的结果的表。
图15为示出实施方式6的CF基板的平面结构的概略的示意图。
图16为表示验证实验6的结果的表。
图17为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间隔件及遮光层的配设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18为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间隔件及遮光层的配设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19为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又一例的间隔件及遮光层的配设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利用图1至图7来说明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包含液晶面板(显示面板的一例)10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一例)1。另外,各图中的一部分示出了X轴、Y轴及Z轴,各轴方向描绘为在各图中为同一方向。针对多个同一构件,有时对一构件标注附图标记,对其它构件省略附图标记。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在图1的版面跟前侧将图2的上侧称为前侧(下侧称为背面侧)。
本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1可为例如便携电话终端(包括智能电话等)、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包括平板型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可穿戴终端(包括智能手表等)、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电子书或PDA等)、便携式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未图示)等,液晶面板10可设成画面尺寸为例如几英寸~十几英寸左右的、一般被划分为小型或中小型的大小。但并不限于此类,对于几十英寸以上的被划分为中型或大型(超大型)的画面尺寸的显示装置,本技术也能应用。
图1为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能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10、驱动液晶面板10的驱动器(面板驱动部、驱动电路部)12、从外部向驱动器12供给各种输入信号的控制电路基板(外部的信号供给源)13、以及将液晶面板10与控制电路基板13电连接的柔性基板(外部连接部件)14。驱动器12及柔性基板14经由例如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异方性导电胶膜)安装于液晶面板10。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还具有配置于液晶面板10的背面侧以向液晶面板10照射用于显示的光的外部光源即背光装置。
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0作为整体呈纵向长的方形(矩形)。液晶面板10的板面中,在中央侧配置能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有源区域)AA。液晶面板10的板面中,在包围显示区域AA的外周侧配置俯视时呈框状(边框状)的非显示区域(无源区域)NAA。以下,以液晶面板10的短边方向与各图的X轴方向一致,长边方向与各图的Y轴方向一致,且板厚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者的形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单点划线表示显示区域AA的外形,相较于该单点划线为外侧的区域为非显示区域NAA。
图2为示出液晶面板10的截面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液晶面板10至少具有透明基板21,31,所述透明基板由耐热性、绝缘性、高透光性均具备的玻璃板或树脂板等构成,在该透明基板21,31上以规定的图案层叠形成有下述的各种层。透明基板21,31中,配置于前侧的透明基板21构成CF基板(对置基板)20,配置于背面侧的透明基板31构成阵列基板(薄膜晶体管基板、有源矩阵基板、TFT基板)30。在由CF基板20及阵列基板30构成的一对基板间维持规定的单元间隙G,使液晶层LC封入。在液晶层LC中含有作为电光学物质的液晶分子,其光学特性随着电场施加而变化。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针对以FFS(Fringe Field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模式驱动的液晶面板10进行例示。另外,在两透明基板21,31的外表面侧分别贴附有偏光板。
图3为示出阵列基板30的平面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另外,在该图中,设于阵列基板30的结构用实线或虚线表示,设于在该结构上重叠的CF基板20的结构用假想线(单点划线或双点划线)表示。如图3所示,在阵列基板30的显示区域AA的内表面侧(液晶层LC侧,与CF基板20相对的表面侧),作为开关元件的TFT60与像素电极70呈矩阵状地并排设置有多个。在TFT60及像素电极70的周围以将它们包围的方式配设有呈格子状的栅极配线(扫描配线)81及源极配线(信号配线、数据线)82。即,TFT60及像素电极70为如下的形式:俯视时分配于呈格子状的栅极配线81及源极配线82的各交叉部附近。栅极配线81沿X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相对于此源极配线82大致沿Y轴方向呈锯齿状延伸。以下,有时将X轴方向称为行方向,将Y轴方向称为列方向。
如图3所示,TFT60具有连接于栅极配线81的栅极电极61、连接于源极配线82的源极电极62、经由下述的漏极配线84而连接于像素电极70的漏极电极63、以及连接于源极电极62及漏极电极63的沟道部64。如果基于通过栅极配线81传输的扫描信号来驱动TFT60,则供向源极配线82的图像信号的电位会经由沟道部64供向漏极电极63,以使像素电极70充电成图像信号的电位。
同样如图3所示,像素电极70配置于被一对一对的栅极配线81及源极配线82包围的区域,且呈纵向长的大致平行四边形。各像素电极70的短边平行于沿X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栅极配线81。此外,各像素电极70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交替地反转排列,且相对于短边倾斜的呈直线状的长边整体上呈沿着源极配线82的锯齿状。在像素电极70开口形成有沿自身的长边延伸的多条(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4条)狭缝70A。在阵列基板30的显示区域AA的内表面侧以与像素电极70重叠的形式形成有共用电极75(参照图2)。如果在相互重叠的像素电极70与共用电极75之间产生电位差,则会向液晶层LC施加边缘电场(斜电场),该边缘电场除了沿阵列基板30的板面的分量以外还在狭缝70A附近包含相对于阵列基板30的板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
同样如图3所示,在Y轴方向上从两侧夹着像素电极70的一对栅极配线81之间的位置,以横穿多个多个的像素电极70及源极配线82的形式,设有平行于栅极配线81的电容配线83。电容配线83配置于与像素电极70及源极配线82不同的层并且与像素电极70的一部分重叠,从而形成静电电容。利用该电容配线83,能在一定期间保持随TFT60的驱动而被充电的像素电极70的电位。电容配线83配置于与栅极配线81相同的层。优选为电容配线83设成与共用电极75同电位,但不限于此。
针对层叠形成于阵列基板30的内表面侧的各种膜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阵列基板30自透明基板31侧起依次层叠形成有第一金属膜(栅极金属膜)32A、栅极绝缘膜33、半导体膜34、第二金属膜(源极金属膜)32B、第一层间绝缘膜35A、平坦化膜36、第一透明电极膜37A、第二层间绝缘膜35B、第二透明电极膜、以及取向膜。另外,图2为示出液晶面板10的显示区域AA中、像素部间的截面结构的图,第二透明电极膜未示于该图。此外,在图2等中,省略了取向膜的图示。这些中的各个膜能利用光刻技术等公知的成膜技术来形成。
第一金属膜32A设为使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膜或由一种金属材料构成的单层膜,且构成TFT60的栅极电极61或、栅极配线81、电容配线83、预备配线等。栅极绝缘膜33由SiNx或SiO2等无机绝缘材料(无机材料)构成。半导体膜34由使用例如氧化物半导体作为材料的薄膜构成,且构成TFT60的沟道部64等。第二金属膜32B设为与第一金属膜32A同样的层叠膜或单层膜,且构成TFT60的源极电极62及漏极电极63或、源极配线82、漏极配线84等。第一层间绝缘膜35A由与栅极绝缘膜33同样的无机绝缘材料构成。平坦化膜36由例如PMMA(丙烯酸树脂)等有机绝缘材料(有机材料)构成,其膜厚大于由无机树脂材料构成的其它绝缘膜33,35A,35B。利用该平坦化膜36使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平坦。第一透明电极膜37A由例如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透明电极材料构成,且构成共用电极75。第二层间绝缘膜35B由与栅极绝缘膜33等同样的无机绝缘材料构成。第二透明电极膜由与第一透明电极膜37A同样的透明电极材料构成,且构成像素电极70。取向膜由例如聚酰亚胺等构成,且配置于阵列基板30的最内侧(液晶层LC侧),且与封入两基板20,30间的液晶层LC相接,从而起到使液晶层LC中的液晶分子沿规定的方向取向的作用。可根据需要适当施用摩擦等取向处理。
如图3所示,在第一层间绝缘膜35A、平坦化膜36及第二层间绝缘膜35B开口形成有接触孔CH。接触孔CH用于使由第二透明电极膜构成的像素电极70与由第二金属膜32B构成的漏极配线84连接,且配置于俯视时与像素电极70及漏极配线84中的双方都重叠的位置。第一层间绝缘膜35A、平坦化膜36及第二层间绝缘膜35B除接触孔CH外至少涵盖显示区域AA的整个区域而形成为全满状。
接着,一边参照图2至图4一边说明CF基板20。如图2所示,在CF基板20的显示区域AA的内表面侧(液晶层LC侧,与阵列基板30相对的表面侧),自透明基板21侧起依次设置遮光层40、彩色滤光片22以及外涂层23,在外涂层23的表面以向液晶层LC侧突出的方式突出设置间隔件50。外涂层23具有保护彩色滤光片22的功能,且至少呈大致全满状地设置于显示区域AA内。另外,在这些构造物的最表面形成有与液晶层LC相接的取向膜,但在图2等中省略了取向膜的图示。
如图2所示,彩色滤光片22由多个着色部24构成。如图4所示,多个着色部24在液晶面板10的板面内、在X轴方向(行方向)及Y轴方向(列方向)上多个多个地呈矩阵状排列。各着色部24形成于呈与设于阵列基板30的各像素电极70相对状的位置,且呈与各像素电极70相仿的纵向长的大致平行四边形。由相互对着的着色部24和像素电极70来构成像素部90。各着色部24含有对应所呈颜色的颜料,并且利用该颜料吸收非呈色光,由此选择性地使呈色光(特定颜色的光)透过。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彩色滤光片22由呈红色的红色着色部24-R、呈绿色的绿色着色部24-G以及呈蓝色的蓝色着色部24-B这三色的着色部24构成,且沿X轴方向排列的一个个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以及蓝色像素部90-B成为1组,以构成各像素91。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通过多个像素91在显示区域AA内呈矩阵状地配置多个,能实现规定的灰度的彩色显示。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像素部90以俯视时呈全等的平行四边形的方式来形成。换言之,显示区域AA内的各着色部24的面积比率设为全部相等。像素91以X轴方向上相邻的像素部90呈互不相同的颜色的方式来排列。即在X轴方向上,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及蓝色像素部90-B配置为以规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另一方面,在Y轴方向上,以相邻的像素部90呈相同颜色的方式来排列。即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以涵盖显示区域AA的大致全长的方式,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或蓝色像素部90-B分别相连。像素部90与像素电极70同样地配置为在Y轴方向上交替地反转排列,且沿阵列基板30的源极配线(信号配线)82呈锯齿状延伸。
构成像素91的三色的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以及蓝色像素部90-B中,红色像素部90-R及蓝色像素部90-B分别选择性地透过相对可见度比绿色光低的红色光及蓝色光,所以即使为同等的灰度也会成为比绿色像素部90-G暗的显示。相反,绿色像素部90-G选择性地透过相对可见度比红色光和蓝色光高的绿色光,所以即使为同等的灰度,也会成为比红色像素部90-R和蓝色像素部90-B亮的显示。例如,即使像素部开口率的平均值同样为60%,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设为66%而红色像素部90-R及蓝色像素部90-B的开口率设为57%的液晶面板与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的开口率设为66%而包含绿色像素部90-G的剩余2色的像素部90的开口率设为57%的液晶面板相比,面板透射率更高,画面亮度变高。因此,在使各像素部90的开口率变化以谋求液晶面板10的画面亮度提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与提高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的开口率相比,能有效地提高画面亮度。换言之,可以说绿色像素部90-G与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相比,对液晶面板10的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高。
如图4等所示,遮光层40形成为俯视时呈规定的图案。设于显示区域AA内的遮光层40包含例如像素部间遮光部41及间隔件遮光部。
如图4所示,像素部间遮光部41设置为在显示区域AA内呈整体上沿着大致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格子状,且在相邻的各像素部90之间进行分隔。通过配置于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相邻的像素部90的边界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不容易发生光往来于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相邻的像素部90之间的情况,从而确保各像素部90的显示灰度的独立性。这样,像素部间遮光部41具有如下的功能:使由于各像素电极70的驱动而透过被通断的各像素部90的光的边界显著,从而防止混色,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在图3的放大图中也是如双点划线所示,在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中,沿X轴方向延伸的X轴方向延伸部分41X是沿栅极配线81延伸。另一方面,沿大致Y轴方向延伸的Y轴方向延伸部分41Y是沿源极配线82呈锯齿状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例示的CF基板20中,X轴方向延伸部分41X比Y轴方向延伸部分41Y形成得更宽,从而不仅重叠于阵列基板30的栅极配线81,还重叠于与其平行的电容配线83或TFT60等构造物。以下,有时将X轴方向延伸部分41X与Y轴方向延伸部分41Y交叉的部分称为交叉部41A。
