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992B -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992B
CN111800992B CN202010709802.5A CN202010709802A CN111800992B CN 111800992 B CN111800992 B CN 111800992B CN 202010709802 A CN202010709802 A CN 202010709802A CN 111800992 B CN111800992 B CN 111800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achine room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inspection poi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98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992A (zh
Inventor
许哲涛
姚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98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根据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根据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由于该三维温度热图是根据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生成的,因此,能够精准地表征数据机房的实际温度,从而能够实现对制冷设备的精准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根据设置在屋顶的温度检测装置进行温度监控而导致的过多的电能损耗,增加机房能耗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据机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机房中设置有多个机柜,机柜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热量,导致数据机房的温度较高,为了使得机房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则在机房温度较高时,需要采用制冷设备对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为了实现对数据机房的降温,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机房顶端设置测温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对机房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在机房地板下侧设置制冷设备,当检测到机房温度超过阈值时,控制制冷设备开启,冷气从下向上对机柜进行冷却,以实现对机房的降温操作。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数据机房的降温操作时,由于机房内机柜密集,散热量较大,往往造成机房不同高度区域温度出现偏差,地面温度偏低屋顶温度偏高。而温度检测装置位于屋顶,为了使监控点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范围,会造成过多的电能损耗,增加机房能耗。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的数据机房的降温方法会造成过多的电能损耗,增加机房能耗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
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
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数据机房的三维温度热图,进而可以根据该三维温度热图控制制冷设备运行,对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由于该三维温度热图是根据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生成的,因此,能够精准地表征数据机房的实际温度,从而能够实现对制冷设备的精准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根据设置在屋顶的温度检测装置进行温度监控而导致的过多的电能损耗,增加机房能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基于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数据机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温度热图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九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针对上述提及的现有的数据机房的降温方法会造成过多的电能损耗,增加机房能耗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供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运用在各种制冷装置控制的场景中。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数据机房的降温操作,一般都是在数据机房顶部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温度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控制设置在地板下侧的制冷设备释放冷气。但是,由于机房内机柜密集,散热量较大,往往造成数据机房不同高度区域温度出现偏差,地面温度偏低屋顶温度偏高,因此,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降温操作时,往往会导致制冷设备耗电量较大。相应地也增加了数据机房能耗。
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过程中,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为了能够在实现对数据机房降温操作的基础上,较少制冷设备的耗电量,需要对数据机房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测量。具体地,由于数据机房不同高度区域温度存在偏差,因此,可以采用设置有可升降平台的可移动平台对数据机房不同高度区域的温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生成三维的温度热图,根据该温度热图实现对制冷设备的控制操作。
图1为本公开基于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基于的网络架构至少包括:可移动平台1以及服务器2。其中,服务器2中设置有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该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可以采用C/C++、Java、Shell或Python等语言编写。可移动平台1则可以为设置有可升降平台并且能够进行路径规划的任意一种可移动平台,例如可移动机器人等。可移动平台1与服务器2通信连接,从而服务器2能够与可移动平台1进行信息交互。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该制冷设备控制装置设置在服务器中。该服务器可以与可移动平台通信连接,从而能够与可移动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向可移动平台发送待处理温度信息获取指令,可移动平台将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发送给制冷设备控制装置。
具体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从可移动平台获取待处理温度信息。也可以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操作,从可移动平台获取待处理温度信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可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因此,在可移动平台巡检的过程中,每移动到一个巡检点时,温度检测装置可以采集该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获得该待处理温度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在获取到该待处理温度信息之后,既可以根据温度检测装置在数据机房内每一巡检点采集的不同高度采集的温度信息,建立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该三维温度热图可以清晰地表征数据机房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温度信息。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固定位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温度信息来说,该三维温度热图能够更加精准地表征数据机房的温度信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同高度存在温度差而导致的制冷设备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
步骤103、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控制装置通过分析三维温度热图,能够获取数据机房的三维温度信息,进而能够得到数据机房全部空间区域的温度信息。通过数据机房全部空间区域的温度信息能够直观地获取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而对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操作。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现有的可移动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温度检测模块,其中,该温度检测模块具体包括由温度检测装置、导线电阻R5、导线电阻R6、导线电阻R7、电流源1、电流源2、R1、R2、C1、匹配电阻REF、放大器、ADC模数转换器。而现有的可移动平台的电路中具体包括激光雷达、惯性导航单元、控制器、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电机、升降平台驱动器、升降平台电机。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检测装置可以为任意的能够检测温度的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以测温传感器Pt100为例进行说明。