间隔件遮光部设置为在显示区域AA内对间隔件50及其周边区域进行遮光。为了对间隔件50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优选为间隔件遮光部形成为覆盖俯视时呈间隔件50的大一圈的相似形状的区域、即自间隔件50的外周扩展一定幅度而成的区域内。通过间隔件遮光部,起因于削渣的亮斑缺陷或起因于取向搅乱的显示不良将变得不容易在液晶面板10的图像显示面中看到,所述削渣因间隔件50在阵列基板30的表面摩擦而产生,所述取向搅乱由所述间隔件50的存在使液晶层LC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性混乱这一情况所导致。这样,间隔件遮光部通过使产生于间隔件50及其周边区域的显示不良变得不容易看到,而具有抑制液晶面板10的图像显示品质的降低的功能。如下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50配置于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重叠的位置。这样,通过使间隔件遮光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能减小整个液晶面板10中的遮光层40的配设区域。如图3及图4所示,间隔件遮光部中不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区域作为扩展遮光部42来形成,所述扩展遮光部向与该像素部间遮光部41相邻相邻的像素部90的内侧扩展。扩展遮光部42将在下文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间隔件50,除了主间隔件(第一间隔件的一例)50M以外,还形成有大副间隔件(第二间隔件的一例)50SA及小副间隔件(第三间隔件的一例)50SB这两种副间隔件。间隔件50可用例如透明的树脂材料等来形成。一边参照图2至图4,一边说明这些间隔件50。
如图2所示,主间隔件50M的突出长度PM设为与单元间隙G大致同等。由此,通过以主间隔件50M的突出端面与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相接且与一对基板中的双方都相接的方式进行夹设,来使两基板20,30的基板间隔保持固定,从而维持单元间隙G。另外,详细而言,主间隔件50M通过使阵列基板30与CF基板20贴合时的负荷而稍被压缩,所以优选为在形成主间隔件50M时在考虑该压缩部分的基础上规定突出长度PM
另一方面,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以其突出长度PS小于主间隔件50M的突出长度PM(即单元间隙G)的方式来形成,且在与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之间维持间隙的状态下对置配置。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具有如下的功能:主要在按压液晶面板10的板面的外力起作用时,挡住该按压力以保护形成于液晶面板10的内部的结构。在像按压阵列基板30或CF基板20这样的外力起作用的情况下,容许间隙这种程度的基板20,30的变形,所述间隙在设于CF基板20的副间隔件50SA,50SB与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但所述程度以上的变形是通过如下手段来限制:突出设置于CF基板20的副间隔件50SA,50SB的突出端面与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抵接。另外,通过以常态下不与阵列基板30抵接的方式构成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能抑制由于它们的存在而导致的液晶层LC的容积量的过度的降低,此外还能减轻突出端所导致的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的损伤。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示如下的情况:使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以截面呈大致圆盘状的方式形成为直径自CF基板20向阵列基板30缩小的圆台状。优选为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的配设面积在考虑各间隔件50的功能与它们的遮光所需的遮光面积之间的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设定。以下,所谓“间隔件的配设面积”,是指各间隔件的基底部的面积。液晶面板10的耐表面按压力均取决于副间隔件面积密度,即副间隔件的配设面积的总和相对于液晶面板的板面整体的面积的比率。因此,为了确保一定值以上的耐表面按压力,副间隔件50SA,50SB设置为多个副间隔件50SA,50SB的配设面积的总和相对于液晶面板10的板面整体的面积为规定的比率以上。副间隔件面积密度也因液晶面板10的使用环境而异,但考虑到下述的副间隔件遮光部所导致的像素部开口率的降低,具体而言优选为设成大致5%以上。
主间隔件50M在来自外部的力未作用的自然状态即常态下与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相接,所以在该周边区域容易产生亮斑缺陷或取向搅乱。因此,在上述的间隔件遮光部中,对主间隔件50M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的主间隔件遮光部需要设定得大。从减小整个液晶面板10中的遮光层40的配设面积以抑制亮度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主间隔件50M设定为在能维持单元间隙G的范围内,各自的配设面积尽可能小,此外配设数目尽可能少。通常,相对于像素部的总数的主间隔件的配设数目设为1/100~1/10左右。
另一方面,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以常态下与阵列基板30的内侧表面之间维持间隙的状态对置配置,所以它们的周边区域与主间隔件50M的周边区域相比,不容易发生显示不良。因此,在间隔件遮光部中,对副间隔件50SA,50SB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的副间隔件遮光部可设置得较小。为了在利用针尖向液晶面板10施加外力的情况也想到时确保足够的耐表面按压力,副间隔件需要为一定以上的配设面积及配设数目(分布密度)。通常,副间隔件相对于像素部总数的配设数目为1/5~1/1左右。此外,副间隔件遮光部设置为俯视时覆盖自副间隔件的外周扩展一定幅度而成的区域,所以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使副间隔件包含大小不同的大副间隔件50SA和小副间隔件50SB的情况下,可相较于大副间隔件50SA的大副间隔件遮光部使小副间隔件50SB的小副间隔件遮光部更小。从减小液晶面板10中的遮光层40的配设面积以抑制亮度降低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设定成小副间隔件50SB的配设数目多于大副间隔件50SA的配设数目。
优选为如图3及图4所示,间隔件50配设于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重叠的位置。其原因是这样能使间隔件遮光部的一部分或全部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以将遮光层40的配设面积抑制得尽可能小,并且能使许多间隔件50以一定的频度分布于显示面板的面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示如下的情况:使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均配设于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重叠的位置。优选为这些间隔件50配设于形成为格子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交叉部41A。其原因是这样配置能增加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间隔件遮光部的面积,从而减小扩展形成于像素部90的内侧的扩展遮光部42。特别是在所需的间隔件遮光部为大的主间隔件50M和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50SA时,这种效果会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的情况:如图4所示,将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配置为其中心均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交叉部41A的中心即X轴方向延伸部分41X的中心线CLX与Y轴方向延伸部分41Y的中心线CLY交叉而成的交点重叠。整个液晶面板10中的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的平面配置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接着,对扩展遮光部42进行说明。如图3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扩展遮光部42设置为由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中配置有间隔件50M,50SA,50SB的交叉部41A相连且向被该交叉部41A分隔的4个像素部90的内侧扩展。因间隔件50M,50SA,50SB而可能产生的削渣处于如下的趋势:大量分布于配置有这些间隔件的交叉部41A附近的周边区域,但通过于上述范围扩展形成扩展遮光部42,能有效地使因削渣而产生的亮斑缺陷难以被看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间隔件50M,50SA,50SB配置于交叉部41A,所以它们的间隔件遮光部中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区域会变大。因此,与在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交叉部41A以外的位置设置间隔件的结构相比,能在维持同等的遮光功能的同时减小各个扩展遮光部42的面积,从而缓和面对间隔件50的像素部90的开口率的降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台状的间隔件50M,50SA,50SB配置为使其中心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中的交叉部41A的中心重叠,所以连于同一交叉部41A的4个扩展遮光部42以面积相互等同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间隔件50M,50SA,50SB以截面形状均为圆盘状的方式形成。它们的间隔件遮光部形成为大一圈的同心圆的圆盘状是优选,且各扩展遮光部42的距离交叉部41A的中心最远的边呈圆弧状,该圆弧状为与该交叉部41A的中心同心的圆的外形的一部分。
扩展遮光部42设置为包含各间隔件50M,50SA,50SB的间隔件遮光部中不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区域。如上所述,对主间隔件50M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的主间隔件遮光部必须设置得大,相对于此大副间隔件50SA的副间隔件遮光部可设置得比较大(中等程度的大小),小副间隔件50SB的副间隔件遮光部可设置得小。因此,如图3及图4所示,在面对主间隔件50M的像素部90即与处于主间隔件50M的配设位置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相邻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内设有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此外,在面对大副间隔件50SA的像素部90内设有中等大小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在面对小副间隔件50SB的像素部90内设有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B。另外,以下有时将不面对主间隔件50M的像素部90称为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90N。
扩展遮光部42根据需要设置为还包含用于维持图像显示品质的虚设区域。如果在形成有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与不形成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的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90N之间开口率存在大的差异,则局部会发生大幅度的亮度降低而在显示画面上像图案那样被看到。为了抑制这种图像显示品质的降低,有时以下做法有效:使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42SB形成得大,以除了副间隔件50SA,50SB周边的遮光所需的区域以外还包含虚设区域。其原因是这样能缩小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90N之间的开口率的差异,使局部的亮度不均和颜色不均降低从而不容易在画面上被看到。另一方面,如果像这样将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42SB设定得大以包含虚设区域,则液晶面板10整体的开口率会降低,从而招致显示画面整体的亮度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整个液晶面板10中的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的平面配置进行了合理化,以便能尽可能减小包含于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42SB的虚设区域而抑制开口率的降低,并且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90N之间的开口率差异为一定值以下。
接着,对整个液晶面板10中的主间隔件50M及两个副间隔件50SA,50SB的平面配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示如下的情况:如图4等所示,为配置于显示区域AA内的格子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交叉部41A中的每一个分别设置1个间隔件50。间隔件50中主间隔件50M的配设数目非常少,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副间隔件50SA,50SB的配设数目与像素部90的总数的比为大致1:1。此外,大副间隔件50SA与小副间隔件50SB的配设数目的比设为大致1:2,并且使这些副间隔件50SA,50SB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具体而言,沿X轴方向相邻的交叉部41A配置为基本上按照大副间隔件50SA→小副间隔件50SB→小副间隔件50SB这一顺序反复排列。如上所述,各像素部90配置为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及蓝色像素部90-B沿X轴方向以规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其中在位于蓝色像素部90-B与红色像素部90-R之间的交叉部41A配置有大副间隔件50SA。另一方面,沿Y轴方向相邻的交叉部41A配置为在显示区域AA的大致全长上,基本上大副间隔件50SA或小副间隔件50SB各自相连。如上所述,各像素部90配置为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或蓝色像素部90-B沿Y轴方向各自相连。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大副间隔件50SA全都配置在位于蓝色像素部90-B的列与红色像素部90-R的列之间的交叉部41A,小副间隔件50SB配置在位于绿色像素部90-G的列与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的列之间的交叉部4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例示如下的情况:在对基本上以上述的一定的顺序配置的副间隔件50SA,50SB中的大副间隔件50SA的一部分进行替换的位置,配置有主间隔件50M。因此,与大副间隔件50SA同样,主间隔件50M也配置在位于蓝色像素部90-B的列与红色像素部90-R的列之间的交叉部41A。换言之,在与绿色像素部90-G邻接的交叉部41A仅配置小副间隔件50SB,而主间隔件50M和大副间隔件50SA不配置。
在设为上述配置的情况下,在与各像素91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除4个小副间隔件50SB以外还配置有4个大副间隔件50SA或3个大副间隔件50SA及1个主间隔件50M,所述各像素以沿X轴方向分别排列1个的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蓝色像素部90-B成为1组的方式构成。即,针对像素91中的每一个,在与包含于该像素91的像素部90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主间隔件50M和大副间隔件50SA设置为它们的合计配设数目均为4个。
如上所述,在与配设有各间隔件50的交叉部41A相邻的像素部90内,具有与所配设的间隔件50的种类对应的大小的扩展遮光部42设置为由该交叉部41A相连。在以上述配置设有主间隔件50M、副间隔件50SA,50SB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形成于成为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的蓝色像素部90-B及红色像素部90-R内。此外,中等大小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也形成于蓝色像素部90-B及红色像素部90-R内。另一方面,在绿色像素部90-G内,仅形成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B。
[验证实验1]
在此,为了在以上述方式配设主间隔件50M以及大副间隔件50SA及小副间隔件50SB作为间隔件50所导致的对液晶面板10的面板透射率的影响上获得见解,以下述方式进行了验证实验1。在该验证实验1中,将包含本段落以前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1的CF基板20(参照图4等)的液晶面板10作为实施例1,将包含结构不同于CF基板20的CF基板120(参照图5)的液晶面板作为比较例1。以下,对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进行说明,该液晶面板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液晶面板10相同的基本结构,所以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并根据需要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5所示,在比较例1的CF基板120设有由主间隔件50M及副间隔件150S这两种构成的间隔件150,为了对它们遮光而设置的扩展遮光部142由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及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这两种构成。另外,主间隔件50M及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设为形状、配设面积及配设状态等在实施例1及比较例1中是共通的。即,在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中也是主间隔件50M的配设数目非常少,此外所有的主间隔件50M都设在配置于红色像素部190-R与蓝色像素部190-B之间的交叉部141A。
副间隔件150S与实施方式1的副间隔件50SA,50SB同样,自基底部向突出端呈前端尖的圆台状,如图5所示,其中心设在与配置为格子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141的交叉部141A的中心重叠的位置。比较例1的各间隔件150与实施例1的间隔件50同样,针对像素部间遮光部141中X轴方向延伸部分141X与Y轴方向延伸部分141Y交叉而成的交叉部141A中的每一个分别设有1个。即,在比较例1中,该副间隔件150S相对于像素部190的总数的配设数目为大致1/1,从而在实施方式1的液晶面板10中设有大副间隔件50SA或小副间隔件50SB的所有位置(除配设有主间隔件50M的交叉部141A以外的所有交叉部141A)都配置副间隔件150S。
在比较例1中,面对主间隔件50M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190M全部为红色像素部190-R或蓝色像素部190-B。绿色像素部190-G全部为不面对处于主间隔件50M的配设位置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190N。
如图6的表所示,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均将间隔件50,150的尺寸形状和配设比率等调整为:副间隔件面积密度、即相对于液晶面板的板面整体面积的副间隔件的配设面积总和的比率为6.4%。由此,对液晶面板整体确保一定的耐表面按压力。具体而言,如图6的表所示,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150S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5.0μm的方式形成,实施例1的大副间隔件50SA以基底部的直径为21.0μm的方式形成,小副间隔件50SB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1.0μm的方式形成。
而且,在各液晶面板中,将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配设为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的开口率的比(有时称为开口率比)为95%以上。具体而言,如图6的表所示,在比较例1中,为了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1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190N的开口率的比为上述值以上,将所有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配设为自副间隔件150S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8.25μm。相对于此,在实施例1中,通过将所有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B配设为自大副间隔件50SA或小副间隔件50SB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7.00μm,能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90N的开口率的比为95.1%以上。另外,成为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190M的绿色像素部90-G,190-G不存在,所以开口率比仅针对红色像素部和蓝色像素部来算出。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算出呈各色的像素部90,190的平均开口率,并且测量面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图6的表中。面板透射率为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值:制作于各液晶面板附设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使该液晶装置白显示以测量显示区域AA的照度,将测得的照度用百分比来表示,所述百分比是将背光装置单体的照度设为100。在图6的表中,将比较例1的面板透射率设为100时的实施例1的面板透射率的相对值也一并记载。
如图6的表所示,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10中的红色像素部90-R、绿色像素部90-G、蓝色像素部90-B的平均开口率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中的红色像素部190-R、绿色像素部190-G、蓝色像素部190-B的平均开口率相比全都变高。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针对大副间隔件50SA和小副间隔件50SB这两种,以成为适当的平衡的方式设计各自的大小(配设面积),从而在整个液晶面板10中以适当的平衡配置为面对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及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90N。这样,为了使开口率比为95%以上,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需要8.25μm的扩展幅度,如果是实施例1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42SB则能减小到7.00μm,从而抑制它们所包含的虚设区域。一般认为其结果是,能缩小整个液晶面板10中的遮光层40的配设面积,从而提高各色像素部90-R,90-G,90-B的平均开口率。
此外,如图6的表所示,关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针对红色像素部190-R、绿色像素部190-G、蓝色像素部190-B算出的平均开口率大致相等。这是因为无论在哪一个与像素部190相邻的交叉部141A都配设有基本上相同的副间隔件150S,且选择性地配置于与红色像素部190-R和蓝色像素部190-B相邻的交叉部41A的主间隔件50M的配设数目相对于像素部的总数来说非常小。相对于此,在实施例1中,绿色像素部90-G的平均开口率比红色像素部90-R及蓝色像素部90-B的平均开口率大。这是因为在配设面积不同的两种副间隔件50SA,50SB中,配设面积大而需要大的间隔件遮光部的大副间隔件50SA对与绿色像素部90-G相邻的交叉部41A设为非配置。其原因是在红色像素部90-R及蓝色像素部90-B内形成有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和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相对于此形成于绿色像素部90-G内的扩展遮光部42全部为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B。在此,如上所述,绿色像素部90-G与红色像素部90-R及蓝色像素部90-B相比,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大。因此,关于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增加的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10,面板透射率有效提高,且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获得了约3.9%的提高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1的液晶面板及包含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下述(1-1)至(1-11)中记载的结构。
(1-1)本实施方式1的液晶面板10包含:一对基板20,30,它们隔开单元间隙(规定的基板间隔)G且相互对置配置;多个像素91,它们由像素部90构成,所述像素部在一对基板20,30的板面内呈矩阵状排列配置,且至少包含呈绿色(特定颜色的一例)的绿色像素部(第一像素部的一例)90-G及呈红色的红色像素部(第二像素部的一例)90-R;像素部间遮光部41,其设于CF基板(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20,以使相邻的像素部90之间分隔;间隔件50,其夹设于一对基板20,30之间,且配置于俯视时(从一对基板20,30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像素部间遮光部41重叠的位置;以及扩展遮光部42,其设置为自像素部间遮光部41向像素部90的内侧扩展,并对间隔件50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间隔件50包含:主间隔件(第一间隔件的一例)50M,其规定单元间隙G,且以在自然状态下与一对基板20,30的双方都相接的方式夹设;大副间隔件(第二间隔件的一例)50SA,其具有小于单元间隙G的突出长度Ps,且以向阵列基板(另一个基板)30突出的方式设于CF基板20;以及小副间隔件(第三间隔件的一例)50SB,其以具有小于单元间隙G的突出长度Ps,并向阵列基板30突出,且俯视时的配设面积小于大副间隔件50SA的方式设于CF基板20。
在上述结构的液晶面板10中,通过由像素部90构成的多个像素91来显示规定的图像,所述像素部至少包含绿色像素部90-G及红色像素部90-R;且通过像素部间遮光部41来抑制相邻的像素部90间的混色等。根据上述结构,在液晶面板10中,除用于维持单元间隙G的主间隔件50M以外另外设有从基板20,30的法线方向观察到的配设面积不同的至少大小两种间隔件(大副间隔件50SA及小副间隔件50SB)作为承受耐表面按压力的副间隔件。另外,在上文中所谓“自然状态”,是指暂时性外力对液晶面板10未起作用的状态即常态。此外,所谓“配设面积”,是指从一对基板20,30的法线方向观察时被配设有该构造物的区域的轮廓线包围的面积。本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配设面积的含义是突出设置于CF基板20的各间隔件50的基底部的面积。大副间隔件50SA与小副间隔件50SB的配设面积不同,所以它们所需的间隔件遮光区域也不同。因此,只要将它们组合并配合与主间隔件50M的配置之间的平衡和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形状等来适当地配置,就能维持图像显示品质并且使副间隔件配设面积的总计为一定值以上以确保液晶面板10所要求的耐表面按压力,同时抑制扩展遮光部42的配设面积以提高像素部90的开口率从而抑制亮度降低。例如,为了维持图像显示品质,有时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42SB形成为除间隔件遮光区域以外还包含用于减小各像素部90的开口率差异的虚设区域。只要使大副间隔件50SA和小副间隔件50SB平衡良好地配置于各像素部90,就能减小将开口率差异保持在规定值以下所需的虚设区域,从而将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42SB维持得小,以在整体上抑制开口率的降低。
(1-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主间隔件50M配置为俯视时相对于像素部90构成规定的相对配置,大副间隔件50SA设有多个,且包含以如下方式配置而成者:俯视时相对于像素部90构成所述规定的相对配置。为了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的开口率的降低难以被看到,有效的做法为:在相对于呈各色的像素部90构成与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相同的相对配置的位置设置虚设的扩展遮光部等。根据上述结构,相对于呈特定颜色的像素部90的相对配置与主间隔件50M同样,通过配置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的大副间隔件50SA,能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难以被看到,从而减小扩展遮光部所包含的虚设区域,同时抑制图像显示品质的降低。换言之,可以说相对于像素部90的相对配置通过在与主间隔件50M相同的位置配置大副间隔件50SA,能使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也作为用于消除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之间的开口率差异的扩展遮光部而发挥功能。
(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多个大副间隔件50SA中的过半数配置为俯视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所述规定的相对配置。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例如主间隔件50M配置为混于以一定的分布频度配设有许多的大副间隔件50SA,能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更难以被看到。
(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像素部90配置为在X轴方向(行方向)及Y轴方向(列方向)上分别至少排列两个,像素部间遮光部41以呈格子状的方式来设置,在间隔件50中,至少主间隔件50M及大副间隔件50SA设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交叉部41A,与主间隔件50M及大副间隔件50SA相关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及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设置为向邻接于交叉部41A的4个像素部90的内侧扩展。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需要比较大的间隔件遮光部的主间隔件50M及大副间隔件50SA形成于形成为格子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交叉部41A,能增大这些间隔件遮光部中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41的区域并且抑制扩展遮光部42的配设区域。因此,能维持与在交叉部41A以外的位置设置这些间隔件的结构同等的遮光功能,同时减小各个扩展遮光部42的面积,抑制配置有扩展遮光部42的像素部90的开口率的降低。特别是只要使连于同一交叉部41A的4个扩展遮光部42以面积相互等同的方式形成,就能抑制各像素部90的开口率的不均一,从而表现出高的图像显示品质。