测温传感器Pt100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可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进而对不同高度的空间点进行温度测量。测温传感器Pt100为了满足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的条件,需要较长的导线与电路连接。由于导线较长,因此,该导线电阻不能忽略。为了避免导线电阻给整个电路带来的影响,可以在电路中引入该导线电阻对应的等效电阻。具体地,测温传感器Pt100采用三线制接法,R5、R6、R7为三根导线对应的等效电阻。
电流源1、电流源2为电路提供电源。R1、R2和C1构成输入端的滤波电路,用于过滤高频信号。匹配电阻REF用来调节温度检测装置两端电压,使温度检测装置两端电压接近中位电压,从而使输入电压处于运输放大器工作范围之内。
放大器用于将测温传感器Pt100两端的电压放大;ADC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放大器输出的模拟电压转换成数字电压,并将数字电压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该数字电压可计算出测温传感器Pt100两端电阻,处理器根据Pt100电阻与温度的对应关系映射表查询出当前温度值。
激光雷达用于扫描周围障碍物轮廓,并反馈障碍物距离和角度;惯性导航单元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能够反馈可移动平台的速度、方向等信息。
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运转。编码器位于电机转轴上,用于采集电机的转速、运转方向等信息。运转方向包括顺时针运转和逆时针运转,分别代表可移动平台前进和后退。
控制器通过控制升降平台驱动器驱动升降平台电机运转,从而控制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根据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数据机房的温度信息建立三维温度热图,由于该三维温度热图是根据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生成的,因此,能够精确的表征数据机房的三维温度分布。利用三维温度热图能够精确的控制数据机房内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操作,从而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相应地也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步骤101具体包括:
步骤201、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依次移动至所述数据机房内的每一巡检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预先规划可移动平台的移动路径,设定每一巡检点的坐标。制冷设备控制装置控制可移动平台从设定的坐标原点出发,根据惯性导航单元反馈的方向信息确定自身的朝向。进一步地,可移动平台根据雷达反馈的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调整前进方向,向前行驶。在前进过程中,可移动平台接收雷达实时反馈的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实时调整前进方向,依次到达数据机房内的每一巡检点。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数据机房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数据机房中设置有多排工作主机,工作主机之间设置有多个巡检坐标点(Xn,Yn)。可移动平台具体可以为巡检机器人。该巡检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的巡检顺序,依次移动至各巡检坐标点进行巡检以及温度检测操作。
步骤202、当所述可移动平台行驶至所述巡检点时,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可移动平台到达数据机房内的某一巡检点时,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向可移动平台的控制器发送移动指令,可移动平台的控制器按照该移动指令控制升降平台驱动器,驱动升降平台电机运转,实现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步骤203、获取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装置仍以测温传感器Pt100为例进行说明,测温传感器Pt100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当可移动平台到达数据机房内的某一巡检点时,升降平台上下移动,此时,测温传感器Pt100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采集该巡检点不同高度处对应的温度信息。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移动平台包括温度检测装置51、升降平台52。温度检测装置51可以为任意一种能够检测温度的装置。温度检测装置51安装在升降平台52上,升降平台52能够沿固定轨道上下移动,因此,温度检测装置51能够测量每一巡检点不同高度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移动平台在移动至每一巡检点之前,需要获取数据机房的地图。该地图可以为可移动平台在移动过程中根据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自行构建的,其中,数据采集装置具体包括图像采集设备、雷达、惯性导航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IMU)imu等。
具体地,可预先规划可移动平台的移动路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控制可移动平台从设定的坐标原点出发,根据惯性导航单元反馈的方向信息确定自身的朝向。进一步地,可移动平台根据雷达反馈的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调整前进方向,向前行驶。在前进过程中,可移动平台接收激光雷达实时反馈的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实时调整前进方向,遍历数据机房的每一位置,获取每一位置的地图。将遍历到的所有位置的地图进行叠加生成数据机房的地图。
可选地,该数据机房的地图也可以为其他可移动平台预先建立,并存储在预设的数据库中的。当可移动平台进行巡检之前,可以首先从该数据库中获取数据机房的地图,根据该地图分别移动至每一巡检点进行巡检以及温度检测。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可移动平台依次到达每一巡检点,在每一巡检点处控制升降平台上下移动,获取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每一巡检点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提高了数据机房内温度测量的精确度,为精确的控制数据机房内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提供了基础。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步骤103具体包括:
步骤301、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确定每一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
步骤302、控制每一巡检点对应的制冷设备按照所述降温策略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三维温度热图能够获得每一巡检点的温度分布信息,针对不同的温度分布信息制定相应的降温策略。控制每一巡检点对应的制冷设备按照相应的降温策略对数据机房进行降温,能够有效的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从而相应地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具体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301具体包括:
若所述巡检点对应的第一高度的温度信息高于第二高度的温度信息,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一降温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302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降温策略调高风力值,并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若巡检点对应的第一高度的温度高于第二高度的温度,表征当前时刻数据机房顶部的温度高于数据机房底部的温度,此时可能存在当前巡检点对应的制冷设备风力不足,冷风无法吹到数据机房顶部的问题。因此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相应的制冷设备采取第一降温策略对当前巡检点进行降温操作。
具体地,第一降温策略包括调高制冷设备的风力值,并调低温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仅调高制冷设备的风力值,根据测量到的温度与预设的标准温度之间的差值进行温度的调节,更加精准地实现对数据机房的降温操作。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301具体包括:
若所述巡检点处每一高度对应温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二降温策略。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302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降温策略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若巡检点处每一高度对应温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表征当前巡检点数据机房顶部到数据机房底部的温度相差不大,数据机房顶部到数据机房底部较高,说明此时可能存在当前巡检点对应的制冷设备温度设置不当的问题,因此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相应的制冷设备采取第二降温策略对当前巡检点进行降温操作。
具体地,第二降温策略包括调低温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调低温度的同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对风力值进行相应调节。例如,若数据机房的温度与标准温度之间的差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可以在降低温度的同时,增加风力值,已实现对数据机房的快速降温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巡检点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控制制冷设备按照不同的降温策略对该巡检点进行降温操作,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能耗,相应地也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步骤102具体包括:
步骤401、根据所述数据机房内每一巡检点的位置以及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模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控制装置以可移动平台的充电桩所在位置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将每一巡检点的位置坐标和不同高度对应的位置坐标标记在该三维坐标系中,生成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模型。
步骤402、根据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为所述三维模型设置不同的颜色深度,获得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其中,温度信息与颜色深度成正比。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控制装置根据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的位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在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采集的温度信息,更新数据机房三维模型的对应点的温度值,建立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其中,不同温度值对应不同颜色深度的点,温度越高,颜色深度越深。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温度热图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靠近数据机房底部的区域颜色较深,表征该区域内的温度较高;靠近机房顶部的区域颜色较浅,表征该区域内的温度较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花纹对不同的温度区域进行区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通过利用每一巡检点的位置和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位置建立三维模型,根据温度检测装置在不同位置采集的温度信息更新三维模型中对应点的颜色深度,建立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利用三维温度热图能够精确的控制数据机房内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操作,从而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相应地也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1、构建模块112、控制模块113。其中,
获取模块111,用于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
构建模块112,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
控制模块113,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通过根据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数据机房的温度信息建立三维温度热图,由于该三维温度热图是根据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生成的,因此,能够精确的表征数据机房的三维温度分布。利用三维温度热图能够精确的控制数据机房内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操作,从而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相应地也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取模块111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121,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依次移动至所述数据机房内的每一巡检点。
第二控制单元122,用于当所述可移动平台行驶至所述巡检点时,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获取单元123,用于获取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可移动平台依次到达每一巡检点,在每一巡检点处控制升降平台上下移动,获取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每一巡检点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提高了数据机房内温度测量的精确度,为精确的控制数据机房内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提供了基础。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模块113包括:
确定单元131,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确定每一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
降温单元132,用于控制每一巡检点对应的制冷设备按照所述降温策略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模块113,用于:若所述巡检点对应的第一高度的温度信息高于第二高度的温度信息,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一降温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相应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降温单元132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降温策略调高风力值,并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模块113,还用于:若所述巡检点处每一高度对应温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二降温策略。
相应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降温单元132,还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降温策略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通过根据巡检点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控制制冷设备按照不同的降温策略对该巡检点进行降温操作,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能耗,相应地也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本公开实施例八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包括:根据所述数据机房内每一巡检点的位置以及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模型;根据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为所述三维模型设置不同的颜色深度,获得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其中,温度信息与颜色深度成正比。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装置,通过利用每一巡检点的位置和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位置建立三维模型,根据温度检测装置在不同位置采集的温度信息更新三维模型中对应点的颜色深度,建立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利用三维温度热图能够精确的控制数据机房内的制冷设备对数据机房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降温操作,从而能够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相应地也降低了数据机房的能耗。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九提供的制冷设备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虚假国际号码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141,处理器142;
存储器141,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4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14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141和处理器142独立实现,则存储器141和处理器14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141和处理器142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141和处理器142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同间的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虚假国际号码识别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
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
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包括:
若所述巡检点对应的第一高度的温度信息高于第二高度的温度信息,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一降温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降温策略调高风力值,并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依次移动至所述数据机房内的每一巡检点;
当所述可移动平台行驶至所述巡检点时,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获取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还包括:
若所述巡检点处每一高度对应温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二降温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还包括: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降温策略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机房内每一巡检点的位置以及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为所述三维模型设置不同的颜色深度,获得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其中,温度信息与颜色深度成正比。
6.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的待处理温度信息,其中,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中包括数据机房中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控制所述数据机房内预设的制冷设备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温度热图确定每一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
降温单元,用于控制每一巡检点对应的制冷设备按照所述降温策略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若所述巡检点对应的第一高度的温度信息高于第二高度的温度信息,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一降温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所述降温单元用于: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降温策略调高风力值,并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依次移动至所述数据机房内的每一巡检点;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可移动平台行驶至所述巡检点时,控制所述可移动平台上设置的升降平台上下移动;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巡检点处每一高度对应温度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判定所述巡检点对应的降温策略为第二降温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降温策略调低温度,对所述数据机房进行降温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处理温度信息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温度热图,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机房内每一巡检点的位置以及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构建所述数据机房对应的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每一巡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的温度信息,为所述三维模型设置不同的颜色深度,其中,温度信息与颜色深度成正比。
11.一种制冷设备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控制方法。
CN202010709802.5A 2020-07-22 2020-07-22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00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802.5A CN111800992B (zh) 2020-07-22 2020-07-22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9802.5A CN111800992B (zh) 2020-07-22 2020-07-22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992A CN111800992A (zh) 2020-10-20
CN111800992B true CN111800992B (zh) 2023-04-07

Family

ID=7282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9802.5A Active CN111800992B (zh) 2020-07-22 2020-07-22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1841B (zh) * 2021-05-31 2021-12-03 广州科利大数据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CN113532685A (zh) * 2021-05-31 2021-10-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光纤测温系统及温场重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5357A (zh) * 2016-05-09 2016-09-21 易网数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监控信息的云图展现方法
CN107133286A (zh) * 2017-04-18 2017-09-05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房温度参数分布场三维图的生成与分析方法和系统
CN208312637U (zh) * 2018-05-16 2019-01-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除机房热点的机器人
CN109141647A (zh) * 2018-08-01 2019-01-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机房温度监测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5357A (zh) * 2016-05-09 2016-09-21 易网数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监控信息的云图展现方法
CN107133286A (zh) * 2017-04-18 2017-09-05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房温度参数分布场三维图的生成与分析方法和系统
CN208312637U (zh) * 2018-05-16 2019-01-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除机房热点的机器人
CN109141647A (zh) * 2018-08-01 2019-01-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机房温度监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992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0992B (zh)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10094B (zh) 自主车辆运行期间的在线校准检查
JP6457469B2 (ja) 移動ロボットの干渉領域設定装置
EP214413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uilding map for mobile robot
KR101475826B1 (ko) 백스테핑 기법을 이용한 선도 추종자 대형제어 장치, 방법 및 이동로봇
US10162364B2 (en) Robo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851296A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155047B (zh) 长距离孔距测量装置、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及轨道车辆
CN113664838B (zh) 机器人定位放置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49312B (zh) 环境监测装置、方法和巡检系统
US944065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 setpoint trajectory of a vehicle
KR101041930B1 (ko) 자율 이동 차량의 장애물 지도 생성 장치, 이를 구비하는 자율 이동 차량 및 자율 이동 차량의 장애물 지도 생성 방법
CN111992895A (zh) 一种智能打标系统与方法
CN105479431A (zh) 惯性导航式机器人示教设备
WO2019194079A1 (ja)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当該位置推定システムを備える移動体、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017814A (zh) 一种agv叉车、agv叉车叉齿位置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5847426A (zh) 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36800B (zh) 用于在建筑物表面上对预定钻孔点进行确定和钻孔的系统
CN115902977A (zh) 基于视觉和gps的变电站机器人双重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1300428B (zh) 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Tamara et al. Fork Agv: estimation of combined magnetic sensor with vision guide applied on automatic mobile transporter for navigation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CN114281081A (zh) 地铁车辆巡检机器人的导航系统和导航方法、机器人
CN109855534B (zh) 一种开关柜底盘手车位置判定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1121639A (zh) 一种刚柔一体的建筑物狭窄空间的裂缝检测系统
JP2021157706A (ja) 建設作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巡回移動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Jingdong Shuke Ha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Shuke Ha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01, 6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AIYI TONGZ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