(1-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小副间隔件50SB的配设数目被设为多于大副间隔件50SA的配设数目。小副间隔件50SB与大副间隔件50SA相比配设面积小,所以维持图像显示品质所需的间隔件遮光部比大副间隔件50SA小。根据这种结构,在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中能确保比较大的面积的、或从确保图像显示品质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降低与其相邻的像素部90的开口率的位置配置大副间隔件50SA,并且在除此以外的位置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配置许多小副间隔件50SB,由此能维持图像显示品质及耐表面按压力,并且抑制扩展遮光部42的配设面积,从而提高液晶面板10的开口率。
(1-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像素部90以如下的方式配置:在X轴方向上绿色像素部90-G与红色像素部90-R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列方向上绿色像素部90-G或红色像素部90-R各自反复排列,大副间隔件50SA及小副间隔件50SB以如下的方式配置:在相对于像素部90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且呈格子状排列。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的大副间隔件50SA以一定的分布频度分布于液晶面板10内,使扩展遮光部42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10中。由此,能维持图像显示品质,并且针对整个液晶面板10确保稳定的耐表面按压力。
(1-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主间隔件50M配置于对以上述方式配置的大副间隔件50SA的一部分进行替换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需要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的主间隔件50M配置于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A的大副间隔件50SA与呈特定颜色的像素部90的相对配置相同的位置,使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难以被看到。
(1-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针对像素91中的每一个,在与包含于该像素91的像素部90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主间隔件50M及大副间隔件50SA以它们的合计配设数目为固定(4个)的方式来设置。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与包含于各像素91的像素部90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中,使需要比较大的间隔件遮光部的主间隔件50M及大副间隔件50SA的配设数目为固定,能使各像素91的开口率大致同等,以抑制颜色不均和亮度不均,从而维持高的图像显示品质。
(1-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像素部90还包含蓝色像素部(第三像素部的一例)90-B,该蓝色像素部呈与绿色像素部90-G及红色像素部90-R不同的颜色,绿色像素部90-G与红色像素部90-R及蓝色像素部90-B相比,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高,主间隔件50M配置于与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主间隔件50M配置于面对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的位置,来抑制在面对绿色像素部90-G的位置的主间隔件50M的配设数目。由此,能抑制设于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比较高的绿色像素部90-G的扩展遮光部42,从而抑制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降低以将面板透射率维持得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间隔件50M对与绿色像素部90-G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设为非配置,且从通过将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维持得高来有效地抑制面板透射率的降低的观点来看为优选的。
(1-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10中,大副间隔件50SA配置于与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大副间隔件50SA配置在面对红色像素部90-R或蓝色像素部90-B的位置,能抑制面对绿色像素部90-G的位置处的大副间隔件50SA的配设数目。由此,能抑制设于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比较高的绿色像素部90-G的扩展遮光部42,以抑制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降低,从而将面板透射率维持得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大副间隔件50SA对与绿色像素部90-G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1设为非配置,且从通过将绿色像素部90-G的开口率维持得高来有效地抑制面板透射率的降低的观点来看为优选的。
(1-11)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含上述中的任一个所记载的液晶面板10。根据这种结构,能获得一种图像显示品质及耐表面按压力优异的高亮度的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2>
通过图7及图8来说明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例示通过改变大副间隔件250SA及小副间隔件250SB的配置并与此相应地配置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B而成的液晶面板。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基本结构,所以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将省略说明,并根据需要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实施方式3以下也同样)。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CF基板220设为如下结构:包含大副间隔件250SA的行是隔1行设一个,大副间隔件250SA与小副间隔件250SB的配设数目的比为大致1:5。基本上,在X轴方向上,在仅排列有小副间隔件250SB的行之间,以大副间隔件250SA→小副间隔件250SB→小副间隔件250SB这一顺序进行反复排列的行是交替地(隔1行地)配置。在Y轴方向上,在仅排列有小副间隔件250SB的列之中,交替排列有大副间隔件250SA和小副间隔件250SB的列是隔2列配置一个。包含红色像素部290-R、绿色像素部290-G及蓝色像素部290-B的各像素部290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各像素部90的配置同样,包含大副间隔件250SA的列全部配置在红色像素部290-R与蓝色像素部290-B之间的交叉部241A。在与绿色像素部290-G邻接的所有交叉部241A配置小副间隔件250SB。
本实施方式的主间隔件50M基本上配置在对以上述一定顺序配置的副间隔件250SA,250SB中的大副间隔件250SA进行替换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主间隔件50M的配设数目非常少,所有主间隔件50M都设在配置于红色像素部290-R与蓝色像素部290-B之间的交叉部241A。此外,关于以沿X轴方向分别排列一个的红色像素部290-R、绿色像素部290-G、蓝色像素部290-B成为1组的方式构成的各像素291,在与包含于其中的像素部290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241,主间隔件50M和大副间隔件250SA以它们的合计配设数目均为2个的方式来设置。但不同于实施方式1中主间隔件50M在列方向上与大副间隔件50SA相邻,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主间隔件50M相邻的间隔件250不仅行方向及列方向还包括斜方向在内,全都为小副间隔件250SB。
在以上述的配置设有主间隔件50M、副间隔件250SA,250SB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设于成为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的蓝色像素部290-B及红色像素部290-R内。此外,中等大小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也设于蓝色像素部290-B及红色像素部290-R内。另一方面,在绿色像素部290-G内仅设置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B。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于实施方式1,在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内不会形成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在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内除了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以外仅形成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B。
[验证实验2]
为了在以上述方式配设主间隔件50M以及大副间隔件250SA及小副间隔件250SB所导致的对面板透射率的影响上获得见解,以下述方式进行验证实验2。在该验证实验2中,将包含本实施方式2的CF基板220(参照图7等)的液晶面板作为实施例2。比较例1为与验证实验1所用物同样的液晶面板。
如图8的表所示,实施例2的液晶面板也与比较例1同样地以副间隔件面积密度为6.4%的方式来调整间隔件250的尺寸形状和配设比率等。由此,针对实施例2的液晶面板也将确保一定的耐表面按压力。具体而言,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150S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5.0μm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实施例2的大副间隔件250SA以基底部的直径为21.0μm的方式形成,小副间隔件250SB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3.5μm的方式形成。另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大副间隔件250SA的配设数目减少,所以小副间隔件250SB以配设面积稍微变大的方式形成。
而且,实施例2的液晶面板也以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290N的开口率的比为95%以上的方式来配设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242SB。具体而言,如图8的表所示,通过以自大副间隔件250SA或小副间隔件250SB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6.75μm的方式来配设所有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B,能使开口率比为95.3%以上。另外,如以上关于验证实验1的说明,在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中以自副间隔件150S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8.25μm的方式配设有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2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算出呈各色的像素部290,190的平均开口率,并且测量面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图8的表。面板透射率为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值:制作于各液晶面板附设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使该液晶装置白显示以测量图像显示区域的照度,将测得的照度用百分比来表示,所述百分比是将背光装置单体的照度设为100。在图8的表中,将比较例1的面板透射率设为100时的实施例2的面板透射率的相对值也一并记载。
如图8的表所示,在实施例2中,各色像素部290-R,290-G,290-B的平均开口率都高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的各色像素部190-R,190-G,190-B的平均开口率。一般认为其原因是针对大副间隔件250SA和小副间隔件250SB这两种,以成为适当的平衡的方式设计各自的大小,从而在整个液晶面板10中以适当的平衡配置为面对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及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290N。这样,为了使开口率比为95%以上,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需要8.25μm的扩展幅度,如果是实施例2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242SB则能减小到6.75μm,从而抑制它们所包含的虚设区域。一般认为其结果是,能缩小整个液晶面板中的遮光层的配设面积,从而提高各色像素部290-R,290-G,290-B的平均开口率。
此外,如图8的表所示,在比较例1中,针对红色像素部190-R、绿色像素部190-G、蓝色像素部190-B算出的平均开口率大致相等,相对于此,在实施例2中,绿色像素部290-G的平均开口率大于红色像素部290-R及蓝色像素部290-B的平均开口率。这是因为将配设面积大的大副间隔件250SA配置在与红色像素部290-R或蓝色像素部290-B邻接的交叉部241A,且对与绿色像素部290-G邻接的交叉部241A设为非配置。其原因是在红色像素部290-R及蓝色像素部290-B内形成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和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相对于此形成于绿色像素部290-G内的扩展遮光部242全部为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B。在此,如上所述,绿色像素部290-G与红色像素部290-R及蓝色像素部290-B相比,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大。因此,关于绿色像素部290-G的开口率增加的实施例2的液晶面板,面板透射率有效提高,且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获得了约3.9%的提高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及包含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1-1)至(1-11)同样的结构,除了取得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具有下述(2-1)的结构。
(2-1)在本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中,在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241处未设有大副间隔件250SA。根据这种结构,为了形成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在无法避免开口率降低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内不会设置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从而能缩小设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的扩展遮光部242,以抑制该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的开口率的降低。其结果为,能抑制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242SA,2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同时将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290N的开口率比维持得高,从而抑制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2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以确保优异的图像显示品质。
<实施方式3>
通过图9及图10来说明实施方式3。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将例示通过改变大副间隔件350SA及小副间隔件350SB的配置并与此相应地配置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B而成的液晶面板。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CF基板320基本上为如下的结构:在X轴方向上仅排列有大副间隔件350SA的行与仅排列有小副间隔件350SB的行是交替地配置,且大副间隔件350SA与小副间隔件350SB的配设数目的比为大致1:1。在Y轴方向上,无论是哪一列大副间隔件350SA和小副间隔件350SB都交替地排列配置。红色像素部390-R、绿色像素部390-G、蓝色像素部390-B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各像素部90的配置同样,且大副间隔件350SA及小副间隔件350SB配置为相对于各色的像素部390的相对配置大致同等。
本实施方式的主间隔件50M基本上配置在对以上述一定顺序配置的副间隔件350SA,350SB中的大副间隔件350SA进行替换的位置。优选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主间隔件50M的配设数目非常少,且将所有的主间隔件50M设置在配置于红色像素部390-R与蓝色像素部390-B之间的交叉部341A。而且,用小副间隔件350SB替换大副间隔件350SA,以使与主间隔件50M相邻的间隔件350全部为小副间隔件350SB。
在以上述的配置设有主间隔件50M、副间隔件350SA,350SB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设于成为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的蓝色像素部390-B及红色像素部390-R内。这样,在与设有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341未配置有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A的大副间隔件350SA,而是除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以外仅形成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SB。
[验证实验3]
为了在以上述方式配设主间隔件50M以及大副间隔件350SA及小副间隔件350SB所导致的对面板透射率的影响上获得见解,以下述方式进行验证实验3。在该验证实验3中,将包含本实施方式3的CF基板320(参照图9等)的液晶面板作为实施例3。比较例1为与验证实验1所用物同样的液晶面板。
如图10的表所示,实施例3的液晶面板也与比较例1同样地以副间隔件面积密度为6.4%的方式来调整间隔件350的尺寸形状和配设比率等。由此,对实施例3的液晶面板也将确保一定的耐表面按压力。具体而言,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150S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5.0μm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实施例3的大副间隔件250SA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8.0μm的方式形成,小副间隔件250SB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1.0μm的方式形成。另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大副间隔件350SA的配设数目增加,所以大副间隔件350SA以配设面积稍微变小的方式形成。
而且,实施例3的液晶面板也以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390N的开口率的比为95%以上的方式来配设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A,342SB。具体而言,如图10的表所示,通过以自大副间隔件350SA或小副间隔件350SB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6.50μm的方式配设所有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B,能使开口率比为95.1%以上。另外,如以上关于验证实验1的说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以自副间隔件150S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8.25μm的方式配设有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3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算出呈各色的像素部390,190的平均开口率,并且测量面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图10的表中。面板透射率为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值:制作于各液晶面板附设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使该液晶装置白显示以测量图像显示区域的照度,将测得的照度用百分比来表示,所述百分比是将背光装置单体的照度设为100。在图10的表中,将比较例1的面板透射率设为100时的实施例3的面板透射率的相对值也一并记载。
如图10的表所示,在实施例3中,针对各色像素部390-R,390-G,390B算出的平均开口率与比较例1同样地大致相等,但各像素部390的开口率会相较于比较例1在整体上提高。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针对大小(配设面积)不同的大副间隔件350SA和小副间隔件350SB,以成为适当的平衡的方式设计大小,从而在整个液晶面板中以适当的平衡配置为面对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及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390N。这样,为了使开口率比为95%以上,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需要8.25μm的扩展幅度,如果是实施例3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A,342SB则能减小到6.50μm,从而能抑制它们所包含的虚设区域。另外,可认为在像本实施例3那样将扩展幅度设为6.50μm时,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几乎未包含用于调整开口率比的虚设区域。一般认为其结果是,能缩小整个液晶面板中的遮光层的配设面积,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各色像素部290-R,290-G,290-B的平均开口率。实施例3的液晶面板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能使面板透射率提高约3.6%。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3的液晶面板及包含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1-1)至(1-4)、(1-6)至(1-9)、(1-11)同样的结构,除了取得与针对它们在上文所做的说明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具有下述(3-1)的结构。
(3-1)在本实施方式3的液晶面板中,在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341未设有大副间隔件350SA。根据这种结构,为了形成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在无法避免开口率降低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不会设置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的大副间隔件350SA,由此能抑制设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的扩展遮光部342,从而抑制该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的开口率的降低。其结果为,能抑制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342SA,3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同时将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390N的开口率比维持得高,以抑制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3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从而确保优异的图像显示品质。
<实施方式4>
通过图11及图12来说明实施方式4。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例示通过改变大副间隔件450SA及小副间隔件450SB的配置并与此相应地配置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B而成的液晶面板。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CF基板420基本上为如下的结构: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大副间隔件450SA和小副间隔件450SB呈交错状地排列配置,且大副间隔件450SA与小副间隔件450SB的配设数目的比为大致1:1。大副间隔件450SA和小副间隔件450SB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均是以1个为单位交替地排列配置。因此,与以小副间隔件连续地排列的方式配置的液晶面板相比,在局部的表面按压力下的强度一样地变高。红色像素部490-R、绿色像素部490-G、蓝色像素部490-B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各像素部90的配置同样,大副间隔件450SA及小副间隔件450SB配置为相对于各色的像素部490的相对配置大致同等。
主间隔件50M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配设数目少,且基本上配置在对以上述一定顺序配置的副间隔件450SA,450SB中的大副间隔件450SA的一部分进行替换的位置。优选为主间隔件50M设置在与呈红色或蓝色的像素部490邻接的交叉部441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会在与4个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41中,针对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在成为主间隔件50M的对角的位置配置大副间隔件450SA。
[验证实验4]
为了在以上述方式配设主间隔件50M以及大副间隔件450SA及小副间隔件450SB所导致的对面板透射率的影响上获得见解,以下述方式进行验证实验4。在该验证实验4中,将包含本实施方式4的CF基板420(参照图11等)的液晶面板作为实施例4。比较例1为与验证实验1所用物同样的液晶面板。
如图12的表所示,实施例4的液晶面板也与比较例1同样地以副间隔件面积密度为6.4%的方式来调整间隔件450的尺寸形状和配设比率等。由此,针对实施例4的液晶面板也将确保一定的耐表面按压力。具体而言,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150S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5.0μm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实施例4的大副间隔件450SA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8.0μm的方式形成且小副间隔件450SB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1.0μm的方式形成。另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大副间隔件的配设数目增加,所以大副间隔件450SA以配设面积稍微变小的方式形成。
而且,关于本实施例4的液晶面板,以如下的方式配设所有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A,442SB:成为几乎不包含用于调整开口率比的虚设区域的大小,具体而言,自大副间隔件450SA或小副间隔件450SB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6.50μm。另外,如以上关于验证实验1的说明,在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中,以自副间隔件150S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8.25μm的方式配设有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4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算出呈各色的像素部490,190的平均开口率、以及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1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490N,190N的开口率的比,并且测量面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图12的表中。面板透射率为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值:制作于各液晶面板附设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使该液晶装置白显示以测量图像显示区域的照度,将测得的照度用百分比来表示,所述百分比是将背光装置单体的照度设为100。在图12的表中,将比较例1的面板透射率与实施例4的面板透射率比较后的相对值也一并记载。
如图12的表所示,在实施例4中,针对各色像素部490-R,490-G,490-B算出的平均开口率与比较例1同样地大致相等,但各像素部490的开口率相较于比较例1在整体上提高了。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减少了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A,4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从而在整体上缩小了遮光层的配设面积。其结果为,实施例4的液晶面板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能使面板透射率提高约3.6%。
另外,关于开口率比,在实施例4的液晶面板中,无论是红色像素部490-R及蓝色像素部490-B中的哪一个,都与比较例1相比稍微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41分别配置有1个大副间隔件450SA,所以在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内除了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以外还形成有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A。因此,一般认为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的开口率降低了。然而,虽然以几乎不包含虚设区域的方式形成有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A,442SB,但实施例4的液晶面板也能确保93%以上的开口率。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4的液晶面板及包含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1-1)至(1-4)、(1-7)至(1-9)、(1-11)同样的结构,且除了取得与针对它们在上文所做的说明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具有下述(4-1)的结构。
(4-1)在本实施方式4的液晶面板中,像素部490排列为在X轴方向(行方向)上绿色像素部(第一像素部)490-G和红色像素部(第二像素部)490-R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Y轴方向(列方向)上绿色像素部490-G或红色像素部490-R各自反复排列;大副间隔件(第二间隔件)450SA及小副间隔件(第三间隔件)450SB相对于像素部490配置为X轴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并且Y轴方向上的配置分别移位1个(规定量)而呈交错状排列。根据这种结构,不仅耐表面按压力高的大副间隔件450SA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内,而且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42SA的大副间隔件450SA也以一定的分布频度分布于液晶面板内,以使扩展遮光部442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中。由此,能更加缓和显示不均而维持高的图像显示品质,并且对整个液晶面板一样地确保高的耐表面按压力。
<实施方式5>
通过图13及图14来说明实施方式5。在本实施方式5中也将例示通过改变大副间隔件550SA及小副间隔件550SB的配置并与此相应地配置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B而成的液晶面板。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CF基板520基本上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为如下的结构: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大副间隔件550SA和小副间隔件550SB呈交错状排列配置,且大副间隔件550SA与小副间隔件550SB的配设数目的比为大致1:1。大副间隔件550SA和小副间隔件550SB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均是以1个为单位交替地排列配置。红色像素部590-R、绿色像素部590-G、蓝色像素部590-B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各像素部90的配置同样,且大副间隔件550SA及小副间隔件550SB配置为相对于各色的像素部590的相对配置大致同等。
主间隔件50M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配设数目少,且基本上配置在对以上述一定顺序配置的副间隔件550SA,550SB中的大副间隔件550SA的一部分进行替换的位置。优选为主间隔件50M设置在与呈红色或蓝色的像素部590邻接的交叉部541A。在本实施方式中还用小副间隔件550SB来替换以与主间隔件50M相邻的方式配置的间隔件550中处于本来配置有大副间隔件550SA的位置者。具体而言,当着眼于某一主间隔件50M时,在与该主间隔件50M的斜方向相邻的共计4处配置小副间隔件550SB。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的液晶面板中,在与某一主间隔件50M周围的4个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441中,针对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490M在成为主间隔件50M的对角的位置配置有大副间隔件450SA。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与4个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541的间隔件550全部为小副间隔件550SB。
根据上述的配置,在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内不会设置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而是除了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以外仅配置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B。
[验证实验5]
为了在以上述方式配设主间隔件50M以及大副间隔件550SA及小副间隔件550SB所导致的对面板透射率的影响上获得见解,以下述方式进行验证实验5。在该验证实验5中,将包含本实施方式5的CF基板520(参照图13等)的液晶面板作为实施例5。比较例1为与验证实验1所用物同样的液晶面板。
如图14的表所示,实施例5的液晶面板也与比较例1同样地以副间隔件面积密度为6.4%的方式来调整间隔件550的尺寸形状和配设比率等。由此,针对实施例5的液晶面板也将确保一定的耐表面按压力。具体而言,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150S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5.0μm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实施例5的大副间隔件550SA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8.0μm的方式形成,小副间隔件550SB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1.0μm的方式形成。另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大副间隔件的配设数目增加,所以大副间隔件550SA以配设面积稍微变小的方式形成。
而且,关于本实施例5的液晶面板,以如下的方式配设所有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542SB:成为几乎不包含用于调整开口率比的虚设区域的大小,具体而言,自大副间隔件550SA或小副间隔件550SB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6.50μm。另外,如以上关于验证实验1的说明,在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中,以自副间隔件150S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8.25μm的方式配设有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5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算出呈各色的像素部590,190的平均开口率、以及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1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590N,190N的开口率的比,并且测量面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图14的表中。面板透射率为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值:制作于各液晶面板附设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使该液晶装置白显示以测量图像显示区域的照度,将测得的照度用百分比来表示,所述百分比是将背光装置单体的照度设为100。在图14的表中,将比较例1的面板透射率与实施例5的面板透射率比较后的相对值也一并记载。
如图14的表所示,在实施例5中,针对各色像素部590-R,590-G,590-B算出的平均开口率与比较例1同样地大致相等,但各像素部590的开口率会相较于比较例1在整体上提高。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减少了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5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从而在整体上缩小了遮光层的配设面积。其结果为,实施例5的液晶面板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能使面板透射率提高约3.6%。
此外,关于开口率比,在实施例5的液晶面板中,无论是红色像素部590-R及蓝色像素部590-B中的哪一个,都能与比较例1同样地为95%以上。一般认为这是由于使配置于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541的间隔件550全部为小的小副间隔件550SB,以抑制形成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内的扩展遮光部542。得知这样在实施例5的液晶面板中,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难以被看到观察到,即使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542SB不包含虚设区域也能实现高的开口率比,从而确保一定的图像显示品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5的液晶面板及包含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1-1)至(1-4)、(1-7)、(1-9)、(1-11)同样的结构,且除了取得与针对它们在上文所做的说明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具有下述(5-1)及(5-2)的结构。
(5-1)在本实施方式5的液晶面板中,像素部590排列为在X轴方向(行方向)上绿色像素部(第一像素部)590-G和红色像素部(第二像素部)590-R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Y轴方向(列方向)上绿色像素部590-G或红色像素部590-R各自反复排列;大副间隔件(第二间隔件)550SA及小副间隔件(第三间隔件)550SB相对于像素部590配置为X轴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并且Y轴方向上的配置分别移位1个(规定量)而呈交错状排列。根据这种结构,不仅耐表面按压力高的大副间隔件550SA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内,而且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的大副间隔件550SA也以一定的分布频度分布于液晶面板内,以使扩展遮光部542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中。由此,能更加缓和显示不均而维持高的图像显示品质,并且对整个液晶面板一样地确保高的耐表面按压力。
(5-2)在本实施方式5的液晶面板中,在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541未设有大副间隔件550SA。根据这种结构,为了形成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在无法避免开口率降低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内不会设置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从而能缩小设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的扩展遮光部542,以抑制该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的开口率的降低。其结果为,能抑制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542SA,5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同时将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590N的开口率比维持得高,从而抑制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5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以确保优异的图像显示品质。
<实施方式6>
通过图15及图16来说明实施方式6。在本实施方式6也将例示通过改变大副间隔件650SA及小副间隔件650SB的配置并与此相应地配置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及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B而成的液晶面板。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CF基板620基本上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为如下结构: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大副间隔件650SA和小副间隔件650SB呈交错状排列配置,且大副间隔件650SA与小副间隔件650SB的配设数目的比为大致1:1。大副间隔件650SA和小副间隔件650SB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均是以1个为单位交替地排列配置。红色像素部690-R、绿色像素部690-G、蓝色像素部690-B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的各像素部90的配置同样,且大副间隔件650SA及小副间隔件650SB配置为相对于各色的像素部690的相对配置大致同等。
主间隔件50M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配设数目少,但基本上配置在对以上述一定顺序配置的副间隔件650SA,650SB中的小副间隔件650SB的一部分进行替换的位置。优选为主间隔件50M设置在与呈红色或蓝色的像素部690邻接的交叉部641A。在本实施方式中还用小副间隔件650SB来替换以与主间隔件50M相邻的方式配置的间隔件650中本来处于配置有大副间隔件650SA的位置者。具体而言,当着眼于某一主间隔件50M时,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与该主间隔件50M相邻的共计4处配置小副间隔件650SB。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与4个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641的间隔件650全部为小副间隔件650SB。在上述的实施方式5的液晶面板中,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夹着主间隔件50M的行及列,会产生小副间隔件550SB以5个为单位而连续配置的部位,从而存在在这种部位,局部的表面按压力下的强度会降低的隐患。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产生小副间隔件650SB以排列4个以上的方式连续配置的部位,从而局部的表面按压力下的强度的不稳定也会得到抑制。
根据上述配置,在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内不会设置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而是除了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外仅配置小的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B。
[验证实验6]
为了在以上述方式配设主间隔件50M以及大副间隔件650SA及小副间隔件650SB所导致的对面板透射率的影响上获得见解,以下述方式进行验证实验6。在该验证实验6中,将包含本实施方式6的CF基板620(参照图15等)的液晶面板作为实施例6。比较例1为与验证实验1所用物同样的液晶面板。
如图16的表所示,实施例6的液晶面板也与比较例1同样地以副间隔件面积密度为6.4%的方式来调整间隔件650的尺寸形状和配设比率等。由此,针对实施例6的液晶面板也将确保一定的耐表面按压力。具体而言,比较例1的副间隔件150S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5.0μm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此实施例6的大副间隔件650SA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8.0μm的方式形成,小副间隔件650SB以基底部的直径为11.0μm的方式形成。另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大副间隔件的配设数目增加,所以大副间隔件650SA以配设面积稍微变小的方式形成。
而且,关于本实施例6的液晶面板,以如下的方式配设所有的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642SB:成为几乎不包含用于调整开口率比的虚设区域的大小,具体而言,自大副间隔件650SA或小副间隔件650SB的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6.50μm。另外,如以上关于验证实验1的说明,在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中,以自副间隔件150S外周起的扩展幅度为8.25μm的方式配设有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142S。
针对上述的实施例6及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算出呈各色的像素部690,190的平均开口率、以及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190M的开口率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690N,190N的开口率的比,并且测量面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图16的表中。面板透射率为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值:制作于各液晶面板附设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使该液晶装置白显示以测量图像显示区域的照度,将测得的照度用百分比来表示,所述百分比是将背光装置单体的照度设为100。在图16的表中,将比较例1的面板透射率与实施例6的面板透射率比较后的相对值也一并记载。
如图16的表所示,在实施例6中,针对各色像素部690-R,690-G,690-B算出的平均开口率与比较例1同样地大致相等,但各像素部690的开口率在整体上相较于比较例1变高了。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减少了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6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从而在整体上缩小了遮光层的配设面积。其结果为,实施例6的液晶面板与比较例1的液晶面板相比,能使面板透射率提高约3.6%。
此外,关于开口率比,在实施例6的液晶面板中,无论是红色像素部690-R及蓝色像素部690-B中的哪一个,都能与比较例1同样地为95%以上。一般认为这是由于使配置于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641的间隔件650全部为小的小副间隔件650SB,以抑制形成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内的扩展遮光部642。得知这样在实施例6的液晶面板中,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难以被看到观察到,即使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642SB不包含虚设区域也能实现高的开口率比,从而确保一定的图像显示品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6的液晶面板及包含该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1-1)、(1-2)、(1-4)、(1-9)、(1-11)同样的结构,且除了取得与针对它们在上文所做的说明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具有下述(6-1)及(6-2)的结构。
(6-1)在本实施方式6的液晶面板中,像素部690排列为在X轴方向(行方向)上绿色像素部(第一像素部)690-G和红色像素部(第二像素部)690-R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Y轴方向(列方向)上绿色像素部690-G或红色像素部690-R各自反复排列;大副间隔件(第二间隔件)650SA及小副间隔件(第三间隔件)650SB相对于像素部690配置为X轴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并且Y轴方向上的配置分别移位1个(规定量)而呈交错状排列。根据这种结构,不仅耐表面按压力高的大副间隔件650SA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内,而且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的大副间隔件650SA也以一定的分布频度分布于液晶面板内,由此使扩展遮光部642分散配置于液晶面板中。由此,能更加缓和显示不均而维持高的图像显示品质,并且对整个液晶面板一样地确保高的耐表面按压力。
(6-2)在本实施方式6的液晶面板中,在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相邻的像素部间遮光部641未设有大副间隔件650SA。根据这种结构,为了形成大的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42M,在无法避免开口率降低的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不会设置需要比较大的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的大副间隔件650SA,由此能缩小设于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的扩展遮光部642,以抑制该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的开口率的降低。其结果为,能抑制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642SA,642SB所包含的虚设区域,同时将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与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690N的开口率比维持得高,从而抑制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690M的局部的亮度降低,以确保优异的图像显示品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不配置大副间隔件650SA的交叉部641A没有以排列4个以上的方式连续配置的部位。由此,能抑制局部的表面按压力下的强度的不稳定,从而在液晶面板的整个表面一样地确保高的耐表面按压力。
<其它实施方式>
本技术不受根据上述记载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像素部及像素、间隔件、遮光部等构造物的尺寸形状和配置仅为一例,可适当地变更。例如,如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技术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间隔件包含规定基板间隔的第一间隔件、承受耐表面按压力的第二间隔件以及第三间隔件这三种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间隔件也可包含四种以上。例如,如以下关于图17的说明,作为承受耐表面按压力的副间隔件,也可包含尺寸形状与第二间隔件和第三间隔件不同的第4间隔件和第5间隔件。此外,作为规定基板间隔的主间隔件,也可包含尺寸形状与第一间隔件不同的间隔件。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间隔件均呈截面形状为圆盘状的前端尖的圆台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间隔件也可设为例如从基端到突出端具有相同的截面面积。此外,也可设为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或不定形状,或X轴方向与Y轴方向的配设幅度不同。此外,间隔件也无需互为相似形状,也可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在图17中示出呈配设面积互不相同的椭圆形的截面的四种间隔件、即在除了第一间隔件750M、第二间隔件750SA、第三间隔件750SB以外还设有配设面积比第三间隔件750SB小的第4间隔件750SC时的平面配置的一例。如图17所示,在面对间隔件750的像素部790的内侧形成具有与所配设的间隔件750相配合的大小的扩展遮光部742。另外,在图17中例示了这些间隔件750配置为沿着像素部间遮光部中的X轴方向延伸部分741X排列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下,只要使间隔件750形成为截面呈以X轴方向为长轴的椭圆锥状或椭圆柱状,就能增大包含于像素部间遮光部741内的间隔件遮光部,因而为优选。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一间隔件形成为具有与基板间隔G大致相等的突出长度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如下的结构:使第一间隔件形成为突出长度小于基板间隔G,并在与设有第一间隔件的基板相向配置的另一基板将台座部配置在与该第一间隔件相对的位置,且使第一间隔件的突出端在台座部与另一基板抵接。另外,也可在与第二间隔件和第三间隔件的突出端相对的位置设有具备维持间隙的尺寸形状的台座部。此外,也可形成为第二间隔件与第三间隔件的突出长度互不相同。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间隔件配置为其中心均与像素部间遮光部中X轴方向延伸部分与Y轴方向延伸部分的中心线的交点重叠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将间隔件配置为其中心与自上述中心线移位后的位置重叠。在以这样的方式移位的情况下,可使间隔件的一部分移位,也可使全部移位。间隔件可沿X轴方向移位,也可沿Y轴方向移位。在图18中示出使间隔件的一部分沿X轴方向移位的情况的平面配置的一例。在图18中,在X轴方向上以第一间隔件850M→第三间隔件850SB→第三间隔件850SB→第二间隔件850SA这一顺序排列配置的间隔件850中,仅使配置于第三间隔件850SB与第二间隔件850SA之间的第三间隔件850SB向第二间隔件850SA侧移位。这时,优选为在像素部890包含面板透射率贡献度高的第一像素部890-G以及与其相比面板透射率贡献度低的第二像素部890-B的情况下,向远离面板透过寄与率高的第一像素部890-G的方向移位。其原因是这样有可能通过第一像素部890-G的开口率变高来抑制面板透射率的降低或提高面板透射率。此外,需要大的间隔件遮光部的第一间隔件850M和第二间隔件850SA从抑制遮光层的配设面积的观点出发,优选配置为其中心与像素部间遮光部中X轴方向延伸部分与Y轴方向延伸部分的中心线的交点重叠,所以优选为在仅使一部分的间隔件850移位的情况下,使间隔件遮光部可以较小的第三间隔件850SB移位。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间隔件均配置于呈格子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的交叉部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如图19所示,使间隔件950配置于非交叉部941A的X轴方向延伸部分941X。在各个像素部的面积大的情况下,有时优选为以上述方式来配置。在像素部的面积小的情况下,需要对各像素部维持一定的开口面积,所以优选为间隔件配置于交叉部。另外,在图19中,构成间隔件950的第一间隔件950M、第二间隔件950SA、第三间隔件950SB中的全部都配设在非交叉部941A的部分,但也可将它们中的一部分配设于交叉部941A,并将剩下的配设于非交叉部941A的部分。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一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相较于第二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更大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设为第一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与第二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为同一面积。这样,将易于以抑制颜色不均和亮度不均的方式来设计显示面板,因而为优选。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于4个各像素部的4个扩展遮光部的面积和平面形状同等的情况,所述4个各像素部面对设有间隔件的交叉部,但并不限于此。它们的平面形状也可互不相同,扩展遮光部也可仅设于面对配设有间隔件的像素部间遮光部的像素部中的一部分像素部。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包含红色、蓝色、绿色这3色的着色部且像素由3色的像素部构成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设为如下结构:代替上述3色或在它们的基础上,彩色滤光片包含会选择性地透过属于黄色的波长区域的黄色光的黄色着色部,像素部包含呈黄色的黄色像素部。此外,也可设为如下结构:彩色滤光片包含无着色部,像素部包含透明像素部。在这种情况下,透明像素部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最高,黄色像素部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也高,所以优选为以这些像素部的开口率变高的方式来配置间隔件。而且,也可代替这些颜色或在它们的基础上设置呈不同颜色的着色部和像素部。
(9)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着色部和像素部的配置(排列顺序)可适当地变更。例如,着色部及像素部也可为如下配置:在X轴方向上同色的连续排列,在Y轴方向上呈不同颜色的反复排列。此外,也可为如下配置: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呈不同颜色的反复排列。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像素电极和像素部间遮光部的开口部分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但它们的平面形状可适当地变更。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所有的间隔件设于CF基板的情况,但它们也可设于阵列基板。此外,也可间隔件的一部分设于CF基板,剩下的设于阵列基板。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像素部间遮光部及扩展遮光部设于CF基板的情况,但像素部间遮光部及扩展遮光部也可设于阵列基板。此外,像素部间遮光部及扩展遮光部也可分散配置于CF基板和阵列基板。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阵列基板中像素电极相对地配置于液晶层侧,共用电极相对地配置于透明基板侧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像素电极和共用电极也可以相对地颠倒过来的方式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沿平行于基板面的方向(横向)向液晶分子施加电场的横向电场方式的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模式的液晶面板所使用的阵列基板。因此,记载了于阵列基板形成有像素电极及共用电极者,但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对以其它动作模式例如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模式、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TN模式(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等工作的液晶面板也能应用本技术。而且,对具备触摸传感器功能的液晶面板也能应用本技术。
(14)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平面形状为纵向长的长方形的液晶面板,但对平面形状为包括横向长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内的多边形或、圆形、椭圆形、不定形状等的液晶面板也能应用本技术。
(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有逆交错型TFT作为液晶面板的开关元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开关元件,也可设有交错型TFT或薄膜二极管(TFD)等TFT以外的元件。
(1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一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层的液晶面板,但并不限于此。对在一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材料以外的电光学物质等功能性有机分子(介质层)的显示面板也能应用本技术。即,作为显示面板,不仅液晶面板,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EPD(微胶囊型电泳式显示面板)、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电机械系统)显示面板等)也能应用本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一例)
10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的一例)
20,120,220,320,420,520,620 CF基板(一个基板)
22 彩色滤光片
24 着色部
30 阵列基板(另一个基板)
40 遮光层
41,141,241,341,441,541,641,741 像素部间遮光部
41A,141A,241A,341A,441A,541A,641A,941A 交叉部
41X,141X,741X,941X X轴方向延伸部分
41Y,141Y Y轴方向延伸部分
42,142,242,342,442,542,642,742 扩展遮光部
42M 主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
42SA,242SA,442SA,542SA,642SA 大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
42SB,242SB,442SB,542SB,642SB 小副间隔件用扩展遮光部
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 间隔件
50M,750M,950M 主间隔件(第一间隔件的一例)
50SA,250SA,350SA,450SA,550SA,650SA,750SA,950SA 大副间隔件(第二间隔件的一例)
50SB,250SB,350SB,450SB,550SB,650SB,750SB950SB 小副间隔件(第三间隔件的一例)
90-B,190-B,290-B,390-B,490-B,590-B,690-B 蓝色像素部(第三像素部的一例)
90-G,190-G,290-G,390-G,490-G,590-G,690-G 绿色像素部(第一像素部的一例)
90-R,190-R,290-R,390-R,490-R,590-R,690-R 红色像素部(第二像素部的一例)
90,190,290,390,490,590,690,790,890 像素部
90M,190M,290M,390M,490M,590M,690M 主间隔件邻接像素部
90N,190N,290N,390N,490N,590N,690N 主间隔件非邻接像素部
91,291 像素
AA 显示区域(有源区域)
NAA 非显示区域(无源区域)
G 单元间隙(基板间隔)
PM 突出长度
PS 突出长度
CLX 中心线
CLY 中心线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基板,它们隔开规定的基板间隔且相互对置配置;
多个像素,它们由像素部构成,所述像素部在所述一对基板的板面内呈矩阵状排列配置,且至少包含呈特定颜色的第一像素部及呈与所述特定颜色不同的颜色的第二像素部;
像素部间遮光部,其设于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以使相邻的所述像素部之间分隔;
间隔件,其夹设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且配置于从所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重叠的位置;以及
扩展遮光部,其设置为自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向所述像素部的内侧扩展,并对所述间隔件的周边区域进行遮光,
所述间隔件包含:
第一间隔件,其以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一对基板的双方相接的方式夹设,且规定所述基板间隔;
第二间隔件,其在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以朝向另一个基板突出且具有小于所述基板间隔的突出长度的方式设置;以及
第三间隔件,其在所述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上,以朝向另一个基板突出且具有小于所述基板间隔的突出长度,且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的配设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间隔件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隔件配置为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规定的相对配置,
所述第二间隔件设有多个,且包含以如下方式配置而成者: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所述规定的相对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间隔件中的过半数配置为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像素部构成所述规定的相对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部配置为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分别至少排列两个,
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设置为呈格子状,
在所述间隔件中,至少所述第一间隔件及所述第二间隔件设于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的交叉部,
与所述第一间隔件及所述第二间隔件相关的所述扩展遮光部设置为向与所述交叉部相邻的4个所述像素部的内侧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间隔件的配设数目被设为多于所述第二间隔件的配设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部以如下方式配置:在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与所述第二像素部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列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或所述第二像素部各自反复排列,
所述第二间隔件及所述第三间隔件以如下方式配置:相对于所述像素部的所述行方向及所述列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且呈格子状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部以如下方式排列:在行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与所述第二像素部以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并且在列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部或所述第二像素部各自反复排列,
所述第二间隔件及所述第三间隔件以如下方式配置:相对于所述像素部,在所述行方向上的配置为固定,并且在所述列方向上的配置移位规定量且呈交错状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隔件配置于替换了所述第二间隔件的一部分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与面对所述第一间隔件的所述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未设有所述第二间隔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像素中的每一个,在与包含于所述像素的所述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所述第一间隔件及所述第二间隔件以它们的合计配设数目为固定的方式来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部还包括第三像素部,所述第三像素部呈与所述第一像素部及所述第二像素部不同的颜色,
所述第一像素部与所述第二像素部及所述第三像素部相比,对面板透射率的贡献度高,
所述第一间隔件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像素部或所述第三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间隔件配置于与所述第二像素部或所述第三像素部相邻的所述像素部间遮光部。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275575.XA 2019-04-11 2020-04-0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8128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5527 2019-04-11
JP2019075527A JP2020173352A (ja) 2019-04-11 2019-04-11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2879A true CN111812879A (zh) 2020-10-23

Family

ID=7274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5575.XA Pending CN111812879A (zh) 2019-04-11 2020-04-0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26576A1 (zh)
JP (1) JP2020173352A (zh)
CN (1) CN1118128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24299B2 (en) * 2019-04-08 2022-08-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ressure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electrode and light emitting lay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90872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224090A (ja) * 2009-03-23 2010-10-07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819148A (zh) * 2011-06-08 2012-12-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7407843A (zh) * 2015-03-06 2017-11-2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80292704A1 (en) * 2017-04-05 2018-10-1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9581754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90872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224090A (ja) * 2009-03-23 2010-10-07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819148A (zh) * 2011-06-08 2012-12-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7407843A (zh) * 2015-03-06 2017-11-28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80292704A1 (en) * 2017-04-05 2018-10-11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9581754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26576A1 (en) 2020-10-15
JP2020173352A (ja)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53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578895B2 (en) Light ray direction controll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8467020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9207432A (ja) 光バルブ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27877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162435Y1 (ko) 슈퍼트위스트네마틱 액정 디스플레이
JP553098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9060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35931B1 (ko) 간격 스페이서와 누름 스페이서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장치
EP248508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0058460B (zh) 液晶面板
CN101685232B (zh) 阵列基底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该阵列基底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0486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5260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42968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64795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89081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US2018034855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2147722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136661A1 (ja)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US20190339555A1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CN109416489B (zh) 液晶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181287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415525B2 (ja) 反射型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反射型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US11054704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